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过关检测B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合集下载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增分测评卷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增分测评卷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浙江省江郎山景区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组成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它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

图1为江郎山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1图21.若图2中①属于内力作用过程,则江郎山的红色砂岩属于()A.甲B.乙C.丙D.丁2.形成江郎山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B.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和流水侵蚀作用D.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作用季节冻土是地球表层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壤(岩石),季节冻土的冻结层的厚度与气温、地温、含水量及风蚀密切相关。

我国的沙丘大多分布在季节冻土区,沙丘的冻融过程影响风蚀程度,进而影响沙丘形态的演变。

我国某科考队于2018年1月对宁夏白芨滩流动沙丘进行实地观测,测得该地沙丘迎风坡不同部位地表未冻结层和冻结层平均厚度(单位:厘米),如下表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与坡脚相比,该地沙丘丘顶地表未冻结层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A.气温较高B.地温较高C.含水量较低D.风蚀较强4.该地沙丘丘顶冻结层()A.春季融化,风蚀减弱B.春季冻结,风蚀增强C.秋季冻结,风蚀减弱D.秋季融化,风蚀增强板块构造主导了现今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山川地貌及各个圈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下图示意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大洋岛屿模型。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形成图中洋岛的主要岩石是()A.沉积岩B.变质岩C.花岗岩D.玄武岩6.在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边界可能形成()①洋盆②海沟③岛弧④海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过关检测卷(B)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过关检测卷(B)选择性必修

第二章过关检测卷(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

其中,“东方女神”为世界“绝景”。

读图,完成1~2题。

图1 “东方女神”景观图2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组成“东方女神”风景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A.甲B.乙C.丙D.丁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B.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2.C1题,组成“东方女神”风景的岩石是花岗岩,为侵入岩。

图2中岩浆活动分为两个过程,经①过程在地下侵入岩石圈内部,形成甲岩石,即侵入岩;经②过程在地表喷出,形成乙岩石,即喷出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

第2题,组成该景观的岩石为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内部后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浆岩,该类岩石在地下形成,需经地壳运动抬升到地表,在球状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该景观。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3~5题。

3.若岩层Ⅰ为页岩,Ⅱ为石灰岩,则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最有可能变质的位置及变质形成的新岩石是( )A.甲—大理岩B.乙—板岩C.丙—大理岩D.丁—石英岩4.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为(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5.乙、丙、丁、戊四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丙、乙、丁、戊B.戊、丙、乙、丁C.丙、乙、戊、丁D.丁、乙、丙、戊4.C5.A3题,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的变质条件下形成的。

岩浆侵入地区附近温度和压力都较高,所以丙处最有可能变质,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故C项正确。

第4题,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可以判断是背斜,故C项正确。

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戊侵入丙、乙、丁岩层中,所以丙、乙、丁先于戊形成。

又由于丙、乙、丁是沉积岩,按照沉积岩沉积规律,可知丙先于乙沉积,乙先于丁沉积。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二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下图表示地表中某一沙尘在一定时期内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代表了该地最为常见的外力作用。

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易形成沟谷B .乙地以风力搬运作用为主,易形成戈壁、冲积平原C .丙地以风力沉积作用为主,易形成沙丘D .三地都以风力侵蚀为主,易形成风蚀蘑菇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这种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 .图中这种现象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为常见C .图中这种运动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类似D .图中这种运动不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3.左图为云南石林,右图为新疆乌尔禾魔鬼城。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云南石林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属于喀斯特地貌B .云南石林和新疆乌尔禾魔鬼城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C .云南石林所在地地形崎岖,地表水丰富,地下水缺乏D .新疆乌尔禾魔鬼城属于喀斯特地貌4.翠玉白菜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

翠玉白菜属于(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受地质作用影响,湖南省张家界石英砂岩岩峰林立,安徽省黄山多花岗岩。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质量达标检测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石林由黄色砂砾岩构成。

这里奇峰耸立,绝壁凌空,石柱、石笋大多高度为80~100米,最高的超过200米。

该石林是由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上风蚀、流水冲蚀、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形成的。

下面图甲为黄河石林景观图,图乙为云南路南石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景泰黄河石林的形成过程是( D )A.固结成岩—风化水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水蚀C.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D.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水蚀—侵蚀搬运2.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柱高度一般在几米到40多米,与黄河石林石柱高度相比相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A )A.岩层厚度不同B.所受地质作用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人类保护程度不同[解析]第1题,由材料“由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上风蚀、流水冲蚀、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并结合图甲可判断黄河石林为沉积岩,由此推知其先经历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砂砾岩,然后经历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再加上风蚀、流水冲蚀、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之后经流水侵蚀、搬运作用,最终形成了景泰黄河石林。

综上可知,景泰黄河石林的形成过程为: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水蚀—侵蚀搬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2题,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柱较矮,景泰黄河石林中的石柱较高,主要是因为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厚度没有黄色砂砾岩厚度大,石柱更易被侵蚀,导致形成的石柱较矮,A正确;云南路南石林和黄河景泰石林都是通过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搬运等地质作用形成的,B错误;植被覆盖率和人类保护程度不同不是云南路南石林和黄河景泰石林石柱高度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C、D错误。

故选A。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训练卷(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训练卷(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训练卷1.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甲、乙、丙、丁中属于地形倒置的是()A. 甲、乙B. 甲、丙C. 乙、丙D. 丙、丁2.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山B. 甲处适合选为水库坝址C. 适合在乙处开凿隧道D. 地壳最不稳定的是丁处3.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圈,图中甲类岩石形成于地表。

读图回答3~4题。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岩石类型,正确的是()A. 甲一沉积岩B. 乙一喷出型岩浆岩C. 丙一变质岩D. 丁一侵入型岩浆岩4.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圈,图中甲类岩石形成于地表。

读图回答3~4题。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 ③一熔化B. ④一外力作用C. ⑤一地壳上升D. ⑥一固结成岩作用5.如图为我国沿90°E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形式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地貌形态,完成如表。

主要外力作用形式对应的地貌形态甲地形区______ ______乙地形区______ ______(2)图中①河大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大的峡谷,该峡谷的成因是______。

(3)乙地形区的东南边缘和中部均有典型的谷地发育,其中东南部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说明两者差异形成的原因。

(4)图中山脉②的走向是______,该山脉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

山脉北侧的盆地中多为固定沙丘而南侧盆地中多为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6. 如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本次洪水()A. 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 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 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 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解:图中甲为断层,乙为背斜谷,丙为向斜山,丁为单斜山,故属于地形倒置的是乙和丙。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题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题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单选题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侵入岩体岩石类型相同的是()A.玄武岩B.砂岩C.大理岩D.花岗岩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岩浆侵人一沉积物压实、固结一褶皱运动一断层运动B.沉积物压实、固结一褶皱运动一断层运动一岩浆侵入C.褶皱运动一断层运动一沉积物压实、固结一岩浆侵入D.沉积物压实、固结一岩浆侵入一褶皱运动一断层运动2019年深秋时节,芬兰海卢奥托岛沙质海滩上罕见出现成千上万、大小相当的“冰蛋”(图)。

这些冰蛋最小的如鸡蛋,最大的有足球那么大。

它们紧密排列绵延不绝,壮观画面让当地民众不禁啧啧称奇。

寒冷多风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冰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浪侵蚀、沉积B.海浪搬运、磨蚀C.冰川侵蚀、堆积D.冰川搬运、沉积4.下列地区最可能形成冰蛋的是()A.鄱阳湖南岸B.密歇根湖东南岸C.挪威海东南岸D.黑海沿岸“猴子观海”是黄山的一处奇石景观(下左图),花岗岩“猴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

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猴子观海”岩石类型为图右中的()A.甲B.乙C.丙D.丁6.“猴子观海”景观()A.水平层理发育B.体现出热带海域环境特征C.风化作用明显D.适宜站在巨石旁仰视观赏张家界地貌以石英砂岩峰林称奇,石柱林高大耸立、棱角平直(如图)。

石英砂岩的化学性质稳定,具较强的抗蚀性,在挤压作用下,不易变形而多破裂。

岩层倾角(岩层与水平面的夹角)与厚度是张家界地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右图为张家界地区地质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右图中甲、乙两点之间的构造地貌是()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8.有利于形成张家界地貌的岩层倾角和厚度是()A.倾角大、厚度小B.倾角小、厚度大C.倾角大、厚度大D.倾角小、厚度小9.关于张家界地貌的峰林与桂林喀斯特地貌的峰林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峰林的岩石类型相同B.均由流水溶蚀形成C.两地峰林的植被类型不同D.都有巨厚的风化壳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过程中,下列哪种力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为显著?A. 地壳运动B. 气候变化C. 人类活动D. 水流侵蚀2、下列哪种地质作用会导致地表出现峡谷、峡谷壁等特征?A. 地震B. 火山喷发C. 地壳运动D. 水流侵蚀3、下列关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水侵蚀作用可以形成峡谷、瀑布等地貌 B、风力搬运作用只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形成戈壁 C、生物作用仅对土壤的形成有贡献,不会影响岩石的侵蚀 D、冰川沉积作用使得冰川融水在侵蚀地形的过程中形成各种滩地和冰碛地貌4、下列哪个地质过程中涉及的外力作用类型与冰川作用最为接近?()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地震 D、冰川沉积5、题目:下列关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中,与山脉紧密相关的是()A. 裂谷B. 海底扩张C. 断层D. 谷地6、题目:下述自然地理现象طسوت人為因素影響而成的是()A. 黄河大坝B. 长江三峡C. 丹霞地貌D. 黄土高原7、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中游B. 河流的搬运作用在河流下游最为显著C. 河流的堆积作用通常在河口地区形成三角洲D. 河流的侧蚀作用对河流的长度影响最大8、以下哪个过程不是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A. 地壳运动B. 岩石风化C. 人类活动D. 星球引力9、下列哪种地质作用主要与河流的侵蚀和搬运作用有关?A. 地震B. 火山喷发C. 地壳运动D. 流水侵蚀 10、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A.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热量导致岩石的变质B. 地壳板块的挤压和碰撞形成的山脉C. 气候变化引起的冰川侵蚀和风蚀作用D. 地球内部岩浆活动形成的火山地貌11、某地因自然侵蚀作用形成的环形地貌,通常称为:A、火山B、海沟C、环形山D、喀斯特洼地12、下列哪种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影响最大?A、风力B、流水C、冰川D、生物作用13、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地形特征是:A. 河谷深切地B. 河床沉积地C. 黄土塬D. 崆峒山14、下列关于海岸地貌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滨岸堆积地貌主要由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而成B. 滩涂地貌是由海水侵蚀形成的平坦地带C. 岛礁地貌主要由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D. 海滩地貌是由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15、下列哪种地质作用主要负责形成喀斯特地貌?A. 流水侵蚀B. 冰川侵蚀C. 风蚀D. 岩浆活动16、河流入海口处沉积物的分布特征是什么?A. 沉积物颗粒由海向陆逐渐变粗B. 沉积物颗粒由海向陆逐渐变细C. 沉积物颗粒大小均匀D. 沉积物颗粒无规律分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其次章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江苏高考地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最有可能发觉溶洞的河谷是( )A.①B.②C.③D.④2.图中断层( )A.形成后始终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

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行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觉溶洞的河谷是①。

第2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始终活动;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地质事务由先到后的发生依次为( )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积累③页岩积累④岩浆的侵入⑤石灰岩层与页岩层间侵蚀面的形成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4.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行能含有化石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积累岩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始终是上升隆起的【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灰岩层与页岩层间有一侵蚀面,说明在页岩积累之前发生了石灰岩的侵蚀,砂岩、页岩在断层旁边外的其他地方都呈水平状态,且页岩在下,说明页岩较砂岩先积累;花岗岩在石灰岩、页岩、砂岩中都有侵入,说明花岗岩的侵入发生在砂岩积累之后;断层线旁边石灰岩、页岩、砂岩、花岗岩岩层都发生了错动,说明断层出现在花岗岩侵入之后。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过关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过关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读某地景观演变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景观演变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搬运作用B.侵蚀作用C.风化作用D.堆积作用2.图中Ⅰ、Ⅱ所示的演化,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强弱B.风力作用C.温度变化D.生物活动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地貌属于河流地貌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4.①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下面图1是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构成的岛屿,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图1图25.该岛岩石形成的原因是()A.海水常年的侵蚀作用B.河流挟带的泥沙固结变质C.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D.岩浆喷出海底快速冷却6.该玄武岩石柱林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图中数码直接相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经过岁月的雕琢和风雨的洗礼,以花岗岩为主体的黄山奇石呈现出一石一姿态的奇观,被誉为黄山四绝之一。

右图为“猴子观海”景观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塑造“猴子观海”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流水溶蚀D.压实、固结成岩8.形成“猴子观海”景观的地质作用依次是()①岩浆侵入②地壳抬升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④②③当地时间2021年6月26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度喷发,熔岩滚滚。

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为欧洲最高活火山。

图1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数码表示地质作用;图2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第9~10题。

图1图29.图1中数码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A.①B.②C.③D.④10.与图2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A.②B.③C.④D.⑤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含解析

地表形态的塑造A级——达标检测广西北海湄洲岛是我国最年轻的火山岛,下图为鳄鱼头地质公园景观图。

据此回答1~3题。

1.导致鳄鱼头地质公园海岸呈现“上黑下白”色彩的主要原因是( )A.上部为玄武岩,下部为珊瑚礁风化堆积物B.上部为花岗岩,下部为花岗岩风化堆积物C.上部为玄武岩原色,下部玄武岩受水褪色D.上部花岗岩为植被染色,下部为岩石原色2.在该公园的海岸附近可见“石桥”,在崖壁上可见“洞龛”。

这些说明该地点( ) A.多断层和裂隙B.受海浪侵蚀强C.熔岩地貌复杂D.受台风影响大3.从丁图崖壁上的多层“洞龛”来看,该岛( )A.地层呈持续性抬升B.火山曾多次喷发C.地层呈间歇式抬升D.沉积岩发育良好解析:1.A 2.B 3.C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广西北海湄洲岛是我国最年轻的火山岛,说明组成该岛的岩石中含有岩浆岩,鳄鱼头地质公园海岸呈现“上黑”,说明上部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的玄武岩构成,“下白”,结合海滩沉积物进行分析,说明底部可能是由于珊瑚礁风化堆积物构成,因此呈白色,故选A。

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公园位于海边,海岸附近可见“石桥”,在崖壁上可见“洞龛”主要是由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的,B正确。

第3题,丁图崖壁上“洞龛”是由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且丁图崖壁上的“洞龛”是分层的,说明受海水的侵蚀是间断的,因此是地层间歇式抬升的结果,C正确。

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

图甲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乙中的①~④所示(图例I~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完成4~6题。

4.图乙中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A.ⅠB.ⅡC.ⅢD.Ⅳ5.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地壳抬升D.冰川侵蚀6.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乙类似的是( )A.华山陡崖B.海蚀崖C.雅丹地貌D.峡湾地貌解析:4.C 5.A 6.B 第4题,读图乙可知,Ⅲ最先遭受侵蚀,说明Ⅲ岩性最松软。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达标检测卷B卷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达标检测卷B卷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达标检测卷B卷大儒诚信教育资源大儒诚信教育资源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章达标检测卷地理(B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黄土柱常出现在沟谷边部,是土体垂直节理被外力侵蚀后,黄土陡坡经崩塌残留的柱状黄土体。

黄土柱可高达数米,多个土柱成群为黄土林,形成该地区特有的风景线。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黄土柱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黄土柱景观最可能位于A .贵州B .陕西C .新疆D .广东 2.形成黄土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海水侵蚀B .冰川侵蚀C .流水侵蚀D .风力侵蚀3.长期受此外力作用可能导致该地区A .土壤肥力下降B .河床深度增加 C .地表趋于平坦D .森林面积锐减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

这里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A .侵入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D .喷出岩5.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B .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D .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鸟取沙丘位于日本鸟取县东部沿海(如下图所示),东西长约16km ,南北宽约2km 。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过关卷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过关卷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过关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爬坡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沿山坡爬升而形成的沙丘。

柴达木盆地常年盛行西风,风力强劲,南部间歇性河流托拉海河的东岸广泛发育有爬坡沙丘。

下图为托拉海河东岸爬坡沙丘剖面图和不同地形部位沉积物粒度组成。

完成下面小题。

1.从河漫滩到迎风坡,沉积物平均粒度()A.由粗到细B.由粗到细再到粗C.由细到粗D.由细到粗再到细2.托拉海河东岸爬坡沙丘中,爬坡能力较强的沉积物是()A.粉沙、细沙B.细沙、中沙C.极细沙、中沙D.中沙、粗沙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

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

图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

完成下面小题。

3.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A.冰蚀洼地冻融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C.大气粉尘沉降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4.“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A.排出水分B.获得养分C.躲避阳光D.保持热量2023年,位于内蒙古牙克石市的绰尔河上出现了一个天然大型冰盘,直径约13.5米。

冰盘在水面上缓慢旋转,就像一个天然的芭蕾舞者,吸引许多游客前往打卡。

水中的涡流和寒冷的天气是塑造冰盘的重要因素。

5.图示冰盘最可能出现在()A.11月B.7月C.9月D.1月6.冰盘形状接近正圆形是因为()A.河中心水温低先凝结B.旋转碰撞中逐渐磨圆C.受风力侵蚀作用影响D.碎冰相互挤压而形成7.下列有利于冰盘形成的条件有()①河流流速快①河道流速慢①平直的河道①弯曲的河道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湘西处于我国地貌二、三级阶梯转折线南段,是云贵高原边缘低山与中山结合带。

该区域构造运动和流水侵蚀等作用复杂,在高原边缘广泛形成具有多种切割形态的古夷平面,表现为台地与峡谷地貌的紧密交互。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B卷综合测试)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B卷综合测试)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地表形态的塑造(B卷•综合测试)(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为间歇性上升时,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

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高阶地相比,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差,主要是因为()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C.沉积物质来源复杂D.物理风化作用较强2.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坡度大小明显不同,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的()A.高度不同B.速率不同C.规模不同D.年代不同3.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

新教材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基础巩固】在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流淌着众多世界级的大河。

这些河流的曲流形态高度发育,而且极为密集。

借助摄影师的航拍照片,我们可以观赏到这些奇异的河曲(也称为“蛇曲”)景观群(如图所示)。

蜿蜒的河流仿佛天书,弯曲的牛轭湖形如新月……若从世界范围看,西伯利亚应是河曲景观分布极密集的地区之一。

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西伯利亚河曲形态特征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地形平坦②地广人稀③冻土广布④河流两岸岩性坚硬⑤河流水量丰富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2.西伯利亚地区河流的补给量最大出现在( )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3.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又称“热喀斯特地貌”。

热融作用使冻土中的冰溶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形成沉陷漏斗、凹地,积水后成为热喀斯特湖,多发育于平原或高原地区。

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的岸边,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热喀斯特湖。

这些热喀斯特湖( )A.发育在石灰岩广布地区B.会使冻土层渐渐变薄或被切穿C.为断裂下陷所形成D.会接着陷落形成天坑解析:第1题,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侧蚀作用强,河道易弯曲,①正确;地广人稀不属于自然因素,②错误;冻土使得河流不易向下深切,而是简单沿着河道两岸摇摆,向两侧侵蚀,③正确;河流两岸岩性坚硬,不利于水的侧向侵蚀,④错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漫长,降雪量大;又由于纬度高,蒸发量小,因此河流拥有充足的水量。

而水则是塑造河曲的主要外力,⑤正确。

故选C。

第2题,西伯利亚地区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该区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大量积雪会在5、6月解冻,然后快速汇合到各条河流的干支流。

故选B项。

第3题,由热喀斯特湖的成因可知,石灰岩广布并非它形成的必要条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相对于冻土较高,所以湖泊中的积水会加快湖底和湖泊四周的冻土退化速度,使冻土变薄或被切穿;天坑发育在厚度特殊巨大、地下水位特殊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是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热喀斯特地貌并非喀斯特地貌;热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并非断裂下陷。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基础巩固】1.下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该属于沉积岩。

图中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而且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应该是岩层受力挤压所致,因此,其地质构造应该为褶皱。

答案:B读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2~3题。

岩层由新到老2.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3.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解析:第2题,根据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并且岩层由中心向两翼逐渐变老,说明甲处为向斜。

第3题,根据岩层整体弯曲状况及新老关系可判断该地区岩层先受到了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背斜和向斜,后来岩层整体抬升,受到外力侵蚀作用。

答案:2.B 3.C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4~5题。

4.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脉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乙山脉的形成与地壳水平挤压运动有关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D.丙河流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5.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于暖湿海洋环境C.①③交界处可形成大理岩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前解析:第4题,由图示可推知,该处先经历地壳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导致地表形态变化,后又经历岩层断裂,使岩层隆起与下陷,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继续接受外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

所以图中地貌既与内力作用有关,也与外力作用有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

甲山脉是断裂上升形成,乙山脉是背斜顶部隆起形成,所以形成原因不同,故C项错误。

丙河流是在断层处,岩体破碎,容易被流水侵蚀,从而形成了河谷,故D项错误。

第5题,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章末检测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章末检测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地表形态的改变A级——达标检测“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闻名旅游景点,在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这个由数万根凹凸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地矗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

下面图1为“巨人之路”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据此完成1~3题。

1.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属于图2中的( )A.甲B.乙C.丙D.丁2.“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凝固—风力侵蚀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凝固—海水侵蚀3.对“巨人之路”景观将来欣赏价值影响最大的可能是( )A.风力侵蚀B.海水侵蚀C.全球变暖D.火山地震解析:1.B 2.D 3.C 第1题,由材料中的玄武岩石柱可推断出,“巨人之路”石柱属于岩浆岩。

图2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岩浆。

第2题,“巨人之路”景观位于北爱尔兰,地处大西洋中部,是板块生长边界,多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玄武岩在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水侵蚀形成台阶形态。

第3题,由材料可知,“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海滨,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会上升,可能沉没“巨人之路”的台阶,从而影响其欣赏价值;“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弱;“巨人之路”就是岩石长期受海水侵蚀形成的,故海水侵蚀对其欣赏价值影响不是太大;火山、地震可能形成更加壮丽的景观。

如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依次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5.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C.3 D.4解析:4.B 5.B 第4题,沉积岩层下面的沉积早,乙处岩层有明显位移,图示地质构造中,乙断层形成最早。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基础巩固】读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解析:第1题,图甲是岩浆活动造成的,图丙是地壳运动造成的,都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

第2题,图乙为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造成的,图丁为流水的机械侵蚀作用造成的。

答案:1.D 2.C3.下列地理事物不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是( )A.东非大裂谷B.富士山C.喜马拉雅山脉D.马里亚纳海沟解析:东非大裂谷主要是板块张裂导致岩层断裂并分离而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板块碰撞运动导致岩层褶皱隆起而形成的;马里亚纳海沟主要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在俯冲交界处形成的。

以上三种地理事物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而富士山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形成的火山,是岩浆活动的结果。

答案:B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相继被印在了它们的背面。

读图,完成4~5题。

甲(南天一柱) 乙(桂林山水)丙(巫峡) 丁(珠穆朗玛峰)4.图示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B.乙C.丙D.丁5.图丙中雄伟壮丽的景观是由(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而成的B.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C.地壳运动和风力侵蚀作用共同形成的D.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解析:图甲是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柱。

图乙为广西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而成。

图丙是地壳抬升与流水向下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峡谷,即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

图丁是珠穆朗玛峰,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过关检测(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盐风化是含盐溶液渗透到岩石表层的空隙或微裂隙中,因蒸发过饱和而导致盐类结晶,盐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地貌上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的物理风化作用过程。

右图为甘肃酒泉某地红色砂岩露头的盐风化穴示意图,该地平均年降水量仅为84毫米。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不属于盐风化形成条件的是( )A.干湿交替的环境B.含有孔隙的岩石C.可溶性盐类物质D.坡度较陡的地势2.下列地理事象,可能是因盐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南岭地区花岗岩的球状风化B.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C.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风化剥落D.云南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答案:1.D 2.C解析:第1题,由题目信息可知,盐风化需要盐类结晶。

可溶性盐类物质溶于水后,形成含盐溶液渗透到岩石表层的空隙或微裂隙中,随着水分的蒸发,盐类逐渐结晶、膨胀。

故盐风化需要可溶性盐类物质、含有孔隙的岩石和干湿交替的环境,而地势的陡缓对盐风化无明显影响。

第2题,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明显,地表盐分多,故可能受到盐风化的影响。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和云南喀斯特地貌均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盐风化在地貌上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显然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不是因盐风化作用形成。

北京市某中学师生到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进行考察。

图1是学生绘制的地质素描图,图2是被誉为“小桂林”的龙庆峡景区照片,图3是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照片。

读图,完成第3~4题。

3.据图1和图2景观判断( )A.图1属于背斜构造B.图2属于河流堆积地貌C.图1地形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D.图2山体由花岗岩构成4.同学们向专家了解到图3“硅化木”的形成历史。

数亿年前,因火山喷发使高大林木迅速掩埋于地下,经硅化和变质形成特殊的“木化石”,后来有部分“硅化木”出露于延庆白河两岸高坡上,始被人发现。

延庆“硅化木”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岩浆活动—沉积变质—地壳抬升—风化剥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侵蚀搬运C.侵蚀搬运—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固结成岩D.地壳下沉—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风化剥蚀答案:3.A 4.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1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龙庆峡被誉为“小桂林”,其岩石为石灰岩,是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背斜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第4题,“火山喷发”说明经历了岩浆活动,“高大林木迅速掩埋于地下,经硅化和变质形成特殊的‘木化石’”说明经历了沉积变质作用,“后来有部分‘硅化木’出露于延庆白河两岸高坡上”说明经历了地壳抬升和风化剥蚀,所以延庆“硅化木”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岩浆活动—沉积变质—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土耳其高原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右图)。

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据此完成第5~6题。

5.底部岩石按成因属(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C.地壳抬升—堆积—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答案:5.C 6.A解析:第5题,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具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

第6题,底部是沉积岩;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判断顶部应为喷出岩。

所以该地岩浆喷发应发生在沉积岩形成之后,再经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景观,即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至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

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河流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河流堆积8.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堆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堆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堆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堆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答案:7.B 8.A解析:第7题,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强劲,再结合文中“千疮百孔”“蜂巢”可知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第8题,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处先有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后岩浆沿沉积岩薄弱地带侵入,形成花岗岩,之后该处地壳上升,经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现在的地貌景观。

图1为我国某河谷地貌分布图,图2为沿图1AB线所作的河谷剖面图。

读图,完成第9~11题。

图1图29.从图中信息可判断该地区(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山高谷深,地形崎岖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D.岩溶广布,峰林众多10.该河流可能是( )A.岷江B.黄河C.淮河D.珠江11.推测剖面图中的鹅卵石来源于( )A.现代泥石流B.地质时期河流搬运C.现代人工搬运D.地质时期滑坡活动答案:9.B 10.A 11.B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区高山、大川并存,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地形崎岖。

第10题,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地处长江流域,位于我国西南部,可能是岷江。

第11题,鹅卵石形成于河流搬运过程,并在此堆积;泥石流、滑坡不会形成鹅卵石堆积;由图可知,鹅卵石位于砂质沉积物之下,不可能是现代人工搬运。

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完成第12~13题。

12.西南地区交通建设相对落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条件恶劣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D.地形、地质条件复杂13.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河流B.气候C.资源D.地形答案:12.D 13.D解析:第12题,西南地区发展交通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第13题,图中所示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川西高原和横断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在交通线路密度上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河曲,指河道弯曲,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

当河水行至拐弯处时,由于惯性作用,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刷,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

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侵蚀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为凸岸流速变慢,所以堆积下来形成边滩。

这两种流向相反的水流在河流的横剖面上,构成了横向环流。

据此完成第14~16题。

1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曲处横向水流的是( )15.凸岸宜造住宅、凹岸不宜造住宅的原因是( )A.凸岸受流水的侵蚀,河岸陡峭,宜建码头B.凹岸易受河流侵蚀,河岸易坍塌C.凹岸泥沙淤积,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利于人们生活D.凸岸泥沙淤积,易淹没农田16.“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

”结合下面河流剖面等流速线分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快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慢,向着河中间方向加快C.凸岸附近流速比凹岸附近流速快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快,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减慢答案:14.A 15.B 16.B解析:第14题,根据题干中“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把从凹岸侵蚀的物质搬运至凸岸”等信息判断即可。

第15题,河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地表较平缓,土壤肥沃,且易取水;凹岸受侵蚀严重,陡峭,易坍塌。

第16题,水面流速受河床摩擦力影响,岸边流速最小,河流中间流速最大,即图中的流速大小为a>b>c>d。

故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可减小阻力;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可增加船速。

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

地质历史时期,秦岭造山带属于扬子板块北缘,而后分裂出秦岭板块,导致秦岭造山带出现了三个板块共存的格局。

北秦岭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山脉主脊偏于北侧,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

南秦岭却淹于海水中,接受沉积。

在距今3.75亿年的地壳运动中,南秦岭隆起,露出海面。

下图为秦岭地质历史时期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7~18题。

17.据图推断,秦岭的主要成因是( )A.扬子板块断裂下陷,南秦岭形成断块山B.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地壳隆起C.位于板块张裂地带,海底火山灰堆积D.陆地多河流发育,泥沙在半深海沉积18.勉略洋( )A.洋面不断扩大B.洋壳稳定C.多玄武岩D.多珊瑚岛答案:17.B 18.C解析:第17题,据图可知,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导致位于两大板块之间的地壳抬升,形成秦岭山脉。

第18题,秦岭以南演变为了陆地,所以勉略洋洋面没有不断扩大;据图可知,勉略洋洋底位于南秦岭与扬子板块内部相交接的部位,附近有岩浆喷出,岩浆活动频繁,洋壳不稳定;岩浆喷出洋壳冷却凝固后多形成玄武岩,可能存在火山岛,而不是珊瑚岛。

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9~20题。

19.影响该地聚落总体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地质B.地形C.气候D.河流20.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19.D 20.A解析:第19题,据图可知,该地聚落主要沿河流分布。

第20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最可能发展成为城镇。

二、综合题(共60分)21.(14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图2(1)图1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其主要地质作用是。

(2)结合所学知识,对图1中C、D、E所代表的三类岩石按年龄由老到新进行排序。

(3)图1中B为流动沙丘,结合图2所示的该流动沙丘等高线示意图,分析B所处地区的盛行风为。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答案:(1)西北(内陆) 风力侵蚀作用(2)E、D、C。

(3)北风(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解析:第(1)题,A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多风的西北地区。

第(2)题,结合岩石的形成规律即可判定。

第(3)题,结合沙丘形态判定该地区盛行北风。

第(4)题,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中有断层和花岗岩,从而判断该地区的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

22.(16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平面图,图中的地质界线大致与等高线(单位:米)平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背斜中心在处,该地在地貌上表现为,其成因主要是。

(2)向斜中心在处,该地在地貌上表现为,其成因是。

(3)若在该地区修建公路,选择线路时应注意哪些条件?(从地形、地质等方面分析)答案:(1)⑥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2)③山岭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3)注意地形的分布,该地区的山间河谷地带是公路选线的最佳位置;注意山体坡度,应避开陡坡,且建成迂回曲折的“之”字形;注意地质情况,避开断层线及地下暗河、溶洞分布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