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合集下载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第一节国际行为主体的概述一、国际行为主体及其特征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构成国际行为主体的实体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要素或基本特征:( l )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

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事务,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间的相互交往,能够发生对外行为,能够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并对整个国际政治体系发生作用。

( 2 )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国际行为主体以各自利益的特殊性为基本特征,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区别关键在于利益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由于各自利益的相互差异,决定了它们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从而构成了国际社会的矛盾、冲突、竞争、合作等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 3 )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国际行为主体应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即能够排除其他行为主体的操纵和控制,独立地制定自己的对外决策和对外行为方式,独立地参与并影响国际间的相互交往,独立地运用其行为能力,发挥其职能作用。

( 4 )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并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

任何国际行为主体只有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才能被其他行为主体视为发生行为的稳定对象,也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才能真正对其他行为主体发挥影响和作用。

以上四大要素或特征彼此关联,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行为能力是确立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者地位的关键;特殊利益是其相互区别的基本依据;独立自主的地位是其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重要标志;组织形式和实力则是其具备行为能力和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二、国际行为主体的类型在国际社会中,国际行为主体经历了一个由一元变为多元的发展过程,即由开始的单一主权国家行为主体逐步发展为国家与非国家两大类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并存。

国家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决定国际政治事务的发展进程、构成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

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具备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并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同时又不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

国际关系(政治)考研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政治)考研名词解释

国际政治学是研究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包括:1,国政社会形成发展的物质前提,国政社会的一般特征,各构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国政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等。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国政社会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最主要对象。

3,主要研究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它主要涉及:各国对外政策及其发展演变,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发展变化,国家集团的形成。

分化和改组,世界秩序的形成。

发展与变革,等。

4国社各构成要素之间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既抽象又具体的范畴,必须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点,全面分析国政主体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各种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揭示国政的发展规律。

其主要流派有理、现、新现等。

国际政治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是资本主义和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行为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另外,还有许多虽不具行为主体资格,但是能于国际舞台发挥作用和影响的行为者,其中国际政治力量以及由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决定的国际政治格局对国际政治发展演化其重要的作用。

国际关系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

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

第一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即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乃至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

第二是国际政治,主要是权威国际成员之间的关系,核心是国家间关系。

第三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三者构成同心圆:国际关系范围最大,国际政治次之,仅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关系部分,三要考虑国家间关系,对外政策的范围最小。

国际政治环境即国际政治的基本环境状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这些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国际政治环境的理论分析出现于20世纪初,60年代以来,日益得到重视。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七章 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七章 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7.1复习笔记一、军事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1.军事因素的构成及其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国际政治中的军事因素反映的是各国的军事实力状况和对外军事战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军事关系。

它作为国际政治体系的重要构成,与国际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1)国际政治中的军事因素军事因素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本身也包含了不同层次的许多成分。

就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分:①战争。

在国际政治中,战争是解决国家间政治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是所有军事因素中最典型、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国际政治影响最为直接和强大的因素。

②武装冲突。

与战争相比,武装冲突的特点是战斗活动地区有限、持续时间较短、对抗规模及破坏性不大等。

在国际政治中它是比战争更为频繁出现的军事因素。

③军备与军事实力。

它是指各国的军事编制及武器装备等,是军事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国际政治的一种强有力的因素。

④军事集团与军事同盟组织。

它是国家之间为了某种共同的政治利益而在军事领域里结成的联盟性组织。

(2)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从广义上看,军事因素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因素,它是国际政治关系的折射体,国际军事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国际政治关系,因为它反映了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国际政治关系的表现形式。

②从狭义上看,军事因素是国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国际政治关系中主要表现形态之一。

此外,军事因素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是为国际政治的现实服务,并服从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总原则。

从这个意义上讲,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军事因素在国家对外决策中的作用(1)军事力量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实力构成的各种要素中,军事实力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军事力量直接成为政治斗争的物质手段,它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军事因素导致对外决策的调整军事力量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选择和行为方式,同时,军事因素制约国家对外决策的作用还表现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之中。

第十章:《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第十章:《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第十章 第一节
• 三、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1、含义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或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指国际政治 行为主体在参与国际政治、处理对外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 行为规范。它既体现为主权国家之间或国际组织之间所共 同制定的条约、宪章、盟约、协约、公约、协定和宣言等 有形规则,也体现为国际政治中长期形成并且得到多数国 家认可的传统、习惯等无形规则。 •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包括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法(主指国际公法)、国际条约 和国际惯例等。 •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奴隶与封建社会 是萌芽时期;一战前资本主义社会是形成时期;一战后是 发展时期,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得以法律规范化和推行普遍 化。
第十章 第一节
• (二)国际组织 • 1、含义
• 国际组织是指国家、政党、民间团体或者个人之间基 于特定目的和需要,根据特定国际规则而形成的国际联合 体。它是重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国际社会的重要组 成部分。 • 现代国际法确认国家间的国际组织具有国际法主体资 格,非国家间的国际组织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 •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 国际组织是发轫于国际会议,至19世纪60年代才正式成形 (1965年国际电报联盟、1873年国际气象组织)。1920 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政府间国 际组织。二战后,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 国。
• • • •
第十章 第一节
• 四、国际法


1、国际法的构成
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是指在国际政治中形成的,用 以规范政治行为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调节国际政治行 为主体之间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 度的总和。 • (1)平时法 • 平时法是对正常状态下主权国家以及其他国际法主体 的主权、管辖权、外交规则和外交惯例、谈判与条约的规 则等的规定。平时法一般适用于和平状态下的国家等国际 法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在战争状态下仅适用于中立国。它 在国际法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

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

名词解释:1、国际政治:国际社会行为主体在政治领域中相互关系的总和,包括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和平、强权、民主合作和对话等政治现象。

2、格局:就是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3、跨国公司:是指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经营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子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的非国家主体。

4、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经济中若干中心力量(国家或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5、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

6、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那些在工业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又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所区别,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国家和地区。

7、经济全球化: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逐渐以致最终完全消除国家见的各种壁垒,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8、初级产品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拥有的某些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出口这些自然资源来获得外汇收入和进口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进而为经济的起步发展创造条件。

9、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

10、新东方政策:放弃主张东西方对立的哈尔斯坦主义,在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基础上达成和东方的谅解,承认战后欧洲的边界现状,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关系,正视存在两个德国的现实,力图实现两个德国关系正常化,并表示希望以和平关系实现两个德国的统一。

11、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政治学 第十四章 国际政治

政治学 第十四章 国际政治

(二)国际法的特点
1. 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和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 国际法的法律渊源是国际条约、国家惯例和一般 法律原则; 3. 国际法的阶级性表现在它所反映国际阶级力量对 比关系上; 4. 国际法的约束力的基础,是相关国家承担的国际 义务,其执行主要靠相关国家的自愿和自觉。
(三)国际法的基本组成和渊源
第二节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一、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是构成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实体 单位,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1.有固定的领土; 2.有定居的居民; 3.有统一的政权组织; 4.具有国家主权。
二、国际组织
包括国家之间的国际组织和非国家之间的国际组
织。
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
织和专门性组织; 2.按照其成员构成和处理事务的地域范围划分, 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按照其活动的内容和领域划分,通常可以分为 政治性国际组织、经济性国际组织、军事性国际 组织、文化卫生科技性国际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 4.按照其成员性质来分,又可以分为政府性组织 和非政府性组织。
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最基本的国际政
治行为准则:
主权平等原则; 互不侵犯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平等互利原则; 和平共处原则。
二、国际法
(一)概念
国际法(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又称国际公法,它是国家在彼此交往中形 成的,用以调整国家间相互关系,规定国 家等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具有 约束力的原则、规范和制度的总和。
就国内政治而言,其利益构成是阶级利益、阶 层利益和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在国际政治 中,除了各国统治阶级的利益之外,还包含各 国的民族利益、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 的共同利益。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二章

参考资料
1、《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主 编 周凯敏,高等教育出版社;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主编 吕有志 戴德铮,高等教育出版社。
2、联合国的宗旨与基本原则
(1)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之间友好关系,促进国际 合作;协调各国行动,制止侵略行为等。———见1945年《联合 国宪章》第一条。 (2)基本原则 各国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各国忠实履行宪章义 务;禁止使用武力并享有一定自卫权利;集体协作,不干涉别国 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宪章等。———见1945年《联合国宪 章》第二条。
3、主要机构及其职能
联合国有六大职能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与 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1)联合国大会 简称联大。每年召开一次,时间 为9月第三个星期二开幕,为期3个月, 12月25日圣诞节闭幕,未完事宜放在 第二年春天再讨论。 主要职能:讨论与审理动议、 组织与监督各项工作、处理行政 与财务等事项。
图一,2007年9月第62届联大第一次全会会场
图二,2007年9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王光 亚(前右一)出席第62届联大 第一次全会。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安全理事会 是六大机构中最重要的机构。由15个成员国代表组成。其中5个常任理事国: 美国、英国、法国、中国、苏联(俄罗斯继承)。10个非常任理事国,任期2年, 由联合国大会每年改选50%,且不能连任,非洲、拉丁美洲与西欧各有2个名额, 阿拉伯、亚洲与东欧则各有1个名额,最后一个名额从亚洲或非洲国家中选出。 安理会主席由15个理事国,按英文国名轮流担任,任期1月。 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推荐秘书长、 国际法院法官;接纳或开除联合国成员; 派遣维和部队,制止侵略,对战略地区 行使托管权。 安理会工作原则:一般大会程序的 表决依据多数原则(至少9票);实质性 问题遵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即一票否决原则。本质是大国特权的 表现。但实际上很有必要,是联合国决 策与有效运转的保证。 安理会会议现场

国际政治学概论要点

国际政治学概论要点

国际政治学概论要点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体系理论:第一,马克思恩格斯自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观点;第二,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观点,主要四点: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在形成金融资本的依附和连词的国际网方面所起的作用,垄断资本对世界的分割。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国际体系:也称世界体系,包括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各自由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国际体系发展变化的原因:第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第三,第三世界的崛起;第四,垄断资本的两重性。

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相互联系性、不平等性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简言之,国际政治格局就是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

国际政治格局的类型:一元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两极多元格局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般特征:第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第二,总是同世界降级格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第三,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第四,在其演进过程中,总是新旧交替,呈现出过渡性特征。

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第一,国际政治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极化”世界的趋势;第二,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竞争将异常激烈;第三,区域化的趋势将有所加强,区域化的区域界限将进一步扩展。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它的四个基本特征: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第十五章 国际政治知识点

第十五章 国际政治知识点

第十五章国际政治政治学原理 2009-10-31 22:08 阅读5 评论0字号:大中小本章知识点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在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通过各种国家政治行为主体的交互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即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是国际政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体现在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章和规则之中,并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掌握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认识主权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和国际政治格局,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政治发展的新规律。

第一节国际政治的含义本节概述: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从本质上讲,国际政治是各主权国家的国内政治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相互作用。

各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性利益要求,是其在国内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益的对外延伸。

各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事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国内政治服务的。

同时,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之间又存在很大区别,两者在是否拥有公共权威、利益构成和政治行为主体等方面有所不同。

本节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并探讨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点1:国际政治的含义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其基本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

它首先和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

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

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即国际社会中具有特定的利益和主张、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和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

第二,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基本政治关系,而国际政治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或是由国家之间政治关系派生出来的,或是围绕着国家之间关系产生的,因此,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在国际政治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它影响和制约着其他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国家行为主体2.地缘政治学3.区域主义4.新多边主义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冷战后国际安全局势深刻变化的新特点。

2.简述肯尼思·沃尔兹关于国际冲突根源的层次分析理论。

3.简要回答当代全球问题的发展对国际政治产生的影响。

4.国家主权的基本属性应包括那几个方面?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国际合作与全球协调成为了全球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国际合作的关键点是各国利益的合力与国际制度的完善,试论述国际制度是如何促进国际合作实现的?(第五章)2.近年来,中美两国之间围绕人民币汇率的定值问题争吵不休,人民币汇率问题己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说,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不应该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也有人说,人民币汇率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治问题,不存在经济问题政治化的情况。

请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国家行为主体答: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它是国际政治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既包括国家行为主体,即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也包括大量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即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它的特征包括:①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②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④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2.地缘政治学答:地缘政治学亦称“地理政治学”,它是关于国际政治现象制约于各种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结果的理论。

它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形成,采用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把诸如疆域、气候、资源、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文化属性、经济活动等现象综合起来,分析、解释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态势和国家的政治决策。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缘政治学研究有所发展,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提出“世界体系论”,布热津斯基提出“大棋局论”等,它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政治、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的一种理论依据。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37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37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37(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3,分数:100.00)1.最重要、最基本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______∙ A.主权国家∙ B.国际政党∙ C.政治团体∙ D.国际组织(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当代国际社会行为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政党、政治团体、某些跨国公司和代表不同组织的个人等,其中,由于主权国家具有的特定资质和能力,成为了最重要、最基本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答案为A。

2.国际政治中,现实存在的利益,是以不同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为基本存在单元的。

这反映了利益的______∙ A.全面联系性∙ B.主体归属性∙ C.矛盾性∙ D.共同性(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在国际政治中,现实存在的利益是以不同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为基本存在单元的,利益总是以归属于特定利益主体的形式存在,这反映了利益的主体归属性。

答案为B。

3.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政治行为主体,所以______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利益。

∙ A.阶级利益∙ B.集团利益∙ C.国家利益∙ D.统治阶级利益(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政治行为主体,所以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利益,国家利益关系是国际政治中影响和制约其他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利益关系。

答案为C。

4.制约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是______∙ A.政治文化∙ B.相互作用方式∙ C.力量对比关系∙ D.政治心理(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的力量,在其相互利益关系形成的基础上,构成了相互间的力量对比关系。

国际政治活动正是围绕这一力量对比关系而展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较量或互动或互补或共同致力于同一认可的目标的活动。

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关系是制约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本制约因素。

第十章:《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要点

第十章:《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要点

第十章 第一节

B. 有无公共权威不同。国内政治存在一个统一 集中的公共权威。而国际政治不存在一个集中统 一的公共权威。 • C. 利益构成和内容不同。国际政治中,主要是 国家利益(统治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 利益。而国内政治中,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 益和社会团体利益。 • D. 活动范围不同。国际政治具有全球性,而国 内政治具有国别性。
第十章 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十章 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第一节 国际政治
• 一、国际政治的含义


1、国际政治的定义
广义的国际政治指国际关系,包括国际交往关系(国 际政治关系、国际法律关系、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文化关 系等)的各个方面。 • 狭义的国际政治专指国际社会成员(主权国家、国际 组织和其他行为主体)之间所发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关系, 是国际社会成员为自身利益而以其他国际社会成员为对象 所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的总称。
第十章 第一节 • C.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交往、表达、 实现)。 • (2)国际政治的基本内容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 政治关系。按照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差异,国际政治行为 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 A. 基本政治关系,即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这 是因为国家是国际政治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国家之间的政 治关系在国际政治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和作用,影响和决定 着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 B. 派生政治关系,即由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派生或衍 生而来的政治关系,或者围绕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政 治关系,如国际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
第十章 第一节
• • • •
(2)主权国家是人类生活诸共同体的唯一合法总代表。 (3)国家间政治关系决定着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发 展趋势。

国际政治学概论答题示范

国际政治学概论答题示范

一、填空(省略)二、名词解释题1、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行为主体: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3、国际社会:指各个人类政治共同体或国家及其成员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或指因共同的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共同体。

4、国际政治格局: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5、国家实力:也称为综合国力,是指一国所具备和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总和。

实际上就是一国所拥有的全部实力。

6、无政府状态:一是指没有政府或缺乏控制;二是指由于不存在政府而导致的没有法律和政治秩序的混乱和无序;三是指由于不存在政府而人人享有完全自由的乌托邦社会;四是指单纯的缺乏秩序(与政治和政府无关)。

因此根据常识,人们常常认为无政府就意味着混乱(chaos)和无序(disorder)或者(是缺乏健全的、真正有约束力的国际规范和法律体系,不存在一个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或国际机构来协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即使有某种国际机构,也缺乏强制性的力量和措施来保障国际规范和法律执行的国际社会。

)7、蝴蝶效应:用混沌学的语言说就是,一个混沌系统将一个很小的微观扰动放大为宏观行为的能力。

8、集体安全:以集体的方式威慑或制止侵略,从而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与原则。

9、国际冲突:国际冲突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反抗行或敌对性的相互作用,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的不同而处于自觉地对立之中的相互行为和相互活动。

10、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即国际社会之法,是国际社会中用以调整国家间相互关系、规定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

11、国际政治的全球化: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国际政治的一系列重要领域出现全球性的问题。

国际政治学概论重点1

国际政治学概论重点1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学的基本理论1、乃是其最典型的的代表。

摩根索的观点认为:政治是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以权力限定利益是普遍适用的,利益直接支配着人的行动,而权力是利益得以实现的保证,一个国家能够在大多程度上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取决于自身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地位;政策的好坏不在于它是否合乎道德,而在于它是否能够转换为成功的政治行动;道德和政治行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互对立,普遍的道德准则并不能以抽象的公式运用于国家行为,政治家也没有权利因不符合道德义务而放弃能够成功的政治行动;普遍的道义法则与特定的国家道义不能混为一谈,后者是权力和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现实主义同其他学说的区别,就在于她强调政治领域的独立性,强调权力政治的作用。

在现实主义看来,权力就是一种控制和支配他人的能力,国际政治就是一种“增强权力、维持权力、现实权力”的斗争。

2、答:古代中国是一种以“天朝礼治”为核心的朝贡关系,有“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的“华夷秩序”之说,这种“礼治主义”与中国人所尊崇的儒家传统密切相关,他们崇尚“仁政”、“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除了“仁、义、礼、智、信”之外,与其相联系的“和”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并被人们称为是东方和平智慧的本质。

这种秩序的含义是多重的:一为伦理秩序,即所谓战争的“义”与“不义”,“有道”或“无道”;二是文化秩序,即是否“仁德”和符合“礼”;三是政治秩序,即是否合乎“王道”和“仁政”。

中国古代传统的和平主义观念对19世界末20世纪初中国的士大夫乃至革命者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的。

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1第一、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时期,从19世纪末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二、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的时期,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三、两大社会体系、多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在一个统一的国际体系中并存、竞争、共处的时期,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

国际政治学名词解释

国际政治学名词解释

国际政治学名词解释1、国际社会:国家产生以后,国家取代氏族公社成为国际社会的组成单位,并形成了国际社会。

是以国家为要行为体,由国家、国际组织等各种国际行为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世界共同体。

国际社会是各国活动的大舞台。

它表现为民族国家等各种行为主体为追求利益与权力、争取正义与平等、维护秩序与安全、实现和平与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各领域开展的竞争与合作、对抗与共处、矛盾与依存的复杂关系。

各行为主体竞争合作、分化组合、兴衰成败,描绘出一幅多彩的历史画卷。

当今世界由于各国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使每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对各国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2、国际社会结构:国际社会结构是指国际社会中各种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按一定原则或方式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关系式样、国际社会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宏观地了解国际关系架构,是我们进行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前提。

国际社会是一种复合构造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对国际社会进行分析。

3、国际行为主体: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国际行为主体是国际政治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国际行为主体既包括国家行为或主体,即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也包括大量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即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

国际行为主体的特征包括具有一定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具有自身特殊利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非国家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相对于国家主体而言的,是指那些具备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并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同时又不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

它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广义的非国家行为主体还包括具有较强行为能力的国内组织、国际社会运动,以及国际社会特殊的个人因素等。

4、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满足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需求,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利益。

在国际关系中,每个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都要追求和实现国家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特征: 参与国际事务的间接性。非国家行为主体由于不拥 有强制推行其对外政策的手段,因而它对国际事务 的参与主要是通过对主权国家的政府或领导人施加 影响来间接进行的,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会议 、决议、舆论、游说等等。 对外行为的跨国性。非国家行为主体的构成是多国 的,其活动领域是跨国的,不代表单个国家、党派 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因而得以成为协调各国间共同 利益的重要纽带。 职能作用的协调性。由上述两个特点所决定,非国 家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能够发挥主权国家难以发 挥的作用。例如,为协调国家间关系提供一个对话 的场所,为国家间交往制订和提供共同的行为规范 和准则,成为协调国家间矛盾与冲突的渠道,是国 际间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等。
(二)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1)萌芽时期 国际会议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欧洲协调 (2)形成时期 国际行政联盟 国际联盟 (3)成熟发展时期 联合国的成立 2、现代国际组织的特点: (1)国际组织的种类日益增多 (2)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范围不断 扩大 (3)国际组织的数量急剧增加 (4)国际组织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增强
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2016年4月
本节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及其类型
国家行为主体
非国家行为主体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概述 (一)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定义及其特征 1、定义: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 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2、特征: (1)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 (2)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3)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3、国家主权的当代制约因素 (1)民族与国家不重合 (2)政府能力与责任感的强弱 (3)资源多寡与外交质量 (4)文化认同与民众心理 (5)国际干预的加强 (6)国际组织的多种作用 (7)非政府力量的壮大 (8)经济的无国界行为 (9)全球性危机的加深 (10)人类空间探索的增加
(三)国家实力与国家类型 国家实力,也称之为综合国力,是指一国所具备和拥有 的各种力量的总和。 类型(1)超级大国 (2)大国 (3)中等国家 (4)弱小国家 特例: (1)无赖国家 (2)失败国家
区别:
(1)非国家行为主体由于没有固定的领土和居 民,因而一般都没有特殊的国家利益或阶级 利益,从而具有超国家性和超阶级性的特点 。 (2)非国家行为主体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拥有政 治或经济实力,拥有在国际舞台上活动的物 质手段,但一般都不具有强制机关或暴力工 具,因而不具备以武力强行实施其对外行为 的手段。
二、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一)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国家的三大要素: 具有固定的领土和一定数量的居民 具有一定的政权机构 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
(二)国家主权及其发展
1、定义:国家主权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 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 权力。
2、国家主权的属性 (1)对内最高统治权 (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 (3)防范侵略的自卫权
(三)跨国公司 1、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时期(19世纪末——一战前) 波动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大发展时期(二战后) A、数量急剧增加 B、越来越大 C、投资日益扩大 D、分支机构遍布全球
2、跨国公司的类型
(1)按其资本构成的国度划分 几国资本共同形成的多国公司 一国资本形成的跨国公司 (2)按其资本所属国度的经济社会性质 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
(二)国际行为主体的类型

进入20世纪以来,关于国际行为主体的传统观点受到来 自两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传统的国际关系概念内涵不断扩大 第二,对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认识进一步扩大 第三,经济实体也被视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第四,强调个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国际行为主体经历了一个由一元变为多元的发 展过程,即由开始的单一主权国家行为主体逐步发 展为国家与非国家两大类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并存。 (1)国家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政 治行为体,是决定国际事务的发展进程、构成国际 关系的主导力量。 (2)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具备国际政治行 为体的特征,但并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同时又不 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它包括 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等。
跨国公司的特点
(1)跨国公司依仗自己巨大的经济实力对国际 政治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2)跨国公司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影响母 国和东道国的决策过程,进而影响母国和东 道国关系的发展。 (3)跨国公司利用超越国家主权和法律之上的 特殊地位形成相对独立的行为能力。
4、跨国公司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1)跨国公司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加深了整个世界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 (2)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加深了南北之 间的矛盾,成为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推行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状况 反映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的国际机构。
数量:上升 功能:在特定的问题领域促进较大的合作
(2)从目的和职能划分:
一般政治性组织:广泛职能。例如联合国、欧盟 专业技术性组织:科教文卫体方面的国际组织、WTO
(3)从地域范围划分:
全球性组织:例如联合国 地区性组织:欧盟 跨地区性:77国集团 区域性 :相邻的几个国家。东盟
4、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是随着国际组织本身 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20世纪以前 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作用 (1)国际组织是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在军备竞赛与裁军方面 在地区冲突和战争方面 (2)国际组织是促进发展、推动合作的积极因素。 国际组织是实行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国际组织 为支持和帮助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渠道。 (3)国际组织是推进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有力手段。
3、国际组织的的基本类型 (1)从成员性质划分: 政府间国际组织:(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定义: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经一定的协议而创立的 机构。其成员构成仅限于主权国家,可能是国家的 联盟,也可能是国家的联合体,可能是地区性,也 可能是全球性的。 非政府间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定义:由不同国家的个人和民间团体,经一定的协议而组成
4、非国家行为主体与国家行为主体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非国家行为主体是在国家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 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国家间相互关系的补充和延伸。 (2)非国家行为主体和国家行为主体一样,具备构成国际行 为主体的四大基本要素,即行为能力、职能作用、实力和组 织形态、独立自主性和独立决策权。 (3)非国家行为主体尽管具有不同于国家行为主体的职能特 点,但它不可避免地受着国家行为主体的制约。一个国家的 政府、政党或其他社会集团、社会团体在国际组织、世界政 党中的活动都要服从于或服务于其国内政治的利益和要求, 跨国公司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母国的控制或约束。
思考题:
1、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2、国际主权及其属性。 3、国家构成的要素是什么? 4、国家实力 5、国际组织 6、跨国公司 7、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区别与 联系
讲课结束
恳请各位老师 批评斧正
谢谢!!!
三、非国家行为主体
(一)非国家行为体概述 1、非国家行为体的涵义: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主权国 家之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职能作用的政治 、经济实体。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出现是国际关系不断发展的 产物。 2、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基本类型 当代国际政治中,非国家行为主体的数量惊人,种类繁 多。大致可以区分为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这两种基本类型。 (1)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和个人 基于特定的目的以一定的协议形式而设立的各种机构。它是 最早出现的跨国组织,也是最早出现的跨国行为主体。 (2)跨国公司是指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 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子公司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形成的 一种国际垄断组织。它是一种超国家的经济实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