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和乙炔
c2h4和c2h2中心原子杂化轨道
主题:c2h4和c2h2中心原子杂化轨道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家们对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在有机化学中,研究分子的结构对于理解其性质和反应机理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乙烯(C2H4)和乙炔(C2H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探讨它们对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一、乙烯(C2H4)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乙烯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其中两个碳原子形成了双键。
在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的理论结构可以用sp2杂化轨道来描述。
具体来说,每个碳原子的一个2s轨道和两个2p轨道杂化成三个sp2杂化轨道。
这三个sp2杂化轨道与一个碳原子上的一个未杂化的2p轨道重叠形成一个σ键,另外两个碳原子上的两个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了一个π键。
这种杂化轨道的构成使得乙烯分子呈现出平面结构,双键的角度接近120度。
乙烯分子因其特殊的结构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中。
二、乙炔(C2H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乙炔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其中两个碳原子形成了三重键。
在乙炔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的理论结构可以用sp杂化轨道来描述。
具体来说,每个碳原子的一个2s轨道和一个2p轨道杂化成两个sp杂化轨道。
这两个sp杂化轨道与一个碳原子上的一个未杂化的2p轨道重叠形成一个σ键,另外两个碳原子上的两个sp杂化轨道重叠形成了两个π键。
这种杂化轨道的构成使得乙炔分子呈现出线性结构,三重键的角度接近180度。
乙炔分子因其高度反应性和多样的反应性而在有机合成和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乙烯和乙炔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对于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这些杂化轨道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分子的性质和反应机理,也为有机合成和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
乙烯(C2H4)和乙炔(C2H2)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两种重要分子,它们的特殊结构和性质使得它们在化学工业和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乙烯和乙炔
对比和联系
乙烯
乙炔
实验室制法
结构特点
平面型分子 有一个键易断裂
直线型分子(共面) 有两个键易断裂
化学性质 氧化(燃烧、强氧化剂)、加成、加聚
同系物通性 主要用途 基本化工原料、石油化工水平标志 制聚氯乙烯、氧炔焰
制聚乙烯、乙醇、植物生长调节剂
乙烯的制法
注意点: 1、反应物混合要求 2、温度计位置 3、温度控制 4、浓硫酸、碎瓷片作用 5、除杂 石油裂化产生烯烃 (可能包括乙烯)
乙醇消去反应制乙烯
乙炔的制法
注意点: 1、基本原理 2、装置特点 3、饱和食盐水作用 4、除杂
对比和联系
乙烯
乙炔
实验室制法 乙醇消去制乙烯
电石与水反应
结构特点
平面型分子 有一个键易断裂
直线型分子(共面) 有两个键易断裂
化学性质 氧化(燃烧、强氧化剂)、加成、加聚
同系物通性
主要用途
甲烷 (烷烃)
乙烯 (烯烃)
乙炔 (炔烃)
1、鉴别: 酸性高锰酸钾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2、除杂:
溴水
燃烧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 4、4-二甲基-2-戊炔与足量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 由乙炔制备聚氯乙烯: 3、 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4、 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加聚: 5、 乙炔在一定条件下加聚: 6、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一定条件下加聚制备有机玻璃:
实验五乙烯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1 乙烯的制取
取一只干燥、洁净的圆底 烧瓶,配一装有量程为300℃ 温度计的双孔橡皮塞,另一孔 作为气体导出口。在烧瓶内加 入少许碎瓷片,注入6mL乙醇, 然后将18mL浓硫酸慢慢地边 振动边加入乙醇中。
制取乙烯实验装置 1.碎瓷片 2.浓硫酸+乙醇的混合液 3.温度计
按图所示把仪器连接好, 并检查这一装置是否漏气。然 后用强火加热使混合液体温度 迅速升到160℃,使用温火加 热,使温度范围控制在160~ 170℃之间,当烧瓶内空气排 尽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 气体。
1.2 乙烯的性质
乙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连续操作的,事先必须做好一切准 备,充分利用乙烯气体。
(1)将乙烯分别通入盛有2mL溴水、2mL经酸化过的0.05% 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的情况。
(2)在导气管管口点燃已试纯的乙烯,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火 焰情况。
(3)用排水法收集乙烯于125mL集气瓶中,移去导气管, 停止加热。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正立,抽走毛玻璃片,点 燃乙烯,观察现象。随着乙烯燃烧的进行,火焰逐渐进入集 气瓶内。再向集气瓶内注水,以便把乙烯排出,观察乙烯在 瓶内和瓶口的燃烧现象。
5. 乙炔本身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但用电石与 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往往常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这是由 于电石中含有少量的硫化钙、磷化钙、砷化钙等杂质,它 们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氢化物H2S、PH3、AsH3混在乙炔 中之故。这些气体产生,既有恶臭又有毒,要防止逸散在 实验室里。实验完毕,最好在通风橱内或室外拆御仪器。
实验五 乙烯、乙炔的制取
和性质实验
三、实验步骤
1. 乙烯的制取和性质 1.1 乙烯的制取 1.2 乙烯的性质
2. 乙炔的制取和性质 2.1 乙炔的制取 2.2 乙炔的性质
乙烯乙炔谁更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起加成反应。实际上乙炔分子中-CC-键长为 1.20×10-10m,而乙烯分子中键长为 1.34×10-10m,造成乙炔中的π键强于乙烯中的π键,即乙炔中的π键相对于乙烯 中的π键难于断开或者说难于给出电子,使得如上所述的亲电加成反应难于进行。 例如:烯炔与卤素反应时,卤素首先加在双键上。
CH2=CHCH2CH2CCH+ Br2 CH2Br-CHBrCH2CH2 CCH 乙烯和乙炔与 H2 的加成反应不同于上述反应历程,这些反应通常要使用催化剂 (如铂、钯) ,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氢反应才得以进行。反应时氢分子和乙烯 (或乙炔)都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发生键的断裂,所形成的氢原子一个首先与 双键上的一个碳原子结合,形成一个中间体,再与另一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产物。 此类反应都是放热反应,1mol 乙烯和乙炔加氢分别生成乙烷的乙烯时放出的热量 分别是 137.2KJ/mol 和 176.4KJ/mol, 可见乙炔相对于乙烯的稳定性弱于乙烯相对 于乙烷的稳定性,即乙炔比乙烯更容易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如: CH2=CHCH2CH2CCH + H2(1mol)
催化剂
R-CC-R′+
H2
R-CH2-CH2-R′
一定条件下,可使反应停留在烯烃阶段,说明炔烃比烯烃易于加氢。 、氢卤酸(HX) 、硫酸(H2SO4)等发生 乙烯和乙炔都能与卤素(Cl2、Br2) 加成反应,这些反应均为亲电加成反应,反应的历程是反应物中的加成试剂首先 解离为正、负离子,正离子向着 而破坏了 上电子云密度比较大的位置进攻,从
乙烯、乙炔谁更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宋光杰
摘要
乙烯和乙炔都是不饱和烃,都含有π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的难与易、快与慢。 关键词 乙烯 乙炔 加成反应 难易
工业上乙烯制备乙炔的原理
工业上乙烯制备乙炔的原理
第一步,了解原料:工业上制备乙炔的原料主要是乙烯。
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来源是石油化工产品和乙醇的裂解。
第二步,反应过程:工业合成乙炔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乙烯的氧化脱氢反应来获得。
反应式如下:2C2H4 + O2 →
2C2H2 + 2H2O这个反应需要在300-900C高温条件下进行,常使用氧化铜或氧化银等催化剂。
反应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氧气量,防止发生爆炸。
第三步,反应器设计:根据反应条件,工业合成乙炔常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
反应管内装填催化剂,外部用燃烧室加热至反应温度。
反应管以多管形式并联设置,通过调节各管乙烯和氧气的供给量,精确控制反应,安全生产乙炔。
第四步,产物回收:反应生成的乙炔和氢气产物需要从反应器管道带出,快速冷却到常温,以防止发生后续反应。
然后通过压缩、冷凝、回收等步骤分离提纯二者,注意防止乙炔发生聚合,获得纯净的终产物。
第五步,安全控制:由于反应强烈放热,需要安装冷却系统维持恒温;严密监控氧气量防爆炸等事故。
设置泄压和备用熄火系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快速应对和控制风险。
综上所述,工业合成乙炔的关键是构建高效稳定的催化反应体系,精准控制反应条件,并配套安全可靠的工艺系统,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课题2 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乙烯和乙炔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
结构 简式
结构 特点
空间 结构
甲烷 CH4
全部单键, 饱和
乙烯 CH2=CH2
乙炔 CH≡CH
有碳碳双, 有碳碳三键,
不饱和
不饱和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③聚合反应
CH2=CH2+CH2=CH2+CH2=CH2+…… → ━ CH2━CH2━+━CH2━CH2━+━CH2 ━ CH2━+…… → ━ CH2━CH2 ━ CH2━CH2 ━ CH2━CH2━ ……
无机化学
单体
链节
聚合度
聚合反应:分子量小的化合物分子 (单体)互相结合成分子量大的化 合物(高分子化合物)
键角
109028’
615 1200
812 1800
无机化学
3、乙炔的化学性质
①.燃烧(氧化反应) (1) 与O2的作用:
点燃
2C2H2+ 5O2
4CO2+ 2H2O(液)+2600kJ
(2) 与其它氧化剂作用:
乙炔易被氧化剂氧化,例如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无机化学
甲烷、乙烯、乙炔的燃烧
无机化学
山西省平鲁区职业中学
高林文
第七单元 来自化石能源的基 本化工原料——烃
课题2 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 ——乙烯和乙炔
无机化学
一、乙烯
1、乙烯的分子结构 乙烯的分子式C2H4 乙烯的电子式H:C::C:H HH 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无机化学
.. ..
乙烯的几何构型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请问老师乙烯和乙炔的制取方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问老师乙烯和乙炔的制取方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请老师指出这两个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谢谢老师
制乙烯:CH 3CH 2OH
CH 2 =CH 2 +H 2O 在制乙烯的反应中应注意的反应在170℃,其它的没有什么了。
实验室制乙炔:CaC 2 +H 2O →Ca(OH)2 +C 2H 2 没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
38.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 。
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 的Na2CO3固体25.0g ,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CO2气体。
试计算:⑴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⑵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
解原固体中的碳酸钠的质量是X , 用的盐酸总质量是Y 。
Na 2CO 3+2HCl → 2NaCl+H 2O+CO 2↑
106 73 44
X Y*7.3% 8.8g
X=21.2g Y=200g
笿:略
某单质X 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B .X 是金属时,Y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 .X 是金属时,Y 一定比X 活泼 D .X 、Y 都是金属时,Y 一定比X 活泼 (说明理由) 本题应选B
A 如果是金属与酸的反应,则A 这时的说明是正确的。
B 正确.金属与酸反应可以置换氢气,金属与盐反应可以置换金属。
浓硫酸 170℃
C应是X活泼。
D应是X活泼。
乙炔和乙烯的化学式
乙炔和乙烯的化学式
乙炔的化学式是C2H2,它由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乙烯的化学式是C2H4,它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这两种化合物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乙炔是由两个碳原子之间通过三重键连接而成,而乙烯则是由两个碳原子之间通过一个双键连接而成。
这种不同的结构导致了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比如乙炔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烯烃,而乙烯则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烷烃。
此外,乙炔和乙烯在工业上有着不同的用途,乙炔常被用作溶剂和原料,而乙烯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乙烯基聚合物等。
总的来说,乙炔和乙烯在化学式、结构和用途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乙烯和乙炔课件
加入的试剂
作用
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备的乙炔气体中含有少量的H2S气体,为了净化和检验乙炔气体,并通过测定乙炔的体积计算电石的纯度,按下列要求填空(注意X溶液为含溴3.2%的CCl4溶液150 g)。
(1)试从如上图所示中选用几种必要的装置,把它们连成一套装置,这些被选用的接口编号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
通常情况下,乙烯是一种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小,收集乙烯气体用法。
(2)乙烯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a易燃烧。乙烯燃烧的实验现象为:。
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b.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a.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
.
b.乙烯与H2发生反应:
.
C.乙烯与HCl发生反应:
(3)已知:
请写出A与稀、冷的KMn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由A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乙烯
乙炔
反应装置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5.已知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8的单烯烃与HBr反应,其加成产物只有一种结构。
(1)符合此条件的单烯烃有________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在这些单烯烃中,若与H2加成后,所得烷烃的一卤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这样的单烯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F的分子式为C10H10O4。DAP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基不处于对位,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和F反应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乙炔
(2)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O2 + H2O
褪色的速度:乙烯>乙炔, 因为乙烯比乙炔活泼
KMnO4 + H2SO4+ C2H2→ MnSO4+ K2SO4+ CO2↑+ H2O
2.加成反应(X2、H2、HX)
①与溴水加成:使溴水褪色
1, 2—二溴乙烯
1, 1, 2, 2—四溴乙烷
C C
HOH Ca + HOH
C H + Ca(OH)2 C H
练习: CaC2和ZnC2、Al4C3、Mg2C3、 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请通 过对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 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写出下列反 应的产物: A.ZnC2水解生成 ( C2H2) CH 4) B.Al4C3水解生成 ( C H C.Mg2C3水解生成 ( 3 4) D.Li2C2水解生成 ( C2H2)
结构式
键的类别 键角 键长(10-10米) 键能(KJ/mol) 空间各原子的 位子
C—C 109º 28ˊ 1.54 348
C==C 120º 1.33 615
1800 1.20 812
2C和2H在同 一直线上
2C和6H不在 2C和4H在 同一平面上 同一平面上
一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碳化钙(CaC2、俗名:电石) 2、反应原理: CaC2+2H—OH C2H2↑+Ca(OH)2 水
氧炔焰:乙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O2中燃
烧,产生的氧炔焰温度高达3000℃以上,可 用于切割、焊接金属。
发生爆炸的乙炔气罐 2005年10月7日,广州某地一乙炔气厂发生爆炸。事 故原因是乙炔装运补给点出现意外,引发了乙炔仓库爆 炸,厂房严重受损,多人伤亡,爆炸产生的火苗还导致 周边山林起火,所幸抢险得力,山火被及时扑灭。
乙炔和乙烯气相色谱
乙炔和乙烯气相色谱
乙炔和乙烯都是烃类气体,在气相色谱中,它们会根据不同的色谱柱和检测器进行分离和检测。
乙炔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气体,具有臭鸡蛋味,其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其它气体发生加成反应。
在气相色谱中,乙炔通常被分离为两支,其中一支包含了90%以上的乙炔,称为“乙炔峰”。
乙烯是合成聚乙烯的重要单体,是无色易燃的气体,具有微弱的、甜味的特殊气味。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乙烯的检测通常需要经过富集处理,以提高其浓度,并减少检测误差。
乙烯乙炔
• 这个反应也可用下式表示:
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 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为相对分 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的反应。聚合反应有两种:加聚反 应、缩聚反应。 加聚反应——既是加成反应,又是聚合反应。其实质是: 不饱和键的断裂和相互加成。 缩聚反应 单体 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是由简单分子联合形成的大分 子物质,塑料就是一种聚合物。 小结:不论加成还是聚合,根本原因都是含有不饱和的 C=C双键。
STP下密度为1.16g/L,比空气稍轻;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2 与碳原子数相同的乙烯(C2H4 )相比较,乙炔(C2H2 ) 比乙烯少两个氢原子。
结构式
乙炔分子里的碳原子间有三个共用电子对,称为叁 (C C) 。 键
结构简式:
CH
CH
电子式
空间构型: 直线型(分子中四个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
〖思考〗
生产中为什么常用氧炔焰来切割或焊接金属,而不用氧 烷焰或氧烯焰呢?请观察分析下面的热化学方程式。 • C2H6+ 7/2O2 → 2CO2 + 3H2O(液)+ 1561KJ • C2H4+ 3O2 → 2CO2 + 2H2O(液)+ 1411KJ • C2H2 + 5/2O2 → 2CO2 + H2O(液)+ 1300KJ 结论: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乙烯和乙炔完全燃烧的后, 乙炔所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最少,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也最少。因此,在燃烧时用于提高氧的温度和使水汽化 所消耗掉的反应热也最少,所以乙炔焰的温度最高,可 达30000C以上。利用其燃烧热可切割或焊接金属。
催化剂
→
C2H6
乙烯乙炔乙烷杂化轨道判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乙烯乙炔乙烷杂化轨道判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乙烯、乙炔和乙烷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化合物。
它们在工业和生物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研究和理解这些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时,对它们的电子结构有深入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乙烯是一种双键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由两个碳原子通过一个简单的π键连接而成。
这种双键结构赋予了乙烯许多特殊的性质,例如它的反应活性高和分子构型的柔性等。
乙烯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产业、化学合成和有机合成等领域。
乙炔是一种三键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由两个碳原子通过一个三键连接而成。
乙炔由于其高度的不饱和度和反应活性而具有特殊的性质。
在有机合成中,乙炔常被用作重要的反应试剂和中间体,例如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
乙烷是一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它由两个碳原子通过一个单键连接而成。
乙烷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因此其化学性质相对较为惰性。
由于乙烷分子上没有不饱和键,其反应性相对较低,但乙烷作为烷烃化合物的代表,仍然在石油化工、能源领域和生物领域等有重要的应用。
了解乙烯、乙炔和乙烷的结构与性质有助于我们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和预测。
而乙烯乙炔乙烷杂化轨道的判断是研究这些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乙烯、乙炔和乙烷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介绍,并重点探讨乙烯乙炔乙烷的杂化轨道判断以及杂化轨道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乙烯、乙炔和乙烷这三种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文章将围绕着这三种化合物展开,探究它们的杂化轨道以及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清晰地列出整篇文章的目录,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最后,在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论文的研究目标,即探讨乙烯、乙炔和乙烷的杂化轨道判断以及这些杂化轨道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乙烯 乙炔
不饱和烃:
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
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 烃分子里的氢原子数,这样的烃叫不
饱和烃。
乙烯、乙炔的物理性质
乙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 于水,在标准状况时的密度为1.25g/L, 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乙炔:纯的乙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 气体,比空气的密度略小,微溶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剂。
A.C22-的电子式为[:C::C:]2B.Al4C3水解生成丙炔(C3H4) C.Mg2C3水解生成丙炔(C3H4) D.MgC2的熔点低,可能在100℃以下
【考点示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性实验, 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 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 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 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 体变成棕黑色。
I
浓H2SO4
乙醚
碎瓷片
溴 水
II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OH
浓H2SO4 170oC
CH2=CH2 + H2O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 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 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 B、C)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3、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酒精、浓硫酸(体积比约1:3)
H H
2、反应原理:H―C―C―H
H OH
浓硫酸 170 ℃
CH2=CH2 + H2O
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 3、装置类型: 液+液→气体 温度计 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而生成不饱 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4、气体收集: 排水集气法
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净 化
有CO2、SO2等杂质,可用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 瓶将其除去
反应会生成H2S,可用硫酸铜 溶液将其除去
①酒精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①因反酒精与浓硫酸混合方法:先在容器中加入酒 精,再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搅拌冷 却;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混合液的液面 下; ④应在混合液中加几片碎瓷片防止暴沸; ⑤应使温度迅速升至170 ℃。
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试剂 原理
乙烯 乙醇、浓硫酸
CH3CH2OH 浓 1H 702 S℃ O4 CH2=CH2↑+H2O
乙炔 电石、饱和食盐水 CaC2+2H2O→Ca(OH)2+CH≡CH↑
反 应 装 置
收集
排水集气法
排水集气法
乙烯
乙炔
因酒精被碳化,碳与浓硫酸反应,乙烯中会混 因电石中含有杂质,与水的
成粉末,所以不能使用启普 发生器或其简易装置; ②为了得到比较平缓的乙 炔气流,用饱和食盐水代 替水; ③因反应太剧烈,用分液漏 斗控制滴液速度从而控制
反应速率。
《乙烯和乙炔》名师教案
乙烯和乙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并能从结构的角度分析烷烃与烯烃和炔烃化学性质的不同、烯烃与炔烃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乙炔结构和性质的教学,培养“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拓展视野”“迁移应用”等栏目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有机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烯烃与炔烃性质相似的原因。
【教学方法】
为强调重点本课采用:温故知新→交流研讨→老师启发→学
生预测、实验探究→思考练习→拓展提升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一、烯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加聚反应
3氧化反应
⑴燃烧
⑵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炔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加聚反应
3氧化反应
1燃烧
⑵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课后作业】课本39页习题2(1)、(3);4;6【教学反思】。
乙烯和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现象
乙烯和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现象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有机化学领域,乙烯和乙炔是两种重要的碳氢化合物,它们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乙炔变乙烯方程式
乙炔变乙烯方程式《探索乙炔变乙烯的奇妙化学之旅》嗨,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探索一个超级有趣的化学变化,那就是乙炔变乙烯的方程式。
这就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法,物质在化学的世界里悄悄变身呢!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化学变化的时候,简直惊呆了。
你看啊,乙炔,这个在化学世界里有着独特地位的物质,它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调皮鬼。
乙炔的化学式是C₂H₂,从这个式子就能看出来,它的分子结构就像是两个紧紧挨在一起的小伙伴,每个小伙伴都带着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这两个小伙伴之间的联系可紧密啦。
那怎么让乙炔变成乙烯呢?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魔法手段”啦。
在化学里,我们可以通过加氢的方式来实现这个转变。
就好像给乙炔这个小调皮鬼喂了一些特殊的“食物”——氢气。
这个反应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生的,它需要合适的反应条件,就像我们做游戏得有游戏规则一样。
反应的方程式是C₂H₂ + H₂ → C₂H₄。
这个方程式看起来简单,可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你看啊,左边的乙炔(C₂H₂)和氢气(H₂)就像是两队人马,当它们相遇在合适的反应环境里,就会发生奇妙的融合。
乙炔分子中的那些原子就像重新排了座位一样,变成了乙烯(C₂H₄)。
这乙烯啊,又像是一个新的小团体,它和乙炔有着不一样的性格特点呢。
我记得在化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类似的小演示。
老师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拿着那些实验器材,就像是魔法道具。
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要让乙炔变身啦!”我们都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当反应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一些微妙的变化,虽然不能直接看到分子的变化,但是通过一些现象,就像气泡的产生或者颜色的变化之类的,我们能感觉到这个神奇的反应正在进行。
我的同桌小明就特别好奇地问老师:“老师,这个氢气怎么就这么听话,和乙炔结合在一起了呢?”老师笑着回答:“这是因为在这个反应环境里,原子们都想达到一种更稳定的状态呀。
就像你们在教室里,都想找个舒服的座位坐下一样。
”我们听了都哈哈大笑,感觉化学这个东西真的好有趣,就像一个充满神秘故事的大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