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带石斑鱼育苗技术
点带石斑鱼Epinehelus malabarius(Schneider)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作 者 简 介: 陈 波 ,男 , 9 7 1 6 年 6 生 ,浙 江 舟 山 人 ,高 级 工 程 师, 月 1 8 年 7 毕业 于 浙江 水产 学 院养 殖 99 月 系海 水养 殖专 业 , 现担 任舟 山 市水 产 研 究所 副所 长 , 中国现代农 业高级专 “
苗 种 匮乏 , 为调 整海 水鱼类 养殖 品种 结构 , 高养 殖经济 提 效益, 舟山市水 产研 究所 于 2 0 年进 行 了点带 石斑鱼人 工 05
文稿收到 日期: 0 6 0 — 8 20 — 82
受精 卵来 自2 0 年 7 2 06 月 2日晚在 福 建 厦 门 自然产 的
资助项 目:舟 山市科 技计划 [ 6 2 ] 0 25 号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l 期 l 0
现 代 渔 业 信 息
育苗小 规模 试验 , 在此基 础上于 20 年进行 点带石斑 鱼工 06
厂化生 产性 的人工育 苗技术研 究 ,旨在 通过本 项 目的实施 着重解 决点带 石斑鱼育 苗 中的开 口饵料 、 仔稚 鱼苗变 态和
家库” 成员。
工作 以来一直从事海水鱼 、 、 、 虾 蟹 贝增养殖 的科研 、 生产 以及推广工 作 ,
维普资讯
第2卷 l
第 l 期 0
现
代
渔
业
信
息
Vo. l N .0 1 o1 2
Oc .2 0 t o 6 .
20 0 6年 l 0月
M ODE RN I HERI NF FS ES I ORM AT ON I
i h , aa ai ( nie ) n e s lb r s Sh e r e l m u u c d
1 生长数据 的测定 . 4
石斑鱼繁育工作方案
石斑鱼繁育工作方案石斑鱼是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海产品需求的增加,石斑鱼的养殖业也逐渐兴起。
然而,石斑鱼的繁育工作并不容易,需要科学的技术和良好的管理。
本文将从繁育环境、饲料配制、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一套完善的石斑鱼繁育工作方案。
一、繁育环境。
石斑鱼的繁育环境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通常选择在水质清澈、水温适宜、水流适中的海域进行繁育。
其次,需要搭建合适的养殖网箱或者池塘,保证充足的生长空间和良好的水质。
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可通过增氧设备或者定期换水来保证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二、饲料配制。
石斑鱼的饲料配制是繁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常情况下,石斑鱼的饲料主要包括鱼粉、鱼油、豆粕、玉米粉等原料。
在配制饲料时,需要根据石斑鱼的生长阶段和生长需求,科学搭配各种原料,保证其营养均衡,并且需要注意避免添加过多的抗生素和激素,以免对石斑鱼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三、管理技术。
1. 温度控制,石斑鱼对水温的要求比较严格,通常在25-28摄氏度之间为宜。
在繁育过程中,需要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及时调整水温,以保证石斑鱼的正常生长。
2. 饲料管理,需要根据石斑鱼的生长阶段和生长需求,合理搭配饲料,并且要定时定量地喂食,避免过度喂食或者饥饿,保证石斑鱼的营养需求。
3. 疾病防控,石斑鱼在繁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因此需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
定期对石斑鱼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证石斑鱼的健康生长。
4.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澈、无污染是繁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加强对养殖水体的管理,定期清理养殖场地,保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
四、市场营销。
石斑鱼的市场需求一直较大,因此市场营销也是繁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保证养殖产品的销售。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
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点带石斑鱼属鲈形目、鲳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具有雌雄同体、先雌后雄性逆转现象,属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暖水性、礁穴栖息、肉食性的凶猛鱼类。
至今为止,在我国已记录近50种的石斑鱼属种类中,点带石斑鱼是分布最广的种类之一,北起浙江南至南沙群岛的海域均有其踪迹。
一、苗种繁殖场场址的选择苗种繁殖场应选择在避风防潮条件好、水流畅通、水源充足、水质清爽、提水方便、有电网电力供应、交通便捷、并有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无污染沿海地区建造。
二、亲鱼来源、筛选与运输及强化培育1.亲鱼来源与筛选我省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生产所需亲鱼通常都是由天然海区捕获的各种规格的石斑鱼经海水网箱或池塘精养而成。
于当年的9月至11月在本省陵水、三亚等地的重点渔港或内湾的鱼排(网箱)进行筛选亲鱼,作为第二年生产的备用亲鱼。
亲鱼的筛选标准:亲鱼体重:雌鱼8~10千克/尾、雄鱼10~12千克/尾,亲鱼全长65~85厘米,体质健壮、游动活泼、反应敏捷、无畸形、体表完整无损伤,雌鱼为4~5龄(腹部有三个孔,从前至后依次为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雄鱼为5~6龄(腹部只有肛门和泌尿生殖孔两个孔),雌雄鱼比例为3∶2。
2.亲鱼运输筛选好的亲鱼,在鱼排网箱中静养1~2天后就可起水运输。
亲鱼可用活水车(循环水)进行运输,通常一辆载重3吨的活水车,可运送2300~2400千克亲鱼(约210~220尾)。
3.亲鱼强化培育(1)亲鱼培育池条件:培育池两口,其中一口为备用池(通常不盖顶遮阳),主要用于亲鱼定期过池暂养。
设计面积均为1.8亩/口,实用面积1.5亩/口,坡度为1∶1.5,池塘深度3.8~4.0米,池塘内壁铺垫水泥预制板、池底铺黑色地膜或全铺黑色地膜,池底铺砂0.3米,最大蓄水深度3.0~3.2米。
池塘中央设置排污口。
培育池上方设置棚架,其上加盖遮阳网,棚架高度可因地制宜,但要求池塘通风条件好。
每口池塘安装两台水车式(两轮)增氧机。
养殖石斑鱼育苗的技术规程
养殖石斑鱼育苗的技术规程育苗用水:经过沙滤后直接使用主要设施:①供水设施有沙滤水井1口,潜水泵1组,沙滤池1口,蓄水池1口及进出水管道1套;②充气设施有鼓风机1组、充气管道1套、充气头(2~4个/㎡);③育苗车间1间内有十个育苗池(规格为2.5*4*1.2立方米)。
暂养网箱(60*100c㎡)若干、不锈钢过筛网1套、过滤筛网1组,玻璃钢孵化桶若干个。
鱼卵来源自备水质标准:溶解氧≥5mg/L、PH值7.8~8.4、盐度28‰≤S≤33‰、氨氮≤0.3mg/L、亚硝酸盐≤0.01mg/L、水温25℃≤T≤32℃繁育流程1受精卵的处理与孵化:用100日筛绢网将受精卵浸泡在含有20ppm的聚维酮碘的消毒海水中进行滤洗消毒2~3分钟,然后按每立方米水体80~100万粒受精卵的密度倒入玻璃钢孵化桶中孵化(暗光、弱暴气),水温保持29.5℃~30.5℃。
经20小时左右孵化即可孵出仔鱼,仔鱼也可继续暂养在孵化桶内。
孵化用水用活菌王5~8ppm+大泡王0.6ppm来净化保持水质。
仔鱼经过孵化出40小时后开始有捕食动作时要立即投饵,用虾片、Bp等人工配合饵料经250目筛网过滤后投喂(驯化诱食)。
投喂2小时后用筛绢捞网转移到育苗池中继续培育,培育密度为3000-5000尾/㎡。
2育苗用水的处理在孵化受精卵的同时,育苗池进水至0.8~1.0米后,用活菌王3~5ppm来+益生健0.1-0.2ppm活化净化水质。
加入仔鱼后,每天排换水10~30公分,并每次换水后再补充活菌王3~5ppm。
整个繁育过程中根据育苗池池底清洁情况适当吸污以保持干净,避免水质恶变,充气一直保持沸腾状。
3饵料种类及投喂育苗过程使用的饵料有人工配合饵料、轮虫、桡足类及丰年虫幼体和成虫等。
仔鱼开始摄食至变态成稚鱼这个阶段,每天投喂3次人工配合饵料(时间为5:30、9:30和15:30),饵料要经筛绢网过滤后投喂;上午8时投喂1次活饵(轮虫或桡足类或丰年虫幼体),活饵要经过清洗消毒后才能投喂,此外还要经常检查水中活饵的数量,要确保水中活饵的数量大于1个/亳升,避免因饥饿而自残。
海南卓越:石斑鱼孵化技术-漂苗的分析及应对方案
石斑鱼孵化技术-漂苗的分析及应对方案石斑鱼孵化容易出现“漂苗”、黑身、打转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怎么解决?海南卓越经走访一线调查发现,导致鱼苗“漂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肠道问题导致的,也有卵质量、鱼苗体质、天气和病毒等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为了预防问题的出现,减少损失,建议从以下6点做好管理上的改进。
1、挑选质量好的卵。
选口碑好,信誉好的卵中介和卵场。
大小均匀,饱满,晶莹剔透,且漂浮在卵袋上层,无沉底现象的卵为“好”卵。
2、养护底质,防控弧菌。
弧菌是导致石斑鱼苗肠道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首先要改善池塘环境,抑制弧菌生长繁殖。
可在傍晚时用海南卓越“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干撒,第二天上午,有条件的池塘可加入新水或排换适量水,接着用“克弧”兑水浸泡后泼洒;其次防止病虫口入,从外面购买回来生物饵料可能会携带病菌,所以要做好预防处理,不可大意,建议先用干净的水冲洗,接着倒入适量的“克弧”进行曝气20~30分钟再投喂。
3、养护肠胃,提高免疫。
可以从外泼和内服两方面着手。
外泼可以结合“清源(1瓶2亩),酶解多糖(1包1亩),活性蒜宝(2瓶3亩)”泼洒,酌情可连用2次;内服方面,有个一举两得的妙招:就是外面买的生物饵料用干净水冲洗后,倒入适量“活性蒜宝”曝气20~30分钟后再投喂,不但可以预防大肠菌等致病菌对石斑鱼苗肠道的危害,还可以增强鱼苗的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
4、确保投喂,强健体质。
如果鱼苗体质太差,也会引起漂苗。
对此首先要确保投喂,满足鱼苗的摄食需要;另外配合使用“虾青素,金多维,降解灵”泼洒,1天泼1次,连泼2~3天,可以增强鱼苗体质,有效防止漂苗的发生!5、留意水质,防抗应激。
要定时巡塘,留意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做好养水护底;如果是到孵化后期(鱼苗收完翅),水体环境恶化,一旦发现“漂苗”现象,如果有搬塘条件的,建议对鱼苗进行搬塘,并在搬塘前后用“虾青素、金多维(或金VC应激灵)、离子对钙”配合“降解灵”泼洒,增强鱼苗的抗应激能力。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水。鱼苗出现背棘和腹棘后,加水时要在过滤袋的外 的死亡是提高育苗成活率的关键。点带石斑鱼育苗中
面加一层 120 目以上的筛绢网,防止鱼苗斗水时长棘 也存在 3 个危险期:
刺在袋上,脱不下来。
第 1 危险期在 4 日龄到 10 日龄,这期间的成活率
6. 1. 2 排水 鱼苗在 3 cm 以前,可以根据其大 很低。有记载,孵化 7 c,石斑鱼仔鱼存活率 < 10% [1]。据
1 育苗池与用水处理
L 以下才得到缓解。 2. 4 光照
试验中发现,育苗池水表面的适宜光照强度范围 5 000 ~ 15 000 IX,以 6 000 ~ 8 000 IX 最适宜。光照低于 5 000 IX 时,仔鱼发育缓慢,开口摄食困难;光照太强, 育苗池中藻类生长极快,对鱼苗生长不利,特别是在 仔鱼开口后的一个星期内容易发生气泡病,造成仔鱼 大规模死亡。 2. 5 盐度
停止喂贝卵后,以投喂轮虫为主,白天要注意调 节轮虫密度,及时补充,保证仔鱼摄食,傍晚根据水色 加入藻类。如果控制得当,可在一周内只加水,不换 水。当水面出现许多泡沫,水中有机颗粒多,或者氨氮 达到 0. 5 mg / L 时,要增加加水的量,如果育苗池中接 近最高水位,就需要开始换水。每次换水 l / 4 ~ l / 3,一 般先排水、吸池底,后加水,确保水质清新,并保持育 苗池水深 90 ~ 95 cm。加水之后再加入藻液,将水色调 得浓一些,有利于抑制池底长出的丝状藻类,后者能 缠绕鱼苗,造成危害。 5. 4 喂冰冻卤虫和小虾阶段
石斑鱼育苗技术
石斑鱼育苗技术石斑鱼育苗啊,就像是一场超级神奇又有点手忙脚乱的魔法秀。
你看那石斑鱼,就像水里的小贵族,育苗可不得小心翼翼伺候着。
这石斑鱼卵就像一颗颗超级迷你的小珍珠,小得感觉一阵风就能把它们吹跑似的。
要把这些“小珍珠”照顾好,那环境得像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一样舒适。
水温啊,得精准得像瑞士制表匠的手艺,高一点低一点都不行,就好像这鱼卵是超级娇贵的小公主,稍微有点不对就发脾气。
育苗池就像是石斑鱼宝宝的幼儿园,不过这个幼儿园的老师可不好当。
那水质啊,得清澈得像山间的清泉,稍微有点浑浊,就好像是在鱼宝宝的房间里堆满了垃圾,它们肯定不乐意。
而且水里的溶氧量得充足得像装满气的气球,不然鱼宝宝就会像喘不过气的运动员,游得有气无力的。
刚孵化出来的石斑鱼仔鱼,那小模样就像游动的小线头,小得可怜巴巴的。
喂食的时候可就更有趣了,饲料就像是它们的专属小点心。
这小点心可得做得精致,大小得像沙子一样,太大了就像给小娃娃塞个大馒头,它们根本吃不下。
在育苗的过程中,疾病防控就像是给鱼宝宝们请保镖。
那些病菌就像一群小恶魔,随时准备偷袭鱼宝宝。
所以得像个超级侦探一样,时刻观察鱼宝宝的状态,一有不对劲就赶紧“消灭恶魔”。
石斑鱼育苗的光照也很讲究呢。
不能太强,不然就像把鱼宝宝放在太阳下暴晒,会把它们晒晕的;也不能太弱,不然就像把它们丢在黑暗的小角落里,它们会找不到方向。
随着鱼宝宝慢慢长大,就像小朋友长高长胖一样,育苗池的空间也得跟着调整。
如果不调整,那就像把一群大人塞进小婴儿床,挤得难受死了。
有时候鱼宝宝之间也会像小孩子吵架一样,互相抢地盘、抢食物。
这时候就需要像个公平的裁判一样,把资源分配好,让每个鱼宝宝都能茁壮成长。
石斑鱼育苗是个既需要细心又需要耐心的活,就像照顾一群超级难伺候但又超级可爱的小宠物。
不过当看到那些鱼宝宝从小小的“线头”长成活蹦乱跳的石斑鱼时,那种成就感就像自己种的小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一样,简直棒极了。
内陆配合饲料培育点带石斑鱼幼鱼试验
课 题组 于 2 0 1 2年 9月 2 1日从 福建 莆 田平海 镇海水 鱼育 苗 场 购 回点 带 石 斑 鱼 鱼 苗 2 2 0 0尾 , 规格 分为 两种 ,3 尾和 4 g / 尾。
1 . 2 试 验 地点及 其设 施
试 验地 点位 于福州 大学 生物科 学与工 程学 院
的粉料 ,饲料粗 蛋 白含量 约 4 5 %。饲料 水 分含 量
化至 1 0 。养殖过程 中,通过使用生石灰控制 p H
值 ,使 其维 持在 7 . 5— 8 . 5之 间 。
小于 1 0 % ,便 于储存 。营养 结构配 比见表 1 。
表1 点带石斑 鱼幼鱼饲料原料配 比
T a b . 1 Ra w ma t e r i a l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b r e e d i n g E p i n e ph e l u s ma l a b a r i c u s f e e d
内陆配 合饲 料培 育点 带石 斑 鱼 幼 鱼试 验
封 涛 ,袁重桂 ,阮成旭
( 福州大学生命 科学与工程学 院 ,福建 福州 3 5 0 1 0 8 )
摘要 :采用人工配制海水 ( 盐度为 l O ) 、自配粉状饲料 ( 蛋 白含量 4 5 %) ,在水温 2 4— 2 9 ℃ 的范 围内,
高,而且直接投喂小杂鱼可能破坏海洋鱼类幼体
资源 ,加 重养殖 自污染 。笔 者开 展 了完 全采 用配 合饲料 养殖 点带 石斑 鱼幼鱼 的试验 , 旨在为 工厂 化培 育点 带石斑 鱼大 规格鱼 苗提供 实践 经验 和理 论依据 。
养殖 试验用 水 采 用 工业 级 无 机盐 自配 海 水 , 配 方 比例 为 :
如何饲养石斑鱼
如何饲养石斑鱼石斑鱼营养丰富,有很多人都喜欢吃石斑鱼,那么你们知道石斑鱼是怎么饲养的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石斑鱼的饲养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石斑鱼的饲养方法1、苗种培育(1)鱼苗放养:鱼苗全长2.5-5厘米时,放养于塑料框(餐桌罩)饲养,放养密度500-1000尾/框,全长5-9厘米时,放养于塑料小网箱内饲养,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箱;全长10-20厘米时直接放入10米3的圆形水泥池中饲养。
苗种放养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消毒,将不同规模的苗种分开饲养。
用塑料框和小网箱饲养时,将塑料框、小网箱放置于水泥池中,水池内充气,框和箱内不充气。
(2)饵料投喂:苗种饲养期间的饵料主要以冰鲜小杂鱼、小虾为主。
苗种全长2.5-5厘米时,每天投喂6次,上、下午各3次,投饵量为12%-20%;全长5-9厘米时段,每天投喂4次,上、下午各2次,投饵量为8%-12%;全长10-20厘米时段,每天投喂2-3次,上、下午各1-2次,投饵量为4%-6%。
苗种2-5厘米时段,可将冰鲜小杂鱼、小杂虾制成鱼糜投喂,5厘米以上苗种可根据鱼种口径大小将冰鲜小杂鱼剪成块状投喂,用小毛虾、小杂鱼仔为饵时可直接投喂。
(3)水质管理:苗种饲养期间,换水量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饵料品种情况而定。
正常情况下,应在每次投饵完成后乾地大排换水,及时清除池底残饵、粪便,保持24小时连续不断充气和对流水,水温高于25℃时的换水量为8-10个循环,平时4-5个循环。
(4)苗种分养筛选:互相残杀是老虎斑的天性,主要发生在1.5-10厘米时段,个体大小不一,具有强烈的攻击和残杀倾向,其结果是较小的被吞食,稍大的同归于尽,所以在苗种的饲养过程中须2-3天筛选一次,以保持同一养殖池中的鱼体大小规格一致,尽量减少互残,筛选一般采用石斑鱼专用的、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筛,结合手工筛选方法进行。
苗种分养筛选可结合清洗风箱或倒池时进行,筛选分苗倒池时操作要认真、轻快,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
石斑鱼养殖技术中的育苗技巧
石斑鱼养殖技术中的育苗技巧石斑鱼(Epinephelus spp.)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海水养殖鱼类。
其美味可口的肉质和高蛋白含量,使其成为养殖业者追逐的对象。
为了保证石斑鱼养殖的成功,掌握育苗技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斑鱼养殖技术中的育苗技巧,以帮助养殖技术撰写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技巧。
一、石斑鱼的苗种选择在育苗过程中,选用适宜的苗种是确保高质量苗种生产的前提。
石斑鱼苗主要分为人工育苗和野生捕捞苗两种类型。
人工育苗苗种通常经过良好的筛选和培育,其疾病抗性和生长速度较高。
野生捕捞苗则需要进行后续的人工培育和疾病控制,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适应性。
根据个体大小,苗种可分为初级苗、中级苗和育成苗,不同阶段的苗种选用需根据养殖目标和现实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二、苗种收购与运输苗种收购是石斑鱼养殖的重要环节,对苗种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
收购时应选择健康、活泼、体色鲜艳、外形完整的苗种。
同时,要求苗种供应商提供合格的苗种来源证明和健康鉴定报告,确保苗种的健康和遗传背景。
在苗种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水质和温度控制,避免剧烈震荡和过长的运输时间。
三、育苗池及环境要求育苗池是石斑鱼养殖的核心设施,其设计和管理直接影响苗种的生长和存活率。
育苗池应具备合适的尺寸和适当的水深,以满足石斑鱼苗种的生长需求。
同时,育苗池的底部应铺设合适的底质,如沙床或人工基质,以提供良好的底栖生态环境。
水质调节是石斑鱼育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水质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对石斑鱼苗种造成毒害。
此外,水温、溶解氧、光照强度和pH值等指标也需要定期监测和调节,以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合理饲养管理石斑鱼育苗阶段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促进苗种的良好生长和免疫力的提高。
饲料选择应丰富多样,含有高蛋白质和适宜的脂肪含量。
饲养次数和饲喂量应根据苗种的生长情况进行调节,避免过度饲喂导致水质恶化和消化问题。
点带石斑鱼土池鱼苗技术初探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土池鱼苗技术初探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属鲈形目,鲈(鱼旨)科,石斑鱼属,俗称青斑、红点、过鱼、石斑。
为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及东海南部,尤以南海各地海域较多。
青石斑鱼营养价值极高,据研究分析,它的肌肉氨基酸组成与人类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富含蛋白质以及钙、磷、铁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滋味氨基酸,因而味道特别鲜美,为上等海产名贵鱼类之一,其活鱼畅销于港、澳等地.近几年,人工养殖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发展较快。
但青石斑育苗多年来一直处于试验阶段,技术尚不成熟,而土池育苗更鲜有报道。
此次育苗试验为今后进一开展石斑鱼土池育苗提供了资料。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池塘情况池塘面积5亩,方形,池深2m,池底平坦,沙泥底,淤泥厚度20-30cm,进排水为同一闸门,靠纳潮可进水至1.5m,进水用80目网过滤。
另有一口面积约2亩的饵料生物培育池。
1.1.2孵化网箱孵化网箱由市面购置彩条布制成,规格为3×3×1.2m,直接置于育苗池,设置气石9个,上方搭遮荫棚。
1.1.3受精卵来源受精卵由网箱中养殖的亲鱼自然产卵而获得,经收卵、洗卵、称重、包装后,再用车运输到育苗场。
1.2育苗方法1.2.1清塘消毒鱼苗下塘前10-15天,分别对苗池和饵料生物培育池进行清理,清除池边杂草,堵塞漏洞。
并先后用茶麸20ppm、敌百虫1-2ppm、漂白粉20ppm对池塘清野消毒。
消毒2天后,80目网过滤进清洁海水60cm。
1.2.2施肥培水苗池用复合肥配合微生物制剂进行肥水,培养硅藻、绿藻及轮虫等饵料生物,池水透明度为50-75cm,水色浅绿或绿色为佳。
饵料生物培育池用经发酵后的鱼浆100kg/亩施用,28℃-32℃的条件下,3天左右即可达到生物饵料高峰,以后每天据水质情况酌情加水施肥,以使生物饵料维持在高水平。
一种石斑鱼的繁殖方法
一种石斑鱼的繁殖方法
石斑鱼是一种重要的商业鱼类,也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
以下是石斑鱼的一种常见的繁殖方法:
1.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石斑鱼繁殖的常见方法。
首先,从雌鱼和雄鱼中分别收集卵子和精子。
然后,通过加入适当的鱼类激素或人工激素来促进产卵和排精。
接下来,将收集到的精子注入到卵子中,使其受精。
最后,将受精的卵子放入合适的孵化箱或孵化池中,等待它们孵化成幼鱼。
2. 增殖箱孵化:这种繁殖方法是将石斑鱼的受精卵放入专门设计的增殖箱中进行孵化。
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大规模的繁殖项目中。
增殖箱可以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如水温、水质和光照等,以促进卵的孵化和幼鱼的成长。
3. 集约养殖:在集约养殖中,一些商业化的实验室或养殖场会利用控制水温、光照和饲料等条件来刺激石斑鱼的繁殖。
养殖场通常会模拟石斑鱼的自然环境,给予鱼类适当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雌鱼的卵子和雄鱼的精子会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人工授精并收集,然后将受精的卵子放入孵化箱中等待孵化。
这些繁殖方法可以帮助保护石斑鱼种群并推动其商业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石斑鱼的科学育苗技术
石斑鱼的科学育苗技术作者:童珍焕来源:《农家科技》2015年第06期一、亲鱼选择与培育亲鱼可选人工繁殖的或捕自自然海区的。
雌鱼选择体重0.5~1千克、腹部膨大而柔软者;雄鱼选择体重1.5千克以上、轻压腹部能流出精液者。
雌雄亲鱼按1∶1~1∶3的比例搭配。
石斑鱼是雌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鱼体,其6龄才转化为雄鱼,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自然海区的生殖群体中存在雌多雄少的性比失调现象,而且养殖条件下培育高龄大个体雄性亲鱼的时间长且费用也高,所以,亲鱼选择中的难题是性腺成熟的雄鱼不易获得。
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的雄性亲鱼不足,可用外源性激素17α-甲基睾酮诱导雌雄同体的赤点石斑鱼,可提早3~4龄使雌鱼转变为有生殖功能的雄性亲鱼,而且17α-甲基睾酮不仅可以抑制卵黄生成,而且还可影响卵原细胞增殖和分化。
对2~4龄鱼投喂50天药饵,每次剂量约5毫克/千克体重(累积量241.3毫克/千克体重),可使性转变的雄性亲鱼流精率达93.5%,授精率达81.1%,胚胎发育正常。
为解决雄性激素药饵投喂法因摄饵量不均造成的“性转变”效果不稳定和每天投饲费工、费时等问题,也可采用将17α-甲基睾酮植入鱼体的雄性激素埋植法来诱导石斑鱼提早“性转变”。
17α-甲基睾酮可一次性埋植到3~7龄成熟的赤点石斑鱼雌鱼内,50~90天后雌鱼就转变为雄鱼鱼体,使石斑鱼“性转变”过程提早5~6年。
用它们的精液得到的受精卵的受精率达73%、孵化率97%,仔鱼发育正常,能达到人工繁殖的目的。
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雌性高龄鱼的“性转变”时间比低龄鱼短,且较易获得释精的变性雄鱼。
因此,在人工繁殖中应尽量选择较高龄的、个体较大的雌鱼作变性处理,效果较好。
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性成熟的雄鱼比较难得的问题,还可应用超低温冷冻法保存精液,在液氮罐中冷冻保存2个月后的精液仍具有相当于鲜精的活力,不影响人工繁殖的效果。
人工繁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鱼性腺的成熟度,所以在诱导产卵前,加强亲鱼的培育,促其性腺发育至关重要。
石斑鱼苗孵化技术
石斑鱼苗孵化:从选种到技术要点石斑鱼苗孵化技术是石斑鱼养殖的关键,正确的孵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石斑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以下是石斑鱼苗孵化的要点技术。
1. 选种优质母鱼
石斑鱼的母鱼品质直接影响着石斑鱼苗的品质和生长。
在选种母鱼时,应该选择身体健康、体型壮实、体色鲜艳且未被人工抽卵过的母鱼。
2. 细心操作取卵
在取卵时,应该用干净、温水润湿的纱布轻轻擦拭母鱼的阴道,将卵取出。
取卵的工具需消毒干净,以免污染卵子。
3. 细心装卵
将取出的卵子均匀的撒在消过毒的网兜上,然后放入挂好的孵化槽中,这样可以让卵子充分受精和受热。
4. 适宜的水温
孵化槽中的水温要保持在27℃左右,不要过高或过低。
水质要求清洁、透明,含氧量充足。
5. 注意观察孵化情况
卵子孵化约需要48小时左右,孵化期内应该每1-2小时检查一次卵子的变化情况,看是否出现变色或者发腐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刚孵化的石斑鱼苗不能轻易转移或移动,否则容易造成死亡。
6. 合适的饲料
孵化后3天内,石斑鱼苗一般不需要喂食,以吸收卵黄囊中的养分为主。
待卵黄囊吸收完毕后,应该给予适宜的饲料进行喂养。
以上是石斑鱼苗孵化的主要技术要点,只有做好以上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石斑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养殖事业带来丰收的果实。
石斑鱼苗孵化怕光吗?石斑鱼苗孵化技术
石斑鱼苗孵化怕光吗?石斑鱼苗孵化技术养殖石斑鱼的养殖户都知道,石斑鱼苗孵化是决定石斑鱼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石斑鱼苗孵化周期短,操作简单,但对技术要求高,成功率低。
而且石斑鱼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温度的变化会给石斑鱼带来应激反应,所以养殖户也要注意,在石斑鱼苗的孵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光照,所以在石斑鱼苗孵化的时候,是怕光的。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石斑鱼苗孵化技术。
1、肥水开始使用“东方肥水膏”肥水,水肥起来后尽量少用或不用肥,多用“东方光合菌”等稳水。
2、放卵把握好放卵时间,不急不贪,选择高质量卵。
放卵前在箱里使用东方有机酸解毒,放卵后箱里使用“东方20%过硫酸氢钾”除臭、改善水质,可有效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
3、培虫开箱前1-2天使用“东方乳酸菌+东方复合芽孢杆菌”培虫,开箱时小虫量越多越好。
少量多次使用“东方乳酸菌”,既能充当开口料,又能保持虫的持续大量生长,稳水效果好还不污染塘底。
4、开箱开箱时提前半小时在箱和塘里泼洒“东方VC泡腾片”抗应激。
开箱后泼洒“东方乳酸菌+东方复合芽孢杆菌”补充饵料、培虫、稳水。
5、防青苔清塘时是防青苔的最佳时机,孵化过程中发现青苔开始生长,可少量多次使用“东方青苔净”,抑制青苔生长。
6、稳水定期使用活菌“东方EM菌”稳水。
7、投喂适量投喂,每次投喂前用“东方EM菌”洗虫,抑制有害菌。
8、阴雨天管理雨前注意稳水,可提前使用“东方VC泡腾片”稳水抗应激。
雨中注意抗应激增氧,可使用“东方VC泡腾片”抗应激,晚上使用“东方增氧片”增氧解毒。
雨后注意防气泡病,中午使用“东方增氧片”,可有效预防。
9、防水变水质稳定是孵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藻相、菌相、浮游动物,三者的平衡是水体稳定的基础。
藻类生长不旺盛可以适当补肥,水太肥易得气泡病。
活菌就是水体的润滑剂,需要少量多次补充。
浮游动物是鱼苗的主要饵料。
虫太多时可适量补充“东方乳酸菌+东方复合芽孢杆菌”给虫吃,防止水体变清和虫缺饵死亡。
10、防高温适当加深水位,最深处1.5-2m,给鱼苗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同时深水位有利于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小虾或碎鱼肉
点带石斑鱼长到4—5cm,可以开始喂小虾或碎鱼肉。每天Βιβλιοθήκη 次,当鱼苗不集中抢食时停止投喂。
5 水质管理
5.1 出膜仔鱼下池阶段仔鱼下池时,水深40cm左右,到投喂贝卵前不需要加水或换水。
5.2 喂贝卵阶段
只要贝卵的用量控制得当,每天加水2—5cm(水深),一般也不需要换水,靠藻类的平衡作用和适当加水维持水质稳定。
3.1.3 培育水育苗初期,水深40cm。接种一些单细胞藻类,尽快地在育苗池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保证水质不致于变化太快,还可作为轮虫的饵料。通常在放苗前一天注入新水,每立方米水加入浓的小球藻液40~60L、金藻液2.5—5L、浓缩海洋酵母15ml。3.2 放苗
点带石斑鱼受精卵在适宜的水温和盐度条件下 孵化时间20h左右,初孵仔鱼当天就可以进入育苗池。放苗密度30000~50000尾/m3。放苗时注意适宜的水温和盐度,孵化用水(或包装袋内)与育苗池的水温差不超过1℃,盐度差不超过3‰。将鱼苗慢慢放到池内。刚下池的鱼苗喜聚在池角,并且以上层为多。
4.1 开口饵料
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摄食一般在出膜的第3~4天,水温24~26℃第4天开口,26—28℃第3天开口。仔鱼开口摄食时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肉眼观察到仔鱼的眼部黑色素和腹部黑色素已经出现;(2)将仔鱼置于玻璃杯中,可见其用吻部有力地碰撞杯壁或杯底。一旦发现仔鱼有摄食动作,要及时投喂开口饵料,保证仔鱼得到足够的营养。仔鱼开口摄食后,前3d喂以贝类幼体,也可以直接投喂某些动物的成熟卵细胞,如江珧卵、牡蛎卵、海胆卵等。每天投喂4次,每次每立方米育苗水体投喂贝卵(或海胆卵)10g,均匀泼洒全池,并在仔鱼开口的第2天起投入少量的轮虫。
当鱼苗开始长出背棘和腹棘(约14日龄),活动能力增强,可改喂挠足类为主,保持育苗池中桡足类的密度为1000—2000个/L。点带石斑鱼苗以桡足类为主要食物的时间较长。有20d以上(约为整个稚鱼阶段)。这个阶段如果桡足类供不应求可以补充一部分卤虫无节幼体,有条件时也可以补充一些虾类的无节幼体。此时,很容易用肉眼观察到鱼的摄食情况和是否饱食,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鱼是否吃饱来增减饵料的投喂量。
4.4 喂摇蚊幼虫或冰冻卤虫
点带石斑鱼长到全长2.5cm左右即进入幼鱼阶段。可以投喂冰冻卤虫。由于冰冻卤虫是死饵料,投喂必须少量多次。一般每天3—4次。开始训练数天,在冰冻卤虫中混入一些活的桡足类,在鱼集中的池角或池边慢投喂。经过训练的鱼逐渐能成群抢食。以冰冻卤虫为饵料,一直持续到体长4~5cm。
点带石斑鱼产卵、孵化用水盐度为30—33‰时孵化率较高,盐度降低则孵化率下降。育苗前期用水盐度与孵化用水相同,育苗后期盐度可逐渐降低。
3 放苗
3.1 放苗前的准备
3.1.1 育苗池消毒 通常将池底和池壁刷净,漂白粉消毒,冲洗3~4遍至用硫代硫酸钠测试无余氯即可。
3.1.2 调节光照要求光照时数11h以上,中午水面最大光照强度6000~8000lx。一般育苗季节的光照强度都高于此值,可在育苗池上方铺盖遮光网调节光照强度。
第2危险期是在后期仔鱼阶段,这时鱼已经长出长的背棘和腹棘,内部器官进一步发育、外部形态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观察到这个阶段的仔鱼全身产生教液,由于趋光性彼此集群在一起,过度密集,窒息致死;有时观察到鱼在水面打转后突然死亡,其原因有待研究。作者发现采取以下措施有明显的好处:夜间育苗池边不开灯,保持水质清洁,清除池底和池边的丝状藻类,注意饵料的营养,防止鱼的密度过高等。
点带石斑鱼育苗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与海水鱼类育苗基本相同,但需要注意几点:
6.1.1 注水喂贝类幼体期间,可以用过滤袋接在进水口,袋的底部浸入育苗池水面之下,慢慢加水。鱼苗出现背棘和腹棘后,加水时要在过滤袋的外面加一层120目以上的筛绢网,防止鱼苗斗水时长棘刺在袋上,脱不下来。
6.1.2 排水鱼苗在3cm以前,可以根据其大小不同,用相应规格的筛绢网做成换水套,虹吸排水。当全长达到4—5cm时,可以将塑料筐直接盖在池底的排水孔上排水。
5.4 喂冰冻卤虫和小虾阶段
一旦开始投喂死饵料,残饵极易污染水质,加上鱼的摄食量增大,水质易变。这阶段一般保持水深45~55cm,每天吸底、换水1次,不必接入单胞藻。水温高时,每天换水2次。
6 进排水、吸污、转池、收苗的操作与各阶段的养殖密度
6.1 进排水、吸污、转池、收苗的操作
1 育苗池与用水处理室内水泥池,长方形,面积10m2(4m×2.5m),池深1m。进、排水方便,能控制温度、调节光照。每池设12只气石充气。育苗用水要求水质清洁,使用前经砂滤。
2 育苗环境条件
2.1 水温
仔鱼期适宜水温为24—29℃,水温22℃以下仔鱼不能开口摄食,22—24℃仔鱼开口成活率极低,30~3l ℃仔鱼活动不正常。稚鱼期的适温范围略宽。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点带石斑鱼育苗技术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有3个:(1)出膜仔鱼小,全长1.6mm左右,活动能力弱;(2)摄食活饵料,饵料培养环节多,难于控制,常造成饵料供应不及时;(3)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狭窄,人为控制难度大。这些原因致使育苗效果不稳定。作者从1998年8月开始准备,分别于1998年10月、12月,1999年1月、12月和2000年1—4月,从饵料准备、环境条件的控制、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先后进行了58批次的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2.4 光照
试验中发现,育苗池水表面的适宜光照强度范围5000—15000lx,以6000~8000lx最适宜。光照低于5000lx时,仔鱼发育缓慢,开口摄食困难;光照太强,育苗池中藻类生长极快,对鱼苗生长不利,特别是在仔鱼开口后的一个星期内容易发生气泡病,造成仔鱼大规模死亡。
2.5 盐度
6.1.3 吸污、清洁池底育苗期间为保持育苗池清洁要经常吸污,鱼全长4cm以前可用虹吸法吸去底部的污物,鱼全长在4cm以上则可直接将过滤筐盖在排水口上,一边排水一边用软扫把轻轻将污物扫向排水口。
6.1.4 拉网、捕苗鱼苗的背棘和腹棘未收缩之前,一般不宜拉网捕苗;之后,需要经常拉网、分规格培育。拉网前先将池底吸干净,用密布网小心将鱼捕起。
7.3 关于育苗用水的盐度
试验中发现,点带石斑鱼发育到后期仔鱼,育苗用水的盐度可逐渐降低到25左右,对鱼无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育苗要求有较大量的轮虫、桡足类,有时轮虫、桡足类在较低盐度条件下繁殖得更好,或它们是来源于较低盐度的水体。如果将来源于较低盐度水体的生物饵料投喂到盐度为30—33‰的育苗池中,饵料生物很快沉底,最后大部分死去。这种情况下,先将育苗用水的盐度逐渐降低,使之与生物饵料的生长环境相适应,可以取得较好育苗的效果。
7.2 关于育苗过程中的危险期
薄治礼在1993年指出,石斑鱼的育苗过程中有几个死亡率很高的阶段,并称作危险期,降低危险期的死亡是提高育苗成活率的关键。点带石斑鱼育苗中也存在3个危险期:
第1危险期在4日龄到10日龄,这期间的成活率很低。有记载,孵化7d,石斑鱼仔鱼存活率〈10%。据介绍,全军覆没也是常有的事。通常认为,可能的原因包括卵质不良、先天性畸形、不能开口摄食等。作者进行点带石斑鱼的育苗试验,结果也很不稳定,开口期成活率最高达70%,最低为0。从各种情况分析,认为除上述原因外,饵料中缺乏必需的生物生理活性物质,仔鱼很难完成内源性营养到外源性营养的过渡是仔鱼成活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育苗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投喂大小要适口、营养上满足需要的开口饵料;及时投喂开口饵料,未及时开口摄食的仔鱼由于卵黄囊未耗尽,当时并不死亡,但因营养不足,活力逐渐减弱,成活率很低;控制孵化水温和前期育苗水温,水温高时,仔鱼的代谢消耗太快,外源性营养跟不上;水质要好,除某些化学因子影响到仔的生长发育外,水中颗粒物质粘附在仔鱼身上,可使之活力减弱。
6.2.3 全长4~6cm期间,培育密度以400“600尾/m2为宜。
7 育苗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7.1 关于仔鱼的开口饵料
仔鱼开口时口裂较小,还不能摄食轮虫,目前惯常的做法是用牡领受精卵和幼体作为开口饵料。但是,在海南能得到牡蛎幼体的时间并不多,作者试用过牡蛎卵、海胆卵、江珧卵等,认为只要大小合适,经过了大生长期的卵细胞都可以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未受精的生殖细胞有容易污染水质的缺点,但在使用上比较方便,容易得到,营养丰富,只要控制好也可以使仔鱼顺利渡过开口期,进入摄食轮虫的阶段。具体做法是:开口的头3d投喂贝卵(或海胆卵),每天4次,每次每立方米育苗水体投喂10g,均匀泼洒全池,并在仔鱼开口的第2天投喂少量的轮虫,使之逐渐过渡到摄食轮虫。
6.2 各阶段的养殖密度
点带石斑鱼全长达到3.5~4cm以后,才可以使用鱼筛分规格,过筛时,将筛吊在水中,让鱼自由逃出。鱼长大后才更容易操作。
6.2.1 仔鱼放苗密度 一般为30000—50000尾/m3。
6.2.2全长不到2cm的鱼背棘和腹棘末收缩,一般不宜搬动。如果开口成活率高,池内鱼苗密度过高才需要分池培养。最高密度一般不超过5000尾/m3(水深80cm左右)。
4 饵料及投喂方法
育苗前,要准备好各种饵料,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及时更换不同种类的饵料。更换饵料应注意:(1)每次更换饵料,要有2—3d的过渡时间,以便多数鱼能很好地适应新饵料;(2)更换饵料要适时,太迟影响鱼的生长,太早则由于大部分个体还不能摄食,不仅浪费,还会引起生长不均匀,使个别能摄食较大饵料的个体长得特别快。
5.3 喂活饵料阶段
停止喂贝卵后,以投喂轮虫为主,白天要注意调节轮虫密度,及时补充,保证仔鱼摄食,傍晚根据水色加入藻类。如果控制得当,可在一周内只加水,不换水。当水面出现许多泡沫,水中有机颗粒多,或者氨氮达到0.5mg/L时,要增加加水的量,如果育苗池中接近最高水位,就需要开始换水。每次换水1/4~1/3,一般先排水、吸池底,后加水。确保水质清新,并保持育苗池水深90~95cm。加水之后再加入藻液,将水色调得浓一些,有利于抑制池底长出的丝状藻类,后者能缠绕鱼苗,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