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锥体路脊髓部病变 (症状都在同侧) 高颈位病变:四肢痉挛性瘫痪 颈膨大病变:上肢弛缓瘫; 下肢痉挛瘫 胸髓病变:上肢正常;下肢痉挛瘫 腰膨大病变:下肢弛缓性瘫痪
锥体路周围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脊髓前角病变: 病灶局限;呈弛缓性瘫;有肌纤维 震 颤;有肌肉萎缩 脊髓前根: 病变呈节段性局限;弛缓性瘫;肌束 震颤;肌肉萎缩 周围神经干:为混合神经性损害
九、脊髓后索型感觉障碍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症状:病变同侧; 传导束性; 深感觉障碍; 感觉性共济失调; 薄束损害在胸 4 水平以下; 楔束损害在胸 4 水平以上。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脊髓半侧损害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病灶同侧、传导性、中枢性瘫痪 病灶同侧、传导性、深感觉及触觉障碍 病灶对侧、传导性、痛温觉障碍 病灶水平、同侧、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瘫 痪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六、感觉皮质 感觉性癫痫: 感觉障碍:局限性; 半身性; 皮质性。
视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视野缺损
病变部位
视网膜 视神经
视野改变
暗点或视野缩小 偏盲或暗点
所见疾病
眼科病多见 球后视神经炎、 视神经萎缩、肿瘤压 迫、外伤 垂体瘤、视交叉部 蛛网膜炎、外伤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八、脊髓丘脑侧束型感觉障碍 传导束性(病灶水平以下全部)痛、温 觉障碍; 在病灶的对侧; 呈上升性或下降性感觉障碍 不具水平定位意义,神经根痛是髓外硬 膜内占位性病变定位诊断的重要依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束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神经病学教研室
芮德源
教授
四肢躯干痛温觉传导路
皮肤、粘膜感受器→周围神经→脊神
经节→后根→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联合→
对侧皮质脊髓侧束→延髓脊髓丘脑系→脑 桥、中脑→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 →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头面部痛温觉传导路
三叉神经周围支→半月神经节→三叉神 经脊髓束→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对侧三叉 丘系→脑桥中、上部、中脑→丘脑腹后内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三、脑桥 损害症候:
单独损害→各自感觉损害的症状;
合并损害→对侧偏身各种感觉障碍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四、丘脑损害 症状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痛性感觉障碍、感觉过度、倒错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五、内囊病变
听觉传导路
听反射传导路
听觉感受器(内耳螺旋器、Corti氏 器)→内耳螺旋神经节→蜗神经→内耳 道、内耳门入颅→桥小脑角入脑→耳蜗 神经背(同侧)、腹(双侧)侧核→双
外侧丘系→下丘核→顶盖延、脊髓束→
脑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细胞→听反射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一、末梢型感觉障碍
症状:四肢远端;对称性;手套袜子 型;远端重;各种感觉障碍; 伴随症状:感觉异常;疼痛;植物神 经症状;下单元瘫。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二、神经干型感觉障碍
症状:呈神经干型;各种感觉障碍;
伴随症状:麻、痛、感觉异常;下单 元瘫;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单神经干损害,感觉障碍区较实际支 配区小,其中心区感受觉消失,周边区减 退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锥体路脑干部病变 有时可伴有其他脑干症状: “假性球麻痹” “侧视麻痹” “眼球震颤” “共济失调” “四肢瘫”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锥体路脊髓部病变:
特点:无脑神经损害; 损伤灰质为弛缓性瘫; 损伤白质为痉挛性瘫; 常伴感觉及尿便功能障碍
锥体路各部位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视觉传导路
视觉感受器(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
(鼻侧交叉、颞侧不交叉)→视束→外侧
膝状体→视放射(背侧束、腹侧束)→内
囊枕部→视皮质
听觉传导路
听传导路
听觉感受器(内耳螺旋器、Corti氏 器)→内耳螺旋神经节→蜗神经→内耳 道、内耳门入颅→桥小脑角入脑→耳蜗 神经背(同侧)、腹(双侧)侧核→双 外侧丘系→下丘臂→内侧膝状体→听放 射→内囊后肢→颞横回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三、神经丛型感觉障碍 丛性分布;丛区内各种感觉障碍; 伴麻、痛、感觉异常;植物神经障碍; 下单元瘫;感觉障碍范小于丛区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源自文库
四、脊神经节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病变同侧;节段性;各种
感觉障碍;剧痛;带状疱疹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二、延髓病变
感觉障碍特点:( P.223 .182 )
深、浅感觉分离; 交叉性感觉障碍; 半身型感觉障碍; 两侧颜面及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 一侧上下肢及躯干的痛温觉障碍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三、脑桥 解剖特点: 各种感觉相距较近,且已是交叉后的 纤维 内侧丘系在内侧; 丘髓丘脑束在外侧; 三叉丘系在(内侧丘系)背侧
锥体路皮质部: 1、运动障碍: 单瘫多见;偏瘫少见;往往为 不均等性偏。 2、局限性癫痫: 可有发作后麻痹 3、运动性失语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锥体路大脑半球白质部病变: 此处又称半卵圆中心,因其投射 纤维较皮质分散,又较内囊集中,故 病变所致的范围较皮质者为大,较内 囊者为小; 癫痫发生的机率也在二者之间
视交叉中间部
双颞侧偏盲
视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视野缺损
视交叉外侧面 双鼻侧偏盲肠炎 颈内动脉瘤 或硬化 肿瘤、外 伤、血管病
视束
视辐射 颞叶 顶叶 枕叶
对侧同向偏盲
同侧偏盲或象限盲 上象限盲 下象限盲 同侧偏盲伴有黄斑 回避现象
肿瘤
外伤 血管病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深部感觉传导路
肌、腱、关节部深感受器→周围神经
→脊神经节→后根→后索(薄、楔束)→ 延髓薄、楔束核→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脑桥、中脑→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
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触觉传导径路
触觉传导径路有二:
1、粗略触觉的传导路随痛温觉传 导路行走; 2、精细触觉传导路随深部感觉传 导路行走。
六、后角型感觉障碍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症状:病变同侧;节段性;浅感觉分离
伴随症状:节段反射减弱或消失 感觉障碍水平低于病变平面1-2个节段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七、白质前联合型感觉障碍 症状:双侧对称性;节段性;(浅感 觉)分离性; 浅感觉障碍,触觉迟钝; 中央管病变,先影响痛温觉,后影响 触觉
十二、延髓病变 解剖特点: 薄、楔束于延髓后部止于薄、楔束核; 内侧丘系位于延髓中线的两侧; 三叉神经脊束及核、脊髓丘脑束位于 延髓外侧部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二、延髓病变
损害症候:
后部损害与脊髓后索相同;
中央部损害→躯干四肢深部感觉障碍;
外侧部病变→交叉性痛、温觉障碍;
脊髓小脑传导束
一、脊髓小脑背侧束
肌、腱、关节深部感受器→脊 神经→脊神经节→后根→后角背核 →同侧脊髓小脑背侧束→延髓绳状 体→小脑前叶、后叶旧部;
脊髓小脑传导束
二、脊髓小脑腹侧束
肌、腱、关节深部感受器→脊 神经→脊神经节→后根→后角中间 内侧核→双侧脊髓小脑腹侧束→延 髓、脑桥→前髓帆、结合臂→小脑 前叶、后叶旧部。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锥体路内囊部病变:
为“三偏症候群”; 多为“均等性”; 可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锥体路脑干部病变:
“交叉性瘫痪”是脑干病变的特点: Weber’S.; Millard-gubler’S. Fover’S. Juckson’S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五、后根型感觉障碍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症状:病变同侧;节段性;各种感觉 障碍;剧痛(呈根性-节段性)放射痛; 有冲击痛 单一神经根损害时,可有剧痛,但无 感觉障碍体征 伴随症状:根性运动障碍;节段性反 射障碍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病灶水平、同侧、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 病灶水平上方、同侧、节段性感觉过敏带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一、脊髓横贯损害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病灶水平以下传导束性中枢性瘫痪 病灶水平以下传导束性各种感觉障碍 病灶水平以下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病灶水平节段性周围性瘫痪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锥体路周围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脊髓前角病变: 病灶局限;呈弛缓性瘫;有肌纤维 震 颤;有肌肉萎缩 脊髓前根: 病变呈节段性局限;弛缓性瘫;肌束 震颤;肌肉萎缩 周围神经干:为混合神经性损害
九、脊髓后索型感觉障碍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症状:病变同侧; 传导束性; 深感觉障碍; 感觉性共济失调; 薄束损害在胸 4 水平以下; 楔束损害在胸 4 水平以上。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脊髓半侧损害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病灶同侧、传导性、中枢性瘫痪 病灶同侧、传导性、深感觉及触觉障碍 病灶对侧、传导性、痛温觉障碍 病灶水平、同侧、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瘫 痪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六、感觉皮质 感觉性癫痫: 感觉障碍:局限性; 半身性; 皮质性。
视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视野缺损
病变部位
视网膜 视神经
视野改变
暗点或视野缩小 偏盲或暗点
所见疾病
眼科病多见 球后视神经炎、 视神经萎缩、肿瘤压 迫、外伤 垂体瘤、视交叉部 蛛网膜炎、外伤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八、脊髓丘脑侧束型感觉障碍 传导束性(病灶水平以下全部)痛、温 觉障碍; 在病灶的对侧; 呈上升性或下降性感觉障碍 不具水平定位意义,神经根痛是髓外硬 膜内占位性病变定位诊断的重要依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束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神经病学教研室
芮德源
教授
四肢躯干痛温觉传导路
皮肤、粘膜感受器→周围神经→脊神
经节→后根→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联合→
对侧皮质脊髓侧束→延髓脊髓丘脑系→脑 桥、中脑→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 →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头面部痛温觉传导路
三叉神经周围支→半月神经节→三叉神 经脊髓束→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对侧三叉 丘系→脑桥中、上部、中脑→丘脑腹后内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三、脑桥 损害症候:
单独损害→各自感觉损害的症状;
合并损害→对侧偏身各种感觉障碍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四、丘脑损害 症状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痛性感觉障碍、感觉过度、倒错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五、内囊病变
听觉传导路
听反射传导路
听觉感受器(内耳螺旋器、Corti氏 器)→内耳螺旋神经节→蜗神经→内耳 道、内耳门入颅→桥小脑角入脑→耳蜗 神经背(同侧)、腹(双侧)侧核→双
外侧丘系→下丘核→顶盖延、脊髓束→
脑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细胞→听反射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一、末梢型感觉障碍
症状:四肢远端;对称性;手套袜子 型;远端重;各种感觉障碍; 伴随症状:感觉异常;疼痛;植物神 经症状;下单元瘫。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二、神经干型感觉障碍
症状:呈神经干型;各种感觉障碍;
伴随症状:麻、痛、感觉异常;下单 元瘫;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单神经干损害,感觉障碍区较实际支 配区小,其中心区感受觉消失,周边区减 退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锥体路脑干部病变 有时可伴有其他脑干症状: “假性球麻痹” “侧视麻痹” “眼球震颤” “共济失调” “四肢瘫”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锥体路脊髓部病变:
特点:无脑神经损害; 损伤灰质为弛缓性瘫; 损伤白质为痉挛性瘫; 常伴感觉及尿便功能障碍
锥体路各部位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视觉传导路
视觉感受器(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
(鼻侧交叉、颞侧不交叉)→视束→外侧
膝状体→视放射(背侧束、腹侧束)→内
囊枕部→视皮质
听觉传导路
听传导路
听觉感受器(内耳螺旋器、Corti氏 器)→内耳螺旋神经节→蜗神经→内耳 道、内耳门入颅→桥小脑角入脑→耳蜗 神经背(同侧)、腹(双侧)侧核→双 外侧丘系→下丘臂→内侧膝状体→听放 射→内囊后肢→颞横回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三、神经丛型感觉障碍 丛性分布;丛区内各种感觉障碍; 伴麻、痛、感觉异常;植物神经障碍; 下单元瘫;感觉障碍范小于丛区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源自文库
四、脊神经节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病变同侧;节段性;各种
感觉障碍;剧痛;带状疱疹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二、延髓病变
感觉障碍特点:( P.223 .182 )
深、浅感觉分离; 交叉性感觉障碍; 半身型感觉障碍; 两侧颜面及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 一侧上下肢及躯干的痛温觉障碍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三、脑桥 解剖特点: 各种感觉相距较近,且已是交叉后的 纤维 内侧丘系在内侧; 丘髓丘脑束在外侧; 三叉丘系在(内侧丘系)背侧
锥体路皮质部: 1、运动障碍: 单瘫多见;偏瘫少见;往往为 不均等性偏。 2、局限性癫痫: 可有发作后麻痹 3、运动性失语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锥体路大脑半球白质部病变: 此处又称半卵圆中心,因其投射 纤维较皮质分散,又较内囊集中,故 病变所致的范围较皮质者为大,较内 囊者为小; 癫痫发生的机率也在二者之间
视交叉中间部
双颞侧偏盲
视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视野缺损
视交叉外侧面 双鼻侧偏盲肠炎 颈内动脉瘤 或硬化 肿瘤、外 伤、血管病
视束
视辐射 颞叶 顶叶 枕叶
对侧同向偏盲
同侧偏盲或象限盲 上象限盲 下象限盲 同侧偏盲伴有黄斑 回避现象
肿瘤
外伤 血管病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深部感觉传导路
肌、腱、关节部深感受器→周围神经
→脊神经节→后根→后索(薄、楔束)→ 延髓薄、楔束核→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脑桥、中脑→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
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触觉传导径路
触觉传导径路有二:
1、粗略触觉的传导路随痛温觉传 导路行走; 2、精细触觉传导路随深部感觉传 导路行走。
六、后角型感觉障碍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症状:病变同侧;节段性;浅感觉分离
伴随症状:节段反射减弱或消失 感觉障碍水平低于病变平面1-2个节段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七、白质前联合型感觉障碍 症状:双侧对称性;节段性;(浅感 觉)分离性; 浅感觉障碍,触觉迟钝; 中央管病变,先影响痛温觉,后影响 触觉
十二、延髓病变 解剖特点: 薄、楔束于延髓后部止于薄、楔束核; 内侧丘系位于延髓中线的两侧; 三叉神经脊束及核、脊髓丘脑束位于 延髓外侧部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二、延髓病变
损害症候:
后部损害与脊髓后索相同;
中央部损害→躯干四肢深部感觉障碍;
外侧部病变→交叉性痛、温觉障碍;
脊髓小脑传导束
一、脊髓小脑背侧束
肌、腱、关节深部感受器→脊 神经→脊神经节→后根→后角背核 →同侧脊髓小脑背侧束→延髓绳状 体→小脑前叶、后叶旧部;
脊髓小脑传导束
二、脊髓小脑腹侧束
肌、腱、关节深部感受器→脊 神经→脊神经节→后根→后角中间 内侧核→双侧脊髓小脑腹侧束→延 髓、脑桥→前髓帆、结合臂→小脑 前叶、后叶旧部。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锥体路内囊部病变:
为“三偏症候群”; 多为“均等性”; 可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锥体路各部病变时的定位诊断
锥体路脑干部病变:
“交叉性瘫痪”是脑干病变的特点: Weber’S.; Millard-gubler’S. Fover’S. Juckson’S
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病变时 的定位诊断
五、后根型感觉障碍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症状:病变同侧;节段性;各种感觉 障碍;剧痛(呈根性-节段性)放射痛; 有冲击痛 单一神经根损害时,可有剧痛,但无 感觉障碍体征 伴随症状:根性运动障碍;节段性反 射障碍
一般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病灶水平、同侧、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 病灶水平上方、同侧、节段性感觉过敏带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
十一、脊髓横贯损害
(图见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病灶水平以下传导束性中枢性瘫痪 病灶水平以下传导束性各种感觉障碍 病灶水平以下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病灶水平节段性周围性瘫痪
感觉传导路不同部位病变时的 定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