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事故中的疲劳破坏及腐蚀破坏
钢结构建筑疲劳破坏事故原因及改善措施

钢结构建筑疲劳破坏事故原因及改善措施一、疲劳破坏的概念疲劳间题最初是在1829年由法国采矿工程师尔倍特(W.A.J. Albert)根据他所做的铁链的重复载荷试验所提出的。
1839年波客来持( Poncelet)肖先采用“疲劳“( Fatigue)一词来描述“在反复施加的载荷作用下的结构破坏现象”,但是以”疲劳”一词作为题目的第一篇论文是由勃累士畏( Braithwaite)于1854年在伦敦土木工程年会上发表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了多起飞机疲劳失事事故,人们从一系列的灾难性事放中,逐渐认识到疲劳破坏的严重性。
金属结构的疲劳是工程界早已关注的问题。
就金属结构而言,包括飞机,车辆等各类结构都在内的总体,大约80%-90%的装坏事故和疲劳有关。
其中土建钢结构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但随着焊接结构的发展,焊接吊车梁的疲劳问题已十分普遍,受到了工程界人士的重视。
目前,《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已建立了疲劳验算方法,此方法对防止疲劳破坏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钢结构的瘦劳破坏是指钢材或构件在反复交变荷载作用下在应力远低于抗控极限强度甚至屈服点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种破坏。
就断裂力学的观点而言,疲劳破坏是从裂纹起始,扩展到最终断裂的过程。
疲劳破坏与静力强度破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它与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疲劳破坏是钢结构在反复交变动载作用下的破坏形式,而塑性破坏和性破坏是钢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破坏形式。
(2)疲劳破坏虽然具有性破坏特征,但不完全相同。
劳破坏经历了裂缠起始、扩展和断裂的漫长过程,而脆性破坏往往是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瞬间突然发生。
(3)就疲劳破坏断口面言,一般分为疲劳区和瞬断区(图1)。
疲劳区记载了裂缝扩展和闭合的过程,颜色发暗,表面有较清楚的疲劳纹理,呈沙滩状或波纹状。
瞬断区真实反映了当构件截面因裂缝扩展削弱到一临界尺寸时脆性断裂的特点,瞬断区晶粒粗亮。
二、疲劳破坏的影响因素分析疲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从微观到宏观,疲劳破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材料和构件静力强度影响很小的因素,对疲劳影响却非常显著,例如构件的表面缺陷,应力集中等。
钢结构的破坏形式资料

脆性断裂是钢结构在静力和加载次数不多的动力作用 下发生的脆性破坏。结构或构件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变形和 征兆,破坏时产生的变形远比结构应有的变形能力小,吸 收能量很少,突然发生断裂破坏, 断口平齐、发亮,无机 会补救。
11
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
3 钢结构的 可能破坏形式
3.5 结构的疲劳破坏
3 钢结构的 可能破坏形式
工程设计上采用控制长细比x或y≥5.07b/t,以防止扭转屈曲。
6
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
截面为单轴对称(T 形截面)或无对称轴的轴 心受压构件绕对称轴失稳 时,由于截面形心和剪切 中心不重合,在发生弯曲 变形的同时必然伴随有扭 转变形,这种现象称为弯 扭失稳。
3 钢结构的 可能破坏形式
1
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
3 钢结构的 可能破坏形式
3.1 结构的整体失稳破坏
稳定性: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处于平衡位置,微小外界挠动使其 偏离平衡位置,若外界挠动除去后仍能回复到初始平衡位置,则 是稳定的;若外界挠动除去后不能回复到初始平衡位置,且偏离 初始平衡位置逾来逾远,则是不稳定的;若外界挠动除去后不能 回复到初始平衡位置,仍能停留在新的平衡位置,则是临界状态, 也称随遇平衡。
(3)疲劳对缺陷十分敏感。
原因: 缺陷、微观裂纹、宏观裂纹。
注意:结构只有在循环拉应力作 用下才有可能发生疲劳破坏。
12
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
疲劳断裂过程
裂纹形成
3 钢结构的 可能破坏形式
裂纹稳定扩展
裂纹失稳 扩展断裂
疲劳分类
高周疲劳(应力疲劳)
工作应力小于fy,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寿命n≥5×104次。如吊车梁、桥梁、海洋平 台在日常荷载下的疲劳破坏
探讨钢结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防护措施

探讨钢结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防护措施钢结构桥梁是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
由于长期风吹雨打和车辆的频繁行驶,钢结构桥梁常常会受到各种不同的病害影响。
对钢结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防护措施进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见病害1. 腐蚀病害腐蚀是钢结构桥梁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
这是由于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酸性物质的存在,以及桥梁所处环境中的盐雾、化工废气等因素引起的。
当钢结构桥梁表面的保护层破损或受损时,这些有害物质会侵蚀钢材表面,造成钢材的腐蚀。
腐蚀病害会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严重时可能导致桥梁的破坏甚至倒塌。
2. 疲劳病害疲劳病害是由于钢结构桥梁长期以来承受频繁的荷载交替作用,导致桥梁材料发生疲劳变形和开裂。
疲劳损伤通常发生在桥梁梁体和焊接接头等部位,而且通常不易察觉。
如果不及时修复,疲劳病害会导致桥梁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3. 锈蚀病害钢结构桥梁常常会受到锈蚀的影响,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更为明显。
当桥梁表面的涂层受损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会与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铁,即锈蚀。
长期的锈蚀会使桥梁的表面变得不平整,严重时甚至可能穿透钢材,导致桥梁结构的损坏。
4. 变形病害由于受力不均、温度变化和材料老化等原因,钢结构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变形。
这种变形不仅会影响桥梁的外观和舒适性,还会影响桥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及时发现并处理桥梁的变形病害是非常重要的。
二、防护措施1. 表面涂层为了防止钢结构桥梁受到腐蚀、锈蚀等病害的影响,可以在桥梁表面进行防护涂层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可以防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蚀,还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在选择涂层材料时,应该考虑桥梁所处的环境和其功能要求,并严格按照涂层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效果。
2. 定期检测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钢结构桥梁的各种病害,应该建立定期检测机制。
定期检测可以通过目视检查、无损检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对桥梁的表面、连接部位、焊接接头等进行全面和精细的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病害点,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性。
钢结构易发生的工程事故有哪些

钢结构易发生的工程事故有哪些一、钢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失效。
二、钢结构失稳。
钢结构的失稳主要发生在轴压、压弯和受弯构件。
三、钢结构疲劳破坏。
热门城市:中山律师宁德律师商丘律师固原律师乐山律师钦州律师荆门律师常州律师海东律师鞍山律师钢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有着各种各样的优点,随着钢结构的不断发展,许多其他的结构体系都在被取代,我国的钢结构也在蓬勃发展。
但是钢结构也有其不足的地方,他的一些缺陷可能造成事故。
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钢结构易发生的工程事故有哪些。
钢结构的事故按破坏形式大致可分为:钢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失效;钢结构失稳;钢结构疲劳;钢结构脆性断裂和钢结构的腐蚀等几种。
一、钢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失效1、钢结构承载力失效指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构件或连接材料强度被超越而导致破坏。
其主要原因为:①钢材的强度指标不合格。
合格钢结构设计中有两个重要强度指标:屈服强度fy;另外,当结构构件承受较大剪力或扭矩时,钢材抗剪强度fv也是重要指标。
②连接强度不满足要求。
焊接连接的强度取决于是否与母材匹配的焊接材料强度、焊接工艺、焊缝质量和缺陷及其检查控制、焊接对母材热影响区强度的影响等;螺栓连接强度的影响因素为:螺栓及其附件材料的质量以及热处理效果(高强螺栓)、螺栓连接的施工技术工艺的控制,特别是高强螺栓预应力控制和摩擦面的处理、螺栓孔引起被连接构件截面的削弱和应力集中等。
③使用荷载和条件的变化。
包括计算荷载的超载、部分构件退出工作引起其他构件增载、意外冲击荷载、温度变化引起的附加应力、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应力等。
2、钢结构刚度失效指产生影响其继续承载或正常使用的塑性变形或振动。
其主要原因为: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如轴压构件不满足长细比要求;受弯构件不满足允许挠度要求;压弯构件不满足上述两方面要求等。
②结构支撑体系不够。
支撑体系是保证结构整体和局部刚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抵制水平荷载、抗振动有利,而且直接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如工业厂房当整体刚度不足时,在吊车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和摇晃)。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倒塌原因与事故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倒塌原因与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然而,高层建筑之中的钢结构倒塌事故发生频率的增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对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倒塌原因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一些历史上发生的事故案例,以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倒塌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承载力不足:高层建筑的钢结构需要能够承受巨大的重力和外力荷载。
然而,如果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出现错误,导致结构计算不准确或施工质量不达标,就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例如,设计过程中荷载估算不准确、钢材质量不合格、焊接强度不够等都可能导致钢结构的承载力不足,进而引发倒塌事故。
2. 缺乏有效的监测与维护: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监测与维护是防止倒塌的重要环节。
然而,一些高层建筑的钢结构缺乏有效的监测体系和维护措施,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及时发现结构存在的问题。
如果钢结构存在隐患而未能及时维修或更换,就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中的钢结构容易受到腐蚀和疲劳等损害,如果不进行及时检修和维护,就可能引发倒塌事故。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导致高层建筑钢结构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地震、风暴等极端天气情况下,钢结构容易受到破坏。
如果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未能考虑到这些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就会增加结构的脆弱性,进而引起倒塌风险。
下面是几个高层建筑钢结构倒塌的实际事故案例:1. 深圳茶光大厦倒塌事故(2015年):这起事故发生在深圳市,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高层建筑倒塌事故之一。
该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施工方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导致结构出现严重的扭曲变形,最终引发整个建筑的倒塌,造成多人死伤。
2. 加拿大奇科卡塔灾难(1971年):这次灾难发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一座高楼项目中。
施工过程中使用了飞行式模板技术,但设计和施工人员未能考虑到加拿大严寒的气候条件。
钢结构事故现象及原因分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由于其应用及结构形式发展较快,也带来一些新问题。
本文首先论述了钢结构的优点和应用前景,并从钢结构工程的深化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使用过程的三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并导致结构的损伤与破坏的事故,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事故的类型、原因进行了解剖分析。
同时针对建筑工程中钢结构事故的破坏形式如:钢结构失稳,钢结构的脆性断裂,钢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失效,钢结构疲劳破坏和钢结构的腐蚀破坏等分析了产生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探讨了钢结构工程的深化设计开始把关,继而提出了做好钢结构构件加工质量的控制,并以严、准、细的要求控制钢结构施工安装的相应对策,将钢结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钢结构事故现象及原因分析一、钢结构的前景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以其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和韧性好、抗震性能优越、工厂化生产程度高、装配方便、造型美观、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等一系列优点,受到国内外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青睐,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钢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材料、加工工艺、施工技术、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等诸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和进步,应用钢结构已成为当前的一大“热点”,展现了其广阔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前景。
在高层、大跨建筑领域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
钢结构的形式与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在形式上有普钢结构、轻钢结构、空间结构、张拉结构等;应用范围,既有民用建筑钢结构、公共建筑钢结构、工业厂房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又有特种构筑物(塔桅、储藏库、管道支架、栈桥等)钢结构等,既可应用于高度达400多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跨度达200多米的空间结构,又可应用于几米跨度的建筑结构。
但任何事物都有着它的两面性,钢结构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钢结构在具体应用中,也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会发生一些工程事故,所以应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加以预防[1]。
二、钢结构事故的原因(一)设计阶段的原因结构设计[2]方案不合理;计算简图不当,结构计算错误;对结构荷载实际受力情况估计不足;材料选择不宜(如强度、韧性、疲劳、焊条、焊丝、焊接方法、焊接性能等);结构节点不合理或不完善;未充分考虑加工制作与安装施工和使用阶段工艺特点、防腐、防高温、防冷脆措施不足;没有按设计规范或没有相应的规范、规程规定。
略论钢结构的事故及其影响因素

a 结构或构件 的刚度不 满 足设计 要 求。主要 是指 结 构构 件 .
断面尺寸 、 壁厚不足 , 造成结构构 件产生过 大变形 , 以致不 适于 继
a 钢材的强度指标 不合 格 。主要 是 指在 钢结 构设计 中所 采 .
用的重强度指标如屈服强度 、 抗拉强度 以及抗剪强度 的设计 数值 与钢材 的实有强 度不符 , 成设计 与实 际 的脱 节 , 造 从而对 结构 计 算带来影 响, 使结构 的实有 承载力 达不 到设计 要求 , 与其 设计 荷
丧失整体稳定性 和丧失局 部稳定性 。两类 失稳 都将影 响结 为: 螺栓及其附件材 料的质 量 以及 强度 是否 达到要 求 , 螺栓 连接 两类 : 也可能 引发其他形式 的破 坏。 的施工技术工艺 的控制是否有效 , 对高强螺栓来说 , 其预应力控制 构构 件的正常使用 ,
细 阐述 了火灾后钢结构性 能分析及性能鉴 定的一般 方法 , 对火灾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0 7 20 .
学工业 出版社 ,0 5 20 .
[ ] 苏彩云. 5 火灾下钢 结构性 能化 防 火设 计 的研 究[ . D] 西安 :
lhr Ld o dn 1 8 . i es t.L no .9 6 s
The pe f r a e a a y i n s e ls r c ur f e r r o m nc n l ss o t e t u t e a t r f e i
・
2 ・ 6
第3 7卷 第 3 6期 2011年 12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TURE
Vo . 7 No 3 13 . 6 De . 2 c 011
文 章 编 号 :0 9 6 2 (0 )6 0 2 —2 1 0 — 8 5 2 1 3 — 0 6 0 1
钢结构的破坏模式分析

钢结构的破坏模式分析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钢结构也会遭受各种不同形式的破坏。
本文将对钢结构的破坏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结构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和应对方法。
1. 弹性失稳破坏弹性失稳破坏是钢结构最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
当结构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其表现为结构中的某一部分或整体开始产生弯曲变形,并且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这种破坏模式通常发生在杆件或梁柱连接处。
2. 屈曲破坏屈曲破坏是在钢结构中发生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当某个构件承受的应力超过其屈服强度时,它的形状将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导致该构件无法继续承受负荷并发生失效。
在屈曲破坏中,构件的断裂通常发生在连接处、焊缝或构件的弱点处。
3. 失稳屈曲破坏失稳屈曲破坏是弹性失稳破坏和屈曲破坏的综合表现。
当结构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一部分构件发生屈曲,同时其他部分也开始产生弹性失稳变形。
这种破坏模式通常发生在长支撑结构中,例如桁架和柱子。
4. 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是由于结构长期受到重复或循环载荷的作用而导致的,特别是在应力集中的区域。
这种破坏模式通常在钢桥梁、塔架和机械设备中发生。
疲劳破坏的特点是慢慢扩展,表现为结构的局部裂纹逐渐扩展并最终导致结构失效。
5. 冲击破坏冲击破坏是由突然施加到结构上的高能量载荷造成的,例如爆炸或碰撞。
由于冲击载荷的特殊性,结构无法承受这种突然的巨大荷载,导致结构出现严重破坏。
冲击破坏的特点是瞬时性和不可预测性。
综上所述,钢结构在面对不同的外部载荷和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弹性失稳破坏、屈曲破坏、失稳屈曲破坏、疲劳破坏和冲击破坏等不同的破坏模式。
对于这些破坏模式的分析,有助于设计师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钢结构的性能和限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修复措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结构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也至关重要,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确保结构的长久使用。
钢结构事故分析

钢结构事故分析钢结构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等领域的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然而,在钢结构的使用过程中,也不时会发生一些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对钢结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于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钢结构事故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结构倒塌、构件破坏、连接失效等。
造成钢结构事故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设计方面的问题,也有施工质量、材料质量、使用维护不当等因素。
在设计环节,如果设计人员对钢结构的受力情况分析不准确,或者对相关规范标准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差,就可能导致设计方案存在缺陷。
例如,在计算结构承载能力时,未能充分考虑各种荷载的组合情况,或者对结构的稳定性验算不足,都可能使钢结构在实际使用中无法承受预期的荷载,从而引发事故。
施工质量问题是导致钢结构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或者施工管理不善,都可能影响钢结构的质量。
比如,在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工艺不当、焊缝质量不合格,就会削弱钢结构的连接强度;在安装过程中,如果构件的安装精度不够,或者连接螺栓未拧紧,也会影响钢结构的整体性能。
材料质量不过关也是引发钢结构事故的一个因素。
如果使用的钢材存在质量缺陷,如强度不足、韧性差、化学成分不符合要求等,那么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就会受到影响。
此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保管和使用不当,导致钢材锈蚀、变形等,也会降低钢结构的质量。
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不当也可能引发事故。
例如,长期超载使用会使钢结构的疲劳损伤加剧,缩短其使用寿命;如果对钢结构的防腐处理不到位,会导致钢材锈蚀,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高温、高湿、腐蚀介质等,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也会加速钢结构的损坏。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进一步分析钢结构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案例一:某工厂钢结构厂房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倒塌。
结构的疲劳破坏

结构的疲劳破坏
一、疲劳破坏现象
钢材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会发生疲劳破坏,这种疲劳破坏在钢结构和钢构件中同
样会发生。
与钢材发生疲劳破坏的不同处在于钢结构和钢构件由于制作或构造上的原
因总会存在缺陷,而这些缺陷就成为裂缝的起源,在疲劳破坏过程中,可以认为不存在裂
纹形成这个阶段。
因此,钢结构和钢构件疲劳破坏的阶段为裂纹的扩展和最后断裂两个阶
段。
裂纹的扩展是十分缓慢的,而断裂是在裂纹扩展到一定尺寸时瞬间完成的。
在裂纹扩
展部分,断口因经反复荷载频繁作用的磨合,表面光滑而且愈近裂纹源愈光滑,而瞬面断裂
的裂口比较粗糙并呈颗粒状,具有脆性断裂的特征。
二、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在钢材的疲劳破坏中提到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应力集中。
这同样是影响钢结构和钢构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但在钢结构和钢构件中,产生应力集中的原因则极
为复杂,因此钢结构和钢构件的疲劳强度的计算比钢材的要困难得多。
钢结构和钢构件在截面突然改变处都会产生应力集中,如梁与柱的连接节点、柱脚、
梁和柱的变截面处以及截面形孔等削弱处。
此外,对于非焊接结构,有钢材表面的凹凸
麻点、刻痕,轧钢时的夹渣、分层,切割边的不平整,冷加工产生的微裂纹以及螺栓孔等
等。
对于焊接结构还有焊缝外形及其缺陷,缺陷包括气孔、咬肉、夹渣、焊根、起弧和灭弧
处的不平整、焊接裂纹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结构和构件中的残余应力以及结构和构件所处的环境等都会对其疲
劳强度有影响。
在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疲劳裂纹扩展的速率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钢结构的疲劳性能

钢结构的疲劳性能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量、耐久等优点。
然而,在长期使用和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钢结构存在着疲劳破坏的风险。
因此,钢结构的疲劳性能成为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 疲劳破坏的概念和特点疲劳破坏是指结构在受到周期性或频繁的载荷作用下发生的逐渐累积的细小裂纹扩展,最终导致失效的一种破坏形式。
与一次性超载引起的破坏不同,疲劳破坏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破坏发生在载荷作用下的高应力区域;②破坏一般是由于开裂源头区域的裂纹扩展所致;③发生在结构运行过程中,破坏形式多样,如断裂、局部变形等。
2. 影响疲劳性能的因素(1)载荷频率和振幅:频繁的载荷作用和振幅大小是导致钢结构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振幅较大时,裂纹扩展速度较快,造成疲劳寿命的降低。
(2)材料特性:钢结构所采用的材料对其疲劳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高强度钢虽然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但其疲劳寿命相对较低。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材料时,需要兼顾结构的强度和疲劳性能。
(3)表面处理和防护措施:良好的表面处理和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缓结构的疲劳破坏速度,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措施包括喷涂防腐涂层、镀锌等。
(4)结构形式和几何形状:结构的形式和几何形状对其疲劳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合理的形式和几何形状可以降低应力集中,并提供更好的裂纹阻挡和扩展路径。
3. 疲劳寿命评估与延长措施为了评估钢结构的疲劳寿命,常采用疲劳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
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实际工况下的载荷作用,可以得到结构的疲劳性能参数,如疲劳强度、疲劳寿命等。
同时,结合材料的疲劳断裂力学理论,可以预测和评估结构的疲劳寿命。
为了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保证结构的疲劳性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延寿措施。
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的选择来降低应力集中,减轻结构所受到的载荷,从而延长疲劳寿命。
另一方面,结构的维护和检测也是重要的措施,及时发现和修复细小的裂纹可以防止其扩展导致结构的失效。
钢结构桥梁的疲劳与耐久性

钢结构桥梁的疲劳与耐久性钢结构桥梁作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交通运输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恶劣的环境条件和高度的交通负荷,钢结构桥梁容易受到疲劳和腐蚀的影响,降低其使用寿命。
因此,对钢结构桥梁的疲劳与耐久性进行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桥梁疲劳的基本知识1.1 疲劳破坏的特点疲劳破坏是指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在应力低于其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经过一定次数的载荷循环后出现的裂纹扩展和最终破坏。
疲劳破坏具有突发性、难以察觉和扩展性的特点。
1.2 疲劳裂纹的形成在钢结构桥梁中,疲劳裂纹的形成主要受到动载和静载的作用。
其中,动载是指交通荷载的作用,静载是指无车荷载的作用。
动载和静载会在桥梁结构中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裂纹的形成。
2. 提高桥梁疲劳性能的措施2.1 加强结构设计合理的结构设计是提高桥梁疲劳性能的基础。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交通荷载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合理确定结构形式和截面尺寸,以提高桥梁的疲劳承载能力。
2.2 优化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提高桥梁的疲劳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材料包括低合金高强度钢和耐久性好的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能够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2.3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由于施工不规范而引发的结构缺陷。
同时,还需加强对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的监督,确保焊缝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提高桥梁耐久性的措施3.1 防腐措施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大气中的腐蚀物质侵蚀,从而导致结构的损坏。
为了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应采用合适的防腐措施,如涂层保护、防腐涂料等,减少腐蚀对结构材料的侵蚀。
3.2 做好结构养护桥梁的日常养护工作对于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养护工作主要包括定期巡检、维修保养和局部加固等,通过及时发现和修复结构缺陷,降低桥梁受损的风险。
3.3 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对桥梁的环境进行监测,及早发现可能对结构产生影响的因素,对桥梁的可持续使用性进行评估和预测。
钢结构建筑的疲劳与损伤分析

钢结构建筑的疲劳与损伤分析钢结构建筑在现代建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其具备高强度、轻质、耐久等优点,然而由于长期受力及外界环境的影响,钢结构建筑也存在疲劳与损伤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建筑的疲劳与损伤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一、疲劳分析1. 疲劳现象的原因钢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重复载荷作用,这种重复载荷作用会导致结构材料内部的微小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结构的失效。
这种现象被称为疲劳。
2. 疲劳特征疲劳在钢结构建筑中表现为结构的变形、裂纹扩展以及结构强度的逐渐下降。
在某些情况下,疲劳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坍塌。
因此,疲劳分析对于确保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3. 疲劳分析方法疲劳分析的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通过对钢结构建筑进行不同程度的重复载荷测试,观察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以获取疲劳寿命和失效机理等信息。
数值模拟则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和应力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结构响应和破坏预测。
4. 疲劳寿命评估疲劳寿命评估是疲劳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用于评估钢结构在一定重复载荷下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SN曲线法、应力幅与寿命法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得到钢结构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疲劳寿命,从而指导设计和维护工作。
二、损伤分析1. 损伤类型钢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损伤类型,如腐蚀、脆性断裂、焊接缺陷等。
这些损伤类型会导致结构强度的下降和变形的增加,进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 损伤评估方法损伤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非破坏检测和结构评估两个方面。
非破坏检测方法通过利用物理信号来检测结构内部的缺陷和损伤,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
结构评估则通过分析损伤的类型、程度以及对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3. 损伤修复和加固当发现钢结构建筑存在损伤时,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和加固措施。
修复方法包括焊接、补强、涂覆等,以修复结构损伤并恢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加固方法则通过增加结构承载能力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探讨钢结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防护措施

探讨钢结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防护措施钢结构桥梁是现代道路交通建设中常用的桥梁类型,具有结构轻、施工便捷、寿命长等优点。
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能导致钢结构桥梁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1. 腐蚀:由于钢材在大气中容易发生腐蚀,钢结构桥梁的腐蚀问题是最常见和严重的问题之一。
腐蚀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氧气和湿度,以及工业排放物、化学污染物等。
腐蚀会导致钢材表面的涂层破损和钢材本身的腐蚀,从而减少钢材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2. 疲劳:钢结构桥梁长期受到动态荷载的作用,易产生疲劳破坏。
疲劳是由荷载的变化引起的,导致桥梁结构的应力集中和破坏。
疲劳破坏一般集中在焊接点、应力集中区域和连接部位。
疲劳破坏的特点是渐进性增长,容易导致严重事故。
3. 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开裂是由于材料在同时存在应力和腐蚀介质的情况下发生的腐蚀裂纹。
桥梁中的应力腐蚀开裂主要出现在焊缝和吊挂装置等应力集中区域,可能导致结构的破坏。
4. 锈蚀和锈胀:钢材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暴露在湿润的环境中,可能导致钢结构表面发生锈蚀。
当钢表面产生锈蚀时,锈层容易发生锈胀并使钢材表面脱落,从而降低钢结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5. 桥面板腐蚀:桥面板是钢结构桥梁上承载车辆荷载的主要部位,经常受到车辆碾压、水分渗入等作用。
长期使用和缺乏维护可能导致桥面板的腐蚀和磨损,从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1. 腐蚀防护:针对钢结构的腐蚀问题,可以采用涂层和防腐措施来加以防护。
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耐腐蚀性能好的钢材,并添加防腐涂料或镀锌等防腐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和维护涂层,对受损涂层进行修复或更换。
2. 疲劳防护:针对桥梁的疲劳问题,可以采取增加结构刚度、完善结构连接、减小应力集中等措施来提高桥梁的抗疲劳能力。
还可以加强桥梁的定期检测和强度评估,及时发现和修复疲劳破坏。
3. 应力腐蚀开裂防护:为了防止钢结构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抗腐蚀材料和适当的连接方式,减小应力集中区域。
钢结构损坏的因素有哪些

钢结构损坏的因素有哪些
钢结构损坏的因素有下面几个方面:
1. 腐蚀:钢材在潮湿、酸碱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使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2. 疲劳:长期受到重复荷载作用,导致结构的疲劳破坏。
这种情况常见于桥梁、大型机械设备等。
3. 挠曲:钢结构在受到较大变形时,容易发生挠曲破坏,特别是当荷载超过设计承载力时。
4. 热力破坏:在高温或火灾等情况下,钢结构材料容易发生软化、熔化或变形,从而导致结构损坏。
5. 锈蚀:钢结构在长时间暴露在潮湿、有盐等环境中,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防护措施,会导致钢材表面产生锈蚀,进而引起结构的损坏。
6. 荷载过重: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过程中的失误导致结构承受超过设计荷载的力量,从而导致钢结构发生变形、破裂等损坏。
7. 设计或施工缺陷:设计上的错误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可能会引发钢结构的损坏。
8. 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对钢结构造成严重损坏。
钢结构材料疲劳分析

钢结构材料疲劳分析钢结构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常用于建筑、桥梁、机械设备等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钢结构可能会受到变化的荷载作用,长时间的循环载荷会导致疲劳现象的产生,进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因此,对钢结构材料的疲劳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 疲劳破坏机理疲劳破坏是指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结构或材料经过多次应力循环后发生破坏的现象。
疲劳破坏的机理主要包括应力集中、裂纹扩展和最终破坏三个阶段。
在应力集中阶段,材料局部受到较高的应力,导致应力集中现象,进而使材料表面产生微小的裂纹。
随着循环载荷的不断作用,裂纹逐渐扩展,并最终导致破坏。
2. 疲劳分析方法(1)S-N曲线法:S-N曲线是指应力振幅与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曲线,通常用来描述材料的疲劳性能。
通过实验获得的S-N曲线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寿命。
(2)裂纹扩展速率法:裂纹扩展速率是指裂纹在单位时间内扩展的长度,通过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可以评估材料的疲劳寿命和裂纹扩展的规律。
(3)应力比法:应力比是指最小与最大应力之比,在疲劳分析中,应力比对材料的疲劳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工程师通过引入应力比来评估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寿命。
3. 疲劳分析实例以一座桥梁为例,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车辆的荷载,随着车辆的来往,桥梁结构会不断受到循环载荷的作用,可能导致疲劳破坏。
通过对桥梁的疲劳分析,工程师可以确定桥梁的疲劳荷载范围,预测桥梁的疲劳寿命,从而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保障桥梁的安全可靠。
4. 结语钢结构材料的疲劳分析是工程中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疲劳破坏机理和采用合适的疲劳分析方法,可以有效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保障结构的安全运行。
工程师在设计和维护钢结构时,应加强对疲劳分析的重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钢结构的疲劳分析

钢结构的疲劳分析钢结构的疲劳分析是关于钢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疲劳破坏情况进行研究和评估的过程。
疲劳破坏是一种多发性损伤,它发生在结构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经历了许多循环应力的情况下。
钢结构的疲劳分析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1. 疲劳破坏机理钢结构的疲劳破坏机理主要与材料的微观缺陷和外部载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结构受到交变载荷作用时,应力集中可能导致应力水平超过了材料的疲劳极限,从而引发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随着载荷的循环应用,微裂纹逐渐扩展并最终导致结构的疲劳破坏。
2. 疲劳分析方法疲劳分析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2.1 应力范围法:应力范围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疲劳分析方法。
它基于SN曲线(也称为疲劳寿命曲线),将钢结构在不同应力范围下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实验和统计,从而用于预测结构在实际工况下的寿命。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确定应力范围大小和应力周期的次数来进行结构疲劳寿命的评估。
2.2 线性累积损伤法:线性累积损伤法是一种基于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疲劳分析方法。
它通过考虑结构在交变载荷下的应力历程和应变历程,计算结构在不同工作年限下的累积疲劳损伤,从而评估结构的寿命。
这种方法更加精确,可以对结构在复杂工况下的疲劳性能进行更全面的考虑。
3. 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疲劳寿命不仅取决于材料的性能,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3.1 材料强度和硬度: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直接影响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通常情况下,强度越高、硬度越大的材料,其抗疲劳性能越好。
3.2 表面处理:合适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钢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例如,表面喷涂防腐处理、防锈涂层等可以减轻外部环境对钢结构的腐蚀和疲劳破坏。
3.3 组织结构和缺陷: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缺陷对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
粗大晶粒、裂纹、夹杂物等缺陷都会降低钢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4. 钢结构疲劳分析的工程应用钢结构疲劳分析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计算结构的疲劳寿命,从而指导结构设计和维护。
钢结构疲劳分析

钢结构疲劳分析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钢结构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外界荷载的作用,钢结构可能会出现疲劳现象,这不仅会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失效。
因此,对钢结构的疲劳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对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言钢结构的疲劳是指在反复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结构材料由于应力的超过其疲劳强度极限而发生损伤与破坏的现象。
疲劳分析旨在研究结构在长期使用中疲劳荷载下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性能,以便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提出相应措施,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2. 疲劳破坏机理钢结构的疲劳破坏主要有裂纹萌生、裂纹扩展和最终破坏三个阶段。
首先,由于外界荷载的作用,钢结构中开始出现微小的裂纹,这称为裂纹的萌生。
随着荷载的反复加载,这些裂纹会逐渐扩展,耗尽材料的强度,最终导致结构破坏。
3. 疲劳分析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和预测钢结构的疲劳寿命,疲劳分析需要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
实验方面,通过在钢结构样本上施加不同的疲劳荷载,记录和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以及裂纹的扩展情况,从而获取结构的疲劳性能参数。
数值模拟方面,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计算机对钢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模拟,得出结构的应力分布和损伤程度。
4. 疲劳寿命评估疲劳寿命评估是钢结构疲劳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结构所受疲劳荷载的频率、幅值和工作环境等参数的考虑,可以通过疲劳寿命计算公式来预测结构在特定条件下的疲劳寿命。
同时,还需考虑结构的可修复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以综合评估结构的寿命。
5. 疲劳增强措施为了延长钢结构的疲劳寿命并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增强结构的抗疲劳能力。
例如,使用高强度材料、增加横向支撑、合理设置结构连接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抗疲劳能力。
结论钢结构疲劳分析是确保钢结构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疲劳分析,可以评估和预测钢结构在长期使用中的疲劳寿命,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钢结构事故分析

钢结构事故分析钢结构的事故及分析摘要:钢结构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其自身不可回避的缺点也给工程实际带来了许多事故,为此文章对钢结构的事故种类进行了总结分析,将钢结构事故分为了材料事故、变形事故、失稳事故、疲劳破坏事故、腐蚀事故、火灾事故等。
并且对事故原因防治措施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钢结构、事故、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钢结构以其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和韧性好、抗震性能优越、工厂化生产程度高、装配方便、造型美观、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等一系列优点,受到国内外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青睐,在高层、大跨建筑领域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
我国国内建筑领域的钢结构也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任何事物都有着它的两面性,钢结构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稳定性差、脆性断裂、耐火性能不理想、不具耐腐蚀性。
由此引发的工程事故也是屡见不鲜。
钢结构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其中较为严重的有:1907年,加拿大魁北克桥(Quebec)在架设过程中由于悬臂端的杆件失稳,导致桥上75人遇难;1960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一座直径为90m的圆球面单层网壳因失稳发生倒塌事故;1978年,美国哈特福特城的体育场网架因为压杆弯曲而坠落到地面;2021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施工中发生火灾事故,使整个钢结构性能被破坏。
而2021年,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在9.11事件中的轰然倒塌,这场恶梦更使工程界人士认识到开展钢结构工程事故分析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研究观察,钢结构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钢结构的材料事故钢结构材料事故是指由于材料本身的原因引起的事故。
钢结构所用材料包括钢材(Q235、16Mn、15MnV等)和连接材料(螺栓、焊材等)两大类。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有害化学成分超标、冶金轧制缺陷、硬化使钢材的塑性和韧性降低、应力集中以及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引发钢结构材料事故的常见因素有钢材质量不合格、螺栓质量不合格、焊接材料质量不合格、设计选材不当、制作安装工艺不合理、母材与焊接材料不匹配、随意混用或替代材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事故中的疲劳破坏及腐蚀破坏
摘要:本文分析了铜结构疲劳破坏及腐蚀破坏的原因,近而提出了提高和改善铜结构构件疲劳及腐蚀的措施,
关键词:钢结构;疲劳;腐蚀;破坏
引言
钢结构相较于混凝土结构具有质量轻、塑性韧性好、易于采用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近年来在工民建,铁路,桥梁等结构中被大量采用。
然而钢结构在受到交变荷载的作用下极易产生脆性破坏,特别在承受行车动荷载的桥梁结构中此问题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钢结构的发展。
鉴于此,本文在分析疲劳破坏及腐蚀破坏原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工程设计预防疲劳破坏及腐蚀破坏的措施,以此来避免此问题的产生。
一,钢结构疲劳破坏
钢结构的疲劳破坏是裂纹在重复或交变荷载作用下的不断开裂以及最后达到临界尺寸而出现的断裂。
此类破坏属脆性破坏。
由于在破坏发生前几乎观察不到构件的塑性发展过程。
没有破坏的征兆,然而一旦破坏后果严重,所以工程设计的任何一个领域无一例外的都要避免。
疲劳破坏经历三个阶段:裂纹的形成,裂纹的缓慢扩展和最后迅速断裂。
对于钢结构,实际上只有后两个阶段,因为在钢材生产和结构制造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存在着局部微小缺陷,如钢材化学成分的偏析、非金属杂质;非焊接构件表面上的刻痕、轧钢皮的凹凸、轧钢缺陷和分层以及制造时的冲孔、剪边、火焰切割带来的毛边和裂纹在静荷载下,具有初始裂纹的构件当应力水平达到临界应力时才会出现失稳扩展,导致破坏。
而承受交变荷载的构件经历裂纹的缓慢扩展过程最终达到破坏时,破坏应力还远小于静荷载作用时的临界应力。
钢结构疲劳分析时,习惯上当循环次数N<105时称为低周疲劳:N>105时称为高周疲劳。
如果钢结构构件的实际循环应力特征和实际循环次数超过设计时所采取的参数,就可能发生疲劳破坏。
此外影响钢结构疲劳破坏的原因还有:结构构件中有较大应力集中区域:所用钢材的抗疲劳性能差:钢结构构件加工制作时有缺陷其中裂纹缺陷对钢材疲劳强度的影响比较大:钢材的冷热加工、焊接工艺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对钢材疲劳强度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二,抗疲劳的措施
出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来看,应力幅及循环次数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提高和改善疲劳性能的途径只有从减小应力集中人手。
具体措施如下:
1选材
对用于动载作用的钢结构或构件,应严格控制钢材的缺陷,并选择优质钢材。
2设计措施
(I)力求减少截面突变,避免焊缝集中,使钢结构构造做法合理化。
(2)要避免多条焊缝相互交汇而导致高额残余拉应力的情形。
尤其是三条在空间相互垂直的焊缝交于一点,造成三轴拉应力的不利状况。
对于加劲肋应与受拉翼缘不焊接,且保持一段距离。
对于连接横向支撑处的横向加劲肋,可以把横向加劲肋和受拉翼缘顶紧不焊,且将加劲肋切角,保持腹板与加劲肋50~lOOr砌不焊。
三,钢结构腐蚀破坏
普通钢材的抗腐蚀能力比较差,这一直是工程上关注的重要问题。
腐蚀使钢结构杆件净截面面积减损,降低结构承载力和可靠度,腐蚀形成的“锈坑”使钢结构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增大,尤其是抗冷脆性能下降。
一般来说钢结构下列部位容易发生锈蚀:经常干湿交替又未包混凝
土的构件:埋入地下的地面附近部位,如柱脚等;可能存积水或遭受水蒸汽侵蚀部位:组合截面净空小于12ram,难于涂刷油漆的部位;屋盖结构、柱与屋架节点、吊车梁与柱节点部位;易积灰又湿度大的构件部位等。
四,抗腐蚀破坏事故的措施
1钢结构制作时质量控制主要有:
(1)应保证钢材的屈服强度、搞拉强度、伸长率、截面收缩率和硫、磷等有害元素的极限含量,对焊接结构还应保证碳的极限含量,必要时,尚应保证冷弯试验合格。
(2)要严格控制钢材切割质量,切割前应清除切割区内铁锈、油污,切割后断口处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O mm的缺棱,并应清除边缘熔瘤、飞溅物和毛刺等。
(3)要观察检查构件外观,以构件正面无明显凹面和损伤为合格。
(4)各种结构构件组装时顶紧面贴紧不少于75%,且边缘最大间隙不超过0.8ram。
(5)构件制作允许偏差均应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钢结构焊接时质量控制主要有:
(1)焊条、焊剂、焊丝和施焊用的保护气体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结构焊接的专门规定。
(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书。
(3)承受拉力或压力且要求与母材等强度的焊缝必须经超声波、X射线探伤检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焊缝表面严禁有裂纹、夹渣、焊瘤、弧坑、针状气孔和熔合性飞溅物等缺陷。
气孔、咬边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5)焊缝的外观应进行质量检查,要求焊波较均匀,明显处的焊渣和飞溅物应清除干净。
焊缝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3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时质量控制主要有:
(1)高强螺栓的型式、规格和技术条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高强螺栓必须经试验确定扭矩系数或复验螺栓预拉力。
当结果符合钢结构用高强螺栓的专门规定时,方应用指南窳魏zHI团给你一把实用的钥匙板块主持:童雅琴
准使用。
(2)构件的高强螺栓连接面的摩擦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严禁有氧化铁皮、毛刺、焊疤和油污。
(3)高强螺栓必须分两次拧紧、初拧、终拧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钢结构用高强螺栓的专门规定。
(4)高强螺栓接头外观要求:正面螺栓穿入方向~致,外露长度不少于2扣。
钢5结构安装时质量控制主要有:
(1)构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由于运输、堆放和吊装造成的构件变形必须矫正。
(2)垫铁规格、位量更正确,与柱底面和基础接触紧贴平稳,点焊牢固。
座浆垫铁的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规定。
(3)构件中心,标高基准点等必须符合规定。
(4)结构外观表面干净,结构大面无焊疤、油污和泥砂。
(5)磨光顶紧的构件安装面要求顶紧面紧贴不少于70%,边缘最大间隙不超过0.8mm。
(6)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难方法均应按国家的有关规范执行。
6钢结构防腐处理质量控制应做到:
(1)油漆、稀释剂和固化剂种类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涂漆基层钢材表面严禁有锈皮、并无焊渣、焊疤、灰尘、油污和水等杂质。
用铲刀检查经酸洗和喷丸(砂)工艺处理的钢材表面必须露出金属色泽。
(3)观察检查有无误涂、漏涂、脱皮和反锈。
(4)涂刷均匀,色泽一致,无皱皮和流坠,分色线清楚整齐。
(5)干漆膜厚度要求125m(室内钢结构)或150m(室外钢结构)。
参考文献:
陈绍蕃.铜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罗福午.建筑结构缺陷事故的分析及防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煜.铜结构缺陷及其处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