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知识点总结
药剂学总结

16、药物与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1)影响因素试验又称强化试验(stressing testing)是在高温高湿强光的剧烈条件下考察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工艺的筛选、包装材料的选择、贮存条件的确定等提供依据。
消毒(disinfection)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除芽孢以外的病原微生物的手段。
22、药剂学中的灭菌法:
1)物理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A、干热灭菌法
a.火焰灭菌法b.干热空气灭菌法
B、湿热灭菌法
a.热压灭菌法b.流通蒸汽灭菌法c.煮沸灭菌法d.低温间歇灭菌法
过滤灭菌法
射线灭菌法
2)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药液法
2)口腔内给药剂型:口腔用片(含片、舌下片)口腔喷雾剂含漱剂
3)注射给药剂型注射剂输液植入注射剂缓释注射剂
4)呼吸道给药剂型:吸入或喷雾方式为主
5)皮肤给药:外用液体制剂外用固体制剂外用半固体制剂贴剂喷雾剂
6)眼部给药剂型:滴眼剂眼膏剂眼膜剂
7)鼻粘膜给药剂型:滴鼻剂鼻用软膏剂鼻用散剂
8)直肠给药:直肠栓灌肠剂
8)价格昂贵
9)质量要求高
24、注射剂的制备
水处理
容器处理
药液的配置
灌装和封口
灭菌与捡漏
灯检、印子和包装
25、处方分析(三选一)
1)维生素C注射液
【处方】维生素C 104g依地酸二钠0.05g碳酸氢钠49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亚硫酸氢钠2g
【制备】在配制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事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钠溶液,搅拌均匀,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水至足量。用垂溶玻璃漏斗与膜滤器过滤,溶液中同二氧化碳,并在CO2或者氮气灌装下封装,最后通100℃流通蒸汽15min灭菌。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药剂学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的关系3.药剂剂型的分类和特点4.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指标5.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药物的溶解性和分配系数2.药物的晶体学和物相转变3.药物的溶液与胶体4.药物的离子化和配位化学5.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1.药物配方设计原则2.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3.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4.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5.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四、药物释放与吸收1.药物的口服给药途径2.药物的肠道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代谢4.药物的肝肠循环5.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排泄途径五、药剂学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3.药剂学在新型药物研发中的应用4.药剂学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5.药剂学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围绕药剂学的重点知识展开了详细的总结。
首先介绍了药剂学的概述,包括定义、研究内容和药剂剂型的分类。
接着详细讨论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晶体学和离子化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制剂稳定性评价和质量评价等。
接下来探讨了药物释放与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展示了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个体化、新型药物研发和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
药剂学知识点完整整理版

第一章药剂学概述(1)掌握药剂学、药物制剂、制剂学、药品标准、GMP的概念。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用辅料、合理用药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制剂学:制剂学是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学科。
(药物制剂是指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简称制剂)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出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GMP: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W H O 对世界医药工业生产和药品质量要求的指南,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掌握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
重要性:影响药物作用的效果;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改变药物作用速率;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可增加药物靶向作用分类方法:按形态:液体、固体、半固体、气体剂型分类按分散系统:液体、胶体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气体分散、固体分散、微粒按给药途径:胃肠道给药、非胃肠道给药按中医理论:酊剂、醑剂、汤剂、曲剂(3)熟悉药品标准的分类和特性。
药品标准分类:药品质量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企业标准两种。
法定标准又分为国家药典、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药品生产一律以药典为准,未收入药典的药品以行业标准为准,未收入行业标准的以地方标准为准。
无法定标准和达不到法定标准的药品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
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4)了解药剂学的发展、药剂学的任务及GMP的基本内容。
药剂学任务: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新制剂的研发和开发;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科学化;研究和开发优质药用辅料;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GMP内容: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GMP 适用于药物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医学药剂学知识点

医学药剂学知识点一、药物分类在医学领域中,药物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性质和用途。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药物来源进行分类药物可以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化学合成。
根据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药、植物药和化学合成药。
动物药包括一些动物的器官提取物,如胰岛素、胸腺素等;植物药则来自植物的各种部位,如中草药;化学合成药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药物,如抗生素和激素等。
2.按照药物性质进行分类药物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生理效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酸性药物、碱性药物、中性药物、酶抑制剂、酶诱导剂、酶底物、离子交换剂、抗生素、抗菌素等。
3.按照药物用途进行分类根据药物的主要用途,可以将药物分为: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和辅助药物等。
治疗药物是针对某种疾病或症状进行治疗的药物,预防药物用于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诊断药物用于辅助诊断,辅助药物则用于辅助治疗或改善症状。
二、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指的是药物制剂的形式,即将活性药物配制成适合给药的形式。
不同的药物剂型适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和临床需求。
1.固体剂型固体剂型主要包括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等。
片剂是将药物压制成平面或球面,便于口服;胶囊剂则将药物装入空心的胶囊中,便于吞咽;颗粒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状,便于溶解或混悬。
2.液体剂型液体剂型包括口服液、注射剂、眼药剂和鼻腔喷雾剂等。
口服液适合口服给药,注射剂适合静脉或肌肉注射,眼药剂用于眼部治疗,鼻腔喷雾剂用于鼻腔给药。
3.半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主要是指软膏剂和栓剂等。
软膏剂是将药物与油脂混合,形成半固体状,用于外用;栓剂适用于直肠给药。
4.气雾剂气雾剂是一种将药物制成细小颗粒悬浮于推动气体中的剂型,通过口腔或呼吸道给药。
常见的有雾化吸入剂和口腔喷雾剂。
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了解药代动力学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1.吸收吸收是指药物经过给药途径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学必背知识点

药学必背知识点一、药物化学部分。
1. 药物结构与命名。
- 常见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例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结构为苯环连接一个羧基和一个乙酰氧基。
其命名遵循化学命名法,根据结构中的官能团和取代基来命名。
- 药物的通用名、商品名和化学名的区别。
通用名是全世界通用的名称,如布洛芬;商品名是制药企业为其产品所取的名称,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通用名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商品名;化学名则准确描述药物的化学结构。
2. 药物的理化性质。
- 酸碱性:如巴比妥类药物具有弱酸性,可与碱成盐,其盐类易溶于水,这一性质在药物的制剂、鉴别和含量测定中有重要意义。
- 溶解性:像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在油脂性环境中易溶解吸收;而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
溶解性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 稳定性:某些药物容易受光、热、空气等因素影响而分解变质。
例如硝酸甘油在光照和高温下易分解,所以要遮光、低温保存。
3. 药物的代谢。
-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代谢反应分为相Ⅰ反应(氧化、还原、水解等)和相Ⅱ反应(结合反应)。
- 例如,苯巴比妥经肝脏代谢,相Ⅰ反应中的氧化反应使其结构发生变化,然后进行相Ⅱ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水溶性更高的代谢产物,从而易于排出体外。
二、药理学部分。
1.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 药物作用的靶点:包括受体(如β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后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等效应)、酶(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该酶可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升高,产生拟胆碱作用)、离子通道(如钙通道阻滞剂可阻断心肌细胞上的钙通道,降低心肌收缩力)等。
- 药物的量 - 效关系:包括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最大效应(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药理效应)、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等概念。
2. 药物的不良反应。
- 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例如,阿托品在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时,可同时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这是由于其对唾液腺和瞳孔括约肌等也有作用。
药剂学 知识点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包括法定处方和医师处方。
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均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非均相液体制剂(溶胶剂、乳剂、混悬剂)按给药途径分:内服液体制剂和外用液体制剂2.液体制剂常用的溶剂:①极性溶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②半极性溶液(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③非极性溶液(脂肪油、液体石蜡、乙酸乙酯)3.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防腐剂、矫味剂(甜味剂、芳香剂、胶浆剂、泡腾剂)、着色剂(天然色素、合成色素)4.常用的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商品名为尼泊金5.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醑剂、酊剂、甘油剂、涂剂。
6.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溶解法:药物的称量→溶解→过滤→质量检查→包装稀释法:先将药物制成高浓度溶液,再用溶剂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得。
7.糖浆剂的制备方法:溶解法(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8.单糖浆(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为85%(g/ml)或64.7%(g/g)9.高分子溶液的制备:有限溶胀(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无限溶胀(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10.混悬剂稳定剂:助悬剂(甘油、糖浆、阿拉伯胶)、润湿剂(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泊洛沙姆)、絮凝剂、反絮凝剂混悬剂的制备:分散法: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备混悬剂的方法。
(粉碎时采用加液研磨法;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采用水飞法)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评定混悬液质量的方法:沉降体积比(F)的测定:F=V/V0=H/H0;F值在0-1之间,越大混悬液越稳定絮凝度(β)的测定:絮凝度表示有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增加的倍数。
考研药剂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考研药剂学主要知识点总结一、药物的源、性状及活性1.药物的来源药物的来源一般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半合成药物。
天然药物是从天然界中提取而来的,例如中草药;合成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而来的,例如阿司匹林;半合成药物是在天然药物的基础上经过一些化学修饰而得到的药物,例如青霉素。
2.药物的性状药物的性状包括外形、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性状可用于鉴别和鉴定药物。
3.药物的活性药物的活性是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药理效应的能力,这是药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二、药物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1.药物的制剂药物的制剂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等;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液、注射液等;半固体制剂包括软膏、凝胶等。
2.制备方法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混合、研磨、浸膏、溶解、过滤、结晶、干燥等一系列工艺。
三、药物的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的目的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2.质量控制的方法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检查及检验、质量控制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四、药物的管理1.药物的管理范围药物的管理范围包括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药品配送和供应管理、药品使用管理等。
2.药物的管理要求药品的管理要求包括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严格符合药品管理法规、规范操作、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等。
五、药用辅料1.药用辅料的种类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分散剂、增稠剂、防腐剂、色素等,这些辅料在药剂制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药用辅料的应用原则药用辅料的应用原则包括符合药品的安全要求、与药物相容性好、生产成本适中等。
六、药理学1.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在体内产生药理效应的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药物与酶的结合、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等。
2.药物的药效药物的药效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理或病理效应,包括主要药效、副作用、致死剂量等。
七、药物代谢与排泄1.药物的代谢药物在生物体内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转化成代谢产物,这一过程称为药物的代谢。
(完整版)药剂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第 1 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第 2 章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2、溶剂的极性3、温度4、药物的晶形5、粒子大小6、加入第三种物质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2、引入亲水基团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1)、同系物 C 链长,增溶大(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4)用量、配比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 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二、粒子径测定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 2、筛分法 3、库尔特计数法4、沉降法5、比表面积法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 法) 2、透过法 3、折射法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片剂的分类,常用辅料并举两例以上说明。 可压性淀粉的概念。 崩解剂的加法有哪些,何种情况下需加崩解
剂。 压片过程的三大要素,片剂的制备方法分类。 湿法制粒压片法的优缺点,湿法制粒方法有
哪些。 片重的计算。 片剂的质量检查,崩解时限的概念。 片剂包衣的目的,和基本类型。 薄膜包衣的材料。
第三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概念 湿热灭菌法的种类,及热压灭菌法的应用。 射线灭菌法的种类(紫外灭菌法)。 GMP中空气净化的分级制度标准,我国洁净室
要求。 洁净室设计中掌握何种情况下要求多少级别
的净化度。 注射剂的概念、分类、给药途径。 注射剂的特点和一般质量要求。
company name
logo 注射用溶剂有哪几类(举例),注射用水、 注射用油药典有哪些规定。
注射剂有哪些附加剂(举例)。 等渗调节制备方法并会计算。 注射剂中抑菌剂何时需加,何时不需加。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制备流程。 热原的定义、性质、主要污染途径,基本除
去方法。 加压、减压、无菌滤过的顺序运用。 国产垂熔玻璃滤过器规格及运用。 微孔滤膜过滤器使用规格及对不耐热产品的
例。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logo
第四章 固体制剂
散剂的粒度要求。 在散剂的制备中,什么情况下要单独把固体
药物粉碎。 药典标准筛规格及其对应的目数。 倍散的概念,等量递加混合法概念。 在散剂的混合过程中为达其混合效果,应注
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颗粒剂大小与分类。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粒度在颗粒剂质量检查中的要求。
logo
第二章 液体制剂
液体制剂按照分散系统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举例)
增溶剂、助溶剂、防腐剂的概念、常用种类, 及其在处方中的应用、识别。
掌握着色剂中合成色素。(我国批准的内服 合成色素有哪些?)
复方碘溶液的处方分及制备过程。 糖浆剂的质量要求。
混悬剂的常用稳定剂有哪些,概念是什么? 复方硫磺洗剂处方及其制备过程。 乳剂的概念和种类,乳化剂的种类,乳剂形
成有那三个条件,如何根据条件判别乳剂类 型。 乳剂的稳定性,为什么会发生五种变化? 油中乳化剂法(干胶法),初乳的要求。 鱼肝油乳剂的处方,制备方法。
company name
logo
logo
药剂学知识点总结
江西中医学院 关志宇
logo
第一章 药剂学概论
概念 剂型、药物制剂、药剂学、GMP、生物药
剂、法定处方、物理药剂学、药典 国际标准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药物制剂重要性的体现?如何选择剂型?
(举例说明) 药物剂型按照分散系统分为哪几类?(举例
说明)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logo
糖浆剂的质量要求?
糖浆剂是指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 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应澄清,在储存期间
不得有发霉、酸败、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等 现象; 装量差异 微生物限度
company name
logo
影响混悬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措施?常用 的絮凝剂有哪些?
company name
logo
胶囊剂的特点,运用范围,禁用有哪些。 空心胶囊成囊材料,型号,最大最小。 崩解度与溶出度在胶囊剂检查中的要求。 滴丸剂的概念、特点,常用基质。 膜剂概念,给药途径,成膜材料。 甘油作用总结。
company name
logo
第十章 表面活性剂
概念 HLB的运用 HLB值按解离性分为哪几类,每一类各举1-2
运用。
company name
logo
注射液的灌封分为几种?对pH的影响如何? 热原检查的法定方法和limulus lysate test。 Vc注射液的处方和制备。 树叶的分类和质量要求。 输液剂大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分针适用情况及之类环境。 眼用液体制剂的种类。 眼用液体制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