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经济学分析》PPT课件
税收经济学第2讲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PPT课件
4
第一节 税收规模的演化
边际税负,税收增量占GDP增量的百分比。
• 1994年后我国边际税负先升后降。其中,1994年边 际税负为7.18%,2000年达到最高水平25.14%,2005 年边际税负为17.92%。
• 含社保基金的边际税负, 1994年和2005年分别为 8.86%和22.82%。
2020/8/10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12
第一节 税收规模的演化
高黎和聂华林(2006)利用中国1994-2004年的税 收收入和GDP数据,对税收收入与GDP的总量 进行的OLS回归分析结果是:
Y898.690.25X R2 0.968
上式的X表示GDP,Y代表税收收入。
他们由此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决定税收增长 ”。
6
第一节 税收规模的演化
我国社保基金具有规模小,增长快,覆盖面窄的特点,主 要以城市人口中的就业人员为主体。含社会保障税或社保 基金口径的宏观税负,我国也大大低于大部分工业国家。
工业国家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在1990年至2002年间 保持在37%至41%的区间里,比我国同期宏观税负水平高出 一倍多。
不同的税收收入口径会影响宏观税负的高低。税 收收入有两个口径:
• 不含社保基金的税收收入,指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征 收的各税收入,减除出口退税,加上关税和农业税;
• 含社保基金的税收收入,由不含社保基金的税收收入 加上社保基金组成。
2020/8/10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3
第一节 税收规模的演化
2020/8/10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9
第一节 税收规模的演化
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根据跨国的比较研究。提出经济发 展阶段不同,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会存在较大差异。
南开大学财政学——税收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税制改革的评价与展望
一、中国税制改革的历程
二、中国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近期税制展望
一、中国税制改革的历程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改革者确立 的目标。 (2)税制改革的可持续性。 (3)税制改革产生合意的或不合意的副产品的 程度。
2.马丁兹—凡奎兹和麦克纳伯标准
(1)新税制是否符合规范税制理论的基本要求。 (2)新税制是否能够征集足够的税收收入。
(3)新税制是否使税负公平分配于各个收入群体。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
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出了 全面、系统的阐述。1994年的税制改革就是在刚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开始的。
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第七章 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的基本问题
·世界性税制改革的基本 方向 ·中国税制改革的评价和 展望
第一节 税制改革的基本问题
一、税制改革的含义 二、改革税制的主要原因
三、税制改革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成功税制改革的评价标准与条件
一、税制改革的含义
税收制度的变化应区分为税制改良和税制 改革。所谓税制改良是指对既定税收制度 不适应现实社会经济环境的某些不完善之 处的修补;所谓税制改革是指税收制度重 大变化或重新构造。 锡德里克•桑德福等经济学家认为,最好把 税制改革看作是指现行税制的重大变化。 税制改革有很多形式。 全球性的税制改革。
经济学原理课件第6章
配置的优化配置。
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使能买到该商品的消
费者也付出了更大的代价,降低了消费者的福利
水平。
会导致权钱交易和地下黑市败坏社会风气和法律
环境。
6/11/2021
经济学原理
12
税收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三个特征。
税收按是否可以转嫁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直接向个人与组织征收的、不能转嫁的税
收,纳税人即是税收的承担者,如所得税、遗产税等
◇间接税: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税,这种税通常是向
商品和服务的出售者征收,但出售者可以把这种税加到
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卖给下家从而把税收转嫁出去,纳
税人并不一定是税赋的实际承担者,如增值税、消费税、
关税等。
6/11/2021
都是1140元。
消费税都是由双方共同分担,其中消费者负担40
元,生产者负担60元。
6/11/2021
经济学原理
20
赋税归宿
赋税归宿:政府所征收的税收最后到底是由谁来承担的,
税收负担是如何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
政府征收消费税从图形上看,其实就
是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之间打进一
个楔子,这个楔子的高度就是征收和
也就是承担了40元的税,而厂商则承担了1200-1140=60元
的税。
6/11/2021
19
经济学原理
向卖者征税和向买者征税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政府对生产
者还是消费者征税,其结果是没有差别的。
交易均衡数量都是从1000台减少到了900台,消
费者支付的价格都是1240元,生产者得到的价格
《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在本章中你将——〔〕考察税收如何减少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了解税收无谓损失的意义和原因考虑为什么一些税收的无谓损失大于另一些税收考察税收和无谓损失如何随税收的规模而变动税收往往是热门政治争论的来源。
在1776年美国殖民地对英国税收的愤怒引发了美国革命。
200多年以后,罗纳德·里根以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为号召中选总统,在他入主白宫的8年期间,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70%下降为28%。
1992年,比尔·克林顿中选的局部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总统乔治·布什没有遵守他在1988年大选中的诺言:“相信我的话:没有新税。
〞我们在第六章中开始研究税收。
在那里我们说明了,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它的价格和销售量,以及供应和需求的力量如何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划分税收负担。
在本章中,我们要扩大这种分析,并考察税收如何影响福利,即市场参与者的经济福利。
乍看起来,税收对福利的影响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政府征税是为了增加收入,而这种收入必然来自某人的口袋。
正如我们在第六章中所说明的,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买者和卖者的状况都会变坏: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
但为了更充分地理解税收如何影响经济福利,我们应该比拟买者和卖者减少的福利和政府增加的收入量。
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工具使我们可以进行这种比拟。
分析将说明,税收对买者和卖者的本钱超过了政府增加的收入。
税收的无谓损失我们从回忆第六章中一个惊人的结论开始:一种物品的税收是向买者征收还是向卖者征收是不重要的。
当向买者征税时,需求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当向卖者征税时,供应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
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征收税收时,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最后,无论如何收税,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图8-l表示这些影响。
为了简化我们的讨论,尽管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中必然有一条曲线移动,但图上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
南开大学财政学——税收经济学课件-第一章剖析
·规模报酬不变
K
资本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0
L
·征收商品税的情况
按税率tX对商品X征税,则最优组合移动到B点,由于所有 点都满足LX/KX>LY/KY,因此X行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Y 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特点:契约线位于对角线西北方。
X
P
A
OY
A
LX B
(r/w)B (r/w)A
B
C
(r/w)A
O
MRS XY
Y O P X p X (1 t X ) (1 t X ) MRTXY pY
KX
·问题
想一想:对X商品征收商品 税后,税收会如何转嫁?哪 类人承担了比较多的税收? 哪类人反而获益?
·分析
如果X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征税后,从A到B点 的移动使两个行业的劳动—资本比率提高,r/w 升高,变动幅度取决于如下因素: 1.要素比例的差异:L/K差异越大,变动越大; 2.对X的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越大,变动越大; 3.L和K的替代弹性:替代弹性越小,变动越大
Pd P PS
O
Q' Q
供给量
三、垄断市场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
(一)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的税收归宿 (二)寡头垄断情况下的税收归宿分析
(一)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的税收归宿
1.对商品课税
2.对利润课税 3.对要素课税
1.对商品课税
P P2(1+t) P1 A MC AC B 完 全 垄 断 情 况 下 的 商 品 税 归 宿 分 析
P S+T S T
P3 P1
P* P4 P2 O DI DE
QEQI Q*
Q
(二)供给相对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税收归宿
税收经济学分析
六、税收结构理论
2、税制结构的划分
①按照税源划分 生产要素报酬是收入的源泉。工资税制、土地税制、 如:生产要素报酬是收入的源泉。 工资税制、土地税制、 资本税制、注册税制(印花税) 资本税制、注册税制(印花税)。 ②按征税的客体性质划分 如:收益税制系统、所得税制系统、消费税制系统。 收益税制系统、所得税制系统、消费税制系统。 ③按照企业负担能力划分 如:所得税、消费税。 所得税、消费税。 ④按社会再生产过程设置的税种
单一所得税,但在历史上,无一付诸实施。 单一所得税,但在历史上,无一付诸实施。
优点:对生产流通危害小、征税费用低,简单明了。 优点:对生产流通危害小、征税费用低,简单明了。 缺点:收入少,弹性小,范围窄,有失公平。 缺点:收入少,弹性小,范围窄,有失公平。 ②复合税制是指在一个课税主权范围内,同时课征两种以上 复合税制是指在一个课税主权范围内, 的税。复合税制的优点是税源广泛,弹性大,公平普遍。 的税。复合税制的优点是税源广泛,弹性大,公平普遍。
2、外部性的存在
外部性是指某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是指某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的影响 , 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 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得利而付费的 现象。 现象。 外部性的存在使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外部性的存在使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 社会收益与私人收 益发生分立。若没有政府,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会生产过多, 益发生分立。若没有政府,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会生产过多, 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会生产过少。 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会生产过少。政府通过征税和补贴可以内 化外部性。 化外部性。
22
八、税收与政府宏观调控
3、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1)财政政策 a.财政政策的概念:通过调整财政支出 与税收政策达到调控总需求从而调控宏 观经济的一系列做法。 b.财政政策的实施:
税收经济学第二章
一、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的含义 税收公平原则被视作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 的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其重要性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纳税人对公平的自然 愿望。一方面,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持税 收制度的正常运转比不可少;另一方面, 税收矫正收入分配不均后悬殊差距的作用,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比不可少的。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 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 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 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相同的方式对待 条件相同的人,税收不应是专断或有差别 的,这称作“横向公平”。
这种说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 用来解释某些特定的征税范围,而不 能推广到所有场合。就个别税种来说, 按受益原则征税是可能的,也是必要 的,但就税收总体来说,按收益原则 来分摊则是做不到的。这条原则只能 解决税收公平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 解决有关税收公平的所有问题。
基于支付能力原则的分析 支付能力原则,又称作“能力说”, 也就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 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纳 税能力大者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 可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则不纳税。 从怎样测度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来说,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标准,一个是客观 说,以个是主观说。
这一原则又分为:
1.普遍原则,是指课税应毫无遗漏地遍及 社会上的每个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等而 有所区别;但从社会政策观点出发,对低 所得者要予以免税或减税。 2.平等原则,是指社会上的所有人都应当 按其能力的大小纳税,能力大的多纳,能 力小的少纳,无能力的不纳,实行累进税 率。他主张对高收入者税率从高,同时对 财产和不劳而获所得加重课税,以符合社 会政策的要求。
3.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 他认为赋税是公民换得享受的代价,所以 不应该向得不到任何享受的人征税,就是 说永远不能对纳税人维持生活必须的那部 分收入征税。 4.税收不可以驱使资本流向国外 他支出决不应该因征税而使应纳税的财富 流向国外,因此规定赋税时对于最容易逃 税的财富应该特别慎重考虑。
南开大学财政学——税收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W*
45° O
45°
U1
• 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及无差异曲线
函数形式:W=min[ U1 , U2 ] (两人社会假定)
U2
W*
45° O
U1
• 阿特金森社会福利函数*
1 W 1 求取任意两人的边际替代率:
函数形式:
U
i
1 i
W / U 1 U 1 MRS U W / U 2 2 *当a=0时,为功利主义福利函数;
e d
f h G UB
三、所得税与消费税的效率影响
分析方法:利特尔的分析框架 分析对象:消费税与所得税 税收类型:从价税
•传统分析
主要局限:只分析产品市场,未考虑闲暇。 权衡结果:所得税优于消费税。
Y
T 无差异曲线
D
F
E
消费税后预算线
所得税后预算线
I'' I' C'
I
税前预算线
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衡量
• 社会无差异曲线
UB
F K E B
从F点到K点的移动 尽管损失了效率, 但由于公平性提升, 反而获得了更高的 社 会 福 利 水 平
C O UA
• 奥肯漏斗模型
低 收 入 群 体 真 实 收 入
B
由于再分配政策导致的效 率损失,真实收入分配变 动将沿AEZ线进行
Z E A
二公平与效率的权衡社会无差异曲线奥肯漏斗模型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衡量社会无差异曲线从f点到k点的移动尽管损失了效率但由于公平性提升反而获得了更高的奥肯漏斗模型由于再分配政策导致的效率损失真实收入分配变动将沿aez线进行高收入群体真实收入45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衡量1a点是从公平和效率两个角度来看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效用组合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税收原则理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
9.4 税收原则理论归纳
9.4.1 税收的财政效益
财政效 益之一
财政效 益之二
财政效 益之三
充裕的税源
弹性机能
高效率的税务 管理
公共部门经济学
9.4 税收原则理论归纳
9.4.2 税收的经济影响
经济影 响之一
经济影 响之二
经济影 响之三
保护税本
慎选税源
税率适度
公共部门经济学
9.4 税收原则理论归纳
公共部门经济学
9.2 税收公平原则
9.2.2 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图9—1 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
公共部门经济学
9.3 税收效率原则
9.3.1 税收效率原则的意义
税收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它 可以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 个方面。
Title in
4.税h务ere行政 原则
公共部门经济学
9.2 税收公平原则
9.2.1 税收公平原则的意义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 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 保持均衡。一: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 数额相同的税收(横向公平) 。二: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 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纵向公平) 。
公共部门经济学
6.纳税手续简便,税款分 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
公共部门经济学
9.1 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
9.1.3 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1.平等原则
2.确实原则
3.便利原则
4.最少征收费原则
公共部门经济学
9.1 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
11税收负担13-12-452页PPT
616.92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 收入
197.04
0.80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 让金收入
28197.7 0
58.63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 收入
1025.23
136.41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 收入
192.55
10.10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 期扶持基金收入
183.44
20.22
大中型水库库区基 金收入2.17港口建设费收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
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上划中央“四税”收入
=在当地缴纳的国内增值税中央分 享收入、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 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工伤 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
商品的真实比价关系,因此一直为国际
社会所反对。
5.如果出口退税过头,即少征多退, 就变成了出口补贴。这也违背国际惯例。
二、税收筹划与避税在性质上有没 有实质性的区别?
1.避税:纳税人利用税法的缺陷
作适当的财务安排,以减轻或解除税负
的行为;
税收筹划:纳税人利用税法的选择 性条款作适当的财务安排,以减轻或解 除税负的行为。
2、税收负担的转嫁
(1)概念
税收转嫁: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 通过提价或压价方式,将部分或全部税 款转移给别人负担的过程。
税收归宿:税收转嫁后所形成的负 担分布结果。
(2)税收转嫁的基本方式
前转:
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
后转:
压低进货的价格。
(3)供求弹性与税收转嫁 供给弹性与后转呈反方向变动。 供给无弹性:不能转嫁,而由要素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2、13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
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征税 转向
价格涨
减少购买
社会受损
收入效应:征税 购买水平降低 社会受损
可支配收入减少 消费水平下降
第三节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替代效应:对劳动力征税(所得) 劳动和休
闲价格失衡
休闲替代劳动
社会受损
收入效应:征税(对收入)
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替代效应
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替代效应
生产者所面临的 课税商品的相对价 格发生变化,导致 生产者减少被课税 或重税商品的生产, 而增加无税或轻税 商品的生产,也就 是以无税或轻税商 品行为的影响——收入效应
政府课税使生 产者可支配的 生产要素减少, 从而降低了生 产者的生产能 力,其生产水 平和利润率也 随之下降。
维持生活水平 少休闲
可支配收入减少 增加劳动而减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供给曲线的 形▪ 状W 。 (1)当劳动者的供给曲线上扬时,课税会使其减少 劳动供给,增加闲暇; (2)当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时,课税会使其增加 劳动供给,减少闲暇。
▪ 二、税收的替代效应(the substitution effect) ▪ 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征税改变了一种经济行为相对于另
一种经济行为的相对价格和机会成本,从而引起纳税人 用一种行为替代另一种行为,即税收引起的纳税人在经 济行为间选择的效应。
第一节 税收与生产者行为
▪ 一、税收对生产者的替代效应
家庭储蓄行为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