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f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f](https://img.taocdn.com/s3/m/73d79a135901020207409c43.png)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3 郑成功收复台湾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教学本课时,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重点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数次战斗历程。
本课涉及的生字新词,立足学生自学,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及时安排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弄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并重点把握收复台湾的经过。
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本课后,建议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台湾的书籍、图片、图画等,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2.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憎、厦、舰、铭、撰”;积累“憎恨、盘踞、铭记、撰写、千军万马、张牙舞爪、走投无路”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郑成功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一、介绍郑成功,导入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
同学们一定也了解了不少,能说说你了解了他们中的哪些人?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今天,我们再认识其中一位,他就是——板书:郑成功写他干什么?补充完课题“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题有什么特点?(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指名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郑成功。
(展示课件第三屏)(三)引导学生了解台湾岛的位置。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一)检查预习情况。
1.抽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生字正音,把课文读准、读顺。
2.积累词语。
课文的生字词和四字词语,你画了哪些?读一读。
(二)自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主要讲了郑成功的哪些事情?并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郑成功收复台湾》语文教案说课稿范文
![《郑成功收复台湾》语文教案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c5c92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e.png)
《郑成功收复台湾》语文教案说课稿范文《郑成功收复台湾》语文教案说课稿范文《郑成功收复台湾》这篇课文是根据作者曹余章的作品改写的,文中英雄人物郑成功因为自幼目睹荷兰侵略者的罪行,于是自幼立志,驱除荷虏,并决心进攻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
郑成功率兵东征,在作战过程中,他有着必胜的信心,机智灵活的谋略,在台湾人民的拥护下,带着英勇善战的官兵们一起奋战,最终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S版五年级语文《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与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的过程;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通过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归纳,进而培养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归纳的学习方法,提炼出本课的基本知识要点;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纵向联系,温故知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战争;通过介绍我国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理解。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运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运用媒体,图文结合。
)1624 年,一群荷兰殖者乘船来到我国台湾岛西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
他们捧着白银,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
”善良的居民答应了。
一张牛纸皮究竟有多大,以至于他们能够在上面修筑城堡、架设大炮与此同时沙俄不断侵略我国北部边疆。
思考讨论:是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又是谁遏制了沙俄的侵略结果如何(二)探究新知。
《郑成功收复XX》语文教案说课稿
![《郑成功收复XX》语文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56071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4.png)
《郑成功收复》语文教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郑成功收复》是一篇历史题材的课文,讲述了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舰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我国神圣领土的故事。
本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郑成功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形象,以及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郑成功的英雄气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历史知识。
但对于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荷兰殖民者侵略我国领土的经过以及郑成功的英雄事迹可能了解不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学习郑成功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郑成功的英雄形象和爱国精神。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感教育法: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郑成功的英雄气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郑成功收复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探讨郑成功的英雄形象和爱国精神。
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背景。
5. 情感教育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讲述郑成功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体会郑成功的爱国情怀。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x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x](https://img.taocdn.com/s3/m/f9dde03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2.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x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3某郑成功收复台湾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文:23郑成功收复台湾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教学本课时,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重点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数次战斗历程。
本课涉及的生字新词,立足学生自学,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及时安排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弄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并重点把握收复台湾的经过。
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本课后,建议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台湾的书籍、图片、图画等,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2.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憎、厦、舰、铭、撰”;积累“憎恨、盘踞、铭记、撰写、千军万马、张牙舞爪、走投无路”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3某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过程:2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3某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三自然段;首先交代渡海东征的时间:1661年4月21日;还描述了那浩浩荡荡的阵容和气势。
第四自然段:接着写敌军企图凭借战舰大炮阻击。
第五自然段:郑成功沉着指挥我军取得了登陆台湾的初步战果。
引导学生第六自然段:后来写敌军求和,郑成功义正辞严予以拒绝。
在概括的基础第七自然段:郑成功采纳了台湾同胞“切断水源”的献计,上抓住重点语使守赤嵌城敌军投降。
段和重点语第八自然段:最后写郑成功用长期围困的办法逼迫台湾城句、词语进行内敌军投降,终于在1662年初,收复了被荷兰侵略军侵占38阅读,引导学年之久的台湾。
把每段的内容串起来,就简要地把这个事件说清楚了。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x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x](https://img.taocdn.com/s3/m/dacfa5e5b14e852458fb574b.png)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3 郑成功收复台湾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教学本课时,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重点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数次战斗历程。
本课涉及的生字新词,立足学生自学,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及时安排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弄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并重点把握收复台湾的经过。
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本课后,建议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台湾的书籍、图片、图画等,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2.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憎、厦、舰、铭、撰”;积累“憎恨、盘踞、铭记、撰写、千军万马、张牙舞爪、走投无路”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郑成功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一、介绍郑成功,导入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
同学们一定也了解了不少,能说说你了解了他们中的哪些人?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今天,我们再认识其中一位,他就是——板书:郑成功写他干什么?补充完课题“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题有什么特点?(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指名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郑成功。
(展示课件第三屏)(三)引导学生了解台湾岛的位置。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一)检查预习情况。
1.抽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生字正音,把课文读准、读顺。
2.积累词语。
课文的生字词和四字词语,你画了哪些?读一读。
(二)自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主要讲了郑成功的哪些事情?并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f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f](https://img.taocdn.com/s3/m/edab514ca26925c52cc5bf43.pn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3 郑成功收复台湾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教学本课时,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重点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数次战斗历程。
本课涉及的生字新词,立足学生自学,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及时安排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弄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并重点把握收复台湾的经过。
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本课后,建议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台湾的书籍、图片、图画等,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2.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憎、厦、舰、铭、撰”;积累“憎恨、盘踞、铭记、撰写、千军万马、张牙舞爪、走投无路”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郑成功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第三自然段;首先交代渡海东征的时间:1661 年 4 月 21日;还描述了那浩浩荡荡的阵容和气势。
第四自然段:接着写敌军企图凭借战舰大炮阻击。
第五自然段:郑成功沉着指挥我军取得了登陆台湾的初步战果。
引导学生第六自然段:后来写敌军求和,郑成功义正辞严予以拒绝。
在概括的基础第七自然段:郑成功采纳了台湾同胞“切断水源”的献计,上抓住重点语使守赤嵌城敌军投降。
第八自然段:最后写郑成功用长期围困的办法逼迫台湾城内敌军投降,终于在 1662 年初,收复了被荷兰侵略军侵占 38 年之久的台湾。
把每段的内容串起来,就简要地把这个事件说清楚了。
(二)讲述故事。
简要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讲述前可列一个提纲,也可在心中打个腹稿。
《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
![《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8a33a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1.png)
《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第一篇:《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社会课本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求学生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在历史上各民族对国家统一有杰出贡献的几个人物,郑成功就是其中之一。
(二)教学目标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社会学科又有着区别于其他科目的学科特征与使命,它包罗了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新的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教育性和实践性四大特点。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三者统一的要求,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台湾岛的地理位置,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2)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代背景及收复台湾的事迹;(3)学生从郑成功在收复台湾过程中的言行来理解这一英雄的民族性。
2、情感目标:(1)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2)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3、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有一定目的地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在社会和网络相结合的环境中主动、发散、交互学习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借助信息技术,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促进祖国统一是我国的重要国策。
明白郑成功这一英雄的民族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难点是搜集信息之后,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来分析处理信息,形成富有创意的研究成果,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1、教法针对社会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任务,我利用专题中华勵誌网作文范文站,将由传统的教师在学校课堂环境掌控的被动、单向、固定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学生在社会和网络相结合的环境中掌控的主动、发散的交互学习。
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
![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e5d4c6dd36a32d72758144.png)
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设计理念: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学理念。
这就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以学习能力为主的综合性能力。
因此我在本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上,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对类似事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语文s版五年级教科书第五单元第23课,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收复台湾和建设台湾。
是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使学生真正悟到“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基本规律。
以及对当前台湾问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将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五年级学生阅读、分析、理解问题的实际能力,依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侵略台湾,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意义。
(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2)默读课文。
如:荷兰侵占台的时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思考问题的习惯。
)(3)教师展示思考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照进军示意图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为什么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如何评价郑成功?(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出示史料,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回答问题通过一句话概括施琅的观点,以及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回答问题的能力)(4)师出示郑氏后代投降清朝图片:由学生归纳清军何时进入台湾?清朝何时设置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v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v](https://img.taocdn.com/s3/m/649bfaea6f1aff00bed51ebf.png)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3 郑成功收复台湾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教学本课时,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重点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数次战斗历程。
本课涉及的生字新词,立足学生自学,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及时安排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弄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并重点把握收复台湾的经过。
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本课后,建议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台湾的书籍、图片、图画等,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2.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憎、厦、舰、铭、撰”;积累“憎恨、盘踞、铭记、撰写、千军万马、张牙舞爪、走投无路”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郑成功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一、介绍郑成功,导入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
同学们一定也了解了不少,能说说你了解了他们中的哪些人?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今天,我们再认识其中一位,他就是——板书:郑成功写他干什么?补充完课题“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题有什么特点?(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指名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郑成功。
(展示课件第三屏)(三)引导学生了解台湾岛的位置。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一)检查预习情况。
1.抽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生字正音,把课文读准、读顺。
2.积累词语。
课文的生字词和四字词语,你画了哪些?读一读。
(二)自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主要讲了郑成功的哪些事情?并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郑成功收复XX》语文教案说课稿
![《郑成功收复XX》语文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9361fd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0.png)
《郑成功收复》语文教案说课稿1.1 导入背景1.1.1 简述郑成功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中的地位。
1.1.2 讲述郑成功收复的历史事件,强调其重要性和意义。
1.1.3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介绍课文的基本结构,梳理文章的逻辑层次。
2.1.2 分析课文的叙事手法,阐述其表达效果。
2.1.3 解读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与理解3.1.1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3.1.2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3.1.3 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4.1.2 了解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4.1.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4.2 过程与方法4.2.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4.2.2 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2.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氛围。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4.3.2 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3.3 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专业知识。
5.1.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5.1.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2 教学重点5.2.1 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5.2.2 分析课文中的叙事手法和表达技巧。
5.2.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仪等。
6.1.2 准备课文文本,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6.1.3 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地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e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e](https://img.taocdn.com/s3/m/68d649b9d0d233d4b14e6976.png)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第三屏) 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家。 爱因斯坦说过: “ 问题的提 设计说明
他的著名雕塑作品有《思想者》 《 吻》 《 美丽的欧 米 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 由 哀尔》等。他的雕塑作品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 声 罗丹的画像入手,介绍他的成 望。这样的一位艺术家,他是怎样工作的呢? 就、作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然后抛出问题“这样的一位艺 术家,他是怎样工作的呢”, 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成 功地开启新课的学习之旅。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
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2. 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憎、厦、舰、铭、撰” ;积累“憎恨、盘踞、铭记、
撰写、千军万马、张牙舞爪、走投无路”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 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1. 课文主要讲了郑成功的哪些事情?并找出相应的自然
设计说明
本环节主 要让学生初步 了解课题就是
文章的主要内
容。
遵循略读 课文教学原 则,引导学生 独立阅读课 文,在集体交 流反馈中检查 学生自学情 况,培养学生 独立阅读文本 的能力。
段。 收复台湾的起因(第一、二自然段) 。 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三到八自然段) 。 收复台湾的结果(第九、十自然段) 。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郑成功的相关资料。 2.课件。
1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3*郑成功收复台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介绍郑成功,导入 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 志士、民族英雄。同学们一定也了解了不少,能说说你了解了 他们中的哪些人?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今天,我们再认识其 中一位,他就是——板书:郑成功 写他干什么?补充完课题“郑成功收复台湾” (一)课题有什么特点?(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指名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郑成功。 ( 展示课件第 三屏) (三)引导学生了解台湾岛的位置。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抽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生字正音,把课文读准、读顺。 2.积累词语。 课文的生字词和四字词语,你画了哪些?读一读。 (二)自读课文,理清条理。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w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w](https://img.taocdn.com/s3/m/72f4365825c52cc58bd6bebe.png)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请同学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卢纶。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卢纶:(739—799),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 卢家场村人。 唐代诗人, 大历十才子之一。 著有《 卢 户部诗集》。 (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了解了诗歌作者, 我们来看下标题。 《 塞下曲》 “塞”是边界的意思。 《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 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卢纶曾参过军,他写的描写 军队生活的诗歌, 内容充实, 富有生气。 卢纶的《 塞 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3*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三自然段;首先交代渡海东征的时间:1661 年 4 月 21
日;还描述了那浩浩荡荡的阵容和气势。 第四自然段:接着写敌军企图凭借战舰大炮阻击。 第五自然段:郑成功沉着指挥我军取得了登陆台湾的初步 战果。 引导学生 第六自然段:后来写敌军求和,郑成功义正辞严予以拒绝。 在概括的基础 第七自然段:郑成功采纳了台湾同胞“切断水源”的献计, 上抓住重点语 段和重点语 使守赤嵌城敌军投降。 第八自然段:最后写郑成功用长期围困的办法逼迫台湾城 句、词语进行 内敌军投降,终于在 1662 年初,收复了被荷兰侵略军侵占 38 阅读,引导学 年之久的台湾。 把每段的内容串起来,就简要地把这个事件说清楚了。 生进一步体会 课文内容和思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3*郑成功收复台湾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文:23 郑成功收复台湾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 现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教学本课时,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重点把握课文的行文 思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数次战斗历程。本课涉及的生字新词,立足学生自 学,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及时安排练习加以巩固。对于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自读 课文, 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 弄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并重点把握收复台湾的经过。 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后,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 讲这个故事。学习本课后,建议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台湾的书籍、图片、图画等, 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y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y](https://img.taocdn.com/s3/m/82d13da46bec0975f465e2c0.png)
哪些情景? 5 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1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2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 铲地
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4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 蚱 5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47
7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郑成功的相关资料。 2.课件。
1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3*郑成功收复台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介绍郑成功,导入 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 志士、民族英雄。同学们一定也了解了不少,能说说你了解了 他们中的哪些人?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今天,我们再认识其 中一位,他就是——板书:郑成功 写他干什么?补充完课题“郑成功收复台湾” (一)课题有什么特点?(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指名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郑成功。 ( 展示课件第 三屏) (三)引导学生了解台湾岛的位置。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抽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生字正音,把课文读准、读顺。 2.积累词语。 课文的生字词和四字词语,你画了哪些?读一读。 (二)自读课文,理清条理。
1
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
《郑成功收复XX》语文教案说课稿
![《郑成功收复XX》语文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95bfc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0.png)
《郑成功收复》语文教案说课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深入探究郑成功收复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2 教学难点:郑成功收复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郑成功收复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史实。
3.2 讨论法:分组讨论郑成功收复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促进学生思考。
3.3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相关史料,深入探究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述郑成功收复的故事:详细讲述郑成功收复的过程,引导学生感受郑成功的英勇与智慧。
4.3 分析郑成功收复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法,分析郑成功收复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4.4 讨论郑成功收复的影响:分组讨论郑成功收复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4.5 总结:归纳郑成功收复的历史意义,强调其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课后作业:5.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加深对郑成功收复的理解。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6.2 心得体会: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郑成功收复的理解和感悟。
6.3 历史知识测试:设计一份关于郑成功收复的历史知识测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使用《郑成功收复》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的学习材料。
7.2 历史文献:搜集与郑成功收复相关的历史文献,供学生研究和参考。
《郑成功收复XX》语文教案说课稿
![《郑成功收复XX》语文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97103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e.png)
《郑成功收复》语文教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郑成功收复》是一篇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叙事性文章,记叙了郑成功收复的过程。
文章通过生动的事例和详细的描述,展现了郑成功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深入理解郑成功的英雄事迹,感受他的爱国情怀,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郑成功的英雄形象;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会尊重历史,热爱祖国。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郑成功的英雄形象。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郑成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郑成功的英雄形象。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4. 讲解演示: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实践巩固: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郑成功的英勇事迹;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郑成功》说课稿(精选4篇)
![《郑成功》说课稿(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a57f2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0.png)
《郑成功》说课稿(精选4篇)《郑成功》篇1一、教材及学生分析:《郑成功》一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
全文依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
由于学生现在的时代与文章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也不可能带着学生去寻找古迹,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对郑成功的理解。
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课前建立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网站,将中国台湾过去和现在的情况、郑成功的身平和收复中国台湾的场面、其他民族英雄的事迹以及学生学习时练习和课文的朗读收集进去。
引导学生自由上网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而新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获取资料,可以实现学生学生从“服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
二、教学方法: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快、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收获,我将采用“质疑问难,确定任务——上网浏览,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练习巩固,延伸任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网上浏览法:从网上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条件。
2、成功激励法:在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后,引导其他学生评议、激励。
3、朗读指导法:学生任意选择课文的配音朗读,通过练习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合作学习法:利用对话窗口,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开展合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1、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网络,了解中国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h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h](https://img.taocdn.com/s3/m/db0bfc3303d8ce2f006623b6.png)
想感情。 (二)讲述故事。 简要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讲述前可列一个提纲, 也可在心中打个腹稿。先自己练一练。请 2-3 位同学简要复述 课文。 (三) 听了同学们的复述, 你觉得郑成功有着怎样的品质? (四)总结学习方法。 我们怎样把这一事件的经过简要复述出来的? 四、课文精彩片段欣赏 读了课文,你觉得课文哪儿写得比较精彩呢?让我们一起 看看,它哪儿写得好? 出示:第六自然段。 读这段,我们仿佛看到了郑军官兵在英勇地进攻,侵略者 则溃不成军,乱作一团,仿佛听到了隆隆的炮声,震天的喊杀 声。课文是怎么来描写这激烈的战斗场面呢? 学生谈阅读体会。 教师小结:正像同学们所说,课文主要通过对我军官兵和 敌人在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来描写战斗的场面,来 反映出整个战斗的场面和气氛。在描写我军官兵时,通过一系 列的动作,如: “冒着” “驾着” “团团围住” “钩住” “跳”来展 现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突出了进攻的猛烈。而在描写敌人时, 则通过“负隅顽抗” “惊恐万状”等词,来表现敌人的溃不成军 , 狼狈不堪。其间对一次炮击敌舰所作的具体描述,则更加烘 托 出了战斗的激烈。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3*郑成功收复台湾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文:23 郑成功收复台湾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 现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教学本课时,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重点把握课文的行文 思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数次战斗历程。本课涉及的生字新词,立足学生自 学,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及时安排练习加以巩固。对于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自读 课文, 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 弄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并重点把握收复台湾的经过。 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后,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 讲这个故事。学习本课后,建议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台湾的书籍、图片、图画等, 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l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l](https://img.taocdn.com/s3/m/61ebe63bbb68a98271fefa4c.pn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3 郑成功收复台湾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郑成功的爱国精神。
教学本课时,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重点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数次战斗历程。
本课涉及的生字新词,立足学生自学,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及时安排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弄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并重点把握收复台湾的经过。
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本课后,建议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台湾的书籍、图片、图画等,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2.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憎、厦、舰、铭、撰”;积累“憎恨、盘踞、铭记、撰写、千军万马、张牙舞爪、走投无路”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郑成功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第三自然段;首先交代渡海东征的时间:1661 年 4 月 21日;还描述了那浩浩荡荡的阵容和气势。
第四自然段:接着写敌军企图凭借战舰大炮阻击。
第五自然段:郑成功沉着指挥我军取得了登陆台湾的初步战果。
引导学生第六自然段:后来写敌军求和,郑成功义正辞严予以拒绝。
在概括的基础第七自然段:郑成功采纳了台湾同胞“切断水源”的献计,上抓住重点语使守赤嵌城敌军投降。
第八自然段:最后写郑成功用长期围困的办法逼迫台湾城内敌军投降,终于在 1662 年初,收复了被荷兰侵略军侵占 38 年之久的台湾。
把每段的内容串起来,就简要地把这个事件说清楚了。
(二)讲述故事。
简要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讲述前可列一个提纲,也可在心中打个腹稿。
《郑成功收复XX》语文教案说课稿
![《郑成功收复XX》语文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73d45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5.png)
《郑成功收复》语文教案说课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2 教学难点:理解郑成功收复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郑成功收复的兴趣。
向学生简要介绍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郑成功收复的经过。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郑成功收复的意义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4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强调郑成功收复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作业布置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郑成功收复的读后感。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郑成功收复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对本次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分析:分析教材中关于郑成功收复的篇章结构,找出重点和难点。
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6.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郑成功收复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7.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
设计理念: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学理念。
这就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以学习能力为主的综合性能力。
因此我在本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上,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对类似事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语文s版五年级教科书第五单元第23课,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收复台湾和建设台湾。
是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使学生真正悟到“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基本规律。
以及对当前台湾问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将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五年级学生阅读、分析、理解问题的实际能力,依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了解荷兰侵略台湾,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意义。
2、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直观形象地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
3、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都是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证明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的中心是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同时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要点,确定本课的重点为:郑成功收复台湾。
这两个重点,我利用播放视频资料的同时让学生从史料中摘录有效信息的方法加以突破。
难点:郑成功怎么收复台湾,和怎么样建设台湾。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在预习的教学中,学生对台湾和黑龙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
台湾问题是现在的热点问题,这些因素配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都成为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再加上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分析、思考、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所以教师只要适时地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课程资源的重组与素材的选择:本课我选取的教学素材有历史教科书、参考书、相关课外资料、网络资料,以及在网上下载的歌曲和视频资料等。
3、教学过程的构思:尽可能地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勤于质疑、积极思考、深入分析、合作探究,去感知过去的历史,同时
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思想教育。
4、多媒体的运用:本课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歌曲《七子之歌》,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质疑、探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尽可能地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质疑,再通过探究学习去解疑,最后运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联系现实创新思维。
2、学法
信息时代的来临,需要人们有极强的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具备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从书本中、影像资料中分析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得出结论。
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设计:歌曲导入
我在教学本课时,首先让学生根据预习的学习,联系课文说说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更能进入本次课学习的状态,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新课学习:
(1)教师展示郭沫若先生的题词,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出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
(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
(2)默读课文。
如:荷兰侵占台的时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思考问题的习惯。
)
(3)教师展示思考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参照进军示意图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为什么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如何评价郑成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出示史料,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回答问题通过一句话概括施琅的观点,以及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回答问题的能力)
(4)师出示郑氏后代投降清朝图片:由学生归纳清军何时进入台湾?清朝何时设置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
(5)让学生分析课本上的动脑筋进入下一个环节(设计意图:这种过渡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迅速从前一个子目中走出,进入下面的学习。
)
(6)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着重辅导学生想象“这支在滔滔海浪中前进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的壮阔场面,仅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学生可能不太能理解场面到底有多壮阔,因此我组织学生计算:如果说一只船的长度是20米,多少只船连起来的总长度是“十几里”,学生很快得出是300多只船,学生自然而然会发
出感慨,然后让学生仔细看书本中的插图,感受高耸的“风帆”,同时展开想象:300多只这样的船排成船队该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小组间交流自己的体会?接下来运用同样的方法理解“风帆蔽空”、“战旗招展”,再通过多重形式的朗读来案首壮阔场景,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7)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具体描写敌我两只舰队作战的情景,相对而言写得比较详细,这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复述的重要内容。
学习时我会指导学生抓住“负隅顽抗”、“密集的炮火”、“团团围住”、“十几丈高的水柱”、“乱作一团”等重点词语,想象作战的激烈与艰难,感受郑军官的几只与英勇。
出示“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让学生说说郑军作战的过程,从而体会作战的严谨。
学生在训练说话的同时逻辑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样复述课文这个教学目标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
学生对作战的过程有了较深的了解,此时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作战方案,假如你就是郑成功,你还会怎样指导战斗,学生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积极性比较高,很快会投入热烈的讨论中,这样便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创新,细化作战经过,对课文的印象更为深刻。
(8)指名读课文第9小节。
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让学生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
最后学生齐读第9小节,感受台湾同胞的心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
五、重点分析和讨论:
在这个环节上,我首先让学生提出对本课中的不明白之处。
简单地问题可以由学生来解答,解答不了的由教师解释说明。
然后教师通过出示史料,让学生展示讨论题:通过材料你如何看待以郑克爽为首的郑氏集团亏顺清朝的?结合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施琅的观点。
清政府接受施琅的建议,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深入学生当中,适时参与,及时交流,活跃气氛,发扬教学民主,把教学的主体——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上。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
六、归纳总结:出示图表,说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设计意图:这样处理教材可以使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使学生学会处理教材的方法,即学习方法。
)
对于郑成功和康熙帝的了解,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结合当前南海问题说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性)
七、反馈练习:利用大屏幕展示习题,巩固重点知识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八、布置作业:分知识性和能力提升类两种题型,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
九、总结课文,延伸拓展
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已能深刻理解了,这时让学生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郑成功?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读中思考,体会其在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方面的意义。
并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十、板书设计:
郑成功
准备工作充分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官兵的勇猛善战
十一、师结束语:本课我们所学的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郑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要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