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合集下载

对比和衬托

对比和衬托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构成对比的双方没有主次之分,但衬托有主次,而且次要部分要对主要部分起陪衬烘托的作用。

如:例: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上面的例子就用了衬托的手法,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是为了反衬我内心的不宁静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两种修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希望你能理解.对比与衬托的区别广东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壶口的瀑布》(肖铁)的第一段话是这样的: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关于这段话命题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第16题):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是: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可是很多学生却不会答“对比”的手法,就连班上的语文高材生对了答案后也表示答错了,究其原因,其实是很多学生对”对比”、“衬托”,这两种写作手法混淆不清,而这两种手法在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又是常见的考点,而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对这两种手法,自己都混淆不清,学生当然也就无法搞清楚了,现就这两种手法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我们经常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好人与坏人的矛盾冲突,就显得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绘画中,白的与黑的同在一个画面,就显得白的更白,黑的更黑。

语言中也常用这种方法,把两种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使之相反相成,使双方都更加鲜明、突出,这就叫对比,又名对照。

对比可分为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的对比.1、一体两面的对比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新课标)《济南的冬天》开头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共26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共26张PPT)

答题思路: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 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何以见 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结合人物、中心等,简述该 手法的具体作用。
百炼成钢(一):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作者运用什 么手法刻画菲利普夫妇,有何作用?
对比。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 度的变化,突出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 私贪婪、冷酷无情的性格;突出了资 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 关系。
衬托 与藤野先生关心我的学习、生 活形成正面衬托。表现了藤野先生 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正衬)
《藤野先生》中写日本“爱国 青年”的无理挑衅有什么作 用?
用日本“爱国青年”的自私狭隘反衬 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 (反衬)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区别一: 对比:并列关系,造成反差。 衬托: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区别二: 对比:双方类属相同。(如人与人的对比) 衬托:双方类属可以不同。(如以景衬情)
有什么效果? 有什么作用?
《故乡》一文使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刻画闰土这一形象的?有什 么作用?
变化 少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 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 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 圆实的手
中年闰土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 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 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 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 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 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 皮了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 考查要求是: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 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 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 启示。
对比:
• 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 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 对照、比较的表现方法。
知己知彼
考查方式: 1、判别手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说明作用:有什么好处?

浅谈高考诗歌鉴赏中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浅谈高考诗歌鉴赏中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odern chinese M157XIANDAI YUWEN2011.06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2010年全国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有5个省份考到了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学生搞不清二者的区别。

而在平时的鉴赏过程中,学生也往往把衬托、对比两种手法搞混淆了,把“对比”当成“衬托”,或者相反,有的干脆眉毛胡子一把抓,遇到这两种手法时就模糊的说成“对比衬托”。

现实中因为人们常把对比衬托连用,有人便误以为对比和衬托是一回事。

其实,对比和衬托是不同的两种表现手法,不能混为一谈。

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手法。

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露得更加尖锐。

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比方式有动与静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它们方式各异,但表达效果一样,都是为了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

但是,作为表现手法,对比和衬托的差别还是明显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

首先,主次是否分明。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请参看下面几例:(1)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高适的《燕歌行》)(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5)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及例子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及例子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及例子《说说对比与衬托的那些事儿》咱今儿就来唠唠对比和衬托这俩家伙的区别,可别小瞧了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日常生活里都可常见啦!先来说说对比吧。

对比就像是一场“争斗赛”,把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东西放在一块儿,让它们“当面锣对面鼓”地较量一番。

比如说,胖哥和瘦猴站一起,那身材的差异一目了然,这就是对比。

对比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就像是把它们的特点放大了给你看。

举个例子哈,比如说“小红考试每次都考100 分,而小明却总是在及格线徘徊”,这就是用小红和小明的成绩对比,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小红学习好,小明学习不咋地。

对比就是这么直接、这么明显,没啥弯弯绕绕的,就是让你清楚地看到差异。

再说说衬托。

衬托就像是一个“绿叶”,专门来突出“红花”的美。

它不是两个东西直接比,而是通过一个东西来衬托另一个东西。

就好比说,一朵娇艳的红花在一堆绿叶中,那绿叶就是为了突出红花的漂亮。

比如说在一个故事里,坏人特别坏、特别邪恶,那好人就显得更加善良和正义了。

这坏人就是用来衬托好人的呀,让好人的形象在坏人的反衬下显得更加高大。

又或者说,描写一个环境特别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这安静的环境就是为了衬托出某种紧张或者重要的氛围。

相比对比,衬托总是有一种“烘云托月”的感觉。

它不是简单地把两个东西摆出来比,而是通过巧妙地安排,让你在感受一个东西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感受到了另一个东西的特点。

其实在生活中,咱也经常用到对比和衬托。

比如说你说“我这朋友可好了,不像那谁谁谁整天就知道捣蛋”,这就是对比。

又比如你夸一个女生漂亮,说“她往那一站,周围的花都黯然失色了”,这就是用花来衬托女生的美呀!总之呢,对比和衬托都是很有意思的文学手法,也都是咱表达和感受世界的好帮手。

它们就像是一对好兄弟,虽然各有特点,但都能让我们的文字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下次再看到它们,咱可就能分得清啦!哈哈!。

渲染、烘托、衬托与对比

渲染、烘托、衬托与对比

渲染、烘托、衬托与对比渲染: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烘托: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是两种事物都写。

对比: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

1、烘托与衬托的区别(1)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或某种情感得到凸显。

(2)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①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形象、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

②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2、衬托与对比的区别(1)①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

②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

(2)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3)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4) ①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②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

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3、渲染与烘托的区别(1)①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修饰,来突出形象,表现主题。

②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③渲染属于正面描写,烘托属于侧面描写,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

(2) ①渲染和烘托都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达主题。

②如果把渲染烘托中的具体描写当着托体,那么所要表达的对象就是主体。

(3)在渲染和烘托中,托体和主体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4)渲染和烘托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要正确认识它们,还要正确把握它们的相对性。

①在一段描写里,对主体理解不同,对表现手法的认识也不同。

衬托和对比

衬托和对比

题型之二: 题型之二:内容分析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 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对象是什么? 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对象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 面来写的? 面来写的? 答案:是梅。从花开的季节、花的颜色、花的香气、 答案:是梅。从花开的季节、花的颜色、花的香气、 花的姿态以及种植的地方等方面来写梅花的。 花的姿态以及种植的地方等方面来写梅花的。
两者区别
•衬托的双方有主次之分, 衬托的双方有主次之分 衬托的双方有主次之分, 陪衬事物都是为被陪衬事 物服务,都是为突出被陪 物服务,都是为突出被陪 衬事物; 衬事物;对比重在表明对 立关系,对立的双方没有 立关系,对立的双方没有 主次之分,是平行并列的. 主次之分,是平行并列的.
基本题型之一: 基本题型之一:词语理解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 诗眼” 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 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中的“ 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中的“诗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 诗简要赏析。 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自” 诗眼”分别是“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 和“空”。碧草春色,黄鹂好音, 而着一“ 而着一“自”字、“空”字,便 凄清之极, 凄清之极,突出了祠堂的荒凉和 寂寞。 寂寞。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 由此而生发的, 由此而生发的,我们才能体验到 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 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 (或字里行间寄寓诗人感物思人 的情怀。) 的情怀。)
衬托

初二散文阅读小贴士一:对比和衬托

初二散文阅读小贴士一:对比和衬托

对比和衬托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

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

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对比举例: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如:例子(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篇》例子(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诸葛亮例子(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例子(4):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衬托举例: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例子(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2):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例子(3):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结尾段的作用一、一般是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深化中心、点明主旨、呼应开头。

二、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三、解题思路:1、结尾段与开头、题目比照,寻找结构关系:照应题目,呼应开头2、结尾段与全文、主旨比照,厘清二者关系: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暗示主题、深化中心3、结尾段表现作者情感。

诗歌鉴赏中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诗歌鉴赏中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都是古典诗歌中“以声衬寂”的典型描写。
明暗相衬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遥远的江面上一盏忽明忽暗的如 豆渔火都看得清楚,这就使“野径云俱黑”的“黑”显得更加分明。又 如王维的《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日色不但未 给青青的松林带来温暖和光线,恰恰相反,使青松变“冷”了,这就 更衬托出松林的幽暗和阴冷。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沾湿。 阑干,纵横的样子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 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野径云俱黑白,江居船易火独《明。长恨歌》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水天绕未陂 放田亮竹,色绕星篱斗”,纵“榆横钱,后落分尽外宫槿明佳花亮稀,丽。反衬三夜千色之人暗;,三千宠爱在一身”
李约
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
阑干,纵横梅的样尧子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 大厦。”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老桑牛条自 无行叶归土高来生,烟适寒,《鸦箫站管燕立迎牛龙歌背水行,庙寒前》鸦。之:静“附于战牛之士动军,牛前之动半包含死了生寒鸦,之静美,人动静帐相衬下,犹构成歌了新舞颖”的画面。
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鉴赏诗歌中衬托、对比、烘托区别

鉴赏诗歌中衬托、对比、烘托区别

鉴赏诗歌中衬托、对比、烘托区别衬托是利用事物近似或对立的条件或同一事物相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表现事物,使之更突出更形象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

它能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明,使所要描写的气氛更加强烈。

衬托分为正衬、反衬。

1、正衬用相同或类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

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以西湖生气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诗人飘零之哀,“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极高的天台衬天姥山之高,“寒蝉姜切”、“杨柳岸,晓风残月”以悲凉秋景衬离情之凄苦。

2、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哀衬乐,以丑衬美。

亚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乐。

”李煜《望江南》一词云:“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以昔日游上苑时“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繁华美丽景象反衬出羁留汴梁的亡国之君内心的无限悲怆:乐只在梦中。

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温庭筠《更漏子》)以“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的美好景物及衬闺阁孤寂秋苦;“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无好问《颖亭留别》以鸟之悠悠反衬思归春内心之急急。

有的诗,能兼用正衬—反衬。

李白有《清平调》(其二)云:“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首句以花受香露正衬贵妃承幸,二句以楚王梦遇神女的虚幻反衬玄宗得贵妃真实,三四句以靠新妆专宠的赵飞燕反衬贵妃的天然国色。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及举例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及举例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及举例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衬托”和“对比”这两个词。

说实话,这俩词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用起来特别简单,像是你跟朋友一起聊天时的调侃。

要说清楚这两个概念,咱们就先来看看它们的本质。

2. 衬托的概念2.1 衬托的定义衬托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调味品,没它不行!想象一下,白米饭旁边放了一盘红烧肉,那肉的色泽和香味瞬间就提升了,米饭也显得更加美味可口。

这就是衬托的魅力,给主角添彩,让它更加出众。

2.2 衬托的作用通过衬托,咱们可以让重点更加突出。

比如说,在一幅画里,背景的颜色如果是淡淡的蓝色,那么前面的花朵就显得格外鲜艳。

生活中也是如此,朋友间的关系通过衬托彼此的优点,会让彼此的友谊更加牢固。

3. 对比的概念3.1 对比的定义接下来我们再聊聊对比。

对比就是拿两个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像是阴天和晴天,水煮菜和烤肉,一下子就能凸显出它们的不同。

用对比,咱们就能一目了然,知道哪样好,哪样更有吸引力。

3.2 对比的作用对比能够给我们带来更深的理解。

比如在一篇文章中,如果作者提到“春天的花开得特别美”,紧接着又说“而秋天的落叶则显得有些凄凉”,那么这对比就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萧条,情感也随着这种对比而变得丰富。

4.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4.1 概念上的差异所以说,衬托和对比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目的。

衬托是为了衬托出一个东西的优点,让它显得更加优秀,而对比则是为了强调两个事物的差异,让我们更加明白它们的特点。

就好比在一个游戏中,衬托就像是那个辅助角色,永远在后台支持,而对比就像是两个主角在争夺“最佳角色”的奖项,直接对抗,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4.2 实际运用在文学作品中,衬托常常被用来增加情感的层次感,而对比则可以用来提升故事的张力。

比如说,古诗中常见的“月照山河”与“江水悠悠”,前者通过衬托让月亮显得更加清亮,后者通过对比江水与河流的不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5. 生活中的应用5.1 生活中的衬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衬托的影子。

古诗词鉴赏中“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

古诗词鉴赏中“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

古诗词鉴赏中“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

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

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1999年高考试题选取了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

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对比衬托渲染烘托手法辨析

对比衬托渲染烘托手法辨析

对比、衬托、渲染、烘托手法辨析一、对比: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其特性更加鲜明。

用对比的方法,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

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又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衬托: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衬托可以使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谢亭送别》唐代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

反衬是指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

比如1999年高考试题选取了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对比:一般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对比,指的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指的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衬托、对比、烘托的区别

衬托、对比、烘托的区别

• 烘托体来是指国画的一种技法,就是通过渲 染背景等,使要表现的事物或画面的主色调 明显突出。如蓝天衬着白云,绿叶衬着红花 等。简言之,就是陪衬。这种方法后来运用 到文学创作中,成了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 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 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 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 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 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且更 具有艺术魅力。
衬托、对比、烘托的区别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 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 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 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 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 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 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 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 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 衬托也是修辞格之一,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 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一种修辞方式。分为 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用相类似的事物作为陪 衬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简言之,是以美好的景物 来生乐,以凄苦的景物来衬哀,或以次要的人物来 衬主要人物。如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 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 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 住悲凉起来。”用荒凉萧索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 者悲凉的心情。反衬是用与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对的 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简言之就是“以乐景 衬哀情”。《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典型例句。古代诗文中有很多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 法写出的句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反衬。如南朝梁 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作者用蝉 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 境表现出来了。

如何区分衬托与对比

如何区分衬托与对比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这首诗中,所写的事物有主次之分:“衾枕冷”、“窗户明”、“折竹 声”为次要事物,“雪”才是主要事物。列举诸多次要事物,目的是突 出主要事物“雪”下得极大。 • 可见,这里的表现手法应是衬托而非对比。
• 再如宋代梅尧臣的一首《陶者》: • •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 可以看到,诗中所写的事实有两种,一种是劳动人民无比艰苦却 “居无片瓦”;一种是统治阶层“指不沾泥”却“居大厦”。这 两种事实无主次之分,而是同等并列的,目的是比较两类人的不 同点:劳动人民劳而不获;豪门富贵不劳而获。所以,表现手法 是对比而非衬托。
衬托与对比相同点:
• 二者都是将一些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唐代赵嘏有一首 旧感》: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江楼
如何区分衬托与对比
一、衬托与对比不同点:
不同方面。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对比是为了比较事物的不同点、
• (1)衬托所举的诸事物有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之分,事物间不是并列关 系。
• (2)对比所举的诸事物无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之分,事物间是同等、并 列的关系。
• 如白居易的诗《夜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由“同来望月人何处”可知诗人去年登楼赏景是有同伴的,而今年是 “独上江楼”,尽管“风景依稀似去年”。所以,诗作将去年登楼赏景 与今年(眼前)登楼赏景的情景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形成对比。这种 对比又能够突出诗人此时此刻孤独落寞的情怀,因此,又具有衬托的特 点。

衬托与对比 区别 PPT

衬托与对比 区别 PPT

正衬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 「更好的」。 • 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 衬托「好的」。 • 例子: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 (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 例子: •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
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 • (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1、衬"景"托"景"
• 《日月潭》一文在对台中附近的群山、树木及周围的名胜古 迹等大的"背景"作了描写和介绍以后,在介绍"日潭"与"月潭 ",这样日月潭留给读者的印象就更深更美了。
•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 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 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 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 受。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用甲事物 (宾) 配衬乙事物 (主) ,就是 衬托。 乙事物由于甲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 清楚,更鲜明,更突出,更易懂。
4、衬"景"托"情" • 一位归国老华侨被家乡的一个卖柚子姑娘善良诚实的心深深地打动了,作者
"秋阳高照,映红了美丽的山乡小镇"一句景色的描写,裨是暗示着老华侨对 这位小姑娘的无限敬佩之感。在老华侨的眼里,山乡因为姑娘的善良诚实而 妩媚动人,故而使得他油然而生一股浓浓的爱乡之情。(《苦柚》) 5、衬"声"托"静" • "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雪花飘落 下来是很轻的,人睡在屋里竟能听到雪花飘落的声响,可见山村的冬夜是多 么的寂静啊!(《第一场雪》) 6、衬"喜"托"悲" • 扁鼻子军官把雨来拉到怀乡河边枪毙,乡亲们非常难过,他们有的流泪、有 的呆立在河沿上,有的喊着雨来的名字,悲痛极了。忽然,"水面上露出个 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 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啦?"这时,大家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 有死!雨来没有死!"面对着亲人的"死"而复生,大家的惊喜、高兴之情被" 托"到了极点,从而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雨来的机智和勇敢。(《小英雄 雨来》)

语文修辞: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语文修辞: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籍 反衬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正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练习
1、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 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海燕》高尔基 反衬 2、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漫游黄山仙境》徐霞客 正衬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对比 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白居易 正衬
6
感谢观看
5
解题思路
【例】请赏析崔护《题都城南庄》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句。 【答案】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用去年此时此地美丽的姑娘和桃花相互映衬的场景,反衬今 年只有桃花的物是人非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在的感慨。
【总结】 ①运用了正衬/反衬的修辞手法; ②用……衬托……; ③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修辞: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1
对比和衬托
对比:把两种对立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列出来,形成鲜明对比,为了表现某种意境
或情感。 A和B对比,重点是C 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臧克家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而用其他相近或相反的人或事物作陪衬。其中用相近的事
物衬托,叫做正面衬托,用相反的事物衬托,叫做反面衬托。A衬托B,重点是B
4
解题思路
【例】请赏析梅尧臣《陶者》中“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一句。 【答案】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烧瓦工人挖光门前的土来烧瓦,但自家房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富贵人家泥土都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房子中,进行了鲜明对比,诗人控诉和讽刺了社 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发人深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德启智
成己成人
对比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选自高适《燕歌行》
兵士们奋不顾身浴血奋战, 而统帅、将军却还在营帐内饮 酒行乐,看美女唱歌跳舞。 通过对比深刻地揭露了这 些所谓的将军们只知作威享福, 而不顾国家利益,不体恤部下 的昏瞆腐朽;
制作人:屈 炜
立德启智
成己成人
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立德启智
成己成人
本节内容
第一讲
如何区分 “对比”与“衬托”?
制作人:屈

立德启智
成己成人
对比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 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 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 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 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制作人:屈
制作人:屈

立德启智
成己成人
衬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选自李白《赠汪伦》
化抽象为具体,巧用 水流之深衬托诗人与友 人之间的感情之深。
(正衬)
制作人:屈

立德启智
成己成人
衬托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选自王籍《入若耶溪》
此诗以躁衬静,以鸣衬幽。
在幽深的山林之中,“蝉噪”、
“鸟鸣”,可令人从心灵深处感 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谐与深远。
--选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运用对比深刻地反映了 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形象 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 实。
制作人:屈

立德启智
成己成人
衬托 【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 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 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 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 托一事物,称反衬。
制作人:屈

(反衬)
制作人:屈

立德启智
成己成人
【思考】 对比和衬托有什么区别?
对比:无明显主次之分
制作人:屈
衬托:有鲜明主次之分
炜或句子是属于对比还是衬托? 1.众星捧月; 衬托 2.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对比 3.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对比 4.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衬托 5.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