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片段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片段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片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学加减法口算练习,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内容:加减法口算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减法口算练习中的进位借位问题。
教学准备:
1. 小学生加减法口算练习题目
2.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5分钟)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口算问题,让学生快速回答,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加减法口算知识。
二、讲解加减法口算练习(10分钟)
教师讲解加减法口算练习的方法和技巧,重点讲解进位和借位的问题。
三、学生练习(20分钟)
学生在黑板上做加减法口算练习题目,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进位借位模式进行计算。
四、评价和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的评价,总结学生在加减法口算练习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
力提高口算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口算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加减法口算,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加减法口算练习进行了讲解和练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
助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加深对加减法口算知识的理解。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际
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加减法口算练习。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1. 教学案例一:加法概念的引入目标通过使用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案例描述老师准备了一些水果图示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不同数量的水果。
老师将两张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水果数量,并问学生两张卡片上的水果总数是多少。
学生通过数数和观察图示,得出正确答案。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加法表达式,如“2个苹果+ 3个梨 = 5个水果”。
教学步骤1. 引入水果图示卡片,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水果数量。
2. 将两张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计算水果的总数。
3. 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加法表达式。
4. 练习更多类似的案例,巩固加法概念。
2. 教学案例二: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目标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
案例描述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果园,每个学生手里拿着一个篮子。
老师告诉学生每个篮子里有一些苹果,学生需要根据老师的指示,将篮子中的苹果数量减少一定数量。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
教学步骤1. 带领学生参观果园,让他们手里拿着篮子。
2. 告诉学生每个篮子里的苹果数量。
3. 根据老师的指示,让学生将篮子中的苹果数量减少。
4. 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减法表达式。
5. 练习更多类似的案例,巩固减法概念。
3. 教学案例三:乘法表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表。
案例描述老师准备了一个乘法表格,将其贴在黑板上。
老师给学生一定时间记忆乘法表格中的部分结果,并进行考核。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渐记住乘法表的结果。
教学步骤1. 准备乘法表格,贴在黑板上。
2. 给学生一定时间记忆乘法表格中的部分结果。
3. 进行考核,让学生说出相应的乘法结果。
4. 练习更多类似的案例,巩固乘法表的记忆。
4. 教学案例四:除法的实际应用目标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
案例描述老师带领学生参观超市,每个学生手里拿着一些货币。
老师告诉学生某件商品的价格,学生需要计算自己能购买多少件商品。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通用5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通用5篇)阅读后感受的主题是“感觉”。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应该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文章5篇 ,欢迎品鉴!直面学生的差错,很多教师也帮你忙“事故”为“故事”,却往往无人知晓如何操作方式。
化错教学存有秘诀吗?如何就可以同时实现化错教学?后来工作室要研究错题,就卖来华应龙这本《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的书,拿到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认真研读,被华老师的人生及化错教学这种理念深深吸引,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受到各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数学自学过程中总会整体表现出来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严重不足,甚至诡异,与正常的心智过程结果全然不合。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差错就是其关于数学知识的独立自主的、大胆的、真实的、常常又就是独有的建构。
如果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学生自己的见解被压抑着,也许很少存有差错,但却缺乏了独立自主、太少了真实,更谈不上技术创新,谈不上蜕变。
什么是“化错”?就相华应龙说的那样,“化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错误为正确,“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
“化错”更重要的是把“差错”融化为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如果教师能艺术地处理课堂上随机生成的差错,巧妙地彰显差错的宝贵价值,促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创造性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把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中。
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单的反馈也收到了很多有意思的“错误”,通过这些我可以看得到孩子的思维方式,看得到孩子的思考过程,真的是极好的教学资源。
如果课堂上一个错也没,这样的课还须要上吗?这样的教学就是并无意义的。
课堂就是学生失效的地方,失效就是学生的权利,协助学生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教师的义务。
有时我在想,错误随处可见,为什么没花点心思在这些错误上呢?想来是自己的功底不够,往往没能去深抓错误的本质,却用正确的答案来埋没创造的机会。
优秀小学数学片段教学教案范文(5篇)
优秀小学数学片段教学教案范文(5篇)优秀小学数学片段教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确定位置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2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2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去年也就是202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二引导探究:1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物体的位置,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2如果现在有同学想去看电影,(1)如何找到电影标上所指的位置?(以6排3号为例,指名说,再用课件展示),(2)如果是3排6号,与6排3号指的是同一个座位吗?如果将6排3号记作(6,3),3排6号该怎样表示?(3)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了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吗?这两个数据都代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且在排列上有一定的顺序性,这是在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有序排列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两个数据可以确定一个位置。
3指名任一同学:你能用刚才这种方法描述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吗?4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的位置,大家想一想在地图上是利用什么来确定位置呢?请看题(P126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如何找到震中的位置?(2)在这张地图上你能找到位于东经1130北纬400的城市吗?你能描述大连的大致位置位置吗?哈尔滨呢?小结: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象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通过监测出神舟5号返回舱降落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杨利伟的。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1. 数字比较游戏目标通过数字比较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
案例描述在课堂上,教师准备了一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字。
教师将卡片洗混后,随机抽取两张卡片,并将它们展示给学生。
学生需要观察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并判断哪个数字更大。
学生通过举手或口头回答的方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选择。
教师鼓励学生解释他们的选择,并给予肯定的反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 学生能够运用数字大小的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数字比较游戏的目标,并让学生明确要掌握的概念。
2. 教师展示两张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数字大小并表达自己的选择。
3.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他们的选择,并与学生讨论正确答案。
4. 教师反复进行数字比较游戏,直到学生能够准确地比较数字大小。
2. 数字拼图游戏目标通过数字拼图游戏,帮助学生提高数字识别和空间思维能力。
案例描述教师准备了一套数字拼图,每个数字被分割成若干部分。
教师将数字拼图的各个部分混合在一起,要求学生根据数字的形状和颜色将拼图还原。
学生需要观察每个数字拼图的特征,并通过空间思维进行拼图还原。
教师可以设定不同难度的拼图,根据学生的能力调整。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识别数字的形状和颜色。
- 学生能够运用空间思维进行数字拼图还原。
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数字拼图游戏的目标,并让学生明确要发展的能力。
2. 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数字拼图,并让学生观察、思考如何还原。
3.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数字拼图还原,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4. 教师逐渐增加拼图的难度,让学生挑战更复杂的数字拼图。
3. 数字排序游戏目标通过数字排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关系。
案例描述教师准备一组无序的数字卡片,并将它们展示给学生。
学生需要观察每个数字,并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学生可以使用手中的数字卡片自行移动数字的位置,直到达到正确的排序结果。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片段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片段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就小学数学教学片段案例进行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1、促进孩子科学思维发展。
数学课程是孩子发展科学思维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使孩子能够建立起科学思维的思维模式。
2、增强孩子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孩子克服“一见难数”的恐惧,提高孩子对数学思维的兴趣,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3、为高中数学打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扩大孩子对数学的认知,使孩子在数学运算和推理方面更有信心,为高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片段案例分析1、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情景来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数学乐趣,也能更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情景来计算商店购买的商品的总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更容易理解运算的意义,也更容易掌握运算的步骤。
2、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给出一系列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谁答对谁就能获胜,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数学,也能让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数学。
3、采用实验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实验活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验器材,比如投影仪、实验型积木等,让学生根据数学知识进行实验,比如搭建三维几何图形、求解向量和结构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数学的理论变为实践,也能更加全面地理解数学的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例文三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例文三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篇一: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
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
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
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
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
最好怎么办呢?。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片段一中的教师大胆舍弃教材中的主题图,选择了“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图片作为教学情境图,试图将数学学习内容“高矮”的导入与关注时事、关心世界、热爱和平的主题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谓匠心独运。
然而,学生情境学习时纠缠于情景上的细节,思维没有指向中心问题――比高矮,总在中心问题之外“画圈子”,最终导致教学时间不够,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策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活动。
分析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没有提供专门起导入作用的情境图。
另外,从呈现的第1幅场景图我们也可以发现,教材直接注明图中的男生高、女生矮,显然,编者也不想在导入时多费时间,也是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直接引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比高矮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经历比较事物高矮的过程,在活动中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案例5:片段1、5的认识师:小朋友,请摸摸耳朵,眨眨眼睛,挥挥左手,摇摇脑袋(生随老师一起做)。
好的,不错,请用耳朵听,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比一比,谁最棒,好不好?生:好!师:我伸3个手指,你伸几个组成4?生:伸1个。
小学片段教学数学优秀教案
学校片段教学数学优秀教案学校片段教学数学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拟娴熟地推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受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觉过程,体会观看比拟、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学问中的规律之美,激发同学宠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把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教法学法:1、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生成问题激兴导入1、同学依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争辩哪局部内容吗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依据同学答复板书:向哪移变化)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清楚,学习目的更明确。
信任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心中怀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学校生对于新学问的“古怪心〞,引导同学自主发问。
这些“问题〞来自于同学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同学乐观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沟通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状况(放动画片)(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宠爱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同学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同学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究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预备,在心理上产生猛烈的“我要探究〞的冲动。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同学填空0.009米=(9)毫米①0.09米=(90)毫米②0.9米=(900)毫米③ 9米=(9000)毫米④1、推导右移规律。
引导同学借助整数局部,从上往下观看(1)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小组争辩沟通)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5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5篇)1. 数的排序教学案例目标:教授小学生如何对一组数字进行排序。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组无序的数字,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
教师可以使用比较符号、数轴或其他可视化工具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排序的概念,并提供简单的示例。
2. 练习比较:教师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两两比较数字的大小。
3. 排序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比较结果将数字进行排序。
4.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更多的排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排序任务。
2. 分数的比较教学案例目标:教授小学生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的概念,并教授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师可以使用图形表示、数轴或其他可视化工具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分数的概念,并提供简单的示例。
2. 练习比较:教师给出一组分数,要求学生两两比较分数的大小。
3. 排序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比较结果将分数进行排序。
4.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更多的分数比较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3. 二维几何图形的辨认教学案例目标:教授小学生如何辨认常见的二维几何图形。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二维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教授如何辨认它们。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各种二维几何图形的特点,并提供简单的示例。
2. 辨认练习:教师给出一组图形,要求学生辨认并命名每个图形。
3. 绘制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描述或示例绘制指定的二维几何图形。
4.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更多的图形辨认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辨认任务。
4. 时间的认知教学案例目标:教授小学生如何认知时间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时间的概念和常见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和小时,并教授如何读写时间。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时间的概念和常见的时间单位,并提供简单的示例。
2. 读写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时间,要求学生读出并写下对应的时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篇一: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案例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
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
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
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
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
最好怎么办呢?(生??)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
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
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
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
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
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
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
“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
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
小学数学教案讲授片段
小学数学教案讲授片段
教学内容:比较大小(大于、小于、等于)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2. 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正确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或数字图案卡片;
2. 比较大小练习题;
3. 小组讨论过程所需的小组活动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或数字图案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数字大小,引导学生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二、授课:
1. 讲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通过实物或数字图案让学生理解这三个概念的意义;
2. 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及其对应英文表达的强调和讲解。
三、练习:
1. 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较大小的练习,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数字或数字图案,用符号表示大于、小于、等于的关系;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总结: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大于、小于、等于?
2. 如何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五、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后,带回家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六、拓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如利用游戏或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内容,加
深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巩固和延伸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
应用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重点片段
小学数学教案重点片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数字卡片、练习册
教学过程:
1.引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出示一道加法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并引导学生探讨加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
2.教学示范(10分钟)
教师示范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让学生跟随一起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技巧。
3.合作探究(15分钟)
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出题并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互相帮助,加深对加减法规律的理解。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5.拓展应用(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购物结账、计算时间等,拓展学生思维。
6.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册中相关练习题作业,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明天我们将学习更多有关数学的知识,敬请期待!。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片段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片段(一)平均数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生:好。
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
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
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
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
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吴 :吴正是什么意思?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
吴:行行行。
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
“胜利队”服不服气?“胜利队”:不服气!吴:为什么?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吴:现在胜利者是“吴正队”,可以吗?生:不可以。
(这时,吴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胜利队:欢迎!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
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吴:为什么?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求平均数。
小学数学10分钟片段教学
小学数学10分钟片段教学
题目:小学生学习二位数组的基础知识
一、引入
1、启发性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二维数组呢?”
2、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二维数组,以及它在数学中的应用。
”
二、概念解释
1、提供定义:“二维数组是由多个一维数组按照行列排列组成的,是一种存储数据的方式。
”
2、举例说明:“比如在班级中,我们可以将同学们的成绩按照科目和学生编号存放在一个二维数组中。
”
三、基本概念
1、行数和列数:“在二维数组中,我们需要明确数组的行数和列数,行数代表有多少个一维数组,而列数则代表每个一维数组中有多少个元素。
”
2、数组元素:“每个元素在数组中所对应的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来表示,如(1,2)就表示在第2行第3列。
”
四、应用场景
1、计算平均数:“在一个二维数组中,我们可以将每行或每列的数据相加,来得到平均数。
”
2、统计人数:“将每行或每列相加,可以得到总人数。
”
3、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二维数组,我们可以找到其中最大的元素和最小的元素,来进行比较。
”
五、小结
1、概括归纳:“通过学习二维数组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在数学中灵活应用它,进行各种计算和统计。
”
2、作用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二维数组的基础知识,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数学和计算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
小学片段教学数学优秀教案
小学片段教学数学优秀教案【教案名称】:小学片段教学数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理解小学数学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2. 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片段教学【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数学问题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师通过示范解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学生合作探究(2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分享思路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一些巩固练习题,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2.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讲解知识点,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的教案和教学课件;2. 学生个人课本和练习册;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纸张和笔。
【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解题能力。
3. 教师可以采用口头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和拓展,提高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可以参加数学竞赛或活动,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案例1: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识别数字1-10- 让学生能够进行数字1-10的书写-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1-10的大小顺序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苹果、球等,让学生触摸并数数- 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10,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分辨数字的大小顺序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触摸并数数,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字的概念- 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10,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巩固数字的书写-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分辨数字的大小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2:加减法运算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律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苹果、球等,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使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加减法运算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认识到加减法的概念-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使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案例3:认识几何图形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识别几何图形- 让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 让学生能够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圆形饼干、方形积木等,让学生触摸并认识几何图形- 在黑板上画出几何图形,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 使用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分辨几何图形的特征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触摸并认识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到几何图形的概念- 在黑板上画出几何图形,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巩固几何图形的特征- 使用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分辨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案例4:认识时间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认识时钟的刻度- 让学生能够进行时间的计算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时钟模型,让学生触摸并认识时钟的刻度- 在黑板上写下时间,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认识时间- 使用时间卡片,让学生进行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触摸并认识时钟的刻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概念- 在黑板上写下时间,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认识时间,巩固时钟的认识- 使用时间卡片,让学生进行时间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5: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进行分数的计算- 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苹果、蛋糕等,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分配-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计算- 使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分配,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数的概念-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计算,巩固分数的计算方法- 使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案例6:认识货币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货币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认识各种货币- 让学生能够进行货币的计算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纸币、硬币等,让学生触摸并认识各种货币- 在黑板上写下货币的数值,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认识货币- 使用货币卡片,让学生进行货币的计算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触摸并认识各种货币,引导学生认识到货币的概念- 在黑板上写下货币的数值,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认识货币,巩固货币的认识- 使用货币卡片,让学生进行货币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7: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 让学生能够进行数据的处理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 使用调查问卷,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 使用统计图表,让学生进行数据的处理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的概念- 使用调查问卷,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巩固数据的收集方法- 使用统计图表,让学生进行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优质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片段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片段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是怎么样的呢?想了解教师是怎么辛苦设计教案的吗?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一、乘法运算律数学教案【教学内容】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1.教学例1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8×5=5×8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8×24)×6=8×(24×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五、《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片段1、写分数。
出示教材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并说说为什么?图略(有六张图,分别是3/4、4/4、5/4、2/5、10/5、12/5)2、分类先观察上述六个分数,再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此进行合理的分类。
(教师话音未落,下面就有学生在窃窃私语:很简单啊,分成分母是4的、分母是5的不就行了吗?)师指出:不能按分母是4的、分母是5的这样来分两类,这样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
(“唉”,学生有些失望,但也有些跃跃欲试)先给予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大约五分钟后,教室里开始静下来,学生基本上组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交流,主要意见如下:生1:我们把这些分数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
第一类:分子比分母小的,有3/4、2/5第二类:分子与分母相等的,有4/4第三类:分子比分母大的,有5/4、10/5、12/5生2:我们把这些分数也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把这些分数跟1比较大小。
第一类:比1小的分数,有3/4、2/5第二类:跟1相等的分数,有4/4第三类:比1大的分数,有5/4、10/5、12/5生3:我们分成了二类,分类的标准是有的分数实际上是整数,有的不是。
第一类:实际上是整数的,有4/4(是1)、10/5(是2)第二类:不是整数的,有3/4、2/5、5/4、12/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相应板书。
3、概括特征师:第一种分法与第二种分法的结果相同,但它们的分类标准却不同,看看它们的标准有没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实际上就是这个分数比1小;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实际上分数值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实际上就是分数值比1大。
教师把上述内容的板书合并在一起。
并指出第一类是真分数,第二类与第三类是假分数。
追问:如果让你来概括一下什么叫真分数,你该怎么说呢?什么叫假分数呢?指名说说,后小黑板出示真、假分数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再看看不久前西安给差生戴绿领巾,媒体报道以后,我们以为会遭全世界笑话戛然而止,结果不然,而是湖南等地许多学校纷纷仿效,给最差的10名学生也戴绿领巾;现在是到南昌给差生安排在教室外面考试……,用羞辱的方式教育学生,我称它为“羞辱教育”,现在不仅仅阳光化,而且还能得到推广,除了中国全世界不会再有,像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搞的重点班与普通班,其实就是典型的羞辱教育。或许我们教给学生的已经错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数学教学活动不可能面面俱到,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目的清楚实在,量体裁衣,有的放矢,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减少或多或少存在着的问题。
我们走进课堂前一定要好好思考“教什么”,更要好好思考“怎么教”,因为这涉及到你是否是一个“好教师”的问题,更涉及到你是否能教出领导眼中“好学生”的大问题。
我相信“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这个观点,一定还会争论下去。或许永远也没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改变,为什么?因为有升学率的考核。那就做一个领导眼中的好教师吧,因为你选择了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所以一定要谈谈“怎么教”的问题,孔子说过要“因材施教”,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有人说,数学教师不要在教学方法上过多纠缠,而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开拓,这是很有见地的。数学教师首先要在“教什么”上下功夫。只有重视“教什么”,才会深入教材,钻研教材。当然“怎么教”也很重要,“怎么教”即选择什么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现在比较流行的恐怕是“小组合作学习法”,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买账,那么教什么也是白教。教什么意味着学生可以学到些什么,怎么教意味着怎样使学生懂得更多,理解的更深。前者体现出为人师者的职责,后者反映出他教授知识的水平。
从大的角度来说,“教什么”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应该是教育部说了算;从小的角度来说,某一节课“教什么”是由任课教师说了算。“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现在的小学生呢?我个人认为难度有点大了。小学入学年龄由原来的七周岁入学,改为了现在的六周岁入学,但是课本难度却没有降低,内容也没有删减,能说合适吗?当中小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所学知识又有多少是有用的呢?特别是英语课的设置,耗费了学生十来年的精力,毕业后用过吗?我做为一名数学教师,也应该算是有点知识,但从来没有用过一句英语。我不禁想大声的问:“英语,对中国人真的很重要吗??特别是对大部分中国人??”你不要告诉我是为了与国际交流,与世界接轨。一个最为普通的公民你有与国际交流,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吗?全民皆学英语,必然接受它的文化形态、思想意识,那么是否有自我殖民化的嫌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