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成五采采:通“彩”,颜色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
3)距关距:通“拒”,把守的意思4)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入5)要项伯要:通“邀”,邀请6)不敢倍德倍:通“背”,忘恩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8)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9)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10)不者不:通“否”1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使进入12)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2)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寻常的变故今义,副词,很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5)将军战河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河北省6)臣战河南..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7)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离间之言今义,仔细说来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军:驻军2)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3)亡去不义义:恪守道义4)秦地可尽王也王:称王5)籍吏民籍:造官吏名册和户籍册或登记6)若入前为寿前:上前7)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以目示意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恪守道义9)刑人如恐不胜刑:以刀割刺10)从郦山下下:下来11)道芷阳间行道:取道(二)、形容词作动词1)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2)秋毫不敢有所近近:接触、靠近(三)、形容词作名词1)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危急的事(四)、名词作状语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2)吾得兄事之兄:像兄长一样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4)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在夜里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6)头发上指上:向上7)四人持剑盾步走步:用步行的方式8)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五)、动词作名词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续者(六)、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意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他活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止4)樊哙侧其盾以撞侧:使……侧过来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之为王6)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四、特殊句式判断句1)用“……也”表示判断①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文言整理
(可作练习用)一、通假字、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二、成语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足与谋竖子不足与谋三、古今异义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古:敬酒。
今:长寿。
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四、一词多义1.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因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幸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比:长子臣。
在:复得见将军子此。
9.因就此: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鸿门宴文言知识点整理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有争议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有争议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
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7.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3.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4.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5.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连夜)6.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7.亡去不义(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8.君安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9.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10.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1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12.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1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1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1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名词用作动词,告诉)16.范曾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17.若入前为寿(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18.寿毕,请以剑舞(寿: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19.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20.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动词使动用法,使……止,阻止)21.樊哙侧其盾以撞(侧:名词用作动词,偏过)22.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3.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用作动词,处罚)2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25.此亡秦之续耳(续:形容词用作名词,后续者)2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细小的事情;让:动词用作名词,谦让)27.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飨土卒 夜驰之 无所取 与臣游 亡去不义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从沛公籍吏民 坐须臾 杀人如不能举 若入前为寿
(二)虚词 固不如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 孰与君少长 人有大功而击之 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7.令将军与臣有卻。 8.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9.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10.秋豪不敢有所近。
重点翻译句 1.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3.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 府库,而待将军。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四、文言句式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为击破沛公军。 若屑皆且为所虏 不然,籍何以至此 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沛公欲王于关中 具告之以事
五、古今异义: 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而听细说。 4. 沛公居山东时。 5.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以示之者三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三、词类活用 沛公军霸上。 .素善留侯张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项伯杀人,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范增数目项王。 若入前为寿。 . 常以身翼蔽沛公。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籍吏民,封府库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知识整理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①皆为龙虎,成五采②张良出,要项伯③距关,毋内诸侯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⑥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卻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①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②沛公居山东..时③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④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三、词类活用:指出活用类型并释义①沛公军.霸上②沛公欲王.关中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④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⑤素善.留侯张良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⑧籍.吏民,封府库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⑩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⑾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⑿范增数.目项王⒀乃夜.驰之沛公军⒁君安与项伯有故.⒂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四、解释加点的词语.击沛公于坐.听之因②不如因.善遇之故②君安与项伯有故..招樊哙出.遣将守关者幸①妇女无所幸.善①素善.留侯张良.来告良.遇之.龙虎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②为.之奈何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为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之③臣请入,与之.同命④窃为.大王不取也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⑤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⑤今者有小人之.言⑥吾属今为.之虏矣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各句属于何种文言特殊句式1、具告以事2、得复见将军于此3、亚父者,范增也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8、吾属今为之虏矣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0、籍何以至此11、沛公安在12、大王来何操13、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14、沛公军霸上15、为击破沛公军16、具告以事17、竖子不足与谋六、成语典故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2、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3、发指眦裂:形容愤怒4、鸿门宴:不怀好意的、潜伏危机的宴会、会面。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一、重点字词1.沛公军霸上军:驻军于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3.旦日飨士卒旦日:明天飨:犒劳补充: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幸:宠幸补充:故幸来告良幸:幸亏补充:素善留候张良素:一向善:交好、友善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具告以事夜驰:在夜里奔驰之:到具:“具”通“俱”,详细5.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亡:逃走6.具告以事具:“具”通“俱”,详细(去掉,前面有)7.为之奈何奈何:怎样;如何8.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距:“距”通“拒”内:通“纳”,接纳,使进来9.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故:老交情补充:孰与君少长和你相比,谁年长,谁年少?补充: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10.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11.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12.沛公奉卮酒为寿卮酒:乘酒器皿为寿(改):祝其长寿13.籍吏民籍:登记补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之事1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忘恩负义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1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并力,合力补充: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自意:自己不曾想到。
意,料想17.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隙,隔阂补充:张良西向侍侍:陪坐18.范增数目项王数:屡次补充:目以目示意补充: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坐:通“座”1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若属:你们这些人20.常以身翼蔽沛公翼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补充:臣请入,与之同命与之同命:同他(项羽)拼命。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与他(刘邦)同生共死补充: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披帷:揭开帷帐21.嗔目视项王,目眦尽裂嗔目:睁大眼睛,怒目而视目眦:眼眶(眦单独出现也是眼眶的意思)补充:则与斗卮酒卮酒:一大杯酒22.赐之彘肩彘肩:大猪的前腿23.而听细说细:小人离间之言补充:亡秦之续已灭亡的秦的后继者24.窃为大王不取也窃:私下里,个人意见25.因招樊哙出因:趁机2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刀和切肉的砧板鱼肉:鱼和肉27.大王来何操操:携带补充:会其怒,不敢献会:适逢28.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留下29.道芷阳间行间行:抄小路走补充:度我至军中度:估计,猜测补充:间至军中由小路到军中补充: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两次补充充: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do you get some 知识点?)补充: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补充: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小子二、通假字1.成五采通“彩”2距关,毋内诸侯通“拒”通“纳”3.要项伯通“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通“背”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7.不者通“否”8.沛公奉卮酒为寿通“捧”9.具告以事通“俱”10.因击沛公于坐通“座”三、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驻军(2)不可不语告诉(3)籍吏民登记(4)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5)沛公欲王关中称王(6)刑人如恐不胜惩罚(7)道芷阳取道名词用作状语(1)项伯乃夜驰之在夜里,连夜(2)于是项伯复夜去在夜里,连夜(3)吾得兄事之用对侍兄长的礼节(4)日夜望将军至日日夜夜(5)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膀一样(6)头发上指向上(7)道芷阳间行抄小路(8)持剑盾步走徒步动词使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2)交戟之卫士欲止(改)不内使之止,制止(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意即带领(4)拔剑撞而破之使…破碎形容词用作名词(1)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2)沛公今事有急危急的事形容词用如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四、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进入今义:不一致;不相符古: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4、沛公已去古:离开今:跟“来”相对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6、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两次今:又一次7、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儿女亲qìng家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8、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来五、句式解析判断句①用“……也”表示判断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1.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二、古今异义。
1.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2.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非常)4.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河北省、河南省)5.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长寿)6. 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三、一词多义。
1. 谢。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 哙拜谢(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辞谢)2. 辞。
- 卮酒安足辞(推辞)- 今者出,未辞也(告辞)-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3. 故。
-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故听之(所以)4. 且。
- 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5. 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往)- 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6. 于。
-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向)- 长于臣(比)- 得复见将军于此(在)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 沛公军霸上(驻军,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处罚)- 道芷阳间行(取道)2. 名词作状语。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头发上指(向上)3. 形容词作动词。
鸿门宴 文言整理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一、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接纳)二、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而听细说明确(古:小人的谗言;今:地讲述。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如今人方为刀俎,我(古:鱼和肉,指被欺凌)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2个)1、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击忽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8、坐: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座位。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
五、引申成语
1.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 众的利益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 意图别有所指 3.劳苦功高:形容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4.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 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鸿门宴》知识点 整理
一、通假字 ①皆为龙虎,成五采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③距关,毋内诸侯 “拒”“纳”) ④张良出,要项伯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令将军与臣有郤 ⑧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通“彩”) (通“俱”) (通
(通“邀”) (通“背”) (通“早”) (通“隙”) (通“座”)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亚父者,范增也 3、夺项王者必沛公也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宾语前置句 1、客何为者 2、大王来何操 3、沛公安在 4、不然,籍何以至此 (三)被动句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吾属今为虏矣
(四)状语后置句 1.具告【以事】 2.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省略句) (五)定语后置句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 (六)省略句 1.项王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 公军!”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3.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二、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今义:指山东省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结成姻亲关系,指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不同寻常,指意外的变故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十分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鸿门宴》文言词句知识分类梳理
《鸿门宴》文言词句知识分类梳理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8.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7、与臣游(游:交往)8、籍吏民(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10、具言(具:详细,完备)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14、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16、督过之(督过:责备)17、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固不如也(固:当然)2、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5、因言曰(因:趁机)6、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 “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 “纳 ”,接纳,是进 来。
2.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 “邀”,邀请。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 “背”,违背。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 “早”,早些。
5.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 “否”。
6.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 “座”。
7. 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 “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飨;犒劳) 2.夜驰之(之:到,往 ) 3.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4.从沛公(从:跟从 )5.亡去不义 (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 14.坐须臾(须臾:片刻 ) 15.相去(去,距离) 16.置车骑(置; 放弃)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往) (料:估量:当:抵挡 )7.与臣游(游:交8.籍吏民(籍:登记 ) 9.他盗之出入 (出入:偏义副词,进入 )10.具言 (具:详细,完备 )11.若入前为寿 (若:你;为寿:祝健康 ) 12.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 13.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 )17.督过之(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 固不如也(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3.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5. 因言曰(因:趁机)6.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8.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10.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n—v,称王。
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鸿门宴》文言知识梳理
《鸿门宴》文言知识梳理文言知识梳理一、.注音释义1、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2、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3、戮力(戮,lù联合,一同)4、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5、目眦尽裂(眦,zì眼角)6、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7、彘肩(彘,zhì,猪)8、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二、.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引入,使进入)2、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4、不可不蚤来(“蚤”通“早”)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三、词类活用A名词用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2、沛公欲王关中(为王、称王,动词)3、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4、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5、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做王)7、道芷阳间行(取道)B名词用状语1、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2、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4、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5、头发上指(向上)C动词使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2、从百余骑(使……跟从)3、交戟之卫士欲止(使……停止,制止)不内(nà)D形容词用作动词1、素善留侯张良(交好)四、古今异义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今指山东省。
2、非常:古指意外的变故。
今为副词,很、非常。
3、河北:古指黄河以北地区。
今指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指黄河以南地区。
今指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婚姻:古谓儿女亲家。
今指结婚的事或者说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五、一词多义1、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因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文言知识点
鸿门宴文言知识点《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名篇,生动地描绘了刘邦和项羽在秦朝末年争夺天下时的一次紧张而关键的宴会。
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些重要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4、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5、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6、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日日夜夜。
7、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8、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9、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四、一词多义1、为(1)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任(2)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3)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动词,是(4)为之奈何动词,对付(5)沛公奉卮酒为寿动词,祝(6)约为婚姻动词,成为2、因(1)因言曰连词,于是(2)不如因善遇之介词,趁着(3)因击沛公于坐介词,趁机3、以(1)具告以事介词,把(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介词,用来(3)所以遣将守关者介词,……的原因(4)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连词,来4、且(1)且为之奈何副词,将(2)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3)臣死且不避连词,尚且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1)此天子气也(“也”表判断)(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表判断)2、宾语前置句(1)籍何以至此(“何以”应为“以何”)(2)客何为者(“何为”应为“为何”)(3)大王来何操(“何操”应为“操何”)3、介词结构后置句(1)沛公军霸上(应为“沛公于霸上军”)(2)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3)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4、被动句(1)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2)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被动)六、重点实词1、旦日飨士卒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鸿门宴》文言知识点梳理
《鸿门宴》文言知识点梳理一、词汇1.鸿门:指的是鸿沟门口,是项羽与刘邦的决战之地。
2.愿意:表示心甘情愿,自愿请求。
3.叱吒:指威风凛凛地大声呵斥。
4.赟:指头发软弱,毫无力量。
5.势:指权势、势力。
6.智囊:指智慧过人的谋士。
7.鄙人:表示自己谦虚之辞。
8.请安:表示问候、敬意。
9.子侄:指的是外甥。
10.烦恼:指忧愁烦闷之意。
二、语法1.引用句式:文中出现了许多引用句式,如“叱之曰”、“曰”等,用来引述他人的话语,显示对话情景。
2.虚衔:文中多次出现“叱以兵,有若御于TM莒”,“让食而馆肉”,“请杀之”等句式,其中“以”、“而”、“杀之”都是虚衔,用来指代前文提到的事物或人物。
3.使役句式:文中出现了多个使役句式,如“使老夫主之”、“使子侄”等,表示命令、使役、请求等。
三、修辞手法1.比喻:文中多次使用比喻手法,如“愿意出头望江,无如子侄者也”、“鄙人才吃了张良的三天鱼就能识出他来!”等,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来形象地描述人物和情景。
2.排比:文中使用了排比手法,如“主仆在,上下听,各断事”、“扬铃收锁,拊心泣下,熨然有悔意。
命左右辞让,遂各安宫馆,无直道者。
”等,通过列举一系列并列的词语或短语,增加语气的力量和韵律感。
3.反问:文中多次使用反问手法,如“子房生,吾欲杀之,子侄何以后我?”、“我有子你有甥,我杀你而奈何?”等,通过反问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和表示决心。
四、文化背景1.项羽与刘邦:项羽与刘邦是战国时期的两位名将,分别代表了楚汉两个强国的势力。
鸿门宴是两位将领之间的一次重要决战,也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
2.鸿沟:鸿门宴取名自鸿沟,意为两军之间的隔阂或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战国时期,楚汉两军对峙于鸿沟之间,彼此之间的敌意非常深。
鸿门宴则是刘邦突破鸿沟的重要一役。
3.刘邦与项羽的智谋较量:鸿门宴是刘邦与项羽的一次智谋较量。
刘邦通过诡计,使项羽陷入困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这一事件显示了刘邦的智慧过人,也说明战争胜负并非仅凭武力,智谋在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鸿门宴文言知识点总结
语文鸿门宴文言知识点总结语文鸿门宴文言知识一、通假字:成五采:成五采:采,通“彩”,色彩。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都。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把守。
内,通“纳” ,……进入接纳。
吾得兄事之:事通“侍”侍奉。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座位。
不者:不,通“否”。
沛公不胜杯杓:沛公不胜杯杓:杓,同“勺”。
二、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夜,连夜。
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日日夜夜地。
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再三,多次。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头发上指:上,向上。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虎狼,像虎狼一样。
持剑盾步走:步,徒步。
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间,从小路,秘密地。
名词活用作动词: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王(wàng),称王。
籍吏民:籍,登记户籍。
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示意。
若入前为寿:前,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刑,杀。
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2、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小,小处。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情。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素,与……交好。
3、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臣活之:活,使……活,救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随,带领。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wàng),使……称王。
毋内诸侯:内,通“纳” ,使……进入,接纳。
三、古今异义:约为婚姻:婚姻,儿女亲家。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再拜:再,两次。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天子气也2、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3、变式句(倒装句):(1)宾语前置: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籍何以至此客何为者何辞为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2)定语后置:白璧一双玉斗一双五、成语:鸿门宴、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读后感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7.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二、古今异义1.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今: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很,十分4.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5.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6.沛公居山东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7.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三、重点文言实虚词释义 ( 12个 )实词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急击勿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使……进入。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版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版一.字音桮bēi(同杯) 飨xiǎng(犒劳)瞋chēn(瞪,怒生气) 卮zhī(酒器)戟jǐ(长柄兵器) 芷zhǐ(多年生草本植物)跽jì(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彘zhì(猪)玦jué(半环形有缺口的玉器)眦zì(上下眼睑的接合处)哙kuài(咽下去)鲰zōu(短小、浅陋)郤xì(同隙) 俎zǔ(砧板)二.成语成语含义鸿门宴比喻不怀好意的筵席。
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队百姓无丝毫侵犯。
发指眦裂头发向上指,眼眶尽裂开。
劳苦功高出了力,吃了苦,立下了大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言行并非表面所露之意,实则另有所图。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家是刀和切肉的砧板,我们是要被宰割的鱼和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拘泥于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回避小的责备。
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
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先发制人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复词与称谓1.偏义复词①孰与君少长..?(少长,词义偏向“长”,“少”可不译)(译:他和您相比,谁年纪大?)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词义偏向“入”,“出”无义)(译: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2.同义复词贪于财货..、封府库..、项伯许诺..、沛公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无伤。
3.称谓①足下:您②竖子:小子③亚父:对人的敬称④季父:叔父四.实词实词含义倍①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②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辞①动词,辞别:未辞也何辞为不能辞②动词,推辞:卮酒安足辞③动词,争、计较:大礼不辞小让从①张良是时从沛公(跟随,动词)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带领,使……跟着,动词)当①当是时(正当……时候,介词)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道①取道(名作动):道芷阳间行②道路:从此道至吾军斗①斗一双,献与亚父:名词,酒器。
鸿门宴知识整理
《鸿门宴》知识整理一、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3.所以..遣将守关者 4.备他盗之出入..也..与非常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6.而听细说7.我为鱼肉二、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3.此其志不在小.4.素善.留侯张良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6.秦地可尽王.也7.项伯杀人,臣活.之8.吾得兄.事之9.籍.吏民10.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11.沛公不先破.关中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3.先入关破.秦14.范增数目.项王15.若入为寿.16.常以身翼.蔽沛公17.头发上.指,目眦尽裂18.刑.人如恐不胜1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0.还军.霸上21.四人持剑盾步.走22.道.芷阳间.行23.拔剑撞而破.之24.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三、文言句式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3.沛公居山东时4.贪于财货5.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6.项伯者,项羽季父也7.具告以事8.欲呼张良与俱去9.毋从俱死也10.臣为韩王送沛公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12.籍何以至此1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4.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15.若属皆且为所虏16.今日之事何如17.客何为者18.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19.则与斗卮酒20.则与一生彘肩21.加彘肩上22.此亡秦之续耳2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24.何辞为25.大王来何操26.沛公安在27.置之坐上28.竖子不足与谋2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30.吾属今为之虏矣31.我持白壁一双,玉斗一双四、句子翻译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3.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8.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成五采采:通“彩”,颜色2)私见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
3)距关距:通“拒”,把守的意思4)毋诸侯毋:通“无”,不要:通“纳”,接纳,使进入5)要项伯要:通“邀”,邀请6)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7)不敢倍德倍:通“背”,忘恩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蚤:通“早”9)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10)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11)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12)不者不:通“否”1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通“纳”,接纳,使进入14)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省2)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寻常的变故今义,副词,很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古义,道歉今义,感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6)将军战:古义,黄河以北今义,省7)臣战:古义,黄河以南今义,省8)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离间之言今义,仔细说来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军:驻军2)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3)亡去不义义:恪守道义4)地可尽王也王:称王5)籍吏民籍:造官吏名册和户籍册或登记6)若入前为寿前:上前7)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以目示意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恪守道义9)刑人如恐不胜刑: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杀10)从郦山下下:下来11)道芷阳间行道:取道(二)、形容词作动词1)素善留侯良善:友善、交好2)秋毫不敢有所近近:接触、沾染(三)、形容词作名词1)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危急的事(四)、名词作状语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2)吾得兄事之兄:像兄长一样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4)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在夜里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开翅膀一样6)头发上指上:向上7)四人持剑盾步走步:用步行的方式8)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五)、动词作名词此亡之续耳续:后续者(六)、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意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他活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止:使……停止4)樊哙侧其盾以撞侧:使……侧过来5)先破入者王之王:使之为王6)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四、重点实词1)旦日飨士卒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2)妇女无所幸幸: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3)急击勿失失:指失去时机4)鲰生说我曰鲰:浅陋、卑微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戮力:合力6)披帷西向立披帷:揭开帷幕7)瞋目视项王瞋目:瞪眼8)项王按剑而跽曰跽:跪直身子,这是一种警戒的姿势9)则与斗卮酒斗卮:大酒杯10)拔剑切而啖之啖:吃11)大礼不辞小让小让:细小事情上的礼节12)如今人方为刀俎刀俎:切肉用的刀和砧板13)大王来何操操:拿,这里是携带14)旦日飨士卒旦日:第二天早上15)为之奈何奈何:如何、怎样16)鲰生说我曰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17)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18)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的原因19)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能够用来……的20)项王未有以应有以:有可以用来……的21)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相比…哪一个…2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23)沛公起如厕往,到……去2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25)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料想26)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27)杀人如不能举全、尽28)戌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攻下、占领2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道歉30)哙拜感31)乃令良留兼道歉和告辞义32)沛公军霸上驻军33)从此道至吾军军营34)为击破沛公军军队35)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动词3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话,名词37)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38)故幸来告良幸亏,副词39)亡去不义离开40)相去四十里距离41)当是时正当……时候,介词4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敌、抵挡五、虚词(一)、为:1)使子婴为相担任2)为击破沛公军替3)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是4)臣为王送沛公替5)为之奈何对付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7)君为我呼入(前者)替;(后者)制定8)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前者)给;(后者)成为9)君王为人不忍10)若属皆且为所虏被11)军中无以为乐作为12)客何为者做,干13)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14)我为鱼肉是15)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16)公为我献之17)吾属今为之虏矣(二)、因:1)因言曰趁此2)不如因善遇之趁机,趁着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4)因击沛公于坐趁此5)因招樊哙出(三)以:1)具告以事介词,把2)籍何以至此介词,凭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4)还军霸上,以待项王表目的连词,来5)所以遣将守关者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7)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8)请以剑舞9)常以身翼蔽沛公10)樊哙侧其盾以撞11)项王未有以应(四)、且: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2)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3)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五)、然:1)然不自意然而,连词2)不然这样,代词3)项王默然不应……的样子(六)、之:1)故听之代鲰生2)为之奈何代这件事3)臣活之代项伯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今日之事何如助词,的6)立而饮之代酒7)拔剑切而啖之代彘肩8)公为我献之代白璧和玉斗9)吾属今为之虏矣代沛公10)珍宝尽有之1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2)项伯杀人,臣活之13)吾得兄事之1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5)今者有小人之言16)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1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18)先破入者王之19)此亡之续耳20)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七)、而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3)臣与将军戮力而攻4)项王按剑而跽曰5)立而饮之6)拔剑切而啖之7)劳苦而功高如此8)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9)拔剑撞而破之六、特殊句式判断句1)用“……也”表示判断①此天子气也。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2)用“……者,……也”表示判断①楚左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亚父者,增也。
③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用“为”表示判断①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无标记表示判断此亡之续耳。
Ⅱ倒装句1)宾语前置①今日之事何如?②大王来何操?③沛公安在?④客何为者?⑤籍何以至此⑥何辞为?2)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①沛公左司马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②贪于财货③具告以事④长于臣⑤因击沛公于坐⑥具以沛公言报项王⑦得复见将军于此⑧沛公欲王于关中⑨沛公军霸上Ⅲ被动句1)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2)无标记珍宝尽有之。
Ⅳ省略句①沛公军(于)霸上。
②沛公欲王(于)关中。
③为(吾)击破沛公军。
④具告(之)以事。
⑤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⑥将军战(于),臣战(于)。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
⑧还军(于)霸上。
⑨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
⑩竖子不足与(之)谋。
七、重点句子翻译1、沛公左司马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3、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4、沛公居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5、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良,具告以.事。
7、距.关,毋诸侯,地可尽王.也。
8、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9、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也。
...与非常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1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将军战,臣战。
12、不然.,籍.何以.至此?13、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5、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6、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7、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8、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也。
..与非常19、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20、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3、我持白璧一双....,欲与亚父。
....,欲献项王,玉斗一双24、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25、沛公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2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27、沛公不胜杯勺.,不能辞.。
28、沛公安.在?29、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30、竖子不足与.谋!3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32、吾属皆且为所...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