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度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八年制课程设置
讲课
实验 见习
PBL
实习
1
2
3
4
5
6
2.0
51
34 17
51
2.0
51
34 17
51
4.0
68
51 17
68
3.0 8.0 18.0 8.0 6.0 1.5 5.0 5.0 4.0 2.0 3.0 4.0 4.0 1.5 3.0 2.0 2.0 3.5 0.5 1.5 2.5 2.0 1.0 2.5 4.5
77 43 54 45 42 34 17 89 81 72 34 27 34 42 84 153 136 68 78 18 36 18 18 27 45 18 18 18 810
4105
58 13 6
77
33 4 6
43
34 14 6
54
24 15 6
45
28 8 6
42
25 3 6
34
8
36
17
89
26 85
85 68
34 51
48 27 72 27 54 36
36 43 22 9 27 42
36 18
45 77
按学期学时分配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实习52周: 内科12周 外科12周 妇产科6周 儿科6周
临床实训4周 社区2周
心电图1周 放射科1周 精神科2周 传染科2周 内科急诊2周
60 60 60 60 60 60 90 120
52周
2976 1115 150
519 494 521 496 547 495 493 300
29 29 28 26 29 26 24 15
儿科学教学大纲
反映儿童生长的快慢,包括身高、体重等 指标的年增长速度。
儿童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生长速度加快的时 期,如婴儿期和青春期。
生长发育评估方法
体格测量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 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
发育筛查
诊断性评估
针对疑似存在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 全面的医学检查和评估,包括病史采 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 检查等。
运用标准化的发育筛查工具,对儿童 的运动、语言、认知、社会情感等方 面进行初步评估。
异常生长发育识别与处理
生长迟缓
儿童身高、体重等指标低于同龄 同性别儿童正常范围的现象,需 进一步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
预措施。
肥胖
儿童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正 常范围的现象,需通过饮食调整
、增加运动等方式进行干预。
混合喂养
探讨混合喂养的适用情况 、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幼儿膳食指南及营养搭配
均衡膳食
阐述幼儿期均衡膳食的重 要性,提供各类食物的建 议摄入量和搭配原则。
营养需求
分析幼儿期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 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求及 来源。
膳食计划
指导家长如何为幼儿制定 一周的膳食计划,确保食 物多样化和营养全面。
肾病综合征
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包括控制感 染、利尿消肿、降压等对症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
05
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心理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阶段性
01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
学龄期和青春期等,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遗传因素
家校合作建议
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形 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
《儿科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儿科学是医学领域中专门研究儿童健康和疾病的学科,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以《儿科学》教学大纲为主题,探讨儿科学的教学内容和结构。
正文内容一、儿科学简介1.儿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儿科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二、儿科学教学目标1.培养对儿童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认识和理解2.培养儿科学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三、儿科学教学内容1.儿童生长发育与发育评估a.儿童生理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b.儿童发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2.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a.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防治b.儿童常见非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3.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a.儿童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b.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4.儿科急诊与危重病管理a.儿科急诊常见疾病的救治策略b.儿科危重病的监测与治疗5.儿童精神发育和行为问题a.儿童精神发育的阶段和特点b.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四、儿科学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a.讲授基本儿科学知识与理论b.运用病例分析和讨论教学法加深学生理解2.实践教学a.儿科学临床实习b.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实践3.科研教学a.儿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教学b.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论文写作五、儿科学教学评价1.考核方式与工具a.考试评估b.实习报告和学术论文评审2.教学质量评估a.学生满意度调查b.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总结本文以《儿科学》教学大纲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儿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阐述了儿科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通过完善的儿科学教学体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出具备儿科学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提高儿童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水平。
《儿科学》教学大纲(新)
《儿科学》教学大纲(新)《儿科学》教学大纲本教学大纲依照教育部高教司和卫生部科教司规定的五年制教学计划,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的第七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为蓝本,经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组织研究制定。
授课对象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毕业后主要从事预防医疗工作的学生。
【教学时间分配】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
二、熟悉儿科学的基础与临床特点,前者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及营养代谢等方面;后者包括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方面。
三、了解儿科学的任务及范围。
【教学时数及形式】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儿科学的任务及范围。
二、儿科学的基础与临床特点。
基础特点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及营养代谢等方面;临床特点包括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方面。
三、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自学内容】围生期概念及特点与保健重点。
【见习内容】儿童体检观察各年龄分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第二章生长发育【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常用测定指标,包括测量方法、各年龄正常值、计算方法等,二、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神经系统的发育,包括神经反射的发育、年龄特点与临床意义。
熟悉运动的发育规律和年龄特点。
三、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
四、了解脂肪组织、肌肉、生殖系统、心理发育规律,各种智能测验与心理行为异常。
【教学时数及形式】课堂授课2学时。
【教学内容】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二、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
三、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常用测定指标,包括测量方法、各年龄正常值、计算方法等,包括:(1)体重:详细讲解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2岁前后体重增长规律、3条体重计算公式。
(2)身高:详细讲解出生身长、2岁前后身长增长规律、2~12岁身长计算公式、上部量与下部量的意义及年龄特点。
南方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_0
---------------------------------------------------------------最新资料推荐------------------------------------------------------南方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八年一贯制)一、招生对象招收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
二、学制八年。
三、培养目标与要求参照国际高水平医学教育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和特点,在职业道德、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创新思维、科研能力、沟通技能、信息获取、利用等能力和素质方面与国际先进医学教育标准接轨;适应医学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忠诚医学科学事业,团结协作精神好,事业心、进取心强,身心健康、耐挫折、善拼搏;具有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工作能力、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达到临床医学博士水平( M. D)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
(一)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医学伦理观念和1 / 18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为祖国富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为医疗卫生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理想。
(二)业务素质要求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系统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必备的军事与军事医学理论知识,基本的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学、循征医学及祖国医学理论知识。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运用外语进行实际交流,并能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要求在第二学年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第三学年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具有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与知识,较强的医学实验技能;系统掌握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申请学位学科的发展前沿与趋势,能独立处理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危急病症,初步掌握申请学位的二级学科的基本医疗技术,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与趋势,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水平,并能对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能力,完成博士论文训练与答辩;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能力、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医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05B7课程名称:《儿科学》(Pediatrics)课程性质:考查课理论学时:20学时学分:1学分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适用专业: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参考教材:王卫平主编《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研究胎儿至青春期儿童的一门二级学科。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喂养方法、儿童保健知识、新生儿疾病、营养性疾病和各系统疾病的诊治及预防等内容。
在儿科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儿科学是一门必修考查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儿童时期的特点及各种常见病,更好的解决在儿童口腔疾病诊治遇到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需要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相关知识作基础;与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传染病学等临床专业学科相互交错联系,共同构成临床医学的大体系。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王卫平主编的第八版《儿科学》教材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见习、自学、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时20学时。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考核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形式为理论考试。
五、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2.了解儿科学的特点3.了解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4.了解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二)教学时数:0.5学时(三)教学内容:1.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2.儿科学的特点3.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五)教学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六)自学内容: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第二章生长发育(一)目的要求:1.了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2.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简要规律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3.了解小儿神经心理发育4.了解小儿心理行为异常5.了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二)教学时数:0.5学时(三)教学内容: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2.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坐高(顶臀长)、上臂围、皮下脂肪等,以及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儿科学》课程标准
《儿科学》课程教学标准开课学院:XXXX学院归属教研室:XXXX教研室编制人:***审核人:***2024年2月21日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二)课程设计思路四、课程目标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六、学时分配七、教学实施建议(一)组织实施建议(二)课程考核评价建议(三)教学团队建议(四)教学条件建议八、课程实施条件(一)教师基本要求(二)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三)教学资源基本要求九、成绩评价《儿科学》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儿科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疾病护理及预防的临床学学科,医学专业熟悉临床医学内容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专科生,在教学中,要考虑儿科学的学科特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儿科学是一门理论很强的学科,必须注重理论教学,通过教师示教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基本技能操作能力。
注意与其他临床专业学科的区别与联系,适当介绍学科新进展,以使学生提高儿科学理论知识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加强本学科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上的衔接,知识的交叉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尤其要把增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表现的课程。
该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
总论包括概述、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童保健等,各论包括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免疫缺陷等。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的课程。
临床医学八年制-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儿科学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儿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旨在提高医学生对儿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儿科医生。
本大纲将详细介绍儿科学教学的目标、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2. 技能目标
3. 情感目标
三、课程设置
1. 基础知识类课程
1.1 儿科学概论
1.2 儿科学基础知识
1.3 儿童生长与发育
1.4 儿童营养与食品卫生
1.5 儿童心理与行为发育
2. 专业技能类课程
2.1 儿科体格检查与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2.2 儿童急诊抢救技术
2.3 婴幼儿生命早期发展评估与干预 2.4 儿童免疫规划与疫苗接种
2.5 儿童重症护理技术
3. 临床实践类课程
3.1 儿科实习
3.2 儿科临床轮转
四、教学方法
1. 多媒体讲授
1.1 投影仪课件
1.2 视频播放
2. 病例讨论
2.1 讲师引导
2.2 学生参与
3. 病例演示
3.1 模拟患儿
3.2 学生操作
五、评价体系
1. 学习笔记
2. 课堂参与度
3. 实习评价
4. 考试成绩
六、结语
通过本儿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我们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儿科学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医学生,提高其对儿童疾病的认识与处理能力,为提高国家儿童医疗水平做出贡献。
祝愿所有学员在儿科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成为优秀的儿科医生。
《儿科学》课程简介(临床医学等)
《儿科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儿科学》英方名称:《Paediatrics》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学院儿科学教研室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78学时,其中:理论58学时,见习20学时学分:4.3学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法医学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及范围,熟悉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掌握儿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内容简介: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临床医学专业课中重要的主要课程,在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属于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
儿科学的任务是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中华民族素质。
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学习儿科学应掌握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掌握小儿疾病的预防及解决小儿生长发育的有关问题,为从事临床儿科工作及儿童保健、提高下一代的健康水平和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奠定基础。
儿科学采取启发式、互动式和传统授课的教学方法,分课堂讲授、见习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课堂主要讲授教学大纲中所列各疾病的病理生理、症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见习课主要通过到病房见习各个系统常见病的典型病例,体会典型体征,同时结合病例进行讨论、总结、强化学习者的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教材:《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杨锡强,6版,2004年。
参考教材:1.《儿科学》(七年制),人民卫生出版,薛辛东,1版,2002年。
2.《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胡亚美,7版 ,2002年。
主讲教师:曹云涛教授束晓梅教授张义副教授路健副教授李娟副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大纲理论课35学时见习25学时内容讲课时数见习时数绪论 1生长发育 2 2儿童保健 2 2小儿营养与喂养 2 1营养性疾病 2 1新生儿疾病总论 1 1新生儿窒息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 1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1 1新生儿黄疸 1 1急性呼吸道感染 3 2小儿腹泻 1.5 1小儿液体疗法 1.5 1先天性心脏病 4 3泌尿系统疾病总论及急性肾小球肾炎 2 1肾病综合征 1 1小儿造血、血象特点及贫血概论 2 1化脓性脑膜炎 2 2生长激素缺乏症 1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1苯丙酮尿症 1 1合计35 25绪论目的要求一、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二、掌握小几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解儿科学的范围及任务。
二、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三、讲解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
预习要求一、了解儿科学研究的范围及任务,儿科学的基础、临床特点。
二、了解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的生理特点。
思考题儿科疾病的疾病谱,临床表现和处理与成人比较主要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生长发育目的要求一、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二、掌握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及其评价。
三、掌握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见习:2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常用指标及其评价。
㈠体重:出生体重,体重增长规律,正常体重的估计方法㈡身长;出生身长,身长增长规律,正常身长的估计方法。
㈢体围:包括胸、头和上臂围的发育、正常值。
三、重点讲解骨骼(包括颅骨、脊柱、骨化中心的发育)和牙齿(出牙时间、顺序等)的发育。
四、讲解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
预习要求一、了解生长发育的特点。
二、了解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三、了解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规律及其评价。
思考题一、小儿生长发育遵循哪些规律?二、哪些指标常用来判断小儿体格发育?三、1岁正常婴儿的体重、身长是多少?牙齿、骨骼及语言、运动发育应达到什么水平?四、如何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儿童保健目的要求一、掌握各年龄期的保健重点。
二、掌握预防接种知识。
三、熟悉儿童健康检查的具体内容。
四、了解儿童心理卫生的培养措施。
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2学时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小儿各年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二、讲解儿童保健具体措施:护理、营养、定期健康检查、体格锻炼和意外事故的预防。
三、讲解小儿计划免疫的内容与顺序。
四、讲解儿童心理卫生的培养及其意义。
预习要求一、了解各年龄期的保健原则和重点措施。
二、了解预防接种内容及顺序。
三、有关儿童保健及儿童心理卫生思考题一、1岁内婴儿应接受哪些预防接种?二、儿童定期健康检查的具体内容?三、如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小儿营养与喂养目的要求一、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
二、掌握婴儿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
三、了解小儿营养状况的评价。
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解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小儿对能量、水、营养素、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及其临床意义。
二、重点讲解母乳的特点、母乳喂养的优点及喂养方法。
三、重点讲解人工喂养、乳制品的选择、优缺点及使用方法。
四、重点讲解添加辅食的原则和方法。
五、营养状况的评价。
预习要求一、了解小儿物质代谢特点二、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
思考题一、婴儿期每日每公斤需要多少水、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二、为什么母乳喂养优于人工喂养?三、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什么?四、3个月婴儿需人工喂养,应如何计算奶量?营养性疾病目的要求一、熟悉小儿肥胖症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二、了解维生素D的来源及其生理功能。
三、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四、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解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及防治措施。
二、讲解维生素D的来源、生理功能及其体内的代谢过程。
三、重点讲解维生素D缺乏的病理生理,形成佝偻病及手足搐搦症的机理。
四、重点讲解佝偻病及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X线和血生化检查特点)及处理。
五、自学佝偻病及手足搐搦症的鉴别诊断。
预习要求一、了解小儿肥胖症的特点、病因和病理生理。
二、维生素D的来源转化、及其生理功能。
思考题一、小儿肥胖症最常用诊断指标是什么?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病机理有什么异同点?新生儿疾病总论目的要求一、掌握新生几分类。
二、熟悉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三、了解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护理特点。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见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和高危儿的定义。
二、重点讲解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神经、水电解质平衡、免疫及体温调节等)和护理要点。
三、自学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预习要求一、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二、足月儿、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三、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思考题一、足月儿、早产特点和护理要求有何不同?二、新生儿哪些特殊状态不需处理?新生儿窒息目的要求一、掌握新生儿窒息的病因,Apgar评分法。
二、掌握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和Apgar评分法二、讲解窒息的病理生理三、重点讲解窒息的预防和抢救原则预习要求了解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思考题一、新生儿窒息的Apsar评分法的临床意义二、窒息复苏的ABCDE抢救方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目的要求一、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发病机制与预防。
二、掌握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见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头颅B超、CT)。
重点阐述治疗原则,强调预防重于治疗。
预习要求一、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和发病机制。
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一、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临床特点有哪些?如何预防?二、缺氧缺血性脑病有颅高压时应如何处理?为什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目的要求一、了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断要求。
三、熟悉本病的防治措施。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见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三、自学与湿肺、肺炎、膈疝的鉴别。
四、一般介绍防治措施、应用机械通气指征。
预习要求一、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二、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思考题试述本病与湿肺的鉴别要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X线特点和预后)。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目的要求一、熟悉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二、熟悉本病的治疗。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见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解引起新生儿产前、产时和产后感染性肺炎的病原体。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产前、产时、产后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三、一般介绍治疗原则和抗生素的选择。
一、了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因。
二、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思考题出生2天的早产儿出现气急、唇周青紫,肺部体征不明显应考虑哪些诊断?如何鉴别?新生儿黄疸目的要求一、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二、熟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三、掌握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四、了解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有关因素与防治。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见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一般讲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生理性黄疸的特征及产生机理。
二、重点讲述病理性黄疸,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母乳黄疸、新生儿肝炎、感染性黄疸及胆道闭锁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三、新生儿溶血病的防治及胆红素脑病发生的有关因素、防治要点。
预习要求一、正常胆红素代谢及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与生理性黄疸的形成。
二、生理性黄疸的特点与常见病因三、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理思考题一、新生儿发生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病理性黄疸的诊断依据?分析鉴别非感染性黄疸的各种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目的要求一、熟悉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三、掌握肺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四、熟悉肺炎的合并症。
教学时数讲课:3学时见习:2学时教学内容一、联系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特点,讲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讲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三、重点讲解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重症肺炎的表现。
四、讲解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及鉴别诊断。
五、讲解肺炎的并发症及鉴别诊断。
六、重点讲解肺炎的治疗。
预习要求一、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小儿肺炎的分类及病理生理思考题一、为什么小儿容易患肺炎。
二、怎样鉴别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
三、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小儿腹泻目的要求一、掌握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二、掌握小儿腹泻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三、了解小儿腹泻的预防教学时数讲课:1.5学时见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小儿腹泻的病因(易感因素、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二、讲解常见类型肠炎(轮状病毒肠炎,大肠杆菌肠炎,主畅弯曲菌肠炎,沙门氏菌肠炎、真菌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三、讲解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四、重点讲解治疗原则、液体疗法的实施方法。
预习要求小儿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思考题一、怎样对小儿腹泻作出病因诊断。
二、1岁男婴,腹泻2天,水样使一日7~8次量多,呕吐1次,尿少。
体温38℃,咽充血,前囱眼窝稍凹,口干,皮肤弹性差,初步诊断是什么及如何处理?小儿液体疗法目的要求一、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熟悉小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
三、掌握补液的原则及方法。
四、熟悉液体疗法中常用溶液的组成及应用。
教学时数讲课:1.5学时见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讲解小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
三、重点讲解液体疗法的原则及应用。
四、讲解液体疗法中各种溶液的配制及应用。
预习要求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思考题一、为什么小儿容易脱水?哪种性质的脱水常见?二、等渗溶液有哪几种?应用上有何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目的要求一、了解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二、熟悉先心病的病因、分类及诊断步骤三、熟悉常用的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心血管造影及磁共振成象等)的意义及诊断价值。
四、掌握临床常见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诊断及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