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在孩子们所学的古诗中每首诗都是表达作者不同的观点,古诗有也有很多种类别如:描写景色的诗句,表达季节的诗句,表示友情,书写爱国情怀的诗句等等,今天我小学古诗词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分类整理,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的明白每首古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方便大家学习。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下面具体说说。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三、夸张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
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四、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诗词中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2、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步骤 (1)找出用于对比或衬托的双方
(2)分析双方关系 3、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 区别一:
对比:并列关系,造成反差。 衬托: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区别二: 对比:用来对比的双方都要出现,而且双方类属相同。(如人与人的对比) 衬托:被衬托的事物(主体)可以不出现,而且双方类属可以不同。(如以景衬情)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用貌似欢乐喜庆的场景,表达一种悲哀凄凉的情绪.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 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 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恨”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
【注】争:怎。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谢亭送别》唐代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 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得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 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手法的区别
一、对比对比是中国古代研究“诗法”时所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
它常把两个性质相反的事物或极端的色、形、态,如黑与白、曲与直、动与静、喜与愁等,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旨在表现尖锐的差别和对立。
因此,对比实质上是一种所要表达的内容按比较程式构成的组建方法。
这种组建,常由同一层面上的对立两极构成,在“对照”中见“比较”。
例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生活画面的尖锐对比中,熔铸着诗人对现实的控诉。
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车千余斤的炭只换得“半匹红绡一丈绫”,即使“惜不得”,但在“宫使的驱将”下,也只得“系向牛头充炭直”。
两相比较,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性质,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这是古诗例。
随着小说等叙事文学的蓬勃发展,对比由修辞范畴逐渐延伸到了小说美学领域,成了人物性格塑造的一种重要手段。
《水浒》第四十四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将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放在一回写,石秀精细,杨雄粗鲁;石秀颇有心计,杨雄心直性急。
金圣叹认为“一路都写杨雄直性,只是有粗无细,全是显出石秀”的“精细乖觉”(《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四十九,第四十四回夹批,中华书局1973年影印贯华堂刻本),其实二者相互对照,石秀的精细反过来也显出了杨雄的粗直性情。
再如第三十七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写李逵和张顺“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
两个打作一团,绞做一快,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
”一黑一白相对,而且都在清波碧浪的衬托下,更显得黑者黑,白者白,不但引得围观者喝采,也激起读者的浓厚兴趣。
所以金圣叹在此批曰:“绝妙好辞。
清波碧浪,黑肉白肤,斐然成章,照笔耀纸。
”无论人物内在性格还是外部形貌,运用对比的手法,都可以起到强化描写的作用,收事半功倍之效。
近现代,在长篇巨著的叙事文学中,人物形象性格对比,几乎成了所有成功之作塑造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手段。
映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对比的联系和区别
•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愈白,山 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江碧”衬“鸟白”,以“山青”衬 “花红”,颜色与景物相映成趣。
• 这里衣服衬托人物怎样的特点?
2020/5/29
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正因为听上去觉得蝉叫声特别喧噪、鸟 鸣声特别清亮,所以山林幽静至极,以闹 衬静,静境深广。
概念
从反面来衬托主要事物,使对 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
立两极的事物互为映衬。的事来自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
种方法。
画面是 否独立
两幅画面缠合在一起,不能独 立开来分析,一者是主景,另 一者是背景,两者相互映衬
两幅画面可以独立看待
情形有 无主次
描是用述主次这要要两的的种,来情另辅形一助时方主,面要有是的一次方要面的,两作主中种者次感不在之受同描分,的述,形事时让成物主读自或观者己情上自的形没行理,有从解
• 我们总说“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活动”,而不说 “烘托气氛,渲染人物心理活动”。这也足见“渲染” 着眼于制造气氛之本身;而“烘托”则是充分利用场 面气氛来“烘托”另一层面。
渲染
烘托
渲染则是用水墨或颜色
烘染物象,是指通过对
概念
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 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以
突出形象,(正面)加
强艺术表达效果。
• 三、渲染和烘托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 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 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 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 观罗敷。
答题格式:通过对***,***的描写,渲染 *****,烘托****,****的感情
• 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课件优选)
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
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
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衬托,尤其是其中的反衬,有人往往将它
与对比混为一谈,其实衬托与对比的界定与区别
还是比较明显的。
沐风书苑
5
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这句话 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 写文章亦如此,运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 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而衬托在其体运用中, 主要又有两种类型。
沐风书苑
11
③从甲乙两者的类属来讲,凡甲乙对比,
两者要么同一物体,要么同一方面,
否则便不可比;而甲乙衬托,
两者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不同类
属的,如以景衬情就是言此而意彼。
对比与衬托,不仅是修辞方式,也是多
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戏剧、电影、绘画、
摄影、雕塑和音乐等,都经常用到它。
如果运用恰当可以收到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艺术效果。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把两种对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列来, 造成鲜明对照,这种修辞格就叫对比。 两种对立物的对比,可以突出好与坏、 善与恶、美同丑的对立,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如: 例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一物两面的对比,可以突出事物本身所包含 的矛盾现象,使人对事物有全面而深刻的认 识。如: 例2:卖盐的,喝淡汤。
沐风书苑
2
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 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 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 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 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 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刻苦攻关。(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高考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细区分——对比与衬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拿过去“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 花满春殿” 的热闹、繁华景象与现在“惟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象进 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抒发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历史感慨。
区别二: 对比:用来对比的双方都要出现,而且双方类属相同。 衬托:被衬托的事物(主体)可以不出现,而且双方类属可 以不同。(如以景衬情)
下面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陶 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什么叫衬托?什么叫对比?
• 衬托:诗歌创作中,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 而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 事物作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现手法。
• 对比: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 达效果和感染力,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上面两首诗词采用了极为相似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对比的修辞手法。(1)第一首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 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 (2)第二首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 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 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
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 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
正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 ,也叫 “烘托”“旁衬”,如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伦对诗 人的深厚情谊。 反衬,就是用次要的内容从反面烘托主体。一般包括 美丑相衬、乐哀相衬、动静相衬、明暗相衬、有无相衬等。
古诗文鉴赏技巧(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前知识梳理与专项练习(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古诗鉴赏技巧+专项练习(解析版)一、常考古诗手法表现手法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①比喻: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
②夸张: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③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④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
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①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②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③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④动和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⑤虚和实: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
⑥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⑦对照: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都是古典诗歌中“以声衬寂”的典型描写。
明暗相衬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遥远的江面上一盏忽明忽暗的如 豆渔火都看得清楚,这就使“野径云俱黑”的“黑”显得更加分明。又 如王维的《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日色不但未 给青青的松林带来温暖和光线,恰恰相反,使青松变“冷”了,这就 更衬托出松林的幽暗和阴冷。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沾湿。 阑干,纵横的样子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 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野径云俱黑白,江居船易火独《明。长恨歌》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水天绕未陂 放田亮竹,色绕星篱斗”,纵“榆横钱,后落分尽外宫槿明佳花亮稀,丽。反衬三夜千色之人暗;,三千宠爱在一身”
李约
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
阑干,纵横梅的样尧子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 大厦。”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老桑牛条自 无行叶归土高来生,烟适寒,《鸦箫站管燕立迎牛龙歌背水行,庙寒前》鸦。之:静“附于战牛之士动军,牛前之动半包含死了生寒鸦,之静美,人动静帐相衬下,犹构成歌了新舞颖”的画面。
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诗歌表现手法之对比与反衬的区别
什么是对比?
所谓对比,就是在作品中把 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 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 出来的一种方法。 对比的作用就是为了比出二 者的不同点,使好的显得更 好,坏的显得更坏。
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 表现手法,在作品中为了对 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 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 物从旁陪衬的方法。反衬表 现手法的运用,主次是分明 的。具体有动衬静、乐衬哀 喜衬悲、丑衬美等。
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总之,在古诗鉴赏中,分清是 反衬还是对比,首先整体把握 然后从基本意象入手,具体分 析这些意象是平行并列还是有 主有次,这是区分对比与反衬 的基本做法。
• 练习巩固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人们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为诗
人饯行的呢?你认为诗歌里有关饯行
此词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 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 和忧伤。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 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 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 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
谢谢
落任东风。” 的作用是什么?
• 【解析】 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
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 木芙蓉。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 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 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
• 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 和 “一生开落任春风”来比喻桃李 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 已无言,来衬托木芙蓉霜后 “着意红”的英勇气慨。将两种 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 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
古诗词中对比与衬托的区别(精编课件).ppt
对比:并列关系,造成反差。 衬托: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区别二:
对比:用来对比的双方都要出现,而且双方类属 相同。(如人与人的对比)
衬托:被衬托的事物(主体)可以不出现,而且 双方类属可以不同。(精品如课件以景衬情)
四、
正衬 用次要内容从正 面衬托主要内容
精品课件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答:(1)以动衬静(反衬)(2)两句中有花 落有莺啼,有动静有声响,这是动;山客犹眠 说明居住的环境是寂静的,花落莺啼更衬出了 这种寂静。(3)表达了山客宁静的心境。以动 衬静,更显生趣 。
精品课件
衬 如用高衬更高,用好衬更好。
托
分 类
反衬
用次要内容从反 面衬托主要内容
如用动衬静,用乐衬哀,
用好衬坏,用美衬丑。
精品课件
1、正衬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 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以哀景衬哀情
清秋节令凄切悲凉意象,衬托着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
精品课件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 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用貌似欢乐喜庆的场景,表达一种悲哀凄凉的 情绪.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昔日游上苑时的热 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梦境写得 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 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 凄凉,“恨”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古诗词鉴赏中“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
古诗词鉴赏中“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
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
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1999年高考试题选取了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
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烘托及对比的区别
描写手法——烘托/渲染、衬托/对比/烘托、白描/工笔、虚实/动静诗人抒情言志离不开景物描写,而景物描写方法又是复杂多样的。
从景物描写手法上来鉴赏,一般要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形色声味等),要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要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借代、用典、对偶等)。
在以上所举术语中,下面几组是考生在鉴赏中经常混淆的,现具体辨析如下:1、烘托/渲染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
根据甲物和乙物的关系,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根据甲、乙物的对象特征,烘托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以人烘托人。
如乐府诗《陌上桑》中诗人分别借“行者”“少年”“锄者”等人的反应烘托罗敷惊人的美貌。
(2)以物托物。
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全诗除了首句点明描写对象“微雨”外,其余都是通过描写其它景物来写“雨”的,诗人成功运用以物托物的艺术手法,仿佛使人感觉到船帆上、鸟羽上、天际上、大树上全都笼罩着蒙蒙细雨。
又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中描写的对象是夜雪,但诗人却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烘托出雪之大、之猛。
(3)以物托人。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冬天恶劣环境的烘托,刻画了钓叟的独特个性及其乐观豁达的情怀。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之衬托和对比教学文案
归纳提升 知识再现
1、什么叫对比?什么叫衬托? 2、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 3、衬托分类
★ [古诗鉴赏中表达技巧的解题方法] 1、确定何种表达技巧(定手法) 2、分析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析手法) 3、表达的情感内容或效果作用(明效果)
答题时应包括: 对比:把……和……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抒发了……的感情 衬托: “以……正(反)衬出……,其作用(目的/动机)是为了突出(突显)……
例3、(10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例1、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把过去“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的热闹、繁华景象与现在“惟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象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
1、找出双方: 2、分析关系:
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哀景衬哀情
乐景衬哀情
乐景衬乐情
考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古诗词六种常见描写手法
古诗词六种常见描写手法高考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
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
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1)侧面描写———衬托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
衬托分映衬和反衬。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2)各种修辞手法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
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
剖析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一、概念●对比:把两个多个相反、相对的事物、现象、人等或同一事物、现象、人等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以突出他们的差异。
●衬托: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特点,用类似的事物(正衬)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反衬)作陪衬。
二、区别●目的不同:对比旨在突出事物的差异。
衬托重在突出主体的特点。
对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主次。
而衬托存在主次,强调通过次来衬托主。
●数量不同:对比的对象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甚至是一个的两面。
而衬托是一主一次。
●表达方式不同:对比常用在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以上是我收集的主流UP关于对比与衬托之间区别的主要观点,在实战中是否适用?请看例题。
)例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分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将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与穷苦百姓的悲惨命运作对比。
一边是酒肉飘香,一边是有人冻死路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
诗中将“豪门贵族”与“穷苦百姓”进行对比,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无主次,旨在突出的是两者的巨大差异,故是对比。
例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用“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来衬托汪伦与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尽管潭水很深,但仍比不上汪伦送别诗人的情谊。
诗中用“深千尺”来衬托情谊深,一次一主,用次要事物衬托主要事物的特点,故是衬托。
例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是对比为什么不是衬托?大家可能会说,支撑房屋的柱子比种地的农夫还要多是衬托,理由是种地的农夫多,柱子比农夫还要多,突出柱子之多,以此来说明秦始皇的奢靡。
这个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是一样吗?如果有此疑问我觉得很好?因为你没有盲从,到这里好像上面的方法似乎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三、重点例3所提到的问题,其实在概念中就可以找到答案,概念中明确指出,衬托是为了突出主体的特点。
而对比是为了突出两者的差异。
即:衬托的表达目的与主体的特点是一致。
对比是通过差异来突出表达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 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 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 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答:(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手法(2分),第 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 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 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 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答:(1)以动衬静(反衬)(2)两句中有花 落有莺啼,有动静有声响,这是动;山客犹眠 说明居住的环境是寂静的,花落莺啼更衬出了 这种寂静。(3)表达了山客宁静的心境。以动 衬静,更显生趣 。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1、找出双方:过去“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 女如花满春殿” 的热闹、繁华景象与现在“惟 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象 2、分析关系:不分主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1)这首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2)把过去 “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的 热闹、繁华景象与现在“惟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 象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3)抒发了诗人昔 盛今衰的历史感慨。
分析归纳表达技巧型题的答题模式: 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 诗句简要分析 。 2、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模式: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 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 大小等); 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点明手法的效果。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沾湿。
试分析此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1)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2)天 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 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3)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 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衬 托 分 类 小 结
正衬 用次要内容从正 面衬托主要内容
用次要内容从反 反衬 面衬托主要内容
课堂检测达标:
1、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 【参考答案】 (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 (2)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 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 愁、苦涩。
3、以明衬暗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以明亮纵横的星斗反衬夜色黑 暗(以明衬暗),以稻田深处的虫 鸣反衬环境寂静(以声衬静),这 两组反衬有力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表达了飘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感
4、以有衬无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匠人与“居大厦”者三个环环相扣的对比, 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不劳而获 者的痛恨,以及对弱者的无比同情。
• (2)分析下面几句诗句,哪些使用了对比手法,哪些 使用了衬托?为什么? • 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衬托 六宫粉黛的美衬
蝉躁、鸟鸣体现山谷之幽静 托杨贵妃的美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东风里,无语对春闲。 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运用了什 么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反衬。 词人借双飞燕和两行雁(或成双 成对的燕和雁)反衬自己此刻的孤 独,抒发了思妇的形单影只,无限 孤寂的情感。
衬托
考试大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鉴赏评价D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准确识别对比与衬托两种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区分对比与衬托两种表达技巧,熟悉衬托 的分类。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体味诗人在古诗中寄托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效果。 教学难点: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⑴分析下面两首诗分别使用了对比与衬托中的哪
种手法?
《陶者》梅尧臣 对比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用“落、出、惊、鸣”等动态词,衬托了山谷的 --------------------------------------------------静。 衬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知识归纳
1、什么叫对比?什么叫衬托?
•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 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 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 种表达技巧。 •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 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 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达 技巧。
2、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步骤 (1)找出用于对比或衬托的双方 (2)分析双方关系 3、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 区别一: 对比:并列关系,造成反差。 衬托: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区别二: 对比:用来对比的双方都要出现,而且双方类属 相同。(如人与人的对比) 衬托:被衬托的事物(主体)可以不出现,而且 双方类属可以不同。(如以景衬情)
4、以有衬无
诗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人。”明明只有自己一人,却说 看到了三个人影,这就是以有衬 无。这样写,把李白当时孤独寂 寞的生活际遇和感情准确地表现 出来了。
5、虚实衬托
虚实衬托是虚景和实景相辅 相成互为渲染烘托。一类是以虚 衬实。是指在思乡诗中诗人以描 写家人思念自己的情形来抒发深 挚思亲怀人之情。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 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用貌似欢乐喜庆的场景,表达一种悲哀凄凉的 情绪.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昔日游上苑时的热 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梦境写得 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 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 凄凉,“恨”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
李商隐《夜雨寄北》
首句点明当前滞留巴 山思家盼归的苦况,次句 实写秋雨连绵之夜池塘涨 满了水的情景,最后两句 虚写未来同妻子团聚剪烛 夜话“巴山夜雨”的幸福 憧憬。
一类是以实衬虚。是用与所表 现的事物有关的人、事、物、 景的描述来从侧面突出其特征 的写法。 如《蜀道难》借写“黄鹤 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 援”来烘托、突出蜀道山势之 高危险峻。
五、课外训练
[越调]平湖乐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 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 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 略析这首元曲主要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方式。
答案:反衬手法,乐景衬哀情,相反相成,艺术感染 力强。主要的表达方式:前五句写水乡美;后三句抒 思乡苦,描写反衬抒情,写法别致。
清秋节令凄切悲凉意象,衬托着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
以乐景衬乐情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 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乐景)。 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 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 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乐情)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写白梅?
(1)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白梅。(2) 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 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第二句用 “混芳尘”的桃李反衬白梅不同流俗的高洁性 情(3)诗人通过衬托手法,塑造白梅这一形象, 表现了自己坚持理想操守,不慕荣华、高洁脱 俗的志趣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谢亭送别》唐代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 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 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 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得欢聚的可 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 素了.
对比 对比
形象揭露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社会现实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杀敌与将军享乐对比揭露二者矛盾,暗示必败的原因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衬托
桃花潭水的深衬托友人对我的情谊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对比
无闲田与犹饿死形成对比,揭露了尖锐的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