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摘要在教学中师生交往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使学生在有效课堂交往中得到全面发展。
本文从分析我国教学中师生交往现状和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现代教育背景下师生交往的特点,探索构建和谐师生交往的对策,以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这种师生间、学生间的广泛交往与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现代教学理念下,师生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两者各具独立人格且完全平等,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和表现的最好形式便是课堂教学交往。
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
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快乐。
一、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交往的社会,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交往,20世纪50年代开始,交往理论开始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迅速扩大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这引起西方哲学家对交往理论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结果使交往理论获得重要的进展,交往理论也因此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理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引言新课程理念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在于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来探讨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和特点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2.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新课程理念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3.强调课程和教学的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制定,同时教学也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这些特点使得新课程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理念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引导者。
因此,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2. 推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课堂教学也开始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互动问答等。
这些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本身。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行为。
结论新课程理念的推行,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受到教育系统的关注和培养。
而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和特点,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授课教师黄桂蓉授课内容第一章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第二章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第三章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新技能第一章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目录一、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新思维三、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四、新课程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五、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设计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设计[导入案例]不说话的老师一位美国小学老师来我国访问。
一天,他向一所小学的校长提出他来上一堂课。
这可难住了校长:这位美国老师一句汉语都不会说,我们的学生一句英语也听不懂,如何交流?这位美国老师表示不需要说话,也不需要翻译。
于是,课便开始了。
老师走进教室后,示意同学们先离开教室,然后每四个同学为一组,每组放了一个蜗牛,一盘牛肉,一盘粮食,一盘蔬菜和青草,一杯有盖的热水,一杯带盖的凉水。
做好准备后,他示意同学们进来。
同学们走进教室,惊喜地发现讲台上还站着一位外国老师。
他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然后做示范:先把蜗牛放在热水杯的盖子上,蜗牛爬来爬去,烦躁不安。
再把蜗牛放在凉水杯的盖子上,蜗牛一动不动,静静地趴着。
不用说话,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蜗牛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上是无法生存的,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温度。
然后,把蜗牛放在有肉的盘子里,蜗牛不吃。
放在有粮食的盘子里,蜗牛也不吃。
放在有蔬菜和青草的盘子里,蜗牛慢慢地小心地吃了起来。
同样不用说话,同学们也已经知道了蜗牛吃的食物是蔬菜和青草。
一节课没有说一句话,同学们明白了蜗牛生存需要的温度,蜗牛所吃的食物,而且是在活泼愉快、亲自参与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
问题:①这位美国老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②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析]:本案例中,美国老师让学生亲身参与蜗牛生活习性的研究,活动中,教师没有传授、告诉,只是向学生们提供了教学的对象、内容和组织化条件,而学生却以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都投入了学习研究的实践活动之中,寻求发现、获得。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阶段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阶段总结为了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决定以“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一目标、自学、交流、质疑、检测”的五步教学法作为依托,研究适合我校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教育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
五步教学法的启用,对创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核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一所教学有特色,课堂有亮点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1.结合教学模式构建五步教学法: (1)目标(2)自学(3)交流(4)质疑(5)检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科教学要求,“自学”环节可有可无,自主安排。
通过各学科组的参与研究、实践,在终极成果上,形成富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实践模式。
2.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有、自学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一种自我需要。
3. 课堂上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中发挥团体合作意识。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要求1.划分学习小组,本着好中差相互搭配的原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划分课堂学习小组,每小组4人。
2.教师每节课的讲解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3.语文、数学、英语学科,1-2年级不留书面作业,3-6年级每天每学科可留不超过20分钟的课外作业,其他学科的作业一律当堂完成,不得留课外作业。
四、回顾历程3月15日市学院孙院长来我校进行调研,孙院长向校领导详细地阐述了“五步教学法”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使校领导眼前为之一亮,决定进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即“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何不同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何不同?怎样的课才能算得上是一节好课?(1)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课程改革,将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有六大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改革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对有一定教龄的教师来说,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要突破以往的成规相当的难。
新的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只有找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改革。
对照新课程理念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这些课堂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有:首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教师是“传道者”。
而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并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
其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科本位。
而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一味认真听讲、机械回答问题、认真记好课堂笔记等,属于典型的接受式学习方式。
而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将改变一味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搜索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人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生活的关切,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取向。
最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分注重教师的知识霸权,教师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
而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将使教学活动的框架发生根本性变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首先介绍了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特点。
接着讨论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包括教师不再是单向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角色。
同时也分析了学生角色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学习,培养综合能力。
文章还探讨了实施新课程理念所面临的挑战,如教师素质不足、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
展望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了注重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变革、挑战、展望1. 引言1.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概述新课程理念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这一理念下,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挑战。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要求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一切向学生”,而是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和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跨学科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和思考。
新课程理念也要求学生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参与课堂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充满着挑战和机遇。
2. 正文2.1 新课程理念的内涵新课程理念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引言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并介绍一些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1. 课程设计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课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1.1 学生参与在课程设计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讨论课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参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1.2 实践体验新课程理念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加入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
通过实践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1.3 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
项目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教学策略除了课程设计,教学策略也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2.1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下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和项目。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和互助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说课
教学方法的运用
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 优化。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考试、 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全面评
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标准的制定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 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价结果的反馈
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 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 的学习进步。
详细描述
针对评价机制改革的挑战,教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需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如表现性 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05
总结与展望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果与不足
成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加注重 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 质。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也取得 了显著进步,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和课 堂节奏。
03
说课技巧与实践
说课稿的撰写
明确教学目标
在撰写说课稿时,应首先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 目标相一致。
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课稿中应突出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 学节奏和深度。
详述教学步骤和方法
说课稿中应详细描述教学步骤和方法,包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如何组织课堂活动等。
分析案例特点
在案例分析中,要深入分析案例的特点和亮点, 以及案例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总结案例经验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 供参考和借鉴。
04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挑战与对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9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9篇)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9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关于有效的话题已经不是初次接触了,但是学习了本次的材料让我对有效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学习无止境,我们要保持学习状态。
本材料分别从定义,现状,基本特征,构建理念,实施几方面进行阐述。
想学说说关于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的体会,有效教学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重点不是要不要设立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而是怎样设立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
我想我们可以从可测性目标开始,可测目标是教学环节设计的基础依据,也是教学的灵魂。
对于有效来说,更是非常容易检测,这比一些泛泛而谈更有操作性。
有效课堂教学应该呈现精细的教学环节有效的课堂需要有效的教学环节来层层相扣完成,他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而不是独立的!曾见教师设计教学是板块式的,一个目标一个板块,这样的后果就是,一个目标没有了,一个板快也就消失了,我实在不太理解这样的教学思维,个人认为,课堂上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怎么可以是独立的呢?教学环节是承上启下的。
我们还要注意教学设计的生动性,趣味性等。
在备课过程中把精细的环节都设计好。
有效课堂教学应该处于最佳的投入状态主动投入学习的效果优于被动投入,这需要我们精心的教学环节,更需要有教师的语言做引导,如果注意观察,我们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课堂语言上的问题,因为备课时候我们可能更多的考虑的材料准备,环节设计,而一些细小的环节就被我们忽视了,却不知,正是这小小的忽视影响了我们的整体效果!是授课过程中,提问的设计,要明确问题的指向性,让学生清楚明白教师要学生回答什么?而不是能回答却答不到教师所需要的点上。
新课标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学生中心: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
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创设、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3. 注重过程评价: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4. 整合课程资源: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教材、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创新教学方法:新课标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6.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如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作业内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展历史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教学是历史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开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学问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学问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
学生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子,是我们教师经常思索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是学习新知的前提老师应当创设好玩的教学情感,鼓舞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留意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协调,选择一些切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作素材,或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志来激发学生的情思,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从而到达学生欲罢不能的效果。
就情境创设的方式而言,可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敏捷运用。
或依据新旧学问的结合点,细心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动机;或用现代技术手段虚拟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历史气氛中,与历史人物共思维、共行动,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踊跃情感;或用活动地图再现历史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进展描述,激发学生的爱好和热忱等。
二、合作互动是能动的学习新知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参加者,其干脆作用就在于促成学生的主动;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性,是自我开展的探究者、建立者和参加者。
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开展的互动过程。
通过交往,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同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沟通,实现互动,相互勾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师生到达共识、共享与共进,表达教学相长的真谛。
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学习生活中促成学生学会学习和人格的安康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de课堂教学改革
1 、回忆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3 、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的性质及其用途;
4 、设计和完成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的性质
化学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
概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的性质;
2 、能运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的性质解释和解
活动型
民主型 自主型 开放型 多元型
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
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
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原有平台
25.07.2024
新的平台
2
一、教学目标由单一转为多元,由重视预 设到同时注重生成。
1、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是统一的整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总是伴随着认知活动发生 发展的,同时反作用于认知。因此它不是可以通过 讲授得到的,而必须通过创设情境、制造氛围,通 过学生的体验和领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生成和 发展。
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性质的探究,保
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
的兴趣;
2 、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
25.07科.202学4 精神。
9
3 、教学策略
(1)正确确定预设目标 主体性:学习目标描述的主体是学生。 综合性:三个维度综合陈述。 层次性:按学习水平由低到高陈述。
25.07.2024
18
案例一:
福建一位中师毕业自学成才的数学教师培
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经验:先花一年的时间,一 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概念、一个公式、 一个例题地教学生读,比讲授法还讲授法。在 这个过程中,他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 数学书是可以这样看懂的。第二年,学生就学 会了自己看书,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 家去听课时,一道例题,全班竟会用 12 种方 法进行解答和分析,使学生领略了自主学习的 魅力和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读书心得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读书心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阅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这本书,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目标。
一、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除了知识传授外,课堂教学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体验,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三、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课堂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同时,教师还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五、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
同时,评价标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需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领路人,学生本人是发展和成长的主体。
教师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答案显而易见。
为此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授人以渔”。
一、课堂教学以“学”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且有见地地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实现学生本身价值的自我超越。
课堂教学活动中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离开课本现成的知识,以自己的阅历、收集储存的知识或社会实践经验来回答,给学生提供探索意识,提高学习热情,丰富知识基础。
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中,让学生以自身的兴趣和判断力获取知识,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二、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真正为学生搭建合作意识和发展协作能力的平台。
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为他们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例如:对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要鼓励学生产生更多、更新,甚至是独特的想法。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从而在相互补充、完善和共同参与中,共享成功的快乐。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懂得,在尊重、理解和欣赏他人的同时,也能使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三、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大多数学生学习困难与过重的学习压力有密切的关系,解除压力,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
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习潜能可得到更好的发挥。
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拓展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应该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讲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创设一个有吸引力、有魅力的课堂,教师的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能使每个学生获得自信,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那么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园地,迈向成功的阶梯。
一、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新课程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的地方越来越多,力求使每个学生都经历探索过程。
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和有趣味的教学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带着探求知识奥妙的愿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运用多媒体制作具有时代性,趣味思维为目的课件,并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游戏。
这些都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爱学、积极主动,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氛围。
二、因材施教,多维合作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传授知识的场所,而应当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思维灵感的“乐园”。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要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相同的知识,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就要使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缤纷世界。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既不能过难、过深而够不着,又不能太简单而缺失挑战性、新颖性,使学生感到乏味或疲惫。
因此,教师应因人施教,打破过于划一的进度和方法,让课堂多样化。
多维互动让每位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都能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既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又注重开发每位学生的创新潜能,不搞统一化,标准化,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成功体验,都能学有所得。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
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
• 传统课堂提倡周密的组织和严格的课堂纪律, 强调“形聚”,为的是保证既定教学任务的 顺利完成。由于传统课程内容比较远离学生 兴趣或需要,加之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和师 生之间缺乏信任与内在融洽等诸多原因,传 统课堂很容易“神散”,如不严格纪律,再 造成“形散”,课堂教学就无法维持了。所 以课堂教学不能不强化外在的和形式上的规 范性约束。但这种课堂教学无法完成新课程 的教学任务,与新课程提倡的“课堂应给予 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
•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和方向是“评价主 体多元化”,问题是,除了学习成绩 的评价是刚性评价,由教师主导的文 本评价和由学生主导的过程评价如何 防止其流于形式或混入暗箱操作。
• 新课改加大了选修学分,学生学习的自 由度加大了,但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 不同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别,所能开 出的选修课差别甚大,“肯定会发生新 课标上有要求但我们没有相应的教师能 教的问题”。
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
学习状态,教师不要总想如何去控制、支配学
生
。
五、避免走进僵化的模式
• 在新课改实验区,不少教师由于种种误区,在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
• 原因之一:有的教师将新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 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 和方法样式的变换上。
• 新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却没 有减少内容含量,这对老师的教学是一 个极大的挑战。
一、课堂教学越活越好吗?
•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要做到这一点,说容易,再容易不过;说 难,难之又难。当学生真地动起来后,新 的担心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 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没听明白,纪律 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
教师如何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问题。
理想课堂是什么样的呢?
一、从状态看,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
有人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预备,犹如一根长长的甘蔗,能从不甜的一头吃起,是怀着“后面能吃到甜的理想”。
但这样的做法会出现一个问题,在吃的过程中总感觉不到甜味,会不会产生这根甘蔗不甜的认识而放弃吃这根甘蔗。
推而广之,教育中有没有因为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放弃学习的。
一种放弃是辍学、弃学和逃学,最常见的放弃是身体逃无可逃而选择心逃,课堂上那些神情冷漠、目光呆滞的学生告诉我们,他们的心已不在课堂,不在学习中了。
试想一下,如果允许,有多少学生会选择从我们的课堂上逃走?绩优生逼着教师钻研教材,绩差生逼着教师改进教法。
让学生能继续吃甘蔗就要让他们能吃到甜味,愿意到课堂上学习首先应该是课堂学习有快乐,因此我愿把目光放在学生的脸上,放在学生的眼神中,我希望读出他们因为受重视而自尊自信,因为课堂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而充满渴望,因为参与其中而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因“有所得”而“欣欣然”。
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经历思考、体验、交流、归纳的过程,特别是在课堂中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二、从投入和产出看,理想课堂是有效课堂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一是难以化解课时紧、任务重的问题;二是难以处理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发生过程和巩固概念的时间分配问题。
经常出现拖堂现象,课堂小结也来不及作。
课堂生成的成功与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重要指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严重失衡主要原因是:①问题往往铺得太开;
②引入的问题容量过大;③问题设计针对性不强;④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常常影响着课堂的节奏;⑤学生的水平差异对课堂教学中过程与结果的时间分配也有一定的影响。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有意义有价值的讲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相结合是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解决时间分配问题,主要是正确处理好教学中教师讲授和学生探究之间的关系。
这里我们以处理课堂中教师的讲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关系问题,来谈谈处理的过程中尺度的把握。
我们可以用上图来反映一节课中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情况,图中标尺一端表示教师讲授,另一端表示学生的探究活动,游标所处的位置可以反映一节课中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度的把握。
有以下一些因素影响游标的位置:①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教学内容越抽象、难度越大,需要教师发挥的作用就越大,课堂上教师的引导讲授的内容往往就越多;反之,相对简单,直观具体的问题学生的自主作用发挥的越大,游标就越往左;②学生程度,往往学生的水
平越高、程度越好,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需要教师讲的就越少,游标也就随之越往左;相反学习水平低,能力差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就大,需要教师帮助的方面就多,教师的讲授往往显得特别重要,这时游标就偏右。
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也常常影响游标的位置,如果教师不熟悉学生,可以先通过问题投石问路,一旦发现问题,课堂应及时调整策略,以免影响目标达成;
③课堂不同时段,一般情况下,在课开始和结束的这两段时间内,教师的引导讲授和概括总结相对多,游标偏右,而在中间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游标偏左。
我们提倡有提升作用的讲述,要讲在核心处,讲在要害处。
事实上,决定讲授与探究的度往往是以上甚至更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应变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是为了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预设和生成是辨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和谐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缺乏生命活力。
因此,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成,从而让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和谐融合中焕发生命活力。
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知识体系的高度来准备,在备课时要关注学生已有认识基础,更要关注本节知识对以后学习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件告诉与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学习的本质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所以课堂教学不仅仅着眼于当前的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更应注重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这也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且充满活力。
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
好的一堂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留给学生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幕,激励学生一生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这也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
教学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
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践,如果教师能把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都能渗透全新的教育理念,都像设计一件艺术珍品一样去构思设计而成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一定能深受学生的欢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