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

合集下载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

• 5、发热: • 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常在24h内出现低热。 原因是由于消化道出血后,血容量减少、 血液分解产物吸收、贫血、周围循环衰竭 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要注 意有无其他发热因素存在。
6、贫血及血象变化 出血早期可无明显变化3-4h后出现贫血, 24-72h后红细胞稀释到最大限度。上消化 道大量出血2-5h,白细胞计数升达1020x109/L。
消化道出血检测 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呕血和黑粪首先应与 由于鼻衄、拔牙或扁桃体切除而咽下血液 所致者加以区别。也需与肺结核、支气管 扩张、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所致者咯
铋剂和某些中药也可引起粪便发黑,有时 需与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黑粪鉴别。
(二)出血部位的判断 呕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大多数来自上 消化道出血,血便大多来自下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早期识别 若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征象的出现先于呕血和黑粪,就必须与中毒 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或急性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以及子宫异位妊娠破裂、 自发性或创伤性脾破裂、动脉瘤破裂等其 他病因引起的出血性休克相鉴别。有时需 要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直肠指检,借以 发现尚未呕出或便出的血液,而使诊断得到 及早确立。
• 3、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 竭。 • 失血量大,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 机体的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和细胞缺氧。进 而可因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产物的 蓄积,造成周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广泛 受损,以致大量体液淤滞于腹腔脏器与周 围组织,使有效血容量锐减,严重地影响 心、脑、肾的血液供应终于形成不可逆转 的休克导致死亡。
• 2、经颈内静脉门腔分流术(TIPS)经颈内静 脉门体分流术(TIPS)是指经颈静脉插管至肝 静脉后穿刺肝实质至肝内门静脉分支,将可 扩张的金属支架植入后建立肝内门静脉与 下腔静脉之间的分流道,以使整个肝外门静 脉系区域的压力显著降低,从而达到治疗胃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腹水等门脉高压 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大出血急救
1、卧位:大出血患者取平卧位将下肢略抬高,呕血时头偏向一侧,以防 误吸和窒息。 2、监护
3、心理护理:关爱患者,给予心理支持。稳定情绪,消除紧张恐惧,减 轻出血。
3、用药护理:建立2-3路静脉通路.(1)补液、止 血 (2)输血注意观 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4饮食护理:严重呕血患者应该禁食、水8- 24小时。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 的患者- 禁食时间短 ,可进温凉清淡流质饮食。食道、胃底静脉曲 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禁食48-7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5、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休克的早期症状(2)密切观察呕血、黑便 的性状、量、次数、色,尿量,生命体征、意识、肠鸣音,以及血常 规情况。(3)判断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或再出血
内科保守治疗仍出血不止危 及生命,无论出血病变是否 确诊,均是紧急手术的指征。
恒径动脉综合症
Dieulafoy病
胃动脉出血
胃血管增生不良
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
胆道出血
局部溃疡性结直肠癌
绒毛状腺瘤
克罗恩氏病
缺血性结肠炎
盲肠血管畸形出血
乙状结肠憩室病
肛裂、痔
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消化性溃疡 急性胃黏膜病变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胃癌
下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3 、结肠疾病
4、小肠疾病 40岁以下的患者以小肠肿瘤,
杜氏病、克罗恩病多发。40岁以上者多见血 管畸形,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肠套叠、肠 扭转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中结肠血管扩张常见于老年人,为后天获得, 常位于盲肠和右半结肠,可发生大出血 ) 、 静脉曲张 ( 门静脉高压所引起可位于直肠、 结肠和回肠末段)
失血性休克
血红蛋白低于 70g/L 或 血细胞比容低于 25%

消化道出血808原则

消化道出血808原则

消化道出血808原则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于消化道的出血病变所引起的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两种。

消化道出血属于常见的急诊病症之一,其处理原则是基于808原则,即快速诊断、早期复苏和积极治疗,以下将详细介绍该原则。

首先,快速诊断是处理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应及早寻找出血的原因,以便给予正确的治疗。

常见的诊断方法有内镜检查、超声检查以及CT扫描等。

内镜检查是最为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引导内镜探测器经食管或肛门插入,可直接观察到消化道黏膜的情况,从而判断出血病变所在。

超声检查和CT扫描则适用于一些难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的病变,可提供进一步的诊断依据。

其次,早期复苏是处理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

患者出血量多与失血所致的休克以及低血容量有关,因此应尽快进行恢复血容量的措施。

早期复苏包括静脉输液,以补充失血所致的低血容量,维持血压和循环稳定。

输液时应注重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防止出血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出血量大或伴有休克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输血。

最后,积极治疗是处理消化道出血的最终目标。

根据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止血、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预防静脉血栓的药物及止血药物等。

内镜止血是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手段,通过内镜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进行止血。

介入治疗主要针对下消化道出血,包括动脉栓塞、血管内注射药物以及激光光凝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无法通过内镜或介入方式止血的状况,常见的手术包括钳夹止血、消化道切除术等。

总之,消化道出血的处理原则是基于快速诊断、早期复苏和积极治疗的808原则。

通过快速诊断,可以准确找到出血病变的原因;早期复苏则可以迅速恢复血容量,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而积极治疗则是最终目标,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只有严格执行这一原则,才能有效地处理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禁食
在出血活动期间,患者需严格禁 食,以减轻消化道负担,减少出
血。
流质饮食
出血停止后,患者可逐渐过渡到 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等,以
提供必要的营养。
饮食调整
随着病情好转,患者可逐渐过渡 到半流质、软食,直至正常饮食 。但要避免吃生硬、粗糙、刺激
性食物,以免再次诱发出血。
口腔护理
口腔清洁
保持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减少口腔感染的机 会。
避免刺激性食物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硬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消化 道负担和损伤。
生活方式的调整
卧床休息
出血期间,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加 重出血。
戒烟酒
烟酒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加重出血,患者应戒烟 酒。
保持心情愉悦
情绪波动会影响消化道功能,患者应保持心情愉 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随诊与复查指导
意识状态观察
观察病人意识是否清晰, 有无昏迷、嗜睡等异常情 况。
出血部位的判断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出现呕血、 黑便等症状,常见病因包括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
检查辅助判断:通过胃镜、肠镜等检 查手段,明确出血部位及病因,为治 疗提供依据。
下消化道出血:病人以便血为主要症 状,颜色鲜红或暗红,常见病因有结 肠炎、肠道息肉、肠道肿瘤等。
观察口腔黏膜
密切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发现溃疡、糜烂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 医生处理。
润唇护理
消化道出血患者因长时间禁食、卧床,容易导致嘴唇干裂。可涂抹 润唇膏,保持嘴唇湿润,增加患者舒适感。
04
消化道出血的专科护理措施
止血措施
局部止血
对于少量出血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止血药物或者止血粉进行止血处理。护理 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止血效果,及时更换药物,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再出血情况 。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目录
• 消化道出血概述 •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消化道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 间任何部位的出血。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和性质,消化道出 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 出血,以及慢性隐性出血和急性 大量出血。
化,根据患者的基因、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03
预防策略
未来可能会探索更加有效的预防策略,如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来降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1.谢谢聆 听
发病率与死亡率
发病率
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发病 率较高,且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死亡率
严重消化道出血可导致休克、多器官 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死亡率也较 高。
常见病因与诱因
常见病因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繁多,主要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包括消化性溃疡、胃 炎、胆道出血等,静脉曲张性出血包括肝硬化、门脉高压等。
总结词
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的良性病变,但少数情况 下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详细描述
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的良性病变,通常与遗传 、炎症、感染等因素有关。在极少数情况下 ,息肉可侵蚀周围血管并引起出血。出血量 少时,可表现为黑便;出血量多时,可出现 呕血、便血等表现。肠息肉的诊断需要结合 肠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治疗通常采用内镜
病例三:胃癌出血
总结词
胃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出血是胃癌的 常见并发症之一。
详细描述
胃癌是一种发生在胃黏膜的恶性肿瘤,随着 病情进展,可出现溃疡、血管破裂等并发症 。出血时,可表现为黑便、呕血等表现。胃 癌的诊断需要结合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措施。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原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亦属此范围。

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成为下段消化道出血.临床根据失血与速度将消化道出血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急性出血。

80%的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自限性,急性大量出血死亡率约占10%;主要是持续性出血和反复出血者;60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占30%-50%;而下消化道出血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

【病因和分类】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现按消化道解剖位置分述如下。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这些病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溃疡、食管肿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裂孔疝;器械检查或异物引起的损伤、放射性损伤、强酸和强碱引起的化学性损伤.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包括药物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淋巴瘤、胃肠道间质瘤、息肉、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膈疝、胃扭转、憩室炎、钩虫病、杜氏病(Dieulafoy lesion)以及内镜诊断、治疗操作后引起的损伤.3、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4、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

5、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蛔虫症、胆囊或胆管癌、肝癌、肝脓肿或肝出血管病变破裂出血,由十二指肠乳头部流入肠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脓肿、胰腺囊肿出血破裂、重症胰腺炎、胰腺癌等。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统常见的病症
出血部位
出血部位包括食管、胃、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
肠及直肠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呕血、黑便、血 便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消化道出血的分类
上消化道出血
发生在食管、胃、十二指 肠等部位的出血
中消化道出血
发生在小肠的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
发生在大肠的出血
消化道出血 的病因
01
炎症
消化道炎症可能导致消化 道出血,如胃炎、肠炎等。
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 维持生命体征。
02 补充血容量
第五节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
饮食调整
01
02
03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硬等刺 激性食物,减少消化道负担。
规律饮食
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 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护消化道健
康。
增加膳食纤维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 菜、水果等,有助于预防消化道
对于已经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 定期体检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预防复发
对于已经治愈的患者,定期体检 可以及时发现复发迹象,采取预 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消化道出
血。
第六节
消化道出血的康复与预后
康复过程
康复阶段
康复阶段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和康复期,每个阶段 有不同的康复重点。
康复措施
03
康复建议
根据预后评估结果,为患 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建议, 如调整饮食、避免诱因、 定期随访等。
康复建议
合理饮食
建议患者在康复期间遵循清淡易消 化的饮食原则,避免刺激性食物。
适度运动
在康复期间,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 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消化道出血(外科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消化道出血(外科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消化道出血(外科学)概述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

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

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

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症状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

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变,但匿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

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往往不太精确。

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

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一、一般状况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

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二、脉搏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

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

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

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三、血压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定义:任何病因引致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除口腔外),主要表现为呕血和便血,轻者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

根据解剖部位可以将消化道出血以屈氏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系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胰腺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也属于此范畴。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短期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

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病情危重的可危及生命。

根据病因将上消化道出血分为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

一)、常见病因:1. 胃十二指肠溃疡,约占一半,其中3/4是十二指肠溃疡。

一般位于十二指肠球后壁或胃小弯。

出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被腐蚀的血管,静脉出血较为缓慢,动脉出血则呈搏动性喷射。

2.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约占25%,是危及生命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最常见病因。

3. 出血性胃炎,又称糜烂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约占5%。

病人多有酗酒,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病史,也可以发生在休克、脓毒症、烧伤、大手术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表现为表浅的大小不等的多发的胃粘膜糜烂,底部常有活动性出血和血块,部分病例仅见弥漫性渗血。

4. 胃癌约占2-4%。

癌组织缺血坏死,表面发生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引起出血。

黑便症较呕血常见。

5. 胆道出血各种原因导致血管与胆道沟通,引起血液通入胆道,再进入十二指肠,统称胆道。

最常见的病因是肝外伤,其他原因有肝血管瘤、肝肿瘤、肝脓肿、以及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等引起的胆道感染。

胆道出血三联症是胆绞痛、梗阻性黄疸和消化道出血。

6. 其它血管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它凝血机制障碍。

尿毒症。

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SLE。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消化道的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

轻者无症状,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等,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部位与病因:屈氏韧带以近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至回盲部为中消化道出血,回盲部以远的称下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他病因有:①食管疾病,如食管喷门粘膜撕裂伤、食管癌、食管损伤(器械检查、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所致损伤)、食管炎、食管憩室炎、主动脉瘤破如食管等;②胃十二指肠疾病:息肉、恒径动脉破裂、胃间质瘤、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血管瘤、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吻合口溃疡、十二指肠憩室、促胃液素瘤等;③胆道出血,如: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胆囊或胆管癌、胆道术后损伤,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瘤破入胆道;④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如胰腺癌或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破溃。

(二)、中消化道出血肠血管畸形、克罗恩病、肠憩室、钩虫感染、各种良恶性肿瘤(小肠间质瘤、淋巴瘤、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缺血性肠病、肠系膜动脉栓塞、肠套叠及放射性肠炎等。

(三)、下消化道出血痔疮、肛裂时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常见的病因有:肠息肉、结肠癌、静脉曲张、神经内分泌肿瘤、炎症性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感染性肠炎等)、肠道憩室、血管病变、肠套叠等。

(四)、全身性疾病不具特异性的累及部分消化道,也可弥散于全消化道。

1、血管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动脉粥样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弹性假黄瘤等病。

2、血液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3、其他,如: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或钩端螺旋体病等。

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出血部位及性质,与患者的年龄及循环功能的代偿性有关。

(一)、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症状,如何治疗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症状,如何治疗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232020年 第29期界模糊不清,T2加权像的相应区域高讯号,而SITR 序列该区域高信号。

MRI 属于骨髓水肿评价最有效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显示病变范围、程度和变化,同时还能评价病情进展、疗效。

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尚未明确骨髓水肿的具体发病机制,所以诊断方法首先为排他法,排除因感染、创伤、肿瘤、激素药物等导致局部疼痛、关节功能受限患者。

有学者总结诊断标准为:(1)患者发病部位疼痛,并排除激素药物、感染外伤史。

(2)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自发性消失,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恢复正常。

(3)MRI 的病变区Tl 加权像骨髓低信号,而T2加权像信号正常或者增高。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MRI 受限(比如强制性体位、老年痴呆患者无法配合,且心脏起搏器者、金属异物伪影者、幽闭恐惧症者和存在其他禁忌证者不适用),同时MRI 检查的预约时间、检查时间比较长,不能及时准确地评估,可能导致病情延误、影响治疗。

创伤是骨髓水肿最常见原因,CT 可对骨折细节进行准确评估,但骨髓水肿因在髓腔内有正常骨小梁,病理过程在常规CT 中衰减值变化很小,不能同骨髓区分,不能给出可靠评估。

常规X 线、超声对于骨髓水肿无能为力,尽管同位素扫描可检出病变,但解剖分辨率差,且定位不准确。

随双能量CT 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有研究证实通过双能量CT 成像可准确诊断骨髓水肿,且能够做定量分析。

而且,随C 技术以及后处理软件升级完善,会进一步提高双能量CT 对于骨髓水肿诊断的准确性,有望成为骨髓水肿常规诊断手段。

骨髓水肿应同缺血性坏死进行鉴别诊断,对于缺血性坏死来说,在成年人中常见,其发生同使用过量激素、酒精刺激、创伤等致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有关,所以有确定发病诱因,该病在MRI 表现是软骨下出现双线征,T1加权像低信号,而T2加权像中等强度信号。

而且缺血性坏死大都继发于骨髓水肿,所以水肿面积大于坏死面积。

缺血性坏死大都是进展性的,骨髓水肿大都是自限性的,结合症状、病史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定期复查,并结合X 线、MRI 指征,防止错诊、漏诊。

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

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

止血
记录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并记录呕血、黑便的 次数和量,以便后续诊断和治疗。
对于明显的出血点,可用干净的纱布 或布巾压迫止血,并抬高出血部位。
补充血容量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补充血容量和输注药物。
输血
根据患者的失血量,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
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 物误吸导致窒息。
监测生命体征
在转运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 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院前急救措施
补充血容量
如患者出血量大,应立即建立静脉通 道,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
止血措施
可采用药物止血、内镜止血等措施, 以减少出血量。
05
逐渐从流食过渡到正常 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规律作息
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
留意患者生命体征,如 出现呕血、黑便等应及 时就医。- 禁食禁水
THANKS
感谢观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01
总结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消化道出血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多个器官功
能衰竭。
02 03
详细描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由于消化道出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 而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肾功能 不全、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处理措施
对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应立即就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 括稳定生命体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控制感染等,以降低病死率。
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
汇报人:XXX 202X-XX-XX
• 消化道出血的概述 • 急救措施 • 现场急救 • 并发症与处理 • 预防与康复

警惕!消化道出血的五大症状

警惕!消化道出血的五大症状

警惕!消化道出血的五大症状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常常被人们忽视。

了解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对于治疗和预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消化道出血的五大症状,帮助您更好地认识和警惕这一疾病。

呕血与黑便:这是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

呕血通常是鲜血或咖啡色液体,而黑便则是由于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后形成的。

如果出现了呕血或黑便,应立即就医。

腹痛:消化道出血时,腹痛可能是由于肠道痉挛或血液刺激肠道所致。

腹痛的位置和性质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的部位。

失血性休克:由于消化道出血导致大量血液流失,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乏力等。

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腹部肿块:如果消化道出血量较大,血液在腹腔内积聚,可能导致腹部出现肿块。

腹部肿块的出现往往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

贫血:由于消化道出血会导致血液流失,长期慢性出血可能导致贫血的出现。

贫血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心悸等。

如果出现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除了以上五大症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肝硬化等。

如果出现疑似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病因,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让我们一起警惕消化道出血的五大症状,守护健康!。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


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泰为美)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高舒达) 质子泵抑制剂(PPI) 奥美拉唑(洛赛克、奥克) 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潘妥拉唑 雷贝拉唑(波利特) 埃索美拉唑(耐信)
pH 对 止 血 过 程 的 影 响


止血过程为高度pH敏感性反应
酸性环境不利止血
15%~20%患者持续出血或反复出血
出血高危因素 高龄患者 有严重伴随病 本次出血量大或短期内反复出血 特殊病因和部位出血(如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 消化性溃疡伴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或近期 出血征象
Clinical
Endoscopic
Low risk endoscopic findings High risk endoscopic findings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均有黑粪,但不一定有呕血取 决于出血部位、量及速度 呕血多为咖啡色或棕褐色,量 大可为鲜红色或伴血凝块 与下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失 血 性 外 周 循 环 衰 竭
程度随出血量多少而异 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 在10.7KPa (80mmHg)以下,呈 休克状态 外周血量不足,血管收缩,皮 肤湿冷,呈灰白色或紫花斑, 体表浅静脉塌陷;可出现精神 委靡、烦躁不安,重者反应迟 钝、意识模糊 老年人死亡率高
3、胃镜检查: 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方法
可判断出血的部位、病因,及内镜下止血治疗。
Du
Du
Gu
食 管 静 脉 曲 张
十二指肠炎
钩虫病


急 性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病 人 的 处 理 流 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快速评估 血流动力学状态监测 快速补液
自限性出血(80%) “经验性药物治疗”

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处理原则

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处理原则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其急诊处理原则如下:
1.评估病情:首先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稳定性。

检查血压、脉搏、呼吸等参数,以判
断是否存在严重失血并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立即抢救。

2.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风。

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气
道管理措施,例如头部抬高或进行气管插管。

3.补液和输血:根据患者的失血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状态,迅速静脉补液和输血。

选择适当
的液体类型(晶体液或胶体溶液)并监测血压、尿量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

4.控制出血源:如果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应迅速找到并控制消化道出血的来源。

可通过内
窥镜检查、介入放射学技术或外科手术来实现。

止血措施可能包括电凝、夹闭出血血管或使用止血药物等。

5.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药物可以用于控制消化道出血。

例如,质子泵抑制剂(PPI)
或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或黏膜损伤的愈合。

其他药物如血管加压素类药物也可用于控制出血。

6.监测和观察: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化迹象,如意识状态改变、严重低血压等,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急诊处理消化道出血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和处理。

以上原则提供了一般的指导,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判断确定。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 1)上消化道大出血之后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 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 • 2)下消化道出血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少量显性出血和急性大量出血三种类型。 慢性少量显性出血可见鲜红色、果酱样或咖啡色样便;少数患者出血速度慢,血液 在肠腔停滞时间过久大便会呈现黑色。急性大量出血可呈鲜红色血便。
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纵隔肿瘤、
脓肿破裂入食管。
6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 1.肠道恶性肿瘤:直肠癌、结肠癌、肠道恶性淋巴瘤、肉瘤、小肠腺癌、肠道转移性癌等。 • 2.息肉病变:结肠、直肠息肉、小肠息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等。 • 3.炎症性肠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放射性肠炎、肠结核、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等。 • 4.血管性疾病: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肠血管畸形等。 • 5.憩室病变:Meckel憩窀、肠道憩室病等 • 6.全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血液系统疾病、 过敏性紫癜等。 • 7.其他:腹内疝、大肠缺血性疾病、腹外伤、肠气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空肠异位胰腺、肠
消化道出血
内三科
.
1
内容
• 何谓消化道出血
• 病因 • 临床表现
• 主要的护理问题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治疗措施
2
消化道出血的定义
• 消化道出血以Treitz(屈氏)韧带为界,
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
消化道出血指十二指肠与空肠移行部屈
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
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下的消化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一、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常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虽然近年诊断及治疗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在高龄、有严重伴随病患者中病死率仍相当高,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病因】上消化道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引起的出血亦不少见。

血管异常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值得注意。

现将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归纳列述如下:(一)上消化道疾病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损伤(物理损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又称Mallory-Weiss综合征、器械检查、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化学损伤:强酸、强碱或其他化学剂引起的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胃血管异常(血管瘤、动静脉畸形、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又称Dieularoy 病变等),其他肿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息肉、淋巴瘤、神经纤维瘤、壶腹周围癌),胃黏膜脱垂,急性胃扩张,胃扭转,膈裂孔疝,十二指肠憩室炎,急性糜烂性十二指肠炎,胃手术后病变(吻合口溃疡、吻合口或残胃黏膜糜烂、残胃癌)、其他病变(如重度钩虫病、胃血吸虫病、胃或十二指肠克罗恩病、胃或十二指肠结核、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胃或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组织等)。

(二)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三)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主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四)全身性疾病1.血管性疾病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Rendu-Osler-Weber病),弹性假黄瘤(Gr6nblad-Strandberg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等。

2.血液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3.尿毒症。

4.结缔组织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急性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6.应激相关胃黏膜损伤(stress-related gastric mucosal injury)各种严重疾病引起的应激状态下产生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乃至溃疡形成统称为应激相关胃黏膜损伤,可发生出血,发生大出血以溃疡形成时多见。

【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

(一)呕血与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之后,均有黑粪。

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伴有呕血。

若出血量较少、速度慢亦可无呕血。

反之,幽门以下出血如出血量大、速度快,可因血反流人胃腔引起恶心、呕吐而表现为呕血。

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如出血量大,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或有血块。

黑粪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内推进快,粪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色。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一般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突然起立发生晕厥、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

严重者呈休克状态。

(三)贫血和血象变化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但在出血的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可无明显变化。

在出血后,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一般须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出血后24~72小时血液稀释到最大限度。

贫血程度除取决于失血量外,还和出血前有无贫血基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况等因素有关。

急性出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出血后骨髓有明显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则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升高,血止后2~3天才恢复正常。

但在肝硬化患者,如同时有脾功能亢进,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四)发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3~5天后降至正常。

引起发热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五)氮质血症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

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24~48小时可达高峰,大多不超出14.3mmoI/L(40mg/d1),3~4日后降至正常。

【诊断】(一)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根据呕血、黑粪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呕吐物或黑粪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下降的实验室证据,可作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但必须注意以下情况:1.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1)排除来自呼吸道的出血: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诊断可参阅《诊断学》有关章节。

(2)排除口、鼻、咽喉部出血:注意病史询问和局部检查。

(3)排除进食引起的黑粪:如动物血、炭粉、铁剂或铋剂等药物。

注意询问病史可鉴别。

2.判断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呕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黑粪大多来自上消化道出血,而血便大多来自下消化道出血。

但是,上消化道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亦可表现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此时如不伴呕血,常难与下消化道出血鉴别,应在病情稳定后即作急诊胃镜检查。

胃管抽吸胃液检查作为鉴别上、下消化道出血的手段已不常用,因为胃液无血亦不能除外上消化道出血,这一方法一般适用于病情严重不宜行急诊胃镜检查者。

高位小肠乃至右半结肠出血,如血在肠腔停留时间久亦可表现为黑粪,这种情况应先经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后,再行下消化道出血的有关检查(详见本章第二节)。

(二)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据研究,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粪便隐血试验出现阳性,每日出血量50~100ml 可出现黑粪。

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

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因轻度血容量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脏贮血所补充,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

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慌、乏力等。

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急性大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最有价值的指标是血容量减少所导致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而周围循环衰竭又是急性大出血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

因此,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将对周围循环状态的有关检查放在首位,并据此作出相应的紧急处理。

血压和心率是关键指标,需进行动态观察,综合其他相关指标加以判断。

如果患者由平卧位改为坐位时出现血压下降(下降幅度大于15~20mmHg)、心率加快(上升幅度大于10次/分),已提示血容量明显不足,是紧急输血的指征。

如收缩压低于90mmHg、心率大于120次/分,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则已进入休克状态,属严重大量出血,需积极抢救。

应该指出,呕血与黑粪的频度与量对出血量的估计虽有一定帮助,但由于出血大部分积存于胃肠道,且呕血与黑粪分别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因此不可能据此对出血量作出精确的估计。

此外,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虽可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并不能在急性失血后立即反映出来,且还受到出血前有无贫血存在的影响,因此也只能供估计出血量的参考。

(三)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上消化道大出血经过恰当治疗,可于短时间内停止出血。

由于肠道内积血需经数日(一般约3日)才能排尽,故不能以黑粪作为继续出血的指标。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伴有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充分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③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四)出血的病因过去病史、症状与体征可为出血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确诊出血的原因与部位需靠器械检查。

1.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提供的线索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多提示出血来自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在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减轻或缓解,更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或应激状态者,可能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过去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或酗酒病史,并有肝病与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者,可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还应指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即使确诊为肝硬化,不一定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出血,约有1/3患者出血实系来自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或其他原因,故应作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因诊断。

此外,对中年以上的患者近期出现上腹痛,伴有厌食、消瘦者,应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肝功能试验结果异常、血常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有助于肝硬化诊断。

2.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在直视下顺序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直至降段,从而判断出血病变的部位、病因及出血情况。

多主张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检查,称急诊胃镜检查(emergency endoscopy)。

一般认为这可大大提高出血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因为有些病变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可在短短几天内愈合而不留痕迹;有些病变如血管异常在活动性出血或近期出血期间才易于发现;对同时存在2个或多个病变者可确定其出血所在。

急诊胃镜检查还可根据病变的特征判断是否继续出血或估计再出血的危险性,并同时进行内镜止血治疗。

在急诊胃镜检查前需先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改善贫血。

如有大量活动性出血,可先插胃管抽吸胃内积血,并用生理盐水灌洗,以免积血影响观察。

3.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检查目前已多为胃镜检查所代替,故主要适用于有胃镜检查禁忌证或不愿进行胃镜检查者,但对经胃镜检查出血原因未明,疑病变在十二指肠降段以下小肠段,则有特殊诊断价值。

检查一般在出血停止数天后进行。

4.其他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胶囊内镜及小肠镜检查等主要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详见本章第二节)。

由于胃镜检查已能彻底搜寻十二指肠降段以上消化道病变,故上述检查很少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如患者处于上消化道持续严重大量出血紧急状态,以至胃镜检查无法安全进行或因积血影响视野而无法判断出血灶,而患者又有手术禁忌,此时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可能发现出血部位,并同时进行介入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