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科学下册 水和空气 4 认识空气课件 冀教版-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水和空气 4 认识空气》_31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水和空气 4 认识空气》_31](https://img.taocdn.com/s3/m/0d624771fe4733687e21aab9.png)
认识空气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我们周围充满空气。
2、科学探究:能借助其他物体(塑料袋、气球、扇子、水、粉笔、干砖块、吸管等)直接观察空气,在观察空气的活动中,会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和描述实验结果。
3、科学态度:对周围的世界的探究兴趣,会用证据说明问题,体会看不到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空矿泉水瓶,透明的杯子,卫生纸,透明的塑料袋,小扇子,盛有水的水槽,粉笔,吸管、干土块、气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不同方式的吹泡泡游戏导入。
板书:空气二、新课学习1、袋子里有什么?(1)展示3个塑料袋(袋口用绳子扎紧),第一个袋子是空的,不装肉眼可见的东西;第二个装水;第三个装一个苹果。
(2)提问:第二个袋子里有什么,第三个有什么?(3)提问:第一个袋子里有什么?怎样证明?(4)学生分组讨论,想办法证明里面有空气。
(5)师生共同验证。
(6)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听得到,借助水我们可以“看”的空气。
板书: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
2、找空气(1)提问:怎样可以找到周围的空气呢?(2)小组讨论方法。
(3)分组实验。
(4)汇报交流。
(5)得出结论:我们的周围充满空气,空气无处不在。
三、拓展训练我们怎样保护周围的空气?如:减少废气污染,多种树,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教师总结:保护空气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板书设计:空气周围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找到空气,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空气,并能正确归纳出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空气的存在。
最后通过比较水和空气,加深对两种物质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小学科学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4认识空气小学科学冀人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4认识空气
![小学科学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4认识空气小学科学冀人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4认识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e1fc462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e.png)
认识空气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认识空气》是学生探究空气的入门课。
它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提出“它是什么样的”和“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使学生知道空气的性质固然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探究空气的性质,证明空气的存在并占据空间,获得观察、实验、搜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受到归纳与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2、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
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空气具备的基本物理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
2、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渗透环保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在学生学会运用感官观察物质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体会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的科学研究方法。
这可以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亮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难点: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四、教学准备:学生:小杯子、塑料袋、扇子、粉笔头、气球、吸管、报纸教师:食品盒、新铅笔、新铅笔盒、一大一小两个玻璃杯、两根蜡烛、火柴、报纸、6个盛满水的水槽、5张实验报告卡。
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创设情境1、同学们,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咱们班上课,看大家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同学们对上好今天的课很有信心,对吗?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几件很重要的礼物,就装在这个神秘的盒子里,到底是什么礼物呢?谁愿意上前来摸摸看。
2、分别请两位学生台前摸物品。
前两位学生分别会摸到新铅笔盒或是新铅笔。
对于学生摸出的不同物品教师适时进行评价。
3、再请两位同学台前摸物品。
第一位同学会什么也摸不到。
第二位同学也会什么都摸不到。
4、真的没有了吗?大家想不想仔细瞧瞧?老师慢慢打开盒子,将盒子内部朝全班同学倾斜,让大家看清楚。
冀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4 认识空气 课件
![冀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4 认识空气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0bc170f705cc175427096c.png)
球为什么都是鼓鼓的?
活动一:
先把手放在鼻子 前面,用手掌对 着鼻孔,感觉一 下自己的呼吸。
活动二:
请用手捏住鼻子 和嘴,看看能坚 持多久?如果坚 持不住就不要坚 持了。
人离不开空气,否则会因缺少空气窒息而死
观察空气
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
应用与拓展
比较空气和水
猜猜看
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来摸不着, 无孔不入变化多, 动物植物都需要。
空气
冀人版 科学 一年级下册
《认识空气》
王芳
在哪里可以找到空气
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的材料找一找空气
为什么从高空降下来的降落伞会“盛开”呢? 是什么东西使降落伞撑开?
看不见的空气颜色
气味
水
没有
颜色
没有
空气
颜色
没有 气味
没有 气味
味道
没有 味道
没有 味道
形状
透明
没有 固定形状
没有 固定形状
透明 透明
状态
液体 气体
同学们,你们周围被空 气包裹着,但你还能被 别人看到,为什么呢?
汽车尾气
工业污染
沙尘暴
吸烟
给人类的身体健康 带来很大的伤害
保护空气 保护大自然
最新冀人版一年级科学下册4认识空气课件
![最新冀人版一年级科学下册4认识空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2d21aa83c4bb4cf6ecd118.png)
小结
空气是一种 (没有 )颜色(没有)气味
(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
动物、植物、 我们人类都 离不开空气。
鱼类和很 多植物都能在 水中生存,说 明水中有空气。
农大业量污燃染放 烟汽花车爆尾竹气
雾工染吸污业霾烟 染污
空气污染会严重的影响 我们的身体健康!
爱护环境,保护空气,从我做起
完
谜语: 谜底:空气
情境与问题
篮球、塑料袋为什 么都是鼓鼓的?
里面是空气吗?
哪里有空气?空气 的特征是什么?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 气呢?一起来开动脑 筋想一想吧!
2. 观察空气
看一看。
闻一闻。
捏一捏。
【相同点】
流动
能流动
能流动
【不同点】
状态
得到
空气
气体
看不见,摸不到
冀人版一年级下册科学《4认识空气》
![冀人版一年级下册科学《4认识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272e05c6a8956bec0875e35e.png)
2.作出假设
•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 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新课程标准》
•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 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 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新课程标准》
• 科学猜想不仅仅是在课前,在探索过程中, 或者得出结论后都可以安排猜想的环节。
3.制订计划
•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 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 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
论、交流。。 ——《新课程标准》低段
5.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 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 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 。 ——《新课程标准》低段
• 科学探究目标
• 1.能借助其他物体感知空气的存在。 • 2.能初步感受到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 3.能用多种感官观察空气的特征。 • 4.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空气的特征。 • 5.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 科学态度目标
• 1.能对找空气和观察空气的特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2.能如实描述空气的特征。 • 3.能从多个角度对空气和水进行比较。 • 4.愿意把自己以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交流分享,能按教师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比较空气和水
颜色
没有颜色
没有颜色
比较空气和水
颜色 气味 形状 透明 流动 形态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 固定形状
透明
会流动
液体
没有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固定形状
透明
会流动 气体
怎样保护空气?
教学目标
• 科学知识目标
• 1.能举例说出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 2.能说出空气的基本特征。 • 3.能说出空气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水和空气 4 认识空气》_3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水和空气 4 认识空气》_3](https://img.taocdn.com/s3/m/0f4dab581ed9ad51f01df2bf.png)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水和空气》第4课《认识空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围绕“特征和性质”这一组统一概念的学习进阶为主线,侧重培养比较和分类的思维方法,注重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探究和思维活动,(其中比较、分类是核心)认识自然界各领域中个别事物的显著特征。
本课时在学习了我们的感官和认识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空气。
教材设计了“找空气”和“观察空气”两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知道空气的存在和空气的特征。
应用与拓展环节则是通过比较水和空气,加深对两种物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道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热情很高,但由于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直观观察,因此,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是相对较少的,这为本课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本课与“认识水”一课探究过程类似,学生在第一课已经学习了用感官对水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为本课学生探究空气的性质提供了方法支持,并且水与空气的性质有很多相似之处,便于知识迁移,有利于学生理解空气的特征。
另外,一年级学生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自我意识逐渐萌发,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随意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基本性质。
2、能说出空气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1. 能借助其他物体感知空气的存在。
2. 能用多种感官观察空气的特征。
3. 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空气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找空气和观察空气的特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和认识与同学交流分享,能按老师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1、认识到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2、要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生能够说出空气的基本特征。
难点: 能用多种感官观察空气的特征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空气的特征。
冀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第一单元《水的空气》PPT课件
![冀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第一单元《水的空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2dc99afd0a79563d1e720a.png)
注意事项:
分工合作:动手的、观察的、 记录的、汇报的
轻轻搅拌、不要碰到容器的 底部和侧壁。 一定要注意安全。
要汇报的内容
• 搅拌后糖还能看得见吗?
• 糖刚开始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呢? • 糖还在水里吗,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 因为有你,小鱼游得欢畅;因为 有你、我们才有了生命;因为有 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盐水
红糖水
白醋
水
温馨提示:
1、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各组员认真 地进行观察研究,做好记录表。
2、注意桌面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水的“旅行”
1、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里,你有什么发现?
水会流动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水的形状会随着 容器形状的不同而
改变
。
像水这 样没有固定 形状,会流 动的物体叫 做 。
没有颜色 、 没有气味 是: 没有味道 、 透明
辨认的方法
一、看:颜色、形状
二、闻:气味 (闻的方法要正确)
三、尝:味道(尝的方法要正确)
温馨提示:对不认识的物体,
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 更 不能随便尝,以免中毒,一定 要记住这一点。
观察水记录表
方法
看 闻 尝 … 水的特点 没有颜色、透明的
没有 固定形状
气体
沙尘暴
汽车尾气
工业污染
吸烟
保护空气 保护大自然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一步:把水 放进量杯 中,再把 沙子放进 去。 第二步:用木 棒搅拌
冀人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全册)
![冀人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513021eda38376bae1fae43.png)
哪一组把实验 结果画在黑板 上呢?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沙能不能溶解在水中? 沙在水里的什么位置呢?
太阳给予了我们什么?
它给我们带来 光明和温暖
太阳光非常刺眼
太阳光非常刺眼,我们不能直 接观察。
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 眼睛!
呃 受不了 热… …
戴上帽子,遮挡一下阳光,感觉好一点。
温度和太阳光关系真密切呀!
阳光下的温度
太阳除了给予我 们光和热,还有 别的吗?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路灯
谢谢观看
冀人2017课标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空气
找空气
动手操作
观察空气
用 鼻 子
用 眼 睛
用 手
闻看捏
没 有 颜
没 有 气
没 有 固 定
色味 形
状
闯关小游戏:
1、吹气球时,是( )把气球充得圆圆的 2、树叶是( )色的,空气是( )色的 3、空气是( )味道 4、我们每天呼吸新鲜的( )
高铁 使出行变的更快捷
收割机
使收获变得更轻松
多媒体电脑 变得更加有趣
使我们的学习
手机、电脑、网络
使距离不再遥远
太阳能热水器 节能环保 用热水很方便
科技产品会不会有副作用呢?
机器噪声 影响健康
汽车尾气 污染环境
喷洒农药 杀死害虫
农药残留 有害健 康
近视、颈椎变形、影响学习、 智力下降等等。
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 电动车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下册4.认识空气(1)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下册4.认识空气(1)](https://img.taocdn.com/s3/m/eb8709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0.png)
(二)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生活中有哪些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 •轮胎、足球、篮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拓展小结
• 空气对我们至关重要,很多地方空气正遭受 污染,我们要怎样保护空气呢?
• 植树造林,绿色出行······
•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下课
(二)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注意事项: 1.杯口竖直缓慢向下 2.取出时要擦拭干净杯口
(二)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学生尝试:在杯子倒扣置水槽时, 将玻璃杯倾斜,视察有什么现象? 纸巾又会怎么样?并想想为什么?
(二)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实验结论:在杯子竖直缓慢倒扣入 水槽时,杯口有一团空气聚集占据 空间,阻隔了水与纸巾的接触,所 以纸巾未浸湿,当玻璃杯倾斜时, 空气跑出,水接触纸巾,纸巾浸湿。
认识空气
(一)复习导入
•空气的特征是什么?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气体
(二)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我们知道水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呢?
(二)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 教师演示: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 压紧,倒扣不掉,杯口向下竖直缓慢地把 整个杯子压倒水槽中,静置几秒,竖直拿 出,将杯口擦拭干净,取出纸巾视察是否 浸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