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

合集下载

《声声慢》教案4篇

《声声慢》教案4篇

《声声慢》教案4篇《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模块。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保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沉重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体会运用叠字所达到的抒情效果。

2、理解这首词奇妙的铺叙手法,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

〔二〕技能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熟读成诵。

2、在诵读、品尝得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鉴赏技能。

〔三〕情感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心灵,培育丰富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2、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四、学情分析1、高一同学对宋词有了肯定了解,也具备了肯定的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宋词也有肯定的爱好,情愿学习诗词。

2、同学对学习诗词缺少自信心,一般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岂不知诗歌鉴赏有非大的性格差异,需要学习者仔细品尝、观赏。

五、教学方法1、采纳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反复吟诵3、学案导学六、课前预备1、同学的学习预备:预习文本,争取熟读成诵;搜集材料进一步了解李清照。

2、老师的教学预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迷惑检查落实了同学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同学的迷惑,使教学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听我国的闻名民乐《二泉映月》,创设诗歌学习的氛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介绍:老师:其实对李清照我们并不生疏,在中学时我们曾学过她的词,能回忆一下吗?同学:自由背诵《如梦令》和《醉花阴》。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4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4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1、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2、设计特色:联系作者的生平与其他作品感受本词中沉重复杂的愁情;联系法国诗人克洛岱尔的译文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通过联系本板块其他词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练习认识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二、教材分析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1)基本要求: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理解《声声慢》中语言和情感抒发的一致性;背诵《声声慢》中的名句;能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对作品进行鉴赏。

(2)发展要求:体会并总结本板块四首词在选材和写法上的共同点,从而认识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2.(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声声慢》中的“愁”的感悟和表达如此沉重复杂的愁的表现手法。

(2)本课内容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声声慢》又是其后期的代表作品,故通过对本词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和婉约派风格特点的认识。

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初中教材有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内容情感和写法上难度相应低一点。

联系与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1.学生对李清照其人其词和婉约派词有一定的接触,但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和婉约派风格特点没有深入明确的感受。

2.学生在意象和表达“愁”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生平,联系她的其他作品理解她的“愁”。

2、分析词中情感的表现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叙抒情)结合,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引言李清照,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善婉清新、别致动人,其中尤以《声声慢》一词广为人知。

本次说课的内容将围绕李清照的这首经典之作展开,并通过分析词句的含义、声腔的音韵效果,以及对情感表达的独特解读,来深入剖析这首词作的魅力所在。

正文一、词牌介绍本词作为南宋流传至今的经典曲目,其所用的词牌是“长短句体”。

这一词牌采用长短句交替的方式展现句子,长短句组合不同的韵律和节奏,在表现情感、抒发意境时具有独特的音韵效果。

二、词作阅读在这首词作中,李清照把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展现了一种充满哀愁和感伤的真挚情感。

1.开头渲染情感“记得玉楼春残处,梨花风起正清明。

”这两句词语简明扼要但显得很朦胧。

似乎是赏花赏到了余香开始回家的感觉。

然后转到清明日出的梨花风景。

清明节,时值梨花盛开之季,然而此时的李清照,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中。

从开头两个场景的渲染可以看到,李清照在情感上已经表达了对过去的牵念之情。

2.两句一唱一和“红楼隔雨相望倚,夜被愁云惨淡星。

”这两句词作中的“隔雨相望倚”十分动人,直译而言,就是在相隔的红楼之间用了抑扬顿挫的手法表达了双方此时此刻痛苦地相思相望的场景。

而“夜被愁云惨淡星”这一句,则善用了颜色和形象的人物化手法,将“淡淡的星光”,与心情苦痛的愁云相对比,以“淡”来体现出主人公心中的孤寂和无助。

3.以歌寄托心中真情而这个《声声慢》的词作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歌曲的部分,它以流畅的旋律表达了深情的思念。

这种情感流淌得十分纯真和朴素,没有虚伪和矫情。

从书信、日记、小说、戏曲、诗词等多种文学形式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着极为娴熟的技巧。

三、情感深度解读《声声慢》这首南宋的词作,立体且独具匠心,既有思念,也有失落,深度剖析多次读此词作后会让全身的情绪都蠢蠢欲动。

李清照以碎句的形式表达出了深沉的感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反复表达了“意难平”、“愁难忘”的心境。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涉及教材的诗词欣赏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声声慢》的背景介绍、词牌特点、诗句解析、意境把握及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2. 掌握诗句的解析方法,深入领会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会分析并欣赏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句意境的把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诗句解析、背景了解及词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随后,以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声慢》。

2. 新课导入:介绍《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句,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修辞技巧。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主要内容:李清照生平简介《声声慢》词牌特点诗句解析修辞手法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诗句解析方法,分析《声声慢》中的两句诗句。

请从《声声慢》中选取一个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2. 答案:解析示例: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叠字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修辞手法示例:拟人。

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意境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创作风格。

声声慢教案及说课稿

声声慢教案及说课稿

声声慢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李清照与《声声慢》1.1 教学目标1.1.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1.2 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和情感内涵。

1.1.3 掌握诗词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1.2 教学内容1.2.1 李清照的生平简介1.2.2 《声声慢》的背景介绍1.2.3 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方法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简介李清照生平及文学地位。

1.3.2 讲解《声声慢》的背景。

1.3.3 分组讨论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方法。

1.3.4 分析《声声慢》的情感内涵。

1.4 教学评估1.4.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李清照生平及《声声慢》背景的掌握情况。

1.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诗词阅读与鉴赏方法的理解运用。

第二章:诗词格律与《声声慢》2.1 教学目标2.1.1 了解诗词的基本格律知识。

2.1.2 掌握《声声慢》的格律特点。

2.1.3 培养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2.2.1 诗词格律基本知识2.2.2 《声声慢》的格律分析2.2.3 诗词创作的技巧指导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

2.3.2 分析《声声慢》的格律特点。

2.3.3 进行诗词创作技巧的指导。

2.4 教学评估2.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诗词格律知识的掌握。

2.4.2 创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诗词创作技巧的应用。

第三章:词语赏析与《声声慢》3.1 教学目标3.1.1 理解《声声慢》中的关键词语。

3.1.2 培养学生的词语赏析能力。

3.1.3 提升学生对诗词情感的表达。

3.2 教学内容3.2.1 《声声慢》中的关键词语解析3.2.2 词语赏析的方法与技巧3.2.3 诗词情感表达的指导3.3 教学步骤3.3.1 解析《声声慢》中的关键词语。

3.3.2 教授词语赏析的方法与技巧。

3.3.3 指导学生进行诗词情感表达的练习。

3.4 教学评估3.4.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3.4.2 情感表达练习:评估学生对诗词情感表达的掌握。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5篇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5篇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声声慢李清照教案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声声慢李清照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1一、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2、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

3、体会词人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二、学习重难点:1、理解词中表达出的“愁”。

2、背诵全诗。

三、读书指导: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写于李清照晚年。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四、自主学习任务: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2、背诵全诗。

3、思考:那些景物触动了词人的愁思?明确:(投影)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孤寂落寞悲凉愁苦五、合作探究:(一)赏析上阕1、”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反复品读,体会本句的表达效果。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旧时相识”的雁触动了词人怎样的情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思?(二)赏析下阙1、“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描绘出词人怎样的生活状态?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大胆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诗意的语言还原此句描绘的情景。

3、有人认为,李清照后期词作中的愁绪,只是抒写了她作为一个落难贵妇人的个人哀愁,是低沉的、消极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声声慢李清照教案2《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位于教材第七章第二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声慢》的词牌、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详细解读诗句,品味李清照的词作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掌握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李清照词作的情感魅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声声慢》词牌的理解,以及对诗句中情感内涵的把握。

重点:诗句的艺术特色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背景介绍: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声声慢》的背景。

3.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词牌特点,探讨诗句中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的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声慢》2. 板书内容:a. 词牌特点b. 艺术特色c. 情感表达d.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声声慢》中的词牌特点。

b.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c. 仿写一首以《声声慢》为词牌的词。

2. 答案:a. 《声声慢》词牌特点:七言律诗,上下片各四句,共八句。

b.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仗等。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情感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拓展延伸:a. 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对比分析。

b. 探讨古典诗词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c. 组织诗词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词牌特点与背景介绍。

2. 教学目标中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3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3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3篇李清照声声慢教案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声声慢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

2、理解所学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4、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

教学方法:阅读与感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在山东人。

父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曾受知于苏轼,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也善知文书。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修养,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建中靖国元年,18岁,与礼部侍郎赵廷之子赵明诚结婚。

明诚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畜前代的石刻。

婚后不久赵廷之升任尚书右丞,极力打击旧党,李格非在党籍中被罢官,他对赵廷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

约在崇宁二年,赵明诚出仕。

夫妇志同道合,致力搜寻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器物,赵廷之死后,赵氏兄弟失官,赵明诚屏举乡里10多年,更加努力访求古碑,文物。

后又重新出仕,这一时期开始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随之,北宋亡。

高宗即位,赵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

李清照只携带小部分的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建炎二年,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难逃到建康。

次年赵明诚驻家池阳,只身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李清照赶到的时候赵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

《声声慢》教案范文六篇

《声声慢》教案范文六篇

《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范文六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声声慢》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声慢》教案篇1《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及婉约派2、朗读3、理解该词,体验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词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教学过程预设:导入:人字是一个象形字,演变到今天,你们猜想为什么会上尖下大?(学生言说)其实对人的认识,古人达到很深的高度,老子有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认识;《易经》把“三才”作为其结构的框架,而“三才”就是指天地人。

人处于天地之间,与天地息息相关。

现在我们要从课文读一个活在北宋南宋之间的李清照,该如何解读?(学生言说)(教师总结)我们就围绕“天、地、人”三个字学习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慢词《声声慢》。

感受思悟体验:一、读“天”1、朗读词2、寻找与“天”有关的内容。

乍暖还寒时候黄昏秋天(黄花)晚 || 风细雨3、学生活动,交流4、教师指导,共同明确二、读“地”风急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雁 || 窗儿三、读“人”1、人的活动寻寻觅觅三杯两盏淡酒有谁堪摘守着窗儿2、人的所感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最难将息怎敌正伤心独怎一个愁字了得3、人的性别、身份、经历?联系背景资料四:想象体验情境五、把握主旨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六、品味语言: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触景生情)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移情入景)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寓情于景)参考:用酒消愁是不顶事的,只能更增愁苦。

“雁过也三句,是说南来秋雁飞过的时候,正好托它带信,可是丈夫已死,这信寄给谁?想想只有伤心”。

再一看,这只雁原来是曾经替她给丈夫带过信的旧时相识,这就叫她更难过了。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引言概述:《声声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经典诗歌,由杨洪基演唱的同名歌曲更是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本文将以《声声慢》为主题,通过引言概述和正文内容的方式,详细阐述这首诗歌的背景、主题、艺术特点以及对人们的启示。

一、背景1.1 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声声慢》是唐代诗人李清照所作,李清照是宋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词人之一。

她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1.2 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清照在丈夫病重期间创作的,表达了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之情。

1.3 诗歌的流传及影响《声声慢》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并成为了李清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通过其深情的表达和优美的语言,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二、主题2.1 爱情与离别《声声慢》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和对离别的痛苦。

2.2 时光的流转诗中的“岁岁年年,人事如梦”表达了时光的流转无情,人事如梦般的转瞬即逝。

这一主题使人们对生命的短暂和珍惜产生了深思。

2.3 情感的抒发《声声慢》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化作了动人的诗句。

这一主题使人们感受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艺术特点3.1 语言的优美《声声慢》的语言优美流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和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3.2 感情的真实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感受,使读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3.3 意境的营造诗中的意境营造得十分精妙,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四、对人们的启示4.1 珍惜眼前人《声声慢》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爱情的珍惜,使人们意识到珍惜身边的人和眼前的幸福的重要性。

4.2 感悟生命的短暂诗中的“岁岁年年,人事如梦”提醒人们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转,使人们更加珍惜时间,珍惜生活。

4.3 表达真挚情感《声声慢》以其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鼓励人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珍惜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也是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她表达了词人晚年生活的悲苦愁绪。

全词用口语写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14个叠字传达出的悲苦情怀,让我们为女词人晚年生活的悲惨掬一把辛酸泪。

词人用她女人独有的语言和视角,利用意象的堆积酣畅淋漓的抒发着她的情感,其词意耐人寻味。

因此结合这一单元鉴赏意象,品读诗歌的教学总目标,我确定了能鉴赏意象、体验情感、把握全词主旨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鉴赏意象,体验情感,把握全词主旨。

(2)能把握词中巧妙运用的铺叙等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1)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2)提炼信息、概括能力的培养。

3、情感目标能体会作者南渡之后的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三)重、难点1、重点:能鉴赏意象、体验情感,把握全词主旨。

2、难点:能把握词中巧妙运用的铺叙等艺术手法。

二、学情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了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能将已经学过的知识、方法迁移到新的学习当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法、学法1、“游戏”导入。

新课伊始,让学生激情满怀的走进课堂;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3、“情境法”教学。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4、“体验式”教学。

让学生增强体会,感同身受。

四、教学设计根据本课特点,我做了如下安排:1、巧用方法,温故知新请同学们花一分钟的时间整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李清照的生平,作品的前后分期及特点,欣赏了她前期的部分代表作品),并请学生用“话说”的评书方式到讲台上小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3篇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3篇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3篇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我说课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程序,五是教学小结与反思。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作用《声声慢》是语文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首词,这个单元编选的课文是宋词、元曲及宋至清代的古诗。

在语文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安排有宋词的单元。

作者李清照,和本单元选取的词人柳永同属于婉约派,本单元同时选取了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作品,因此,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

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

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

《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2.教学目标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

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声声慢》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声慢》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声声慢》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把握词人前后词风的差异。

2、品味叠词的妙用。

3、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由于这首词里包含了大量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词人除了直接抒情之外,更妙的是借意象来抒发愁情,但是我们的学生对这些意象的把握是不准确的,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如果像平常一样一支粉笔,那一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够。

所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快速演示的特点,能节约很多的课堂时间。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帮助,我采用讲授法和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回忆、合作一起来鉴赏这首词,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学生们学过李清照的《醉花阴》,课前我就播放《醉花阴》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进入本课教学。

同时通过听觉让学生体会《醉花阴》和《声声慢》抒发的感情的差别,这样很自然引入李清照的作品风格。

2、如何入愁让学生听配乐朗读,体会词人的情感并留心哪些句子直接表明词人的感情,哪一句定下了感情基调。

由此引出对前三句的分析:词人通过动作、环境、感受入愁。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优质课《声声慢》教案篇1学习目标:1、把握词中意象,鉴赏叠词等艺术手法。

2、了解词人生平,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赏析叠词等艺术手法,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才情出众,一生写过无数美妙的词作,让我们铭记在心。

据说李清照一生没有孩子,曾为此深感愧疚,可是丈夫赵明诚却说:“诗词就是我们的子女,《金石录》就是我们生命的结晶。

”足见他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也正因为此,在丈夫去世以后,李清照一个人更觉孤苦,晚年生活凄凉无依。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晚期的作品《声声慢》。

二、明确目标:我们先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诵读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2、个别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提示从字音和节奏两个方面。

)师: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情感基调是什么?生:诗歌的情感集中在一个“愁”字,这也是这首词的词眼。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婉的、凄凉的、愁苦的。

师:应该怎么读呢?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读出忧伤、悲哀意。

3、自由诵读体会:就让我们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4、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从语速、语调两方面评价。

四、品读赏析:(一)、词人的”愁”表现在哪里?1、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愁”的?从词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1)、淡酒、急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写出了词人因苦闷而借酒浇愁,却抵不住傍晚时分急速而至的寒风的侵袭。

师:为什么“淡酒”而不是“浓酒”?生:不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浓酒也成淡酒。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说课稿《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

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

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一、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本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赏意象、析愁情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①小组交流探讨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探讨明确: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第七章第二节,《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理解《声声慢》的背景、词牌、韵律;解读诗句,分析词的意象、情感及艺术手法;探讨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2. 培养学生解读古典诗词的能力,感受李清照词的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名篇的鉴赏能力,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声声慢》的艺术手法,理解李清照词的情感内涵。

重点:解读诗句,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声声慢》原文及注释、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简要介绍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词人情感。

2. 诗词朗读:让学生朗读《声声慢》,感受词的韵律美,理解词牌特点。

3. 诗句解读:逐句分析诗句,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情感,探讨李清照的艺术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声声慢》的情感表达,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词牌:慢词3. 意象:落花、流水、黄昏、梧桐等4. 情感:离愁、思念、哀怨等5. 艺术手法:对比、衬托、用典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李清照情感的理解。

作业答案:(1)意象分析:词中以落花、流水、黄昏、梧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2)情感理解: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哀怨。

2. 拓展延伸: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比较其艺术特色。

关于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

关于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

关于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关于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1第一部分:说教材一、教材的作用《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一个宋词单元。

编者选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

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

四位词人的作品,题材、风格不同,带给后世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

柳永词走婉约套路,苏、辛则是豪放词风的代表,李词细腻、含蓄。

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也大体反映了宋词的发展脉络。

二、教材的地位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

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

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

《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仅从创作时间看,《声声慢》本应编排在辛弃疾词的前面,但必修四将李清照的词编排在后面,自有它的道理。

一则苏、辛不分家,说起苏,自然想到辛,因为二人作品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二则辛词的思想内容更适合对中学生进行传统价值观教育;三则李词两首被列为自读篇目。

综合以上因素,《声声慢》编排在这个单元的最后位置是合理的。

这也决定了对本课的教学应该以诵读、学生自我探究为主。

三、教材前后联系宋词大致有豪放、婉约两种风格,本单元选编的苏轼、辛弃疾的作品即是豪放风格的巅峰之作,柳永、李清照的作品则历来被看作是婉约词风的代表作。

四位作家的作品共同构成了宋词的精华,缺一不可。

本单元选编李清照的两首作品,《醉花阴》写于南渡前,大体属“闲愁”一类的作品,《声声慢》写于南渡后,笔下流淌的已经不是闲愁,而是丢家亡国之痛和孤苦无依之悲。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李清照的《声声慢》大家也是耳熟能详的了,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带来一些帮助。

《声声慢》 说课稿

《声声慢》 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声声慢》。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选取了宋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旨在让学生了解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作者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基础知识,但对于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和情感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难以完全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词作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词作风格。

(2)理解词中意象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3)学习并掌握叠词的运用和抒情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愁绪,体会词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慨。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的意象和叠词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情感。

(2)掌握词作的抒情手法,感受其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的愁绪内涵,体会其时代意义。

(2)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对词作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五、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作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的作用
《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一个宋词单元。

编者选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

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

四位词人的作品,题材、风格不同,带给后世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

柳永词走婉约套路,苏、辛则是豪放词风的代表,李词细腻、含蓄。

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也大体反映了宋词的发展脉络。

二、教材的地位
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

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

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

《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仅从创作时间看,《声声慢》本应编排在辛弃疾词的前面,但必修四将李清照的词编排在后面,自有它的道理。

一则苏、辛不分家,说起苏,自然想到辛,因为二人作品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二则辛词的思想内容更适合对中学生进行传统价值观教育;三则李词两首被列为
自读篇目。

综合以上因素,《声声慢》编排在这个单元的最后位置是合理的。

这也决定了对本课的教学应该以诵读、学生自我探究为主。

三、教材前后联系
宋词大致有豪放、婉约两种风格,本单元选编的苏轼、辛弃疾的作品即是豪放风格的巅峰之作,柳永、李清照的作品则历来被看作是婉约词风的代表作。

四位作家的作品共同构成了宋词的精华,缺一不可。

本单元选编李清照的两首作品,《醉花阴》写于南渡前,大体属“闲愁”一类的作品,《声声慢》写于南渡后,笔下流淌的已经不是闲愁,而是丢家亡国之痛和孤苦无依之悲。

两词虽风格一致但情调迥然有别,互为补充,既可帮助读者完整阅读李清照,也可帮助读者读懂那个时代的动荡和变迁,还可以帮助读者分清“此愁”与“彼愁”的天壤之别。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学生对唐宋诗词的学习限于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作家的感情,做到这些就够了。

但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课程标准同时说:“古代诗文的阅读,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第二单元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品味和赏析。

从编者的角度看,整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有三个:
1、词的常识的教学,并大致理清词的发展脉络。

2、引导学生欣赏宋词,把握词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注意词中带有作者浓厚主观色彩的意象和意境,揣摩作者的感情,并进行欣赏、品味。

3、指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传达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和单元教学的总体要求为依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与《醉花阴》前后联系,了解李清照南渡之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3、学习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与表达效果。

4、在《雨霖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这首词在景、情上的婉约特征。

第三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分析
1、本首词之前,学生学过柳永、苏轼、辛弃疾这三大家的作品,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对豪放和婉约的风格特点也有大体认识。

2、九年级上学期,学生诵读过李清照的《醉花阴》、辛弃疾的《永遇乐》,对李清照的身世经历有所了解。

在九年级上册的教材中,这两首紧挨着编排,学生应该对豪放和婉约的说法也有所了解。

但这两首词在初中教材中都属于“课外诵读篇目”,可以断定,学生对李清照的身世经历、靖康之耻以及豪放、婉约的风格都掌握得不深。

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专项教学诗歌,教师已经比较系统地讲授了形象与意象的概念、特点,并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与情感的能力。

第四部分: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诗歌作品的核心在于意象和意境的创设。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意象的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品味情感。

2、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线索,串起对内容、意象、意境和情感的品味与赏析。

3、通过与《醉花阴》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国之愁”的区别,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4、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第五部分:教学方法与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诵读鉴赏——反复的诵读贯穿整节课,带动对内容的感知,对意象与意境的品味,对感情的体验,对婉约词风的鉴赏。

2、质疑探究——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圈点批注,列出疑难问题。

课堂上,鼓励学生互相质疑,互相解疑,达到掌握词作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的目标。

3、讨论探究——质疑探究后,出示本课教学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即如何解读“淡酒”、“雁”、“黄花”、“梧桐”等意
象的问题,发动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逐步形成对重点意象的一致认识。

4、分析讲授——上述三种方法,还不足以帮助学生把握艺术特点。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叠字的巧妙运用,这些内容的教学以教师的分析讲授来完成,更直接,也更有效。

第六部分:教学环节安排与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因为《醉花阴》在前,以别的方式导入本课都比较多余。

直接以南渡为切入点,讲述李清照生活境遇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遭遇将对她的创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明确目标,检查预习
1、熟读作品,圈点批注,列出疑难问题。

2、你对这首词的哪一个句子、意象感受最深,为什么?、
3、这首词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
三道预习作业分别对应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质疑探究、讨论探究、分析讲授。

三、整体把握,初次诵读课文,读得顺畅。

指名三位同学,说说对这首词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的大概理解。

四、质疑探究,再次诵读课文,读得准确。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互相解疑,进一步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基调。

五、讨论探究,第三次诵读课文,读出感情。

1、提出核心问题,你对这首词的哪个意象感受最深,为什么?发动学生讨论,表达观点,理解这首词运用意象的特点。

2、教师小结学生的观点后,引入李白、范仲淹、欧阳修、温庭筠的相关诗句,深入分析“淡酒”、“雁”、“黄花”、“梧桐”等意象的传统意义和审美特征。

六、分析讲授,第四次诵读课文,读出韵味。

1、以问答方式,简要分析这首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明确这首词运用叠词的语言特点。

七、总结情、景特点,明确婉约词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