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脏腑学说――心与小肠

合集下载

脏腑辨证--心与小肠辨证

脏腑辨证--心与小肠辨证

脏腑辨证--心与小肠辨证
思维导图使用手册
[标注红色五角星的为历年真题中出现的考点,需格外重视;标注褐色内容,表示为需要掌握的关键词;紫色椭圆形条框为总结,需牢记背诵。

]
【考纲】
1、心与小肠辨证:
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心脉痹阻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小肠实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得分小妙招
1、脏腑辨证这一章整体就是为学习中内的辨病辨证打基础,且这一章的题目相对有难度,所以需要各位少侠反复地练习真题,吃透真题,不要有畏难情绪;
2、第一张导图中关于心的5个基础辨证,要能明白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在历年真题中为高频考点;
3、在本节中,心悸、怔忡、胸闷、失眠以及心烦出现频次较多,可尝试自己总结归类一下证型;
4、做题、做题、一定要做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有问题可随时私信。

中医的五脏与六腑

中医的五脏与六腑

中医的五脏与六腑一、心与小肠: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其他脏腑都是在心的统一协调下进行活动的。

所以说心为五脏六腑之主。

1、心主神志:心主管神经、意识、思维活动,相当于高级神经活动(如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振作,神志清楚;如发生障碍,则可出现多种症状,心悸、惊恐、健忘失眠、发狂、嬉笑不息、昏迷等。

2、心主血脉:心与脉相连,血液所以能在血管内循环,全靠心气的推动,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血的运行,可以从脉搏上反映出来,如心气不足,则脉细弱无力。

3、其华在面:开窍与舌,面部和舌体的血脉,分布都比较丰富,所以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容易从面部和舌体的色泽方面反映出来,正常的面色红润,有光泽,舌的颜色(淡红)。

心气不足,循环不畅时,则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舌的颜色暗紫;反映在面部则出现黄褐斑、痤疮、红血丝等。

心与汗有密切的关系,有汗为心液之说。

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从胃里输送来的食物,继续消化分泌,清浊。

清:是指精华部分,小肠吸收之后运输于脾。

浊:是指食物的糟粕部分,由小肠下输大肠或转输膀胱。

心与小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如心火过旺,可见舌红痛,口腔糜烂,发生溃疡,小便短赤,甚至出现血尿。

二、肝与胆:1、肝:主疏泄。

肝有升发疏泄的作用以主管全身气机的疏畅条达,如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机不畅,可引起多种病症,如肝气郁结,可见易怒、头疼、胸肋胀痛、月经不调等;若肝气升发过,便是肝阳上亢可见头疼、头晕。

如果肝阳亢盛化火、则头疼剧烈、或眼红、眼疼、耳鸣耳聋。

肝火旺则眼球突出、眼袋大、眼睛模糊;若肝气升发不足、即肝血虚又可引起眩晕,失眠,惊悸,精神恍惚,迎风流泪,眼睛凹陷。

2、肝主藏血:肝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活动时肝储藏的血液就供给各个器官,休息或睡眠时又归藏于肝;另一含义是能防止出血,若藏血功能发生障碍,则会吐血。

3、肝开窍于目:肝与眼有密切关系,肝有病常影响眼睛,肝虚则视力模糊、近视、白内障、夜盲,肝火旺则目赤、红眼。

心与小肠PPT课件

心与小肠PPT课件
一、心血虚与心阴虚 Deficiency of the Heart-blood and Heart-yin 共 证: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心血虚:共证 ┼ 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 心阴虚:共证 ┼ 低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数。[心血虚日久伤阴,阴虚阳亢,所以见阴 虚内热症状。]
二、心气虚与心阳虚
Insufficiency of the Heart-qi and Heart-yang 共证:心悸(发空)、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1.心气虚: ( Insufficiency of the Heart-qi )
共证 ┼ 面色晄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 苔白,脉虚。
运行。心气来源于水谷精微,通过心脏功能转化而成。 《平人气象论》说:“心脏血脉之气”,就是指的这种气。
(2)靠心的跳动:《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 血行于诸经”。就是说血液运行靠心的博动,不断地把 血向脉管推进,以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此外,血液的运行还与宗气有关,宗气能贯心脉, 推动血运。
3.临床意义
3.心阳虚脱:心阳虚证 ┼ 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 呼吸微弱,脉微欲绝。
治 法:①补益心气 ② 温通心阳 ③回阳救逆 方 药:①四君子汤[和剂局方](党参、白术、茯苓、
炙甘草)加减 ②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伤寒论] ③四逆汤[伤寒论](制附子、干姜 、炙甘草)
或独参汤
4.此外心阳虚证候中,有一种叫“水气凌心”的证候分两种: (1)心阳不振 ┼ 脾肺气虚证 主要脉证:心悸、气短、头目眩晕、心下逆满、气上冲 胸、胸中发闷、咳嗽、咯稀白痰、舌苔白、 脉沉弦。 治 法:通阳化饮 方 药: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白术、 炙甘草)

中医脏腑学说——心与小肠

中医脏腑学说——心与小肠

中医脏腑学说——心与小肠中医脏腑学说——心与小肠中医学认为“心”是脏腑中重要的器官,主宰各脏腑进行着协调的活动。

故《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说,各脏腑在心的领导下互相联系,分工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心的生理病理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等。

现将其主要生理病理简述如下:(一)心主血脉《内经》说,“心主血脉”,“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主血,血行脉中,心与脉密切相连,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

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血脉的改变反映出来,故《内经》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

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脉细弱或节律不整。

若心血瘀阻则脉涩不畅或结代等。

(二)心主神志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脏腑有关,而主要是心的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主神明”的说法。

《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任,就是担任,接受的意思,指出了接受外来事物而产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

心的功能正常时,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

若心的功能异常时,常可出现心神改变,如心悸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痴呆和狂妄躁动,哭笑无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

(三)心主汗汗是人体津液之一,汗与血同源,因心主血脉,心生血,故汗与心有密切关系。

故有“汗乃心之液”的说法。

当心阳虚脱时,汗液随心阳而脱,故大汗淋漓;心气虚时,表卫不固,自汗出;心阴虚时,阳无所附,心液失其敛藏而发盗汗。

(四)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开窍于舌与“舌乃心之苗”的意思相同。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因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所以心的气血强与否,往往可以从舌的变化上反映出来。

例如,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火上焱时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时则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1、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管血液循环和神志活动。

2、肝:肝主疏泄,与情绪、消化等功能有关。

3、脾: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
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4、肺:肺主气,主管呼吸和氧气的交换。

5、肾:肾主藏精,与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等密切相关。

6、胃: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容纳和初步
消化食物。

7、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排泄糟粕。

8、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负责进一步消化
食物并吸收营养。

9、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统称,它没有具体的
解剖位置,但与人体的气机运行和水液代谢有关。

10、膀胱:膀胱主要的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11、胆:胆与消化功能有关,参与胆汁的贮存和排泄。

五脏六腑的概念强调了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ppt)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ppt)
畏寒肢冷,心痛,面色 白或晦暗,舌淡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或微细结代
突然出现冷汗淋漓,四肢 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 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 或昏迷。舌质淡紫青滑, 脉微细欲绝
病例分析
男,68岁,干部。
阵发心悸、气短年余,加重1周。1年前因 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感体力不如以前, 逢劳作后出现短阵心悸、气短、汗出、乏力, 休息后可缓解。近1周因搬家劳累,上述诸证加 重,自感倦怠,精神疲惫,懒言,语声低微, 食少,查:面白、舌淡、脉缓无力。试用脏腑 辨证分析之。
实火-面赤口渴,身热,便秘溲赤, 苔黄,脉数,迫血妄行、吐血
心-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口 舌生疮,或舌尖红赤生芒剌
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灼、痛
[辨证要点] 心烦、口舌生疮、尿赤+实热证
病例分析
王某,女,51岁,干部。反复发作性舌疮 伴心烦、便秘10余年,加重1周。近10年来, 每逢工作紧张、或加班睡眠不足时,即发舌疮, 少时1~2个,多则5~6处,疮面可达1cm2大小, 舌红,舌疼,影响吃饭和说话,伴心烦,手足 心热,便秘,尿赤,喜冷饮。查:舌尖红,舌 尖、舌边有3处烂疮面,苔薄微黄,脉数稍弦。 试述: 心的生理、病理
1 主血脉 2 主神明 3 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4 小肠主受盛、化物和分清泌浊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病特征性表现(定位):
心居胸中---胸闷、胸痛 手少阴心经循上臂内侧---痛引肩臂内侧 心主血脉---心悸、怔仲、心痛 心主神志---失眠、多梦、健忘、神昏
谵语、神乱(癫、狂、痫)
(二)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
七福饮
1、心血虚 概念:是心血不足,心失濡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久病耗伤阴血
劳神过度,心血暗耗
临床表现:血虚证 + 心失濡养

心与小肠功能及辨证(包括脏腑间关系)

心与小肠功能及辨证(包括脏腑间关系)
心与小肠功能及辨证
目录
• 心与小肠的生理功能 • 心与小肠的病理变化 • 脏腑间关系 • 心与小肠辨证论治
01
心与小肠的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总结词
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详细描述
心主血脉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心气的作用,心气充沛则血脉运行通畅,血液才能 在脉管中循环往复,营养全身。心主血脉的功能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生 命活动至关重要。
心主神志,脾主思虑。二者共 同调节人体的情志活动。
相互影响
心脾病变可相互影响,如心血 不足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 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影响心血
充盈。
04
心与小肠辨证论治

实证治疗
实证治疗原则
实证治疗注意事项
针对实证,治疗原则为疏导气血、通 泻实热。
实证治疗时需注意控制药量,避免过 度攻伐导致正气受损。
心主神志
总结词
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统帅全身脏腑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
详细描述
心主神志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中。心气充沛则精神饱满 、思维清晰、意识敏锐。心主神志的功能对于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
小肠主液
总结词
小肠主液是指小肠具有吸收水谷精微和分泌清浊液的功能。
实证治疗方法
采用泻心汤、导赤散等方剂,以清热 解毒、利尿通淋,达到疏导气血、通 泻实热的目的。
虚证治疗
虚证治疗原则
针对虚证,治疗原则为补益心气、 养心安神。
虚证治疗方法
采用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方 剂,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达到 补益心气、养心安神的目的。
虚证治疗注意事项
虚证治疗时需注意药量适中,避免 过度滋补导致邪气滞留。

中医学基础课件-心与小肠

中医学基础课件-心与小肠
心气虚 心阳虚 心阳暴脱 心血虚 心阴虚 心火亢盛 心脉痹阻 痰蒙心神 痰火扰神 小肠实热证
★(一)心气虚证
【基本概念】心气虚证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乏 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病症
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动则尤甚
+ 气虚证
精神疲惫 身倦乏力 面色淡白 自汗 舌淡苔白 脉虚弱或结代
【临床表现】 心阳虚证和亡阳证并见
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 更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 呼吸微弱,面色苍白,
或心胸剧痛, 甚或神志模糊,昏迷不醒, 口唇青紫,舌淡或淡紫,脉微细欲绝。
★ (四)心阴虚证
【基本概念】心阴虚证是指心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 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脏病症
【临床表现】热扰心神症状 + 实热证
心烦失眠
发热、渴喜冷饮
甚或狂躁
面色红赤、
神昏谵语
小便色黄灼痛、
大便秘结
吐血、衄血或口舌生疮
舌尖红绛苔黄
脉数有力
★ (七)心脉痹阻证
【临床表现】 多属本虚标实。按其病因分为瘀阻心脉、痰阻 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等证。
若刺痛为特点,伴见舌紫暗或见瘀斑瘀点, 脉细涩或结代—— 瘀阻心脉
★(二)心阳虚证
【基本概念】 心阳虚证是指心阳虚衰,温运无力, 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脏病症
心悸怔忡 心胸憋闷 或心痛
+ 阳虚证
畏寒肢冷 自汗 面色白光白 面唇青紫 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 脉弱或结代。
(三)心阳暴脱证
【基本概念】心阳虚脱证是指心阳衰极,阳气欲脱 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基本概念】痰蒙心神证是指痰浊蒙蔽心神,以 神志失常为主所表现的证候。

心与小肠辩证课件

心与小肠辩证课件
浊—浊者为糟粕下注大肠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小肠的这种功能称为“受盛化物”
心与小肠辩证
心与小肠病辨证
The Differentiation of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Diseases
心与小肠辩证
心病辩证
• 心病辩证 心病的辩证有虚实之分。 虚证多由先天不足或久病伤心,或思虑劳神太过导
心气虚
心阳虚
心阳暴脱
心与小肠辩证
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鉴别
证候
相同症状
不同症状
舌象 脉象
心气虚证 心阳虚证
心阳暴脱 证
心悸怔忡,胸 闷气短,活动 后加重为共性 症状,但三者 间程度不等, 一般来说,心 气虚证轻,心 阳虚证中等, 心阳暴脱证重
精神疲惫、自汗乏力、 舌淡
面色淡白
苔白
畏寒肢冷、心痛、面 舌淡胖 色苍白或面唇青紫 苔白滑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与小肠辩证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的方法结合脏腑的病理反映来分 析病症,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心与小肠辩证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
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1.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的含义: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 身的功能。脉是血液运行的通路,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全 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心主血脉的功能是由心气 的作用来实现的。 *(1)心气旺盛、血液充盈: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生理) *(2)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可出现:脉搏细弱或节律不整,面色苍白(病理) *(3)血行瘀滞:脉涩不畅,面色青紫等症状(病理)

认识中医--脏腑.心与小肠的功能

认识中医--脏腑.心与小肠的功能

认识中医--脏腑.心与小肠的功能中医的藏象理论很多,这里我主要讲心与小肠的功能,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中医,虽然只讲心与小肠,但其它的肺与大肠、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胱等可以类推。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内经》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将其分为三类:五脏:心、肝、脾、肺、肾;传化之腑【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的共同特点是:形态中空似腑,功能藏精似脏。

脏与腑的这些区别,并不仅仅是为了说明其在生理上的功能特点,而是它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如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等,已经成为指导中医临床的圭臬。

中医脏腑的概念,是对人体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

脏,《内经》称为“藏”,其义有二:一指藏于体内的脏器;二指五脏所藏的精气。

腑,《内经》写作“府”,有府库之意。

腑多为中空器官,又多与饮食物得贮藏、消化有关。

脏腑,按其形态。

功能可将分为三类,即: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关于五脏的功能及特点,《素问·五脏别论》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五脏的功能是“藏而不泻”,即五脏主藏精、气、血、津液及神,其特点是以充持盈满为贵,但又不能过度盈满而使藏气壅塞,故曰“满而不能实”。

六腑的功能是“泻而不藏”,即六腑主管受纳、消化饮食物及传导、排泄糟粕,以通畅为要。

六腑藏纳水谷的特点是“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而不能肠胃同时皆为实,否则即为“满”,故曰:“实而不能满也”。

而奇恒之府的功能同五脏一样,是“藏精气而不泻”,其功能是隶属于五脏的。

但既云“府”,则又具有“传化之府”中空的形态特点,故其特点是: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

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

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心与小肠证治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血脉与主神志血脉证候:心阳虚,心阴虚,心血淤阻神志证候:痰火内扰,痰迷心窍在小肠方面常见的病症为心移热与小肠1、心阳不足(心阳不振)主证:心阳不振包括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衰。

其共有主证是: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舌淡,苔白。

心气虚:兼见倦怠乏力,面色晄白,喜出长气,舌胖嫩,脉虚。

心阳虚:兼见形寒肢冷,心区憋闷,心痛,脉细弱或结代心阳虚衰: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甚至晕厥昏迷,脉微欲绝。

病理:心气虚由于心气推动血脉动力不够,因此出现心悸、气短、脉虚等症。

心阳虚由于阳衰而见寒象。

心阳虚衰是心气不足,又兼心阳虚而病情比较严重,故见心悸、脉微细;阳气大虚,故大汗出,四肢厥冷;如再进一步便影响到神志可出现昏迷不醒等危象。

治法:心气虚宜补心气、安心神,可用四君子汤补气,加酸枣仁、远志、五味子等药以养心安神。

心阳虚宜通心阳,可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如兼淤阻宜加失笑散以活血行淤。

心阳虚衰,宜回阳救逆,急用艾灸百会穴与足三里穴,或加灸涌泉穴,并急煎四逆汤加党参(或吉林参)灌服。

神经官能症属于心气虚的,可用补心气的治法。

心力衰竭属于心阳虚衰的,可用回阳救逆的治法。

心绞痛属于心阳虚的,不能单用补心阳法,应按照“通则不痛”的道理,方中加入通痰活血药。

同痰可用全瓜蒌、薤白(兼通阳气);活血可用蒲黄、五灵脂、丹参、延胡索等药;心律不齐,脉结、代的,一般用炙甘草汤加减;期前收缩,舌淡,苔白润或腻,脉结,是心阳为痰浊阻滞,宜用温胆汤加党参,以除痰通阳。

附药方: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瓜蒌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桂枝,枳实,厚朴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桂枝,阿胶,生地,麦冬,麻仁,生姜,大枣温胆汤: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甘草2、心阴不足主证:心阴不足可分为心阴虚与心血虚二种。

两者共有的主证是: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

中医脏腑相济学说如何指导整体调理

中医脏腑相济学说如何指导整体调理

中医脏腑相济学说如何指导整体调理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其中脏腑相济学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学说对于指导整体调理人体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

脏腑相济,简单来说,就是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制约,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这种表里关系,不仅仅是解剖位置上的临近,更重要的是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

以心与小肠为例。

心主血脉,为君主之官,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全身的气血运行至关重要。

而小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它能够将胃腐熟后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并将糟粕传送到大肠。

心之阳气下降于小肠,帮助小肠化物;小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于心,化生心血。

如果心阳不足,就会影响小肠的化物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反之,如果小肠有热,也会循经上扰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状。

再看肝与胆。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藏血。

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汁才能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

如果肝气郁结,胆汁排泄不畅,就容易出现口苦、黄疸等症状;而如果胆汁排泄异常,反过来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等问题。

脾胃相济的关系更是密切。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脾为阴脏,喜燥恶湿;胃为阳腑,喜润恶燥。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胃气下降,使食物下行进入小肠。

脾胃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输布。

如果脾胃失调,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肺与大肠也是相互关联的。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大肠主传导糟粕。

肺气的宣降正常,有助于大肠的传导;而大肠的传导正常,也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如果肺气不降,就会出现便秘;反之,如果大肠实热,也会影响肺气的肃降,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肾与膀胱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肾的气化功能和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上。

(中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

脏属阴而腑属阳,阴主里而阳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心与小肠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

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

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吸收精微,经脾气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其心脉。

心与小肠病理上相互影响。

心火可下移于小肠,可见尿少、尿赤涩刺痛、尿血等;反之,小肠有热可上熏于心,可见心烦、舌赤糜烂等。

此外,小肠虚寒,化物失职,水谷精微不生,日久可出现心血不足的病证。

(二)肺与大肠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肺与大肠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为用。

肺气肃降,气机调畅,可促进大肠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肃降。

肺与大肠病理上相互影响。

肺气壅塞,失于肃降,致大肠传导失常,则出现腹胀、便秘等;若大肠传导不畅,影响到肺的宣降,则出现胸闷、咳嗽等。

(三)脾与胃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足太阴经属脾络胃,足阳明经属胃络脾,两者构成表里配合关系。

脾与胃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水谷纳运协调、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方面。

脾主运化,胃主收纳;脾主升,胃主降;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等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脾与胃病理上相互影响。

脾失健运,可致胃纳不振;胃气失和,也可致脾运失常,均可出现纳少脘痞、腹胀泄泻等脾胃纳运失调的表现。

脾虚气陷,可导致胃失和降而上逆;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气升运功能,均可出现脘腹坠胀、肠鸣泄泻、呕吐呃逆、头晕目眩等脾胃升降失常的表现。

临床上,脾胃病常常同时并见,因此,脾胃病往往同时治疗。

(四)肝与胆肝与胆在结构上相连,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足少阳经属胆络肝,两者构成表里相合关系。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

而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与人们的思维意识活动有关,如经常说“用心想一想”,就是讲的心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心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血液通过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心血的盛衰都可以从脉搏上反映出来;心主汗,开窍于舌,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心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小肠位于腹腔,通过胃消化后的饮食水谷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排除其糟帕。

小肠有了问题就会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大小便异常,如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

心与小肠互属表里,心属里,小肠属表,心之阳气下降于小肠,帮助小肠区别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

如果心火过盛,可移热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灼痛、尿血等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引起心火亢盛,出现心中烦热、面红、口舌生疮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阳虚,心阳不振,阳气不得外达,故畏寒肢冷,面色滞暗。心阳不振,胸中阳气痹阻,故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口唇青紫。若心阳暴脱,宗气大泄,则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息短气微,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脉微欲绝。
治法:xxxx,xx救逆。
方药:xx甘草汤加减或四逆汤加减。
附子、肉桂、干姜,五味子,xx等。
(三)心血虚
辩证:本病多因素体气虚,复加劳倦忧思,致脏气失调,心气不充。气血运行不畅,血滞成瘀,闭阻心脉而成。或因素嗜膏梁厚味,好食肥甘,致痰湿内蕴,脉道受阻,血滞成瘀,或由寒邪人侵,气血凝滞等引起以上诸症。
治法:治标:活血通络,理气化瘀;治本:治标得基础上或兼益气,或化湿,或温阳。
方药:治标: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降香、枳壳、郁金、桂枝,薤白等。治本:在治标药得基础上或加益气、化湿温阳之品。
(五)心与小肠得关系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得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心脉属心,下络小肠,小肠之脉属小肠,上络于心,心属里,小肠属表。
二者经脉相联,故气血相通。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协调,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亦通于心。在病理情况下则相互影响,如心火过旺时,除表现口烂,舌疮外,还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等小肠热证与证候,叫做“心移热于小肠”。若小肠实热,亦可顺经上于心,则可出现心烦,舌尖糜烂等症状,治疗上即要清泻心火,又要清利小肠之热,相互兼顾,才能取得良好得疗效。
心得功能正常时,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
若心得功能异常时,常可出现心神改变,如心悸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痴呆与狂妄躁动,哭笑无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
(三)心主汗
汗就是人体津液之一,汗与血同源,因心主血脉,心生血,故汗与心有密切关系。故有“汗乃心之液”得说法。
当心阳虚脱时,汗液随心阳而脱,故大汗淋漓;心气虚时,表卫不固,自汗出;心阴虚时,阳无所附,心液失其敛藏而发盗汗。
(一)心主血脉
《内经》说,“心主血脉”,“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血,血行脉中,心与脉密切相连,脉就是血液运行得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得功能。这种功能就是由心气得作用来实现得。心气得盛衰,可以从血脉得改变反映出来,故《内经》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与缓有力。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脉细弱或节律不整。若心血瘀阻则脉涩不畅或结代等。
(二)心主神志
神志,指人得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现代生理学认为,人得精神思维活动就是大脑得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得反映,中医学认为人得精神思维活动与脏腑有关,而主要就是心得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主神明”得说法。《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就就是担任,接受得意思,指出了接受外来事物而产生思维活动得过程就是由心来完成得。
(四)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开窍于舌与“舌乃心之苗”得意思相同。这种说法得依据就是: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因心得气血上通于舌,所以心得气血强与否,往往可以从舌得变化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火上焱时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时则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则舌强语謇等。
华,就是光彩之义,其华在面,即就是心得生理功能就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得色泽变化,由于头面部得血脉极为丰富,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白、晦滞;血虚则面色无华。
治法:滋补心阴,清心安神。
方药:补心xx裁
当归、阿胶、玉竹、元参、麦冬、枣仁、柏子仁、龙骨、牡蛎、琥珀、珍珠母、石决明、黄连、竹叶、连翘、石莲子、灯芯草等。
(六)心血瘀阻
主证;轻者仅觉心胸疼痛,憋闷或隐痛不适,痛区固定,时发时休。剧者可突然发作,痛如刀割,悸惕不安,面色青白,唇暗肢冷,自汗,疼痛沿左上肢内侧后缘之手少阴经脉循行路线放散,舌色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微欲绝,或细涩结代等。
(七)心脾两虚
主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纳呆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淡嫩,脉细无力。
辩证:多因思虑多度而致,心脾两脏病变就是相互影响得。因心而影响脾得,见症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等心经症状为主。因脾而影响心得则以食少腹胀,便溏乏力等脾虚症状为主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xx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元肉,甘草等。
二、小肠得生理病理
《内经》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得主要生理功能就是接受由胃而来得水谷,而后主化物与分别清浊。清者,指饮食中得精华部分;浊者,指饮食物中消化后得糟粕。
小肠接受由胃传来得食物,再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得精华,通过脾转输于肺而达到全身各部,以供给脏腑机能活动得需要。同时将其糟粕中得水液渗入膀胱,由尿排出,渣滓部分下注大肠,成为粪便而排出体外。
所以小肠病时,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不良与大小便异常。
三、心病得辩证论治
(一)心气虚
主证:心悸、气短、自汗,胸闷不适,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脉细无力或结代。辩证;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故见心悸气短,脉细无力或结代,神疲体倦,心气不足,卫阳不固则自汗出。心气不足,气血不得上荣,故面色淡白。心气虚,中气不足,胸中气机不畅,故胸闷不适。
治法:补养心血,益气xx。
方药:四物汤加减
当归、白芍、熟地、元肉、枣仁、五味子、百合、小麦、黄芪、党参、茯神、远志等。
(四)心xx,虚火上炎
主证: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虚烦、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或有两颊发红,心烦怔忡,头晕目眩等虚火上炎之症,
辩证:多见平素肝肾不足,真阴亏耗,或热病后期阴伤未复者,阴血不足,血不能养心宁神则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阴虚内热则见盗汗,虚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两颊发红、头晕目眩等为虚火上炎之症。(五)心火上炎
心病得辩证论治简表病名
共有症状
主要临床特点
治则
代表方剂
心气虚
心悸、气短,动则加重,脉细或结代
面色淡白,精神疲乏,自汗、舌质淡胖,苔白
补心益气xx
xx
心xx
除有心气虚得症状外,突出表现为面色灰滞,畏寒肢冷,舌质淡暗。心胸憋闷或作痛。
xx补心xx救逆(心阳虚脱)
xx甘草汤
四逆汤
心血虚
心悸,失眠,健忘,多梦
主证: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健忘、心绪不宁,怔忡,面色淡白无华,指甲苍白,四肢无力,唇舌色淡,脉细无力等。
辩证:多见于久病体虚,脾运不健或亡血失血之人。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甚至怔忡。正如失丹溪说:“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清窍,故头晕,健忘,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血虚不能充实血脉,荣养四肢肌肉,故四肢无力,指甲苍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心气,安心神。
方药:养心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酸枣仁、柏子仁、甘草等。
(二)心xx
主证:除有心气虚得症状外,还出现畏寒肢冷,面色滞暗,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而胖嫩,脉弱。或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为心阳虚脱得危候。
辩证:多见久病体弱,暴病伤阳耗气,年老脏气衰弱,禀赋不足等情况。
主证:烦热不安,夜寐不眠,口渴思饮,舌烂生疮,尿黄而少,小便刺痛,或面红目赤。苔黄,脉数。
辩证:心火炽热,心神被扰,致烦热不安,夜寐不眠。
心火循经上炎则口渴思饮,舌烂生疮面红目赤,苔黄,脉数。
心移热于小肠则尿黄而少,小便灼热刺痛等。
治法:清热泻火
方药:导赤散化裁
生地、木通、黄伯、栀子、竹叶பைடு நூலகம்生甘草梢等。
中医脏腑学说
中医脏腑学说——心与小肠中医学认为“心”就是脏腑中重要得器官,主宰各脏腑进行着协调得活动。故《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就是说,各脏腑在心得领导下互相联系,分工合作,构成一个有机得整体。
一、心得生理病理
心得主要生理功能就是: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等。现将其主要生理病理简述如下:
(六)心与其她脏得关系
1.心与脾得关系:“心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心主之血自能充盈,运行全身以营养各脏腑器官。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固然赖于心气之推动,然亦必需有脾之统摄作用,以维持其正常得运行。所以心与脾得关系主要反映在血液得生成与运行这两个方面。
病理情况下,心脾两脏亦常互相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血得来源不足,致心血亏虚。若思虑过度,耗伤心血,也可影响脾之健运。以上两种情况最终均可导致心脾两虚之证候。2.心与肾得关系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肾属阴,位居于下,其性属水,生理情况下,心阳须下降于肾,以资肾阳,共同温煦肾阴;肾阴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共同滋养心阳,阴阳互相制约,使心阳不亢,心与肾保持这种“水火相济”,“心肾相交”得关系。如果这种正常关系受到破坏,就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遗精等“心肾不交”得证候。
面色白无华,眩晕怔忡,唇舌色淡,脉细
补心血安心神
四物汤加味
心xx
心烦,虚热,盗汗,五心烦热,面色潮红,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滋补xx心安神
补心丸
心火上炎
烦热,夜寐不眠,口渴思饮,舌烂生疮,尿黄而少,小便刺痛,有时面红目赤,苔黄,脉数。
清心热泻火利尿
导赤散
心血瘀阻
心胸憋闷疼痛,痛处固定,心悸,重症者,面青唇暗,肢冷,冷汗,舌质紫暗,脉沉微欲绝。
xx活络,活化血瘀
血府逐瘀汤
心脾两虚
心悸征忡,失眠多梦,健忘,纳呆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淡嫩,脉细无力。
补益心脾
归脾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