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一、简介骨转移瘤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转移至骨骼内生长形成的瘤。

其影像学表现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骨转移瘤在X线上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骨膜反应等改变。

具体表现为骨质疏松、骨骺增宽、骨皮质膨胀、骨不连续性破坏、骨小梁破坏等。

2·CT检查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转移瘤的病灶及周围组织的改变。

CT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等。

在骨质破坏区域可见骨小梁破坏和骨皮质侵蚀。

另外,CT还能评估病变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MRI检查MRI能提供更多关于骨转移瘤的信息,包括病变的范围、侵犯到的骨骼结构、骨髓病变等。

骨转移瘤在MR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增强后可呈高信号。

4·PET-CT检查PET-CT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来检测骨转移瘤,能全身性地评估骨骼及其他部位的转移情况。

正常骨转移瘤表现为高代谢区域。

5·骨扫描骨扫描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可以检测全身骨骼的异常代谢活动。

骨转移瘤在骨扫描上表现为局部或广泛性的异常放射性同化。

三、骨转移瘤的分类根据骨转移瘤的原发肿瘤类型和骨转移的方式,可将骨转移瘤分为两类:溶骨型骨转移瘤和骨硬化型骨转移瘤。

溶骨型骨转移瘤表现为骨质破坏,而骨硬化型骨转移瘤表现为骨质增生。

四、骨转移瘤的分布骨转移瘤可发生于全身的任何骨骼部位,但常见的部位包括脊柱、股骨、骨盆、肋骨等。

具体的分布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确定。

五、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X线影像图像附件:包括骨转移瘤的X线影像图像2·CT影像图像附件:包括骨转移瘤的CT影像图像3·MRI影像图像附件:包括骨转移瘤的MRI影像图像4·PET-CT影像图像附件:包括骨转移瘤的PET-CT影像图像5·骨扫描影像图像附件:包括骨转移瘤的骨扫描影像图像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恶性肿瘤:指恶性生长,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肿瘤。

骨扫描骨转移报告图

骨扫描骨转移报告图

骨扫描骨转移报告图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通常发生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中。

骨转移会导致骨骼疼痛、骨折、高钙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因此,对于癌症患者进行骨转移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骨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骨转移的情况。

骨扫描是通过给患者注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然后使用放射性摄影机对患者进行全身扫描,通过观察同位素在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骨转移的情况。

在骨扫描的报告图中,骨转移通常表现为局部骨组织密度增高,放射性同位素摄取增加的异常区域。

骨转移的报告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患者骨骼的情况,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进行骨扫描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怀孕或哺乳期,因为放射性同位素对胎儿和婴儿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患者需要在进行检查前避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因为咖啡因会干扰检查结果。

最后,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患者需要多饮水,促进同位素的排泄,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在骨转移的治疗方面,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骨保护治疗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和骨转移的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减轻骨痛、预防骨折,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骨扫描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骨转移的情况,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进行骨扫描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骨扫描骨转移报告图的介绍,能够增加对骨转移的认识,提高对骨转移的重视,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帮助。

骨肿瘤X线病历图谱

骨肿瘤X线病历图谱
上 皮 样 肉 瘤
软骨肉瘤
图 注:软骨肉瘤 (中心型)肱骨 干呈梭形膨胀, 其中骨结构紊乱, 散在囊状密度减 低区及斑点状致 密影像,皮质边 缘呈毛质被穿透。
关节内骨软骨瘤恶 变为软骨肉瘤
图 注:A.左肱骨干骺端骨质破坏, 肿块呈菜花状向内侧突入腋窝,瘤体内及 周围有大量钙化,软组织肿胀。B.术后3年 又出现左腋窝软组织钙化肿块,肱骨干骺 部仍有骨质破坏及硬化,左肩峰及肩盂上 部出现骨质破坏(三角箭头),关节间隙 内有一团块状钙化肿块(箭头)。C.CT肩 峰层面示肩峰混合性溶骨破坏(箭头), 肩盂上部有一向外生长突入上关节间隙的 带蒂菜花状钙化性肿块。
图 注:胫骨弯 曲,变形,骨 质稀疏,但骨 小梁粗大,沿 胫骨长轴呈条 纹状排列。骨 皮质增厚,髓 腔密度不均。
嗜酸细胞内芽肿
图 注:股骨中段骨干 中心性不规则形透光 区,界限清楚,皮质 菲薄,略显梭膨胀, 有骨膜反应。
肿瘤性钙盐 沉着症
图 注:髋关节附 近软组织中可见 团块状密度增高 阴影,其中有密 度减低之间隔存 在。
图 注:锁骨外侧1/3骨皮质菲薄呈蛋壳状,呈膨胀性, 气球样,囊性透光性病变。透光区内可见多数间隔, 呈泡沫状。





囊 肿
图 注:胫骨
近侧于骺端
略膨胀,皮 骨
质变薄,髓 腔呈磨砂玻

璃样密度增 维
加,胫骨干 与远侧干骺

端皮质骨与 常
髓腔界限消 失,密度增

加,胫骨向 前弯曲。


畸型性骨炎
图 注:股骨下端呈偏心性之卵圆形透光区, 其中可见少许残留骨嵴,破坏区之边界清晰, 骨皮质尚完整。
骨 巨 细 胞 瘤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检查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检查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6X( 0 70 —0 90 0 22 6 2 0 ) 307 —2
恶 性 肿 瘤 骨 转移 率 仅 次 于 肺 、 肝转 移 。 种 影 像 学 检 查 方 各
2 X 线 平 片
法 对 骨 各 有 其 局 限 性 。 同 现
全 身 骨 显 像 的局 限 性 主要 是 特 异 性 较 差 。许 多骨 转 移 病
才 能 出现 阳性 结 果 ; 早 在 肿 瘤 骨 转 移 初 期 , 部 骨 组 织 的 血 而 局 流、 代谢 即 已 发 生变 化 。 此 , 线 片 通 常 晚 于骨 显 像 3 6 因 x ~ 个 月 才 显 示 病 变 线 敏感 性低 的原 因主 要 有 : 转 移 瘤 常 先 侵 X ① 犯 骨 髓 . 皮 质 密 度 高 . 掩 盖 潜 在 破 坏 ; 老 年 患 者 多 伴 有 骨 易 ② 不 同 程 度 的 骨 质疏 松 , 质 骨 破坏 难 以分 辨 ; 即使 松 质骨 有 松 ③
局 部 血 流 量 、 骼 无 机 盐 代 谢 和 成 骨 活 跃 程 度有 关 , 此 当 局 骨 因 部 骨 骼 出现 转 移 瘤 时 , 处 血 流 量 和 ( ) 盐 代 谢 及成 骨 过 该 或 骨 程发生改变 , 在相 应 的 骨显 像 上 显 示 局 部 放 射 性 异 常 , 此 对 据 骨 骼 病 灶 做 出诊 断和 定 位 . 有 很 高 的敏 感 性 。 具
骨 转 移 瘤 的诊 断约 有 3 的假 阴性 [。这 是 由于 骨 质 破 坏 与 1 ]
但 是 , 线 检 查 方 便 、 时 、 济 , 些 间 接 征 象 很 有 助 于 X 省 经 有
临 床诊 断 , 合 理 选择 应 用 。由于 X 线 图像 上 结 构 重 叠 过 多 。 应

骨转移瘤影像诊断学比较

骨转移瘤影像诊断学比较

浅析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学比较[摘要] 目的:评价x线、骨显像(ect)、ct、mri和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全组130.例均行ect及x线检查.ct检查90例,mri检查66例。

原发肿瘤为肺癌(32.1%).乳腺癌(268%).前列腺癌(19%),鼻咽癌(4.2%)和甲状腺癌(36%)等。

结果:ect 阳性率80%,x线阳性率60%,ct阳性率70%.mri阳性率85%。

在同样大小扫描野的情况下,ect比x线多检出109个病灶,比ct多62个,比mri少19个病灶。

结果:mri和ect较ct、x线敏感性较高,但mri的特异性较ect则更高。

因此,当怀疑有骨转移时,应首选ect 并结合x线检查,也可直接做mr检查。

[关键词] 骨;转移瘤;影像检查;影像诊断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来临,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肿瘤的发病率增高,骨转移瘤的发生率也相应的提高。

当患者既往有肿瘤病史,特别是恶性肿瘤病史时,出现骨肌系统的不适和疼痛,x线检查提示骨质缺损和破坏,应首先考虑骨转移,争取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便缓解病人症状延续病人生命。

目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有:x线、骨显像(ect)、ct、mri等,现将上述4种方法的诊断价值作一比较分析。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0例骨转移瘤中,男95例,平均年龄58.6(29~76)岁,女35例,平均年龄50.6(23~73)岁。

前列腺癌45例(34.6%),乳腺癌38例(29.2%),肺癌20例(15.4%),甲状腺癌18例(13.8%),食管癌、胃癌各5例(3.8%),结肠癌4例(3.1%)。

上述病例均已临床或病理证实。

1.2方法所有130例患者均行ect显像及x线检查,103例行mri 检查,97例行ct检查。

其检查间隔时间小于一个月,ect显像采用ge公司双探头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常规静脉注射99tc—mdp (亚甲基二磷酸)740mbq,注射3h后进行全身前后位显像,也可进行局部病变显像。

长骨骨干皮质型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长骨骨干皮质型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中图 分 类 号 : 3 . ; l . 2 R7 8 1 R8 4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69 l 2 l ) 3O 6 一 4 1 0 —0l (O 2 O 一 4 4O 、
I a i i g o i f c r i a e a t s s o h ke e o m g ng d a n s s o o tc lm t s a i f t e s l t n
t rsis c n i p o e dign tc e e . e itc a m r v a osi lv 1
Z ANG e — i W n we .JIJ a —o g,H U NG u — u i ns n A Y e y n,LU C e — i g-ZH OU Limi hnyn — n
Hale Waihona Puke De a t n f dilg p rme t Ra oo y,Lih i nr lHo p tl o s u ta s ia ,Li u h ja g 3 3 0 .P. C i a Ce s i e in 2 0 0 h Z R. h n
【 摘 要】 目的 探讨 长 骨 骨 干皮 质 型转 移 瘤 的影 像 学 表 现 特 点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6例 经 临 床 及 病 理证 实 的 位 于 长
骨骨 干 的 皮 质 型 转 移瘤 的 x线 、 T 及 MR 检 查 资 料 。 C I 6例 均 摄 患 肢正 侧 位 x 线 平 片 , 中 C 检 查 2 ・ 其 T 例 MR检 查 2例 结果 x 线表 现 为 长 骨 骨 干 骨 皮 质 局 限 性 偏 心 性 骨 质破 坏 , 界 清 晰 。c 及 MR 横 断 位 示 骨 皮 质 呈 “ 边 T I 咬甜 饼 干 ” 骨质 样

骨转移核磁共振报告

骨转移核磁共振报告

骨转移核磁共振报告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我们为患者进行了骨转移核磁共振检查。

在本次检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现将报告结果如下:
1. 检查部位,全身骨骼。

2. 检查目的,评估骨转移情况。

3. 检查结果:
(1)头颅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脑实质结构正常。

(2)颈椎,C3、C4椎体见异常信号,考虑为转移瘤。

(3)胸椎,T6、T7椎体见异常信号,考虑为转移瘤。

(4)腰椎,L2、L3椎体见异常信号,考虑为转移瘤。

(5)骨盆,骨盆骨骼无明显异常信号。

(6)四肢骨骼,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4. 诊断意见,全身骨骼骨转移可能性大,建议结合临床综合评估,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5. 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以上就是本次骨转移核磁共振报告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请及时联系医生或医疗机构。

祝患者早日康复!。

转移性骨肿瘤影像学诊断和治疗进展

转移性骨肿瘤影像学诊断和治疗进展

样 囊 腺 癌 等 , 区斑 片 、 患 结节 或 棉 絮样 增 生 为主 、 密 骨
度异 常 增 高石 膏 样 。 般 无骨 膜 反应 , 一 压缩 较 轻 。 骨 溶
伴成骨 的混 合 型 , 癌多 见约 占 3%。 累及皮 质 引起 乳 5 ② 各 种骨 膜反 应 。 少数肺 癌转 移早 期 仅有 骨皮 质破 损 。 ③
症状I_ 。 2 临床将易发生骨转移的又称亲骨性肿瘤 , l 3 如前 列 腺癌 ( 男性 约 占转 移 6 %)乳 癌 ( 0 、 女性 约 占 7 %)肺 0 、
癌、 甲状腺 癌 、 咽癌 和 肾癌 等 ; 鼻 骨髓 瘤 和血 液 系统 肿 瘤 骨浸润 也不 少见 。 儿童 青 少年 除骨 肉瘤 外 , 见神 经 多 母 细胞瘤 和血 液系 统肿 瘤骨 侵犯 。癌与 肉瘤 在 骨转 移
侵蚀 , 骨质 溶 解破 坏 , 局部 骨 密 度 下 降 。 而 经 皮质 哈 进 氏 (aes ) 向周 围浸 润 、 延 : 可 细 胞I1 2。 , 5
在 骨 反 应 中破 骨 细胞 、 肿瘤 细 胞 、 核 细 胞 、 单 巨细 胞 等 参 与 骨再 吸 收 , 致局 部 供 血 丰 富 、 谢 旺盛 。 导 代 未 成 熟骨 减少 尔后 被转化 为 薄层 骨 . 局部 骨密 度增 高 。 但 淋 巴瘤 、 色 素瘤 、 黑 白血病 等很 少 发 生 骨反 应 , 以溶 故 骨为主; 成骨 为 主提示 了成 骨 细胞使 骨 增生 活跃 , 进展 相 对较 慢 :另外 如前 列腺 癌 等具有 纤 维基 质 的肿瘤骨
价值 ( ) 线检 查 - x
骨 , 9%以上 。 a o 椎 静 脉丛 由较 低 静脉 血 压 的薄 占 0 Bt n s 壁静 脉组成 , 于脊柱 体 后方 环绕 椎 管 , 成 网状 相互 位 形 沟通 的代 偿 系统 。 因缺 乏 完整 的静 脉瓣 , 与脊 椎 静 脉 、

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

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

第59卷 第4期2023年08月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J O U R N A LO F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 S)V o l .59,N o .4A u gu s t 2023[收稿日期]2020-11-05; [修订日期]2023-04-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71673,81671658)[第一作者]房亚军(1994-),女,硕士研究生㊂[通信作者]陈海松(1968-),男,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㊂E -m a i l :c h e n h s @q d u .e d u .c n㊂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房亚军1,2,徐文坚1,孙士庆1,杨志涛1,陈海松1(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03; 2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摘要] 目的 探讨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以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断正确率㊂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转移瘤病人374例的影像资料,分析并确定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㊂比较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P A C S )系统及诊断医师对出现不典型影像学征象的骨转移瘤的诊断正确率㊂结果 374例骨转移瘤病人中,181例仅行C T 检查,其中有40例骨转移瘤影像学征象不典型,包括似良性骨肿瘤的骨质膨胀伴硬化边6例㊁似骨岛的结节状高密度影9例㊁似原发骨肿瘤的针状骨膜反应或骨膜三角8例㊁似外伤性或骨质疏松性的椎体压缩骨折17例;41例仅行M R I 检查,未发现骨转移瘤的非典型影像学征象;152例病人行C T 与M R I 两种检查,有20例骨转移瘤影像征象不典型,包括似骨感染的不均匀骨质硬化及边界不清弥漫性骨质破坏区5例㊁似红骨髓转换的骨髓信号弥漫性减低14例㊁似囊肿的T 2压脂序列高信号1例㊂熟悉骨转移瘤不典型影像学征象者对不典型骨转移瘤的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χ2=16.5,P <0.05)㊂结论 骨转移瘤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熟悉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可明显减少误诊㊂[关键词] 肿瘤转移;骨肿瘤;骨折,压缩性;骨囊肿;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 R 445;R 73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5532(2023)04-0560-04d o i :10.11712/jm s .2096-5532.2023.59.11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网络出版] h t t ps ://l i n k .c n k i .n e t /u r l i d /37.1517.R.20230918.1620.002;2023-09-20 10:40:58A T Y P I C A LI M A G I N G F E A T U R E S O FB O N E M E T A S T A S E S F A N G Y a j u n ,X U W e n j i a n ,S U N S h i q i n g ,Y A N G Z h i t a o ,C H E N H a i s o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R a d i o l o g y ,T h e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Q i n g d a oU n i v e r s i t y ,Q i n g d a o 26600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 b je c t i v e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f b o n em e t a s t a s e s v i a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a t y p i c a l i m a -g i n g f i n d i n g s o f b o n em e t a s t a s e s . M e th o d s Ar e t r o s p e c ti v ea n a l y s i sw a s p e r f o r m e do nt h e i m a g i n g d a t ao f 374p a t i e n t sw i t h b o n em e t a s t a s e s t o i d e n t i f y t h e a t y p i c a l i m a g i n g f i n d i n g s .A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w a s p e r f o r m e d o n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b o n e m e t a s t a s e sw i t ha t y p i c a l i m a g i n g f i n d i n g s b e t w e e n t h e p i c t u r ea r c h i v i n g a n dc o mm u n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a n d t h ed i a gn o s t i c i a n s . R e -s u l t s A m o n g t h e 374p a t i e n t sw i t hb o n em e t a s t a s e s ,181u n d e r w e n t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 (C T )e x a m i n a t i o n a l o n e ,o fw h o m40h a da t y p i c a l i m a g i n g f i n d i n g s ,i n c l u d i n g 6c a s e s o f b o n e e x p a n s i o nw i t h s c l e r o t i cm a r g i n s r e s e m b l i n g b e n i gn b o n e t u m o r s ,9c a s e s o f n o d u l a r h i g h -d e n s i t y s h a d o w s r e s e m b l i n g b o n e i s l a n d s ,8c a s e s o f s p i c u l a t e d p e r i o s t e a l r e a c t i o no r p e r i o s t e a l t r i a n g l e r e s e m b l i n gp r i -m a r y b o n e t u m o r s ,a n d 17c a s e s o f v e r t e b r a l c o m p r e s s i o n f r a c t u r e s r e s e m b l i n g t r a u m a t i c o r o s t e o p o r o t i c f r a c t u r e s .A m o n gt h e 374p a t i e n t sw i t hb o n em e t a s t a s e s ,41u n d e r w e n t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M R I )s c a na l o n e ,a n dn oo n eh a da t y p i c a l i m a g i n g fi n -d i n g s .A m o n g t h e 374p a t i e n t sw i t h b o n em e t a s t a s e s ,152u n d e r w e n t c o m b i n e dC Ta n dM R I e x a m i n a t i o n s ,o f w h o m20h a d a t y p i c a l i m a g i n g f i n d i n g s ,i n c l u d i n g 5ca s e so fu n e v e no s t e o s c l e r o s i sa n dd i f f u s eb o n ed e s t r uc t i o nw i t hu n c l e a rb o u nd a r ie s t h a t r e s e m b l e d b o n e i nf e c t i o n s ,14c a s e s o f d i f f u s e d e c r e a s e db o n em a r r o ws ig n a l th a t r e s e m b l e d r e dm a r r o wc o n v e r si o n ,a n d 1c a s e o f h y p e r s i g n a l w i t hT 2f a t s u p p r e s s i o n s e q u e n c e t h a t r e s e m b l e d c y s t s .D i a g n o s t i c i a n sw h ow e r e f a m i l i a rw i t h t h e a t y p i c a l i m a g i n g f i n d i n g s o f b o n e m e t a s t a s e s h a d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χ2=16.5,P <0.05).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r e a r ev a r i o u s i m a g i n g f i n d i n gs i nb o n em e t a s t a s e s .F a m i l i a r i t y w i t h t h e a t y p i c a l i m a g i n g f i n d i n g s c a n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r e d u c em i s d i a gn o s i s .[K E Y W O R D S ] n e o p l a s m m e t a s t a s i s ;b o n e n e o p l a s m s ;f r a c t u r e s ,c o m p r e s s i o n ;b o n e c y s t s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骨转移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1-2],由骨外其他组织㊁器官来源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骨而形成,其发现有赖于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 线平片㊁计算机断层成像(C T )㊁核磁共振成像(M R I)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 P E C T )㊁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 E T -C T ),其中以前3种检查方式最为常用[3-5]㊂多发病灶及具有典型影像学征象的骨转移瘤诊断不难,但没有恶性肿瘤病史的单发病灶且影像学征象不典型者的正确诊断具有一定难度[6]㊂国内外罕有文献分析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㊂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表现,提高骨转移瘤的正确诊断率㊂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期房亚军,等.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561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07 2019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㊁经病理检查或随访证实的骨转移瘤病人374例,其中男194例,女180例;年龄为12~83岁,平均(59.50ʃ11.85)岁㊂有明确原发肿瘤病史者292例,原发灶不明者82例㊂所有病例均至少行C T或M R I一项影像学检查,其中181例病人行C T检查, 41例行M R I检查,152例行C T及M R I检查㊂1.2影像资料分析由3位年资相当的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医师独立阅片,分别给予骨转移瘤影像征象非典型(G r a d e Ⅰ)及影像征象典型(G r a d eⅡ)两个等级划分,然后共同从G r a d eⅠ组病例中寻找并确定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当结果有分歧时经协商讨论取得一致性意见㊂后由第4位熟悉骨转移瘤不典型影像学征象诊断医师,对G r a d eⅠ组病例重新阅片,且该医师对所有病例的临床病史及病理结果均不知情㊂分别统计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P A C S)系统及第4位医师对G r a d eⅠ组病例影像诊断的准确率㊂1.3统计学分析采用I B M S P S SS t a t i s t i c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㊂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采用配对二分类资料卡方检验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骨转移瘤非典型征象本文181例仅行C T检查病人中,有40例骨转移瘤影像学征象不典型,其中6例骨转移瘤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伴硬化边,其表现与良性骨肿瘤的局部影像学征象相似(图1A);9例骨转移瘤表现为单发孤立性结节状高密度影,似骨岛(图1B),原发灶主要为成骨性肿瘤,如乳癌㊁前列腺癌等;8例骨转移瘤可见针状骨膜反应,局部骨质破坏形成骨膜三角,似原发骨肿瘤的影像学征象(图1C);有17例发生在脊椎的骨转移瘤仅表现为椎体变扁并骨质破坏,似外伤性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改变(图1D)㊂行C T与M R I两种检查152例病人中,有20例骨转移瘤影像学征象不典型,其中5例骨转移瘤与骨感染有相似的影像学改变,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弥漫性骨质破坏及不均匀骨质硬化(图2A~D);14例表现为骨髓弥漫性信号减低,似红骨髓转换,主要发生在脊柱,亦可见椎体压缩性骨折(图1E㊁F);另有1例骨转移瘤C T表现为单发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晰,边缘无硬化并见病理性骨折,M R IT2压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似骨囊肿但信号强度略低于囊肿信号(图1G㊁H)㊂41例仅行M R I检查者未发现骨转移瘤的非典型影像学征象㊂2.2诊断正确率P A C S系统中对出现不典型影像学征象的骨转移瘤定性诊断正确率为35%(21/60),第4位熟悉骨转移瘤不典型影像学征象医师的诊断正确率为75%(45/6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6.5,P<0.05)㊂3讨论骨转移瘤与原发肿瘤有相似的生物学行为,若原发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㊁恶性程度偏低,骨转移瘤则会生长缓慢,表现为肿瘤内部压力的缓慢增加,形成膨胀性改变,引起周围骨质反应性增生硬化[7-9],表现出类似良性骨肿瘤的骨质膨胀及硬化边㊂单发的成骨性转移瘤与骨岛有时难以鉴别㊂骨岛是松质骨内一小块成熟的皮质骨,由不规则板层骨构成,无明显间质成分[10-11]㊂而成骨性转移瘤为病理性成骨,肿瘤细胞破坏骨质的同时释放生长因子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引起骨样组织异常堆积,不具备正常骨皮质结构[12]㊂有研究显示,成骨性转移瘤的密度虽高但有时达不到骨岛的密度,通过C T值大小鉴别两者的可靠性不高[10]㊂另外,单发成骨性转移瘤在T2W I压脂图像上有周围骨髓水肿,增强扫描可有强化,以此可与骨岛鉴别㊂针状骨膜反应是指骨膜新生骨沿骨膜与骨皮质间的S h a r p e纤维和血管分布,在新生血管表面形成纤细的针状骨膜新生骨[13],常见于恶性骨肿瘤和急性骨髓炎,以前者更为常见[14]㊂因此,当骨转移瘤出现此类征象时,放射科医生可能会诊断为原发恶性骨肿瘤,这是思维定式原因导致的误诊㊂骨转移瘤引起的椎体病理性压缩骨折易与外伤和骨质疏松引起的单纯压缩骨折混淆㊂转移瘤多发生于脊柱的中㊁后柱,易引起椎体后缘膨隆并累及脊椎附件[15],椎体周围多见软组织包块[16-17]㊂脊柱前㊁中柱为脊柱的应力作用点,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多呈前窄后宽的楔形改变;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多呈椎体上下缘的双凹变形[17]㊂通过观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62青 岛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59卷A :病人,女,62岁,肺癌骶骨转移,骶骨左侧膨胀性骨质破坏,内见残留骨嵴,周围骨质硬化(红箭头所示)㊂B :病人,男,36岁,肺癌胸椎转移,椎体内示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界清,密度较正常骨岛低(红箭头所示)㊂C :病人,女,70岁,直肠癌肱骨转移,右侧肱骨头见明显针状骨膜反应(红箭头所示)㊂D :病人,男,34岁,膀胱癌胸椎转移,C T 矢状位重建示T 6椎体压缩变扁,椎体后缘膨隆,骨质密度不均匀性增高(红箭头所示)㊂E ㊁F :病人,女,73岁,胃印戒细胞癌多发转移㊂E :病人T 1F S E 序列示椎体信号弥漫性减低㊂F :病人T 2FS E 序列示椎体信号增高,T 6㊁T 10㊁T 12椎体变扁,骨块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红箭头所示)㊂G ㊁H :病人,女,62岁,肾透明细胞癌左侧股骨头转移㊂G :病人C T 示单发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清,局部骨质不连续㊂H :病人T 2压脂序列示高信号,似骨囊肿但信号强度略低于囊肿信号㊂图1骨转移瘤不典型影像学征象病人,女,76岁,子宫内膜癌左侧胫骨㊁胫骨旁软组织转移㊂A~C :左侧胫骨平台㊁胫骨中下段髓腔密度增高,见骨质破坏㊁骨质硬化及大量骨膜增生,胫骨中下段周围见软组织密度影;D :矢状位S T I R 序列示左侧胫骨平台㊁中下段髓腔内多发斑片状压脂高信号,周围软组织肿胀㊂图2 似骨感染的骨转移瘤影像学征象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期房亚军,等.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563察脊柱病变部位㊁周围软组织包块㊁椎体形态改变㊁附件有无受累有助于两者的鉴别㊂骨转移瘤与骨感染影像学均可表现出边界不清的弥漫性骨质破坏及不均匀的骨质硬化㊂骨感染时,细菌通过干骺端血管入骨引起骨髓或皮质坏死,同时炎性渗出物通过哈弗管网和福耳克曼网至皮质,引起皮质下骨膜反应性增生或骨质硬化㊂骨转移瘤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新生血管形态多不规则,无法正常为肿瘤组织供血,引起肿瘤区域组织细胞坏死,与骨髓炎有相似的病理改变,当出现此类征象时,要结合病人年龄㊁症状体征及病史,将骨转移瘤纳入鉴别诊断中㊂骨转移瘤引起骨髓信号弥漫性减低的原因可能为:恶性肿瘤细胞沿B a t s o n脊柱静脉系统弥漫性浸润骨髓,骨小梁破坏㊁骨髓中水含量增加,T1W I信号减低㊂M R I可在骨质破坏前检测到骨髓组织水含量的变化,较C T更为敏感[18]㊂有研究指出,贫血㊁长跑运动等也会促进黄骨髓向红骨髓转化[19],但骨转移瘤多有骨质破坏,容易与生理性骨髓置换鉴别;但有时不易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别,后者需依靠临床实验室检查和骨髓穿刺活检确诊㊂另外,本文有1例单发溶骨性转移瘤,T2压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似骨囊肿改变,但信号强度低于骨囊肿信号,分析可能与骨转移瘤内部小血管阻塞,肿瘤细胞缺血所致慢性液化坏死及黏液成分聚集有关㊂综上所述,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征象包括似良性骨肿瘤的骨质膨胀伴硬化边㊁似骨岛的结节状高密度影㊁似原发骨肿瘤的针状骨膜反应或骨膜三角㊁似外伤性或骨质疏松性的椎体压缩骨折㊁似骨感染的不均匀骨质硬化及边界不清弥漫性骨质破坏区㊁似红骨髓转换的骨髓信号弥漫性减低㊁似囊肿的T2压脂序列高信号,骨转移瘤可同时具有以上多种不典型影像学征象㊂熟悉骨转移瘤的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合并的细节征象,密切结合病人的年龄㊁症状体征及病史进行诊断可减少误诊㊂[参考文献][1]P A R K G E,J E E W H,L E E S Y,e t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o f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 a n d m e t a s t a s e s:u s e o f a x i a l d i f f u s i o n-w e i g h t e d M Ri m a g i n g i na d d i t i o nt os t a n d a r d M Ri m a g i n g a t 3T[J].P L o SO n e,2018,13(12):e0208860.[2]刘敏,陈玥,雷小鸣,等.E C T㊁C T及M R I的骨转移瘤影像特点分析[J].中国C T和M R I杂志,2020,18(6):136-139. [3]K A K I T S U B A T A Y,T H E O D O R O U DJ,T H E O D O R O U SJ,e ta l.M e t a s t a t i cd i s e a s e i n v o l v i n g t h ed i s c o v e r t e b r a l j u n c-t i o no f t h e s p i n e[J].J o i n tB o n eS p i n e,2009,76(1):50-56.[4]郑庆中,苏洁敏,李小玲,等.18F-F D GP E T/C T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28(4):1267-1271.[5]张曙光,于胜吉.不明原因骨转移瘤的诊疗进展[J].癌症进展,2019,17(23):2765-2770.[5]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四肢骨转移瘤外科治疗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19,39(24):1485-1495. [7]王雪珍.囊状膨胀型骨转移瘤X线诊断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1):104-105.[8]马新发,徐岩.骨转移瘤的X线和C T诊断:附127例报告[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7,1(6):32-34.[9]林永展,邱乾德.囊状膨胀型骨转移瘤X线诊断(附35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0):1064-1066. [10]安鹏.能谱C T成像鉴别成骨性转移瘤与骨岛的初步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9.[11]D O N G Y,Z H E N G S W,MA C H I D A H,e t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ld i a g n o s i s o fo s te o b l a s t i c m e t a s t a s e sf r o m b o n e i s l a n d s i n p a-t i e n t sw i t h l u n g c a n c e rb y s i n g l e-s o u r c ed u a l-e n e r g y C T:a d-v a n t a g e s o f s p e c t r a lC Ti m a g i n g[J].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 o fR a-d i o l o g y,2015,84(5):901-907.[12]S A A DF,C L A R K E N,C O L OM B E L M.N a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a n dt r e a t m e n t o f b o n e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p r o s t a t ec a n c e r[J].E u r o-p e a nU r o l o g y,2006,49(3):429-440.[13]陈海松,柳澄.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0,18(1):104-108.[14]N A R VÁE ZJA,N A R VÁE ZJ,C L A V A G U E R A M T,e t a l.B o n e a n ds k e l e t a lm u s c l e m e t a s t a s e s f r o m g a s t r i ca d e n o c a r c i-n o m a:u n u s u a l r a d i o g r a p h i c,C Ta n d s c i n t i g r a p h i c f e a t u r e s[J].E u r o p e a nR a d i o l o g y,1998,8(8):1366-1369.[15]刘峰瑞,高宏.骨质疏松和转移瘤致椎体压缩骨折的M R I早期鉴别诊断[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9): 1518-1521.[16]刘晖.鉴别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磁共振特征性征象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9.[17]陈运奎,王录兵,黄勇.磁共振成像对老年骨质疏松及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133-135.[18]冷群,仲将,马伟丽,等.M R I对非职业马拉松运动员髋部骨髓转化的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10):829-833.[19]B E L A V Y DL,Q U I T T N E R MJ,R I D G E R SND,e t a l.S p e-c i f i cm od u l a t i o no f ve r t e b r a lm a r r o wa d i p o s e t i s s u e b y p h y s i c a la c t i v i t y[J].J o u r n a l o f B o n e a n dM i n e r a l R e s e a r c h:t h eO f f i c i a lJ o u r n a l o ft h e A m e r i c a n S o c i e t y f o r B o n ea n d M i n e r a lR e-s e a r c h,2018,33(4):651-657.(本文编辑黄建乡)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判断骨转移最简单方法

判断骨转移最简单方法

判断骨转移最简单方法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预后。

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治骨转移及时,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判断骨转移最简单方法是通过影像检查和临床症状判断。

下面我们将从影像学和临床两个角度来介绍骨转移的判断方法。

1. 影像学判断骨转移的影像学表现是在骨骼中出现多发或单发的骨质破坏或骨质增生,多数病变呈溶骨性病变。

(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骨骼的形态、大小、密度和轮廓,对于诊断骨转移有一定的价值。

骨转移的X线表现常常是骨改变的不均一性,包括红、白、混合色块状、星状、建筑样和团块状等不规则骨质破坏。

X线片显示出病灶时,需与良性骨肿瘤、骨髓瘤、骨感染等鉴别。

骨转移可以突出化疗前后病变程度的变化,可作为评价化疗效果的依据。

(2) CT检查CT扫描是目前检测骨转移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其诊断敏感度较高。

骨转移的CT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域密度减低、形态不规则。

常常伴随有软组织肿块和卫星灶的出现。

CT对于骨盆、脊椎等难以在X线上显示的部位,其敏感性更高。

(3)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是显像致密和致密外骨质的最好方法,其优点在于可以显示软组织和硬骨的病变。

由于肿瘤的血管丰富,造成周围水分含量的改变,因此可以看到相应的信号改变。

骨转移的MRI表现多为信号强度值低、信号不均、结构不规则等表现。

MRI对于脊柱的诊断更为准确。

2. 临床症状判断骨转移的临床症状多样化,大多伴有疼痛,常常表现为局部压痛,疼痛可伴随运动而加重。

当骨病变引起骨骼破坏、骨髓压迫和神经根受压时,临床表现疼痛可加重。

其他症状有:(1) 活动障碍当骨转移病变位于关节,可发生活动障碍,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2) 骨折骨折可能是骨转移的首发表现,因为骨质破坏后骨强度降低。

(3) 骨质变薄、骨折愈合迟缓有些患者由于疼痛、缩骨及其他治疗方法的过度,降低了钙质和维生素D 及其他生理性因素,导致骨质疏松易骨折。

骨转移瘤的X线和CT诊断(附146例报告)

骨转移瘤的X线和CT诊断(附146例报告)
3讨 论
3. 1 各种原发肿瘤骨转移瘤的发生率:本组病例以肺癌与 乳腺癌多见.与文献报道相近H’3] 。骨转移瘤发生部位以脊 柱多见.其次为肋骨和骨盆,这与脊柱的静脉系统可连通四 肢血管及胸腔、腹腔、盆腔的静脉丛有关。肺癌转移至脊柱、 肋骨多见。鼻咽癌转移至头颅;前列腺癌主要转移至骨盆。 3.2骨质破坏的影像表现:①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成骨性 和混合性骨质破坏。甲状腺癌、肾癌、肺癌和乳腺癌等骨转
骨转移瘤是指 原发于骨或肌肉骨骼系统以 外其他脏器 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侵及骨组织而形成的继发 性骨肿 瘤。X线 检查方便 直观和视 野开阔… .CT检查 能通 过合理应用窗口 技术在显示肿瘤骨质改变和 软组织异常方 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对大多数骨转移瘤做出诊 断。我院1995 年8月至200 9年9月共收治经临床病理证实 的骨转移瘤146例。现对其X线 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移多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前列腺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 多数表现为成骨性破坏;Scut el l al r i 等…报道溶骨性改变占 52% ,其次 为成 骨性、 混合性 。本组 溶骨 性破坏 占84. 9% ,其 次为混合性和成骨性。②脊椎转移多发生于胸椎、腰椎。其 次为颈椎和骶椎。常见多个椎 体发病∞] 。X线和CT表现为 椎体成骨性破坏、溶骨性破坏或两者并存,以溶骨性破坏为 主,单个或多个椎 体的跳跃式转移。常累及椎弓根 。椎I' 日J盘一 般不受累。溶骨性表现为骨质 疏松或类圆形或斑片状骨质 破坏,多见于肺癌、乳腺癌和肝癌等。③骨盆也是骨转移瘤 常见部位,溶骨性破坏一般于髋臼附近呈虫蚀状、斑片状或 穿凿 状, 可融 合成 大片状 骨质 缺损 、边 缘不清 、无 骨质 硬化 。 长管状骨的单发转移瘤诊断常较困难.常见征象为大范围溶 骨性破坏,骨皮质断裂、消失,软组织肿块较小且无骨膜反 应,常有病理性骨折。 3.3鉴别诊断:脊柱、肋骨、骨盆转移瘤要与多发性骨髓瘤 鉴别 。转 移瘤 为骨 小梁稀 疏、 消失 、中 断。边 缘不 规则 的斑 片 状骨破坏和缺损,而骨髓瘤为小圆形骨缺损。椎弓溶解破坏 多为转移瘤.且多累及附件。骨转移瘤导致的椎体变形为扁 平而外伤性压缩性骨折多为楔 形。四肢管状骨或扁状骨的 转移 瘤,须 与骨囊 肿及骨 巨细胞 瘤鉴别 。 3.4检古方法的选择:笔者认为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 等选择恰当的榆查方法,若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并软组织肿 块时需选择相心部位的X线检查;对已明确原发瘤的患者应 优先 选择ECT检奁; 若临床 怀疑骨 转移 瘤。I f | i ECT诊断不 明 确时需做X线、CT、MR检查;若MR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 时。 需选 择X线或 ECT检 查明确 诊断 。40岁 以上人 群出 现 以下情况应注意:①不明原因的骨痛;②骨质破坏或伴有增 生、 局部 疼痛 者; ③扁 骨发 生溶 骨性 破坏 ;④ 溶骨 性破 坏无 或 较小软组织肿块。出现上述症状后应给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明确疼痛原冈,充分发挥各种影像技术的优势,减少骨转移 瘤的 误、 漏诊 。

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 断
目录
• 骨瘤概述 • 骨瘤的影像学表现 • 骨瘤的鉴别诊断 • 骨瘤的治疗与预后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骨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瘤是一种良性骨肿瘤,由成熟 的骨组织形成。
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颅骨骨瘤、 长骨骨瘤和扁骨骨瘤等。
发病机制与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 有关。
VS
详细描述
典型骨瘤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 形的骨质密度增高影,通常位于长骨干骺 端,呈单发或多发性。病灶边缘清晰,无 周围浸润,骨膜反应较少见。CT和MRI 检查可进一步明确病灶的形态、大小和范 围,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例二:不典型骨瘤影像鉴别诊断
总结词
不典型骨瘤影像需与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 良、骨巨细胞瘤等相鉴别。
药物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过程中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预后与康复
预后情况
骨瘤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肿瘤的性质、分期、治疗方式等。一般来说,良性骨瘤 的预后较好,恶性骨瘤的预后较差。治疗后需定期进行复查,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
流行病学
骨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低,多见于成年人,男性略多于女 性。
临床表现与病程
临床表现
多数骨瘤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能 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
病程
骨瘤的生长速度缓慢,病程较长,但 恶变的可能性较小。
02
骨瘤的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骨质密度增高影
01
骨瘤在X线平片上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骨质密度增高影,

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长骨骨骺:软骨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
长骨骺线:骨软骨瘤
长骨干骺端:骨肉瘤、骨旁肉瘤、骨软骨瘤
长骨骨干:尤文氏瘤、骨髓瘤、网状细胞肉瘤
扁骨:骨髓瘤、转移瘤
骨肿瘤的好发部位
2
1
5
1岁以内: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
5~15岁:尤文氏瘤
30~40岁:骨纤维肉瘤、骨网状细胞肉瘤、骨巨细胞瘤
4
20~30岁:成骨肉瘤、软骨粘液纤维瘤、骨样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
3
青少年:骨肉瘤、骨软骨瘤
6
40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软骨肉瘤
骨肿瘤的好发年龄
骨肿瘤发病率
良性骨肿瘤中以骨软骨瘤多见
01
恶性骨肿瘤以转移瘤为多见
02
而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则以骨肉瘤为常见
03
20-40岁为常见。好发于四肢长骨的骨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
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较大肿瘤可有局部皮肤发热和静脉曲张。部分肿瘤压之可有似捏乒乓球样的感觉


骨巨细胞瘤临床特征
骨巨细胞瘤发病部位
起源于骨骼结缔组织的间充质。由于肿瘤的主要组成细胞类似破骨细胞,因此,又被称为破骨细胞瘤
病理分为三级 级:良性 级:生长活跃(有恶性倾向) 级:恶性(十足恶性)
骨巨细胞瘤病理表现
2
1
肿瘤位于骨端,呈单房或多房性骨质破坏,多数为偏心性透亮区,内有纤细的骨嵴,骨皮质菲薄,典型表现为“肥皂泡样透亮区”
4
转移瘤引起广泛性骨质破坏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增高,这有助于同多发性骨髓瘤鉴别
转移性骨肿瘤临床与病理
03
02
01
转移性骨肿瘤可分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以溶骨型常见

肩关节周围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肩关节周围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素 骨扫 描 发现 肩胛 骨 转移 瘤 灶 。无原 发 肿瘤 病 史 的
尤 其是 1 位 于 喙突 的病 灶 , 例 常规 正 位 及侧 位 x线 平 片无 法 显示 其骨 质破 坏 灶 。T检查 清 晰显 示其 渗 C 透 性 骨破 坏 ; 位 于 肩胛 骨 体 的病 灶 x线 平 片显 4例 示 也 较 差 , T和 ( ) I 像 清 晰 显 示 骨 质 破 坏 C 或 MR 图
共振 扫 描仪 , 先 进 , 卧 位 扫 描 , 用 肩 关 节 表 面 头 仰 选 线 圈 。用 S ( R 4 5 m , E 1 s 、 速 自 E T WI T 1 s T 6 m ) 快 旋 回波 (atsi e h , S ‘, ( R 20 0ms T fs pn c o F E) WI T 0 ,E T
1 0ms 和脂 肪 抑 制 ( TR S I T 8 , E 0 ) S I/ PR, R 18 0 ms T
好 发生 于老 年患 者 , 近 年 来 在 临床 工 作 中也 常可 但
见到青年患者发现骨转移瘤 , 部分患者 可以因转移 瘤或其并发症 ( 如病理骨折等 ) 所产生 的症状 为其 就诊的首要原因 , 这些 因素都对影像学诊断造成一 定 的干扰 , 确识 别骨 转 移瘤 具有 重要 的临 床意 义 。 正
1 .肩胛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 本组发生于肩
胛 骨 6例 , 肾癌术 后 、 甲状 腺 癌术 后 、 肠 癌术 后 及 直
肝癌各 1 , 患者原发 肿瘤部 位不 明。其 中 4 例 2例
例 为 全身 多发 骨 转移 瘤 。6例 患者 均 表 现 为 肩胛 骨
的溶 骨性 骨 质 破 坏 , 伴 软 组 织 肿 块 。x线 平 片 因 均 肩 胛骨 区域 组 织重 叠较 多 , 显示 骨 质破 坏 区欠 清晰 ,

原发性、转移性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转移性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 其生物学特性为具有较强侵蚀性,采用通常的刮除法 复发率较高。
• 少数病例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属于临界性 肿瘤。
骨巨细胞瘤
• 80%发生在骨板已闭合的20岁以上的成人。 • 85%位于长骨近关节面或骨突起部位 • 初期为间隙性局部疼痛、肿胀,随病变发展加重,伴
邻近关节活动受限。
骨巨细胞瘤X线特点
原发性、转移性骨肿瘤影像诊断
骨肿瘤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 判断骨骼病变是否为肿瘤 • 如属肿瘤,是良性或恶性,属原
发性还是转移性 • 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 肿瘤的侵犯范围
骨肿瘤检查方法
• X线 • DSA • CT • MRI • 同位素
X线平片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作用
•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病理 的表现为复杂,多变,仅有少数病例有较为典 型的X线表现,如骨软骨瘤,骨样骨瘤,骨巨 细胞瘤、骨肉瘤等。
90%有肿瘤性瘤骨 • 典型X线:股骨远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常
见,境界不清的虫蚀样骨质破坏,累及髓腔、 骨皮质;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的瘤骨。有 时可见进行性增大的软组织肿块。多形性骨膜 反应,codman’s三角
骨肉瘤
骨肉瘤
骨肉瘤
皮质旁骨肉瘤
各种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
骨干-干骺端
• 溶骨性 • 偏心性 • 膨胀性 • 皂性改变
骨凸起部 位,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
各种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
干骺端
a.骨囊肿 b.动脉瘤样骨囊肿 c. 骨肉瘤 d.骨旁肉瘤 e.骨软骨瘤
骨囊肿
• 儿童常见的骨肿瘤样病变,约占肿瘤样病变的 30%
• X线:位于骨干近干骺端,呈中心轻度膨胀的 囊样病变。

6例四肢骨转移瘤患者的X线诊断报告

6例四肢骨转移瘤患者的X线诊断报告
血常规提 示“ RBC2 3 + 0 / HGB8 g . 3 1 1 L, 2 0 /L, BC2 7 1 9 W 5.+ 0 /L,
P T8* 0 / ”2 日复 查 C 大 部分 病 灶密 度 基 本恢 复正 常 ” 患者 L 5 19 L ,月2 T“ , 病情 稳定 , 用脱 水药 , 塞米松 逐 渐减 量停 用 ,f 日复 查血 常 规提 示 停 地 2 7 l
黄 , 量 正 常 , 查其 肝 功 能提 示 “ 胆红 素 144 mo/ 直 接 胆 红素 尿 复 总 5 .u l L,
细胞 , 网织红细胞增多, 总胆红索 >2 .u l , o 5 mo/L 乳酸脱氢酶( DH) L 升 高, 尤其 >6 0U/L, 0 以上任何~项异常 均提 示溶血 ; ②丙 酸转 氨酶 ( T) AL 及天门冬氨酸( S 升高 ; A T) ③血小板计数 <l0×l9 L, O 0 / 以上三 项全部符合可诊断为完全性HE L 综合征; LP 部分性HE L 综合征的诊断 LP
L , 生命 体 征稳 定 , 部 伤 口无渗血 , 色清 亮 , ” 患者 腹 尿 尿量 正常 , 因血 小 板
临时调运困难 , 给予4 0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 , 1 0日80 复查血常 0 ml 于 月3 :0
规提 示 “ RBC1 5 +1 l /L, .6 02 HGB5 g 2 /L, BCl 2 l 9 W 十 /L, 9. 0
() 3 I 2:8 .
6例 四肢 骨转移瘤 患者 的 ×线诊 断报告
王清林 刘丽华 :
(. 1 长春市第二 医 院 吉林 长春 10 6 0 2; 3 吉林 长春 l 0 5 ) 3 0 1
2 吉林 省人 口和计 划生育干部培 训 中心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如皋市博爱医院放射科阎海林
骨转移瘤是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率是骨骼原
发肉瘤的25倍。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0多万的新发癌症患者,晚期肿瘤患者常伴有远处
部位的转移,其中骨转移瘤的发生率为20-70%,并多为多发性转移。

几乎所有恶性肿瘤
均可以发生骨骼系统转移,引起骨转移的肿瘤中,男性以前列腺癌最常见,女性以乳腺癌
最常见。

由于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细胞分化不同,转移瘤的发展速度和转移瘤的数目也
不尽相同,所以部分原发性肿瘤手术切除前已经存在骨转移,只是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缺乏
诊断依据而已。

骨转移瘤的正确诊断和早期检出,对于肿瘤的分期、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根据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骨转移瘤,是影像科医师所面临
的严峻挑战。

虽然新的影像学检查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X线平片、CT和MR仍然是最
基本和常用的检查方法。

但是往往由于医师对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认识,而造成误
诊和漏诊,延误患者治疗。

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经病理和随访证
实的40例骨转移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骨转移瘤诊断水平。

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60
岁,均经X线片、CT、MRI或E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证实有骨转移病灶存在,
原发灶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35例患者局部有不同程度疼痛,其中24例患者,疼
痛剧烈。

20例患者局部软组织肿胀。

其中行X线检查28例,CT检查35例,MR
检查15例。

2、病理学类型:本组中40例患者的原发瘤来自各类癌,其中食管癌18例,乳腺癌
5例,胃癌3例、前列腺癌2例,肺癌3例、膀胱癌2例、肝癌1例、肾癌1例、
结直肠癌3例,鼻咽癌1例、另1例原发病灶不明。

二、结果
1、发生部位:本组40例中,其中单发8例,多发32例。

共发生163例骨转移,发
生在脊柱60个,其中颈椎3个,胸椎30个,腰椎20个,骶椎7个。

骨盆20个,
四肢长管骨19个,肋骨40个,肩胛骨4个,颅骨14个,胸骨2个,锁骨4个。

2、骨质破坏:在40例患者中,发生溶骨性破坏28例,X线表现为虫噬状或片状骨
质破坏,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少。

CT表现为斑片状、穿凿状、虫噬样骨质破坏,病变区边缘不规则,周围无硬化。

破坏区MR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边缘
欠清,部分病变周围可见斑片状骨髓水肿;成骨性破坏5例,X线和CT表现为棉
团状、毛玻璃状以及结节状高密度影。

MRI上成骨性病变T1WI及T2WI均为低
信号。

成骨性转移发生病理性骨折少见。

前列腺癌几乎均为成骨性。

混合性破坏
4例,X线及CT表现为骨破坏区高低混合密度,边缘模糊;囊状骨质破坏3例,
主要表现为囊状骨质破坏,边缘轻度硬化,类似于良性骨肿瘤改变,原发瘤类分
别为肺癌及肾癌。

肺癌、乳腺癌及鼻咽癌均可发生混合性转移,前列腺癌、结直
肠癌以成骨转移为主,肾癌多表现为溶骨性转移。

3、软组织改变:40例患者中,18例患者转移部位,有明显软组织肿块,部分肿块巨
大(直径达15cm)。

4、病理性骨折:本组15例发生病理性骨折;
5、椎体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本组病例中发现60例椎体转移瘤,多为多椎体分布,
病变区表现为溶骨性、成骨性或混合性,可以部分椎体呈溶骨性,另外一些椎体
呈成骨性,椎旁见软组织块影,软组织肿块可以突入椎管,压迫脊髓。

部分病例
椎弓受累。

三:讨论
1、骨转移瘤大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并且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当一部分
患者在发现原发肿瘤的同时已存在骨转移,有的患者甚至是以骨转移瘤所产生的局部症状前来就诊。

骨转移瘤可以发生全身各处骨骼,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可以类似于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骼改变具有下列4项中》1项着符合转移瘤{[1]:程晓光.骨转移瘤CT检查.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1993,(1)20}①有恶性肿瘤病史,其中原发瘤已切除。

②CT提示骨转移,进一步检查发现原发肿瘤。

③病理学检查为骨转移瘤,未找到原发灶。

④CT检查同时找到原发癌和骨转移者。

本文病例均符合以上条件。

2、原发于骨外的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的途径包括血液、淋巴系统以及直接蔓延侵蚀
邻近骨骼,其中以血行转移最多见。

中轴骨由富含红骨髓的颅骨和躯干骨组成,是发生骨转移瘤最常见的部位。

脊柱、头颅、骨盆、肋骨、股骨和肱骨占90%,长管骨受累明显少于中轴骨,其中股骨和肱骨多见,膝、肘关节以下的转移少见,但半数以上原发病灶为肺癌。

Baston认为,胸膜腔与骨盆静脉与脊柱静脉丛从每一节段均联系,该处无静脉瓣,故肿瘤栓子可以不经肺部而直接经静脉丛转移至骨骼。

本组病理和文献大致相符,部分部位发病率与文献不符可能与本组病例的病例样本不够大有关。

3、结合文献及本组资料,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X线及CT上多数为溶骨性,多
数表现为松质骨骨小梁破坏消失或骨骼内正常脂肪密度影消失,代之以软组织肿块影。

可局限于骨髓腔或破坏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突向周围软组织。

肿块大小不一,呈类圆形或不整形,少数为梭形。

肿块边缘清楚或不清楚。

肿块内可见点状、斑块状或条状残留骨嵴,骨质破坏早期多成点状、虫蚀状或囊状,病变继续发展多成不规则形态,边缘多数不清,通常无硬化及骨膜反应。

刘吉华等报道30例长骨骨转移瘤病例,有3例发生于骨皮质转移瘤,破坏区边缘有斑点状或线样骨膜增生。

骨转移瘤的少见表现为成骨性或混合性。

成骨性转移表现为病变区松质骨多发斑点状、棉球状高密度影,境界较清楚,少数表现为多发片状骨质硬化改变(象牙质样改变。

)文献及本组病例表明,前列腺癌、鼻咽癌、膀胱癌及少数乳癌可以表现为成骨性。

混合性骨转移兼有溶骨及成骨性改变。

骨转移瘤的MRI表现为T1WI表现为边界较清楚的低
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增强后溶骨性转移软组织部分可有强化,而成骨性转移为主,病灶可无强化。

骨转移瘤的少见表现:少数病例破坏区呈囊状扩张型及骨皮质型,破坏区边缘可以有或无轻度硬化,骨壳可完整,可以有或无软组织肿块,其表现可以类似原发良恶性肿瘤及
肿瘤样病变,容易发生误诊。

个别病例表现为广泛骨膜反应,则需与原发肿瘤鉴别,原发
肿瘤除了骨膜反应外,尚出现软组织肿块、提示病灶内常发现瘤骨及钙化,根据这些,结
合病史可以鉴别。

4、鉴别诊断
骨转移瘤需要与同样好发于老年患者、同样易累及骨骼富含红骨髓区域、同样表现为全身多发性骨质破坏的疾病鉴别,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纤维囊性
骨炎等,尤其是对于缺乏原发肿瘤病史的患者。

1、多发性骨髓瘤易与骨转移瘤相混淆,但前者长表现为圆形穿凿样骨质破坏;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者,其骨包壳常较为整齐;伴局部软组织肿块者,其内密度较均匀,无残留骨;临
床上尿中多见本周氏蛋白。

2、骨转移瘤也应当与发生于骨的继发性恶性淋巴瘤鉴别。

单依靠影像学病变,较难鉴别。

有些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可以发生骨骼及内脏的多发浸润,临床上除见常可见体表多发淋巴
结肿大外,临床症状多较轻而与病变的广泛程度不一致,而骨转移瘤患者多全身症状较重
而表现为恶液质。

难以鉴别者,骨髓穿刺可明确诊断。

3、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引起的纤维囊性骨炎,影像学检查除见多发性囊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外,多伴有全身性骨质疏松,手部短骨可见骨膜下骨吸收。

另外,实验室检查依据血钙升高,
临床多发结石及软组织钙化,与骨转移瘤鉴别不难。

总之,骨转移瘤大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并且有低龄化趋势。

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现原发肿瘤的同时已存在骨转移,有的患者甚至是以骨转移瘤所产生的局部症状前来就诊。

骨转移瘤可以发生全身各处骨骼,影像学表现多样,可以类似于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影
像学表现。

综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变的生长速度、病变部位、病变的大小、病
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临床疼痛及其他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因素有助于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个别病例难以鉴别,可以行病灶穿刺活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