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
黄帝内经肺的讲解
黄帝内经肺的讲解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其中有关肺的讲解主要涉
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肺的功能:黄帝内经认为肺主气,主宣发。
肺主宣发的功能
主要是将人体吸入的空气中的清气与水分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以供养生机。
2. 肺的病机:黄帝内经认为肺的病机主要有外感邪气、情志失调、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的邪气侵袭、肺气不调和气血不足等等。
肺
气不调常常会导致咳嗽、气喘等症状,气血不足则常常会引起乏力、
面色苍白等症状。
3. 肺与其他脏腑的关系:黄帝内经中指出,肺与心、大肠、皮
肤等脏腑有密切的关联。
肺与心相表里,心主血脉,肺主呼吸气机,
二者互相配合,共同维持气血的运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慑肃而
收降,大肠主外泻与宣发,二者协调与调节排泄功能;肺与皮肤的关
系则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而使皮肤保持通透、排泄废物。
黄帝内经中关于肺的讲解是中医学中对于肺脏的认识与理解的重
要基础,人们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关于肺的文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
解肺的病理与治疗,以及肺与其他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怎样解释肺与大肠相表里
中医怎样解释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怎样解释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咳嗽有寒热之别,千万不能"一视同仁"。
受寒后,鼻塞流涕,或者稍微有些发冷打颤,这种病应该服生姜、葱白,一日两次,不宜长服;患热咳的人,晚上咳得尤其厉害,喉咙发痒,还会有口渴之感,这种病应该服一些淡盐汤水。
这种方法十分灵验,病初服用很快就会治愈,也可以长期服用。
生命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空气,一是食物。
人体内负责运化空气的是肺,负责传导食物的是大肠。
所以,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
肺经起于胃中脘的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穿过膈肌,入属于肺脏;又从肺系的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的中府、云门二穴,下循上臂内侧进入寸口的经渠、太渊二穴。
其支脉从列缺穴走向食指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接。
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食指桡侧,通过合谷、曲池等穴,向上会于督脉的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隔,入属于大肠。
在五行里,肺与大肠同属金,肺属阴在内,大肠为阳在外。
肺为"相傅之官",主气;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水谷,传导糟粕。
正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大肠经的邪气容易进入肺经,肺经的邪气也可以表现在大肠经上。
卫气在皮肤下,它是人体的绝缘体和保护者,是我们与外部环境的缓冲带,是我们抵抗虚邪贼风的前沿阵地。
如果卫气虚弱,寒、暑、热、燥、湿、风等外邪就会突破人体这一前沿阵地进入第二道防线--镇守于外的阳经。
一旦外邪进入了大肠经,就会出现感冒发烧和"上火"等症状,有的人会喉咙、牙齿疼痛,有的人会出现痤疮、雀斑、酒糟鼻,有的人会腹胀、腹泻、便秘、上肢不遂。
如果这时候没采取措施阻止外邪的进攻,外邪就会长驱直入进入人体的内部--手太阴肺经。
这时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肺部疾病,这就是为什么感冒发烧不及时治疗就会转成肺炎的原因。
《内经》说"上医治未病",就是说高明的医生会在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上击退疾病的进攻。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研究启示
历代医家在继承《黄帝内经》思想并结合先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学脏腑相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论述了肺与大肠经络络属关系及生理病变关联:肺与大肠在经脉上互为络属,病变上相互影响,构成表里的相互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手段的发展和应用,对“肺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研究启示张纯芳,刘伟志,裴玲燕,柯愈诗,王琳(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摘要]“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长期的辨证论治中显示出其临床优势,多采用通里攻下、开宣肺气的方法治疗肺肠同病。
目前对该理论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并且开始从微观水平上研究肺与大肠的内在联系,从胚胎组织学、免疫学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对肺经与大肠经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与验证了肺与大肠联系的可能机制。
但从脏腑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的复杂性角度来看,仅从某一层面或指标变化来表征肺与大肠的联系还不够全面。
因此提出,基于转录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可以从疾病传变过程中海量的转录信息里筛选肺与大肠组织中的相同差异表达基因,查找有共同差异变化的信号通路,探寻“肺病及肠”和“肠病及肺”两种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传变途径,从而为揭示该理论的内涵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肠同病;生理机制;病理机制;转录组学[中图分类号]R2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7-358X (2016)08-0673-05Enlightenment of Modern Research on the Theory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form an External -Internal RelationshipZHANG Chunfang ,LIU Wezhi ,PEI Lingyan ,KE Yushi ,WANG Lin(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Key Laborator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Sponsored by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and Min 鄄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that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form an external -internal relationship has shown its superiority in long -term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t present ,most of the diseases in 鄄volving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were treated by purgation and dispersing Qi of the lung.The re 鄄search on the theory is going deeper 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is began to be studied from the microscopic level such as histology ,embryology ,immunology and neuro -en 鄄docrine system ,etc.,which gave the interpret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relation 鄄ship between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to a certain extent.But seeing from the complexity of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Zang and Fu organs established by the meridians ,only character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 鄄tween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from one level or the change of one index is not comprehensive.Therefore ,based on transcript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the commo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tissue of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can be screened from huge amounts of transcription information in dis 鄄ease transmission ,the signal pathways which have the same changes of differences can be found and the transmission way in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ung disease involving the large intestine ”and “large in 鄄testine disease involving the lung ”can be explored.All the above can provide new thoughts and methods for reveal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heory.Key words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form an external -internal relationship ;diseases involving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pathological mechanism ;transcriptomics[收稿日期]2015-05-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403391)[作者简介]张纯芳(1992-),女,山东聊城人,2015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医药开发。
中医论肺气肃降与胃腑通降的相关性
中医论肺气肃降与胃腑通降的相关性升降现象显示机体的活力,升降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
中医论升降,一般以中土脾胃为枢纽,脾主升,胃主降;然而居上之肺的肃降与居下之肝的升发即起着重要协同作用。
临床调理升降得当,效果应手。
肝的升发与脾的升清起协同作用,另有论述。
本文所述肺的肃降与胃的通降相关性,同样在临床上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试论如下。
1肺合大肠与胃腑通降的关系在中医的脏腑学说中,脏腑的表里相合也是个重要部分。
除最常见的脾胃表里配合,再之就是肺与大肠的相表里的关系。
前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肺气的“肃降”功能,与大肠的“传导”功能有密切关系。
肺居于上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天气通于肺”,肺主气,主开发,为水之上源,敷布全身,故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气旗郁,皆属于肺”,如果肺失肃降,则会出现胸闷胁胀,咳嗽气喘,尿少水肿等肺气上逆,通调失司之症。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化物出焉。
” 根据肺与大肠的相表里的关系,两者在病变上亦相互影响。
肺为水之上源,临床常见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则可出现大肠传导阻滞不通而大便困难。
如果是大肠实热积滞失去通降,又可引起肺气的宣降失司,出现胸闷咳喘。
临床使用泻下药通便,会促使肺气肃降,痰嗽喘息得以缓解;使用润养肺津,清肺肃降药,可以促使大便通畅。
大肠属于六腑之一,大肠、小肠与胃相连接,共同合作完成排浊通降功能。
胃为六腑之主,胃腑通降则六腑皆通, 胃腑和则六腑具和。
胃气以下行为顺,大肠的传导与胃气的通降功能关系尤其密切。
《伤寒论》中表现胃家实的阳明腑实证,主要是肠道实热,表现大便秘结,腹部胀满。
脾胃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则诸气皆升,胃气降则诸气皆降。
所以肺气的下降,须借助于胃腑的通降得以完成。
反之肺气清肃下降,则大肠腑气变传导如常。
所以说肺气肃降功能与胃腑通降功能是息息相关的,实质上就是肺气肃降与胃腑通降的相关性。
2肠道实证失降对肺脏的影响肠道实证表现腑气失降,排肠排气功能障碍,腹部胀隆, 肠中气体聚增。
说说我认为的中医“表里关系”
说说我认为的中医“表里关系”中医所说的表里关系,估计凡对中医有些了解人都知道,就更不用说学过中医的人。
它们是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现今的中医里面,有一些论述是争议的,如三焦、藏象。
还有些内容是有待研究的,如奇经八脉,自古以来记叙的文字非常少,后世基本上都按前人所述抄之于书,没有更多的新意。
但现代中医对经书的表里认识上,基本上没有异议,高度统一。
我也没有异议,但我想对其发挥下,让大家看到表里关系更深层的东西。
表里,按其字面意思来解释,即一个是外表,称之为表。
一个是外表里面的东西,称之为里。
如果我穿了二件衣服,一件在外一件在内,那么外的为表,内的为里。
送礼或邮件,包了几层,凡外层的都可称为表,里层的都可称为里。
现在我们将其包为三层,来分析下表里关系。
大家看图1,包了三层,这样表里关系不再是二层了。
按表里的定义,包在外面的就是表,包在里面的就是里,那表里关系共有几个?一起来算算:第1层与第2层相比,第1层属表,第2层属里。
1 个。
第1层对第3层相比,第1层属表,第3层属里。
2个。
第2层对第3层相比,第2层属表,第3层属里。
3个。
第1层对第2、3层相比,第1层属表,第2、3层属里。
4个。
如果层数越多,按上面的算法,则表里关系就不是1层1个,2层2个,3层3个,而是表里关系要远远多过它的层次,而且是比原来的层次多得多,要通过计算才能准确确定多少个。
如果您认为上面的推理正确,我们就接着往下再推导。
现在,我们来分析下脏腑对应的三阴三阳。
用下面的图2来表示三阴三阳间的表里关系,估计大家没有异议。
按照上面图2所示的,将五脏与六腑放在对应的位置,凡属阳的六腑可放于表,凡属阴的五脏都放于里。
这样放没问题!现在我们把五脏与六腑都装进这个图,再来看看是什么样?它是上面图中这样的一个结构!如果再将太阳中的二个,小肠与膀胱再插入里面去,那共有12个圈,你再算算,共有多少个表里关系!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六经图不是下面的这种形式吗?这是我在网上随便找的一个示意六经的图,如图4,主要是用来说明问题。
肺与大肠相表里今释
肺与大肠相表里今释肺与大肠相表里今释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和非议,最近有些人从发展中医的好意出发,企图另创新说(1),以“肺与食管相表里”或是“肺与小肠相表里”取而代之,可以说,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已经陷入了某种危机之中。
然而,这个观点在几千年的中医学术史中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一定有其存在的科学基础。
笔者在此试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进展阐释肺与大肠表里的实质,借以抛砖引玉。
1肺与大肠相表里历史回顾肺与大肠相表里观点出自于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原文如下:“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
如果说脏腑阴阳表里的配合是以部位相近、功能相似而配合的,就象脾合胃、肾合膀胱、肝合胆都可以如此解释,那么心与小肠、肺与大肠功能不相似、部位亦不相近,怎么也构成表里关系呢?《难经》就曾提出这个问题,并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如《难经·三十五难》(2)曰:“五脏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独去大肠、小肠远者,何也?然。
经言心营肺卫,通行阳气,故居在上;大肠小肠传阴气在下,故居在下。
所以相去而远也”,这个解释确实不大容易理解,似乎是说心肺在上通阳气,大肠小肠在下传阴气,阴阳本就是挺玄乎的东西,以玄解玄,结果使人更加迷惑。
以后的医家没有人再继承《难经》的思考,因为在《内经》中脏腑表里是通过经络的的相互联系建立起来的,依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在临床实践中也屡屡行之有效,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这个问题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
然而在中西医学不断碰撞的今天,对肺与大肠表里理论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阐释,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了。
2 论肺与大肠表里等中医脏腑表里理论的现代实质是指身体各处的粘膜在免疫过程中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彼此传变的关系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肺与大肠表里是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的,笔者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3),就曾经详细论述过经络实质就是免疫调节网络的观点,却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
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中医通常用“脏腑”来总称人体的内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心外面有心包经)六腑指: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
脏腑共同配合,五脏为主帅,六腑为辅佐,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功能。
由此出现了物种表里关系: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一、肝与胆肝与胆互为表里。
肝主藏血”,肝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液”之说。
肝气条达有升发疏泄的作用,可舒畅全身,令人精力旺盛又心平气和、神情怡然。
1)“肝开窍于目”,肝是眼睛的根,肝的精气充足,眼睛明亮、黑白清晰,炯炯有神,如果火上炎,可是双目肝赤、肝虚则会双目干涩,视物不清。
2)“肝主筋,其华在爪”,肝的精气充足能养筋、筋壮肢体灵活自如,指甲丰满光洁、透明呈粉色;肝虚则筋发硬,活动迟钝不灵,指甲糟脏,凹陷不透明,缺少血色。
3)“怒则伤肝”肝气调达顺畅,人的精力旺盛而又能心平气和,与人交往亲和友善,肝瘀气则易生怒火,目光凶狠,脸趁呈绛色,体内臭气鼓胀,令人厌恶而避之。
肝阴包括血液和全身筋与肌肉运动时所需的润滑液——阴津,肝阴足,身体轻松自如,内心自信不愠不和。
肝的不适之证分阳亢和阴虚,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形象美,调肝要区别阳亢和阴虚,其不同的特点分别如下:1.肝阳亢者性情急躁尚有气力;肝阴者性情焦躁但疲惫不堪。
2.肝阳亢眼红,干涩和眼角膜有斑,或眼袋鼓胀,下垂或眼球外突;肝阴虚者眼窝内凹,或干涩视物模糊,或迎风流泪,或眼花,或色盲,或视网膜脱落,黄斑性病变,白内障,重则患神经炎。
3.肝阳亢饭后两肋下胀满,或右肋常胀痛;阴虚右肋常隐隐作痛。
4.肝阳亢者双脚躁动不安;阴虚者两腿酸软。
5.肝阳亢者遇事焦躁,处事不周;阴虚者办事心余而力不足。
二、心与小肠中医讲的心包括心脏和大脑。
例如:内心想,不是指心脏在想而是讲大脑在考虑。
心主神明是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的主宰,对其它脏腑的功能起领导作用,气足血旺的人精神愉悦,神采奕奕。
典型医案——肺与大肠相表里
典型医案——肺与⼤肠相表⾥范⽂甫;⿇杏⽯⽢汤5泄泻《范⽂甫医话》上海⼀名贾,年三⼗余,形⽓壮实,饮⾷如常⽽苦于泄泻,⽇五六次,已五⽉余。
遍历名医,投清利、峻攻、固涩、温脾、温肾之剂,皆⽆效果。
邀余⾄上海往诊。
余按其脉,右⼨独紧,其余皆平,呼吸略⽓促,便意迫急。
余⽈;此乃肺移热于⼤肠之候也。
肺与⼤肠相表⾥,肺有余热则下移⼤肠,⼤肠受之,则为暴注下利。
前医治病,未救其本,故⽽不效也。
投以⿇杏⽯⽢汤,⿇黄有9克。
药后当夜得微汗,次⽇余按其脉,右⼨转平,告⽈;此将愈之兆。
果然,即⽇泄泻停⽌。
5⽉之病,安然⽽愈。
按;右⼨独紧,呼吸⽓促,此乃邪袭于肺,肺⽓闭阻之候。
肺热下移⼤肠则泄泻不⽌,先⽣根据“肺与⼤肠相表⾥”之理论,⽤⾟凉疏达,清肺泄热之法获愈。
独具匠⼼,允称⾄当。
论;形⽓壮实,泄泻五⽉,右⼨独紧,就这三个辨证依据,你会怎么辩证遣⽅?再来⼀个提⽰,呼吸略⽓促,最后这⼀个证,就⾮常明显了。
脉紧微喘,此是表证之象,⽽主症泄泻,形⽓⼜壮实者,此病在表,⿇杏⽯⽢汤,发寒之闭,解⾥⽓之郁。
善治者,冶其⽪⽑,⽪⽑⼀解,肺⽓外达,泄利⾃⽌。
肺与⼤肠,互为表⾥,肺⽓下降,则⼤肠上升,脉紧伤寒,⽪⽑窍闭,肺⽓不降,则呼吸⽓促,⼤肠不升,则陷泄下利。
这才是真正的古中医思维,这才叫学习辨证。
⽪⽑⼀闭,升降不利,则圆圈不圆,则上见⽓逆下陷也。
不知解表,则泄利不愈。
此病理者,是依据葛根汤病理,解表⽓以松⾥⽓,葛根与⿇黄,泻⼆阳之卫郁,以松⾥⽓。
本案已五⽉余,遍历名医,皆不知解表,所以不愈。
本条解说⾟凉疏达,清肺泄热之法获愈,可改为解表之法获愈,主要还是解表,很多医家治病⽤药,都知辨证表寒⽤⿇黄,也是⿇黄的功劳,却都忽略“法”。
法者,解表也。
不突出解表的重点,就没有⼈敢⽤⿇黄。
遍历名医,定有知可⽤⿇黄,畏⿇黄⽽不⽤者。
单看泄泻这个症,是为虚证。
但此⼈⽇泄五六次,病已五⽉余,仍然形⽓壮实,就从此三证来看,此泄不是虚证,必是⾥⽓内壅,胃肠之腑,不能容受,下利⽽出。
关于肺的中医试题及答案
关于肺的中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中,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A. 主运化B. 主呼吸C. 主水液D. 主藏血答案:B2.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肺对应的五行元素是什么?A. 木B. 火C. 土D. 金答案:D3. 中医认为,肺与哪种情志活动关系最为密切?A. 喜B. 怒C. 忧D. 恐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肺的生理特性?A. 肺为娇脏B. 肺为华盖C. 肺为肾之母D. 肺为气之主答案:C5. 中医中,肺主宣发与哪种生理活动密切相关?A. 发汗B. 呼吸C. 消化D. 排泄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属于肺的生理功能?(多选)A. 主气B. 藏神C. 司呼吸D. 调节水道答案:A C D7. 根据中医理论,肺与哪些脏腑有直接的经络联系?(多选)A. 心B. 肾C. 肝D. 大肠答案:B D8. 中医认为,肺与哪些体窍有内外相应的关系?(多选)A. 口B. 鼻C. 耳D. 目答案:B D三、填空题9. 中医理论中,肺被称为“________”,主要指的是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
答案:华盖10. 肺在中医五行中属于金,其对应的季节是________,五气中的________。
答案:秋季燥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中肺的“主气”功能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案:在中医理论中,肺的“主气”功能指的是肺具有主宰和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
肺负责呼吸,通过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
同时,肺还负责调节全身的气机,使气血流畅,脏腑功能协调,从而保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12. 描述中医中肺与肾的关系,并解释其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答案:在中医理论中,肺与肾之间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肺为肾之母。
肺主气,肾藏精,肺的清气下行以助肾精的闭藏;肾中精气充足则能上滋肺阴,使肺气得以下降。
在病理上,肺肾相互影响,如肺气不足可能导致肾精亏损,肾精亏损也可能导致肺气虚弱。
因此,肺肾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_肺与大肠相表里_理论与荨麻疹诊治相关性探析_陈晟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项目( 编号: 2009CB522708) 通信作者: 赵吉平,E - mail: zjp7883@ sina. com
世界中医药 2014 年 4 月第 9 卷第 4 期
·431·
毛”,皮毛才能固密而外卫坚强,否则皮毛憔悴枯槁,卫 外不能而易遭邪侵,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 相互影响[6]。
荨麻疹在临床上很多都伴有大肠的症状,如腹痛、 腹泻、便秘,有人把这类荨麻疹称为胃肠型荨麻疹或腹 型荨麻疹[10],与中医胃肠积热型荨麻疹较为相似。荨 麻疹的发病多与风邪有关,风或从内生,或从外生[11]。 从内生者,或由阴虚血燥,虚风内动,或由肠胃湿热,郁 久化热生风; 从外感者,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肌表,多兼 有阳气不足,卫外不固,风邪郁于肌表,久则化热,肺合 皮毛,与大肠相表里,肺移热于大肠,故见大便秘结,若 与湿邪相搏则见腹痛、腹泻。皮毛病变,能引起大肠的 变化; 大肠的变化,也能引起皮毛的改变。若大肠腑燥 结,或素有湿邪,郁久而化热化火,火热上移于肺,肺主 皮毛,热结皮腠,肺失宣发,郁结之热,内不得通,外不 得泄,故现风疹痒疾。有研究认为[12]: 人体皮肤衰老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肠源性毒素进入血液,破坏组织器 官功能所致。二者不论是在组织解剖,还是在生理功 能方面都有很多联系,于是有学者认为大肠实际上是 皮肤在肛门凹向体内的移行和延续[13]。 3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中医治疗荨麻疹中的体现
“肺与大 肠 相 表 里 ”理 论 应 用 于 荨 麻 疹 的 临 床 治 疗,总不离治 肺、通 腑 二 则[14]。 结 合 较 为 常 见 的 胃 肠 湿热证型,试对此理论在治疗中的体现分析如下:
本文通过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梳理,并结 合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与中医治疗的相关性,对其在临 床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理论与荨麻疹的诊治密切相关。临床实际中,肺肠相 关理论不仅在皮肤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在治疗外感热病、内伤杂病中的应用也很广泛[22]。 只有牢固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并将之灵活应用于临床, 在临床中反复体会与实践,才能不断培养临证治病的 新思路。
肺与大肠相表里解释
肺与大肠相表里解释
肺和大肠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们之间有微妙的关系,通常在著名的中医书籍中使用“肺与大肠相表里”式的说法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实,肺与大肠相表里是指肺和大肠之间的协同作用,它们共同作用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肺与大肠相表里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内经》,在《内经》的论述中,肺与大肠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关系,可以实现人体的生理功能。
肺和大肠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首先,肺与大肠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协调作用,这种协调作用是肺与大肠之间的基本关系。
肺是机体吸收氧气的器官,而大肠则是机体排毒、排空的器官。
当机体利用氧气生成新陈代谢产物时,就会出现毒素,而这些毒素都要通过大肠排出体外,所以肺与大肠在这方面可以互相辅助,共同发挥作用,以保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其次,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从气血的角度来看。
肺的气血供给的的有限,但如果能够得到大肠的气血补充,肺的气血供给就会更加充足,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功能。
因此,大肠可以通过补充气血,来支持肺的正常工作,从而起到调节和辅助肺的作用。
此外,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还能够从士调节角度来探讨。
肺与大肠之间有着协调关系,两者相互辅助,形成良好的生理机制,从而维持机体的分泌、调节、毒物排出等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总的来说,肺与大肠两者之间的相表里是指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恰如《内经》所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可以实现机体的生理功能。
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生理功能上的协同作用,以及气血调节,士调节等方面。
了解了肺与大肠相表里,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两种重要器官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养育健康的身体提供参考。
肺与大肠相表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案例
1.曾国祥以102例尸检从粘液组织化学 变化观察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
肠炎组有影响波及肺之病理改变,引起肺的淤血、水肿, Ⅰ 肺泡避断裂形成肺气肿;肺炎组可同时伴有肠的充血、水 肿。 当肠道急性炎症时,支气管粘膜的杯状细胞和粘膜腺内 Ⅱ 粘多糖由正常的中性或稍偏酸性变为偏酸性,与肺炎组 比较无显著差异。
反之,当患支气管肺炎时,大肠腺内粘多糖均由正常的 Ⅲ 酸性变为非酸性,与肺炎组改变相似。
2.王今达等通过钳夹肠系膜上动脉制造动 物模型
全部家兔均出现严重的肺损害,而肺以外的组织均 无肉眼及镜下异常。 肠梗阻可出现呼吸、循环障碍以及严重肠道功能紊 乱,导致肺脏损害。
3.韩国栋通过体外结扎
结果: 造成直肠狭窄,使大肠燥湿内蕴而形成视热郁滞, 表现为肺充血、出血等一般性变化,其超微结构 的改变以肺Ⅰ、Ⅱ型上皮细胞和肺泡巨嗜细胞的 肿胀、变性、坏死和结构变异为主,而心、肝、 肾等其他脏腑未见明显异常。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学研究
从胚胎发育的角度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理病理基础
案例
一、从胚胎发育的角度
肺、气管 由原肠的前肠发展而成 由原肠内胚层分化而成
呼吸道上皮和腺体
肺、气管与肠的结构来源是相同的,这可能是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结构基础
二、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理病理基础
胃肠道内气体主要依靠肠壁血液循环吸收, 由肺部排出。肠内气体经肠壁血液循环吸收再由 肺部排泄的量较由肛门排泄的量高出约20多倍。 如果肺部排泄气体功能因肺炎或支气管、哮喘等 病变发生障碍时,胃肠道气体的排泄也受到影响, 因而引起腹胀。
黄帝内经原文翻译115
原文: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
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
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
肾合膀胱,膀胱者,。
津液之腑也。
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
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翻译:肺和大肠相表里,大肠是输送糟
粕、排泄粪便的腑;心和小肠相表里,小肠是接受胃所下移的腐熟的水谷,并分别水液和糟粕的腑;肝和胆相表里,胆是贮藏和排泄胆汁的腑;脾和胃相表里,胃是受纳、消化食物的腑;肾和膀胱相表里,膀胱是蓄积和排泄水液的腑。
手少阳三焦隶属于肾,而肾脏的经脉又上连于肺,肺能通调水道,所以肾脏能统率三焦与膀胱两个水腑而主水液代谢。
三焦是全身水液通行的路径,有疏通水道的作用,它还下通膀胱,和膀胱有直接的联系。
不过如上所说的,肺心肝脾肾五脏都各有一腑与之相表里,在六腑之中,唯有三焦没有配属,所以称它为孤腑。
以上就是六腑与五脏相配合的情况。
脏腑之间生理病理关系
脏腑之间生理病理关系
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肝与胆,肾与膀胱,脾与胃互为表里。
1、心与小肠相表里是从经脉络属方面解释的,心经属心络小肠,小肠经属小肠络心。
二者生理相关,心血循经下降濡养小肠,小肠化物,吸收水谷精微,经脾传心,化血濡养心脉。
2、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者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联系。
生理上,肺气下降,布散津液,可以促进大肠的传导功能,利于排出糟粕。
反之,大肠传导通畅,也有利于肺气肃降。
病理方面,大肠传导不畅,影响到肺,出现喘咳胸满(胸部胀满不适)。
3、脾与胃二者在生理上以膜相连,通过经络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相合关系。
两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4、肝与胆,生理上胆依附于肝,因经脉络属,二者构成表里关系,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互为用。
5、肾与膀胱,二者有经脉络属,故为表里关系,二者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方面。
肺与大肠经穴表里临床应用探讨
肺与大肠经穴表里临床应用探讨李 丽,张 燕,严兴科,王富春3(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 要:目的探讨肺、大肠经穴在脏腑表里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方法通过收集整理临床实践、现代医学研究中有关肺、大肠经穴治疗脏腑表里疾病以及探讨肺与大肠关系的文献。
结果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络属构成密切的表里关系,是肺与大肠经穴能够治疗脏腑表里相关疾病的基础。
针灸临床实践中肺、大肠经穴治疗脏腑表里相关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经穴位治疗大肠疾病,大肠经穴位治疗肺系疾病。
结论肺、大肠经穴治疗相关表里疾病疗效良好,现代研究从胚胎、器官的演化发育、免疫相关和生物学联系途径探讨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但其科学内涵和联系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肺;大肠经穴;肺与大肠相表里;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813(2009)05-0805-02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课题(项目号:080153) 作者简介:李 丽(1983-),女,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3通讯作者:王富春,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E 2mail :fuchenwang420@ 《灵枢・本输》篇中提到“肺合大肠”,即“肺与大肠相表里”,这是因为肺与大肠之间通过经络密切联系,《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肺与大肠通过密切的经脉联系,为肺、大肠经穴治疗脏腑表里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1 古代医籍关于肺、大肠经穴治疗脏腑表里相关疾病的论述古代早有针灸肺与大肠经穴治疗脏腑表里相关疾病的记载,如《针灸聚英》中记载针刺商阳、三间、下廉、五里、天鼎、扶突治胸满咳嗽气喘有效,肺经的太渊、鱼际能治呕食、腹痛、遗失等胃肠系疾病[1]。
《针灸大成》中记载列缺穴治疗“心腹胁肋五脏病,痔疟便肿泻痢,……”等疾病,“三间穴主治……胸腹满,气喘……伤寒气热,身寒结水。
”[2]《资生经》中有关于“尺泽,主呕泄上下出……”等的记载[3]。
肺与大肠病辨证
【证候分析】 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咳喘、咯痰黄稠量多 痰热阻滞肺络,气滞血壅,肉腐血败成脓 ——脓血腥臭痰,或痰中带血、胸痛 肺气壅滞,气道不利——鼻翼煽动 肺热壅盛,热伤津液——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痰热壅盛 【辨证要点】 以咳喘、痰多与里实热证见症为辨证要点。
【病因病机】邪热炽盛,汗出过多 误用发汗, 津液外泄,使肠中燥结,里热更甚, 致燥屎内结
【证候分析】 大肠属阳明经,阳明经气旺于日晡,而四肢禀气于阳明,热腾于中, 蒸津外出 ——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而连绵不绝)汗出 邪热与糟粕互结肠道,形成燥屎,腑气不通 ——脐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 燥屎内结,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热结旁流 燥屎内结,气从下失——腹中频转矢气 邪热蒸腾,上灼心神——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 热结津亏——舌苔黄厚干焦,或起芒刺,甚则焦黑燥裂 燥热内结,邪气迫急——脉见滑数 【辨证要点】 以腹满硬痛、便秘与里热炽盛见症为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以咳喘气急,伴里实热证为辨证要点
六、痰热壅肺证
【基本概念】痰热壅肺证是指痰热互结,壅盛于肺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壮热胸痛,咳喘,甚鼻翼煽动,咯痰黄 稠量多 或为脓血腥痰,烦渴, 痛鼻翼煽动,大便秘结,小便短 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温热之邪犯肺 素有宿痰化热,壅阻于肺
十、大肠虚寒证
【基本概念】大肠虚寒证是指大肠阳气虚衰,固摄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大便失禁,或利下无度,甚则脱肛,伴见腹部隐痛, 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病因病机】久泄、久痢不愈,致阳气虚衰,肠道传化、固涩功能丧失
【证候分析】 下利伤阳,久泄久痢,大肠气虚失于固涩 ——见大便失禁,或利下无度,甚则脱肛 大肠阳气虚衰,阳虚则生内寒,寒凝气滞 ——腹部隐痛,喜温喜按 机体得不到阳气的温煦——畏寒肢冷 舌淡苔白滑,脉沉弱——阳虚阴盛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文献整理
“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文献整理《灵枢本输篇》曰:“肺合大肠”即“肺与大肠相表里”。
这种表里关系,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发现,在生理与病理等方面肺与大肠二者多方面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因此为临床中许多治疗原则及具体用药皆以此理论为依据。
下面我就通过以下几方面将整理的文献资料进行说明:一、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联系:首先中医认为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灵枢经脉篇》云:“肺太阴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这是肺、大肠经脉的直接联系。
再者肺与大肠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肺主宣发,大肠得以濡润,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的动力。
肺主气,司呼吸,通过肺的宣发,把清气布散全身,内而脏腑;把浊气肃除体外。
呼气是肃除浊气的主要途经;另外肺外合皮毛,通过气门散气,调节呼吸,同时也通过大肠传导输化将浊气(矢气)肃除体外。
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同时大肠亦参与水液代谢,能吸收大肠中之水分,使大便成形。
另外,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肺热壅盛,则大肠易燥结;肺阴不足,则肠枯便秘;肺气不足,大肠虚秘;肺气上逆,大肠气秘;肺失通调,大肠泄泻;大肠实热秘结,肺气不利而喘咳满闷。
因此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包涵了三层含义,经脉的络属、生理、病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机理研究1、从胚胎发育的角度来看,肺、气管由肠的前肠发展而来,呼吸道上皮和腺体由原肠内胚层分化而成。
肺、气管与肠的结构来源是相同的,这可能成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理论的结构基础。
2、从体内气体排泄途径看,胃肠道内气体主要依靠肠壁血液循环吸收,由肺部排出。
肠内气体经肠壁血液循环吸收再由肺部排出的量较由肛门排泄的量高出20多倍。
如肺的排泄气体功能因肺炎或支气管哮喘等病变而发生障碍时,胃肠道气体的排泄也受到影响,因而引起腹胀。
此时若使用药物排便并排出气体,使肠道气压下降,不但对肠道组织和功能恢复有利,而且可减轻肺部排泄气机的负担,间接改善微循环和肺功能,促进肺部病变的好转。
肺与大肠相表里从理论到实践-PPT精选文档
——从理论到实践
广东省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韩云
主要内容 理论篇
实践篇
2011-11
理论篇
中医立 论依据
源于阴阳五行
根据整体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肺合 大肠皆金”,分而言之,则肺属阴金,大肠 属阳金,合而言之,不过是金气运转。 肺为脏属阴,大肠为腑属阳,“阳在外阴 之使,阴在内阳之守”,故肺与大肠互为表 里,阳升阴降,阴长阳生,相合为用。
气体排 泄途径
胃肠道内气体主要依靠肠壁血液循环吸 收,由肺部排出。肺部排出的量较由肛 门排泄的量高出20多倍
公共黏 膜免疫 系统
胃肠道和呼吸道的黏膜两者都是组成公 共黏膜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二者相互影 响。
2011-11
现代机理研究
肠源性 内毒素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和内毒素储存库; 生理功能完整的肠黏膜对肠道中的细菌 和内毒素构成屏障作用
2011-11
病情变化及治疗
入院第4天上午出现腹胀痛加重,气促,四肢厥冷。 查体:T 38.1℃,HR 130次/分,BP 180/90mmHg。双肺 呼吸增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右 下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约1-2次/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2.35×10e9/L,N 82.6 %; • 血气分析:PH 7.555,PCO2 22.3,PO2 52.0,HCO319.8 mmol/L,SaO2 88.5%; • →→ PaO2/FiO2<300 • 凝血:PT:18s,APTT:38s,INR:1.67 • 心脏彩超:EF:60%。符合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左室 顺应性减退。BNP:117ng/L. • →→转ICU
2011-11
理论篇-肺与大肠的生理联系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皮肤科的运用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皮肤科的运用
秦发中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1986(000)005
【摘要】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组成外有皮、脉、肉、筋、骨,内有五脏六腑,以及经络、气血的纵横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脏腑是人体的一切机能活动的中心,皮肤病也不例外,它与脏腑有密切的关系。
尤其与肺、脾、心、大肠的关系甚为密切。
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有病变可反映到皮肤,大肠有病变亦可表现在皮肤。
肺与大
肠有热,均可反映到皮肤。
今就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皮肤科运用,举例如下。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秦发中
【作者单位】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8
【相关文献】
1.运用证候学调查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思路探讨 [J], 苏景深;刘恩顺;孙增涛
2."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治疗皮肤病诊疗中的临床运用 [J], 田敏;熊炜;陈利远
3.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运用通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J],
鲁尔旦; 王真
4.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治疗RRTI(肺脾气虚型)疗效观察 [J], 黄颖;李莲嘉
5.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治疗RRTI(肺脾气虚型)疗效观察 [J], 黄颖;李莲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
导语:平常我们有点小毛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生病的时候是非常难受的,肺与大肠相表之间的关系里很多人都弄不明白。
很多人对于这个名词可能还
平常我们有点小毛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生病的时候是非常难受的,肺与大肠相表之间的关系里很多人都弄不明白。
很多人对于这个名词可能还不是非常的了解,建议大家平常多去了解一下这些基本常识,然后自己生病的时候就能早点知道了,希望大家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能够有所认识,从而早点治疗。
咳嗽有寒热之别,千万不能"一视同仁"。
受寒后,鼻塞流涕,或者稍微有些发冷打颤,这种病应该服生姜、葱白,一日两次,不宜长服;患热咳的人,晚上咳得尤其厉害,喉咙发痒,还会有口渴之感,这种病应该服一些淡盐汤水。
这种方法十分灵验,病初服用很快就会治愈,也可以长期服用。
生命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空气,一是食物。
人体内负责运化空气的是肺,负责传导食物的是大肠。
所以,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
肺经起于胃中脘的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穿过膈肌,入属于肺脏;又从肺系的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的中府、云门二穴,下循上臂内侧进入寸口的经渠、太渊二穴。
其支脉从列缺穴走向食指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接。
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食指桡侧,通过合谷、曲池等穴,向上会于督脉的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隔,入属于大肠。
在五行里,肺与大肠同属金,肺属阴在内,大肠为阳在外。
肺为"相傅之官",主气;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水谷,传导糟粕。
正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大肠经的邪气容易进入肺经,肺经的邪气也可以表现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