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交响》教案
经典交响——《念故乡》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念故乡》选自
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Antonin Dvorak 1841-1904)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20%
40%
80%
60%
德沃夏克生平
歌曲:念故乡
《自新大陆交响曲》 ——德沃夏克
第二乐章
创作过程
《念故乡》这首歌曲的旋律,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创作的《新世界交响曲》也称《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中摘选出来的。作曲家在两年多的旅美期间所创作的这部交响曲,表达了他对美国黑人命运的同情,以及他本人远隔重洋,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音乐主题采用了黑人民歌的音调旋律,富于歌唱性,朴实优美,情深意浓。歌曲是在弦乐的衬托下用英国管演奏的。
附点节奏型
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上册4经典交响教案教案
《经典交响》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贝多芬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二)能够感受、体验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四乐章,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三)能够感受、体验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重点:对作品结构及内容的了解难点:对作品内在情绪的感受教学准备:录音机、相关歌曲磁带教学方法:分析法、试听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赏析:《第五(命运)交响曲》1、演唱主部主题、副部主题。
引导学生从调性上、色彩上、情绪上做一些初步的感受、体验、判断工作,从而为乐章的整体聆听打下良好的基础。
2、《第五(命运)交响曲》的两个乐章分先后单独完整聆听,使学生对乐曲有完整的整体印象。
3、聆听《第五(命运)交响曲》的两个乐章时,将两个乐章对比着听。
使学生感受其不同的音乐情绪,从整体上理解其音乐内容及其哲理思想。
引导学生透过乐曲的曲式结构去感受、体验乐曲的情绪脉络,进而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及哲理思想。
4、与通俗音乐的《命运交响曲》对比着听。
5、在聆听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本作品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二、赏析:《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1、作品分析:第二乐章为慢板,复三部曲式。
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
管乐器在低音区奏出一连串鸣咽的和弦,形成一种悲惨凄切的音响效果。
在这种气氛的烘托下,乐曲进入了第一部分。
这段感人至深的旋律由英国管奏出:这是作曲家怀念遥远祖国的愁思。
其旋律朴实优美,富有歌唱性,深得人们的喜爱。
以后曾被改编为各种独奏曲,也被填上歌词而成为独唱曲或合唱曲。
也有人曾把这个曲调误认为是一首古老的美国民歌。
接着,在弦乐器的演奏下,这一主题有了变化发展,情绪显得有些激动:英国管又奏出主题的最后4小节,乐声渐弱,第一部分结束。
乐章的中间部分,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震音的背景下,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旋律。
《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地平线交响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
《地平线交响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地平线交响曲》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2.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作业内容1. 听辨练习:请学生反复聆听《地平线交响曲》全曲,并回答以下问题:(1)请描述乐曲的整体风格和情绪特点。
(2)请指出乐曲中的主要旋律和节奏特点。
(3)请尝试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并描述其特点。
2. 创作练习:请学生根据自己对《地平线交响曲》的理解,创作一首小诗或短文,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要求:(1)小诗或短文应包含对乐曲的鉴赏和分析。
(2)字数在500字以内。
(3)请在作业中附上自己的创作作品。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前,需反复聆听《地平线交响曲》全曲,确保对乐曲有充分的了解和感受。
2.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应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创作练习是学生的自由发挥,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
4.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并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2. 评价将从学生对乐曲的理解、鉴赏和分析能力,以及学生的创作作品的质量和个性化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估。
3. 对于优秀作品,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并可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参考之一。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将获得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和建议,以便及时改进和提高自己的音乐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2. 学生可通过作业反馈,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音乐学习路径。
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音乐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次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地平线交响曲》这首乐曲,提高他们的音乐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
4 《经典交响 实践与创造》 示范教案【人音版九上】
《经典交响实践与创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背唱《念故乡》。
2.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
3.聆听《地平线交响曲》。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欣赏《地平线交响曲》,通过关注主题的民族特点、旋律特点等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感受变化音的音乐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让学生背诵和故乡有关的古诗词,引发学生的共鸣,引出课程。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一)学唱《念故乡》1.播放《念故乡》,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
(抒情的、思念的、忧伤的)2.再次聆听。
想一想,为什么音乐能表现出思念、忧伤的情绪呢?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呢?(教师从力度、音色、速度、旋律线上引导学生)3.随音乐跟唱旋律。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所分析的,把握力度的强弱、旋律线的连贯性、忧伤的情绪,用你最好听的歌声来表现音乐。
4.从谱面上观察乐曲中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
教师演唱由弱到强的旋律和由强到弱让学生对比,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旋律的变化。
(整首音乐正因为有这些记号,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5.教师范唱一遍歌词,引导学生唱第二遍。
想听听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怎样写?当你听完第一遍的时候请同学们来演唱第二遍。
6.完整演唱旋律。
我们怎样演唱乐曲来表现这些力度记号的作用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引导,一起来完整的演唱整首旋律。
7.简介作者。
作曲家德沃夏克,出生于布拉格以北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他就非常喜欢听自己故乡的民歌。
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他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辉煌的业绩,同时也得到很多大学授予给他的荣誉,还被美国的朋友邀请到美国担任纽约音乐学院的院长。
在天清清,风凉凉的时候,引起了阵阵乡愁,想起故乡的人,常常难以忘返。
他感到很孤单,非常希望能回到自己的故乡与自己的朋友,欢聚一堂,同享从前的快乐。
高中音乐教案 学习交响乐欣赏
高中音乐教案学习交响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2.学会欣赏交响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辨别能力;4.通过学习交响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其文化修养。
二、教学重点1.交响乐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交响乐的基本结构;3.学习并欣赏经典交响乐作品。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莫扎特的《交响曲第40号》或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等著名交响乐片段,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庄严、豪放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激发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
2.交响乐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交响乐的定义,即由管弦乐团演奏的音乐形式并包含多个乐章。
然后向学生展示交响乐的发展历程,从巴洛克时期的巴赫、古典时期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并提及现代交响乐代表人物。
3.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分析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包括序曲、快板、慢板、舞曲和终曲等不同乐章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介绍交响乐中各个乐器的基本功能和演奏技巧。
4.学习并欣赏经典交响乐作品选择几部经典的交响乐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等,通过学习和欣赏其乐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交响乐,感受其音乐的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可以选择一些乐曲片段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分析其乐曲结构,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5.小组活动:交响乐欣赏与分析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部交响乐作品进行深入欣赏与分析。
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并记录下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乐曲结构以及乐器运用等方面的分析。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6.总结归纳在课堂尾声,对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并与他们共享交响乐对自己的影响和启发。
引导他们认识到交响乐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情感传递,并鼓励他们通过更多的欣赏和研究来拓宽音乐领域。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并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交响乐》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交响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交响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 研究多种交响乐器的名称和演奏方法;3. 能够欣赏和分析交响乐作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教学重点:1. 研究交响乐的定义和特点;2. 熟悉交响乐器的名称和演奏方法;3. 能够欣赏和分析交响乐作品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内容:1. 交响乐的定义和特点:- 交响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交响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形式。
2. 交响乐器的名称和演奏方法:-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大号等;- 打击乐器:定音鼓、小鼓、钹等。
3. 交响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著名交响乐作品的选听和讨论;- 分析交响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播放一段交响乐进行导入,引发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好奇心;2. 视听法: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和聆听交响乐的表演,感受音乐的美妙;3. 讨论法: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交响乐的的深入理解;4. 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小型交响乐曲片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听力测试:通过听音辨乐器的方式,测试学生对交响乐器名称的掌握和辨别能力;2.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交响乐作品的文章,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3.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对一首交响乐作品欣赏和分析的成果。
六、教学资源: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2. 视听设备:电视、音响等;3. 著名交响乐作品的音乐录音。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音乐团或乐队的活动,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2. 带领学生观看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出,提升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以上是《交响乐》精品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有需要,请随时联系我。
谢谢!。
《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演唱 念故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
《演唱念故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演唱《念故乡》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2. 通过了解歌曲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3.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二、作业内容1. 歌曲演唱:学生需完整演唱《念故乡》歌曲,要求音准、节奏准确,声音饱满,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 背景了解: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的方式,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作者生平及歌曲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3.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按时提交:作业应于第一课时结束前提交,逾期不予评价;3. 注意事项:提交作业时请注明学生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评分将根据音准、节奏、情感表达、背景了解及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方面综合评定;2. 优秀标准:在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额外加分;3. 提醒与帮助:对于作业完成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将在课后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可通过作业评价表或私下与教师交流的方式,对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2. 教师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指导。
同时,教师也将对作业设计方案本身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后续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次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音乐课程中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能通过作业的完成,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们期待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作业,并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成长。
同时,我们也欢迎学生对作业设计方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将有助于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作业,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念故乡》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内涵,并在演唱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也能在文化素养方面得到提高。
九年级音乐上册《经典交响》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经典交响》第2课时第二课时《第五交响曲》教学内容:1、《命运》第一、第四乐章教学重、难点:欣赏《第五交响曲》教具准备:自制课件(ppt)、教学光盘、磁带教学理念及思路:本课以“交响曲”导入学生熟悉的贝多芬的作品《致爱丽丝》,引入新课第五交响曲——《命运》。
先让学生看《命运》的舞蹈,再聆听作品第五交响曲——《命运》及通俗演奏曲目,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交响曲”导入贝多芬作品《致爱丽丝》。
2、讲解贝多芬导入新课《命运》。
二、讲授新课1、播放舞蹈《命运》2、播放乐曲《命运》3、分析乐曲,并出示简图:4、欣赏舞蹈《命运》5、聆听乐曲6、聆听并理解乐曲含义。
①主题相同吗?②情绪有何变化?③乐器及演奏有何区别?四、结束部分1、回顾本单元的主题——交响曲。
2、谈谈所学感受。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交响乐教案
交响乐教案《交响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交响乐的定义、历史和发展。
学生能够掌握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一些著名的交响乐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演示、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音乐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交响乐的定义、历史和发展。
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欣赏和分析一些著名的交响乐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交响乐作品。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如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交响乐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
通过讲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让学生掌握交响乐的基本技巧。
通过讲解一些著名的交响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交响乐作品。
演示法通过播放一些著名的交响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通过演示一些交响乐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演奏方法。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的交响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让学生分析一些著名的交响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创作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一些关于交响乐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 ◦ ◦ ◦ 2. ◦ ◦ ◦ 3. ◦ ◦ ◦ 1. ◦ ◦ ◦ 2. ◦ ◦ ◦ 1. ◦ ◦ ◦ 2. ◦ ◦ 3. ◦ ◦ 4. ◦组织学生讨论一些关于交响乐作品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创作法让学生创作一些简单的交响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音乐鉴赏交响乐六年级教案
音乐鉴赏交响乐六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概念,并鉴赏其中的经典作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交响乐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欲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交响乐的基本概念和鉴赏经典作品。
具体内容如下:1. 交响乐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交响乐的定义、构成要素和演奏形式。
2. 交响乐的分类:介绍交响乐的各个时期和代表作品。
3. 交响乐的鉴赏:分析交响乐的结构和表达手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 经典交响乐作品的欣赏:选择几首经典的交响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和品味其中的美妙旋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过什么样的音乐?”“知道什么是交响乐吗?”通过引导学生回答,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思考。
2. 探究(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交响乐的定义、构成要素、演奏形式等基本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深入探究。
3. 学习(25分钟)通过分析交响乐的历史时期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交响乐的特点和演奏风格。
同时,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鉴赏交响乐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30分钟)带领学生共同欣赏几首经典交响乐作品,启发学生通过聆听、观察和感受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教师结合音乐欣赏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感受和解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5.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继续发展和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观察和听课记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交响乐概念的理解情况。
2. 教师通过交流互动、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3. 教师通过学生对经典交响乐作品的欣赏表达,评估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欣赏 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
《欣赏第九(目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第九(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欣赏,了解贝多芬的交响乐风格,理解其音乐内涵。
2.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听赏第九(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来。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贝多芬的交响乐风格和背景知识。
3. 分组讨论:各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讨论第九(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的音乐元素如何表达该主题。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4. 完成一份作业报告,内容包括:你对第九(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听赏感受、你对贝多芬交响乐风格的了解、分组讨论的成果以及你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避免抄袭和合作。
2. 听赏和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确保作业报告的真实性。
3. 作业报告需言之有据,体现思考和感悟。
4. 请在课程结束前提交作业报告,以方便老师批改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作业报告的质量和完成情况将作为评价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学习进步的重要依据。
2. 评价标准包括:对第九(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听赏感受是否真实、深刻;对贝多芬交响乐风格的了解是否准确;分组讨论中的表现是否积极、观点是否独特;作业报告的文字表达是否清晰、流畅等。
3. 老师将根据以上标准给出具体的评价意见,以便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学习反馈。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在提交作业报告后,将反馈意见和收获以文字形式附在报告后面,以便老师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收获。
2. 老师在批改作业报告后,将给出具体的评价意见,并将优秀报告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第九(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内涵,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四单元经典交响《念故乡》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经典交响——《念故乡》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念故乡》是根据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代表作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又译《新世界交响曲》,1893)第二乐章的主要旋律改编而成的。
这首歌是根据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旋律填词的,是德沃夏克独处异国他乡——美国工作时因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故乡而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主题旋律。
旋律优美,富有歌唱性。
二、教学目标1.欣赏和学唱表达思乡情感的音乐作品,激发和体验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能用连贯圆润而富有情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念故乡》,体会音乐要素对音乐情感表达的作用,了解《思乡曲》的民歌主题。
3.初步了解歌曲乐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歌曲中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能用连贯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表达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能用准确的发声方法连贯地将歌曲情感表现出来。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故乡吗?答案是肯定的。
当你们长大后,去外地求学或者工作,日思夜想的就是故乡,故乡的人。
播放由马思聪作曲的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设问:你认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以学生聆听为主,肯定学生的体会,引导学生乐曲表达思乡的音乐情感)(二)新课教学1.歌曲介绍歌曲的曲作者为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他于18921895年应邀在美国纽约音乐学院任教并担任院长。
期间创作了交响曲《自新大陆》,《念故乡》这首歌是德沃夏克的学生美国音乐家费希尔,根据德沃夏克的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改编而来,这一乐章主要就是表现德沃夏克对捷克家乡的思念之情。
2.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①你认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念故乡之情)②歌曲的旋律能够分为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B+A单三部曲式)3、初步学唱歌曲(1)复习、检测高声部。
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高声部,大家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歌词、节奏和旋律。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随着钢琴的伴奏再次把高声部回顾一遍。
幼儿园音乐欣赏——交响乐教案
幼儿园音乐欣赏——交响乐教案标题:幼儿园音乐欣赏——交响乐教案导言:幼儿园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交响乐作为一种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具有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激发情感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幼儿欣赏交响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教学目标:从简单到复杂,培养幼儿对交响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响乐的定义和特点介绍。
2. 选取优秀的交响乐作品进行欣赏。
3. 利用多媒体和互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元素。
4. 提供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感受和表达交响乐的意境。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跟幼儿聊天,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了解程度。
2. 引导幼儿说出交响乐这个词,并询问他们对交响乐的认知。
步骤二:介绍交响乐(15分钟)1. 给幼儿简单明了地解释交响乐的定义和特点,如乐团、乐器、音乐元素等。
2.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幼儿不同类型的交响乐演出,让他们感受交响乐的氛围。
步骤三:欣赏交响乐(30分钟)1. 播放幼儿适宜的交响乐选段,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2. 指导幼儿用专注的态度仔细聆听,听完后向他们提问,了解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步骤四:感知音乐元素(3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乐团表演,向幼儿介绍不同乐器和它们的特点。
2. 引导幼儿动手尝试模仿乐器的声音和演奏动作,增加他们对乐器的了解和联系。
3. 利用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听音辨乐器、听音辨节奏等,加深对音乐元素的感知和理解。
步骤五:表达音乐意境(30分钟)1.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他们对交响乐的感受和意境。
2. 提供图书、图片和视频资源,帮助幼儿获取更多关于交响乐的信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步骤六:总结回顾(10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回忆和表达他们对交响乐的认知和感受。
2. 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欣赏交响乐,培养音乐欣赏的共同兴趣。
四、对教学内容的观点和理解:交响乐作为一种复杂而庄严的音乐形式,蕴含着丰富的表达和情感。
九年级音乐上册《经典交响》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经典交响》教案第一课时《念故乡》教学内容:1、海顿《第九(惊愕)交响曲》 2、《念故乡》教学重、难点:学唱并创作作品《念故乡》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学光盘、磁带教学理念及思路:本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并在学习当中允许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加对交响曲的兴趣。
本课从思乡入手,学习优秀歌曲《念故乡》,并从中充分体会,表现思乡的情绪,从《念故乡》引出德夭夏克的作品《第九交响曲》,并了解相关音乐知识——交响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打出画面:月亮、海、人,并放歌曲《思乡曲》,引入课题。
2、让学生说说知道的与思念家乡相关的歌曲:《故乡的亲人》、《游子吟》、《念故乡》等。
二、讲授新课1、介绍创作背景2、教师范唱作品3、要求学生念、唱歌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给学生提出要求,最好用轻柔暗淡的声音,徐缓的速度,表现忧伤与思念故乡的音乐情绪来演唱《念故乡》。
5、为歌曲进行创作。
三、课外拓展1、介绍《念故乡》的曲作者德夭夏克导入。
2、《念故乡》的演唱方式有声乐曲和器乐曲。
3、走进器乐曲《第九交响曲》。
4、分析乐章,复三部曲式,并随音乐有情感地解说。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
《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赏析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征和情感表达。
2. 提高声乐欣赏能力,感受古典交响曲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交响曲的曲式结构,深入理解各个乐章的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交响曲的内在情感和音乐语言,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素材,包括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CD、视频等。
2. 制作PPT课件,用于展示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图和相关图片。
3. 安排分组,每组4-5人,进行团队讨论和互动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贝多芬及其成就,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分步骤讲解《命运》交响曲的主要乐章和情感表达,强调交响曲的结构和音乐语言的特点。
3. 欣赏:播放交响曲的全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体会交响曲的情感和结构。
4. 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疑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5. 实践:让学生尝试演奏交响曲的部分乐章,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学习音乐的方法,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奥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音乐器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结合一些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分析《第五(命运)交响曲》的音乐主题与结构,掌握其音乐表现形式。
2. 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
3. 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联,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分析《第五(命运)交响曲》的音乐主题、结构及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其音乐情感感知和表达能力。
经典交响说课稿
《第五(命运)交响曲》说课稿今天我要说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第六单元《经典交响》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就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五方面谈谈我的课堂教学构思:教材内容: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
欧洲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第五(命运)交响曲》,于1805年开始创作,于1808年完稿。
表达了他通过斗争达到胜利的心声,是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教学目标和我对教材分析,我制定如下目标:(一)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贝多芬,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二)能够感受、体验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四乐章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三)能够听辨管弦乐器的音色,并能分辨不同音乐情绪中不不同乐器的作用教学重点:1、认识德国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喜欢聆听他的音乐作品。
2、欣赏乐曲,通过鲜明的音乐形象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为学生走进西洋音乐、了解西洋音乐、喜欢西洋音乐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感知音乐情绪的能力,了解乐曲的结构和内容。
说教法:1、视觉法:以贝多芬传记电影作品切入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作曲家当时创作环境及人物性格等。
避免枯燥的说教,通过视频欣赏更容易使学生融入到音乐中去,并且学生通过对创作环境的了解更有利于进一步感受音乐情绪。
2、体验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乐器图片与声音有机结合,形象直观。
对主题部分的反复聆听,发挥想象感受音乐情绪借。
说学法: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顺利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准备引导学生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通过视频和课本内容认识作曲家贝多芬。
2、整体聆听,主要是通过听的手段来感受内涵、体味情感。
不同主题部分分开听,区别音乐情绪起伏变化。
教学环节:在对教材具体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制定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1、导入环节:播放电影《贝多芬传》的片段,提问通过影片你看到一个什么性格的贝多芬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及以前的积累,表述自己对贝多芬的了解。
初中音乐人音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经典交响自新大陆教案
《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二乐章课 题: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课 型:综合课课 时:一课时
教 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乐器授课对象:初中三级学生 设计意图:
1 .知识目标:欣赏、学习《自新大陆交响曲》,了解交响曲,了解相关乐器,
了 解作品音乐情绪。
2 .能力目标:能够对作品的主要音乐特征基本了解和掌握;能够理解作品的艺
术 风格和特点。
3
.情感目标:能够对交响乐感兴趣,乐于体会交响音乐。
教学重点: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了解音乐结构和音色表达。
教学难点:乐曲表达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教学活动设计:
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音乐组:于国鹏。
高中交响音乐怀旧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交响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历史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知识与技能:掌握交响音乐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交响音乐的代表作品及作曲家。
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交响音乐的发展历程,欣赏并分析经典交响音乐作品。
2. 难点:深入理解交响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交响音乐作品。
2. 教学课件:包含交响音乐知识、作品介绍、欣赏指南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交响音乐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对交响音乐的兴趣。
2. 展示交响乐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队的组成和演奏形式。
二、欣赏与分析1. 播放交响音乐作品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交响音乐的魅力。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等特点。
3. 介绍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你最喜欢的交响音乐作品是哪一部?为什么?b. 你认为交响音乐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作曲家的个性和时代背景?c. 如何欣赏交响音乐?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交响音乐的魅力和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欣赏一部经典交响音乐作品,并撰写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交响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课后作业的心得体会。
二、深入学习1. 播放不同时期交响音乐作品,让学生对比欣赏。
2. 介绍不同时期的交响音乐特点,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3. 分析不同时期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交响协奏曲》等。
三、实践与体验1. 组织学生进行交响音乐作品模仿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响音乐的魅力。
音乐热情交响作品公开课教案
音乐热情交响作品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和欣赏热情交响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了解和掌握交响乐的基本构成和演奏形式。
-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演奏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介绍热情交响作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分析交响乐的乐章结构和演奏技巧。
3. 带领学生欣赏经典的热情交响作品,并进行学生互动。
三、教学流程1. 欣赏与分析- 导入:介绍热情交响作品的概念和重要性。
- 欣赏:选择一段著名的热情交响作品,并进行听力欣赏。
-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该作品的乐章结构和音乐要素。
2. 研究与实践- 研究:介绍交响乐的基本演奏形式和演奏技巧。
-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奏,通过合作演奏一段小节,体验交响乐的魅力。
3. 创作与表演- 创作: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热情交响作品的小节或乐段,可以使用各种乐器。
- 表演:学生在小组内依次表演自己的作品,展示创作成果。
4. 总结与评价-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强调交响乐的重要性和魅力。
- 评价:学生互评,表达对自己和同伴的评价和肯定。
四、教学资源- 选取著名的热情交响作品音频或视频素材。
- 乐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等。
五、教学评估- 学生对热情交响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 学生在模拟演奏和创作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 邀请专业音乐家或乐团进行音乐会或讲座,深入了解交响乐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
-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参加音乐比赛,提供音乐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以上是《音乐热情交响作品公开课教案》的内容,旨在通过学习和欣赏热情交响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欣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交响》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第17册九年级第四单元《经典交响》教案第一课时: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四乐章一、教学目标(一)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贝多芬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二)能够感受、体验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四乐章,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三)了解音乐家贝多芬。
二、教材分析《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四乐章1.作品介绍: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于1805年开始创作,于1808年完稿。
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完成之后,不仅在创作上成就颇丰,在创作思想上也日臻成熟。
因为《第三交响曲》所确立的英雄形象不仅得以保持,而且大有发展。
如果说,《第三交响曲》是在歌颂英雄个人的正义行为,歌颂他为正义而战、为正义而牺牲,并以此来换取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幸福和话,那么《第五交响曲》则是歌颂群体的、英雄与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的英雄行为,歌颂觉悟了的人们向黑暗势力奋起斗争并获取最后的胜利,使人类走向光明、幸福的未来。
这才是真正伟大的英雄事业。
1802年,贝多芬因耳聋感到生活绝望,因而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遗嘱》。
1804年,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愤怒地扯去《第三交响曲》总谱上题献给拿破仑的字样。
时代和命运维系着个人的遭遇,但贝多芬以顽强的意志克服生活中的不幸,面对命运的压力,不断地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从黑暗走向光明,必须通过斗争,获得胜利。
”正是这种信念鼓舞了他。
经过三年的奋斗,他完成了《第五(命运)交响曲》这部撼世之作。
《第五(命运)交响曲》是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
它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歌颂了人民群众战胜黑暗势力的伟大胜利,体现着作者“通过斗争,获得胜利”的伟大精神。
三、赏析:聆听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1. 演唱主部主题、副部主题。
引导学生从调性上、色彩上、情绪上做一些初步的感受、体验、判断工作,从而为乐章的整体聆听打下良好的基础。
2.《第五(命运)交响曲》的两个乐章分先后单独完整聆听,使学生对乐曲有完整的整体印象。
3.聆听《第五(命运)交响曲》的两个乐章时,将两个乐章对比着听。
使学生感受其不同的音乐情绪,从整体上理解其音乐内容及其哲理思想。
引导学生透过乐曲的曲式结构去感受、体验乐曲的情绪脉络,进而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及哲理思想。
4与通俗音乐的《命运交响曲》对比着听。
5.在聆听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本作品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作品分析:第一乐章:明亮的块板,奏鸣曲式。
呈示部主部主题:贝多芬曾经针对这个动机说过:“那是命运在敲门”“连接部:圆号奏出了这一富有号召性的音调。
它的节奏来自主部主题,而旋律则由小调转为大调。
至此,那惊惶不安的、带有暴戾特征的音响似乎有所收敛。
副部主题:这一主题是从连接部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它用第一小提琴与木管组乐器(单簧管)来“对答”,表现出一种柔和的、纯良的温和品格。
这一优美抒情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但是,在这优美的主题下面,低音声部不时地传出主部主题的音型。
此后,当两个主题汇合一起时,便形成朝气蓬勃、充满豪放气质的结束部。
展开部:再现部:分析作品: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呈示部主部主题:这个一往无前的进行曲式的旋律,非常接近法国大革命时期群众歌曲的风格。
它那明晰的节奏、丰满的和声、乐队的全奏和强壮饱满的音响,烘托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也刻画了一种胜利在望的群体英雄形象。
它令人联想到:人民群众在欢庆胜利时的节日气氛。
连接部:这段旋律依然有进行曲的特征,但它更富于歌唱性,好像人们在歌唱着胜利、赞颂着英雄。
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呈示部副部主题:副部主题转入G大调。
这是一个生动、活泼、欢快、跳跃的舞曲性旋律。
它留给人们的联想是: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欢乐地歌舞,在不停地涌动……结束部:这呈示部的结尾段依然在G大调上。
它显得壮阔一些,但保留着整个呈示部那光明、欢乐的英雄性特点。
第四乐章的展开部采用副部主题的素材进行广泛地发展。
它活跃而饱满有力。
当音乐向高潮推动时,命运的动机又突然出现:但是,这命运的动机是软弱无力的。
它好像一片暂时的乌云,难以遮盖住灿烂的阳光,只能引起人们的一种回忆:曾几何时,它是那样地猖獗、那样地不可一世,终归是螳臂挡车。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名作。
恩格斯在写给他妹妹的信中说:“要是你还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音乐也没有听过。
”由此可见,恩格斯对它的评价极高。
四、作者简介:1782年,12岁的贝多芬开始跟当时德国很有名望的音乐大师聂耶费(1748~1798)学习。
聂耶费的高尚道德和宽广的艺术胸襟,给贝多芬以重要影响。
贝多芬从此系统地学习了对位、和声、作曲、管风琴的演奏,熟悉了巴赫、亨德尔的音乐作品。
1787年到1792年之间,贝多芬曾先后师从于莫扎特、海顿门下学习作曲理论等,这对贝多芬一生的音乐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1792年,贝多芬来到欧洲音乐之城——维也纳。
他的钢琴演奏给他带来很高的声誉,并先后到柏林、斯图加特、布拉格等城市演出。
贝多芬热爱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信仰共和、崇尚英雄。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贝多芬的影响很大。
这种影响都明显地表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
如: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三(英雄)交响曲》等,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革命的英雄气质。
正当贝多芬才华横溢的时候,他于1796年患了耳聋症,而且在日益恶化。
这对他的生活和音乐创作是个莫大的打击。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等级观念带来的歧视和经济上的困苦。
这一切曾使他产生自杀的念头。
但他那刚毅的性格,终于战胜了各种困难,他深信能以艺术和道德的力量生活下去。
1803年到1813年期间,是贝多芬度过坎坷生活和艰难岁月的时期,也是他创作上最光辉和成熟的时期。
他的重要作品大多都产生在这个时期。
例如: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热情》、《暴风雨》、《黎明》,、《爱格蒙特序曲》等。
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几年,正是在梅特涅反动统治下,奥地利社会生活非常黑暗的时代,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已被封建复辟王朝所吞没,自由民主的要求被卷土重来的教会和皇室贵族所镇压。
但贝多芬仍为表现人类追求光明理想而紧张地思索着艺术创作的道路。
经过六年的酝酿(1817~1832),终于创作出世界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交响音乐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一生的思想和音乐艺术创作的总结。
贝多芬的晚年是非常凄凉悲苦的。
由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贝多芬于1827年2月26日在维也纳逝世。
当时,为他送葬的有两万多人。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在音乐艺术上、内容及曲式结构上都有许多创新和发展。
贝多芬的艺术创作,集中和发展了欧洲古典音乐的精华,也开辟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
第二课时: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学唱歌曲《念故乡》一、教学目标(一)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二)能够感受、体验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三)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并能背唱这一首歌。
(四)能够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试着填写歌词。
二、教材分析1.作品创作原由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院创办人琴妮•瑟勃夫人邀请德沃夏克担任该院院长。
德沃夏克到纽约后,琴妮•瑟勃夫人急于要他依据朗费罗的史诗《海华沙之歌》创作一部歌剧。
歌剧《海华沙》并未作成。
但其中的一些创作初稿后来就用在了《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中。
1893年5月24日,这部交响曲创作成功。
这部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到美国后写下的第一部作品。
本来,作者并没有给交响曲加标题,但在公演前不久,琴妮•瑟勃夫人建议加?“新大陆”的标题,并得到了德沃夏克的同意。
从此以后,这部名为“自新大陆”的交响曲便名扬四海。
1893年12月16日,在安东•塞德尔指挥下,由纽约爱乐乐团首演于卡内基音乐厅。
这部交响曲在美国首演时,可谓轰动一时。
美国的报纸甚至把它称作“美国的交响曲”。
但是,德沃夏克断然反对这种说法,并强调指出:他在国外创作的音乐作品首先是捷克音乐。
他在首演的前四天曾对采访者说:“我没有使用过任何一个黑人或印第安人的旋律,我只是在作品中写了体现印第安音乐特色的自己的主题,我用现代节奏、和声、对位和乐队音色的一切手段来发展它们。
”2.赏析:《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二乐章为慢板,复三部曲式。
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
管乐器在低音区奏出一连串鸣咽的和弦,形成一种悲惨凄切的音响效果。
在这种气氛的烘托下,乐曲进入了第一部分。
这段感人至深的旋律由英国管奏出:这是作曲家怀念遥远祖国的愁思。
其旋律朴实优美,富有歌唱性,深得人们的喜爱。
以后曾被改编为各种独奏曲,也被填上歌词而成为独唱曲或合唱曲。
也有人曾把这个曲调误认为是一首古老的美国民歌。
接着,在弦乐器的演奏下,这一主题有了变化发展,情绪显得有些激动:英国管又奏出主题的最后4小节,乐声渐弱,第一部分结束。
乐章的中间部分,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震音的背景下,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旋律。
这段音乐充满深切的悲痛,同时又蕴涵着无比激动的感:在悲痛、哀伤的主题后,出现了一段明朗、优美的旋律。
它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作者巧妙地将这个主题用变奏的形式展现,并与前主题构成复调,使情绪更加深切动人。
德沃夏克在创作第二乐章中段的音乐时,受到了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所著长诗《海华沙之歌》第二十章《饥荒》的启发。
在这一章中,描写了海华沙的妻子明妮哈哈为饥荒所迫,已经奄奄一息。
她在极度痛苦的挣扎中哭泣着向想念中的丈夫诀别。
乐章的第三部分,仍由英国管奏出动人的思乡主题,音乐时断时续。
特别是弦乐器加弱音器后演奏,感情更显得压抑内在,动人心弦。
3.作者简介:德沃夏克(1841~1904)捷克作曲家。
1841年9月8日诞生于布拉格以北20公里的小村庄——尼拉霍柴维斯。
他的父亲是兼做屠夫的小客店店主。
德沃夏克从小时候起,就爱听自己故乡的民歌,并在农村教师指导下学习唱歌、演奏小提琴。
当他12岁时,在兹洛尼茨镇遇到了一位有经验的教育家和优秀的音乐家——安东宁•李曼。
他热心地指导德沃夏克演奏中提琴、钢琴、风琴,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和即兴作曲。
1857年,李曼说服了德沃夏克的父亲,让他进了布拉格的风琴学校去深造。
经过两年的紧张学习,以名列第二的优异成绩毕业。
以后在布拉格姆扎克乐队中演奏中提琴。
这期间,他开始写了一些乐曲,但很少有机会演出。
直到1873年,他的爱国主义题材的赞歌《白山的子孙》出现后,德沃夏克才走上了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