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发展史1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PPT课件

血液透析PPT课件
27源自2019/4/4三
透析机
血液透析机主要包括三大功能部分: 1 透析液供给系统 2 血循环控制系统 3 控制脱水的超滤系统
2019/4/4
28
透析机
2019/4/4
29
1 透析液供给系统
透析液供给系统可细分为三个系统: 反渗水预处理系统,透析液配制系统及透析液 监测系统。 反渗水经过滤、加温、除气后完成预处理,进 入混合室与由浓缩泵抽入的浓缩液按比例稀释混合为 所需浓度的透析液,其浓度由浓缩泵转速控制,可由 手工或程序调节。 配好的透析液进入透析器以完成透析。 透析液主要监测指标为电导度(主要反映钠离 子浓度),温度及有无漏血。监测指标异常时会启动旁 路阀,使透析液由旁路口排出而不再流向透析器,以 保证患者安全。
2019/4/4 14
血液透析原理
•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让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 时流过透析膜两侧,借助膜两侧溶质梯度及水压梯度 差,通过弥散、对流及吸附来清除毒素,通过超滤清 除体内潴留的过多水份,并能同时补充溶质,纠正电 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019/4/4
15
血液透析原理
一、 溶质的清除 (一)弥散:溶质依靠浓度梯度差进行的转运称为 弥散。弥散是清除中小分子毒素的主要机制。 弥散转运依从Fick定律: J=-DA △C △X J :溶质的弥散量; D :弥散系数; A :膜的有效 弥散面积;△C:溶质浓度梯度差;△X:溶质 有效弥散距离。其中A=nπr2,n为膜孔数;r为 膜孔半径,π为圆围率。
由8000-15000根空心纤维构成,纤维膜由不同膜材料制成 其内径约200μm,壁厚度不同,约为10μm左右。空心纤维捆成 一束,外由透明塑料制成的封裹外壳。
2019/4/4
36

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机器替代失去功能的肾脏,清除人体内多余的废物、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物质平衡的医疗技术。

透析的技术日期追溯到历史的很远,人们早在古代就开始采用透析技术治疗肾衰竭等疾病。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透析技术的历史、现代透析技术及其应用、透析技术的未来方向等方面着手,为读者全面介绍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透析技术的历史透析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000年中国的郑国就曾有过把鸡蛋装进蛇皮袋,并通过皮袋的金属质感让蛇皮袋具有类似于肾的功能,从而完成透析治疗的历史记载。

然而,真正的透析技术的建立是在20世纪初。

随着肾脏疾病的不断增多,透析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二、现代透析技术及其应用透析技术的发展,半透膜的发明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半透膜的发明使得血液通过半透膜和透析液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更为准确和迅速。

目前,透析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腹膜透析法,另一种是血液透析法。

腹膜透析法是一种通过腹膜表面透析液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以清除血液中多余的废物、水分和电解质的透析方法。

血液透析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透析方法,治疗肾衰竭、肾小球性肾炎、多囊肾等肾脏疾病。

透析技术在临床上具有普遍的应用,可以治疗肾功能的损害,维持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的延续。

这种技术也逐渐被扩展到了其他方面。

比如在手术中,透析技术可以帮助清除手术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弃物质。

在救治中,透析技术可以应用于解除急性肾衰竭引起的疾病危机。

在外科手术中,透析技术可以利用切除肝脏的患者的肾脏功能,达到减轻肝脏负担的目的。

此外,透析技术也被用于治疗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三、透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透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透析器的研究和开发。

透析器是透析技术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部分之一,透析器的性能和质量决定了整个透析过程是否有效。

对血液透析的认识

对血液透析的认识

对血液透析的认识
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特殊的透析器进行过滤和清洁,然后再将处理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以达到排除体内废物和过多水分的目的。

血液透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医学界已经认识到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而肾功能不全则会导致体内废物和水分的潴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

因此,医学界开始探索一种能够替代肾脏功能的方法,最终发展出了血液透析技术。

最早的血液透析设备是由荷兰医生Willem Kolff在1943年发明的,他使用一种自制的人造肾脏,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特殊的滤器进行过滤和清洁,然后再将处理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

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肾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后来的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液透析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目前,血液透析已经成为治疗肾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不仅为肾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医学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CBP)持续床旁血液净化

CBP)持续床旁血液净化

CBP前准备
了解患者:患者需要CBP治疗时常有多个系统的功
能不全,需综合评估,个体化护理
生命体征:T、P、R、BP、SPO2
心:泵功能、容量
神经:神志、意识,原有疾病
胃肠道:饮食、排便
肾脏:原有功能、有无尿量
皮肤:局部、全身
精神心理:加剧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紧张、恐惧不安)
分钟) 开机引血:密切注视生命体征变化 逐步提升血流速至治疗流速 据医嘱调节各治疗参数开始治疗
治疗期间的监测
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严密监测生命体 征变化。
合理约束病人,向病人解释配合的重要性(减少停止 机会可延长滤器使用寿命)
及时解除报警,保证治疗安全 每2至4小时查离子、血气、凝血功能以便依情况随时
连接5毫升(空)注射器于静脉端抽出2毫升(抽出 封管液和可能形成的血凝块)弃掉。夹闭导管夹。 换20毫升(空)注射器抽回血,看是否通畅,关闭 导管夹。换20毫升(生理盐水)注射器快速向导管 内冲10毫升(将血液冲回),关闭导管夹。换5毫 升(肝素)注射器封管(动脉端封1.3毫升,静脉 端1.4毫升)关闭导管夹。
调整配方及肝素用量。 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各引流液的颜色及量 作好记录,每班统计超滤量
回血
回血时机: 滤器凝血
滤器突然堵塞 冲管
压力升高达到警戒值 达到治疗预期目的 滤器达到使用时间,更换配套。
正常回血程序
准备用物:无菌手套、 生理盐水 、封管液5毫 升、 注射器20毫升抽满生理盐水、 肝素帽、 消毒氨尔碘、无菌纱布块、黄色垃圾袋。
调节 自检
血管通路
单针双腔管
可靠、安全 再循环率(化验时病人身体直接采血)

血液净化发展史-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发展史-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发展史-血液透析梁耀先1左力1【摘要】自现代透析概念的提出至今,血液透析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

本文梳理了血液透析发展的历史进程,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血液透析事业取得的进步,展望血液透析技术更加令人期待的未来。

【关键词】血液净化;透析;人工肾;发展史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blood purification –hemodialysis LIANG Yao-xian 1,ZUO Li 11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Beijing 10004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UO Li,Email:zuoli@【Abstract 】Hemodialysi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since the modern conceptof dialysis was established.Currently,hemodialysi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odality of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Here we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hemodialysis with emphasis onthe progress in China in the recent 70years,from which it is anticipated that more advanced hemodialysistechnologies will arise in the nearly future period.【Keywords 】Blood purification ;Dialysis ;Artificial kidney ;History中图分类号:R318.1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4091.2019.07.0011血液透析的历史进程“透析”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指“肢体力量的减弱或消失”。

透析发展史

透析发展史


Father of Dialysis-1943
Willem Kolff - “Father of Dialysis”
• In vitro experiments with dialysis using cellophane tubing 1940 Netherlands invaded: WK moves to Kampen developed first model of the rotating drum artificial kidney first (unsuccessful) use 1943 first successful treatment acute renal failure 1945
PD 腹膜透析-以腹膜为透析膜,将透析液注腹腔 依弥散和 滤的作用使 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清除。 洗血脂分离-作用高脂血症、高胆固醇症治疗。 免疫吸附-选择性或特异地吸附清除体 致病因子、净化血液。
人工肝-替代肝脏解毒,减少血浆毒素,使肝细胞再生。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连续而缓慢的血液流速和透析 液 流速,通 过弥散对流的方式,进行溶质和水清除
血液净化的发展史
上海和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市场部
概述

血液净化的发展 血液净化治疗方式 全球血透概况
血液净化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在那里四周用大理石铸 造,池水沸腾蒸气,那些患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使体内 的毒素和水份清除到水池中.寻找有效的方法.
人们在寻求有效的透析方法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毒素和水份逐渐堆积, 无数的尿毒症病人死亡了,通常他们会静悄悄地死在家里,有人称之为 dropsy(浮肿而死)
50
我国ESRD患者现状情况(2009)

常见的最全最好的血液净化课件

常见的最全最好的血液净化课件

浑浊的透析液排出。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以达到清除代谢
产物的目的。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
机械性并发症
包括导管堵塞、漏液、脐疝等,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可通过调整导管位置、严格无菌 操作等预防。
感染性并发症
如腹膜炎、出口部感染等,可能导致导管失功能。 需加强无菌操作培训,规范连接方法,并及 时发现并治疗感染。
出血与凝血异常
透析过程中抗凝剂的使用可能 引起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需密 切监测并及时止血。
血液净化的护理要点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 持血液净化设备和环境清 洁消毒,预防感染发生。
维护血流畅通
密切监测患者血管通畅情 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静脉通 道异常。
观察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体 温、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异常变化。
无菌操作规范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预防感染发生, 确保治疗过程的卫生安全性。
血液净化的质量控制
检测指标监控
定期检测血液参数、器械功能、菌落培 养等,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操作规程执行
严格遵循标准作业流程,规范操作,杜绝 人为差错,提高治疗质量。
跨专业协作
医护、营养、检查等多学科团队协作,优 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认证体系
行业内建立健全的血液净化专 业认证体系,对医护人员的知识 、技能和经验进行定期考核和 评估,确保治疗质量。
血液净化的科研进展
1 生物工程新技术
近年来,新型生物材料和生 物膜的研发为血液净化提供 了更加生物相容和高效的解 决方案。
2 智能化设备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血液 净化设备中的应用,提升了 自动化水平和降低了并发症 风险。
禁忌症
血液流速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不稳定 心脏病等都是血液吸附的禁忌症,需谨 慎评估。

血液透析的历史

血液透析的历史

血液透析的历史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血液透析的历史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 Graham(1805-1869)提出了透析的概念,他第一次提出晶体物质通过半透膜弥散并开创了渗透学说。

被称为现代透析之父。

1913年,美国的John Abel等设计了第一台人工肾,用于动物,用火棉胶制成管状透析器,抗凝治疗使用了水蛭素,一种从水蛭中提取的抗凝物。

当时肝素尚未发明。

1918年,hwell等发现肝素,但因制剂不纯,使用受限。

而水蛭素的不良反应也很大,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完成了肝素的提纯。

1924年德国的Georg Haas第一个将透析技术用于人类,与Abel一样,也使用火棉胶制成管状透析器同时使用水蛭素抗凝。

1928年肝素发现,Haas第一个将肝素用于透析患者。

但是由于经费的原因,他的研究未再进行下去。

1945年,荷兰的Willem Johan Kolff在极为困难的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设计出转鼓式人工肾,被称为人工肾的先驱。

同时期的瑞典的Nils Alwall,发明了采用正压原理超滤水分的装置,Alwall发表的临床结果提示,他的正压超滤装置对于心衰、HTN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从此以后透析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通路方面,在透析治疗开始的早期,每次透析均穿刺动静脉,透析结束时再做血管结扎。

当时透析仅限于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中毒患者。

1960年美国的Quinton和Scriboner创建了动静脉外瘘技术,首次建立了动静脉的连续血液循环,是血管透析通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由于其易形成血栓(尽管可以接受取拴术),经过几周或几个月后很快就失去功能。

而对于所有非生物材料而言,外瘘管总是易于感染,最终必须去除。

1961年英国的Shaldon等采用Seldinger技术在同一侧股静脉插入导管,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为通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通路开创了先河。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科学-医用高分子及生物吸收性高分子材料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科学-医用高分子及生物吸收性高分子材料

3 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
3.1 化学隋性,不会因与体液接触而发生反应 人体环境对高分子材料主要有以下一些影响: 1)体液引起聚合物的降解、交联和相变化; 2)体内的自由基引起材料的氧化降解反应; 3)生物酶引起的聚合物分解反应; 4)在体液作用下材料中添加剂的溶出; 5)血液、体液中的类脂质、类固醇及脂肪等物
功能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
1 发展简史
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用棉花纤维、马鬃缝合伤口 1936年发明了有机玻璃,制作假牙和补牙 1943年,赛璐珞薄膜开始用于血液透析
1 发展简史
1949年,美国发表医用高分子文章中,第一次介 绍了利用PMMA作为人的头盖骨、关节和股骨, 利用聚酰胺纤维作为手术缝合线 50年代,有机硅聚合物被用于医学领域,使人工 器官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大,包括器官替代和整容 等许多方面
4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4.1 高分子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4.1.1高分子材料植入对组织反应的影响
材料中可渗出的化学成分:如残留单体、杂质、低聚物、添加剂 等 降解或代谢产物 材料本身的结构和性质:如微相结构、亲水 性、疏水性、电荷等,植入材料的几何形状也可能引起组织反应
4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4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例如,聚氨酯和聚氯乙烯中可能存在的残余单 体有较强的毒性,渗出后会引起人体严重的炎症反 应。而硅橡胶、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高分子的毒 性渗出物通常较少,植入人体后表现的炎症反应较 轻。
如果渗出物的持续渗出时间较长,则可能发展 成慢性炎症反应。如某些被人体分解吸收较慢的生 物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容易引起慢性无菌性炎症。
4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3)材料物理形态等因素对组织反应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形态如大小、形状、孔度、

中国血液透析发展史

中国血液透析发展史

中国血液透析发展史
中国的血液透析发展可以追溯到1957年,当时吴阶平等人在唐山应用血液透析成功救治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在此之前,急性肾功能衰竭被视为“不治之症”。

70年代,进口的透析设备进入中国,我国开始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开启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时代。

其实早在5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致力于血液透析设备的研制,并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应用于临床,为我国血液净化事业的发展、加速透析普及和透析装置国产化做了重要的奠基。

80-90年代,我国血液净化事业迅速发展,透析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也促进了血液净化疗法的开展。

大多数医院除了做血液透析外,还可以做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CVVH、CVVHDF等血液净化治疗。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医疗改革不断深化,我国血液净化事业发展更为迅速。

血液净化的发展史

血液净化的发展史

弥散与透析
分子由高浓度一侧转运至低浓度一侧。 透析器的中空纤维膜均是半透膜。 应用于透析中(dialysis)。 弥 散
结论
01.
透析过程中的溶质传质阻力主要在血液一侧
02.
半透膜的传质阻力与膜的厚度呈正相关
03.
血液中的溶质浓度与透析器中溶质浓度相差越大,则利于提高透析膜效率,缩短透析时间
结论
腹膜透析
血液净化 blood purification
血液净化疗法是在血液透析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血液透析迄今为止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其他疗法的出现仅20年左右。
血液净化 blood purification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使血液净化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血液净化 blood purification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膜面积影响透析效率,相同条件下膜面积越大则透析效率越高,透析时间可以缩短
由于透析液流速较血液流速高,因此,流出透析器的透析液中应清除的溶质的浓度较低,直接废弃从经济上讲不太合理
对流与滤过
弥散传质是溶质与溶剂的分子热运动的结果,对流(convection)涉及的是在外力作用下溶质、溶剂或整个溶质传质过程。 它的传质推动并非是浓度差,而是力学强度的差别,如压力差。
对流与滤过
对流可以在单相内发生,也可在二相或多相中发生。 如用一个滤过膜将血液和滤过液分开,膜两侧有一定的压力差,血液中的水分在负压吸引下由血液侧对流至滤过液测,血液中一定分子量的溶液也随着水分的传递从血液进入滤过液。 这样一个跨膜对流传质的过程成为滤过。
液体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液体中的溶质也随着之通过半透 膜,这种方法即为对流。 应用于血液滤过中 (hemofilrtation)。

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
2
• 1992年 Ronco等又提出连续高通量透析(CHFD) 是对流与弥散的最优化组合,弥补了对中分子物 质清除的不足 • 1995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了第一届国际CRRT会 议 • 1988年 Tetta 提出连续血浆滤过吸附(CPFA) • 1998年 在意大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危重肾脏病 学术会议 • 1999年 德国 Stange研制MARS (分子吸附再循环 系统)在欧洲进入临床 • 2004年 Abe研制了CAPS(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 )
49
CRRT的特点
• 溶质清除率高
– CRRT保持更加符合生理学的状况,缓慢、 连续性清除溶质,在整个治疗中,CRRT清 除的尿毒症毒素累积量明显优于每周4次 IHD所达到的效果。 – CRRT能使氮质血症控制在稳定的水平,且 尿毒症毒素浓度较低,而IHD氮质血症存在 峰值和谷值,且尿毒症毒素平均浓度较高。
• 应用于血液灌流等模式中
13
全血吸附
活性炭 阳离子交换树脂 多粘菌素 胆红素、药物 钾离子 内毒素、细胞因子
聚乙烯亚胺包被大孔珠 低分子量毒素 聚丙烯酰胺多孔珠 脂蛋白
14
CBP临床实施
• • • • • • 建立血管通路 血泵应用 血液滤过器 臵换液 抗凝 液体平衡的管理
15
1、建立血管通路
• UF(超滤)率范围最高可达 2 L/Hr
• 不需要透析液
• 不需要置换液
• 通过超滤清除大量液体
• 血流速 = 10 -180 ml/min
SCUF 缓慢连续性超滤
36
CVVH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血液滤过:指血液通过滤过器时,大部分 体内水分、电解质、中小分子物质通过 膜被除去,然后补充相似体积的液体和 血浆等有用成分(称臵换液),从而达 到排出体内废物和过多水分的目的。

CRRT上机及撤机规范

CRRT上机及撤机规范
• 应用的是一个巨大的木条制成的旋转 • 的鼓膜,缠绕了30~40米醋酸纤维素 • 膜,然后放到一个巨大的透析液缸里。
20世纪60年代初,GeorgeSchreine医生的战地诊室成为 第一个为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供中心透析的地方。他的动静 脉分流装置使血液持续流出体外循环往复,使长时间透析 成为可能。纤维素膜的
肾脏替代治疗
• 严重脓毒症、急性肾功衰 我们推荐 CRRT和IHD (grade 2B)
• 提议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有AKI的 sepsis患者,采用CRRT、而非IHD,以便 于易化液体平衡的管理(grade2D)
• 挤压综合征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 CVVH,CVVHDF/血浆置换
• 急性重症胰腺炎(CVVHDF)
CRRT的非肾性适应症
• SIRS、Sepsis、MODS – 清除炎症介质(对流和吸附),抑制炎症反应: CVVH/CVVHDF
• ARDS:清除炎症介质,减轻肺水肿CVVH/CVVHDF • 心肺手术:SCUF/CVVH
CRRT的治疗适应范围已远远超过了 肾脏病的领域,从急性肾衰扩展到严重 创伤、严重感染、SIRS、MODS、急性 胰腺炎、中毒等,以及人工肝支持系统, 严重心衰、呼衰的辅助治疗,成为各种 危重病救治中的重要支持措施。
CRRT的肾性适应症
• 急性肾衰竭的RRT
– 重危患者ARF合并以下情况
•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 液体负荷过重 • 高分解代谢状态 • 脑水肿 • 营养支持或需大量输液 • 清除炎症介质(MODS,Sepsis,SIRS)
产生更促进了透析治疗在 全世界开展。
CRRT的优点
• 血液动力学稳定
– 保持稳定的MAP和有效肾灌注
• 保持颅内压稳定,保持良好脑血流灌注 • 有效平稳保持重症患者水、电介质和酸碱平衡 • 清除较大分子毒素及炎症介质。对败血症和MODS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938年,纽约Thalhimer以cellophane取代 火棉胶制造Abel透析器,以纯化的肝素代 替水蛭素,替狗做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二、公元1940年代——临床应用之摇篮期 1943年,荷兰的Kolff医师和他的同事Berk先生合作了
旋转圆鼓式(rotating drum)人工肾脏。 他们将以制造香肠膜的赛路芬(cellophane)作为人工
肾脏的材质,利用肝素为抗凝剂。 从1943年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治疗尿毒症病
人的临床实验,经过了十几位病例的失败,直到1945 年的九月才成功救活了一位67岁急性肾衰竭的女性病 人。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946年,瑞典Alwall医师发展出一种可控制 超滤过的垂直式圆鼓型人工肾脏。
1948年,Kolff医师在波士顿发展出改良型 旋转圆鼓式人工肾脏,称为Kolff-Brigham人 工肾脏。1952年应用于韩战,治疗外伤所 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及高钾血症。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915年,美国Jay Mclean医师发现肝素 1924年
德国汉司医师(Haas)以类似Abel透析器首次 替病人做血液透析;
抗凝剂仍为水蛭素,但每次只进行15-60分钟。 但因人工肾脏材质及抗凝剂的问题无法突破, 没有得到实际的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933年,肝素纯化制造成功,适于静脉注 射,血液透析技术才获得改善。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964年,由Mion医师发明比例混合透析机, 以含醋酸盐的浓缩透析液,在床边与水混合 配置透析液。
1964年,美国的Brescia、Cimino两位医师发 表为长期血液透析另一时代进步。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965年以后
到了1990年代,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已经 可将活体细胞或肾小管细胞植入薄膜表面,制 成生物型人工肝脏或人工肾脏,

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的生物学、化学、物理方法从血液中去除废物、毒素及细胞代谢产物的过程。

这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许多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

一、历史回顾与技术发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最初的方法是通过体外肾脏机械过滤和透析进行血液净化。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如效果不佳、难以控制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液净化技术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1. 肾脏替代治疗技术肾脏替代治疗技术是一种将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通过特定的膜进行过滤、透析和再回输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等。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还可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 血浆置换技术血浆置换技术是一种通过分离和替换血浆中异常物质来清除体内有害物质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

血浆置换技术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等。

3. 血液灌流技术血液灌流技术是一种通过将血液引入特定的灌流回路中,通过吸附、过滤或交换等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治疗肝功能衰竭、中毒等疾病。

血液灌流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等特点。

二、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领域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是血液净化技术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之一。

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等技术可以替代肾脏的功能,清除体内尿素氮、肌酐等废物和毒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 肝脏疾病血液灌流技术广泛应用于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疾病的治疗。

通过清除体内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修复。

3. 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型肌无力等。

它通过清除体内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要求在前线使用30分钟的透析治
疗。结果证明透析治疗大大降低了 死亡率,这进一步证明了新型透析 机的效果。这次在朝鲜战场上的成 功使透析治疗在和平年代得到了广 泛使用。

20世纪60年代初,GeorgeSchreine医生的战地诊室成 为第一个为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供中心透析的地方。他的动
-town大学医院的GeorgeSchreiner医生
开始为肾衰竭病人提供长期的透析治疗。 另一方面,战争也使透析治疗在20世纪50 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美国当局参
加了朝鲜战争,战士的医疗问题使美国官
员大伤脑筋。很多士兵在身体主要器官受 伤后常继发肾衰竭, 85%的人因此而致死,
而战争的总体死亡率只有5%。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

从1850年开始,人们寻求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研究有了
一定进展。1854年,苏格兰的化学家ThomasGraham利 用牛的膀胱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在以后的近一个世纪里, 科学家们遍寻可以作为半透膜使用的能够过滤水分和毒素 同时又不容易破坏的材料。烟丝和纤维素膜一直应用到现 在。
现代透析机之父

1943年,被公认为现代透析机之父的荷兰Groningen 大学的年轻医生WilliamKolff。为了得到制造透析器必须
静分流装置使血液持续流出体外循环往复,使长时间透
析成为可能。纤维素膜的
产生更促进了透析治疗在
全世界开展。

总之,近年来血液透析在透析液/滤器膜材料、新型透
析器以及可佩戴氏透析装置和透析治疗新模式方面取得了 显著进展。

国内学者也在生物人工肾,新型透析方式上进行 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整合科研、医疗和企业的技术 优势资源,实现研发—生产—应用评价的协同联动, 突破血液净化设备和耗材的关键技术,提高我国血液 净化设备和产品的研发水平,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建 立中国血液透析治疗指南;探索新型血液透析的管理 模式,全面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和生存质量。
组成员:
血液透析的发展史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在那
里四周用大理石铸造,池水沸腾充满蒸汽,那些患尿毒症 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使体内的毒素和水分清 除到池水中。在人们寻求有效的透析方法的过程中,由于 毒素和水分地逐渐堆积,无数的尿毒症病人死亡了。通常 他们会静悄悄地死在家里,有人称之为“dropsy”(浮肿 而死)。
的材料,他冒着生命危险伪造文书,制造了第一个现代鼓
膜透析机。在其后的10年里,这个技术一直被作为全球的 临床标准。Kloff的透析机非常简陋,他
应用的是一个巨大的木条制成的旋转 的鼓膜,缠绕了30~40米醋酸纤维素 膜,然后放到一个巨大的透析液缸里。

20世纪60年代,华盛顿的Geor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