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合同评审规范
ISO9001:2015标准的变化及审核要点

ISO9001:2015标准的变化及审核要点1 范围变化、审核关注:本章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说明有哪些需求的组织可以采用本标准,以及采用了本标准后组织可以得到什么结果。
本标准中的“产品和服务”在ISO 9000分别定义了产品和服务。
ISO 9000分别定义了产品和服务。
关注产品和服务的不同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2015版ISO 9001标准引用的2015版ISO 9000标准“术语和定义”,共13类、138个术语,比起ISO 9000:2005(GB/T 19000—2008)的“术语和定义”(共lO类、84个术语),有所扩大和增加。
特别是,对很多重要的基础术语进行了修订和创新(例如输出、产品、服务),为ISO 9001标准的应用和审核带来较大变化和变更,新术语和定义将有助于标准实现其目标和结果。
4 组织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变化、审核关注:新增加。
组织是否意识内外部因素对质量管理体系可能的影响。
是否获取和监视相关信息。
是否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时,条款4.1同其它条款的要求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基础。
内部外部环境识别是否充分。
内部环境:人、运行、文化、知识、财务等。
外部环境:法、社会、环境、供方、行业对手、政治等。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审核关注:新增加。
本条款是确保组织不仅关注顾客要求,而且对质量管理体系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也应进行确定,并监视和评审所确定的相关方及其要求。
相关方:顾客;最终用户或受益人;业主,股东;银行;外部供应商;雇员及其它为组织工作者;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关;地方社区团体;非政府组织。
要求:顾客要求,如符合性,价格,安全性;已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达成的合同;行业规范及标准;许可,执照或其它授权形式;条约,公约及草案;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等。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变化、审核关注:确定范围应考虑4.3a-c的内容。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准备资料一、文件和记录的管理:1.办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记录空白表格清单;2.外来文件(质量管理方面、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标准、技术文件、资料等)清单特别是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及控制发放的记录;3.文件发放记录(各部门都要有)4.各部门受控文件清单。
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部门的支持性文件、外来文件(国家、行业、等标准;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资料等);5.各部门质量记录清单;6.技术文件清单(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及发放记录);7.各种类文件的都要进行审核批准及日期;8.各种质量记录签字要齐全;二、管理评审:9.管理评审计划;10.管理评审会议的“签到表”;11.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者代表的报告、与会者的讨论发言或书面的材料);12.管理评审报告(其中的内容见《程序文件》);13.管理评审后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记录。
14.跟踪验证记录。
三、内审方面:15.年度内审计划;16.内审计划及日程安排17.内审小组长的任命书;18.内审成员资格证书复印件;19.首次会议记录;20.内审检查表(记录);21.末次会议记录;22.内审报告;23.不符合报告及纠正措施验证记录;24.数据分析的有关记录;四、销售方面:25.合同评审记录;(订单评审)26.顾客台帐;27.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结果、顾客投诉、抱怨及反馈的信息,台帐,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28.售后服务记录;五、采购方面:29.合格供方评定记录(包括外协代方的评定记录);以及对供货的业绩评价的材料;30.合格供方评质量台帐(在某个供方采购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购质量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31.采购台账(包括外协产品台帐)32.采购清单(应有审批手续);33.合同(应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六、仓储物流部:36.入、出库手续;先进先出的管理.七、质量部37.不合格量具、工具的控制(报废手续);38.量具检定记录;39.各车间质量记录的完整性40.工具名细台帐;41.量具明细台帐(应包括量具检定状态、检定日期、复检日期)及检定的证书的保存;八、设备方面:41.设备清单;42.检修计划;43.设备维护保养记录;44.特殊过程设备认可记录;45.标识(包括设备标识和设备完好状态标识);九、生产方面:46.生产计划;及生产、服务过程实现的策划(会议)记录;47.完成生产计划的项目清单(台帐);48.不合格品台账;49.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50.半成品、成品的检验记录及统计分析(合格率是否达到质量目标);51.产品的防护、仓储的各项规章制度、标识、安全等;52.各部门的培训(业务技术培训、质量意识培训等)计划、记录;53.作业文件(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操作规程到现场);54.关键过程一定要有工艺规程;55.现场标识(产品标识、状态标识、设备标识);56.生产现场不能出现未经检定的量具;57.各部门的每一类工作记录要装订成册,便于检索;十、产品交付:58.发货计划;59.发货清单;60.对运输方的评定记录(也属于合格供方的评定);61.顾客收到货物的记录;十一、人事行政部:62.岗位人员任职要求;63.各部门培训需求;64.年度培训计划;65.培训记录(包括:内审员培训记录、质量方针和目标培训记录、质量意识培训记录、质量管理系文件培训记录、技能培训记录、检验员上岗培训记录,均应有相应的考核评价结果)66.特殊工种名单(经有关负责人批准上岗的、及有关证件);67.检验员名单(经有关负责人任命,并规定职责和权限);十二、安全管理:68.安全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关国家、行业及本企业的法规等);69.消防设备、设施清单。
ISO9001 2015 标准条款

ISO9001:2015标准条款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09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 GB/T1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ISO9001:2015标准条款

ISO9001:2015标准条款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09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1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iso9001-2015版标准所要求的质量目标分解

6S活动检查实施率≥95%
(6S活动已检查数/6S活动应检查总数)×100%
6S活动检查记录
生产部
每月
10
7.1.4
S3监视和测量设备
在用测量设备受检合格率100%
(在用测量设备受检合格数/在用测量设备总数)×100%
校准合格证
质检部
每月
11
7.1.5
S4知识
知识有效率≥95%
(知识使用有效数/知识总数)×100%
产品状态标识率≥98%
(产品状态已标识数/产品状态检查总数)×100%
产品状态检查
生产部
每月
30
8.6.3
S12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顾客财产完好率100%
(顾客财产完好数/顾客财产总数)×100%
顾客财产完好检查记录
业务部
每月
31
8.6.4
C4产品防护
产品防护完好率≥97%
(产品防护完好数/产品防护检查总数)×100%
对使用知识的评价
办公室
每季
12
7.2
S5能力
培训合格率100%
(培训合格数/培训总数)×100%
培训考核记录
办公室
每月
13
7.2
S5能力
培训计划执行率100%
(培训执行数/计划培训总数)×100%
培训计划,培训记录
办公室
每月
14
7.3
S6意识
质量意识宣传普及率100%
(质量意识宣传有效数/质量意识宣传总数)×100%
对员工质量意识考核
办公室
每月
15
7.4
S7沟通
质量信息传递及时率100%
2015 年版本iso9001标准文件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领导作用和承诺质量方针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变更的策划7 支持资源能力意识沟通形成文件的信息运行的策划和控制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运行策划过程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产品和服务开发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产品和服务放行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内部审核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09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 GB/T1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 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ISO9001:2015标准前言(略)委员会征求意见稿说明(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最新标准

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领导作用和承诺质量方针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变更的策划7 支持资源能力意识沟通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运行的策划和控制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运行策划过程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产品和服务开发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产品和服务放行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内部审核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改进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 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ISO9001_合同评审控制程序范本

1.合同评审控制程序(XX/QP-04)1.1. 目的对每份合同或订单进行评审,确保有能力满足合同或订单的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的销售合同评审活动。
1.3. 职责1.在接受合同或订单前,行政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销售合同进行评审。
2.行政部协同有关部门对合同有关技术要求、质量、交货期、生产能力和原材料的来源给以评审。
1.4. 工作程序1.4.1. 销售合同分类1.一般销售合同:无特殊要求的、公司生产定型的产品销售合同。
2.重要销售合同:有特殊要求(如交货期、验收标准、质量要求等)的产品销售合同。
1.4.2. 一般销售合同的评审1.行政部根据客户需要产品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核查库存。
2.根据现货,行政部对合同进行评审,当现货能满足用户或满足用户的合同要求时,转交行政部按《安装及客服项目管理程序》处理。
3.现货不能满足要求时,按重要销售合同评审。
1.4.3. 重要销售合同的评审1.由行政部组织实施合同草案评审工作,并协同有关部门最终作出评审结果,填写评审报告,并保存评审记录。
2.合同草案经评审后,总经理根据评审意见与需方进行协商,取得一致后签订正式合同,否则应重新组织评审。
3.合同签定后,行政部应立即将合同中的有关条款通知有关部门,按合同条款组织实施。
1.4.4. 合同的修改合同正式签订后,如有特殊原因(包括客户提出要求和公司自身原因)须更改时,由行政部组织有关部门确定更改方案,并与客户协商。
如客户同意更改,则更改合同。
合同更改评审应填写《合同更改评审记录》。
1.4.5. 合同的管理签定后的合同由行政部归档,后勤保障部保管。
1.5. 相关文件无。
1.6. 质量记录•XX/QPR-04-01 《合同评审记录》•XX/QPR-04-02 《合同更改评审记录》•XX/QPR-04-03 《投标文件评审记录》。
ISO9001-2015年度标准规定条款

ISO9001:2015标准条款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09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1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ISO9001-2015中文版(完整)

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 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ISO9001:2015客户订单要求的识别和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为识别客户订单的要求,在确认回复客户订单前确保相关部门清楚了解,并最终满足客户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与客户签订的合同、订单。
3.职责3.1 销售部:客户要求识别及进行客户的价格,付款方式,送货方式,加工工艺, 授信额度等风险系数进行初步评审(对于正式合同或协议的必要要召集相关部门讨论);同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生产能力交期的评审并进行跟进。
3.2生产部:负责(新产品)和部份样品关于产品技术能力,技术要求,设备性能,生产能力(交期)进行评审3.3 品控部:负责对(新产品)和部份样品产品的检验标准要求及量产前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制定时效性进行评审3.4采购:负责对(新产品)和部份样品之新材料采购状况的评审.4.定义新产品:新客户,新机型之产品;部份样品:加工难度较大、工艺较复杂、重要客户之产品.常规翻单产品:之前已有批量生产或工艺成熟之产品.5.工作程序本公司不接受口头订单,只接受正式订单,销售部收到客户订单或合同时应先识别明确出客户的要求,先进行初步审核,把相关客户的要求,注入到评审资料中,如确认该合同是属新产品订单按5.1作业,属常规翻单产品订单的按5.2作业。
5.1 新产品和部份样品订单或合同评审5.1.1 销售部首先确认客户的价格,付款方式,送货方式, 加工工艺,授诚信额度等风险系数等,确认可承接时,由业务员将客户的要求填写〈产品合同评审记录表〉(附上客户相关资料),如客户的要求或资料不全时,由业务员或相关业务人员跟客户协调沟通,识别出客户的要求,进行会签评审(必要时由业务员主导召开新产品评审会议)。
5.1.2 生产部对新产品和部份样品的技术、产能、交期的生产可行性进行评估,确认可行即在评审记录上签署相关意见后由业务将〈产品合同评审记录表〉转品控部,确认不可行则写明原因后将相关资料退回销售部,由销售部同客户协调处理。
5.1.3 品控部对新产品和部份样品的工艺流程、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及量产前生产之检验标准和作业指导书制定的时效性进行评审,签署相关意见后将〈产品合同评审记录表〉交业务员。
ISO9001新版标准2015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存在的客观事实
坚持“ 审核证据”与“ 审核准则”对照进行评价的原则,核对后得 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 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
现场审核
2、调查方法
问:要善于提问,以检查表为主线,抓住主题,适当延伸 听:要注意倾听,观察对方态度、表情及反应,并适当引导 看:要仔细观察,注意现场环境、设备、产品和标记,查看有关记录, 通过测量、讨论和其他手段获取客观真实信息 记:要作好记录,“口问手写”对调查获取的信息、证据作好记录,包 括问题发生(5W2H)时间、地点、人物、事实描述、凭证材料、涉及 文件等
现场审核
6、现场审核要注意的几点
审核组长要控制审核的全过程(审核进度、气氛、客观性、纪律、 审核结果)
选择样本要有代表性,应由审核员随机抽样,要相信样本; 要依靠检查表。 要从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去寻找审核证据。 当发现不合格时,要调查研究到必要的深度 与被审核方负责人共同确认事实
案例 2 文件WI-016 规定:"所有QC员工在上岗前,必须通过一天的 技术培训。" 当审核员要求查看QC员工王小虎及马小玲的培训记录时, QC部主管说:“我已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但是没有保存记 录。”
不符合报告:
不符合:培训记录没有有效保存,不符合标准ISO9001:2015 条文7.2 d 要求: 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提供能力的证据。
执行稽核作业
稽核小组
缺点判定
稽核小组
稽核缺点报告
稽核小组
缺点回馈/改善措施
品管部/责任单位
稽核检讨会议
品保部
执行改善对策
责任单位 稽核小组/品保部 检查长/管理者代表
N
Y
稽核之追踪考核
管理评审
检查长/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
ISO9001-2015合同管理规范

合同管理规范
(ISO9001:2015)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合同的管理,维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减少经济纠纷的发生,使公司的合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的。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合同是指本公司作为一方当事人与其他法律关系主体所签订的各类合同,及其它具有合同性质的意向书、协议书等。
本办法所称职能部门是指本公司各业务执行部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合同管理是指本公司对所签订的合同进行拟订、审查、监督、登记、归档等处理。
具体包括资信调查、意向接触、商务谈判、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及纠纷处理等全过程的管理。
第五条本公司所签订的销售合同和采购合同除应执行《合同评审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外,也应参照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二、合同管理机构、人员职责
第六条本公司合同的综合管理工作统一由总经办负责。
总经办设立公司合同管理员,负责全公司合同的登记、编号、送审、统计等工作。
第七条各职能部门合同的拟定、洽谈由本部门负责人委派专人负责,并应设立部门合同管理员,具体负责本部门合同管理的日常工作。
2015 版本ISO9001标准文件

ISO9001:2015标准条款目录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09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 GB/T1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ISO9001_2015中文版(完整)

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ISO9001-2015中文版(完整)

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评审规范
(ISO9001:2015)
1.0目的
对顾客产品包括交付要求的识别、确定、评审,确保顾客的要求明确并能满足。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顾客签订的所有合同及合同的附属协议及其更改的过程。
3.0责任
3.1物流部:负责组织评审销售合同,并包括销售合同的签订、修改和监督实施,保持合同确定、评审、签订的邮件和记录;
3.2项目部/工程部:负责组织对合同附属的技术协议、模具协议和样品订单进行评审,并包括合同附属的技术协议和样品订单的签订、修改和监督实施,保持合同确定、评审、签订的邮件和记录;
3.3质量部:负责组织对合同附属的质量协议进行评审,并包括合同附属的质量协议的签订、修改和监督实施,保持合同确定、评审、签订的邮件和记录;
3.4相关的质量、项目、工程、生产、采购、财务等部门参加评审。
4.0定义
合同评审是指接收到客户的采购合同及合同的附属协议、客户首次批量订单,为明确客户的要求,保证有足够能力履行合同的全部条款,避免不能满足合同要求所带来的责任和风险的评判审查系统活动。
5.0程序
5.1评审的时间
5.1.1在如下情况中需对合同进行评审:A.与新的顾客签订合同.B.现行合同或协议发生更改.C.模具协议的签定
5.1.2在如下情况中需对订单进行评审:A.样品单的签订.B.第一次批量定单的签订.C.批量订单的重大变更.
5.2评审的方式
5.2.1评审方式:会议评审、邮件评审;
5.3评审流程
5.3.1相关部门组织对订单、销售及合同及所附属的协议进行评审;
5.3.1.1与销售和订单相关的评审:当销售或客服从客户处收到新的顾客合同或协议,或者合同的续签以及现行合同发生变更时,由客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5.3.1.2技术协议的评审:项目部门收到客户的技术协议后,由项目部门组织进行评审;
5.3.1.3质量协议的评审:质量部门收到客户的质量协议后,由质量部门组织进行评审;
5.3.2项目部、工程部、质量部、财务部、物流部、生产部对与本部门相关条款进行评审,并在合同评审表格上签署意见;
5.3.3评审中发现有模糊不清、无法满足、不公平条款时,物流、项目、工程或质量部门整理各部门意见之后,与客户沟通协商修改,修改以后再进行新一轮评审;
5.3.4评审结果反馈给总经理,总经理确认签署后,并填写公司的公章使用申请,批准后加盖公司公章。
5.3.5签字盖章生效的合同或协议,由相关部门将硬拷贝传递至客户端进行会签,并负责后续回传的跟踪,确保及时收到客户会签后回传至我方的合同或协议。
5.3.6 订单评审:
5.3.
6.1如收到样品订单,客服转化成《样品订单/SAMPLE REQUEST FORM》连同客户样品订单一起传达至项目部项目负责人,项目部采取最有效的方式组织对样品单进行评审,经项目部、采购部、物流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审核确认之后再由项目部安排制造跟踪交付。
5.3.
6.2顾客确认的定单(含滚动定单),客服需汇总到生产计划,提交到每周的生产计划评审会议审核;
5.3.
6.3客服发现顾客订单无预见性地增量异常时,必须先上报物流部经理并组织评审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