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编码:31017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部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规定课时:64课时一、前言1.课程性质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生物技术及应用技术的重要专业必修课,是培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门与实际工作及生活紧密联系、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食品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两方面的内容。

食品营养学主要论述各种营养素的功能、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营养与人体健康及食品加工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

食品卫生学重点叙述食品卫生学的意义,食品污染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污染的措施,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以加工良质食品及食用安全为主线,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生产技术,并掌握食品加工厂的卫生要求。

2. 课程定位本课程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能力定位。

在教学中,尤其注意与中职教育的区别。

基于生物技术应用的专业特点,按照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的流程开展教学,培养学生检验知识、技能、工作态度、方法能力和职业意识,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通过培养具有扎实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应用和实践能力,达到输出能够面向生物医药及食品加工行业,从事药物成分分析、保健品功效宣传、食品质量检测等岗位,具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工作适应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前导课程:基础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应用化学、食品理化检验。

后续课程:食品药品管理法规。

3.课程设计思路通过职业分析,归纳出食品营养与卫生等13个典型工作任务,再通过教学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载体构建为4个项目,即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膳食营养、不同人群对营养素的需求、食品污染与预防。

课程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运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课程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将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意识,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逐步获得实施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卫生管理、产品认证等工作能力,养成自觉执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及职业道德,同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社会交往等综合职业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6S管理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实施程序;(2)掌握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基本内容及实施程序;(3)掌握QS认证的基本内容和程序;(4)掌握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基本内容、CCP判定方法以及实施程序等;(5)掌握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程序等。

2、能力目标(1)能判断某场景或案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基本要求;(2)能针对某案例的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编制HACCP计划初稿;(3)能针对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的内审案例,判断合格项或不合格项;(4)能判断某场景或案例是否符合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的基本要求。

3、素质目标(1)热爱专业工作,自觉执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及素质以及食品从业者必备的职业道德;(2)具备食品安全的风险意织、质量管理的基本意识;(3)具备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备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社会交往等综合职业素质。

(三)参考学时48学时。

(四)课程学分3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表2-17《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6S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实施1.6S的基本内容2.6S体系的基本原理3.6S制度建立的基本方法4.6S制度的建立5.6S制度实施的基本方法6.6S制度的持续改进以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方式开展教学102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的制定与实施1.SSOP制度的基本内容2.SSOP制度的建立3.SSOP计划的实施方法4.SSOP计划的监控方法5.SSOP制度的注意事项6.SSOP制度的持续改进方法教师讲解准备知识并给出某饮料生产企业或虚拟车间情况录像,学生根据其具体录像给出不符合项并对其进行改正实施。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食品标准与法规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课程编码:4.学时:60学时5.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检测技术专业等。

(二)课程性质《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它是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法治管理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质量管理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食品法规的发展历史、现状,使学生懂法守法,为将来从业打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通过对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行业的广泛调研,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性质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设置本课程及本课程相关内容。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第四,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第五,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六,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课程目标按照2020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针对该专业的对应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编写的。

4.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课程通过项目任务驱动开展教学。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理论辅助实践。

课时安排上要求重实践、轻理论,把过程学习贯穿到整个目标的实现中,整体理念是重过程考核、轻最终考核。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描述食品安全法各条款的组成,理解食品企业安全控制岗位的工作过程;会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安全管理办法,能熟练根据国家标准或职能部门要求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安全控制系统和制度;并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善于和食品加工企业工作人员沟通和与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养成食品安全重于一切的意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食品检验)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食品检验)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食品营养与卫生》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以培养学生从食品营养与卫生的观点出发,掌握营养素在人体中的功能、人体缺乏中毒症、影响吸收的因素,推荐营养素需要量和主要来源、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营养配餐、食品污染途径及预防措施、食物中毒的发病机理及预防、各类食品的营养与卫生要求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在食品企业或健康机构解决食品营养与卫生所涉及到的实际问题,具备参加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知识与技能。

三、课程培养目标总体目标: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现代食品、营养、卫生科学知识,又具有食物选择、食谱制定、营养评价、营养卫生教育等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

知识目标:1、掌握各类营养素的功能、营养价值和食物来源;2、掌握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3、掌握各类人群的营养特点和需要;4、掌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5、掌握食品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及防止措施;6、掌握食物中毒及预防;7、掌握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和管理措施。

能力目标:1、具有简单食谱编制能力;2、具有食物选择与营养价值评价的能力;3、具有食品营养、食品卫生宣教能力;素质目标:1、方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2、社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灵活适应能力、沟通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必需够用、实用、职业定向”为原则,以岗位及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将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内化于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同时注意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课程设计的职业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针对公共营养师活动领域,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来组织。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教学大纲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教学大纲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教学大纲学分:5.0学时:80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是根据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岗位需求,将食品危害与污染、食品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质量与管理基础知识,预防及控制措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务,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有机融合成若干个学习性模块,是一门着重培养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技能,突出务实性、应用性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通过有典型意义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等基础知识,以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为准绳,对“食物链”进行危害分析,识别食品的污染及危害,选择预防及控制措施,实施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技能。

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预防及控制措施的技能;建立、运行、审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技能。

有助于学生考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内审员资格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审员资格证书,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等职业素质。

把学生培养成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企业质控管理、食品安全与质量服务行业中的技术骨干。

前导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基础微生物、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技术、食品保藏技术后续课程: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实务、顶岗实习、毕业作品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学习方法。

2.了解食品危害因素进行分类。

3.掌握食品污染的主要形式,产生的原因和来源,危害过程,危害结果。

正确分析市场常见1—2个食品品种从原料来源、生产过程、流通环节中可能出现的污染与危害。

能提出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4.熟悉食品主要法规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法律责任。

5.掌握申报食品QS认证技能。

了解各种食品农产品认证的要求、申报程序。

6.熟悉已颁布的食品标准,根据食品行业不同领域,准确地使用不同类别的标准。

7. 熟悉食品质量管理方法,有效地分析或寻找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SP3313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适用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计划学时:64一、课程的性质“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工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培养食品科技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门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食品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两方面的内容。

食品营养学主要论述各种营养素的功能、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营养与人体健康及食品加工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

食品卫生学重点叙述食品卫生学的意义,食品污染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污染的措施,结合工科院校的特点,以加工良质食品及食用安全为主线,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生产技术,并掌握食品加工厂的卫生要求。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国内外营养学发展状况及世界人口营养水平,理解和掌握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有关名词解释;2 .识记和理解各营养素的功能、供给量及食物来源,熟悉食品加工对各营养素的影响。

3 .掌握人体能量的需要、供给及食物来源。

4 .了解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熟悉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5 .掌握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任务,以及食品卫生学有关名词解释。

6 .了解食品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物的分类,熟悉食品污染源及污染途径,并能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食品污染。

(二)技能目标1.了解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分类,掌握各类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熟悉食物发生时的处理及对策。

2.1. 悉食品工厂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类食品厂的卫生情况。

3.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功用,掌握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熟悉其卫生安全评价程序。

(三)素质目标1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2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3 .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4 .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5 .具有创业和就业能力;6 .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

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附件2:《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英文名称:Food safety andquality control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40 实验(训)学时:8学分: 3适用对象: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先修课程: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就是专门研究各种影响食品安全得因素、安全性评价方法、质量管理与控制得技术与基本理论,进而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与控制得一门技术性学科,它就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必修得专业理论课程.该课程就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得专业课程,其基础课程就是《大学化学》、《仪器分析》等,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学习《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学》等。

可以说,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就是这些基础学科在食品企业中得应用.因此,它主要就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得学科.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得学生,未来大多都要面向生产企业,所有得技术任务都要围绕着产品得质量、管理工作来开展,对这种工作得熟悉与适应能力,就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未来成功得基本素质,本课程得教学目得就是为了培养有道德、技术强、懂管理得全面发展得新型人才。

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得发展具有重要得意义。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得指导下,依据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得需求,以案例教学,完成指定单元得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单元得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得自主学习方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得职业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得思路就就是按照食品生产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得因素及质量控制技术,分别介绍当前影响食品安全得因素,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得基本要求与相关内容;结合基于职业岗位得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得要求,参照食品检验工、内审员等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得分析,把理论知识与相关实践连接起来,使学生熟悉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掌握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系统,能够编写SSOP文件,制定HACCP计划。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 课程类别 学分 学时分配 实施场所 执笔人 审核人 制订时间
30032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业与 检测
核心课
课程性质 开设学期 课程类型
3
总学时
理论学时: 48 ;实践学时:
教室பைடு நூலகம்
授课方式
宋庆武
鲁曾
2018.9.25
专业课 4
必须课 48
8 检验
9 产品的贮存和运输
10 产品追溯和召回
11 培训
(二)先修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有机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
物等。
后续课程:乳制品加工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焙烤加工技术,果蔬加工技术,水产品
加工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等
(三)本课程与中职、本科、培训班同类课程的区别。
层次
区别
本科 中职 培训班
高职重视理论实践结合,本科重视理论研究 中职只做实践记录的应用 培训班重视某一特点产品类型
1 HACCP 的概念和特点
4
2 HACCP 的产生和发展
3 HACCP 的基本原理
4 实施 HACCP 体系的必备条件
5 组建 HACCP 工作小组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6 确定 HACCP 体系的目的与范围
(GB/T27341-2019)
7 产品描述
8 产品描述
9 绘制和验证产品工艺流程图
10 危害分析
5 乳类的卫生安全
7
1、范围
4
2、规范性应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厂区环境
5、厂房设施和机械设备 肉产品加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6、管理机构与人员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SP3305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模式:教学一体化计划学时:64一、课程性质《食品工艺学》课程是从事食品行业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管理的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是本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主要研究食品加工中的原料、食品加工的理论、加工工艺及工艺技术参数、产品的质量控制、食品包装与流通控制,实现加工生产合理化、科学化的学科。

二、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掌握食品保藏技术及常用常见食品的加工方法;要求学生具有对食品加工工艺的初步设计能力;具有食品保鲜保藏的基本能力。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食品加工在工业企业当中的应用,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课程建设一开始就注重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经过本课程学习的学生90%以上能直接通过职业考证。

1.知识目标(1)掌握食品保藏技术要点及常用常见食品的加工方法。

(2)熟悉食品工业新技术。

(3)初步具有设计简单实验进行加工能力。

2.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食品保藏方法。

(2)能正确设计食品简单加工。

(3)能按按照要求设计常见食品加工及工艺改进。

3.素质目标在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食品工艺学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课程和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和执行是人才培养水平质量的重点。

因此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形式上突出应用性、实践性。

课程内容上,突出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能力培养上,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标准4》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标准4》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号:SP3301适用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教学模式:“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计划学时:64一、课程性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作为一门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国家食品检验职业资格考核的三大内容之一。

先修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食品生物化学》后续课:《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二、课程目标结合食品检验工的国家职业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经过学习,学生应具备代表性样品采取、微生物检验操作与分析和质量控制的能力;为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储备知识和技能;对实习或毕业后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进行了充分的熟练,可胜任乳品、肉品、粮油或酿造食品等多种食品原料至成品的微生物检测工作。

(一)知识目标认识微生物的类群与形态,理解微生物营养与生长,了解微生物对食品、食品工业及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相关国家标准,理解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目标能设计微生物检验方案,掌握微生物检验的镜检、染色、灭菌和消毒、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分离、纯化与保藏等基本操作技能,能完成常规食品微生物检验项目。

(三)素质目标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观念,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保持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1.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 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理论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方向)课程学分:3.5 总学时:561 课程定位餐饮业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其从业人数一直位居各行业的前列。

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广东省住宿餐饮业从业人数已达到958992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东的餐饮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为其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通过市场调查、企业调研和长期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确定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方向)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可从事旅游饭店业的中餐厅、西餐厅、宴会部、酒吧、咖啡厅、大堂吧等岗位,以及社会餐饮业厨房管理、楼面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与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我们和太古海港酒楼、天誉威思汀酒店、新珠江大酒店、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五星级)、富力·君悦酒店(五星级)等多家住宿餐饮企业就餐饮专业人才岗位技能要求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一致认为现代餐饮业一线实用型高级人才应掌握的核心技能是:餐饮服务技能、营养配餐能力、菜肴设计与创新能力、餐饮卫生管理能力、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厨房和餐厅管理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对培养餐饮业一线实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目前,我系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方向)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开设,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食品卫生问题具体分析及卫生监督管理的能力,以便为后续的工作实践和就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其后续课程有《粤菜制作工艺》、《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厨房设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考取的专业技能证书是助理营养师。

2 课程目标本课程将学生需掌握的技能和有关知识融入于各个工作项目当中,通过项目操作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并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SP3110课程名称:食品生物化学适用专业:食品加工、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计划学时:72一、课程性质《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加工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属于考试课。

《食品生物化学》是研究食品生物物料的化学组成、性质、功能及其在人体内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主要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核酸、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糖、脂、氨基酸、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食品色素和风味物质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掌握糖、脂、蛋白质、酶、核酸的结构和性质。

2. 熟悉维生素、辅酶的种类、结构和生理功能。

3. 理解生物体中各种主要代谢基本过程、代谢部位。

4. 熟记主要的代谢反应的具体过程以及与代谢相关的关键酶等。

5. 了解各种代谢反应与生产及生活的关系,如疾病的病因及治疗、生物制药、农业生产等,从而进一步领会各种代谢反应。

6. 学会总结生物体内各种反应的规律,综合分析各种代谢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代谢研究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学习设计大致的研究过程。

先修课:《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后续课:《普通微生物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二、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掌握食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其营养质量和观质量的变化,理解食品各营养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规律。

掌握食品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操作技能。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生物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食品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食品标准和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和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例》课程标准课程类型专业课合用专业食品加工、检测64 学时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为确实实行学院人材培育模式的改革,培育出一批“高素质、技术型”的一大量优秀毕业生,经过对现有的国内外食品德业状况的剖析,食品有关工作岗位的调研,确立开设《食品标准与法例》。

食品标准与法例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营销和储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一定恪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连续健康迅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它是研究食质量量安全标准化系统建设与法治管理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质量管理交错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食品标准与法例是食品加工专业的必修课。

跟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食品工业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突显出的问题也愈来愈多,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的食品工业愈来愈需要食品标准与法例进行规范化的生产和管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

所以,食品标准与法例这门课程的地位也愈来愈高。

食品标准与法例的前导课程是《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查验技术》、《食品理化剖析技术》、《食品工艺学》等。

后续课程《食质量量与管理》、教课实习等,连接合理,共同构成课程系统的有机整体。

在掌握部分必需的化学基础和食品安全概论性知识后,经过本课程和《食品理化剖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查验技术》的学习掌握食品查验与质量控制的能力,并为后续的《食质量量与管理》供给详细内容支持。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修业生( 1 )掌握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例基本观点,食品标准与法例之间互相依存关系,掌握食品安全法、有关标准的地位与作用,熟习法例、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系统的关系,并学会拟订食品标准和食品生产允许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增添剂新品种、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ISO 质量管理系统认证的程序和系统文件编制。

( 2 )掌握食品法例的发展趋向以及拟订的程序,能够娴熟掌握法律法例在食品生产中应用。

( 3 )应具备以下能力:①运用标准化方法进行公司管理的能力;②运用食品标准与法例进行食品生产过程和质量与安全的监察管理的能力;③能够进行有关食品标准与法例的技术培训,并对食质量量与安全事件进行协调办理的能力。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表1 课程基本信息明细表本课程标准制定依据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所架构的课程体系,食品饮料行业中质量控制岗位群以及食品研发过程中产品质量控制等所需求的知识技能,按照其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确定《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目标及标准。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食品感官检验、理化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主要讲授食品检验基础知识、样品准备、感官指标评品、物理指标测定、食品主要成分及限量指标测定等内容。

从而制定该课程标准,用于指导《食分析与检验》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三、课程性质与作用《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基于《食品安全法》为课程思政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检验项目为载体,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的工作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表2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一)总体目标食品分析与检验技能是食品类专业的重要技能,是食品安全监控、营养成分分析、食品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重要技术支撑,企业对具有食品分析与检验技能人才需求量大。

本课程基于市场调研需求,结合岗位群的技能要求,以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为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围绕岗位所需的新技术、新标准,融合企业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内容重构,使得学生在获得食品分析检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树立学生以食品安全为己任、讲仁爱守诚信的公民意识,养成精益求精、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可从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进行说明。

表3 《食品分析与检验》具体目标明细表表4 《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内容及学时明细表七、课程教学设计表5 学习情境一教学设计表6 学习情境二教学设计表7 学习情境三教学设计表8 学习情境四教学设计表9 学习情境五教学设计(一)授课实施建议本课程在授课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校企专家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以“四个结合”作保障,即教学内容校企结合,教师队伍专兼结合,教学环境工学结合,教学方法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1. 引言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工具。

本文档旨在制定适用于食品行业的一般标准,以帮助食品生产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确保其产品符合相关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2. 定义2.1 食品安全:食品在生产、存储、运输、销售和消费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状态。

2.2 食品质量:食品在口感、色泽、气味等方面满足消费者期望的程度。

3. 质量控制要求为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以下是一些质量控制要求,食品生产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应遵守:3.1 原材料采购和供应商管理-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检查供应商的食品安全质量认证和证书;- 定期检查和评估供应链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3.2 生产过程控制- 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操作程序;- 对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和验证,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质量标准;- 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查;3.3 产品检验和检测- 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和检测,确保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 使用可靠的检验和检测方法,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保留检验和检测记录,以备核查和回溯;3.4 产品追溯和召回- 建立健全的产品追溯和召回机制,确保能够追溯和召回不合格产品;- 定期进行演练和测试,以验证追溯和召回机制的有效性;- 及时通知相关利益相关者,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召回;3.5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食品安全质量培训;- 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增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定期进行培训评估和效果评估;4. 结论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遵守本文档中的要求,食品生产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效控制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和优质的食品产品。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一、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食品标准和法规的相关知识,包括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包装和标识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食品标准和法规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了解与食品标准和法规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等,形成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2.掌握解读、理解和应用相关法规等技能;3.能够对已有的食品标准和法规进行合理运用和调整;4.具备较强的法律素养和责任意识,能够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三、课程内容1.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标准是指对食品安全保障的需要通过法规或者推荐标准进行限制、规范和约束的各种要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概念和构成;2.食品卫生和健康的重要性;3.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执行的主要机构和程序;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国际战略和动态。

2.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变食品的色、香、味、形状、保质期等特性而添加的物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概念;2.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控制标准;4.食品添加剂的代表性产品,如防腐剂、甜味剂等。

3. 食品包装和标识食品包装和标识的管理包括国内食品包装行业管理体系、包装材料符合性和卫生规定、产品标示要求、进出口检疫和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食品包装行业安全管理体系;2.食品包装材料的使用和标准;3.食品包装和标识的规范和标准;4.食品进出口检疫和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课堂表现、论文或者小组项目等方式,通过综合评价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水平。

五、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食品标准和法规的相关知识,包括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包装和标识等方面,在实际应用方面能够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合理的保障和便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增强相关意识和责任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健康和安全的生活保驾护航。

《功能性食品》课程标准

《功能性食品》课程标准

《功能性食品》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功能性食品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功能性食品》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课程以功能因子的营养保健作用和功能食品生产的实际工作流程:“产品原料—产品加工工艺—产品质量检验—产品市场推广—产品售后服务”为主要学习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功能性食品有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发酵技术、食品分离重组技术、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功能性食品》是在前期《基础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毒理与卫生》《食品微生物技术》、《食品加工原理》、《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与健康》等基础课学习后才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平行课程有《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定》,为后续课程《职业综合训练》、《市场营销》、《毕业顶岗实习》等课程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由于《功能性食品》的授课对象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因此本课程的设计思路首先适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融入职业教育最新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同时,还要符合课程教学的学时规定,以便适应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为48学时,3学分,在教学设计中,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完成如功能性因子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以功能性食品基础知识、功能性食品功效成分、功能性食品的功能特性、功能性食品生产、功能性食品相关知识点为大框架,构建了系统的功能性食品学习体系。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 工作任务食品、保健食品行业技术更新、新一代营养保健食品注册申请、生产研发、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需要而确定。

通过功能性食品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功能性因子的营养保健作用;掌握几种常见功能性因子和功能食品加工的工艺流程、方法,为毕业后在食品、保健食品行业能胜任产品辅助开发、生产加工、质量管理、产品推广、售后服务等工作,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技能打下基础。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食品工艺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机械学和食品工程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资源利用、生产和贮运的种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种类繁多、食用方便的食品的一门学科。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归纳为:(1)研究充分利用现有食品资源和开辟食品资源的途径。

(2)探索食品生产、贮运和分配过程中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控制途径。

(3)改善食品包装,提高食品保藏质量,以便于输送、贮藏和使用。

(4)创造新型、方便和特需食品。

(5)以提高食品质量和劳动生产成本为目标,科学地研究合理的食品生产组织、先进的生产方法及其合理的生产工艺。

(6)研究食品工厂的综合利用问题。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工厂生产的设备操作原理和生产工艺,以达到食品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化培养目标,从而使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能为食品生产和管理、产品贮运和营销以及新产品开发等环节服务,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该课程的学习必须在完成前期课程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生物化学等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并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对本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食品行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课程目标通过《食品工艺学》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应知道该课程在食品工程专业中的性质、地位、价值、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理解该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掌握食品工厂生产的设备操作原理和主要产品的制作技术;学会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去进行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并更好地理解现代食品工厂是怎样通过食品工艺原理对各类食品进行合理加工的,为设计符合现代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的工厂打好专业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0433915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英文名称:Food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40 实验(训)学时:8
学分: 3
适用对象: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
先修课程: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专门研究各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安全性评价方法、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与基本理论,进而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它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

该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其基础课程是《大学化学》、《仪器分析》等,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学习《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学》等。

可以说,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这些基础学科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

因此,它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学科。

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未来大多都要面向生产企业,所有的技术任务都要围绕着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来开展,对这种工作的熟悉与适应能力,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未来成功的基本素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有道德、技术强、懂管理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以案例教学,完成指定单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单元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思路就是按照食品生产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技术,分别介绍当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的基本要求和相关内容;结合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照食品检验工、内审员等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把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连接起来,使学生熟悉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掌握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系统,能够编写SSOP文件,制定HACCP计划。

在本课程的设计中,既要考虑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现实基础,又要考虑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发展要求。

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上,要紧密结合食品企业的生产实际,贴近职业岗位的职业标准,突出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控制过程用到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以及基本技能。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将国内外食品企业最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素养的养成,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能描述食品安全各项目的组成及主要实施步骤,理解食品企业安全控制岗位的工作过程;会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安全管理办法,能熟练根据国家标准或职能部门要求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安全控制系统和制度;并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善于和食品加工企业工作人员沟通和与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养成食品安全重于一切的意识。

二、分类目标
1.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方法,并能应用所学质量控制技术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解
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2.知识目标
(1)了解国内、国际食品安全现状,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所研究的主要内
容和研究方法。

(2)掌握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的、基本理论,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评价方
法,以及危险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学会用基本理论分
析整个食品链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原因。

(4)掌握ISO9001:2000质量控制体系、ISO22000:2005食品安全质量体系、QS市场准入制度的基础知识。

(5)理解HACCP原理在不同种类食品中的应用;掌握危害分析方法和关键点确定的流程。

(6)掌握GMP、SSOP的内容,以及在食品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理解GMP、SSOP 和HACCP三者之间的关系。

(7)熟悉粮油果蔬类农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饮料类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等。

(8)理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品的概念并掌握其标志及管理。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树立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职业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在实习和各种实践中,搜集整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职业道德体验。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标准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二、教学实施
1、教师的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学科,承担本课程的专任教师的要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应有中级以上职称、两年企业相关经历或在食品质量管理方面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即所谓的双师素质教师。

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在食品加工、食品在线质量控制方面熟练运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知识技能处理问题,使学生能将质量管理知识运用于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中,从而指导企业质量控制。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2、教学场所的建议
多媒体教室的应用,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开发产学合作实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3.教学组织设计的建议
本课程学时分配48课时,理论40课时,实验8课时。

具体组织设计建议如下: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教学单元4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教学单元5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教学单元6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教学单元7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教学单元8
三、教学评价
考核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是课程考核设计的总体要求。

课程评价以“过程持续评价”与“终期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学习过程的持续评价。

将学生作业、出勤考核、课堂提问、课堂纪律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实验成绩占20%,应注重学生实训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理论考试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进行。

四、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食品安全性与质量控制》,董义珍袁仲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
教学参考书: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蔡花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张妍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刘雄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食品检验技术》穆华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周凤霞张滨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
五、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开发产学合作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课程标准制订人:
审核:
制订日期:2017年05月29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