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合集下载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4
环境准备
环境清洁、无Biblioteka ,室温不低于200C。注 意遮挡。
5
医务人员准备
洗手、带口罩、带帽子。
6
物品准备
常规消毒物品、无菌腰穿包(腰穿针、 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试管、测压管、 三通管、洞巾、纱布、弯盘)、无菌手套、 局麻药、治疗用药、胶布等。
7
安置穿刺体位
去枕侧卧,背齐床沿与床板垂直,低头 双手抱膝,腰部尽量后突。
14
术后卧位
术后去枕平卧4~6h,24h内不宜下床活动。
15
穿刺部位护理
保持纱布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液、 渗血等情况。
16
术后观察
观察有无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 等穿刺后并发症。 头痛最多见,嘱多饮水、延长卧床时间 至24小时或遵医嘱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24h不能沐浴。
17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1
目的
• 检查脑脊液性质,协助诊断 • 测定颅内压 • 腰麻或造影 • 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2
正常压力值
• 成人80—180mmH2O • 儿童50—100mmH2O • 婴儿30--50mmH2O
3
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腰穿目的、过程、注意事项, 消除病人恐惧心理;家属签字同意;做 普鲁卡因皮试;嘱病人术前排大小便, 静卧15~30分钟。
8
确定穿刺点
一般以3~4或4~5腰椎间隙为穿刺点。
在穿刺点处做记号。
9
消毒
铺巾 麻醉
10
检查腰穿物品是否通畅、紧密
11
用试管留取脑脊液
一般收集2~5ml脑脊液送检查。
12
护理
13
观察病情变化
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 志、面色、出汗、疼痛情况。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术后护理要点
1、留观护理:椎间盘突出、异常骨质增生需要术后留观,监测体温、
脉搏和血压,应及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2、注意护理技术:加强对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及
时提供科学的护理;
3、保持伤口清洁:加强对术后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术后伤口感染;
4、运动护理:增强运动锻炼,侧卧位护理,及时帮助患者使用仰卧位
来拉伤口,伸展胸椎。

二、护理注意事项
1、避免强度大的运动和劳作:术后尽量进行安静护理,以保护脊柱逐
步完成恢复平衡;
2、注意营养护理:术后食物尽量采用易消化的均衡营养,多喝水,补
充必要的营养;
3、防止创伤凹陷:尤其是体重能的患者,应使用均地泼浴,棉被,和
护理垫以防止创痛留下凹陷损伤;
4、注意卫生护理:术后要加强卫生,发现伤口污染应及时处理,避免
伤口感染。

腰椎穿刺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腰椎穿刺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COMPANY4 LOGO
禁忌症:
1.颅后窝占位性病变有严重颅内高压和脑疝迹 象者 2.穿刺部位皮肤,软组织或脊椎有感染者 3 严重败血症、休克、极度衰弱或危重病人
COMPANY5 LOGO
术前
术前护理
01 术前进行必要的体征检查,注意高颅压,以防脑疝 02 指导患者体位,躁动者予以辅助 03 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COMPANY LOGO
适应症:
1.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出血性 疾病。 2.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3 作其它辅助检查,如气脑造影、脊髓空气造影、脑室脑池放 射性核素扫描等 4.对颅内出血、炎症或颅脑手术后,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关 轻临床症状。 5.进行腰椎麻醉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术后皮肤受压是因为术后卧床使背部皮肤血液循环受阻,以致皮 肤受压造成皮肤潮红、皮下瘀血硬结等。侧卧位使背部皮肤放松, 增加血液循环,即使病人感到舒适,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受压等,而与体位有关的是头痛、呕吐、腰背疼痛与皮肤
受压情况。
COMPANY LOGO
术后平卧位的重要性
术后平卧6h可以减少脑脊液外漏,而根据皮肤生理特点,穿刺 点在6~8h后已完全愈合,即使病人做起或站立,脑脊液也不会 外漏
术后头痛是由于脑脊液放出过多造成颅内压减低,牵拉三叉神 经感觉支支配的脑膜以及血管所致,头痛多在24h内出现,可 持续5~8d,以额和后枕部为著,平卧位可使头痛减轻。
腰椎穿刺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Company
LOGO
腰椎穿刺是通过腰椎间隙穿刺测定颅内压,并取出脑脊液进 行检查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常用于释放脑脊液治疗颅内高压 的病人、颅内压测定、脑脊液生化检查。也可用于腰穿置管,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常规
4、其他:穿刺不当发生颅内感染和马尾部的神经根 损伤。
正常压力值
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压力,压力数值为: 婴儿30-50mmH2O 儿童50-100mmH2O 成人80-180mmH2O 超过200 mmH2O为颅内压升高,低于80 mmH2O
为低颅压。
准备工作
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腰穿目的、过程、注意事项,消除病人恐惧心理, 家属签字同意,嘱病人术前排大小便,静卧15-30分钟。 环境准备: 环境清洁、无尘,室温不低于20°C,注意遮挡。 医务人员准备: 洗手、戴口罩、戴帽子。
护理
术前护理: 1、告知病人腰肢穿刺的目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征得病 人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 2、备好穿刺包等用物。 3、指导病人排空大小便,放松情绪,配合检查。
术中护理:
1、指导和协助病人保持腰椎穿刺的正确体位。病人去 枕平卧,背齐床沿,屈颈抱膝,使脊柱尽量前屈,以增 加椎间隙宽度。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 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以垂直的方向缓慢刺 入,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 时可将枕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 脑脊液流出。
5、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 用胶布固定。
潜在并发症
1、低颅压综合症:是指侧卧位脑脊液压力在6080mm水柱以下,多因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 练或者术后起床过早引起,患者于坐起后头痛明显 加剧,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或眩晕、晕厥。
2、脑疝形成:在颅内高压时,当腰穿放也过多或过 快时,可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

腰椎穿刺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术中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及面色变化。

2.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干燥清洁。

3.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合作程度以及是否做过腰椎穿刺检查等;指导患者了解腰椎穿刺的目的、特殊体位、过程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征得患者和家属的签字同意。

(2)备好穿刺包、压力表包、无菌手套、所需药物、氧气等,用利多卡因局麻时先做好过敏试验。

(3)指导患者排空大小便,在床上静卧15~30分钟。

2.术中护理
(1)指导和协助患者保持腰椎穿刺的正确体位,去枕侧卧,背齐床沿,屈曲抱膝,使脊柱尽量前屈,以增加腰椎间隙宽度。

(2)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及面色变化,询问有无不适感。

(3)协助患者摆放术中测压体位,协助医生测压。

(4)协助医生留取所需的脑脊液标本,督促标本送检。

3.术后护理
(1)指导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告知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可适当转动身体。

(2)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

穿刺后头痛最常见,多发生在穿刺后1~7天,可能为脑脊液量放出较多或持续脑脊液外漏所致颅内压降低。

应指导多进饮料、多饮水,延长卧位休息时间至24小时,遵医嘱静滴生理盐水等。

(3)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24小时内不宜淋浴。

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术

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术

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术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及合作程度。

2、评估腰椎穿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向患者介绍穿刺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2、穿刺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3、备齐穿刺包、无菌手套、所需药品、氧气等。

协助医生配置、核对鞘内注射药物,确保剂量准确。

4、协助患者去枕侧卧,背齐床沿,曲颈抱膝,呈“虾米”状,使脊柱尽量前屈,以增加椎间隙宽度。

(二)术中护理:
1、指导和协助患者保持腰椎穿刺的正确体位。

2、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及面色的变化,询问有无不适感,注意保暖。

(三)术后护理:
1、去枕平卧 6 小时,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

2、观察穿刺处敷料有无渗液。

3、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三、健康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术后如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要及时告知医护人
员。

四、注意事项
1、术后去枕平卧 6 小时,如有恶心、头痛等症状,则延长平卧时间。

2、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24 小时内不宜淋浴。

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椎穿刺术主要用于血液科血液病的诊断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护理常规】
1.术后一般去枕平卧4~6h,颅压高者平卧12h,密切观察有无头痛、恶心、腰痛等反应。

2.站立时出现低血压性头痛,取平卧位,多饮用盐开水。

3.注意穿刺处敷料有无渗液情况。

4.给予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腰椎穿刺术对健康无影响,解除患者焦虑及紧张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

【注意事项】
1.颅压过高者不宜做腰椎穿刺术,以避免脑脊液压力的突然变化导致脑疝形成。

2.穿刺部位有化脓感染的禁止做腰椎穿刺术,以免引起蛛网膜下腔感染。

3.穿刺过程中如果出现脑疝症状,如瞳孔不等大,意识不清,脉搏呼吸异常,应即刻停止操作,并向椎管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10~20ml,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ml。

【健康教育】
1.术后一般去枕平卧4~6h,颅压高者平卧12h,如有头痛、恶心等症状及时通知医师。

2.由于穿刺针过粗或患者过早起床,可使脑脊液自穿刺孔外漏易引起低血压性头痛,一般发生于站立时,一旦发生此情况,应平卧休息,多饮水或盐水。

一般经1~3d可消失,长的可达10d。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

腰椎穿刺术
1.检查地点:神经内科病房
2.术前
1)向患者与家属讲解该检查的目的、方
法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指导患者做抱膝呈虾米状训练,以便尽快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3)前一晚洗澡洗头、修剪指甲,早点休息,防受凉感冒咳嗽。

4)医生行操作时,请家属离开,在病房外等候,并拉上床帘遮挡。

3.术后
1)体位:请您去枕平卧4-6小时,勿摇高床头,
勿抬起头部以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穿刺后反应。

2)病情观察:如您出现头痛,腰痛
等现象,请您和家属及时按床头呼叫器,
并且不用紧张,我们也会随时巡视病房及
时帮助您。

3)防感染:请您保持穿刺处敷料干燥,如有渗血渗液,请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我们会及时对症处理。

4)饮食:检查结束后无需禁食,可吃营养清淡
食物,多饮水。

进食时请您
头偏一侧,将食物嚼碎慢咽,以防呛咳。

也可4-6
小时之后摇高床头再进食。

吃完后请注意口腔卫生,
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5)活动:您在床上可适当活动肢体,但不可站
立或离床。

如需大小便,请家属拿便盆协助患者在床
上如厕。

6)三日内勿淋浴,可正常洗漱和擦浴。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腰穿术是常用的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宜有正确的护理,以确保术后恢复的顺利。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包括:
一是防止感染,在术后要注意卫生,患者及家属应经常洗手,防止传染病毒引起的感染;护士应正确按照手卫生要求,洗手后更换一次手套,将手术室及手术区域保持清洁,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二是控制疼痛,患者术后可能会有较强的疼痛感,应及时服用止痛药,缩短痛苦的时间。

另外,还可以选择中药洗敷,药浴等护理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三是避免术后活动过度,腰穿术后的患者应避免剧烈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否则可能会引起术后出血、疼痛加剧以及感染等问题;同时,还要注意睡眠,尽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以加快身体恢复。

四是按时检查,患者术后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术后恢复正常;复查时,可以检查腰部皮肤是否有异常,如发红、肿胀等,如有及时就诊,以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发生。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求患者及其家属要正确理解,以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保证术后的顺利恢复。

术后应注意防止感染、控制疼痛、避免过度活动,并定期复查,以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腰椎穿刺技巧

腰椎穿刺技巧

腰椎穿刺技巧介绍腰椎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脊髓腔内的治疗和诊断目的。

它通常用于脑脊液采集、脑脊液分析、脊髓镜检查和麻醉注射等操作。

本文将介绍腰椎穿刺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在进行腰椎穿刺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 患者的充分解释和同意。

2. 患者的体位:一般采用坐位或侧卧位。

3. 针头选择: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穿刺针。

操作步骤1.消毒处理:将患者腰部皮肤消毒,并用无菌巾覆盖。

2.局麻醉:使用1%~2%的局部麻醉药溶液,先在皮下注射,然后通过穿刺针患者的皮下浸润部位。

3.穿刺:将穿刺针的尖端对准腰椎间隙,以感受到骨性阻力并旋入。

然后,缓慢将穿刺针推至硬膜外腔内,直到脑脊液出现。

4.采集脑脊液:将一根无菌管连接到穿刺针的底端,并使用注射器抽吸脑脊液。

5.检查和处理:检查采集到的脑脊液外观和压力,并按需进行分析或送往实验室。

6.拔出穿刺针:慢慢拔出穿刺针,并进行局部压迫,以避免脑脊液漏出。

注意事项在进行腰椎穿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患者的体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可以使穿刺更容易,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2. 局麻醉:正确使用局部麻醉药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手术成功率。

3. 穿刺针选择: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穿刺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穿刺过程。

4. 观察压力:注意观察脑脊液的流动和压力,避免过快或过慢的采集速度。

5. 随访:穿刺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了解可能的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可能的并发症在腰椎穿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并发症: 1. 出血:穿刺时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出血。

2. 头痛:蛛网膜下腔穿刺引起的脑脊液漏出可能导致头痛。

3. 感染:穿刺过程中引入细菌可能导致感染。

4. 神经损伤:穿刺针可能损伤脊髓或神经根。

5.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或药物过敏反应可能发生。

结论腰椎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正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腰椎穿刺,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腰穿的护理要点

腰穿的护理要点

腰穿护理要点
一、术前准备
在进行腰穿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等,同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此外,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腰穿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二、术中配合
在腰穿过程中,需要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通常是侧卧位,膝盖屈曲,抱头。

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并确保患者无不适感。

在腰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三、术后护理
腰穿后,需要让患者平卧休息,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同时,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及时处理。

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患者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四、病情观察
腰穿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状况。

如发现患者有任何异常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并发症预防
腰穿虽然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但仍有可能出现一些
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综上所述,腰穿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病情观察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

在进行腰穿时,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腰椎穿刺术护理规范

腰椎穿刺术护理规范

腰椎穿刺术护理规范
1.0 目的
为患者测定测量脑脊液压力、化验成份、诊断脑脊髓疾病、治疗
2.0 实施要点
2.1评估
2.1.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并取得患者配合。

2.1.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禁忌症。

2.2指导患者
2.2.1 术前向患者解释腰椎穿刺的目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2.2 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瞳孔的变化, 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等症状。

2.2.3 告知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h,有低颅压症状者取头低脚高位卧床24h。

2.2.4 嘱患者多饮水,不宜饮浓糖或茶水,以免利尿失水。

2.2.5 脑脊液标本及时送检。

2.2.6 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操作的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
3.0注意事项
3.1保持穿刺部位纱布干燥,24h内不宜淋浴。

3.2术后头痛是最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1-3天,应给予静滴生理盐水,多饮水,并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1.术前干预措施
(1)穿刺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2)体位是腰椎穿刺成功的关键点。

穿刺部位为脊椎腰段3-4或4-5腰椎间隙。

协助患者摆“虾米”状体位,使腰椎与腰椎的间隙尽量加宽,应采取侧卧位并尽力将腰部向后凹,将头与双膝尽量靠近。

(3)协助医生穿刺及随时观察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情况。

2.术后干预措施
(1)去枕平卧4-6小时。

(2)观察穿刺处辅料有无渗液。

(3)颅内压较高者不宜饮水,如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4)脑脊液标本需及时送检并关注结果。

(5)术后记录腰椎穿刺椎管内压力;脑脊液性状、颜色和引流量。

(6)观察穿刺前后患者情况,穿刺处辅料有无渗液。

3.并发症观察及处理
(1)腰穿后头疼:发生机制通常是脑脊液放出过多造成颅内压降低,牵拉三叉神经感觉支支配的脑膜及血管组织所致。

腰穿后头疼大多发生在穿刺后24小时,持续5-8天。

头疼部位以前额和后枕部为主,疼痛性质以跳痛和胀痛多见,并伴有颈部和后背痛,咳嗽、喷嚏或坐立位时症状加重,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和耳鸣,平卧后症状减轻。

(2)神经根痛:针尖刺伤马尾神经会引起暂时性神经根痛,一般不需处理。

(3)脑疝:腰穿最危险并发症,易发生颅内压高的患者。

如颅内压高者必须腰穿才能明确诊断时,一定在穿刺前使用脱水剂。

(4)出血:腰穿出血大多数是因为穿刺时损伤蛛网膜和硬膜的静脉所致,出血量通常较少,而且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椎穿刺术护理腰椎穿刺术是为神经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用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

诊断性腰椎穿刺可测定脑脊液压力,进行动力学检查,还可以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方面的检查。

在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如碘油、碘水,观察椎管有无阻塞和占位性病变。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向患者解释腰椎穿刺的目的、方法和书中配合要点,解除患者顾虑,取得合作。

2.术前沐浴或清洁皮肤,排空膀胱。

3.神志不清、躁动的患者要给予镇静剂。

4.物品准备硬板床,一次性腰椎穿刺包,局麻用药,无菌小瓶。

(二)术中护理1.嘱患者避免咳嗽,为患者保暖。

2.关好门窗。

配合医师让患者侧卧、头低、屈膝到胸前双手抱膝、放松,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腰椎间隙增大,可使穿刺顺利,提高穿刺成功率。

3.协助医师进行手术野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进行局部麻醉。

如有脚麻、触电感,及时向医师说明。

4.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心率、意识情况,保持正确体位。

5.颅内压高的患者不宜过多放脑脊液,防止脑疝。

(三)术后护理1.术后患者去枕平卧位6小时,24小时内仍以卧床休息为主。

2.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如有头痛、头晕,及时报告医师。

3.颅内压低时嘱患者多饮水或静脉输生理盐水。

4.颅内压高的患者,腰椎穿刺后要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变化,警惕脑疝的发生,必要时静脉输注甘露醇后,在进行腰椎穿刺术。

5.若脑脊液自硬膜穿刺孔外漏引起低颅内压综合症,可表现为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加重,平卧位头痛减轻,重者有头晕、恶心、呕吐,应静脉输入低渗盐水改善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皮肤受压是因为术后卧床使背部皮肤血液循环受阻,以致皮 肤受压造成皮肤潮红、皮下瘀血硬结等。侧卧位使背部皮肤放松, 增加血液循环,即使病人感到舒适,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腰椎穿刺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Company
LOGO
腰椎穿刺是通过腰椎间隙穿刺测定颅内压,并取出脑脊液进 行检查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常用于释放脑脊液治疗颅内高压 的病人、颅内压测定、脑脊液生化检查。也可用于腰穿置管,
持续引流,或注入药液,对病人起到直接治疗的作用。
COMPANY LOGO
穿刺部位:腰椎3~4间隙(常用),4~5间隙 体位:腰穿时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头向胸弯 曲,双手抱膝贴近腹部,使脊椎尽量向后弯,(胸膝卧位)增宽 椎间隙,便于腰穿顺利进行。 注意:清醒的病人注意,咳嗽前通知医生,以便暂停操作,避免 损伤组织或移动穿刺部位。
COMPANY LOGO
适应症:
1.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出血性 疾病。 2.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3 作其它辅助检查,如气脑造影、脊髓空气造影、脑室脑池放 射性核素扫描等 4.对颅内出血、炎症或颅脑手术后,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关 轻临床症状。 5.进行腰椎麻醉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04 术前做好室内环境准备 05 术前排空大小便,保证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COMPANY LOGO
术后护理
பைடு நூலகம்术后平卧4~ 6小时,防止 引起低颅压
性头痛
保护穿刺处, 敷料防潮防 污染,24H 不宜沐浴, 严防感染
记录脑脊液 颜色、性状、 量以及测压, 标本及时送

COMPANY LOGO
并发症
• 术后并发症有头痛、呕吐、出血、感染、脊椎损伤、皮肤
术后腰背疼痛发生于4~72h,由于腰椎穿刺部位的神经根后方 受刺激引起,成因可自动解除,症状也会自动缓解,但潜伏期 长短不一,与特异性姿势改变有关,前弯腰可使神经根后方的 间隙变化,从而刺激减轻、缓解疼痛。因此侧卧位可减轻腰背 疼痛的发生
COMPANY LOGO
术后呕吐的发生是由于麻醉药的刺激或脑脊液放出过多,造成颅 内压减低所致,一般在24h内出现,腰穿后6~8h只要头和身体 保持同一水平位置,体位的改变不会引起症状的发生和加重。
COMPANY4 LOGO
禁忌症:
1.颅后窝占位性病变有严重颅内高压和脑疝迹 象者 2.穿刺部位皮肤,软组织或脊椎有感染者 3 严重败血症、休克、极度衰弱或危重病人
COMPANY5 LOGO
术前
术前护理
01 术前进行必要的体征检查,注意高颅压,以防脑疝 02 指导患者体位,躁动者予以辅助 03 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受压等,而与体位有关的是头痛、呕吐、腰背疼痛与皮肤
受压情况。
COMPANY LOGO
术后平卧位的重要性
术后平卧6h可以减少脑脊液外漏,而根据皮肤生理特点,穿刺 点在6~8h后已完全愈合,即使病人做起或站立,脑脊液也不会 外漏
术后头痛是由于脑脊液放出过多造成颅内压减低,牵拉三叉神 经感觉支支配的脑膜以及血管所致,头痛多在24h内出现,可 持续5~8d,以额和后枕部为著,平卧位可使头痛减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