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 灯 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冰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9740976168884868762d678.png)
《冰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适应、继续、合适”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联想和想象体会父亲对“我”的无私关爱及“我”的懂事和对父亲的体贴,感受父子情深。
3、想象体会“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试着写一写冰灯留在“我”的心里的原因。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父子情深。
教学难点:想象体会“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试着写一写冰灯留在“我”的心里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授课。
1、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激励性评价。
2、引导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围绕冰灯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从时间、人物、事情概括。
出示课件让生填空)有一年,“我”希望父亲。
的早上,父亲。
“我”觉得,这一年的春节,“我”的冰灯是。
二、自主探究、领悟品味父子情深。
1、谈话:当你读完这篇课文之后,你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令人感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最使你感动的或印象深刻的词句找出来,做上记号,也可以在一旁写上自己的感受,体会字里行间表达的真挚情感。
3、小组交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同位相学相互交流:先读一读最使自己感动或印象深刻的词句,再说一说自己的感想,然后同桌间议一议。
4、指名回答带着你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三、细读品味,感悟真情。
(一)体会父爱的伟大无私1、提问: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爱的无私与伟大?2、根据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预设:(1)第五自然段: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睛,看见父亲在一边忙着什么。
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引导学生抓住“等适应了......才......”“离炕很远的地方”“每磨一阵......就会停下来......”等细节描写体会父亲起得早,为了防止冰块融化,宁愿自己受冻,而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从而感悟父爱的无私。
冰灯教案设计详案
![冰灯教案设计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a357be58fafab068dc0288.png)
1 / 11《冰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父亲做冰灯的艰辛困苦,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深深的爱子情怀。
3体会“我”内心后悔的复杂心情,教育孩子体谅理解父母。
教学重难点:了解父亲做冰灯的艰辛困苦,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深深的爱子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1.xx: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冰灯》这一课,(边说边板书:冰灯)声音真xx!2.xx:【走下讲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第一组词:乐趣,享受,后悔,称赞,融化】(齐读)【单独做多音字的幻灯片】2 / 113xx:老师还有一组词,想考考大家:“答应,回答,适应,应该,鸟笼,灯笼,笼罩】指名读。
请你来。
你把多音字读准确了,你可真了不起。
看来这些词语大家都会读了。
二.以读代讲,品读课文。
1.概括大意1)师:老师再出一组词,你们还会读吗?【课件出示:希望答应后悔融化】大家一起读,你们能用这组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评价语:你说得很流利。
你概括的真完整。
你概括的很简洁。
)二、切入课文内容(略讲)学习1至4自然段。
1.做冰灯的原因:1)师:我为什么希望有一盏灯笼?请同学们认真读1~4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点击课件(1.因为这是乡下过年的习俗3 / 112.我看到小朋友大军的灯笼很漂亮,心里羡慕。
)(抽两生) 2)大军的灯笼什么样,谁来说一说?你来读一读吧。
3)师:孩子们,我要的是一盏普普通通的灯笼吗?(不要纸糊的,而是透亮的。
学习第5自然段(详讲)2.感受父爱:方案一:师:是的,我想要透亮的灯笼,父亲答应了,他是怎么给我做冰灯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五自然段。
用—画出来。
(师巡视,查学情。
)谁来说一说?指名说【预设:生:我画的是: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生:我的答案是:xx,每磨一阵,父亲……】师:(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读到这儿问:父亲为什么停下来啊?生:4 / 11因为xx了。
灯(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灯(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c3927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8.png)
灯(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灯”的相关概念,包括不同类型的灯及其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灯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制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对灯的探索欲望。
学生培养节能环保意识,学会合理使用灯具。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灯的基本概念介绍灯的定义和作用,讲解不同类型的灯具,如白炽灯、荧光灯、LED 灯等。
引导学生了解灯的工作原理和发光原理。
2. 第二节:灯的使用方法讲解灯的安装和使用注意事项,如开关的正确使用、灯具的接线方法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灯的使用经验和安全知识。
3. 第三节:灯的节能环保引导学生了解节能灯的优点和节能原理,如LED灯的低功耗和高效率。
学生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类型灯的能耗和亮度。
4. 第四节:灯的设计与创新介绍灯的设计原则和审美趋势,展示一些创新的灯具设计案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灯的设计灵感和创新想法。
5. 第五节:灯的文化意义讲解灯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传统习俗,如中国传统的灯笼和西方的圣诞灯。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灯的文化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资源1. 教材:灯的相关教材或科普读物。
2. 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的灯具、开关、电线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2.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计划1. 第一节:介绍灯的基本概念,讲解不同类型的灯具。
2. 第二节:讲解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小组讨论。
3. 第三节:介绍灯的节能环保,进行实验比较。
4. 第四节:介绍灯的设计与创新,进行小组讨论。
部编版灯光的教学设计(通用18篇)
![部编版灯光的教学设计(通用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c145d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f.png)
部编版灯光的教学设计部编版灯光的教学设计(通用1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灯光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灯光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体会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缩写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2、怎样把课文分成三?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4)请三名同学分三层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内容。
1、指导理解第一层。
(1)指名朗读率一层。
(2)通过杳字典理解下列词语:挺进、豫皖苏、围歼战。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层的内容。
(4)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他在想什么呢?(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这一层再朗读一遍。
2、指导理解第二、三层。
(1)指名朗读。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后续部队、千钧一发、整编师。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层的内容。
(突击连冲进守敌围墙后,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这样,突击队孤军深入,得不到增援,围歼战有可能失败,情况非常危急。
《冰灯》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b8569b55270722182ef74f.png)
《冰灯》教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于孩子的那种深沉的爱。
全文1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活动:游戏——猜猜看1、规则:只能用手摸,不能说出来,在心中猜。
2、学生逐一摸3、师问:感觉如何?指名回答板:发麻、冰凉那是什么东西?谁敢把这块冰捧在手里坚持一会儿?(生试)感觉如何?生答板:刺骨、寒冷二、揭示课题。
1、有一位父亲,就用这样寒冷、刺骨的冰,为他的孩子做了一盏灯。
板书:灯2、齐读课题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词,检查认读情况。
走街串巷习俗菱形适应炕爹棉袄扭过来废玻璃后悔融化称赞2、自己和词语打招呼、指名教读、抢读。
3、谁有不明白的词?学生提出、解答(联系生活,比如:“习俗”一词,可问:你们家有什么习俗?)四、初读课文1、看书上插图:你都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家?(贫穷)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在贫穷的家庭中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不好的地方就多读几遍(2)读不明白的地方,就用笔把它画下来(可以在书上圈圈点点)3、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1-5、6-10、114、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学生评议)五、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1、在你读的过程中,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好吗?2、学生提问题,师板书:最特别?留在“我”心里?后悔?一把“按下”?心情?不冷?3、父亲为什么要给“我”做冰灯?自己读1-4自然段,找找(1)指名读画的句子,谈原因划出描写大军的玻璃灯笼的句子。
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自己练读。
指名用羡慕的语气读。
看到大军的玻璃灯笼,“我”怎么做的?(2)师:你们从书中解决了你们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真了不起!4、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自己读有关段落,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令你感动?(1)生读、画(2)谈感受:出示句子:“大年三十的早上……暖一会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句子师:寒冬腊月,父亲打磨这块冰,手凉吗?身上冷吗?可是父亲全然不顾,让我们齐读——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父亲在做冰灯,下面再请一名同学读读这段,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父亲做灯的情景。
冰灯的教学设计范文
![冰灯的教学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806d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8.png)
冰灯的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冰灯的历史和制作原理;2.学会制作一个简单的冰灯;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教学重点:1.冰灯的制作原理;2.制作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3.制作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教学难点:1.制作冰灯的成型技巧;2.如何保持冰灯的稳定和亮度。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括冰灯的历史、制作原理和制作过程;2.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冰灯;3.制作材料和工具:冰块、刻刀、水刷子、电吹风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冰灯,激发学生对冰灯制作的兴趣;2.带领学生回顾冰灯的历史,引导他们思考冰灯的起源和发展。
二、讲解冰灯的制作原理(15分钟)1.利用PPT课件讲解冰灯的制作原理,包括选择合适的模具、制冰的过程以及灯光的装饰;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冰灯的稳定和亮度。
三、制作冰灯的步骤(30分钟)1.准备工具和材料:给每个学生发放冰块、刻刀、水刷子等工具,讲解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2.展示制作过程:利用实物展示和PPT课件演示制作冰灯的具体步骤,包括选取模具、冷冻冰块、刻凿花纹等;3.分组实践: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冰灯,教师辅导学生进行操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四、展示和评价(20分钟)1.学生展示成果:每个小组将制作好的冰灯展示给全班同学观赏,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欣赏彼此的作品;2.评价与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冰灯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讲述制作过程中的困难与收获。
同时,教师也进行总结,带领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设计大型冰灯展览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创意制作更复杂的冰灯;2.指导学生将冰灯与其他艺术元素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冰艺品;3.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教学延伸:1.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冰灯,比较它们的稳定性和亮度;2.制作带有色彩的冰灯,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3.借助计算机模拟软件或3D打印技术制作冰灯模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冰灯》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00b2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f.png)
《冰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斑、迈、鞭、宫”4个生字,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天寒地冻”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方式读书,感悟课文情境,理解父母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 同学们,哈尔滨的冰灯节就要开幕了,今天,我就和同学们提前去欣赏。
(出示冰灯图片)
-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 师:的确,冰灯非常美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灯》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冰灯是什么样的。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 自由地读课文,思考:什么叫冰灯?
- 指名谈谈对“冰灯”的理解(欣赏几幅冰灯的图片,解说:冰灯是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琢而成的灯)
- 课文中介绍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呢
3. 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 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的美丽和观赏冰雕时快乐的心情。
4. 小结:
-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冰灯的特点和作者的描述。
-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与父母分享冰灯的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冰灯》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9f5633f121dd36a22d824d.png)
《冰灯》教学案例《冰灯》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12单元教材内容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九个字。
2、学生能够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了解父亲给孩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品味父子之间的深情。
二、教材分析:本篇课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的那种深沉的爱。
全文共11个自然段,分成了四部分。
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打破了课文内容的顺序进行教学。
首先教学第一二部分,主要让学生体会“我”为什么要父亲为自己做一盏透亮的灯,从而让学生找出大军的玻璃灯漂亮的句子,读出羡慕之情。
此时,教师并不急于教学第三部分,而是通过言语过渡到最后一部分,让学生说说“父亲为我做的灯怎样?”当学生说到父亲为自己做的灯“融化了,变成了一片水,留在了我心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为什么留在我心里”?这时,学生即便是说到了因为父亲对“我”的爱,他们的认识也是表面的、肤浅的,并不深刻。
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第三部分,通过让学生谈谈“这部分让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进一步体会理解父亲对“我”深沉的爱和父子之间的深情。
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可以突出重点,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三、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从入学接手此班以来,教师就比较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以学生对阅读比较感兴趣,具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但是学生大多数来自工人家庭,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阅读书目的数量和种类都受到限制,学生的视野相对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
四、教学设计:(一)激情入境:1、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哪些灯?2、当学生说到“冰灯”时,教师谈话:今天,咱们学习的这个感人的故事就与“冰灯”有关,板书课题:冰灯学生说不到“冰灯”,教师谈话:刚才大家说了很多种灯,还有一种灯叫“冰灯”,大家听说过吗?今天,咱们学习的这个感人的故事就与“冰灯”有关,板书课题:冰灯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一共分为几个自然段?2、找四位同学把课文读一读,其余同学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课文能读下来了,课文的生字都认识了吗?出示字词,指名读:走街串巷习俗菱形合适炕棉衣爹扭头废玻璃棉袄后悔融化后悔:引导学生区分“悔——诲——侮”三个字4、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1、学习第一、二部分(1-4)自然段:(1)指名读1-4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我”让父亲为“我”做一盏透亮的灯笼?(2)当学生说出大军的灯笼是透亮的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大军灯笼的句子。
小学语文寒夜的灯光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寒夜的灯光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014b0cfad6195f302ba602.png)
寒夜的灯光实习生:何姣第一课时:一、板书引入,书写课题板书:寒夜,看到这样的词,你有什么感受?灯光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寒夜的灯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文章涉及了那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三、学习生字与词语镇前鼻音,里面有三横乡镇、镇压诊诊断、诊所婴后鼻音,婴儿、婴孩荒上部分不要多一横,荒野、荒地徐双人旁,加一个余,徐徐,姓徐僵注意书写右边部分,冻僵、僵硬杂杂粮、复杂余余数、余地致反文旁,细致、兴致、熄火字旁,加一个休息的息哀悲哀、哀伤孤右边部分注意加上一点孤单,孤独齐读分组读拼音,生词,词语课文中也出现了一些词语,你能借助词语手册来说说他们的意思吗?婉言谢绝哀鸣恐惧荒野四、巩固练习写小字第二课时:一、直接引入,出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寒夜的灯光的生字词,寒夜的灯光究竟讲的是怎样的一个事情呢?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样的事情?(一位加拿大医生在寒冷的夜晚冒着生命危险出诊,而沿途的农家用一路灯光指引,深深打动寒夜里出诊的医生)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1、这是发生在加拿大的一个故事,加拿大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文中的“我’是什么职业?(医生),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接到怎样的一个电话?(一个农民打来电话说,他家的婴儿长在发高烧,想请我去就诊)2、想想,在寒冷的夜晚,你一般在干嘛?这位医生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医生?3、这位医生最终顺利到达了农民的家里没有?在哪一段写了?请大家读读这一段,并在读的时候思考,他是靠怎样的方式到达农民家的?“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1)平时,荒野的夜与今夜的夜有什么不同?(2)“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
冰灯 教学设计‘’
![冰灯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861e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4.png)
冰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制作冰灯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了解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
3.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冰块或冰砖2.刮冰工具3.剪刀4.蜡烛或小型发光装置5.模具或容器6.彩色纸张和装饰材料三、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可先引入话题,介绍冰灯的起源和意义,启发学生对冰灯制作的兴趣。
步骤一:准备工作1.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已经制作好的冰灯样品,让学生对冰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步骤二:选择模具或容器1.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具或容器,可以是各种形状的花瓶、碗或模具等。
2.建议学生选择适合制作冰灯的透明容器,以便于发挥冰灯的效果。
步骤三:制作冰灯的主体1.将冷冻好的冰块或冰砖取出,放在刮冰的工作台上。
2.使用刮冰工具,按照自己喜欢的形状和图案,开始进行刮冰,制作冰灯的主体。
3.学生需要耐心、细心地进行操作,使冰灯的表面光滑均匀,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步骤四:装饰冰灯1.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纸张和装饰材料,为制作好的冰灯进行装饰。
2.可以剪纸、绘画或粘贴装饰材料,使冰灯更加美观和有趣。
3.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步骤五:插入蜡烛或小型发光装置1.制作好的冰灯可以放置在平整的底座上,以防止冰灯倾倒。
2.将蜡烛或小型发光装置插入冰灯中心,点燃蜡烛或打开发光装置。
3.学生们可以观察冰灯在蜡烛或发光装置照射下的效果,欣赏冰灯的美丽。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模具和装饰材料,进行多样化的冰灯制作。
2.邀请学生在夜晚的露天场地,集体展示自己制作的冰灯,让更多人共同欣赏。
五、教学总结:通过制作冰灯这个传统的艺术形式,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了解了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
制作冰灯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学生还能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年级语文教案)《冰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冰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725ee7dd88d0d232d46a09.png)
《冰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父亲做冰灯的艰辛困苦,体会那份深深的爱子情怀。
2、体会“我”内心后悔的复杂心情,教育孩子体谅理解父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读中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学会体谅父母。
三.教学准备:词卡小黑板四.教学流程:(一)、齐读课题,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2.“冰灯”顾名思义,就是用——做成的灯。
那冰灯和纸糊的灯笼相比,有些什么特别之处呢?(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所提到的这盏冰灯它见证了一对父子的感人故事。
说到这个故事,还得从作者家乡过年得风俗习惯说起。
2、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哪个自然段在介绍作者家乡过年得习俗?用大声朗读介绍给大家。
(指名读)3.用拆字法理解“习俗”。
4.引读一自然段,指导读出感情。
(三)、学习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1、是呀,在提着灯笼走街串巷得人群中,要是谁家得灯笼做工精致,设计巧妙,色彩艳丽,那一定会引来众多羡慕的目光。
这不,在腊月二十五这天,有一盏灯笼纠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是谁家的灯笼呢?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2、画图理解“菱形”。
3、这么漂亮的玻璃灯笼和普通的纸糊灯笼相比,是那么精致,那么透亮。
假若是你就是作者,你会怎么想?4、作者和我们大家一样,对大军的玻璃灯笼充满了羡慕与向往,所以——(引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四)、学习课文五至十自然段。
1.因为家里穷,孩子平日里可遭了不少罪,受了不少苦。
过年了,孩子想得到一盏透亮的灯,这个小小的愿望怎能忍心拒绝?可就是为了这句“灯要透亮”,父亲付出了多少心血啊!2.自由小声轻读5——10自然段,看看描写父亲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动,用波浪线勾画下来,用心去读读。
冰 灯 教学设计
![冰 灯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5e047f3b3567ec102d8a3d.png)
冰灯教学设计冰灯教学要求:1、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2、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
理解父母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
理解父母的心情。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冰灯》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启发学生提出疑问,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三、自读课文l.分组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交流。
2.检查学习情况(1)认识词语:走街串巷习俗菱形合适细碎炕透亮打磨爹扭过来废棉袄后悔融化撩起(2)理解词语:走街串巷享受菱形细碎透亮打磨撩起发酸称赞羡慕(3)让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3.说说你读过课文以后的感想。
四、讨论:1、看到父亲做冰灯,2、“我”为什么“后悔”了?3、说一说“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
第二课时1、复2、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冰灯》这一课,你能说一说它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3、理解课文小组学习:带着问题分组读课文,讨论。
1、“我”为什么要父亲做冰灯?2、父亲什么时候在做冰灯?我是怎么发现的?父亲为什么磨一阵停一阵?这么冷,父亲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呢?4、看到父亲在做冰灯,5、“我”的心情怎样?“我”为什么“后悔”?后悔什么?6、提着冰灯“我”的心情怎样?7、“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它”指8、的是什么?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同时指导朗读。
4、课外延伸:在你生活中,5、你和父母之间发生过像《冰灯》那样令你感动的事情吗?第三课时1、写《冰灯》中的生字2、笔下生花:选一项,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三、“金钥匙”学会整理资料,养成有条有理的好习惯。
初中美术_《灯饰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灯饰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31459686f1aff00bed51ebc.png)
《灯饰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灯饰设计与制作》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绘画中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欣赏与分析作品的能力。
同时,新教材增强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在基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创了一大块自由的空间,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教材展示了很多美丽的灯饰图片,教师在课上配以优美的音乐,播放城市夜景视频,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更加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
《灯饰设计与制作》效果分析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新课题时内心会有一点胆怯的心理,对新事物的未知。
而且不同的学生接受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手工制作。
有些孩子手脑搭配不协调,对新事物比较慢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很快将学生们带入到新课题中,交流观摩互助,学生很快的投入到灯饰的设计制作中,开拓思路,增加兴趣。
在合作中把困难的问题简单化进而攻克。
学生在相互借鉴观摩中萌发出新的成熟的创意,使本次设计制作课的价值更好的得到实现,学生真的学有所获。
《灯饰设计与制作》教材分析《灯饰设计与制作》选自湖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6课,设计·应用领域。
从了解灯饰造型入手,学习灯饰设计与制作,理解灯光与生活的联系,分两个教学课时。
分别是活动一:采取双人合作的方式,运用挖切、折压的方法,制作一个筒状灯饰。
活动二:分小组策划、合作,试着从灯具的使用环境出发,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制作一款灯饰。
本课着重围绕学习活动一展开教学。
重温古代灯具设计的高超艺术,感受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独特的艺术审美。
欣赏现代生活中灯饰的常见造型,尤其突出了几何基本形在灯饰设计中的运用。
从筒状灯饰的设计与制作入手,即一个圆筒通过适当的折叠,可以变成多边形的筒状灯饰。
以圆筒为依托引导学生通过巧妙的折叠变化,制作出更多新颖有趣的灯饰造型。
从风格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灯饰造成的灯光效果及给人的感觉差异。
结合生活中的认识与体验,强化灯饰设计与适应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
松果雪花灯教案
![松果雪花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66a1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5.png)
松果雪花灯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制作松果雪花灯的方法和步骤。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讲解松果雪花灯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
2. 教学难点,如何精细地处理松果和雪花,使其更加美观。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松果、雪花装饰、胶水、彩色绳子等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自备剪刀、彩色笔等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已经制作好的松果雪花灯,并介绍制作的过程和材料。
2. 讲解制作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松果雪花灯的步骤,包括松果的处理、雪花的装饰等。
3. 示范操作,教师现场示范如何处理松果和装饰雪花,引导学生观看并学习。
4.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动手制作松果雪花灯,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6. 展示成果,学生将制作好的松果雪花灯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手工制作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培养了耐心和细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意,让他们在制作松果雪花灯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希望通过这样的手工制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制作冰灯的教学设计方案
![制作冰灯的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480c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5.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冰灯的制作原理和步骤。
- 熟悉不同类型的冰灯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工具制作冰灯。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教室或户外开阔地五、教学准备1. 教具:冰块、模具、水桶、勺子、刻刀、彩纸、彩笔、剪刀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冰块模具。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冰灯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冰灯是怎么制作的吗?2. 讲解制作原理- 讲解冰灯的制作原理,包括冰的物理特性、模具的选择等。
- 展示不同类型的冰灯,如人物、动物、风景等。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想制作的冰灯主题和设计。
4. 制作指导- 教师示范冰灯的制作过程,包括模具的清洗、冰块的切割、雕刻等。
-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开始制作自己的冰灯。
5. 制作时间-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冰灯的制作。
第二课时1. 作品展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冰灯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 教师和同学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 修改完善- 学生根据他人意见,对冰灯进行修改和完善。
3. 创意设计- 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彩纸、彩笔等装饰自己的冰灯,增加创意元素。
4. 总结评价-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团队合作、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创造。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制作过程中。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
3.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八、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制作冰灯,或与其他同学分享制作经验。
《冬夜的灯光》教学设计
![《冬夜的灯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0d8e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d.png)
《冬夜的灯光》教学设计《冬夜的灯光》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的写法,能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积累美好的语言。
3、整体感悟课文,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体会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学习难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授课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MV《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最质朴的话语道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就有一位医生,他与小镇上的人们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作品《冬夜的灯光》。
(2)、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偏僻提防穹隆引擎猝不及防辽阔无垠启程领悟婉言谢绝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人物、事件)2〉读了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3)、研读赏析1、导学:文章以“冬夜的灯光”为题,有着怎样的含义?本文以“冬夜的灯光”为标题,蕴含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实指,只在那个风雪冬夜里农户们为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还有另一方面的深层含义:冬夜喻指黑暗、寒冷,而灯光则象征光明、温暖。
在那个荒凉、偏僻的小镇,真诚淳朴的友情,人与人之间的的相互关爱,深深打动了寒夜里出诊的医生,驱走了冬夜的黑暗、寒冷,温暖了夜行人的心,让人由衷地发出感叹:哦!温暖、明亮的冬夜灯光。
2、自主探究: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四人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1〉为什么偏僻、寒冷、荒凉的小镇在“我和我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温暖、友谊和乐观?2〉细读文章描写小镇和冬夜的语句,分组讨论:这些描写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外,还有怎样的作用?3〉文章最后引用阿瑟查普曼的诗,有什么作用?1〉加拿大西部的小镇虽然荒凉、偏僻,天气寒冷,却拥有淳朴而真挚的情意,这情意让荒凉的小镇和寒冷的冬夜洋溢着无限的温馨和暖意,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和温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灯教学设计
冰灯
教学要求:
1、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
2、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
理解父母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
理解父母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冰灯》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启发学生提出疑问,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三、自读课文
l.分组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交流。
2.检查学习情况
(1)认识词语:走街串巷习俗菱形合适细碎炕
透亮打磨爹扭过来废棉袄后悔融化撩起
(2)理解词语:走街串巷享受菱形细碎透亮打磨
撩起发酸称赞羡慕
(3)让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3.说说你读过课文以后的感想。
四、讨论:
1、看到父亲做冰灯,
2、“我”为什么“后悔”了?
3、说一说“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
第二课时
1、复
2、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冰灯》这一课,你能说一说它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
3、理解课文
小组学习:
带着问题分组读课文,讨论。
1、“我”为什么要父亲做冰灯?
2、父亲什么时候在做冰灯?我是怎么发现的?父亲为什么磨一阵停一阵?这么冷,父亲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呢?
4、看到父亲在做冰灯,
5、“我”的心情怎样?“我”为什么“后悔”?后悔什么?
6、提着冰灯“我”的心情怎样?
7、“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它”指8、的是什么?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同时指导朗读。
4、课外延伸:在你生活中,
5、你和父母之间发生过像《冰灯》那样令你感动的事情吗?
第三课时
1、写《冰灯》中的生字
2、笔下生花:
选一项,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三、“金钥匙”
学会整理资料,养成有条有理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