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上海生活的标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饰品

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会名门淑媛追赶时髦、享受奢华的生活,是空前绝后的。她们崇尚西化的生活,游泳、骑马、跳舞、打高尔夫球,她们要求服饰更美观,饰品更玲珑精致。

摩登女子根据不同的场合、季节和服饰来选择不同的项链、耳环、手镯、戒指、胸针等饰物。不管是穿旗袍还是著西式服装,摩登女子们的耳上、颈上、腕上、指上全用首饰武装起来了,这些东西论其价钿,可能倒并不贵。但琳琅满目便造就了上海摩登,烟花烫的卷发,配上透明丝袜、高跟皮鞋、项链、耳环、手表、皮包,这就是当时最时尚的装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强调。许多当时的看板、月份牌上的俏佳人形象,便能说明问题。

(0)

回复

∙1楼

∙2013-05-20 14:16

∙举报 |

本帖相关

盘点全世界生活质量最高的30个国家

中国历史上最为耻辱的20大历史事件!

浅谈清朝的文字狱

香港日裔漫画家发表漫画《从生活中去中国化》本吧精品

杨浦区隆昌路上老建筑

上海现存民国留下的救火会

老南市集贤村

十六铺-小东门-阳塑路

本吧精品

江南弹药厂旧址

蒸气机车头绿皮车厢的年代

上海市市政府旧址

内环线以内现存碉堡

∙hokytan

吧主

10

镜箱

梳妆打扮用的木漆镜箱,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型梳妆台,“镜”是指鹅蛋圆的镜子,“箱”则指梳妆镜下面可摆放梳子、发卡和化妆品的几层小巧抽屉。

∙2楼

∙2013-05-20 14:17 ∙举报 |

∙hokytan

吧主

10

如今家家户户都装了空调,电扇被冷冷地放在角落裏,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电扇可是奢侈的用品,站在时尚的浪尖上风姿绰约。1916年,中国第一台电扇发明者杨济川在上海四川路横浜桥开办生产变压器的工厂,以“中华民族更生”之意,取名为华生电器制造厂。1925年华生电扇才正式投产。当时,电扇是专属於深宅大院和高档消费场所,而用得起电扇也愿意接受电扇的人,一般都是生活在上海的洋人、华侨、海归派以及年轻新潮的中产阶级家庭。居然能在城隍庙发现四叶的华生电风扇,真让记者大吃一惊。这些古旧的电扇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十分昂贵,售价都在数千钱元左右。

回复

∙3楼

∙2013-05-20 14:18

∙举报 |

∙hokytan ∙

吧主

10

暖手炉

回复

∙4楼

∙2013-05-20 14:19

∙举报 |

∙hokytan

吧主

10

汤婆子

回复

∙5楼

∙2013-05-20 14:20

∙举报 |

∙hokytan ∙

吧主

10

月份牌

∙贴吧游戏

十年奇迹,十年经典!奇迹荣耀归来,经典等你再续!兄弟,我在这里等你!

∙推荐来自贴吧游戏

∙2013-05-20 14:21

∙hokytan

吧主

10

文明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西风劲吹,市面繁荣的时代。不仅是女性审美受到西方思潮影响,就连男性在审美和品味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爱玲对上海绅士的生活细节描写得比较深刻,《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原就是一个典型,“一班少女在范柳原裏找到她们的理想丈夫,富豪,聪明,漂亮,外国派。”张爱玲这样描述道。自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以后,中西方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三十年代的老小克勒,穿西装、烫头发、红木文明棍的打扮蔚然成风。文明棍也叫“司的克”,其实就是细长的拐杖,当时那些新派男人,尤其是留洋回来的,都喜欢嘴叼深棕色胶木烟斗,手拿一根“司的克”,煞有派头。

回复

∙7楼

∙2013-05-20 14:21

∙举报 |

∙hokytan ∙

吧主

10

糖缸

三十年代女子出嫁时,十二条缎子被,系著红色丝带的成对的圆腰糖缸,那叫排场。糖缸是富有的象徵,穷人吃盐,富人吃糖。而糖缸也有青瓷的和粉瓷的,这粉瓷糖缸可不是家家人家结婚都能备得起的。

回复

∙8楼

∙2013-05-20 14:22

∙举报 |

∙hokytan ∙

吧主

10

电话

我们在三十年代的电影裏,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主人公要打电话,就拿起话筒,用手摇啊摇,然后对著话筒喊道:“喂喂喂,快快快,总机,给我接xx地方”。五十年代,哪家要是装个电话,那可要稀罕整条弄堂,更别说三十年代了。这只金色的古董电话产自法国,一看便知是当时的奢侈品,比起那些挂在墙上的黑色手摇电话,可谓价值连城。

回复

∙9楼

∙2013-05-20 14:23

∙举报 |

∙hokytan

吧主

10

打字机

三十年代上海英文打字机的普及率,估计跟现在私人游艇的普及率差不多,在玉壶山房里,记者也发现了这个“老玩艺”。老板颇为得意地介绍道:“这可是德国原装进口的!老价佃啊。”据说当时使用英文打字机的要不就是有一定社会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