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比较和运算说课稿
八年级直角三角形复习课说课稿9篇
八年级直角三角形复习课说课稿9篇教学目标: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角与角(两锐角互余),边与边(勾股定理)、边与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难点: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角与角(两锐角互余),边与边(勾股定理)、边与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前专训根据条件,解下列直角三角形在Rt△ABC中,∠C=90°(1)已知∠A=30°,BC=2;(2)已知∠B=45°,AB=6;(3)已知AB=10,BC=5;(4)已知AC=6,BC=8、二、复习什么叫解直角三角形?三、实践探究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分类:1、已知一边一角(锐角和直角边、锐角和斜边)2、已知两边(直角边和斜边、两直角边)四、例题讲解例1、在△ABC中,AC=8,∠B=45°,∠A=30°.求AB.例2、⊙O的半径为10,求⊙O的内接正五边形ABCDE的边长(精确到0.1).五、练一练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60°,AB=8,AD=6,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求半径为12的圆的内接正八边形的边长(精确到0.1).六、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会正确运用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说出来告诉大家.七、课堂练习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腰长为1,则底角等于_________.2.Rt△ABC中,∠C=90°,∠A=60°,a+b=+3,解这个直角三角形.3.求半径为20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和面积.八、课后作业1.在菱形钢架ABCD中,AB=2 m,∠BAD=72,焊接这个钢架约需多少钢材(精确到0.1m)2.思考题(选做):CD切⊙O于点D,连接OC,交⊙O于点B,过点B作弦AB⊥OD,点E为垂足,已知⊙O的半径为10,sin ∠COD=,求:(1)弦AB的长;(2)CD的长.八年级直角三角形复习课说课稿(精选篇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新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数学七年级第四章第3节教材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余角、补角概念,余角、补角的性质,方位角.余角和补角是在学习了角的度量及角的比较与运算的基础上,对角的数量关系作进一步探讨,在后面学习对顶角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时即将用到,并为今后证明角的相等提供一种依据和方法.另外教材在此已开始对学生提出“简单说理”的要求,为以后推理证明题作准备.对于方位角的知识,学生在根据题意画出方位角以及运用方位角的知识确定物体的方位是不熟悉的.方位角的知识在“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为今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奠定基础.2、说目标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
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难点:余角、补角性质的综合运用。
二、学情分析对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有兴趣。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学生能够敢想、敢说、敢做,动手操作,亲自实践。
我在这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土壤。
而且,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开放·探索”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
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拔高拓展的机会,对学困生也要有一定的展示平台,在难点的突破上要多动脑筋,让他们最大程度的参与其中。
三、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手段1、教法: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发现法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机会,使课堂气氛活泼,有新鲜感。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云锦镇青狮初级中学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度量以及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及相关性质。
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同时它对学生下一节余角、补角的概念的理解进行了思维上的铺垫,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图形打下了基础。
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复习旧知识、承接新知识的作用。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但同时,又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角的计算的理解,于其抽象程度较高,而且与以前学生学习的十进制运算不同,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比较角的大小,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教学重难点:重点: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角平分线的概念及其应用难点:运用几何语言描述角平分线的概念及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说教法鉴于七年级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积极利用多媒体演示,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体验和发展,逐步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
元角分人教版说课稿
元角分人教版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本次说课的内容为元角分的教学,这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货币单位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元、角、分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1.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元、角、分的定义及其关系- 货币单位间的换算- 生活中的货币计算实例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基本的加减运算。
但对于货币单位的认识可能还不太清晰,特别是对于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可能存在困惑。
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例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元、角、分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元、角、分的概念及其关系- 货币单位间的换算方法2. 教学难点- 学生对货币单位换算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实例演示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演示货币单位的换算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深化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面额的货币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元、角、分的概念。
2.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元、角、分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较不同面额的货币,让学生理解货币单位的大小关系。
3.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的购物场景,演示如何进行货币单位的换算和计算。
例如,购买一件价格为23.5元的物品,给收银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初中数学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
CBA初中数学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一、学习内容课本第134页至第135页. 二、学习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借助三角板拼出不同度数的角. • 认识角的平分线及角的等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2.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能在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习热情.三、学习重点: •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有一个三角形.(如右图所示) 1.比较图中线段AB 、BC 、CD 的长短.2.怎样比较图中∠A 、∠B 、∠C 的大小?(提示:类比线段的比较方法,我们可以找到角的比较方法) 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如何用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学生活动: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找到办法.练习1、完成课本136页第1小题2.认识角的和差.练习 2、(1)如图,用“=”或“>”或“<”填空:∠AOB_____∠AOC,∠AOB_____∠BOC(2)如图,∠AOC=________+_________,∠AOB=________-_________,∠BOC=________-_________.(3)如图,∠BAC+∠CAD=________,∠BAE-∠CAE=________,∠CAE-∠DAE=________.AOABA3.动手操作:用三角板拼出特殊角,完成课本第135页探究中的问题.练习3、每个学生都用三角板进行尝试拼出15°、75°的角,并讲出其中的理由.问题:利用一副三角板还能拼出多少度的角?4.认识角的平分线.学生活动: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沿着顶点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即课本P135探究).思考动手过程,并思考下面问题:∠AOC被折痕OB分成的两个角有什么关系?在图中,射线OB把∠AOC分成两个角,即∠AOB ∠BOC,∠AOC与∠AOB•和∠BOC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射线OB叫做什么?练习4、(1)如图,OC平分∠AOB,则∠_______=∠_______=12∠AOB;若∠BOC=32°,则∠AOC=________°,∠AOB=________°(2)2、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COD=32°,求∠AOD的度数.O AB(3)点O是直线AB上一点,∠AOC=50°,OD平分∠BOC,求∠BOD的度数?三、归纳小结收获是遇到的困难是四、作业布置(另附一份小试卷)角的比较与运算作业案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得分:_____1、如下图(1),比较图中四个角的大小,并用“<”连接________.2、如下图(2),用“=”或“>”或“<”填空:(1)∠AOC_______∠AOB+∠BOC;(2)∠AOC_______∠AOB;DCBOAOCAD B(3)∠BOD-∠BOC______∠DOC ; (4)∠AOD______∠AOC+∠BOD .3、如下图(3),OC 平分∠AOB,OD 平分∠AOC,则图中相等的角有________, •∠AOD=______∠AOC=______∠AOB4、如图,图中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5、如图,∠AOB=∠COD=90°,∠AOD=146°,则∠BOC=___.6、如图,∠BAD=_______+________; ∠CAE=_______+________如果∠BAD=∠COE,那么图中有相等的两角是:∠_______=∠________.7.用三角板画出150°,105°,135°的角.8.如下图,已知OB 平分∠AOC,OD 平分∠COE,∠AOC=80°,∠DOE=30°.求(•1)•∠AOB,(2)∠COD,(3)∠BOD.9、如图,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⑴如果∠AOB=40°,∠DOE=30°,那么∠BOD是多少度?⑵如果∠AOE=140°,∠COD=30°,那么∠AOB是多少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从而达到对角的认识的深化。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角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区分,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自主地掌握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了解它们的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实物教具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自主地发现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3.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点,并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直角:90°,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主地发现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点,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整体设计教学分析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是在研究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具有“两角和差”关系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在这些公式的推导中,教科书都把对照、比较有关的三角函数式,认清其区别,寻找其联系和联系的途径作为思维的起点,如比较cos(α-β)与cos(α+β),它们都是角的余弦只是角形式不同,但不同角的形式从运算或换元的角度看都有内在联系,即α+β=α-(-β)的关系,从而由公式C(α-β)推得公式C(α+β),又如比较sin(α-β)与cos(α-β),它们包含的角相同但函数名称不同,这就要求进行函数名的互化,利用诱导公式(5)(6)即可推得公式S(α-β)、S(α+β)等.2.通过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推导,揭示了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与这两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律,还使学生加深了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方法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本节的几个公式是相互联系的,其推导过程也充分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深刻领会它们的这种联系,从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本节几个例子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引导,例如在面对问题时,要注意先认真分析条件,明确要求,再思考应该联系什么公式,使用公式时要具备什么条件等.另外,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表述,不能只看最后结果而不顾过程表述的正确性、简捷性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三角恒等变换能力所不能忽视的. 三维目标1.在学习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探索、发现并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恒等证明,使学生深刻体会联系变化的观点,自觉地利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寻找数学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其推导.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思路 1.(旧知导入)教师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推导的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并把公式默写在黑板上或打出幻灯片,注意有意识地让学生写整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cos(α-β)与cos(α+β)、sin(α-β)的内在联系,进行由旧知推出新知的转化过程,从而推导出C(α+β)、S(α-β)、S(α+β).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思路2.(问题导入)教师出示问题,先让学生计算以下几个题目,既可以复习回顾上节所学公式,又为本节新课作准备.若sinα=55,α∈(0,2π),cosβ=1010,β∈(0,2π),求cos(α-β),cos(α+β)的值.学生利用公式C (α-β)很容易求得cos (α-β),但是如果求cos (α+β)的值就得想法转化为公式C (α-β)的形式来求,此时思路受阻,从而引出新课题,并由此展开联想探究其他公式.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还记得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吗?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默写出来.②在公式C (α-β)中,角β是任意角,请学生思考角α-β中β换成角-β是否可以?此时观察角α+β与α-(-β)之间的联系,如何利用公式C (α-β)来推导cos(α+β)=?③分析观察C (α+β)的结构有何特征?④在公式C (α-β)、C (α+β)的基础上能否推导sin(α+β)=?sin(α-β)=? ,能否推导出tan(α-β)=?的结构特征如何? 教师打出课件,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既然可以是任意角,是怎样任意的?你会有些什么样的奇妙想cos(α-β)与cos(α+β)中角的内在联系,学生β,所以α-(-β)=α+β〔也有的会根据加减运β)的形式〕.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转移到公式我们称以上等式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记作C (α+β).对问题②,教师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公式C (α+β)的结构特征,可知“两角和的余弦,等于这两角的余弦积减去这两角的正弦积”,同时让学生对比公式C (α-β)进行记忆,并填空:cos75°=co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问题③,上面学生推得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样才能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呢?我们利用什么公式来实现正、余弦的互化呢?学生可能有的想到利用诱导公式⑸⑹来化余弦为正弦(也有的想到利用同角的平方和关系式sin 2α+cos 2α=1来互化,此法让学生课下进行),因此有sin(α+β)=cos[2π-(α+β)]=cos [(2π-α)-β] =cos(2π-α)cosβ+sin(2π-α)sinβ =sinαcosβ+cosαsinβ.在上述公式中,β用-β代之,则sin(α-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cosβ-cosαsinβ.因此我们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分别简记为S (α+β)、S (α-β).对问题④⑤,教师恰时恰点地引导学生观察公式的结构特征并结合推导过程进行记忆,同时进一步体会本节公式的探究过程及公式变化特点,体验三角公式的这种简洁美、对称美.为强化记忆,教师可让学生填空,如sin(θ+φ)=___________,sin 75sin 72cos 75cos 72ππππ+=__________. 对问题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推出了公式C (α-β)、C (α+β)、S (α+β)、S (α-β)后,自对问题⑥,让学生自己联想思考,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中α、β、α±β的取值是任意的吗?学生回顾自己的公式探究过程可知,α、β、α±β都不能等于2π+kπ(k∈Z ),并引导学生分析公式结构特征,加深公式记忆.对问题⑦⑧,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类总结,我们把前面六个公式分类比较可得C (α+β)、S (α+β)、T (α+β)叫和角公式;S (α-β)、C (α-β)、T (α-β)叫差角公式.并由学生归纳总结以上六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得出以下逻辑联系图.可让学生自己画出这六个框图.通过逻辑联系图,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借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不仅要掌握这些公式的正用,还要注意它们的逆用及变形用.如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变形式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在化简求值中就经常应用到,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也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对于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当tanα,tanβ或tan(α±β)的值不存在时,不能使用T(α±β)处理某些有关问题,但可改用诱导公式或其他方法,例如:化简tan(2π-β),因为tan2π的值不存在,所以改用诱导公式tan(2π-β)=βββπβπsincos)2cos()2sin(=--来处理等.应用示例思路1例1 已知sinα=53-,α是第四象限角,求sin(4π-α),cos(4π+α),tan(4π-α)的值.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角的关系,在面对问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条件,明确要求.再思考应该联系什么公式,使用公式时要有什么准备,准备工作怎么进行等.例如本题中,要先求出cosα,tanα的值,才能利用公式得解,本题是直接应用公式解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熟悉公式的应用,教师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由sinα=53-,α是第四象限角,得cosα=54)53(1sin122=--=-a.∴tanα=aacossin=43-.于是有sin(π-α)=sinπcosα-cosπsinα=,1027)53(225422=-⨯-⨯cos(4π+α)=cos4πcosα-sin4πsinα=,1027)53(225422=-⨯-⨯tan(α-4π)=4tantan14tantanππaa+-=aatan11tan+-=7)43(1143-=-+--.点评:本例是运用和差角公式的基础题,安排这个例题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变式训练1.不查表求cos75°,tan105°的值.解:cos75°=cos(45°+30°)=cos45°cos30°-sin45°sin30°=42621222322-=⨯-⨯, tan105°=tan(60°+45°)= 311345tan 60tan 145tan 60tan -+=-+ =-(2+3). 2.设α∈(0,2π),若sinα=53,则2sin(α+4π)等于( ) A.57 B.51 C.27 D.4 答案:A例2 已知sinα=32,α∈(2π,π),cosβ=43-,β∈(π,23π). 求sin(α-β),cos(α+β),tan(α+β). 活动: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对探究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所求值的内在联系.根据公式S (α-β)、C (α+β)、T (α+β)应先求出cosα、sinβ、tanα、tanβ的值,然后利用公式求值,但要注意解题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解:由sinα=32,α∈(2π,π),得 cosα=a 2sin 1--=-2)32(1--=35-,∴tanα=552-. 又由cosβ=31-,β∈(π,23π). sinβ=β2cos 1--=47)43(12-=---, ∴tanβ=7.∴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32×(43-)-(12356)47()35(--=-⨯-.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35-)×(43-)-32×(47-) =.127253+ ∴tan(α+β)=35215755637)552(137552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17727532+-.点评:本题仍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求值的基础题,其目的还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应用,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变式训练引导学生看章头图,利用本节所学公式解答课本章头题,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解:设电视发射塔高CD=x 米,∠C AB =α,则sinα=6730, 在Rt△ABD 中,tan(45°+α)=3030+x tanα. 于是x=30tan )45tan(30-+αα , 又∵sinα=6730,α∈(0,2π),∴cosα≈6760,tanα≈21.11+55又∵cosB=135且45°<B<90°,∴sinB=1312. ∴sinC=sin[180°-(A+B)]=sin(A+B)=sinAcosB+cosAsinB=53×135+54×1312=6563, cosC=cos [180°-(A+B)]=-cos(A+B)=sinAsinB-cosAcosB =53×1312-54×135=6516. 点评:本题是利用两角和差公式,来解决三角形问题的典型例子,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使学生更加认识了公式的作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暗含条件.变式训练在△ABC 中,已知sin(A-B)cosB+cos(A-B)sinB≥1,则△ABC 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非直角三角形答案:C思路2例1 若sin(43π+α)=135,cos(4π-β)=53,且0<α<4π<β<43π,求cos(α+β)的值. 活动:本题是一个典型的变角问题,也是一道经典例题,对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很有价值.尽管学生思考时有点难度,但教师仍可放手让学生探究讨论,教师不可直接给出解答.对于探究不出的学生,教师可恰当点拨引导,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清所求的角与已知角的关系,观察选择应该选用哪个公式进行求解,同时也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在求有关角的三角函数值时,要特别注意确定准角的范围,准确判断好三角函数符号,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学生完全理清思路后,教师应指导学生的规范书写,并熟练掌握它.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可让其扩展本题,或变化条件,或变换所求的结论等.如教师可变换α,β角的范围,进行一题多变训练,提已知α,β∈(43π,π),sin(α+β)=53-,sin(β-4π)=1312, 求cos(α+4π)的值. 解:∵α,β∈(43π,π),sin(α+β)=53-,sin(β-4π)=1312, ∴23π<α+β<2π,2π<β-4π<43π. ∴cos(α+β)=54,cos(β-4π)=135-. ∴cos(α+4π)=cos [(α+β)-(β-4π)] =cos(α+β)cos(β-4π)+sin(α+β)sin(β-4π)=54×(135-)+(53-)×1312=6556-. 例2 化简.sin sin )sin(sin sin )sin(sin sin )sin(a a a a θθθβθβββ-+-+- 活动:本题是直接利用公式把两角的和、差化为两单角的三角函数的形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探究,然后进行讲评.解:原式=aa a a a a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θθθθβθβθββββ-+-+- =a a a a a a a a sin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βθβθβθθβθβθβθβθβαθβ-+-+-知能训练课本本节练习1—4.1.(1)426-,(2)426-,(3)426+,(4)2-3. 2.10334-. 3.263512- 4.-2.作业已知0<β<4π,4π<α<43π,cos(4π-α)=53,sin(43π+β)=135,求sin(α+β)的值. 解:∵4π<α<43π,∴2π-<4π-α<0.∴sin(4π-α)=2)53(1--=54-. 又∵0<β<4π,∴43π<43π+β<π,cos(43π+β)=2)135(1--=1312-. ∴sin(α+β)=-cos(2π+α+β)=-cos [(43π+β)-(4π-α)] =-cos(43π+β)cos(4π-α)-sin(43π+β)sin(4π-α) =-(1312-)×53135-×(54-)=6556. 课堂小结1.先由学生回顾本节课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有哪些收获与提高,在公式推导中你悟出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对于这六个公式应如何对比记忆?其中正切公式的应用有什么条件限制?怎样用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与恒等式证明.2.教师画龙点睛:我们本节课要理解并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其推导,明白从已知推得未知,理解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并要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解题.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三角函数名称、角的关系,一个题目能给出多种解法,从中比较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达到优化解题过程,规范解题步骤,领悟变换思路,强化数学思想方法之目的.第2课时导入新课思路 1.(复习导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六个公式,并回忆公式的来龙去脉,然后让一个学生把公式默写在黑板上或打出幻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比较各公式的结构特征,说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公式的正用、逆用及变形用,以利于对公式的深刻理解.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灵活应用.思路2.(问题导入)教师可打出幻灯,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先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公式进行解答.1.化简下列各式(1)cos (α+β)cosβ+sin (α+β)sinβ; (2)cos sin 1tan cos sin cos sin sin 22---+--x x x x x x x ; (3).tan tan cos sin )sin()sin(2222αββαβαβα+-+ 2.证明下列各式 (1);tan tan 1tan tan )cos()sin(βαβαβαβα++=-+(2)tan (α+β)tan (α-β)(1-tan 2tan 2β)=tan 2α-tan 2β;(3).sin sin )cos(2sin )2sin(αββααβα=+-+ 答案:1.(1)cosα;(2)0;(3)1.2.证明略.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一一点拨,并对上节课所学的六个公式进行回顾复习,由此展开新课.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请同学们回忆这一段时间我们一起所学的和、差角公式.②请同学们回顾两角和与差公式的区别与联系,可从推导体系中思考.活动:待学生稍做回顾后,教师打出幻灯,出示和与差角公式,让学生进一步在直观上发现它们内在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公式的推导充分发挥了向量的工具作用,更要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当α、β中有一个角为90°时,公式就变成诱导公式,所以前面所学的诱导公式其实是两角和与差公式的特例.在应用公式时,还要注意角的相对性,如α=(α+β)-β,)2()2(2βαβαβα---=+等.让学生在整个的数学体系中学会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以及善于发现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良好习惯,提高数学素养.sin (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α±β)〕;cos (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 (α±β)〕;tan (α±β)=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 (α±β)〕. 讨论结果:略.应用示例思路1例1 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sin72°cos42°-cos72°sin42°;(2)cos20°cos70°-sin20°sin70°; (3)15tan 115tan 1-+ 活动:本例实际上是公式的逆用,主要用来熟悉公式,可由学生自己完成.对部分学生,教师点拨学生细心观察题中式子的形式有何特点,再对比公式右边,马上发现(1)同公式S (α-β)的右边,(2)同公式C (α+β)右边形式一致,学生自然想到公式的逆用,从而化成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并求得结果.再看(3)式与T (α+β)右边形式相近,但需要进行一定的变形.又因为tan45°=1,原式化为15tan 45tan 115tan 45tan -+,再逆用公式T (α+β)即可解得. 解:(1)由公式S (α-β)得原式=sin(72°-42°)=sin30°=21.(2)由公式C (α+β)得原式=cos(20°+70°)=cos90°=0. (3)由公式T (α+β)得原式=15tan 45tan 115tan 45tan -+=tan(45°+15°)=tan60°=3. 点评:本例体现了对公式的全面理解,要求学生能够从正、反两个角度使用公式.与正用相比,反用表现的是一种逆向思维,它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反向思维意识,对思维的灵活性要求也高,而且对公式要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变式训练 1.化简求值:(1)cos44°sin14°-sin44°cos14°; (2)sin14°cos16°+sin76°cos74°;(3)sin(54°-x)cos(36°+x)+cos(54°-x)sin(36°+x). -. 解:∵f(x)为偶函数,∴f(-x)=f(x),即sin(-x+θ)+cos(-x-θ)=sin(x+θ)+cos(x -θ), 即-sinxcosθ+cosxsinθ+cosxcosθ-sinxsinθ =sinxcosθ+cosxsinθ+cosxcosθ+sinxsinθ. ∴sinxcosθ+sinxsinθ=0.∴sinx(sinθ+cosθ)=0对任意x 都成立.∴2sin(θ+4π)=0,即sin(θ+4π)=0. ∴θ+4π=kπ(k∈Z ).∴θ=kπ-4π(k∈Z ).又θ∈[0,2π),∴θ=43π或θ=47π.点评:本例学生可能会根据偶函数的定义利用特殊值来求解.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如果将本例变为选择或填空,可利用特殊值快速解题,作为解答题利用特殊值是不严密的,以此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活动:本题虽小但其意义很大,从形式上就可看出来,左边是两个函数,而右边是一个函数,教师引导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此题的证明,学生首先想到的证法就是把等式右边利用公式S (α+β)展开,化简整理即可得到左边此为证法,这是很自然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同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把等式左边转化为公式S (α+β)的右边的形式,然后逆用公式化简即可求得等式右边的式子,这种证明方法不仅仅是方法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把两个三角函数化为一个三角函数. 证明:方法一:右边=2(sin6πcosα+cos 6πsinα)=2(21cosα+23sinα)=cosα+3sinα=左边.方法二:左边=2(21cosα+23sinα)=2(sin 6πcosα+cos 6πsi nα)asinx+bcosx=22b a +sin(x+φ),通过引入辅助角φ,可以将asinx+bcosx 这种形式的三角函数式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化为这种形式可解决asinx+bcosx 的许多问题,比如值域、最值、周期、单调区间等.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这种引入辅助角的变换思想很重要,即把两个三角函数化为一个三角函数,实质上是消元思想,这样就可以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来研究它的性质.因此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是三角部分中高考的热点,再结合续内容的倍角公式,在解答高考物理试题时也常常被使用,应让学生领悟其实质并熟练的掌握它.例4 (1)已知α+β=45°,求(1+tanα)(1+tanβ)的值; (2)已知sin(α+β)=21,sin(α-β)=31,求.tan tan βα 活动:对于(1),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观察条件,分析题意可知,α+β是特殊角,可以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得tanα,tanβ的关系式,从而发现所求式子的解题思路.在(2)中,我们欲求.tan tan βα若利用已知条件直接求tanα,tanβ的值是有一定的困难,但细心观察公式S (α+β)、S (α-β)发现,它们都含有sinαcosβ和cosαsinβ,而.tan tan βα化切为弦正是βαβαsin cos cos sin ,由此找到解题思路.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教师不要及早地给以提示或解答. 解:(1)∵α+β=45°,∴tan(α+β)=tan45°=1. 又∵tan(α+β)=,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5121125sin cos cos sin tan tan ===βαβαβα点评:本题都是公式的变形应用,像(1)中当出现α+β为特殊角时,就可以逆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变形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对于我们解题很有用处,而(2)中化切为弦的求法更是巧妙,应让学生熟练掌握其解法. 课堂小结1.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学习了哪些重要的解题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在运用和角与差角公式时,应注意什么?如何灵活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恒等证明等问题.2.教师画龙点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熟练掌握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解决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恒等证明等问题,灵活进行角的变换和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用等.推导并理解公式asinx+bcosx=22b a +sin(x+φ),运用它来解决三角函数求值域、最值、周期、单调区间等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大小比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大
小比较》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角的概念和特征;
2. 研究使用直观和抽象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 能够判断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
1. 课件和投影仪;
2. 笔、纸和尺子。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知
1. 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角的认识和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角的特点,理解角的概念。
第二步:研究比较角的大小
1. 通过观察课件中的角图形,引导学生讨论角的大小关系;
2. 引导学生使用直观方法,如比较角的张开程度和旋转方向来判断大小;
3. 引导学生使用抽象方法,如比较角的度数来判断大小。
第三步:练比较角的大小
1. 发放练册,让学生根据提示比较角的大小;
2. 让学生分组进行角大小的竞赛,增加趣味性。
第四步:巩固和拓展
1. 设计一些角大小比较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角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延伸
1. 可以通过实际测量角的大小来进行拓展;
2. 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角大小比较的游戏。
教学评价
1.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册答案,评价学生对角大小比较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竞赛活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直观和抽象两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比较角的大小。
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对角的概念和特征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但在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存在困惑,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练习和巩固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角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角比较与运算》说课稿《角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度量以及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及相关性质。
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同时它对学生下一节余角、补角的概念的理解进行了思维上的铺垫,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图形打下了基础。
所以本节内容取到了复习旧知识、承接新知识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比较角的大小,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试验、观察、交流、比较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总结、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几何识图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用新知识建构新体系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增强学生学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培养学生爱思考,善于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对角的大小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美。
3.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角的大小比较,角平分线的概念难点:理解角的和、差、倍、分关系二.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依照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从提高学生数学兴趣入手,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式教学。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问题解决---知识延伸---归纳概念”的模式。
(2)引导学生经历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从而更好的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升人初中,还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
遵循这一特点,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迁移,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教学时还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与不同层次的关注,实现有梯度层次的教学。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角》(第1课时)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角》(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以及角的度量方法。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线段、射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性质,对于学生来说,既有新意又具有挑战性。
教材从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以及角的度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概念,角的分类,角的度量方法。
2.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度量方法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活动法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
2.新课讲解:讲解角的分类,角的度量方法,并通过实物模型和几何画板展示角的性质。
3.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角的度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一个顶点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
余角与补角说课稿驻操营中学王建颖一.教材分析余角和补角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初步知识”这一章中两个比较重要的基本概念。
前面学生对角的度量和大小的比较的学习,已经为学习余角和补角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对探索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学习,为今后证明角的相等提供了一种依据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2)理解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3)让学生初步接触和体会归纳演绎推理的方法和表述。
(4)了解角在解决实际简单问题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求某角的度数,使学生初步会用简单的代数思想一方程来处理图形的数量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类比余角的概念,同桌合作,自主探索补角的概念及特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2)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难点: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应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四.说教法1教法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教学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用数学,强调动手,动脑,促使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素质的整体发展。
2学法指导:通过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训练,勤钻研,主动地学习。
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
3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原则,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课件。
五.教学设计第一部分:余角教学1.新课探究:比萨斜塔的底部是石块堆积而成,量角器无法伸入斜塔底部测量, 如何得到斜塔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2?由于不能直接的测量∠2的度数,我们可以把∠1的度数测量出来,因为∠1+∠2=90°,所以∠1=90°-∠2.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引入余角,让学生体验到互余源于生活.比萨斜塔的出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消除课堂紧张气氛。
《角》说课稿
《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角》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重要内容。
角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它不仅是后续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角的概念、角的表示方法以及角的度量。
通过学习,学生将对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角的比较与运算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几何概念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角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点、线等基本几何图形,这为学习角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然而,角的概念较为抽象,角的度量单位的换算也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2)会进行角的度量单位的换算,能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在角的度量单位换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角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角的度量单位的换算及角的度量。
2、教学难点(1)角的概念的形成。
(2)角的度量单位的换算。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概念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黄堡镇中心学校艾德军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地位及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角、角的度量与表示、角的平分线、角的比较与运算等知识之后,再一次研究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后面学习平行、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
同时,本节及本章内容也承载着学生几何入门教学(简单推理和说理)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后继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指出:“了解余角、补角、对顶角,知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补角相等”。
首先应用课件让学生看意大利名胜比萨斜塔,随后就这个图形学习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然后依然利用这个图形探索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顺理成章的引入补角的概念。
另外,新版《课标》对本节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解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补角相等”的性质。
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和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学生对上述性质的掌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②能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③通过概念性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归纳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从丰富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概念、性质产生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②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品尝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余角、补角的概念、性质难点:简单的推理及说理训练二、说学情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角、角的度量与表示、角的平分线等知识,并且学生也学会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应该说学习本节内容学生不会觉得陌生。
但是,对于简单推理及说理训练才刚刚开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规范化的训练。
这应该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积累几何语言,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说理训练。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各种角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角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角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及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 角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3. 角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分类、比较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角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角的概念和分类。
2.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各种角的大小。
3.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掌握角的运算方法。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角的模型、卡片、黑板、投影仪。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角的概念和分类。
2. 新课:讲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各种角的大小。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角的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巩固练习1. 填空题:判断下列各组角的大小关系,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
2. 选择题:根据给出的图形,选择正确的答案。
3. 解答题:运用角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拓展与应用1. 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现象涉及到角的比较与运算?2. 教师举例:讲解如何运用角的比较与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练习:自主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九、课堂小结十、课后作业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的角,进行比较和运算,下周分享给大家。
3.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进行角的进一步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比较与运算方法。
2. 新课:讲解角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引导学生理解角的运算规律。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精选6篇)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余角和补角》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余角和补角》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华东师大版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数学七年级第四章的内容。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角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对角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同时又为今后证明角的相等提供了一种依据和方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问题,归纳数学理论,同时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独立思维能力较差,动手操作能力相对稍强,能在教师引导下低起点、小步距进行探究。
整体逻辑思维能力正在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初步具备了观察、思维以及想象的学习能力,爱发表见解,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接触和体会演绎推理的方法和表述,使学生能用方程思想来处理图形的数量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探索互余、互补角的性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良好的数学观的养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余角与补角的概念及性质教学难点:余角与补角的性质应用三、教学教法1、教法:本节课采用“学案导学法”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同时直观动态演示以突破学习难点。
2、学法: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的特点,采用“参照学案,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知识总结”的学习方式。
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余角和补角是在学习了角的度量及角的比较与运算的基础上,对角的数量关系作进一步探讨,而余角和补角的性质也是今后学习对顶角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重要依据。
另外教材在此已开始对学生提出了简单推理的要求,为以后推理证明作准备。
(2)教材内容本节课是新人教修正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章的内容,在认识直角、平角的基础上,通过数量关系和图形关系学习两角互余、互补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利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几何中涉及求某个角的度数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比较以及运算,对于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比较陌生。
另外对几何题的解答格式不是很明确。
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与补角。
2、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并能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3、初步掌握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化。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识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并且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以及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较合理的猜想。
5、体会观察、猜想、推理、归纳对数学知识获取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其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互余、互补关系及性质。
难点:通过简单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用规范语言描述。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六、教法与学法现代教学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究数学学习来源实际,同时也是为了用于实际。
这些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根据以上认识,我的教学思路是:老师的教体现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组织探索,引导发现。
学生的学体现在发现---分析---探究并得出结论。
另外针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七、程序设计1、创设情景长湖堤坝要修复加固,要求测大坝的倾斜角,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
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
2、合作探究要学生进行观察、猜想∠3+∠4=?∠1+∠2=?观察、猜想得出结论∠3+ ∠4=90°,∠1+ ∠2 =180°,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用平移、叠合法来比较加以验证。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比较与运算》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2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方法和角的运算方法,包括角的度量、角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解决一些与角有关的问题,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角的概念和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角的度量方法和角的运算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角的比较和运算的内在联系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来逐步领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角的度量;让学生掌握角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角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角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角的比较和运算的内在联系,角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和角的运算方法;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加深对角的概念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些与角有关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角的比较和运算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角的度量:讲解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进行角的度量实践,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3.角的加减法:讲解角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进行角的加减法实践,巩固角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角的比较与运算》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考官,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比较与运算》。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角的比较与运算》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由学生动手,利用线段的比较与运算进行知识迁移,得到角的比较与运算方法,同时理解角平分线的意义。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同时为后续学习余角和补角打下了基础。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理解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标准,特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形式归纳出比较角度大小的方法,并且学会运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归纳比较的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
根据教学三维目标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加减运算;而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说学情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来说一下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虽抽象思维占优势,但还需感性经验的支持,这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叛逆心理比较强,教师应关注这些特点,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设问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数学,乐于探究数学。
五、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教材及学生特点,为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参与知识的过程,我将从五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
角的大小比较与运算
75°
15°
105 °
15°
120°
角平分线
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将这 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折痕与角两边 所成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思考下列问题:
A
C
C D
A A
B D
B
C
4、如图:OC、OD分别是∠AOB 、∠BOE的平 分线,
(1)如果∠AOB=70°,∠BOE=60°,求 ∠DOC的度数.
(2) 如果∠1+ ∠2 =55°,求∠AOE的度数.
B
2 1
O
C A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 2、角的运算 3、角平分线
∠AOC =∠AOB + ∠ _BO_C
∠BOD = ∠COD+ ∠ _B_OC D
∠AOC= ∠AOD-∠ _CO_D
∠BOD= ∠ _AO_D-∠ _AO_B
C O
B A
例1: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AOC=53°17′ 求∠BOC的度数
C
A
O
B
探究
借助一副三角尺,大家都能画出哪些度数 的角?
∠AOB= 3 ∠AOM= 3 ∠MON= 3 ∠NOB.
变式练习
A B
C
1、填空
O
D
(1)∠A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OC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AOB____∠AOC;(填>或<)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数学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第三节。
二)教材分析《角的比较与运算》第一课时是初中数学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第三节,角的比较、角的和与差、角的平分线,这三个内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后续学习图形与几何必备的基础。
比较两角的大小是本节知识的起点,角的和与差是问题的延伸,等分问题又是角的和与差的特殊化,这三个知识点相互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而且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学情分析在前面已经学过线段的大小比较、线段的和与差,线段的中点,本节课可以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便于理解与掌握。
这是学生的有利条件。
然而学生处于几何的启蒙阶段,如何正确的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所研究的对象将是他们的难处。
四)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对教材的剖析与学生的分析,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会比较角的大小,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2、学生经历“观察——对比——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能力及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通过对角大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形象直观美,向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优化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角平分线的定义难点:角的加减运算,角的平分线的运用六)教学具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大课堂练习密度,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与教具。
二、说教学法教法:学生在前面学习过线段的大小比较,线段的和与差,线段的中点基础上,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学法: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迁移,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三、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以登山的情景导入新课,学生在选择登山路径的过程中,若考虑路径的长短,则是对线段的大小比较,若是考虑坡度的陡与缓,则是对角的大小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 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
2 活 动 5 例 题 分 析 360
7
7=51 =51 ≈51 51
+3 +180′ 26′ 26′
7 7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先观察下列各组角,其中哪一个角较大?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每个角, 看看你的观察是否正确。
活 动 6 牛 刀 小 试
(2)
, AOB=55
,
的 BOC角
问题2、下面二个角你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问题 、下面二个角你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活 动 2 探 索 新 知
C D
E
1、 、 2、 、
A O
B
过程
度量法
即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加以比较。此处用动画的形式 演示过程,并比较所得结果是否和前面的一致。
活 动 2 探 索 新 知
A″ A O
AOB=30
一.教材分析 一、教 材 分 析
2.教材内容和教材处理 教材内容和教材处理
2 、 教 村 内 容 和 教 材 处 理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主要介绍角的大小的比较、简 单的角度的和差的计算、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我对本节课的处理方式是:
(1)利用已经掌握的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引出角的 大小的比较方法 (2)利用 介绍角的和差 角度的简单计算 (3) 利用一 角 的角 (4) 用 的 式 出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OD, 计
AOD的
。
A O
、 学
活 动 7 小 结 与 作 业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提高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我让学生们之间相互交 流一下对本节课的认识,谈谈学习内容、学习的重难点以 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作 ,提 能力 1 、 3 8 的 一 。
作 A: 课本P159习 B 课本P159习
利用三角板
思考:利用一副三角尺
以画出
以画出三角尺 的角
的角
五、教学过程设计
左边的图中,若 ∠AOB=60°,∠AOC=30°,∠BOC=
也就是说,此时OC把∠AOB分成了大小相等 也就是说
。
活 动 4 观 察 归 纳
的两部分,这时我们就把OC叫做∠AOB的平 分线,也可以用等式2∠AOC=2∠BOC=∠AOB 或∠AOC=∠BOC=1/2∠AOB来表示。
三、学
法 分
析
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升人初中,还以形象思维能 力为主。遵循这一特点,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 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结合 “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 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迁移,把新旧 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教学时还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与不同 层次的关注,实现有梯度有层次的教学。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
4.3角的比较和运算
教法 分析
教材 分析
学法 分析
教学 流程 安排
教学 过程 设计
一、教 材 分 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 、 教 材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 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度量以及直线、 线段、射线的概念及相关性质。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知 识和思维上的准备。同时它对学生下一节余角、补角的概 念的理解进行了思维上的铺垫,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平 面几何图形打下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取到了复习旧知识、 承接新知识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1 温故知新
活动2 探索新知
活动5 例题分析
活动4 观察归纳
活动3 观察猜想
活动6 牛刀小试
活动7 活动7
小结与作业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怎么样比较线段 , 的长短呢 的长短呢? 问题 :怎么样比较线段AB,CD的长短呢? 活 动 1 温 故 知 新 1、 、 2、 、
、
A B
活 动 2 探 索 新 知
C
O
D
五、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下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考:下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活 动 3
图中有三个角,分别为: ∠AOC、 ∠BOC、∠AOB B 活 动 3 观 O 察 猜 想
=
A
+
AOC =
BOC +
AOB
五、教学过程设计
C B 活 动 3 观 察 猜 想 O
A
=
AOC -
BOC =
AOB
五、教学过程设计
C 活 动 3 观 察 O 猜 想 B
A
=
AOC -
AOB =
BOC
五、教学过程设计
练兵场:按要求画一个角 请利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以下度数的角:15°、105°。 活 动 4 观 察 归 纳
为了 作
本节课 学内容,我对 ,让 学生 学
的学生 了 的 能 提高。
附:板书设计
(一)角的比较 一 角的比较
a.叠合法 叠合法 b.度量法 度量法
(三)角的运算 三 角的运算
(二)按要求画角 二 按要求画角
a.用三角尺画特殊角 用三角尺画特殊角
(四)角的平分线 四 角的平分线
A′ O′
A′O′B′=50
B
B′
O″
B″
A″O″B″=70
AOB<
A′O′B′<
A″O″B″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 动 2 探 索 新 知
重合, 与 重合, (1)如果 )如果AE与OB重合,EC与OD重合, 与 重合 重合 那么∠ 那么∠AEC就 等于∠ BOD,记作 就 等于∠ , ∠AEC= ∠BOD
、教
分
3.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和角的 平分线的定义,能正确计算角度的加减。 3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勇于实践 、 教 的能力。 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 目 , 学 学的 和勇 。 标
、教
4 、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C D
E
A
O
B
五、教学过程设计 (2)如果CE落在∠BOD的内部,那么 )如果 落在 落在∠ 的内部, 的内部 小于∠ ∠AEC 小于∠ BOD,记作∠AEC< ∠BOD ,记作∠ <
B C
活 动 2 探 索 新 知
E
A
O
D
五、教学过程设计 落在∠ 的外部, (3)如果 落在∠BOD的外部,那么 )如果AE落在 的外部 大于∠ ∠AEC大于∠ BOD,记作∠AEC> ∠BOD 大于 ,记作∠ >
学
过
的平分线的
线,把这 学 把图
。
分成两 相等的 ,这 相 的
的 线叫做这 的平分线。 这是 的 , 时 。 , 过 的 此 的 的是 学 过
的平分线 加 的
。
折纸作角平
五、教学过程设计 例1 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 ∠AOC=53°17′,求∠BOC的度数?
C 5 例 题 分 析 , ∠AOB是 , ∠AOB= ∠AOC+ ∠BOC ∠BOC= ∠AOB —∠AOC =180°— 53°17′ =126°43 ′ A O B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比较角的大小, (1)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计算角度的和与 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差,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 (2)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
二、教
法
分
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教材的特 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探 索、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达到通过老师的引导让 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解决问题的目的,起 到培养学生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