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3)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烈,语言、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发展。

2.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等。

这些规律为我们教育引导儿童提供了依据。

二、学前儿童认知发展1. 感知觉发展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迅速,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能力逐渐提高。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

2. 记忆力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表现为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提高儿童的记忆力。

3. 思维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如分类、比较、推理等。

4. 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在36岁,教育者应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学前儿童情感发展1. 情感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丰富而脆弱,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教育者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2. 情绪调节能力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逐渐提高,教育者应教会他们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以促进心理健康。

3. 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为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等。

教育者要通过榜样示范、情境体验等方式,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1. 自我意识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能力、性格等方面。

教育者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2. 同伴关系发展3. 规则意识与道德观念学前儿童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教育者要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道德观念,为他们的社会化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目录: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第三节:感知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盲人摸象很久以前,几个盲人相约来到王宫求见国王,说他们想亲手摸一摸象,盲人们摸到哪就说哪的特征,以为那就是象,并争执不休。

问:为什么盲人对大象缺乏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呢?案例导入1.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颜色眼睛红色气味鼻子水果香形状皮肤圆的味道味蕾酸甜感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还反映机体本身的状况。

如:“我感觉好饿,好渴。

”“我感觉好热。

”等。

分类标准:刺激源感觉外部感觉视觉黑、白、彩色味觉酸甜苦辣咸听觉声音嗅觉气味肤觉冷、痛、温、压、触内部感觉运动觉书写、绘画、手工平衡觉荡秋千、坐过山车、晕船机体觉(内脏感觉)饥、渴、恶心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感觉的重要性)3.感觉的心理学意义感觉剥夺是指将被试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一段时间后,人的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都出现不同情况阻碍,甚至出现幻觉、强迫症状,使正常心理活动受到破坏。

由此可见,感觉对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保证人与环境的平衡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二:知觉1.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综合反映。

从整体上认识到这是个“红色的番茄”知觉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

物体知觉社会知觉物体知觉空间知觉: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猴子攀登) 时间知觉:个人对时间变化的感受与判断(昼夜更替)运动知觉:人对空间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真动、诱动、似动)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角色知觉2.分类根据知觉过程中起视知觉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肤知觉根据知觉对象不同物体知觉空间知觉: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猴子攀登)时间知觉:个人对时间变化的感受与判断(昼夜更替)运动知觉:人对空间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真动、诱动、似动)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角色知觉错觉有刺激物,刺激物完全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知觉经验。

学前心理学第周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学前心理学第周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学前心理学第周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1. 儿童感觉发展的基本特征1.1 感觉器官的发育儿童的感觉器官在出生后就开始发育,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之后,它们开始发挥作用。

例如,视力和听力是两个大多数人很容易认可的感觉,但是直到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才能完全发育完成。

1.2 儿童的感觉区域在儿童身上,感觉器官像他们的肌肉、关节等之类的身体部位一样,都比成年人的要小。

这意味着,当儿童感觉到某种刺激时,他们所感觉到的范围也会比成人更小。

1.3 儿童易受外部刺激的影响儿童的感觉器官比较脆弱,因此儿童对外部刺激的照射很敏感。

比如,在弱光和弱声音的环境下,孩子们能够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更加清晰。

而在强光和强声音的环境下,他们可能会不适应或产生不良反应。

2. 儿童知觉发展的基本特征2.1 儿童知觉发展的特征儿童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他们的知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不断经历各种不同的刺激之后,他们逐渐的认识到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并从中学习到了一些知识和技能。

2.2 儿童知觉误差儿童的知觉并不总是正确的,他们可能会犯一些知觉误差,而这些误差多半是由于他们庞大感觉器官范围的缘故。

比如,当一只鸟在树上飞过时,孩子们可能会觉得它从下方飞来,而不是从上方飞来。

2.3 儿童从感觉到认知儿童的感觉和认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孩子们通过感知来获取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也在不断地改善和调整儿童的直觉和认知。

3. 儿童感觉和认知的发展需求3.1 多样化的感官体验孩子们需要不断地接触各种类型和不同强度的感官刺激,这样可以促进感觉器官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必须学会接受新的经验,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2 探索和尝试孩子们需要尝试新的事物和事情,比如摆弄新的玩具、探索陌生的环境、观察不同的人或事物。

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的感觉和认知逐渐得到发展。

3.3 展示和分享孩子们需要分享他们的感觉和认知经验,通过与别人交流和分享,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反馈。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3.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 ( 2 )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 3 )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从中间向 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 4 )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注意 : 幼儿经常以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 发展幼儿的时间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幼儿的时间观 念,养成遵守时间,有效利用时间的习惯,是幼儿期 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1.胎儿的听觉反应
2.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1)能听见 (2)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
(二)听觉的发展 1.对声音辨别——偏爱; 2.听力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儿童期);
3.儿童听觉定位呈现U形发展
4.注意事项:疾病、噪音、滥服药物
5.(我国学者张劲松)幼儿的语音听觉能
的恒常性。
实验表明,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有程度上的差异
●形状知觉发展的特点: (1)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握名称
(3)将掌握的几何图形概念运用于知觉过程,使
形状知觉概括化。
知觉认同—归入标准—塑造模型
2.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大小知觉的正确性和难易程度与知觉对象的形状特 征有直接关系。 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前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鲍厄(1966)研究说明在有一定背景的条件下,婴儿 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杨期正等的实验(1979)说明,幼儿用词概括形状的 能力,比知觉的概括发展晚。 2.5——3岁是儿童大小知觉发展的关键期。
(3)系统性 小幼儿只能看到零碎、孤立的印象,不能发现内部联 系,如小班的幼儿表面的、明显的、个别的部分。 实验表明:儿童的观察,从最初的无秩序的活动,逐 渐变成首尾一贯的朝着一定方向的活动。即从最初杂 乱无章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有系统的综合的知觉过 程。 (4)概括性 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它在幼 儿初期还没有很好地发展 看图说话:从有什么、是什么 在做什么、怎么 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的形成,是幼儿期知觉发展的又一重要表 现。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发展是他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基础。

感觉是我们从外界接收信息的过程,而知觉则是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能力。

在学前阶段,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会逐渐成熟,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首先,学前儿童的感觉发展从出生开始就开始了。

他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觉器官来接收外界的刺激。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他们的感觉器官会逐渐发展和成熟,从而更加敏感地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例如,他们学会了注视和追踪移动的物体,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和触摸的强度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感觉发展也进一步提高。

他们开始对复杂的刺激作出反应,并具备差异判断的能力。

例如,他们能够在一堆玩具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特定物品。

此外,他们还能够区分颜色、形状、大小和纹理等特征,并将这些感觉信息与其他认知能力结合起来。

与感觉发展相对应的是学前儿童的知觉发展。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整合和解释的过程。

通过不同感觉的整合,学前儿童能够从环境中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理解。

例如,当他们触摸一个物体时,他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其质地和温度,还能够将其与以前的经验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这个物体的认知。

此外,学前儿童的知觉发展还表现在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上。

他们能够感知和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如前后、上下、左右等。

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他们也能够发展出对时间的概念,如日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发展是他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感觉器官不断发展和成熟,从而能够更敏感地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通过感觉的整合和解释,他们能够从环境中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并形成对物体、空间和时间等概念的理解。

这些感觉和知觉的发展也为他们的认知和语言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教育学前儿童时,我们应该重视他们的感觉和知觉发展,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探索环境的机会,以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趋势和主要阶段1、感觉: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主要与生理作用有关2、知觉:对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3、感知觉是认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4、感知觉是2岁前儿童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生最初的两年,即语言出现之前,儿童主要依靠感知认识世界。

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生与发展1、触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2岁以前,触觉在认识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

2岁以后,视觉和听觉的作用越来越大。

2、触觉在人际关系特别是依恋关系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3、儿童出生就有触觉反应。

4、视触协调主角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协调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5、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手能抓住东西6、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

新生对亮度的产别很敏感。

出生的第一分钟,就能发现光亮的变化7、视觉集中在2个月才明显出现。

8、胎儿对声音有反应,因此胎儿已经有听觉反应。

第三节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与发展1、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整体感知2、知觉的恒常性: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但个体仍然能够按照原来的形状进行知觉。

3、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著名的“视崖”实验,说明婴儿已经具有深度知觉4、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在时间知觉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儿童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存在: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4)理解时间标尺的能力(计时器)与年龄呈正相关5、生活制度在学前儿童对时间上的定向上起决定作用。

6、观察力的品质:目的性、持续性、概括性、方法的完善第四节感知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运用1、知觉的选择性: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知觉对象都作出反应。

只有当刺激之间有某种差别时,一部分刺激才能成为我们知觉的对象,另一部分刺激便成为背景。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三)观察的全面性
儿童观察的全面性较差,很难获得关于事物的 完整认识。
(四)观察的深刻性
儿童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和表面特征,难以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一)激发观察的兴趣
教师应该选择幼儿能够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
(二)做好观察的准备
明确目的与任务。
(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发展
1.触觉
触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2.嗅觉
在进化早期具有重要的保护生存、防御危险的价值。
新生儿出生后即已有了嗅觉反应。
3.味觉
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新生儿的味觉敏锐,能辨别不同的味道。
对甜味表现出偏好,4个月开始偏爱咸味。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授课课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授课
形式
理论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3.懂得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理论讲授
媒介:多媒体课件
2.感受性的变化
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感受性会出现暂时提高或降低的现象,这就是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几种情况: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相互作用 4.联觉
(三)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大小、形状、立体和远近等的知觉。一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实现。
2.时间知觉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个月以上的婴儿似乎更喜欢优美舒缓的音 乐而不喜欢强烈紧张的音乐;
7-8个月的儿童乐于和着音乐的节拍舞动双 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 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 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 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并了解二者之 间的联系与区别。
理解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趋势。
掌握学前儿童几种主要的感觉(视觉、听觉、 皮肤觉等)的发展特点,思考与之相关的教 育措施。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
一、感知觉的概念
灵敏的嗅觉有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可以保护婴
儿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同时早期发达的嗅觉还可 以指导儿童了解周围的人和东西。
嗅觉的发展相当稳定,一个人在6岁-94岁之间嗅觉
保持了相送高的一致性,很少有嗅觉下降的证据。
是鹰头还是骑马的 印第安人
谢谢!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exton)、赫伦(Heron)、斯科特 (Scott) (1954)
(四)感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官的特点和最适宜的刺激的不同,我
们把它划分为以下几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 觉。 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
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三、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趋势
(一)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外部刺激-自主选择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 展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 理解。本章将深入探讨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各个方面,包括发展阶段、影响因 素、促进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感知觉的定义和重要性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通过感受和理解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它对儿童的认知、语 言和社交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促进感知觉发展的方法
1 提供多样的刺激
给予儿童丰富多样的感 知刺激,如触摸、听力 和视觉刺激,以促进他 们的感知觉能力。
2 创造有趣的体验
通过创造有趣的活动和 体验,激发儿童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望,从而促 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
3 提供适当的挑战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 水平,提供适当的感知 觉挑战,帮助他们逐步 提高感知觉的能力。
感知觉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部分。通过深入了解感知觉的定义、 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促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的感 知觉发展。
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的影响。提供丰富的刺激和经验可以促进感知 觉的发展。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感知觉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可能会继承特定的感知觉能力,如对音乐、颜 色或形状的敏感性。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对感知觉发展产生着影响。例如,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对颜色、形状和模式有 不同的偏好。
感知觉的发展阶段
1触觉Biblioteka 发展婴儿时期,触觉是感知觉的首要形式,通过接触探索周围物体。随着年龄增长, 触觉能力逐渐细化和提高。
2
听觉的发展
婴儿能听到声音并对其作出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逐渐分辨声音的来源 和区分不同的声音。

第二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二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特性:
知觉选择性 知觉理解性 知觉整体性
知觉永久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视觉偏好:婴儿对复杂的图形注视 时间更长 形状知觉发展的特点:

1.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 握名称 3. 幼儿掌握形状的难易顺序:圆形 - 正 方形 - 半圆形 - 长方形 - 三角形 - 八边形 - 五 边形-梯形-菱形
二、深度知觉的发展
定义:是对自身与物体间距的感知。 6个月的婴儿已具备深度知觉的能 力。
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
三、方位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是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感 知。
3岁幼儿辨别上下 4岁幼儿辨别前后 5岁幼儿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9岁的儿童掌握以外部物体为基准的左右 6-7岁是儿童掌握左右概念发展最快的阶段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适宜刺激:能够引起感受器反应
的刺激。
视觉(视网膜)
外部感觉 听觉(耳蜗) 味觉(味蕾) 嗅觉(鼻上部粘膜) 触觉(皮肤)
Hale Waihona Puke 运动觉(肌肉、神经)内部感觉 平衡觉(前庭、半规管) 机体觉(内脏的神经细胞、皮 肤)
感觉轰炸: 指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 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 童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
幼儿知觉的发展
感觉和知觉概述
二、知觉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 反映。
空间知觉:反映物体大小、方位、距离、 形状知觉 物体知觉 时间知觉: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
顺序性、速度的知觉。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物体接触手掌时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悬挂起来。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这种反射可能也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与个体在母体内的液态环境有关。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4-8月表现出喜欢亮度大,而不喜欢暗色; (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喜欢光波长的“温暖色”,不喜欢“冷淡色”。
种探索手段。
问题
“小朋友的手有四两糖”,为什么幼儿总是喜欢 咬手指等物品呢?
扩展知识:口唇期(弗洛伊德)
三、手的触觉探索
• (一)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 (二)视触的协调
• (三)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婴儿期也已经出现听觉和 触觉的协调。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 一、视敏度的发展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或综合)的反映。
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 (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 (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 (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 (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 (二)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
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
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
• 红、白、黑、黄、绿、蓝、橙、紫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主题4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主题4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刺激物本身的结构以及组合形式往往是区分出 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
从主观因素来看,有无明确的目的,有无积极 的态度,以及知觉者的兴趣、爱好、情绪状态等 都会影响知觉对象的选择。
探寻一 解析感知觉
(2 人的知觉在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不完备的
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对刺激物进行加工 处理,使知觉保持完备,这一特点称为知觉的整体 性。 (3
探寻二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及特点 1.视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视觉敏锐 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两个方面的发展。
(1)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 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 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也是 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挑战时间”
探寻二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的发展与特点 1.空间知觉 (1)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空间位置的知觉,如对上、 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一般来说,3岁辨别上下,4岁辨别前后,5岁的 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的儿童则能完 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
3.观察不够细致。 幼儿园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
明显的、有趣的部分,到了中班、大班,在教 师的引导下,开始注意事物比较隐蔽的、细微 的特征。
探寻三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4.观察的概括性水平低 幼儿初期,儿童观察到的事物一般是零散的
特征、孤立的现象,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中期和晚期能有顺序进行观察,能获得事物比 较完整的系统的印象,能概括出事物的更加高 级的特征。
听觉是幼儿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他们依靠听觉辨 认周围事物的特点。 3.触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一)视觉集中:
视觉集中是指儿童将视觉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现象 。新生儿的视觉调节 机能较差,儿童集中的视觉活动还未形成。大约从出生后的第3周起, 新生儿开始具有了视觉集中现象随着儿童的视觉机能日趋完善,视觉集 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都逐渐延长。 (二)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视觉精确地辨别对象形状和大小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 视觉敏度是依靠眼球晶状体的变化来进行调节的。幼儿期的儿童的视敏 度持续发展。在正常视力之外,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 病。 (三)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指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一般认为,3、4个月的乳儿才开始具有最初的颜色视觉,具备了辨别彩 色与非彩色的能力。婴儿期的儿童开始能够正确辨别各种基本的颜色, 到了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逐步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趋势
(一)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儿童年龄越小,感知的目的性就越差,随着年龄的 增长,需要、兴趣等逐步发展起来 ,感知觉活动的 有意性逐步增强。
(二)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
婴幼儿的感知觉常常伴随着较大的冲动性,但随着 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感知觉向着思考性的方向发展 。
图形配对测验的结果发现,儿童年龄越小,与标准 图形配对所花的时间越短,而且错误也越多。
儿童早期就具备了对物体形状和几何图形的分辨能力。美国心理学家范 茨通过设计“注视箱”发现儿童对各模式注视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复 杂程度越高的图形,注视的时间越长。
范茨的注视箱
一分钟测验中平均注视的时间(秒)
(二)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是个体对外界物体大小的反映。国内国外研究表明 儿童大小知觉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
第一阶段(5~7岁):儿童比较固定化地辨认自己的 Nhomakorabea左右方位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 织和解释的过程。例如,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闻到花香等,这些都是知觉现象。
(二) 感觉的基本规律
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2)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2.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1) 感觉适应 (2) 感觉对比 (3) 感觉的相互作用 (4) 感受性的发展 (5) 感官的补偿作用
三、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 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
研究表明,儿童先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4、5岁),然后开始看见整体 部分,但不够确定(6岁)。接着既能看到部分又能看到整体,但不能把整 体和部分结合起来(7、8岁)。最后一个阶段,儿童一眼就能看出部分和整 体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统一(8、9岁)。埃尔金德和凯格勒通过实验证明 了上述观点,他们给195名5—9岁的儿童看一些图片(见图4-7),并让儿 童说出看到了什么,它们看起来像是什么。如果儿童在观察图片时,漏看了 部分或漏看了整体,就再问他: “你看还有别的什么?”
实验时,每个孩子(36名6个半月至14个月的婴儿)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让孩子的 母亲分别在“浅滩”和“悬崖”两边招呼孩子。36名婴儿中有27名愿意从中央板爬过 “浅滩”来到母亲身边,只有3名“冒险者”爬过悬崖。大多数婴儿见到母亲在悬崖一边 招呼时,不是朝母亲那边爬,而是朝离开母亲的方向爬,还有一些婴儿哭叫起来。
(三) 味觉、嗅觉的发生发展
1. 味觉的发生发展 2. 嗅觉的发生发展
(四) 触觉的发生发展
1. 触觉的产生 2. 口腔触觉 3. 手的触觉
(五) 痛觉的发生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是很低的。国外有人做过对新生儿的痛觉测查,他们用针去刺新生 儿最富有感受性的区域——鼻、上唇和手,结果表明未足月的新生儿,对极强的刺激都没有 不愉快的表现,即可能是感觉不到痛。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
2、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1)空间知觉:对物体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
的知觉。 (2)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4)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
14
-
15
-
26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弱视的特征及其治疗:治疗最佳期3-5岁。
❖ 要注意到幼儿期儿童视敏度发展的特点,来为他们创造
合适的学习条件。例如:在制作教具和图片时对于年龄小的
幼儿,文字图片要大些。
3、颜色视觉:指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新生儿最愿意听母亲的声音;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爱听 高音调的声音。
-
30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 (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
-
31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皮肤觉
三、皮肤觉的发展: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一)儿童触觉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时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天生的无条件反射,也都有触觉参加,
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
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
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
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
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
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
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现象利用感知觉规律 去分析?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问题导入 你知道学前儿童是如何
来认识客观环境中的事物吗?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学前儿童运 用各种感官来认识 客观环境的事物。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问题导入 那在幼儿园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
我们注意些什么呢?
一 感知觉的概述 二 感知觉的基本规律
一 感知觉的概述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器官
个别属性
硬度 颜色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整 体 的 反 映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二)知觉的概念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器官
个别属性
硬度 颜色 气味
整体
苹果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亮度恒常、颜色恒常。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幼儿知识面,不断 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幼儿正确认识事物。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知识点
理解感知觉的概念 和规律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难点
感觉的规律在学前 儿童教育教学中的
运用
思考题
1 2
感知觉的概述及基本规律
1.感觉适应
在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就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感知觉的概Leabharlann 及基本规律1.感觉适应进入到漆黑的电影院,一开始会觉得很 黑什么都看不见,过了几分钟后就逐渐能看到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代码:12340)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感知觉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第四节感知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运用第一节感知觉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和平衡觉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一、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无论从比较心理学发生的角度,还是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感知觉都是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一切比较复杂、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

(二)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幼儿期,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二、研究婴儿感知觉经验的方法(一)视觉偏好法视觉偏好法采用一个很简单的测验程序:研究者给婴儿同时呈现至少两种制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种更感兴趣。

视觉偏好实验一个很大的缺点在于,如果婴儿没有表现出对某一个图案有明显的偏好,研究者便无法确认婴儿是不能分辨图案的不同,还是对所有图案都同样感兴趣。

(二)习惯化方法习惯化方法是测量婴儿感知觉能力最普遍的方法,它是对婴儿反复呈现刺激物,使得婴儿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不再对刺激物做出反应的方法。

习惯化的研究提供了三方面的信息:一是婴儿的认知知觉识别能力;二是婴儿注意的倾向性;三是婴儿对刺激物的再认能力。

(三)诱发电位法诱发电位法是给婴儿呈现一种刺激,记录他们看到刺激时脑电波的变化。

具体的做法是对应处理不同刺激的脑区,在婴儿的头部接上一些微电极。

(四)高振幅吮吸法高振幅吮吸法,即让婴儿吮吸一个里边镶嵌有电路的特殊奶嘴,研究者通过分析婴儿的吸吮动作,研究他们对感知环境的反应。

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一、视觉的发展(一)视觉集中视觉集中是指通过两眼肌肉的协调,能够把视线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观察物体。

学前心理学 (3):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 (3):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概述
感知觉概述
三、感知觉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最 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无论是从动物心理发生的角度, 还是从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 感知觉都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认知过 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特性以及自 身的最初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感知 觉获得的。个体在出生时已经形成 了一套完整的无条件反射系统,只 要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引起相应 的反射活动。无论是自身经历的直 接经验,还是从书本上得到的间接 经验都是通过感知觉获取的。
学前心理学概述
感知觉概述
一、感知觉的含义
(三)感觉和知 觉的关系 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 方面: 第一,感觉和知觉的内容不同。感 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人们通过知觉了解的内容要比感觉到的 东西更加丰富和生动,并且可以获得事 物的整体意义。 第二,感觉和知觉的产生过程不同。 感觉只是单一的感觉器官进行简单信息 加工的结果,而知觉则是大脑对不同感 官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
学前心理学概述
感知觉概述
三、感知觉的作用
(二)感知觉是其 他心理过程产生的 基础 感知觉所提供的人类自身和 外界环境的信息,是人们获得知 识的源泉,其他一切高级的心理 活动,如注意、思维、记忆等都 是在感知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基础 上进行的。感知觉为认识过程的 高级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材 料,如果感知觉不能正常运作, 其他的心理现象也就不能正常发 展,“感觉剥夺”实验就充分证 明了这一点。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儿童感觉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三)触觉的发展 2.触觉的发展
(1)口腔触觉
• 口腔触觉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反应,表现为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 • 这个阶段被称为“口腔探索阶段”,一般到5个月以后,婴儿的这种探索行为便逐渐减少,其 他方式的探索行为逐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是指孩子在早期阶段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逐渐形成和发展过程。

感知觉是儿童认知能力的基础,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分别是感觉期、认知期和概念期。

在感觉期,学前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处理外界的感觉刺激。

他们开始注意到周围的声音、光线、颜色等感觉信息,并逐渐学会区分不同的感觉刺激。

他们会通过触摸、品尝、嗅闻等方式来感知和认识世界。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触摸不同的物体来感知它们的质地和温度,通过嗅闻花朵的香气来认识不同的花种。

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还比较简单,主要是在感觉刺激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事物的感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进入认知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更深入的认知。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和解释事物。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一只鸟儿飞翔的方式来认识鸟类的特点和行为习惯。

此外,学前儿童在认知期还会逐渐形成对事物的分类和排序能力,能够将事物进行归类和顺序排列。

例如,他们可以将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分类,或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学前儿童进入概念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和概念。

他们能够通过推理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并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颜色的花朵,理解颜色的概念;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理解形状的概念。

在概念期,学前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已经相对成熟,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感觉期、认知期和概念期三个主要阶段。

在感觉期,他们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处理外界的感觉刺激;在认知期,他们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更深入的认知;在概念期,他们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和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