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名词解释 问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孔、洞、缝)中的天然生成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2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3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4干酪根:为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5生油门限:只有达到一定温度后,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为有机质的成熟温度或生油门限。6有效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为多相流体通过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7有效孔隙度:指那些参与渗流的、互相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之和(即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8油气初次运移:油气自烃源岩向储集层或运载层中的运移。是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又称为排烃。9油气二次运移:为油气进入储集层或运载层以后的一切运移。10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指烃源岩层中生成的丰富油气能及时运移到良好储集层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和厚度又能保证运移至储集层中的油气不会逸散。11溢出点:流体充满圈闭之后,流体最先开始溢出的点,是该圈闭能够储存最大油气的点。12构造油气藏:系指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13岩性油气藏:是指由于储集层的岩性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14油气聚集带:指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或岩性岩相变化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15含油气盆地:是指地壳上具有统一的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条件,并且已经发现油气田的沉积盆地,称为含油气盆地。16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到井口的时间17地温梯度:指在恒温带以下,埋藏深度每增加100米地温增高的度数。18地温级数:指恒温带以下地温每增高1℃时深度的增加值,它是地温梯度的倒数。18静水压力:静液柱造成的压力称为静水压力。20地层压力:作用于岩层孔隙空间内流体上的压力叫做地层压力
石油的组分:石油化合物的不同组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离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石油的组分:油质、胶质、沥青质
1.油质油质是石油的主要组分,它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淡色粘性液体。油质的溶解性最强,但不会被硅胶等吸附剂吸附。油质含量高,石油质量较好,其汽油、柴油、煤油产出量较高。
2.胶质胶质是粘性的或呈玻璃状的半固态或固体物质,颜色从淡黄、褐红到黑色均有,其主要成分为芳香烃及含氧、硫、氮的非烃化合物。胶质的溶解性较差,只能溶解于溶解性较强的有机溶剂中。胶质的特性是能被硅胶吸附,由此可以把它和油质分开。
3.沥青质沥青质是暗褐色至深黑色的脆性固体物质。它溶于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也可被硅胶吸附。沥青质为稠环芳香烃和烷基侧链组成的复杂结构的高分子质量化合物。
孔隙结构参数与孔隙的关系:
①排驱压力(P d)与最大连通孔隙喉道半径(R d)排驱压力是孔喉系统中最大连通孔隙所对应的毛细管压力。是非润湿相流体开始连续进入岩样驱替孔隙中润湿相流体时的压力。与之相对应的是最大连通孔隙喉道半径(R d)。一般来说,孔隙度高、渗透率好的岩样,排驱压力值越低。②饱和度中值毛细管压力(P c50)与孔隙喉道半径中值(R50):饱和度中值压力是指注入非润湿相流体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孔隙喉道半径中值(R50)。毛细管压力中值(P c50)越低,孔隙喉道半径中值(R50)越大,孔隙结构越好。③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S min%):当注入水银的压力达到仪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水银侵入的孔隙体积百分数为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S min%)
最小非饱和的孔隙率(S min%)越小,束缚孔隙越少,孔隙结构越好。
1挤压背斜油气藏这类背斜多见于褶皱区,两翼地层倾角陡,常呈不对称状;闭合高度较大,闭合面积较小。由于地层变形比较剧烈,背斜圈闭形成的同时,经常伴生有断层。在区域上,这种背斜分布在褶皱区的山前坳陷及山间坳陷,常成排成带出现。2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度较小,闭合面积较大(与褶皱区比较)。从区域上看,在地台内部坳陷和边缘坳陷中,此类背斜常成组成带出现,组成长垣或大隆起。3交叉断层与倾斜地层组成的圈闭油气藏由几个相互交叉的断层在储集层上倾方向产生遮挡形成。在储集层的上倾方向,为几个相互交叉的断层所包围;在构造图上表现为较平直的构造等高线与交叉断层线相交。4断层与鼻状构造组成的圈闭油气藏由一个近于平直的断层在鼻状构造向上开口端产生遮挡,形成所谓断鼻构造;在区域倾斜的背景上,鼻状构造的上倾方向被断层所封闭,在其中聚集油气的油气藏。5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主要与潜伏剥蚀突起及潜伏剥蚀构造“潜山”有关。剥蚀突起或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的不渗透地层所覆盖,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6地层超覆油气藏此类油气藏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运动有密切关系。地壳运动可引起海水或湖水的进退,这种水体进退的结果,在地层剖面上表现为“超覆”和“退覆”两种现象。地层超覆是指当水体渐进时,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较新沉积层覆盖较老沉积层,并向陆地扩展,与更老的地层侵蚀面呈不整合接触。
7性尖灭油气藏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尖灭或渗透性变差而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8透镜体油气藏:无溢出点;圈闭的大小受非渗透性围岩所限,规模小;平面上成群分布;多属自生自储原生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