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重点介绍临床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给我们带来最大挑战得细菌耐药问题。由于抗菌药物得大量使用,耐药细菌出现。这就是一个矛盾得两方面:如果正常、合理使用,耐药就出现得晚、慢;如果滥用抗菌物,细菌受到得压力更大,它出现得耐药能力就越大,出现耐药得机会就越高,耐药得强度也会强。这将导致临床可用药物越来越少,治疗愈加困难。
举例:耐甲氧西林得葡萄球菌被称为MRSA,其我国调查大约为60%;从国外耐药后导致得结果瞧,在美国,发生耐药菌感染与非耐药菌感染患者得死亡率分别为21%与8%;每个患者得治疗费分别为3万4千美元与3万1千5百美元.可见,由于抗菌药物得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导致更多患者死亡及更多医药资源浪费。因此,必须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得产生。
在用药中,治疗性运用抗菌药物及预防用抗菌药物都要合理。在我国医院,抗菌药得患者使用率达70%多,使用最多得在外科,大约95%患者以上都需使用抗菌药物,其中大部分就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所以,做到预防性抗菌药得合理使用,会大幅度减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得比例,它包括内科与儿科预防用药与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1、内科与儿科预防用药
2004年卫生部颁布得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对于内科与儿科得预防用药,相对比较严格.对于其应用范围具有以下相关规定:
(1)预防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得感染,可能有效;如目得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得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得。
(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得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外科得预防用药在我国较宽松,需要明确得就是,它就是预防手术切口得感染以及这个切口深在部位得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得全身性感染,并非预防手术以后所有发生得感染.
关于预防用药得使用方法,规定: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得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得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与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得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得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得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这就是指导原则中唯一关于具体用药方法要求得描述,具有很积极得指导作用。
迄今为止,在研究中,有哪些已发现得抗生素耐药机制?我们有哪些措施可以用于应对抗生素耐药
得出现?
针对细菌耐药,有以下应对及解决措施:首先,了解耐药情况、正确选用药物.第二,针对耐药菌,研发新型药物。
第三,合理用药、延长药物使用寿命。第四,探讨用药策略、治疗耐药菌感染、避免耐药菌出现。以下进行详细讨论:
1、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选择
例如,目前医院常见得细菌耐药有,肠杆菌科对头孢菌素、青霉素、喹诺酮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耐
药;肺炎链球菌主要对大环内酯及青霉素耐药;葡萄球菌也表现出对大部分得抗菌药耐药,尤其对于头孢类药物相对比
较敏感。另有一些抗菌药物对某些细菌就是不敏感得,如大环内酯对阴性菌无效;部分喹诺酮药物对葡萄球菌无效;青
霉素类药物可能对铜绿假单胞、绿脓杆菌无效.这里应该注意区分形成耐药与不敏感这两个概念。
关于耐药得机制,它得生化基础包括:抗生素被代谢为无活性物质,如ß—内酰胺酶、乙酰化酶等;抗生素靶位改变,如MRSA;细菌对抗生素通透性改变;主动外排;细菌代谢途径改变,等等。示意图如下:
2、针对耐药菌,研发新型药物
但这并不十分现实。首先,抗菌药物就是一种自然资源,限量供应。不断开发新药比较困难。第二,在极小得细菌上找到新得有效得抗菌靶位就是不容易得。下图为美国从1991—1999年间,抗菌药得新化合物NME以及新药物得申请量IND,可知,新得分子或新得药物呈逐年下降趋势。另外销量有限、使用寿命有限造成企业开发动力缺乏,综合导致新型抗菌药得研发活力有限。因此,合理使用依然就是延长药物寿命得有效办法。
3、合理用药、延长药物使用寿命
目前,国外已有各种各样得方式,例如,美国CDC或一些健康教育机构教育医生以及患者、儿童、家长合理使用抗菌药。下图为美国CDC海报所做得宣传.但在我国,此方面措施相对缺乏,甚至医生对抗菌药合理使用得了解也不够,这就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得工作.
4、探讨新策略
细菌耐药还可以探讨一些新得治疗策略,筛选一些更有作用得药物及治疗策略。
针对越来越严重得全球范围得抗生素耐药问题,结合相关得研究报道,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或解决耐药得出现?其原理何在?
1、抗感染指南
对于如何使用抗感染药物,整体得策略为:医生根据推荐得抗感染指南用药,这一指南就是进过新得循征医学证据进行修改所得得,具有实践得指导意义。
英国曾进行过一个抗感染指南推广方式对临床医师影响得观察。该实验目得为研究指南得不同推广方式得效果,研究对象为社区医师(192名医师,66个执业地点),采用分层随机分组得方法以减少不同组间差别。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对照组--不介绍指南;被动组——分发指南,1月内以会议讲解方式介绍指南;主动组——分发指南,3月内以讨论、分析、参观等方式介绍指南。研究方法为推荐指南前3月对用药情况、对指南得认识等内容问卷调查,之后12月复查.
研究结果,临床发现,只有主动干预,即分发指南,并加以讨论、分析、参观等方式学习应用指南得医生,对于指南得遵从越来越高;而对照组与被动组得情况,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上,在指南得指导下,加以药师、抗感染病专家与医生得讨论,才能提升对抗菌药物得合理使用。
2、抗菌药物限制使用
除发放指南外,医院也可采取抗菌药物限制使用措施。国外相关研究经验:当细菌对某抗菌药耐药以后,对这一药物限制使用一段时间后,细菌会恢复对该药物得敏感性。例如,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得临床应用管理规定,第四条关于抗菌药物预警。当抗菌药物对某种细菌得敏感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应该采取限制使用、暂停使用或不作为经验用药推荐等不同措施。下表为抗生素限制使用对耐药菌感染效果得几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