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形图入库数据检测方法探讨
地形图数字入库应用分析

信息系统 , 而建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的重要数据源就是现
有数字地形图 , 这些数字地形图的存储管理主要还是以文件 的
的建 立 等 。《 基础 地 理信 息要 素 分 类 与 代 码 》 G B19 3 ( T /3 2
—
形式进行管理 , 即主要以C D A 格式的文件存储在磁盘上 。由于 数字地形 图数据模 型与G S I数据模 型存在差异性 , 目前的GS I软
上
输 l到 Ma if { J pn o
图。经过检查 修改 、 信息化 等一 系列过程形成最终成果及数据 入库 。②用全站仪配合笔记本 电脑或P A D 掌上 电脑, 将观 现场
测数据实时转换 为图形 , 现场对建筑物 、 线状地物 、 点状地物及 地貌等 内容进 行编辑处理, 室内进行简单 的图面整饰 、 检查修 改、 信息化等工作 。该方法实现 了便携式电脑 电子平板与小巧 电子手簿优势的完 美结 合, 成功解决 了野外数据采集时由于采
地 要 素 编 辑 ,属 : H检 修 改
成, 并转换成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的数据格式 。其作业方式主 要有 两种: ①用全 站仪 f 全站仪 记录卡) 配合 电子手簿 现场 绘制 草图完成 地物 、 地形 的野外数据采 集, 内用数字化成 图系统 室
将观 测数据转换 成图形, 并对照草 图编辑处理 , 成数字地 形 生
对 于 平 板仪 测 图 的成 果 资 料 , 采 用 扫 描矢 量 化 方 法 获 取 先
数据 , 再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具体方法是 : 测绘原图经扫描后 ,
利 用 G o a30 件 进 行数 字化 采 集 ,检 查 修 改 后 输 出 Mai ew y . 软 pMo
数据一套。经二级检查后输 出A t A a 20  ̄据一套 。作 uo DM p 0 0 C 业流程如图2 所示 。
地形图更新的数据监理与数据入库子系统设计方案探讨

地形图更新的数据监理与数据入库子系统设计方案探讨作者:周玲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目前所从事的数字化地形图数据库建设工作的相关经验,着眼于地形图数据库面临不断更新的需求,基于基础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数字化地形图数据更新、数据监理、数据入库模块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图;数据更新;数据监理;数据入库中图分类号: P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 引言为了规范地形图管理工作,提高地形图的工作效率,不少地区的规划管理部门都在开展数字化地形图的建库工作。
数字化地形图建库工作的核心是建立现势性强、动态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合一的地形图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图文一体化地形图管理信息系统。
地形图数据库和基础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后,在数据库和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土地市场日益活跃,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的变化非常大,为了满足规划管理的工作需要,同时为了便于解决规划建设纠纷,必须将采集的最新信息更新到地形图数据库中,形成最新的现势数据库。
在更新数据库的同时,为保障数据的合理性、逻辑一致性、完整性,提高数据检查的工作效率,有必要设计相应的数据监理和数据入库模块。
1数字化地形图数据更新模块设计数字化地形图的数据库更新是依据规定区域内地表变化的现状,修正信息载体上相应地形图和地形要素的内容,提高其精度和保持现势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为基础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所管理的数据被广泛用于政府、规划局等各个社会部门,所以,及时准确地完成已有数据和现有数据的更新入库对整个系统应用非常重要。
(1)数字化地形图数据更新机制的建立①实体校验机制。
在更新数据入数据库的时候,系统根据实体变化的校验机制,来判断库内已有实体是否发生了更新的操作,从而决定是否将当前的实体写入数据库中以及将库内原来的实体写入历史数据库中。
②实体增量存储机制的建立。
在数据写入数据库的时候采用增量存储机制,减少数据库的冗余。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应用探讨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应用探讨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也逐渐成熟,作为一项先进技术已经在地质勘探、城市规划和管理以及农业生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为其提供可靠、高效、精确的信息支持,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
然而,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该技术在地质勘探、城市规划和管理以及农业生产等领域中的应用,以期为从事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引言:数字化地形图是指以数字形式记录的地形图,其重要性在于可以方便快捷地提取和分析地形信息,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技术有多种,如GPS测量、摄影测量、激光测量等[[1]]。
本文旨在对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其具体应用方式,以满足城市经济建设的具体需求,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方面,积极探索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推动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优点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是将传统的纸质地形图转化为电子地图,并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具体的定位和绘图,从而获取高质量、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与传统纸质地形图相比,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形和地貌条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的地理环境需求。
二是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能够将地形图数字化,实现测绘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存储,降低了人员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可以直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注、编辑等操作,减少了纸质版地图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占用和消耗。
四是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度要求,能够为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地理信息支持。
浅析城市信息化地形图的入库数据质量检查

实体的属性信息 , 例如房屋的面积 、 楼层 、 所属街道 、 门
牌、 测量 时 问 、 绘人 员 , 至于屋 主 的信息 等 , 测 甚 都可 以
() 2 点符 号基 本要求
所 有 的点符 号应 是 一 个 完整 的符 号 , 允 许 用 散 不
信息 化要求 : 即存储点 、 、 线 面空 问要 素 的定 位点 、
定 位线 、 架 线 、 骨 轮廓 线 , 弃用 于 图式符 号表 示 的辅 舍
助线 划 。
图属一 体化 要 求 : 空 间要 素 及 其 属性 一 体 化 采 即 集、 一体 化 存储 。
对象 完整性 要 求 : 即保 持 地 物 等 空 间 对象 的整 体
息 一 体 化 建 库 的要 求 。 其 质 量检 查相 对 于数 字 地 形 图 在拓 扑 关 系 、 辑 一 致 性 等 方 面 又 有新 的 要 求 。本 文从 信 息 化 逻
测绘对地形 图的质量要求 出发 , 讨城 市地 形 图图属一体化 数据 库设计及入 库流程 设计 , 着重 分析 了信 息化地 形 探 并
一
供 详尽 的信 息服 务 。
信息化地形 图的数 据质量 检查 , 不再 局限 于对数 字
整体。 () 、 3 线 面状要 素基 本要 求
化的几何 图形 信 息进 行简 单 的拓 扑 检查 、 悬挂 点 检查 、
不合理断线检 查 、 自交叉检查 、 重叠检 查 、 间逻辑 检查 空
地形 图数 据入库 过程 就是一个 按照信息 化标准 的 要求, 对数据质 量进 行检查 和排除 问题 的过 程 。最 终入
库的信息化地形 图数据必须满 足 G S数据库 的标 准 。 I 3 1 数据 库设计 . 数据库 的设计 包 括 以下 几 个方 面 : 先 是 数 据 代 首
ArcGIS中数字化地形图快速入库的方法与技巧

38
湛诗敏:ArcGIS 中数字化地形图快速入库的方法与技巧
2022 年第 7 期
相关技术如下。 2.1 直接转换法 直接转化法主要是通过修改原有 CASS 配置文件的方
式,将 DWG 格式的文件转化成 SHP 格式的文件。从实 际应用角度来讲,需要在 CASS 在系统目录中额外添加新 的配置文件,这其中配置文件的类型涉及到了图元索引、 属性表等相关信息。图元索引又涵盖了图层、编码、图元 等数据信息。属性表则主要指的是不同图层的具体结构以 及属性。需要综合入库的具体标准,以及当前的相关规范 合理的进行文件参数的调整,确保 Cass 软件最终能够直 接输出 SHP 格式的指令,由此便完成了数据格式转换。
不同图层落实精准检测和数据输出。比如可以将居民地
及设施点、居民地辅助点进行集中转化原始图层名称为
respt,将其转化之后可以归类到居民地及设施点分类中, 映射图层命名为 RES-PT。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点线 面等多个元素的系统性转化,具有较强的条理性。 4 数据入库质量控制分析
在 DLG 数据经过转化之后,产生新的 SHP 格式数 据文件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以及质量检查,确保无损之 后才可以应用到入库操作中,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检查数 据的要素编码、目标数据属性、拓扑分析、数据融合、 质量检查等内容。
综合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来讲,为了进一步提 升区域规划的合理性,加强既有土地的利用价值,利用测 绘工具打造数字化地形图,已经成为了多方关注的重点。 而数字地形图数据本身的应用范围较广,能够作为最基础 的测绘成果应用于城市发展建设中是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 的重点任务。而综合我国当前的数字化地形图规划情况来 看,要建立在满足城市规划以及施工建设等多项需求的基
39
数字地形图数据入库质量检查方法探讨

数字地形图数据入库质量检查方法探讨摘要:为了规范地形图管理工作,提高地形图的利用率,不少地区的规划管理部门都在开展数字化地形图的建库工作。
本文基于基础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数字地形图数据入库质量检查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地形图;数据编辑;质量检查实际作业中,传统的图纸检查并不能满足数字地形图数据入库的要求,只有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屏幕检查(机查)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
所以使用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建立完善的数据检查体系对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数字地形图数据的编辑地形图数据编辑的一般步骤如下。
1、测量控制点对测量控制点中已有的GPS点、三角点等利用国家大地控制点数据库中的数据直接进行坐标展绘,水准点根据外业调绘成果表示。
数学基础,包括坐标系、高程基准、地图投影、分带方式、分幅和编号是否正确,以及内图廓、公里格网及其间隔是否符合图式要求,内图廓、公里格网不能存在多余节点。
2、居民地及其附属设施居民地依据外业调绘片进行编辑,编辑时应注意:1)调绘片上不依比例尺房屋用红色表示,半依比例尺房屋用蓝色表示,作业时注意区分。
普通房屋作为放牧点时,按普通房屋采集,并赋相应属性。
2)街区以调绘片表示的形状构面表示。
3)大型的、有纪念意义的、有方位意义的独立地物要测注高程。
4)围墙按调绘片以有向线表示。
3、管线管线应按外业调绘片表示,电力线电压数以伏特数值标注。
4、水系及其附属设施注意修改水系及其附属设施描绘采集时位置不准确和方向错误的边线,使其保持光滑、流畅。
河(渠)编辑时,应保持其连续贯通以保证河流形成河流网,还应特别注意:1)河流之间、河流与湖泊之间汇合口衔接关系正确、自然、不倒流。
2)双线河(渠)必须构面。
3)所有单线河流、结构线均应绘为有向线。
4)不同属性的面状水域应绘出交汇线。
5)依比例尺表示的河流、运河、沟渠、时令河、干涸河,以及单线河或双线河穿越的湖泊、水库、时令湖、干涸湖等,在双线或多边形中心线上采集河流结构线,与单线河流连接共同构成河流网络。
数据地形图入库解决方案

2000地形图入库解决方案1目的和意义本工艺流程旨在描述大比例尺2000地形图制图数据如何快速提取要素数据,并进行后期的入库整理,为作业员提供完整而便捷的技术流程与软件操作指导说明。
2准备资料2.1原始资料(1)某一区域1:2000比例尺的矢量数据数据格式为AutoCAD 2000 DWG格式(2)外业调绘资料包括调绘底图和补测数据。
调绘底图包括纸质和扫描数据,扫描数据格式为JPG;补测数据为AutoCAD 2000 DWG格式。
(3)测量控制点成果数据为文本文件〔txt〕,坐标系与立体测量矢量数据同。
(4)相关技术要求。
2.2已准备资料根据?2000地形要素代码.pdf?和?2000 要素分层及属性内容?,制作以下配置文件:(1)2000数据入库方案.sch;(2)2000符号库.sym(3)标志点对照表文件.ipc2.3软件准备(1)Geoway3.6(2)Cass9.13工艺流程图4工艺流程详解4.1建立编辑工程〔同时导入原始数据〕(1)利用cass9.1软件,翻开数据,地物编辑/图形属性转换/编码转图形/批量处理选择2000入库数据编码转图层对照表.txt2000入库数据编码转图层对照表格式如下:编码是cass码,图层指的是入库数据的代码。
(2)将dwg文档另存为2000格式dxf格式;(3)选择“文件-新建工程〞;(4)选择“加工〞方式;(5)点击下一步,设置工程范围和设置比例尺,点击下一步。
选择入库方案,进行加载入库方案和符号库加载后空工程如下:(6)文件-导入dxf导入设置框中,进行如下设置:注意选择r14格式dxf,选择方案方式。
点击翻开。
通用标签设置,勾选“图层做为地物类〞。
示意图如下:点击确定注意其他层数据为待处理分类数据4.2数据整理数据导入完成,在GEOWAY中可以看到导入的gwp工程文件中有一个图层〔图层名为其他层〕。
尚需进行下一步的数据整理分类才能完成符合大赛标准的入库数据,即将其它层各个数据的数据,归类到正确的入库图层和编码中。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探讨

在当前数字化地图测绘中,航测数字化成图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采用数字摄像机记录下地面的具体情况,之后再利用计算机以及相应的航测软件做出相应的数字模型,最后在使用有效的绘图软件进行绘图。这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着精确性、均匀性等特点,同时其也不会受到环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操作简单,在室内便可进行操作。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探讨
摘要:数字化的地形图测绘就是通过现代的测量仪器采集数据,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之后,制作出电子地形图的一种方式。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技术自动化水平高、测量精确、方便图件更新。本文主要对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探讨
数字化地图的测绘可以将地面地理要素以及地形情况通过图形表现出来,通过数字化的地形图测绘技术,不但提升了测绘的精度以及方便图形更新,而且自动化的水平高,相对以前人工测绘的方式劳动量显著下降,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压力。测绘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成果输出。数字化的地形图测绘技术意义重大,相关人员应当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并且深入研究。
(二)实现社会效益
在数字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融入了数字化,它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并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方面,数字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主要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这样就可以让相关部门准确、及时获得各地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而做出相应的规划。在大型的工程建设和开发方面,也少不了规范方案,使工程建设更加科学有效。除此之外,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在人们出门时,再也不用拿着地图找地理位置,只需要利用定位导航系统便可找到。
(三)确保国防安全
国家使用GPS定位系统,虽然具有一定意义,但是,这对于我国国防的安全不利。这主要是GPS定位系统是由美国研发控制的,并且美国对其有着垄断的地位,这容易对我国国防安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对此,我国需要极力摆脱对该系统的依赖性,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在地图测绘上,进而建成了我国独有的北斗系统,有效保障了我国的国防安全,减少了美国对国人的威胁。这套系统对于我国国防安全意义重大,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地形图入库数据检测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12T14:30:22.7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作者:梁家斌
[导读] 所以对其入库数据的测绘精确一致性和空间完整性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刺激地理学界对其科学方法的不屈探索。
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由于能源开发和环境恶劣的影响,地形图数字图像化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要求,数字地形图入库数据的精准性将极大程度上影响对不同相近地势地形的环境判断和能源开发,良好的地形图电子数据的入库检测验收,能够保证数字地形图得到最全面的利用,为后续的能源检测和地形地貌勘测和发掘提供专业可靠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数字地形图;入库数据;检测方法
引言
地形图数字化的过程中,应注意数字地形图的检验检测方法,经纬度的不同,等高线数量的多少,地形海拔山谷的分布均都会对影响真实地形地貌在数字化地形图中的反应,做好地形图数字化过程中的管控工作,切实发挥数字地形图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专业作用,制订科学有效的检测检验方法,做到问题及时发现,促进地形图在广泛应用中的逻辑效果,达到实际效用下的最佳能动调整。
一、地形图数字化入库编辑注意
(一)注意数字化控制点与公里间距比例尺网格的测量
在实地地理勘测中,对定位导航系统(GPS)和单位观测三角点的设置和摆放,参照国家大地控制点电子信息的空间方位模型,对地形水准点的地形高度进行设置,防止建筑业等施工实地测绘的出现客观谬误,检测人员践行大电子化的数字基层结构教育和技能增长,对高程基准地貌折射,等高地形投影进行合理地解构,将数据外围的泛化信息科学内化,对数字内图廊,公里比例尺网格的地理场景,符合现行系统下的数字化图纸电能处理要求[1]。
在场景应用中,丰富的经验能有助于科学时间间隔的调配,对地理地形多余节点的进行实测调整和数字化定向模拟。
(二)水系分布与相关地形的设备分属注意
由于实际地理状态下,水系的分布收到海拔、地势、当地气候状况的影响,与其相关的不同的设备层级安装会出现地区性偏移,导致对水系整体分布的缺乏统一的整体观念,导致水系中河流及其支流附近水域的流动方向及干流方位的准确问题,阻碍实际测绘的高度统一的空间地理方位拓展。
在入库检验实用中,应在数字信息化的基础上,保持分布地理位置的连续性,地形水域区块的贯通性,促进地形水域区块内的地理逻辑特征,充分发挥该地形水域内分布支干流的自然生态衔接作用。
在主流水系与支流区块之间汇合口交汇的过程中,对不同支流干系准确性与自然性承接,干流和支流,水系和水系之间会形成良好融合性购面,在进行属性差异性分布较大的水域管理的时候,应交汇交错分析,同时在管理不同地形不同流域附属设备时,应依据地区内地理地貌的状态和整体分布特点与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矿产分布,创建水系矿产资源网络,在矿产分布的辅助下,针对地形湖泊,支流干流与整体水域区域分布特点进行解构,了解地域内水体与水系的流域状况,在水系分布地形区域的科学性确认的情况下,注重水系与地貌之间的相对比例尺间距。
在实测测绘中,还需重视水系流域的分析与研究,如果水系分布支系贯穿全图,在实数字化信息处理的时候,科学调整流向符号,对整体配置的空间作相对调整,提升各方面地理测绘的关联性和准确性。
(三)居民区块分布及配套装置的注意
居民地区块实际分布测绘的过程中,要发挥系统协调性,分区分布,化整为零,做处理区分,对整体属性的测绘力度边界,在科学拆解的情况下,机动灵活地调整数化过程中的缺陷,并使用协分联合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影响地形图数化测绘的系统效果。
(四)地形地貌图测绘的注意
区域块状地貌地形,在数化过程中用等高线的数量多少以及密集程度进行地形地貌的数化描述,对于海拔的数化表示,应用等高线的连续或断裂程度去做数字表达,做好地形图的规整和区域边界的测绘。
在凹地结构的地貌表示处理上,使用坡线和阴影部分表示阳坡或阴坡,坡度两侧植被的多少来协调绘制方式。
同时,在地貌地形数字化过程中期间,还需进行比例尺公里的网格化,明确网格疏密程度。
对于高程地形地貌节点的密度,地形图上的一百平方米进行地块区分,设置平地与丘陵的带状分隔,在整合地形地貌特征的情况下,区分创新工作内容,协调整体的区域的空间的分布位置。
图2 数据编辑规定二、数字地形图的入库测绘技术注意地形图数字化入库的阶段中,要做好测绘验收质检工作,熟悉常用的检查验收技术,制订科学系统的管控方案,在提高各单位地理工作水平的情况下,优化整体检查验收工作体系,提高入库技术检测的应用效果,满足当前的地理地貌应用开发。
(一)地形地貌的完整一致行原则对地形地貌的完整性与结构的一致性进行系统合理检测。
在入库整合数字化检查验收工作中,应针对数化的完整性与地形地貌的一致性进行合理的需求分析,明确地理化,地貌组织、地形命名、海拔要素与水域分布等进行科学比对,校验检查内容,对数据层完整一致性进行探讨。
且在实效运用中,对数据基层状态介质与地表地理属性的结构完整性进行系统调整分布,地理化,地貌组织、地形命名、海拔要素与水域分布与定义内容情况,通过科学状态化的整理,提升地理大状态下的区域工作质素和数化地形图的质量及功用。
(二)数化图形的精确校对原则地形图入库数化为图像图形的工作中,应秉持图形精确度一致地原则,明确是否出现地理地标逻辑不通,存在水系居民地块的完整性与配套不符的问题,消除繁多的干扰信息要素。
在几何数据图像化过程转化中,统一技术细节规律化,在进行精确度校验的时候,要用综合的眼光去分解拆分各个层面的问题,提升各单位数据的连接性和精确要求的协作性与科学性,满足当前的地理地形图像化综合入库数化验收需求,更高效地完成地理测验任务(三)拓扑结构空间合理原则。
在地形数据化期间,对悬挂点与相交节点逻辑错误的现象进行勘误。
及时明确拓扑结构的空间排列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排序重组,对重复的数字地形图形,对各类地形图结构逻辑清理,确保数字地形图入库纠查与验收的机制效果,在后续的开发和研究中,达到预期的科学性要求。
三、建立基础入库地形图数化一体系统为了提高数字地形图的整体利用效率和规范化制度整合,最好能建立基础入库地形图数化一体系统。
在该系统下的检测步骤流程为五步,分别是工程登记、任务安排、数据结合、信息化测绘规定和入库机制规定。
以下重点以图表1,图表2来表示数据结合中区域数据更新和信息化测绘中数据编绘的规定[2]。
建立基础入库图数一体化,能够在先决上数字地形图的数字化入库检查做出铺垫和科学的过渡,科学有效地提升,数字地形图入库数据的精准性将极大程度上影响对不同相近地势地形的环境判断和能源开发,良好的地形图电子数据的入库检测验收,能够保证数字地形图得到最全面的利用,为后续的能源检测和地形地貌勘测和发掘提供专业可靠的技术基础。
结束语将地形地貌图阶段化,数字化有助于在电子化的常用信息时代对地形地貌的典型地表开发提供良好的科学前瞻作用,所以对其入库数据的测绘精确一致性和空间完整性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刺激地理学界对其科学方法的不屈探索。
参考文献
[1]侯中伟. 建筑工程中数字地形图入库编辑检查验收技巧的探析[J]. 中国标准化, 2018, 530(18):45-46.
[2]于晓黎,陈衡军,郭赞峰.数字地形图入库数据检查方法探讨[J].测绘标准化,2013,29(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