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 第五章 国际避税的防范
国际税收 第5章 国际避税
4.国际税收屏蔽避税法 国际税收屏蔽避税法 指跨国纳税人在东道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延期纳 税,从而使在”延迟期”或”屏蔽期“内其财产 和所得得到该国法律的屏护,而暂时免除其税负 的国际避税措施。国际税收屏蔽实质并不是减少 纳税人的应纳税款,而是推迟纳税人的纳税时间。 被推迟的纳税时间称之为”延迟期”或”屏蔽 期”。
5.2 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1.转移税收主体 转移税收主体 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税收主体迁移出该 国,成为另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税收主 体,或没有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管 辖的税收主体,以规避或减轻纳税义务。
(1)真正移居。居住在高税国的跨国自然人 ,为了 真正移居。 真正移居 减轻纳税义务,将其住所迁往低税国,以成为低税 国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方式来规避税收 。 例:跨国纳税人洛克先生生活在B国,属于B国的 居民。某纳税年度洛克先生在H国工作,在该纳 税年度内洛克先生在B国和H国取得的所得分别 为60万美元和40万美元,B国、H国均行使居民 税收管辖权,并以抵免法消除国际重复课税,B 国、H国的所得税平均税率分别为40% 和30%。 洛克先生为了规避高税国B国的税负,将居所移 居到H国,可有效地减轻税负,达到避税的目的。
5.选择最有效避税的公司组织形式 选择最有效避税的公司组织形式 纳税人杰克逊准备在中国经营一家水果店 例:纳税人杰克逊准备在中国经营一家水果店, 交了营业税后,年盈利 万元。 年盈利2万元 交了营业税后 年盈利 万元。该商店如按合伙 人课征个人所得税,税率为 税率为40% 纳税人杰克逊可 人课征个人所得税 税率为 %,纳税人杰克逊可 净得税后利润12000元(即20000-20000×40 净得税后利润 元 × %)。这家商店如按公司课征所得税 税率30% 这家商店如按公司课征所得税,税率 %)。这家商店如按公司课征所得税 税率 %, 税后利润14000元全部作为股息分配 纳税人杰 元全部作为股息分配,纳税人杰 税后利润 元全部作为股息分配 克逊还要再交一道个人所得税5600元(即 克逊还要再交一道个人所得税 元 14000×40%)。这样 杰克逊净得税后利润只 %)。这样 × %)。这样,杰克逊净得税后利润只 多负担所得税款3600元 有8400元。与前者相比 多负担所得税款 元 与前者相比,多负担所得税款 元 )。面对这一现实 (即11600-8000)。面对这一现实 专家们可以 )。面对这一现实,专家们可以 告诉杰克逊不要作出组织公司的决定。 告诉杰克逊不要作出组织公司的决定。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PPT 70页)
• 从社会角度讲,外国企业和人数的增多,往往需要雇佣 一批成本较低的当地工人、服务员、职员和专业人员、 从而会提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水平。
国际避税地的类型
• 不征收任何所得税的国家和地区 • 征收所得税但税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 所得课税仅实行地域管辖权的国家和地区 • 对国内一般公司征收正常的所得税,但对某些
种类的特定公司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的国家和 地区 • 与其他国家签订有大量税收协定的国家
国际避税地的判定标准
• 国际上判定避税地的标准基本上有两种: • 定量标准,是以规定的税率作为判定一
对税务当局的信赖
第二节 国际避税地
• 跨国纳税人把国际避税地看作是那些能被利用来 减轻自己的国际纳税义务,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 财务利益的国家和地区;
• 各国政府把国际避税地看作是那些会使跨国纳税 人和跨国征税对象或税源从本国税收管辖权范围 转移出去,从而导致本国税收流失的国家和地区;
• 经济学家和国际财税专家则把国际避税地看作是 那些被利用来进行国际避税和逃税,从而不能维 护税收的财政、效率和公平原则的国家和地区。
国际避税地的消极作用
• 避税地公司往往缺乏稳定性 • 吸引的往往是不能直接带来先进产业设
备和技术的消极投资 • 在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上的作用有一定局
限性 • 避税地国家往往要受资本输出国的制约
第三节 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 国际避税的基本手段 (一)课税主体的流动
1.个人居住国的转移或避免 (1)移居到低税或无税国家 (2)不购置住宅、出境、流动性居住或缩
新编文档-国际税收第五章 国际避税-精品文档
第五章 国际避税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避税概论
第二节 国际避税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 习题与思考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第一节 国际避税概论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一、国际避税的概念及特征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二、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三、国际避税的危害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习题与思考
• • • 的特征? • • •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第二节 国际避税的基本方法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一、纳税主体和纳税客体转移情况下的避税方法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二、纳税主体和纳税客体非转移情况下的避税方法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三、利用资本弱化避税
• 资本弱化又称资本隐藏、股份隐藏,是指企业投资者为了达到避税或其他目的 ,在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上,降低股本的比重,提高负债的比重,以贷款方式 替代募股方式进行的融资。 • 资本弱化给跨国投资者带来的好处包括:避免从外国子公司取得经营利润而交 纳所得税;避免由外国子公司支付给母公司股息而交纳预提税;避免东道国政 府对公司利润的双重征税(如对公司利润征收的所得税和对支付给母公司股息 征收的预提税);子公司能获得跨国企业设在别国其他子公司的损失抵补;在 不同税收管辖权间转移纳税义务,以减少在全球的应纳税额;从非税收方面考 虑,在东道国实行外汇管制的情况下,可以将利润汇回。 • 资本弱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本结构不合理,高比例的借贷资本导 致跨国公司出资不到位,或以收回贷款本金及利息的方式抽走出资;二是利益 与责任不相称,跨国公司在获取高比例的债权收益和股权收益的同时,却以低 比例的股本承担相应的较少的经济及社会责任;三是税收权益流失,高比例的 境外利息扣除,减少了子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损害了东道国应有的税收 权益。
第五章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第五章国际避税与反避税一、国际避税的概念是避税活动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收法规的漏洞和差异,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减轻或规避税收负担的行为。
(一)国际避税的特征1.国际避税的主体是跨国纳税人2.国际避税采用的是合法或正当的手段,通过人和财产在国际间的合法流动进行。
3.国际避税的目的是减少纳税义务,少交税,或逃避应向有关国家缴纳的税。
4.国际避税凭借的是利用各国税法规定上的差别、漏洞或不足。
5.国际避税往往是跨国纳税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减轻自己纳税义务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在客观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相关的几个概念1.国际逃税指跨国纳税人运用欺诈伪造、弄虚作假、巧立名目等种种手段,蓄意瞒税,以期减少或不纳有关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
联系:二者都是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而实施的行为。
区别:(1)本质区别:国际逃税是否定应税经济行为的存在,采用直接的欺诈和隐瞒手法;国际避税则多公开利用税法条文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采用较巧妙的办法,对经济活动的方式进行组织安排;(2)国际逃税所采用的手段具有欺诈性,是非法的,与税法相对抗;而国际避税所采用的是合法或不违法的手段,不具有欺诈的性质;(3)国际逃税直接后果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税基总量的减少,而国际避税一般并不改变世界范围内的税基总量,仅仅造成税基总量中适用高税率的那部分向低税率和免税的那部分的转移;(4)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法对逃税行为都规定了惩罚措施,对逃税行为的制裁不存在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逃税被认为是从法律观点上说已经圆满解决的一个概念。
2.国际税收筹划是税收筹划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指跨国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活动的事先计划与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减轻税收负担的行为。
其特点在于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国家的税率和实际税负不断提高。
影响税负的主要因素包括:(1)税率。
浅议国际避税及其防范
浅议国际避税及其防范一、引言国际避税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许多跨国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手段,合法或非法地减少纳税义务。
这种行为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简要介绍国际避税的定义和类型,并探讨一些防范措施。
二、国际避税的定义与类型2.1 国际避税的定义国际避税是指企业或个人利用国际税收制度中的法律漏洞或差异,通过各种手段降低纳税义务的行为。
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跨国转移定价、利润转移、便利税收制度、离岸避税等。
2.2 国际避税的类型国际避税可以分为合法避税和非法避税两种类型。
2.2.1 合法避税合法避税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利用国际税收制度中的法律规定,合法地减少纳税义务。
合法避税的方式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利用、跨国投资和税收协定的利用等。
2.2.2 非法避税非法避税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违反国际税收制度中的法律规定,以欺诈、虚假交易等方式逃避纳税义务。
非法避税涉及偷漏税、虚假报税、利用离岸公司等手段。
三、国际避税的影响国际避税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3.1 经济影响国际避税导致国家税收收入减少,对国家财政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国际避税也引发了税收竞争,使得各国之间为吸引外资而推出更优惠的税收政策。
这种税收竞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不平等。
3.2 社会影响国际避税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得贫困地区的发展受到阻碍。
国际避税还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公平感和社会动荡,损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对社会公正的信心。
四、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为了有效防范国际避税,各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解决国际避税问题的关键。
各国政府应加强合作,共享信息,并签订税收协定。
这样可以更好地追踪资金流动和收集税收信息,防范避税行为。
4.2 加强税收管制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管制,建立有效的税收监控和审计制度。
对跨国企业的转移定价进行监督,防止其通过虚构交易进行避税。
西财《国际税收》教学资料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第五章国际避税一、名词解释1.国际避税:国际避税是国内避税活动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是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别和漏洞,通过各种公开合法的手段,跨越国境或税境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规避国际税收负担的行为。
2.人的流动方式避税:这是指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纳税主体迁出该国,成为另一个国家(较低税负国家或避税地)税收管辖权下的纳税主体或没有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纳税主体,从而规避或减轻其总纳税义务的国际避税方式。
3.人的非流动方式避税:这是指跨国纳税人本身并不离开原居住国或改变其居民身份,而是通过在另一国相应的机构或媒介,使其所得或财产形式上与本人分离,来避免居住国的税收管辖。
4.物的流动方式避税:这是指跨国纳税人采取转移资金、货物、劳务、费用等方式来改变或避免所得来源地,从而达到避免一国税收管辖权的目的。
5.物的非流动方式避税:这是指在不移动资金、货物、劳务和费用的情况下,跨国纳税人采用其他手段避免自己的所得受到税收管辖。
6.资本弱化:这是指跨国投资者在投资于企业的资本中,降低股本的比重,提高贷款的比重,以贷款方式替代募股方式进行投资或融资。
7.滥用税收协定:这是指非缔约国的居民,即无资格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第三国居民,通过各种方式,采取种种手段,谋取税收协定所提供的税收优惠待遇,从而获得非正当利益的现象。
二、简答题1.什么是避税?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并分别说明避税与节税、偷税的区别。
答:一般认为,避税是纳税人以不违反税法规定为前提,利用税收法律上的某些漏洞或含义不明确之处,运用变更经营地点或经营方式等合法手段,以减少纳税义务的行为。
避税是一种不违法的行为,表现为如下法律特征:(1)不违法性。
避税以不违反税法为前提,这是与非法偷税根本的区别。
(2)策划性。
避税一般是在应纳税事实发生之前,利用税法的不完善之处或漏洞,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
(3)目的性。
避税是通过避免缴税、少缴税和推迟缴税,使税收负担最小化。
浅析国际避税的主要形式及其防范(一)
浅析国际避税的主要形式及其防范(一)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采取各种合法手段,跨越国境或税境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减轻其国际总纳税义务的行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交往活动日益增加,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行为已成为各国税务当局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经济组织的极大关注与重视。
一、国际避税的成因和形式就国际避税的成因来讲.一方面是跨国纳税人由于利益的驱动,主观上希望利用国际避税这种风险较小的方法实现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讲,各国税制的差异为国际避税提供了条件。
另外,各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水平、公司法、移民法、外汇管理条例以及银行保密制度的宽严程度的差异也会引起国际避税。
跨国纳税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避税手段千奇百怪,而且手法不断翻新,但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跨国纳税人居所的变迁。
一般来说,当位于高税国的纳税人发现低税国的税负轻得多,就会考虑将居所迁往低税国并成为其居民,以躲避税收,国际上把这种纯粹为了避税而迁移居所的现象称为税收流亡。
2巧用常设机构。
所谓常设机构是指跨国纳税人在某一国家设立并具有确定地理位置的生产经营场所。
许多国家规定对常设机构的营业利润免征税款,这就给跨国纳税人开辟了避税的渠道。
只要跨国纳税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在来源国所从事的活动与常设机构取得的营业利润无关,就可以免交所得来源国的税收。
跨国纳税人可以通过常设机构来转移货物、财产和费用,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3.选择最有利的公司形式。
跨国公司为实现税收计划最优化,通常是在初级阶段组建分公司,当经营活动全面开展后再组建子公司。
建立分公司的好处,一是总公司与分公司是同一法人实体,分公司的所得要在总公司汇总纳税,因而总公司可利用分公司亏损来抵减其应税利润;二是分公司一般不受所在国对外国资本投人额的限制,创建时手续比较简单,某些财务资料也不必向所在国公布;三是分公司可免交所在国的资本注册税或印花税,并可免交预提所得税。
第5章国际避税方法(1)
5.1 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5.2 跨国公司的国际税务筹划 5.3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问题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5.1 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5.1.1 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 5.1.2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 5.1.3 利用信托方式转移财产 5.1.4 组建内部保险公司 5.1.5 资本弱化 5.1.6 选择有利的公司组织形式 5.1.7 纳税人通过移居避免成为
信托又称信任委托,是指财产所有人将财产委 托给自己信任的人或机构代为管理的一种法律 行为。信托行为通常涉及到三方,即信托财产 的委托人、信托财产的受托人以及信托财产的 受益人。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5.1 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5.1.4 组建内部保险公司
1.组建内部保险公司的原因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5.2 跨国公司的国际税务筹划
中介国际金融公司要胜任这项工作, 其所在的第三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1)与跨国公司所在国有国际税收协定,而且中介国际金融 公司能够利用这个协定所规定的互惠条件,使跨国公司 所在国对向其支付的利息免征或征收很少的预提税。
(2)对中介国际金融公司向境外贷款者支付的利息免征或征 收很少的预提税。
跨国公司集团利用转让定价避税案例
假定A和B是跨国关联公司,A所在国的公司所得税税 率为30%,B所在国的税率为50%。在某 一纳税年度,A 公司生产集成电路板10万张,全部要出售给关联的B公 司,再由B公司向外销售如果A公司按照每张15美元的 价格将这批集成电路板出售给B公司,B公司然后再按 每张22美元的市场价格将这批集成电路板出售给一个 非关联的客户(方案1),则A,B两企业的纳税总额 为42万美元,税后利润58万美元。
第五章国际避税和反避税课件
担
动机检验标准
• 对一个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和安排的法律特 征或其他特征进行检验,看其主要或部分 目的是否在于减少或完全逃避纳税义务。
• 在实践中,这是难以单独行使的检验标准, 因为动机是主观存在的,蕴于纳税人头脑 之中,只有分析纳税人在有关经济事务的 处理是否正常、合理来间接判断其动机
人为状态检验标准
• 2)避税后
• 甲国应征税额=125×50%=62.5万元
• A公司税后所得=125-62.5=62.5万元
• 分析:
• A通过高转让定价手段,逆向避税,使乙国丧失25万 美元的税收收入,使B的当地合作者分文无收,而使 甲国增加了(62.5-18.75)万美元的税收收入,同时 使本公司的净利润增加了31.25万元美元.这不仅 足以抵偿本国高税率的影响,而且还使税后所得增 加一倍,这要比从合营企业税后利润中分股息划算.
• 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或不履行纳税义务。 • 结果都是对一国财政收入带来不利影响,
造成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公。
国际避税与国际逃税的区别
利用条件 采取手法
性质
国际避税 利用各国现行税法的差异和不 完善之处
公开、合法的手段
形式上合法
国际逃税
利用国家间税收管理与 合作存在的困难
伪造、隐瞒、虚报等非 法手段
违反税法的行为
• 面对避税行为,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完善税法,堵住税法中的漏洞,使纳 税人没有可乘之机;
二是在法律上引入“滥用权利”或“滥用
法律”的概念,即一方面承认纳税人有权 按使其纳税义务最小化的方式从事经营活 动,另一方面对纳税人完全是出于避税考 虑而进行的交易活动不予认可,并将其视 为纳税人滥用了自己的权利。
第二节 国际避税的一般形式
国际税收逃避与避税手段的法律分析与防范
国际税收逃避与避税手段的法律分析与防范在当今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国际税收逃避和避税手段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跨国公司日益增多,税收规划成为企业和个人大力探索的领域。
然而,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税收结果,削弱国家税收基础。
因此,了解和分析国际税收逃避与避税手段的法律性质,以及如何加强防范措施,对于维护公平税收秩序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税收逃避的法律分析国际税收逃避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或逃避国际税收义务的行为。
其主要手段包括利用税收条约漏洞、设立离岸公司、利用转让定价等。
在法律分析中,国际税收逃避行为涉及到税法、公司法、国际法等多个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法律规定,可以揭示出税收逃避行为的合法性与依据。
同时,还应该评估相关法律规定的有效性与适用性,为进一步加强防范提供参考。
1. 利用税收条约漏洞在国际税收领域,税收条约是各国共同制定的重要法律依据。
然而,税收条约中存在着一些模糊、不完善的规定,为企业和个人寻找逃税空间提供了机会。
例如,存在双重非居民身份的企业可以利用两国税收条约的差异,通过跨国利润转移来避免或减少税款的缴纳。
因此,对税收条约的漏洞进行深入研究,修订和完善相关条款,对于防范税收逃避至关重要。
2. 设立离岸公司离岸公司是指在国外注册成立的非居民公司,通常用于进行跨国经营和资产保护。
离岸公司通过利用各国不同的税收规定,实现利润转移和避税目的。
此外,离岸公司还可利用海外金融中心提供的保密、低税收等优势,进一步为税收逃避提供便利。
因此,对离岸公司的监管和管理至关重要,强化透明度,加强信息共享,遏制税收逃避的风险。
3. 利用转让定价跨国企业通过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易中设置不合理的交易价格,从而转移利润和避免高税收。
这种行为被称为转让定价调整。
例如,将高利润的部分集中在低税收国家,将亏损和成本在高税收国家扣除。
为了防范这种行为,各国应加强转让定价的监管与审查,并建立合理的税收框架,防止利润转移和避税。
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媒体合作
加强与国际媒体的交流与 合作,共同打击国际避税 行为,提高防范意识。
建立国际避税举报奖励制度
设立举报热线
设立专门的举报热线,方便公众举报国际避税行为。
奖励制度
对举报国际避税行为的个人或组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 。
保护举报人权益
确保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和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防止因举报而遭受报复 或损害。
完善税收征管系统
升级和完善税收征管系统,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实 现对跨国纳税人涉税数据的全面采集、分析和利用。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税收信息的安全性和 保密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推广应用税收风险管理技术
建立税收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建立税收风险评估体系,识别和分析跨国纳税人的潜在税收风险点,为后续的风险应 对提供依据。
税收公平原则破坏
国际避税破坏了税收公平原则,使得诚实守 信的纳税人承担更高的税收负担。
国际经济秩序紊乱
国际避税行为可能引发国际间的税收竞争, 导致国际经济秩序紊乱。
02
防范国际避税的法律法规
国内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反避税法律法规
明确避税与合法节税的界限,为打击国际避税提供法律依据。
强化税收征管力度
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31
目录
• 国际避税概述 • 防范国际避税的法律法规 • 防范国际避税的管理措施 • 防范国际避税的技术措施 • 防范国际避税的社会参与
01
国际避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异和漏洞,以减轻或消除纳税 义务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国境的税收策划行为。
第五章国际避税
1.3国际避税的危害
严重损害有关国家的财政利益 妨碍正常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导致税负不公,扰乱正常的税收秩序 增大企业和国家的成本费用,导致社会资源严
重浪费 损害国家税法尊严,影响跨国纳税人对税务当
局的信赖
二 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影响纳税的因素 1纳税主体的虚化、转移.4利用国际避税地
2.5利用税收优惠
虚设常设机构 变换公司招牌 设立直接导管公司 设置脚踏石导管公司 设置外国低股权的控股公司
2.6选择有利的组织形式P138
分支机构 子公司 合资经营 独资
第五章 国际避税概述
一 国际避税概念、成因、危害 二 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1 .1国际避税概念
逃税、国际逃税 避税、国际避税 节税、国际节税
逃税:纳税人故意或有意识不按国家法律 规定,减轻或消除税负的行为
避税: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上的疏漏或税 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在各国税收法规和有 关税收协定条款许可的范围内,作出财务 安排或税收谋划,运用变更经营地点或经 营方式等合法手段,规避和减轻纳税义务 的行为
纳税客体
3改变税基
税基
4利用国际避税地
税率
5利用税收优惠
6选择有利的组织形式
2.1纳税主体虚化、转移
纳税主体的虚化 A自然人(税收难民)B法人 C避免成为常设机 构 P134
纳税主体的转移 A跨国自然人居所的真正迁移 B跨国自然人居所的短期迁移 C跨国法人居所的真正迁移 D居所或住所的部分迁出 F成为临时纳税人
节税:通过纳税人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 动的安排,达到缴纳最低的税收
国际避税
国际避税一般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 与国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各国涉外税 收法规和国际税法中的漏洞,在从事 跨越国境的活动中,通过种种合法手 段,规避或减轻其总纳税义务的行为。
国际税收第五章
A企业
中国
甲国
16%
30% B企业
10% C企业
二、转让定价审核、调整的原 则与方法
(一)跨国关联企业间收入和费用的分配 原则 目前已被各国税务当局普遍接受的 是“正常交易定价原则”或“独立交易 原则”。 跨国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收入和费 用应按照无关联关系的企业间进行交易 所体现的独立竞争的原则进行分配。
• (一)交易资产或劳务特性 • (二)交易各方的功能和风险 • (三)合同条款 • (四)经济环境 (五)经营策略
1、可比非受控价格法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是以非关联方之
间进行的与关联交易相同或类似业务活 动所收取的价格作为关联交易的公平成 交价格。
案例:
甲国A公司和乙国B公司有关联关系。 A公司以100美元的单价向B公司销售一 批产品,但甲国税务机关发现A公司向乙 国的非关联C公司销售同类产品所使用的 单价为150美元,而且成交时间、成交数 量、交货条件、付款条件以及售后服务都 相同。这时,甲国税务机关就可以认定: 转让定价过低,并按150美元的单价调整。
《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 的第九条 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 九条及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所称 关联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 组织或个人具有下列之一关系:…,其 中关于控股比例规定如下:
一方直接或间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 总和达到25%以上,或者双方直接或间 接同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达到25%以 上。若一方通过中间方对另一方间接持 有股份,只要一方对中间方持股比例达 到25%以上,则一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 例按照中间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计算。
– 公式表示:完全成本加成率=营业净利润/成本+ 费用
• 贝里比率(berry ratio)
国际税收_朱青_第五章国际避税方法
220 180 40 10 30 15 15
220 100 120 20 100 36 64
单位:万美元
中国人民大学
5.1 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利用转让定价避税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
一是跨国公司在安排关联企业的交易价格时 不仅要考虑有关国家的公司所得税税率,还要考 虑进口企业所在国的关税。如果进口国的关税税 率过高,那么用很高的转让价格向该国的关联企 业出售产品就不一定有利。
220 100 120 20 100 42 58
单位:万美元
《国际税收》(第三版) 朱青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
5.1 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跨国公司集团利用转让定价避税案例(续)
如果A公司按每张18美元的价格向B公司出 售这批产品(方案2) ,则A公司的销售利润就 会增加30万美元,B公司的销售利润则会相应下 降30万美元。由于A公司位于低税国,而B公司 位于高税国,因此A公司提高对B公司的转让价 格 会使两个公司的纳税总额下降6万美元(42万 -36万),税后利润总额则从原来的58万美元增 加到 64万美元,相应也提高了6万美元。
A公司+B公司 220 100 15 105 20 85 34.5 50.5
单位:万美元
存在关税条件下转让定价的税收效果
《国际税收》(第三版) 朱青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
存在关税条件下转让定价的税收效果(续一)
项目 方案2A 销售收入 销售成品成本 进口关税(10%) 销售总利润 180 100 220 180 18 22 220 100 18 120 A公司 B公司 A公司+B公司
90 10%
中国人民大学
5.1 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5.1.6 选择有利的公司组织形式
《国际避税的防范》课件
媒体和社会在国际避税问 题上的作用。
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和监督对于揭 示避税行为和推动改革至关重要。
防范国际避税:如何化解税务 漏洞
避税概念
什么是避税?
避税是指利用法定的税收政策和制度,通过合法手段来减少或避免缴纳税款。
避税和逃税的区别?
避税是合法的,逃税是违法的。避税是合理遵守法律规定进行税务优化,而逃税是通过偷漏 税等手段来规避缴税。
国际避税的现状
1 国际避税的规模是多少?
国际避税规模巨大,据估计每年可达数千亿美元。
2 国际避税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国际避税影响着全球经济,导致税收损失,社会不公平,以及财政困境。
3 国际避税的手段有哪些?
国际避税手包括离岸公司,避税天堂,转移定价,以及利润转移等。
国际避税的防范措施
1
法律的完善和执行
2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税务审计执法。
3
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4
促进国际税收信息共享,消除税务黑洞。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公司的避 税行为。
监管机构的加强
加强监管机构的能力和效力,确保避税 行为不被纵容。
国际避税的未来发展
国际避税是否还会存在?
国际避税仍然面临挑战,但通过 国际合作可以更好地化解税务漏 洞。
国际避税的未来趋势是怎 样的?
未来,国际避税将受到更严格的 监管和全球标准的推动。
第五章国际避税的防范-PowerPointPresen
-交易净利法的不足:由于营业利润不仅受价格因素的 影响,还通常受到其他因素的连环影响,对这些因素 进行差异分析并决定调整通常有较大的困难。
C.如果受控纳税人与销售代理人可比,销售代理人的 报酬率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可比性分析:(1)功能存货水平与存货周转率,以及相 应的风险,包括制造商提供的任何价格保护计划;
(2)合同条款(例如,提供保证的范围和条件,销售和 购买的数量,信用条款,运输条款);
(3)销售、营销、广告计划和服务,包括促销计划、 折扣、联合广告;
(二)交易净利法(transactional net margin
method,缩写为TNMM):采用可比非受控纳税人的 营业利润即净利指标,如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等,对受控交易的价格进行评价和调整。
-与可比利润法差别:可比利润法不仅可以利用营业利 润(即净利)指标,而且如果符合最优法原则,也可 以利用毛利指标。
-利润分割法:先计算关联企业集团一项或几项受控
交易的利润总额,然后通过考察每个受控纳税人对这 一项或几项受控交易的合并营业利润(或亏损)的贡 献值,从而决定每一个受控纳税人可分配到的利润额 (或亏损额),并据以判断受控交易是否符合正常交
易价格原则 。
(一)可比利润分割法:使用从事与受控纳税人相似
交易的非受控纳税人的利润或损失占合并利润或损失 的百分比,来分摊关联企业相关营业活动的合并利润 或损失
(2)财务比率:
(A)销售利润率,就是营业利润对销售的比率;
第五章国际避税的防范PowerPointPresen
C.如果受控纳税人与销售代理人可比,销售代理人的 报酬率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 可比性分析:(1)功能存货水平与存货周转率,以及相 应的风险,包括制造商提供的任何价格保护计划;
(2)合同条款(例如,提供保证的范围和条件,销售和 购买的数量,信用条款,运输条款);
(3)销售、营销、广告计划和服务,包括促销计划、 折扣、联合广告;
-交易净利法的不足:由于营业利润不仅受价格因素的 影响,还通常受到其他因素的连环影响,对这些因素 进行差异分析并决定调整通常有较大的困难。
第五章国际避税的防范 PowerPointPresen
-商务策略分析
企业的商务策略:包括新产品开发、市场拓展 、风险避免等。
商务策略与避税或逃税的区别:商务策略下转 让定价虽然也会引起利润额的改变或转移 ,但纳税人不会从中获得减少税收的好处
规则:(1)不能把为了实施商务策略而采取 的转让定价的交易结果作为评价或调整受控 交易的依据; (2)通过可比性分析能认定受控交易 的定价基于商务策略,就应当认为是合理 的、不受调整的
理机构移到国外,从而不再属于本国居民公司 时,该公司视同清算。
第五章国际避税的防范 PowerPointPresen
二、防止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措施
1、制定防止税收协定滥用的国内法规
如:瑞士《防止税收协定滥用法》规定:
除非下列条件得到满足,否则瑞士与他国签订的 税收协定中的税收优惠不适用于股息、利息和 特许权使用费。
第五章国际避税的防范 PowerPointPresen
® 可比性程度的判定,依赖于所有的相关事实和情况, 包括相关的商业组成、所涉及的产品和劳务市场、所 用资产的构成(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资本的数量 和特点)、营运的规模和范围,以及商业或生产周期的 阶段。特别依赖于所用的资源和承担的风险。。
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06
结论与展望:未来防范国际避 税的努力方向
完善国际避税法律法规
01
制定更加完善的国际避税法律法 规,明确避税行为的定义、类型 和处罚措施,为防范国际避税提 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02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打 击跨国避税行为,维护国际税收 秩序。
强化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
加强对跨国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要 求其公开披露在各个国家的业务、资 产和收入情况,增加其避税的难度和 成本。
行为的监管效率。
05
案例分析:成功防范国际避税 的案例展示
案例一:加强信息交换,成功打击跨境逃避税
信息交换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信息交换 ,及时获取纳税人跨境交易的信 息,为打击跨境逃避税提供有力 支持。
成功案例
某跨国公司利用避税天堂进行跨 境逃避税,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 的信息交换,税务部门成功追回 税款并对其进行处罚。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税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对转移定价的监管 效率。
对滥用税收优惠政策的限制与调整
1 2
严格税收优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策审批
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申请的审批,确保优惠政策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需要。
定期评估优惠政策效果
定期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 进行调整。
3
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机制
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税务监管,提高国际避税的成本和风险, 迫使纳税人主动遵守税收法规。
成功案例
某国家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税务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 罚,成功提高了国际避税的成本和风险。
案例四
国际合作
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共同打击国际 避税行为,形成全球性的反避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