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答案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是指儿童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来创造、组织和表达新的理念、概念和观念的能力。

想象力是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学习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以下内容中,将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在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象力的发展既是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儿童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自由的想象和构思,儿童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和场景。

儿童在想象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想象和创造,儿童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和思考的效果。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早期,儿童开始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

他们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角色,比如扮演医生、老师等。

同时,他们会通过玩具和绘画进行想象和表达。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想象力逐渐发展为更复杂和抽象的形式。

他们开始使用符号和图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

随着他们的生活经验的增加,他们开始在想象中创造出更丰富的角色和情节,如超级英雄、仙女等。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环境的刺激是促进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关键。

家庭和学校的丰富的文化环境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音乐、剧场等,都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其次,游戏和玩具也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重要媒介。

例如,使用积木搭建城堡或玩具飞机可以帮助儿童创造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此外,社交互动也是促进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同伴一起玩耍和分享想法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有许多方法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

首先,提供丰富的刺激和材料。

例如,给儿童提供不同种类的图书、绘画工具、玩具等,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和创造。

其次,鼓励儿童参与戏剧、音乐和角色扮演等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此外,提供合适的游戏环境,例如搭建积木城堡或玩具轨道,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6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6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主题6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简答与论述
1. 幼儿无意想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②想象的主题不稳定;③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④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⑤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 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能促进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成人可以从以下方面促进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①积累感性经验,丰富幼儿大脑中的表象;②在自主自由的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想象;③以文学艺术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的再造与创造想象;④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创造性解决问题;⑤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3. 简述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发展特点主要是:①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和具体的情境刺激,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②实际行动是再造想象的必要条件;③有鲜明的年龄特征,2~3岁再造想象初步萌芽,3~4岁再造想象迅速发展。

二、材料分析
上述案例1中幼儿的想象类型属于典型的无意想象,案例2中兰兰的想象初步的目的性,但是仍是以无意想象为主。

幼儿的无意想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幼儿在捏泥之前没有计划性,先捏后想,根据捏成的结果说像什么,这体现出幼儿的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②幼儿捏泥的形状在随时变化,兰兰从想象画猫咪到小火车再到猫咪,也体现出想象的主题很不稳定。

③幼儿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体现在画面上就是构图不完整,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大。

除此之外,幼儿的无意想象还以过程为满足,容易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想象练习题一、选择题(30*3)1.幼儿看见天上的云彩,说是“有个小孩在骑大马”,这是一种()。

A.注意B.感觉C.想象D.知觉2.学前儿童在游戏中,一会儿把木棍当成枪,一会儿又当马骑。

这属于()。

A.记忆活动B.想象活动C.思维活动D.注意活动3.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

A.0-2岁B.2-3岁C.3-6岁D.5-6岁4.看天上的白云,想象它是飞奔的“骏马”或是一座会动的“山”。

这种想象属于()。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5.梦是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属于想象的一种,是()。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有意想象D.无意想象6.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这属于()。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7.鲁迅先生创作的“阿Q”属于()。

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8.学前儿童想象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B.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C.创造想象占主要地位D.理想占主要地位9.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

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A.想象有预定目的,不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由外界刺激引起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10.一个孩子用积木搭了模型,高兴地说我的“火车”可以开了,看见电视里正在播放发射火箭,便说“火车”是“火箭”了;看到别的小朋友搭了房子,便又说“火箭”是“房子”。

这属于()想象。

A.无意B.有意C.再造D.创造11.幼儿常常是画了“小船”又画“气球”;画了“牙刷”又画小花。

表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A.以想象过程为满足B.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C.想象受情绪的影响D.想象受兴趣的影响12.下列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13.5岁的儿童说:“我想画小兔、小草,还想画小狗.....”他基本上按他所说的去画,想象特点是()。

学前儿童游戏,章节测试 第九章

学前儿童游戏,章节测试 第九章

第九章规则游戏的指导一、单项选择题1.皮亚杰认为,儿童规则行为发展的规则协调阶段指的是()A.第一阶段(3岁左右)B.第二阶段(3~5岁)C.第三阶段(5~7岁)D.第四阶段(11~12岁)【解析】D 本题考查儿童规则行为发展的四个阶段。

A项是以动作为中心的玩物阶段,B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游戏阶段,C项是初步合作阶段,D项是规则协调阶段。

2.儿童游戏发展遵循的规律是()A.练习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游戏→象征性游戏B.练习性游戏→规则游戏→结构性游戏→象征性游戏C.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游戏D.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结构性游戏【解析】C3.规则游戏是由明显的规则和隐蔽的想象情境所组成的,规则具有“约定”的作用。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A.朱智贤B.维果茨基C.福禄培尔D.洛克【解析】B 本题考查规则游戏的特点。

维果茨基认为规则游戏是由明显的规则和隐蔽的想象情境所组成的,规则具有“约定”的作用。

4.规则游戏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影响和制约规则游戏能否顺利进行的核心要素是()A.游戏目的B.游戏玩法C.游戏规则D.游戏结果【解析】C 本题考查了规则游戏的核心要素。

游戏规则规定了游戏动作的顺序以及游戏中被允许或被禁止的行为,可以约束或调整幼儿的行为,保证游戏任务的完成,是影响和制约规则游戏能否顺利进行的核心要素。

5.规则游戏的核心是()A.规则B.竞争C.输赢D.文化传递【解析】A 本题考查规则游戏的特点。

规则游戏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和文化传递性的特点。

遵守规则和使用策略是规则游戏不同于其他游戏的典型特点,规则是规则游戏的核心,输赢是规则游戏的结果。

6.在儿童规则行为发展过程中,开始比较彼此的表现并考虑对手的意图,标志着“去自我中心”能力的发展阶段是()A.第一阶段(3岁左右)B.第二阶段(3-5岁)C.第三阶段(5-7、8岁)D.第四阶段(11-12岁)【解析】C 本题考查儿童规则行为发展的阶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6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6参考答案

主题6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探寻1 解析想象一、名词解释1.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 有一定的目的性,需要意志努力,自觉主动进行的想象,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式。

3. 通过想象过程创造的新形象称为想象表象,是大脑对已有表象的粘合、重组,对过去已感知过的事物进行再加工改造后得出的形象。

二、单项选择题1.D2.A3.B4.A5.C三、填空题1. 想象表象2.客观现实3. 补充、替代4. 形象性、概括性5. 想象表象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根据想象是否有明确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根据想想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可以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2.科学幻想是科学预见的一种形式,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发展的推动力,是具有进步意义和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

空想指消极的幻想,是客观规律和社会条件不允许实现的幻想。

空想是一种完全脱离现实的发展规律,在现实中毫无实现可能幻想,是一种无益幻想。

3.预见功能:人在劳动前,可以通过想象来计划和预期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及行动的过程,这是人类劳动的主要特点。

4.补充功能: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很多事物人们无法直接感知。

人们可以借助想象,弥补自身认识活动的不足。

六、论述题想象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首先,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人脑对现实事物的反映。

其次,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再次,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探寻2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一、名词解释1.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空间几何形体)进行观察、分析、认知的能力。

2. 记忆表象是通过感知觉获得,并保存在大脑中的事物的形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

3.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发展
1. 无意想象为主导
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 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 ,没有预定的目的, 比如看到天上的白云 ,可能会想象它是某 个动物或物体。这种 想象是无意识的、自 发的,也是学前儿童 想象的主要形式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2. 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 地、主动地进行想象,比如在游戏中能够按 照预定的目的和规则进行角色扮演和情节设 计。这种有意想象是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 个重要标志
2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 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学前儿童的想象 发展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包括 生理、心理、环 境和教育等方面
1. 生理因素
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 与他们的生理发展密 切相关。随着脑部神 经系统的不断成熟, 儿童的想象能力也逐 渐提高。同时,身体 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儿 童的想象力发展
-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学前儿童想 象的发生发

XXXXXXXXX
-
1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2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3
总结与建议
1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 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的想象是一个由简单到 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发展
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想象的内容和形 式逐渐丰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 个方面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4. 教育因素
教育对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起 着关键作用。通过提供各种刺激 和鼓励,教育者可以帮助儿童拓 展他们的想象力。例如,通过阅 读、绘画、音乐、游戏等活动, 教育者可以引导儿童进行创造性 想象。同时,教育者也要注意不 要过度限制儿童的想象力,让他 们有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发挥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

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2 教学内容介绍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想象发展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相关理论和概念。

引入案例分析,让学员进行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员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二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2.1 教学目标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和阶段。

2.2 教学内容讲解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想象能力的差异。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不同年龄阶段的想象发展特点。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察。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员对不同年龄阶段想象发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影响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因素3.1 教学目标了解影响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各种因素。

3.2 教学内容讲解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对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影响。

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影响想象发展的因素。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探讨不同因素对想象发展的具体影响。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员对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教育策略4.1 教学目标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在教育环境中创设有利于想象发展的条件。

介绍各种教育活动和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讲述、绘画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教育策略和方法。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设计具体的教育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员对教育策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员进行分析。

讨论如何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

5.3 教学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分析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练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练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练习题与答案学前儿童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可以让他们探索世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练习题和答案,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1. 在上积木游戏时,你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建筑师挑战”。

让孩子们用积木搭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他们可以想象城市里有哪些建筑物、交通工具、公园等。

同时,可以逐步增加难度,让孩子们搭建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如宇宙飞船、奇幻城堡等。

答案示例:孩子们可以搭建高楼大厦、火车站、公交车站、游乐园、医院等建筑物,还可以尝试用积木搭建水族馆、动物园等特色场所。

他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2.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你可以设定一些情境,让孩子们担任不同的角色,创造自己的故事。

例如,你可以说:“你是勇敢的海盗队长,你的任务是寻找宝藏岛。

你需要带领团队,进行海上冒险。

”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是什么样的海盗队长,会遇到什么困难,应该如何解决。

答案示例:孩子们可以设想自己的船上有一个魔法师,可以用魔法帮助他们寻找宝藏。

他们可能还会遇到巨大的海怪,需要想办法躲避或对抗。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惊险冒险故事。

3. 在绘画活动中,你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简单的线条轮廓,让他们自己完成这幅画。

例如,你可以画一个鸟的轮廓,然后告诉孩子们,“请你用想象力,为这只鸟画上羽毛、眼睛、喙等细节”。

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答案示例: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给鸟画上五彩斑斓的羽毛,用大大的眼睛和可爱的喙勾勒出鸟的形象。

他们还可以尝试画上一片蓝天,让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4. 在故事讲述环节中,你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编写故事。

例如,你可以给孩子们一张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中的场景和人物,发挥想象力编写故事。

或者你可以给他们一个开头,让他们继续下文。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圣才出品】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9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9.1 复习笔记一、想象的发生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一)想象的发生1.想象产生的条件(1)想象的含义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2)想象产生的条件①条件a.头脑中要有相当数量的、具有稳定性的表象贮存作为想象活动的对象,即加工材料;b.要有运用内部的智力动作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能力。

②关于两种条件的说明这两个条件,儿童出生时皆不具备。

a.稳定性的记忆表象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儿童虽然生而具有原始的感知和记忆形式(各种感觉、形状知觉和无意识的形象记忆等),可以获得某些客观事物的映象。

但这种映象往往很不稳定:一方面,这些映象基本上都是事物的具体表象,缺乏一定的概括性;另一方面,映象保持的时间很短,虽不一定是“稍纵即逝”,但也很难成为想象的加工材料。

大约到1.5~2岁左右,儿童才可能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记忆表象。

b.内部智力动作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儿童最早出现的是以搜寻客观事物信息为主的感知动作。

随着手的灵活动作的出现和发展,才开始形成带有解决问题性质的实物操作动作。

随着经验的积累,这些外显的实际智力动作可以逐渐“内化”——转化为隐蔽在头脑中进行的内部智力动作。

外部智力动作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更非一蹴而就,大约也是在1.5~2岁,儿童运用内部智力动作加工旧表象的能力有所萌芽。

2.儿童想象的萌芽状态及其表现儿童最初的想象基本是记忆表象的简单迁移,加工改造的成分极少。

例如,2岁的儿童在吃饼干的时候,会把咬过的饼干形状联想成月亮的形象。

儿童用塑料雪花片表示饼干喂布娃娃的游戏也反映了儿童原始的想象。

这种相似联想、象征性游戏,都是儿童想象的初期表现。

(二)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想象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两类:认知性想象和情感性想象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儿童的想象与意识的表征功能密切相关。

(1)表征功能含义又称象征功能或符号功能,是指运用信号(实际物体、形象、语言、数学符号等)来象征或代替其他事物。

学前心理学--A卷

学前心理学--A卷

学前心理学** A卷一、单选题1.(2分)一般能力又称之为()。

• A. 再造能力• B. 创造能力• C. 智力• D. 操作能力答案C解析2.(2分)()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 A. 个性• B. 气质• C. 能力• D. 性格答案D解析3.(2分)最早提出气质这一概念的是()。

• A. 希波克拉特• B. 巴甫洛夫• C. 冯特• D. 盖伦答案D解析4.(2分)儿童对镜中自我的映像很感兴趣,这种现象叫()。

• A. 戏物• B. 伙伴游戏• C. 戏镜子• D. 相倚性研究答案B解析5.(2分)个性倾向性是个体活动的()。

• A. 动力系统• B. 认知系统• C. 能力系统• D. 生物系统答案A解析6.(2分)与“强、平衡、不灵活”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答案C解析7.(2分)儿童大约在()左右出现了最初性格方面的差异。

• A. 半岁• B. 一岁• C. 一岁半• D. 二岁答案D解析8.(2分)以下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同情• B. 分享• C. 合作• D. 攻击答案D解析9.(2分)()中的亲子交往是儿童心理社会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A. 哺乳• B. 日常生活• C. 保育活动• D. 教养活动解析10.(2分)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

• A. 心理特征• B. 心理倾向• C. 心理特征和倾向• D. 道德品质答案C解析11.(2分)“早慧”、“大器晚成”,这是能力()。

• A. 类型差异• B. 发展水平差异• C. 表现早晚的差异• D. 创造性的差异答案C解析(2分)最复杂的儿童游戏是()。

• A. 单独游戏• B. 联合游戏• C. 平行游戏• D. 合作游戏答案D解析13.(2分)一个人特有的心理面貌,称之为()。

• A. 个性• B. 个性倾向性• C. 心理状态• D. 自我意识答案A解析14.(2分)亲子交往是从()开始的。

学前儿童的无意想象

学前儿童的无意想象
例如,在一次“老鹰捉小鸡”的游 戏中,幼儿由于同情被捉去的小鸡, 产生了这样的想象:“最后又把小
鸡救回来了。”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 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
低,是幼儿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例如,幼儿画了“小人”,又画 “螃蟹”;先画了“海军”,然后
又画了一把“牙刷”。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例如,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 样又画一样,直到把整张纸画满为 止,甚至最后把所画的东西涂满黑 色,自己口中念念有词,感到极大
的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概念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 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 刺激直接引起。
例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 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 车;看见书包,有想象去当小学生。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例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 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 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

第九章幼儿想象习题答案

第九章幼儿想象习题答案

第九章幼儿想象习题答案第九章幼儿想象习题答案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力。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本章的习题旨在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是习题的答案。

1. 画出你想象中的梦想家园。

答案:这个问题是鼓励孩子们展开他们的想象力,所以每个孩子的答案都可能不同。

他们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梦想家园,比如一个有彩虹滑梯和巧克力泉水的房子,或者是一个充满了玩具和游乐设施的大花园。

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 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最想飞到哪里去?答案:这个问题是鼓励孩子们思考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他们可以回答说他们想飞到海边,看到大海的美丽;或者飞到森林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

孩子们可以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来展开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动物和自然环境的知识。

3. 如果你有一张魔法地图,你会去探索哪些地方?答案:这个问题是鼓励孩子们思考他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心。

他们可以回答说他们想去探索神秘的丛林,寻找宝藏;或者去冰雪世界,和企鹅一起玩耍。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事物的兴趣。

4. 你最喜欢的超能力是什么?你会用它来做什么?答案:这个问题是鼓励孩子们思考他们想要拥有的超能力。

他们可以回答说他们想要拥有隐身的能力,用来偷偷摸摸地吃零食;或者拥有变形的能力,变成自己喜欢的动物。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

5. 如果你是一位小小画家,你会画什么样的画?答案:这个问题是鼓励孩子们思考他们对于艺术的兴趣。

他们可以回答说他们想要画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或者画一幅有趣的动物画。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表达他们内心的世界,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对于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通过这些习题,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学前⼼理学(第⼆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五”规划教材学前⼉童⼼理学(第⼆版)钱峰汪乃铭主编第⼀章:学前⼉童⼼理发展概述⼀、掌握以下概念⽆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客观环境遗传素质1⽆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来的反射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3客观环境P8:⼈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然环境涵盖很⼴;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

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理特征⼆、.什么是⼼理的实质?答:1.脑是⼼理的器官 2.⼼理是⼈脑的机能 3.⼼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制约⼉童⼼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说明。

答:P9 制约⼉童⼼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类是遗传⽅⾯的因素(如低能⼉、痴呆⼉),另⼀⾯是环境⽅⾯的因素(狼孩玛卡)。

实例省略。

第⼆章:学前⼉童的注意⼀、掌握以下概念⽆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答:⽆意注意P13:⽆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没有⾃觉的⽬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

它具有⾃觉的⽬的,并和意志努⼒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是指在同⼀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注意与⼈的⼼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存意义;对⼈类来说,由于⼈的⼼理活动中有了语⾔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

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其⼀,选择功⽤。

(听课)。

其⼆,保持功⽤。

(画画)。

其三,调节和监督功⽤。

(搭积⽊)由上可知,注意对于⼈的⽣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使⼈能随时察觉外界的变化,集中⾃⼰的⼼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习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学前儿童想象地发展一,填空题1. 想象地发展是学前儿童创造思维发展地核心。

2.根据想象内容地新颖性,独特性与创造性,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二,选择题1在学前儿童地绘画中,可以发现学前儿童画地大象头特别大,鼻子特别长,这说明 B 。

A.学前儿童想象地独特性B.学前儿童想象地夸张性C.学前儿童想象地情绪性D.学前儿童想象不受外界刺激地影响2.在学前儿童游戏中,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

这表明 A 。

A.想象地主题不稳定 B.想象地内容零散,无系统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想象受情绪与兴趣地影响3.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它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地长颈鹿。

”这说明 B 。

A.学前儿童想象地独特性B.学前儿童地想象易与现实相混淆C.学前儿童想象地情绪性D.学前儿童想象不受外界刺激地影响4.学前儿童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地发展表现为 A 。

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B.无意想象开始萌芽,并成为学前儿童想象地典型形式C.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无意想象已趋完善D.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在学前儿童生活中占同重要地位5.学前儿童听老师讲《西游记》地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空地情景,这是 D 。

A.逻辑思维B.创造想象C.综合想象D.再造想象6.(2012年真题)在同一张桌子上绘画地学前儿童,其想象地主题往往雷同。

这说明学前儿童想象地特点是 B 。

A.想象无预定目地,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想象地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C.想象地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地性三,简答题1.学前儿童想象地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案:学前儿童期想象发展地主要特征表现如下:(1)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想象有时与现实相混淆2.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地特征是什么?答案: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地特征具体表现在:(1)想象无预定目地,常由外界刺激引起(2)想象主题不稳定,内容零散(3)想象过程受兴趣与情绪地影响四,案例分析1.案例:某学前儿童特别喜欢听古典音乐,它也很崇拜音乐家。

学前心理学想象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想象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想象试题及答案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来说,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对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套学前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主要包括哪些?A.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B. 婴儿期、学步期、学龄前期C.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D.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儿童期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A. 好奇心强B. 模仿能力强C. 思维具有抽象性D. 想象力丰富答案:C3. 学前儿童在认知发展上,主要依赖哪种学习方式?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抽象思维D. 逻辑推理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要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

婴儿期(0-1岁)的儿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技能来探索世界;幼儿期(1-3岁)的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语言能力迅速发展;学龄前期(3-6岁)的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显著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增强。

2. 学前儿童的模仿学习有哪些特点?答案:学前儿童的模仿学习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模仿是儿童学习新技能和行为的主要方式;其次,儿童倾向于模仿他们认为重要的人,如父母或老师;最后,模仿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三、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答案:游戏活动是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社交技能,如轮流、分享和合作;再次,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后,游戏活动还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增强身体素质。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学前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也是一门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儿童成长的艺术。

学前儿童的想象答案

学前儿童的想象答案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想象答案(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九章学前儿童的想象一、名词解释1、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过程。

2、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来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3、有意想象:主动的、有目的的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任务而进行的。

4、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5、创造想象: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

6、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与未来事物的想象。

二、判断题×√××√×√三、选择题ABA BDA四、填空题1、再造2、幻想理想3、再造想象4、独立性、创造性(首创性)、新颖性5、再造想象、创造想象6、无意性、有意性、再造性、创造性7、无意、再造五、简答题1、答:(1)无意想象占主导,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2)再造想象占主导,创造想象逐渐发展。

(3)想象脱离现实。

(4)想象与现实相混淆。

2、答:(1)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2)常常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3)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3、答:这是由于幼儿的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起来。

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

有时候,则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

六、案例分析题1、答:幼儿初期主要以无意想象为主,它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物影响下不由自主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由于这种想象没有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所以幼儿想象活动主题不稳定,极易变化。

在材料中,小女孩声称要画一个电视机,接下来又说要画一个苹果,最后变成了气球体现了这一特点。

2、答:小班红红很想自己能像哥哥姐姐那样参加“小红花合唱团”,所以想象自己参加了“小红花合唱团”并告诉了妈妈,这体现了幼儿常常把想象和现实相混淆,这是由于幼儿认识水平不高,有时会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就变成记忆中的事情了。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想象一、名词解释:1.想象2.无意想象3.有意想象4.再造想象5.创造想象6.幻想二、判断题:1.想象是对不存在的事物进行加工的心理活动。

( )2.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 )3.想象是人一出生就具备的心理活动。

( )4.有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 )5.中班以后,幼儿的想象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有意性和目的性。

( )6.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是根据想象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

( )7.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相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

( )三、选择题:1、有两个月不让一个小女孩吃鸡蛋后,她在梦里吃了好几个鸡蛋。

这是()。

A.反映愿望的梦。

B.回忆痛苦的事情,但有好的结果的梦。

C.恶梦。

D.受罚或自我惩罚的梦。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小班开始,幼儿的想象就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B.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

C.在创造想象发展的基础上,再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D.幼儿的想象不需要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3、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

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往往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象活动。

这表明幼儿的想象()。

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主题不稳定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4、读《西游记》时我们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形象是属于()A. 幻想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5、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阿Q”的形象,这种想象属于()A.无意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6、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1.《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的形象属于( )。

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7-9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7-9章

第七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填空题1.所谓“”,是指婴儿对某些感觉信息比较喜爱,注意他们的时间比较长。

2.无意注意也叫是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 在无意注意的产生中有重要作用,而与有意注意有关。

二、判断题1.无条件定向反射是儿童原始的注意行为。

2.婴儿无意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偏好性质的变化上。

3.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特别是额叶控制的。

4.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维持时间很短,只能维持3-5分钟左右。

5.大班儿童已经能通过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来保持有意注意。

6.儿童一般不善于根据任务的需要灵活地转移注意。

7.儿童掌握的熟练技能较少,会导致注意的分配比较困难。

三、问答题1.引起儿童分心的原因有哪些?2.对于教师而言,如何防止儿童注意分散?3.家长怎样培养儿童注意发展?4.婴儿注意的偏好有哪些特点?第八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填空题1.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

2.记忆恢复有两种形式:再认和。

3.新生儿的记忆,从其恢复形式上看都属于“”。

4.婴儿明显的再认出现在个月左右。

5.记忆保持时间也称记忆的。

6. 指的是记忆材料的种类。

7.学前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的扩大。

二、概念解释1.“客体永久性”观念2.延迟模仿3.儿童期健忘三、简答题1.记忆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有哪些?2.新生儿记忆的表现有哪些?3.学前儿童记忆的内容有哪些变化?4.学前儿童记忆的年龄特点哪些?5.如何培养儿童的记忆力?第九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一、填空题1. 、是儿童想象的初期表现。

二、判断题1. 2岁前,儿童基本具备了想象的基础。

2. 儿童的想象往往没有预定目的。

3. 儿童的有意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

4. 学前儿童的想象处于初级形态,水平不高。

5. 儿童的想象创造成分很少。

6. 对学前儿童而言,想象的过程比想象的结果更重要。

三、问答题1.儿童想象产生的条件有哪些?2. 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有哪些?3.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有哪些?4. 如何培养儿童想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想象
一、名词解释
1、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过程。

2、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来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3、有意想象:主动的、有目的的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任务而进行的。

4、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5、创造想象: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

6、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与未来事物的想象。

二、判断题
×√××√×√
三、选择题
ABA BDA
四、填空题
1、再造
2、幻想理想
3、再造想象
4、独立性、创造性(首创性)、新颖性
5、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6、无意性、有意性、再造性、创造性
7、无意、再造
五、简答题
1、答:(1)无意想象占主导,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2)再造想象占主导,创造想象逐渐发展。

(3)想象脱离现实。

(4)想象与现实相混淆。

2、答:(1)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2)常常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3)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3、答:这是由于幼儿的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起来。

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

有时候,则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

六、案例分析题
1、答:幼儿初期主要以无意想象为主,它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物影响下不由自主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由于这种想象没有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所以幼儿想象活动主题不稳定,极易变化。

在材料中,小女孩声称要画一个电视机,接下来又说要画一个苹果,最后变成了气球体现了这一特点。

2、答:小班红红很想自己能像哥哥姐姐那样参加“小红花合唱团”,所以想象自己参加了“小红花合唱团”并告诉了妈妈,这体现了幼儿常常把想象和现实相混淆,这是由于幼儿认识水平不高,有时会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就变成记忆中的事情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