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合集下载

动力学之图像问题

动力学之图像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之图像问题【基础知识】(1)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直线运动或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运动状态为止。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的原因,力是的原因。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成正比,跟物体的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a。

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①瞬时性②矢量性③因果性④同一性。

(3)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方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牛顿第三定律公式:=F .相互作用力的性质:同时性,同一性,异体性。

(3)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关系。

因此物理学中选定七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这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这些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做。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

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单位分别是:。

(4)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

判断依据:。

1.质量为0.8 kg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如图a、b分别表示物体不受拉力作用和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的v-t图像,则拉力和摩擦力之比为()A. 9∶8B. 3∶2C. 2∶1D. 4∶32.(多选)如图(1)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2)中实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1 s内,外力F不断变化B.在1~3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C.在3~4 s内,外力F不断变化D.在3~4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3.(多选)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A.物体的质量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在F为14 N时,物体的速度最小4.如图甲所示,一物块质量为m=2 kg,以初速度v0=10 m/s从0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同时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物块在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求:甲乙(1)恒力F的大小及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2)物块在4 s内的位移大小.5.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 s后拉力大小减为,方向不变,再经过20 s停止运动.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10 m/s2).求:(1)整个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2)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6.一个物块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方向推力F的作用,推力F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求:(1)第1 s末和第3 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 f1和F f2;(2)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若第6 s末撤去外力,物块前7.5 s内的位移大小.7.竖直运行的升降机地板上有一个质量为100 kg的物体,它对地板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g取10 m/s2,求8 s内升降机上升的高度.8.一质量为0.25 kg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图甲),从t=0 s时刻开始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t=2 s时,物块速度的大小:(2)t=0到t=3 s的过程中,物块上升的高度.甲乙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由v-t图像可知,图线a为仅受摩擦力的运动,加速度大小a1=1.5 m/s2;图线b为受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0.75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ma1=F f,ma2=F-F f,解得F∶F f =3∶2.2.【答案】BC【解析】在0~1 s内,直线的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外力F是恒力,故A错误;在1~3 s内,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零,F等于摩擦力,外力F的大小恒定,故B正确;在3~4 s内,斜率越来越大,说明加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根据题意,拉力水平向右,根据a=知力F不断减小,故C正确,D错误.3.【答案】AB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 f=ma,由题图可读出外力F和加速度a的值,有:7-F f=0.5m,14-F f=4m.联立两式解得:F f=6 N,m=2 kg.故A、B正确;由图可知,当F=7 N时物体开始滑动,所以最大静摩擦力为7 N,故C正确;F=7 N开始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可知F=14 N时,物体的速度不是最小,故D错误.4.【答案】(1)7 N0.15(2)6 m【解析】(1)由题图可知,0~2 s内,物体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4 s内,物体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2 s内,a1==m/s2=5 m/s2,方向水平向左;2 s~4 s内,a2==m/s2=2 m/s2,方向水平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F+μmg=ma1F-μmg=ma2代入数据解得F=7 N,μ=0.15.(2)代据图像可知,物体4 s内的位移x=×2×10 m-×2×4 m=6 m.5.【答案】(1)150 m(2)0.1【解析】(1)整个过程的位移大小等于v-t图象中三角形的面积即x=×10×30 m=150 m(2)由图象知前10 s的加速度a1=1 m/s2后20 s的加速度大小为a2=0.5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μmg-=ma2解以上两方程得μ=0.1.6.【答案】(1)8N (2)0.4 (3)14m【解析】(1)F f1=4 N,F f2=8 N;(2)2~4 s,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得F2-F f2=ma,a=,可求得m=2 kg由F f2=μF N,F N=mg得μ=0.4.(3)撤去外力后加速度a3=μg=4 m/s2,v=4 m/s,故减速到零所用时间t减==1 s,小于1.5 sx加=t加=4 mx 匀=vt 匀=8 mx 减==2 m所以x 总=x 加+x 匀+x 减=4 m +8 m +2 m =14 m.7.【答案】60 m【解析】取升降机地板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取向上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即F =F N .在0~2 s 内,F N1=F 1>mg ,物体所受合外力竖直向上,所以物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1-mg =ma 1①a 1==5 m/s 2所以物体的位移:x 1=a 1t =10 m ②物体2 s 末的速度:v =a 1t 1=5.0×2.0 m/s =10 m/s ③ 在2~6 s 内,F N2=mg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位移:x 2=vt 2=10×4 m =40 m ④ 在6~8 s 内,F N3<mg ,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物体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10 m/s.由牛顿第二定律F 3-mg =ma 3⑤a 3==-5 m/s 2所以物体的位移:x3=vt3+a3t=10 m⑥所整个过程中物体位移x=x1+x2+x3=10 m+40 m+10 m=60 m⑦8.【答案】(1)2 m/s(2)6 m【解析】(1)0-1 s内,F1<mg,物块静止1-2 s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ma1解得a1==2 m/s2;则t=2 s时,物块的速度v=2×1 m/s=2 m/s.(2)1-2 s物块匀加速运动x1=a1t=1 m.2-3 s物块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3-mg=ma2解得a2==6 m/s2;则x2=vt2+a2t=5 m.则物块上升的高度h=x1+x2=1 m+5 m=6 m.。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一、动力学图像二、针对练习1、如图甲所示,水平长木板上有质量m=1.0 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 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 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 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D.6~9 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 m/s22、(多选)如图所示,蹦极运动就是在跳跃者脚踝部绑有很长的橡皮条的保护下从高处跳下,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反复多次直到静止。

取起跳点为坐标原点O,以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和风对人的影响,人可视为质点。

从跳下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用v、a、t分别表示在竖直方向上人的速度、加速度和下落时间。

下列描述v与t、a与、y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3、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体A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体A,使A竖直向下匀加速运动一段距离,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所加力F的大小和运动距离x之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4、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一端与地面相连,另一端与物块相连,物块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物块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5、水平力F方向确定,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a所示,用力F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由图示可知()A.物块的质量m=2 kgB.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在4 s末,物体的动量为12 kg· m/sD.在2~4 s时间内,小物块速度均匀增加6、(多选)如图甲所示,物块A、B中间用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 的质量为1.2kg。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微专题20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练习含解析教科版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微专题20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练习含解析教科版

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1.两类问题,一类问题是从图像中挖掘信息,再结合题干信息解题;另一类是由题干信息判断出正确的图像.2.两种方法,一是函数法:列出所求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式,理解图像的意义,理解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二是特殊值法:将一些特殊位置或特殊时刻或特殊情况的物理量值与图像对应点比较.1.如图1甲所示,一质量m=1kg的物块静置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从t=0时刻开始对物块施加一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图像中正确反映物块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的是( )图12.(2020·湖北宜昌市调研)如图2所示,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物块(可以看作质点),物块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弹簧处于原长.现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拉动物块,使其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以x表示物块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图23.(2019·湖北荆州市质检)如图3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A 放在质量也为m 的托盘B 上,以N 表示B 对A 的作用力,x 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竖直自然状态(x =0).现改变力F 的大小,使B 以g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 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N 、F 随x 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图34.(2019·天津市河北区名校联考)如图4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 处,将弹簧压缩了x 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块从与弹簧接触开始,至运动到最低点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 (弹簧原长为位移的零点)变化的图像是( )图45.(多选)如图5甲所示,质量为2m 的足够长的木板B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A 放在木板B 的右端且A 与B 、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木板B 施加一水平变力F ,F 随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 .前3s 内,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 .t =4s 时,A 的加速度大小为13μgC .t =5s 时,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5μmgD .第6s 以后,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6.(2020·山东枣庄市模拟)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时,所用竖直滑杆的上端通过拉力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下端悬空,滑杆的质量为20kg.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0.5s ,然后沿杆下滑,3.5s 末刚好滑到杆底端,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 -t 图像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6甲、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演员在1.0s 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B .滑杆的长度为5.25mC .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420ND .3.5s 内演员损失的机械能为2700J7.(多选)(2019·山东日照市上学期期末)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它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7所示,已知x 1、x 2和重力加速度g ,则可求出( )图7A .物体的初速度B .当物体位移为x 2时对应的斜面倾角θ1C .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上,减速到零时的位移最小值x minD .当物体位移为最小值x min 时,对应的滑动摩擦力大小8.(多选)如图8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 、M 的物体A 、B 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 的竖直轻质弹簧上,A 与B 不粘连,现对物体A 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 ,使A 、B 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 )图8A .在图乙中PQ 段表示拉力F 逐渐增大B .在图乙中QS 段表示B 物体减速上升C .位移为x 1时,A 、B 之间弹力为mg -kx 1-Ma 0D .位移为x 3时,A 、B 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12a 0x 2+x 39.(多选)(2020·广东佛山市月考)如图9甲所示,物体置于一固定的斜面上,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物体施加水平向右、大小变化的外力F ,保持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不脱离斜面的条件是F ≤20N,若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经过分析计算可以求出( )图9A .物体的质量B .斜面倾角的正弦值C .物体运动6s 时经过的位移D .加速度为6m/s 2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10.(2019·安徽“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挡板,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自由状态时另一端在C点.C点上方斜面粗糙、下方斜面光滑.如图10(a)所示,用质量为m=1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将弹簧压缩至O点并锁定.以O点为坐标原点沿斜面方向建立坐标轴.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的同时解除弹簧锁定,使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求物体A与斜面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沿斜面向上运动至最高点D时的位置坐标.(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图10答案精析1.C [由mg sin θ=6N ,f =μmg cos θ=6.4N ,初始时物块静止在斜面上,此时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0~1s 时间内物块静止;1~2s 时间内物块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t =2s 时物块加速度大小为12.4m/s 2;t =2s 后F =-0.4N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2.8m/s 2,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由于物块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故物块减速到零的时间小于1s ,C 正确.] 2.B [物块水平方向受向右的拉力F 、向左的弹力kx 、摩擦力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kx -f =ma ;整理得:F =kx +ma +f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ma +f 恒定且不为零,F-x 图像是一个不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 、C 、D 错误,B 正确.]3.D [根据题述,B 以g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过程中,选择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2mg -kx -F =2m ·g2,解得F =mg -kx ,即F 从mg 开始线性减小,可排除图像C ;选择B 作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mg +N ′-F =mg 2,解得N ′=mg2-kx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N ′=N ,当弹簧的弹力增大到mg 2,即x =mg2k 时,A 和B 间的作用力为零,在此之前,二者之间的作用力由开始运动时的mg2线性减小到零,选项A 、B 错误;同时,力F 由开始时的mg 线性减小到mg 2,此后B 与A 分离,力F 保持mg2不变,故选项D 正确.]4.D [物块下降到O 点时,物块所受弹力为零,此时物块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 ;继续下降,所受合力F =mg -kx ,加速度a =Fm =g -kx m.物块从与弹簧接触开始至运动到最低点,加速度的大小一定是先减小后增大.当弹力增大到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此后合力向上,加速度可表示为a =kx m-g ,当弹力增大到是重力的2倍时,加速度大小为g .由对称性可知,此时物块向下运动速度不为零,继续向下运动,故当物块速度减小到零时,加速度a >g ,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5.BD [A 相对B 滑动时,A 的加速度为a A =μg ,B 的加速度a B =F -4μmg2m,且a A =a B ,解得F =6μmg ,所以F =6μmg 时,A 相对B 即将滑动,第6s 以后,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故D 正确;A 和B 一起滑动时,a AB =F -3μmg3m≥0,解得F ≥3μmg ,所以在前3s 内,A 、B 静止不动,A 受到的摩擦力为0,故A 错误;当t =4s 时,A 和B 一起滑动,A 的加速度大小为a AB =F -3μmg 3m =4μmg -3μmg 3m =13μg ,故B 正确;当t =5s 时,A 和B 一起滑动,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 =ma AB =m ×5μmg -3μmg 3m =23μmg ,故C 错误.]6.D [由v -t 图像可知,演员在1.0s 时的加速度大小a =3-01.5-0.5m/s 2=3m/s 2,故A 错误;v -t 图像与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滑杆的长度h =12×3×3m=4.5m ,故B 错误;两图结合可知,静止时,传感器示数为800N ,除去杆的重力200N ,演员的重力就是600N ,在演员加速下滑阶段,处于失重状态,杆受到的拉力最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1=ma ,解得:F 1=420N ,加上杆的重力200N ,可知杆受的拉力为620N ,故C 错误;3.5s 内演员初、末速度均为零,则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mgh =600× 4.5J =2700J ,故D 正确.]7.ABC [由题图知,当θ=90°时位移为x 2,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则有:0-v 02=-2gx 2,解得:x 2=v 022g,故A 正确;当θ为其他值时,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设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由运动学公式有:0-v 02=-2ax 由以上各式得:x =v 022g sin θ+μcos θ由数学知识得:sin θ+μcos θ=1+μ2sin(θ+φ),其中tan φ=μ 当θ=0时位移为x 1,说明斜面粗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则有:μmg =ma 0 且有:0-v 02=-2a 0x 1可解得μ,综上所述可得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上,减速到零时的位移最小值x min ,以及物体位移为x 2时对应的斜面倾角为θ1,由于不知道物体的质量,所以无法确定滑动摩擦力,故B 、C 正确,D 错误.]8.AC [静止时弹簧对B 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向上,弹簧一定被压缩,则PQ 段弹簧弹力一定减小,由于加速度恒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A 、B 整体,F 逐渐增大,选项A 正确;QS 段加速度仍为正,与速度方向相同,B 物体加速上升,选项B 错误;设开始状态弹簧的压缩量为x 0,则有kx 0=(M +m )g ,位移为x 1时,设A 、B 间的弹力为N ,对B 有k (x 0-x 1)-Mg -N =Ma 0,解得N =mg -kx 1-Ma 0,选项C 正确;根据2ax =v t 2-v 02知,a -x 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2倍表示速度平方的变化量,故位移为x 3时,A 、B 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v t =2×12x 2+x 3a 0=a 0x 2+x 3,选项D 错误.]9.ABD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斜面的倾角为θ,当F =0时,可知a 1=2m/s 2,则mg sin θ-μmg cos θ=ma 1;当F =20N 时,F cos θ+mg sin θ=ma 2,a 2=403m/s 2,此时f =0,F sin θ=mg cos θ,sin 2θ+cos 2θ=1,联立可得μ=11735,m =677kg ,sin θ=34,故A 、B 正确;由于物体的初速度及F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未知,因此无法求解物体运动6s 时经过的位移,故C 错误;当a =6m/s 2时,可求得F =12017N ,由N +F sin θ=mg cos θ,物体所受的支持力N =16517N ,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N ′=16517N ,故D 正确.] 10.320.7m 解析 物体A 运动到x =0.1m 的C 处时,由题图(b)知F 1=10.0N ,F 2=17.5N ,F 1-mg sin θ=ma 1F 2-mg sin θ-μmg cos θ=ma 1可得:a 1=5m/s 2,μ=32由2a 1x OC =v C 2可得物体从O 点到达C 点的速度v C =1m/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0.5m 后继续向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 2=12.5m/s 2由:2a 1x 1=v 12-2a 2x 2=0-v 12 得x 2=0.2mx OD =x 1+x 2=0.7m ,故x D =0.7m。

图像信息(解析版)--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九类常见问题

图像信息(解析版)--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九类常见问题

动力学中的六类常见问题图像图表信息【知识精讲】1.与动力学相关的常见的几种图像:v--t图像、a--t图像、F--t图像、a--F图像等。

常见动力学图像及应用方法v-t图像根据图像的斜率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进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合外力F-a图像首先要根据具体的物理情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F、a两个量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结合图像,明确图像的斜率、截距或面积的意义,从而由图像给出的信息求出未知量a-t图像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正确分析每一段的运动情况,然后结合物体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t图像要结合物体受到的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分析每一时间段的运动性质2.两类问题(1)已知物体的运动图像或受力图像,分析有关受力或运动的问题。

(2)已知物体的受力或运动情况,判断选择有关的图像。

【方法归纳】1.图像问题的分析思路(1)分析图像问题时,首先明确图像的种类及其意义,再明确图线的点、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的物理意义。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建立相关方程解题。

2.求解图像问题的“一、二、三”【典例精析】1.两物体A、B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两物体接触面为竖直面,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A、B由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a)所示,在A、B的速度达到6m/s时,撤去推力F。

已知A、B 质量分别为m A =1kg 、m B =3kg ,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B 与地面间没有摩擦,B 物体运动的vt 图像如图(b )所示。

g 取10m/s 2。

求:(1)推力F 的大小;(2)A 物体刚停止运动时,物体A 、B 之间的距离。

[解析] (1)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设物体A 、B 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由B 物体的vt 图像得a =3m/s 2。

对于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 A g =(m A +m B )a ,代入数据解得F =15N 。

动力学专题:图象问题(1)DOC

动力学专题:图象问题(1)DOC

动力学专题:图象问题1.物体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上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其中不可能的是( )2.有两个光滑固定的斜面AB 和BC ,A 和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 比斜面AB 长(如图2a 所示).一个滑块自A 点以速度v A 上滑,到达B 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 滑下.设滑块从A 点到C 点的总时间是t C ,那么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的是( )3 . 如图所示,物体m 静止于倾斜角为θ的木板上,在θ缓慢增大直至开始滑动之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的压力逐渐减小,摩擦力也逐渐减小B .物体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增大,摩擦力也逐渐增大C .物体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不变D .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4.一个小球从空中某点自由释放,落地后立即以大小相等的速度竖直向上弹起,然后上升到最高点。

假设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规定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v -t 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5.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

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500Kg ,发动机推动力为恒力。

探测器升空后发动机因故障突然关闭,下图是探测器从升空到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由图象可判断该探测器在星球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H m 为多少m ?发动机的推动力F 为多少N ?图1ABCDccv tc cvccv c cv(b )(a )图2CD6.一质量m=2.0kg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7º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做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

(取sin37º=0.6 cos37º=0.8 g =10m/s2)求:(1)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高中物理【动力学图像问题】

高中物理【动力学图像问题】

专题课6动力学图像问题题型一由运动学图像求物体受力1.常见的图像有:v-t图像,a-t图像,F-t图像,F-x图像,a-F图像等。

2.图像间的联系:加速度是联系v-t图像与F-t图像的桥梁。

3.图像的应用(1)已知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的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通过图像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4.解题策略(1)弄清图像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的物理意义。

(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像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像与公式”“图像与物体运动”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上楼,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 N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v增大,F N>mgB.t1~t2时间内,v减小,F N<mgC.t2~t3时间内,v增大,F N<mgD.t2~t3时间内,v减小,F N>mg[解析]由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速度增大,即乘客的加速度向上,F N>mg;在t1~t2时间内速度不变,即乘客匀速上升,F N=mg;在t2~t3时间内速度减小,即乘客减速上升,F N<mg,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两物块A、B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两物块接触面为竖直面。

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块A上,使A、B由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在A、B的速度达到6 m/s时,撤去推力F。

已知A、B质量分别为m A=1 kg、m B=3 kg,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B与地面没有摩擦,B物块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

g取10 m/s2,求:(1)推力F的大小;(2)A物块刚停止运动时,物块A、B之间的距离。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和连接体问题课件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和连接体问题课件
习题课3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和连接体问题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 1.常见的图象形式 在动力学与运动学问题中,常见、常用的图象是位移图象(x -t 图象)、速 度图象(v-t 图象)和力的图象(F-t 图象)等,这些图象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 受力规律,而绝非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 2.图象问题的分析方法 遇到带有物理图象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图象,先从它的物理意义、点、 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了解图象给出的信息,再利用 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解题.
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 量为 m1=4 kg 的物块 P,Q 为一重物,已知 Q 的质量为 m2=8 kg,弹簧的质 量不计,劲度系数 k=600 N/m,系统处于静止,如图 3 所示,现给 Q 施加一 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 F,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 在前 0.2 s 时间内,F 为变力,0.2 s 以后,F 为恒力,求:力 F 的最大值与最 小值.(sin 37°=0.6,g 取 10 m/s2)
图3

思路点拨:①0.2 s 时 P、Q 两物块恰好分离.②两物块分离瞬间加速度 仍相同,而相互作用力恰好为零.
【解析】 从受力角度看,两物体分离的条件是两物体间的正压力恰好
为 0,从运动学角度看,一起运动的两物体恰好分离时,两物体在沿斜面方 向上的加速度和速度仍相等.
设刚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 x0.
思路点拨:①恒力 F 的方向不变,而摩擦力的方向随速度方向的改变而 改变.②v-t 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③v-t 图象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物 体的位移.
【解析】 (1)设物体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1,则由 v-t 图象得 a1=2 m/s2

一课一练20:动力学的图像问题(答案含解析)—2021届高中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检测

一课一练20:动力学的图像问题(答案含解析)—2021届高中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检测

一课一练20:动力学的图像问题分析:动力学的图像往往隐藏着受力、运动的情况,应注意图像中斜率、截距、拐点、函数式等的意义。

1.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2.(多选)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木板的质量为1 kgB.2 s~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图(a)图(b)图(c)3.(多选)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

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4.一个质量为m =2 kg 的物体在倾角θ=37°粗糙的斜面上,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从t =0时刻开始,物体运动的xt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x 为位移),g =10 m/s 2,t =2 s 时撤去拉力,sin 37°=0.6,求: (1)拉力F 的大小;(2)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距计时点的最大距离。

5.(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小物体P 、Q 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 =0时刻P 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 2,P 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 =t 0时刻P 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

动力学与图像问题PPT课件

动力学与图像问题PPT课件

B.F2>F3 D.F1=F3
第23页/共62页
【答案】 A 【解析】 由 v-t 图像可知,0~5 s 内加速度 a1=0.2 m/s2, 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F1=ma1,F1= mgsinθ-f-0.2m;5~10 s 内加速度 a2=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 mgsinθ-f-F2=ma2,F2=mgsinθ-f;10~15 s 内加速度 a3 =-0.2 m/s2,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 F3=ma3,F3=mgsinθ-f+0.2m.故可得:F3>F2>F1,选项 A 正 确.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0 至 2 m 范围内 当 x=0 时,物体有最大加速度 a0. F0=ma0 a0=Fm0=22 m/s2=1 m/s2 当 x=2 m 时,物体也有最大加速度 a2. F2=ma2 a2=Fm2=-22 m/s2=-1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向左.
第20页/共62页
(3)当 x=1 m 时,F 合=0,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从 x=0
第29页/共62页
滑块向右位移 x2=4 m/2s+0t1=2 m 此后,木块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仍为 a2=4 m/s2 木板继续减速,加速度仍为 a1=43 m/s2 假设又经历 t2 二者速度相等,则有 a2t2=v1-a1t2 解得 t2=0.5 s
第30页/共62页
此过程,木板位移 x3=v1t2-12a1t22=76 m 末速度 v3=v1-a1t2=2 m/s 滑块位移 x4=12a2t22=12 m 此后木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 二者的相对位移最大为Δx=x1+x3+x2-x4=6 m 滑块始终没有离开木板,所以木板最小的长度为 6 m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第04周)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第04周)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2021年最新整理)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04周)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04周)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04周)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的全部内容。

7月27日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2.4 m 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 0开始自由下滑,当v 0=2 m/s 时,经过0。

8 s 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某处。

多次改变v 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 ,作出t –v 0图象,如图所示,求:(1)小物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为大小?(2)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3)若小物块初速度为4 m/s ,则小物块到达斜面底端速度多大,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为多少.【参考答案】(1)2。

5 m/s 2 (2)3 (3)1.03 s 【试题解析】(1)从图象有:022.5m/s v a t==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物体A 、B 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A B m m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 B μμ、,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 分别拉物体A 、B ,所得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图线如图中A 、B 所示,则由图线可知:A .AB B A m m μμ=>,B .A B B A m m μμ>>,C .可能A B m m 、D .A B B A m m μμ<>,如图a 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高中物理运动学、动力学问题的图像法详解赏析

高中物理运动学、动力学问题的图像法详解赏析

运动学、动力学识题的图像法详解赏析三原王春生很多运动学、动力学识题均可借助运动图像剖析、解决,特别是波及相对运动的力学识题,用图像法办理常能收到简捷、迅速求解之效。

本文仅以高中物理常有的传递带类问题为例来说明应用图像法办理有关力学的一般思路、方法和步骤,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启示、有所帮助。

【题目】 1. 将粉笔头 A 轻放在以0 2 m s 的恒定速度运动的足够长水平传递带上后,传递带上留下一条长为L4m 的划线。

若使该传递带改做加快度大小为a0 1.5m s2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而且在传递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粉笔头 B 轻放在传递带上,则粉笔头 B 停在传递带上的地点与划线起点间的距离为多少?【分析】该题看似属于水平传递带类运动学识题,本质上是一道动力学综合题,题中波及粉笔头受力状况剖析及运动性质的判断。

(1)以传递带为参照系,粉笔头 A 被轻放(初速为零)在传递带上后有关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与传递带对地的运动方向相反,粉笔头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传递带对地运动方向同样;又粉笔头所受重力与带的支持力互相均衡,其协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依照牛顿第二定律及物体直、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在开始阶段,粉笔头 A 对地做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与带同速后相对静止共同以带速对地做匀速运动。

其速度图像如下图 .0由“面M积”含义知三角形M 的面积在数值上表示传递带相关于粉笔头A 的位移,也表示粉笔头 A 有关于传递带位移的大小,O t t即 L10t ,又 t0 ,2a解之得加快度大小为 a0.5 m s2。

注意:从图像可直观看出传递带对地的位移是粉笔头 A 对地位移的 2 倍,两者间的相对位移等于粉笔头 A 的对地位移或传递带对地位移的一半。

(2)粉笔头 B 在前一阶段的运动状况与粉笔头 A 在开始阶段的运动状况同样,不一样的是粉笔头 B 与传递带同速后,因粉笔头 B 对地的速度大于传递带对地的速度,它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向后),因此粉笔头 B 以加快度大小为a0.5 m s2(隐含条件)对地做匀减速运停下,粉笔头 B 后停下。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学生版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学生版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图象问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动力学问题的图象在高考中也频频出现,常见的有v -t 图象、a -t 图象、F -t 图象、F -a 图象.1.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下落时空气对其的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如下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2.如图1所示其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作用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判定( )A .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B .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不会停止C .小球始终向前运动D .小球向前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3 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3甲所示,它们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变力F 的作用,该力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A 、B 始终相对静止.则( )A.在t 0时刻A 、B 两物体间静摩擦力最大B.在t 0时刻A 、B 两物体的速度最大C.在2t 0时刻A 、B 两物体的速度最大D.在2t 0时刻A 、B 两物体的位移最大4.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A 地的水平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 拉物体,物体的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如图4中直线①所示,用质量为m ′的另一物体在B 地做类似实验,测得a -F 关系如图中直线②所示,设两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和g ′,则(B )A .m ′>m ,g ′=gB .m ′<m ,g ′=gC .m ′=m ,g ′>gD .m ′=m ,g ′>g【例1】 (2009·全国Ⅱ·15)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 s 时间内的v -t 图象如图7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A .13和0.30 sB .3和0.30 sC .13和0.28 s D .3和0.28 s【例2】(2010·福建理综·16)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8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物体在t=0至t=12 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A.18 m B.54 m C.72 m D.198 m【例3】(2009·上海单科·22)如图19(a)所示,质量m=1 kg的物体沿倾角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成正比,比例系数用k表示,物体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b)所示,求:图9(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比例系数k.(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例4】(2011·上海十二校联考)如图10(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推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计算不出()A.物体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D.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习题1.(天津高考题)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 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 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4所示,则质点在(D)A.第2 s末速度改变方向B.第2 s末位移改变方向C.第4 s末回到原出发点D.第4 s末运动速度为零2.(2010·山东理综·16)如图15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图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C )3(2010·威海模拟)质量为1.0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了3t0的时间.为使物体在3t0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力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该为下图中的(B)6.。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经典好题专项(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经典好题专项(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经典好题专项(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练习1.(多选)一物体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在0~4 s内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在0~2 s内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为2 kgB.0~4 s内物体的位移为8 mC.0~4 s内拉力F做功为16 JD.在4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 m/s2.(2023ꞏ内蒙古包头市二模)水平力F方向确定,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a所示,用力F 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由图示可知()A.物块的质量m=2 kgB.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在4 s末,物块的动量大小为12 kgꞏm/sD.在2~4 s时间内,小物块速度均匀增加3. 在用DIS探究超重和失重的实验中,某同学蹲在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起立动作,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此过程该同学重心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最接近图()4.(多选)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力F 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的物体。

逐渐增大F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 =10 m/s 2,sin 37°=0.6,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A .物体的质量B .斜面的倾角C .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D .加速度为6 m/s 2时物体的速度5.(多选)如图甲所示,一倾角θ=30°的足够长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物块静止在斜面上。

现用大小为F =kt (k 为常量,F 、t 的单位分别为N 和s)的拉力沿斜面向上拉物块,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微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之图像问题

微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之图像问题

微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之图像问题【核心要点提示】动力学中常见的图象:v -t 图象、x -t 图象、F -t 图象、F -a 图象等. 【核心方法点拨】(1)看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来是否从0开始.(2)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能够抓住图象的一些关键点,如斜率、截距、面积、交点、拐点等,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再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巩固习题】1.以相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斜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速率—时间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2. (2016·江西宜春高三质检)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t 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3.(2017·湖南株洲一诊)一质量为m 的铝球用细线悬挂静止在足够深的油槽中(如图甲所示),某时刻剪断细线,铝球开始在油槽中下沉,通过传感器得到铝球的加速度随下沉速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球刚开始运动的加速度a 0=gB .铝球下沉的速度将会一直增大C .铝球下沉过程所受到油的阻力f =ma 0v v 0D .铝球下沉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克服油的阻力所做的功4.(2018·河北冀州2月模拟)如图甲所示,粗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3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从A 点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作用下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该推力,小物块能到达的最高位置为C点,小物块上滑过程中v ­t图象如图乙所示。

设A 点为零重力势能参考点,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物块最大重力势能为54 JB.小物块加速时的平均速度与减速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3∶1C.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 2D.推力F的大小为40 N5.(多选)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斜面顶端有一理想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绳两端分别连接小物块A和B.保持A的质量不变,改变B的质量m,当B 的质量连续改变时,得到A的加速度a随B的质量m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设加速度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斜面的倾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θ已知,可求出A的质量B.若θ未知,可求出图乙中a1的值C.若θ已知,可求出图乙中a2的值D.若θ已知,可求出图乙中m0的值6.(2016·海南单科)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

动力学的图像问题教学设计

动力学的图像问题教学设计

动力学的图像问题教学设计一、引言动力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动力学的概念和公式是非常关键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图像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动力学的知识。

本文将针对动力学的图像问题,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运用动力学中的速度、加速度、力的概念。

2. 掌握动力学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方法。

3. 能够解决动力学图像问题,并通过图像展示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步骤1. 理论讲解首先,对动力学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定义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实例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接着,对动力学的公式进行推导和介绍,如速度的定义公式v = Δs/Δt,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 Δv/Δt,力的定义公式F = ma等。

教师可通过教具或电子板书等方式,将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公式的本质。

2. 图像问题引入接下来,通过一些具体的图像问题引入动力学的图像解析方法。

例如,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如何通过图像解析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或幻灯片等工具,将图像问题展示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图像中的变化,并运用动力学的知识进行解析。

3. 群体合作探究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动力学的图像问题,并进行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探究。

小组成员可以共同讨论分析问题,利用图像展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通过实验或模拟进行验证。

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总结与归纳在群体合作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图像问题的解析和讨论,更深入地理解了动力学的概念和公式的应用。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出动力学图像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并与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实验操作等。

[荐]高考物理专题-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例题详解全

[荐]高考物理专题-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例题详解全

高考物理专题-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例题详解全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题型解码】
1.数形结合解决动力学图象问题
(1)在图象问题中,无论是读图还是作图,都应尽量先建立函数关系,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函数关系读取图象信息或者描点作图.
(2)读图时,要注意图线的起点、斜率、截距、折点以及图线与横坐标包围的“面积”等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尽可能多地提取解题信息.
(3)常见的动力学图象
v-t图象、a-t图象、F-t图象、F-a图象等.
2.动力学图象问题的类型:
图象类问题的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以牛顿第二定律F=ma为纽带,理解图象的种类,图象的轴、点、线、截距、斜率、面积所表示的意义.一般包括下列几种类型:
3.解题策略。

20-21版:专题拓展课六 动力学图像及临界问题(创新设计)

20-21版:专题拓展课六 动力学图像及临界问题(创新设计)

专题拓展课六动力学图像及临界问题拓展点动力学图像1.常见的动力学图像及题型2.动力学图像问题的处理方法就图像本身而言,分析方法与运动学图像相同,即关注“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等元素,只是动力学图像问题增加了受力分析,以及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的加速度(或质量、受力)。

[例1] (多选)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

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0.5 s,然后沿杆下滑,3.5 s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t图像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的体重为800 NB.演员在最后2 s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620 ND.滑杆长7.5 m解析演员在滑杆上静止时传感器显示的800 N等于演员和滑杆的重力之和,所以演员体重为600 N,A错误;由v-t图像可知,1.5~3.5 s内演员向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演员处于超重状态,B正确;演员加速下滑时滑杆所受拉力最小,此时a1=3 m/s2,对演员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F f1=ma1,解得F f1=420 N,对滑杆由平衡条件得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F1=420 N+200 N=620 N,C正确;由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得滑杆长为4.5 m,D错误。

答案BC[变式训练1](多选)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 图线如图(b)所示。

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解析由v-t图像可求得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v0t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即g sin θ+μg cos θ=v0t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两类问题,一类问题是从图像中挖掘信息,再结合题干信息解题;另一类是由题干信息判断出正确的图像.2.两种方法,一是函数法:列出所求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式,理解图像的意义,理解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二是特殊值法:将一些特殊位置或特殊时刻或特殊情况的物理量值与图像对应点比较.1.如图1甲所示,一质量m=1 kg的物块静置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从t=0时刻开始对物块施加一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图像中正确反映物块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的是()图12.(2020·湖北宜昌市调研)如图2所示,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物块(可以看作质点),物块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弹簧处于原长.现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拉动物块,使其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以x表示物块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图23.(2019·湖北荆州市质检)如图3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A 放在质量也为m 的托盘B 上,以N 表示B 对A 的作用力,x 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竖直自然状态(x =0).现改变力F 的大小,使B 以g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 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N 、F 随x 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图34.(2019·天津市河北区名校联考)如图4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处,将弹簧压缩了x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块从与弹簧接触开始,至运动到最低点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弹簧原长为位移的零点)变化的图像是()图45.(多选)如图5甲所示,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A放在木板B的右端且A与B、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木板B施加一水平变力F,F随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 .前3 s 内,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 .t =4 s 时,A 的加速度大小为13μg C .t =5 s 时,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5μmgD .第6 s 以后,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6.(2020·山东枣庄市模拟)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时,所用竖直滑杆的上端通过拉力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下端悬空,滑杆的质量为20 kg.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0.5 s ,然后沿杆下滑,3.5 s 末刚好滑到杆底端,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 -t 图像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6甲、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演员在1.0 s 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B.滑杆的长度为5.25 m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420 ND.3.5 s内演员损失的机械能为2 700 J7.(多选)(2019·山东日照市上学期期末)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它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7所示,已知x1、x2和重力加速度g,则可求出()图7A.物体的初速度B.当物体位移为x2时对应的斜面倾角θ1C.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上,减速到零时的位移最小值x minD.当物体位移为最小值x min时,对应的滑动摩擦力大小8.(多选)如图8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竖直轻质弹簧上,A与B不粘连,现对物体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A、B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图8A .在图乙中PQ 段表示拉力F 逐渐增大B .在图乙中QS 段表示B 物体减速上升C .位移为x 1时,A 、B 之间弹力为mg -kx 1-Ma 0D .位移为x 3时,A 、B 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12a 0(x 2+x 3) 9.(多选)(2020·广东佛山市月考)如图9甲所示,物体置于一固定的斜面上,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物体施加水平向右、大小变化的外力F ,保持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不脱离斜面的条件是F ≤20 N ,若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经过分析计算可以求出( )图9A.物体的质量B.斜面倾角的正弦值C.物体运动6 s时经过的位移D.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10.(2019·安徽“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挡板,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自由状态时另一端在C点.C点上方斜面粗糙、下方斜面光滑.如图10(a)所示,用质量为m=1 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将弹簧压缩至O点并锁定.以O点为坐标原点沿斜面方向建立坐标轴.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 的同时解除弹簧锁定,使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求物体A与斜面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沿斜面向上运动至最高点D时的位置坐标.(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图10答案精析1.C [由mg sin θ=6 N ,f =μmg cos θ=6.4 N ,初始时物块静止在斜面上,此时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0~1 s 时间内物块静止;1~2 s 时间内物块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t =2 s 时物块加速度大小为12.4 m/s 2;t =2 s 后F =-0.4 N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2.8 m/s 2,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由于物块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故物块减速到零的时间小于1 s ,C 正确.]2.B [物块水平方向受向右的拉力F 、向左的弹力kx 、摩擦力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kx -f =ma ;整理得:F =kx +ma +f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ma +f 恒定且不为零,F -x 图像是一个不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 、C 、D 错误,B 正确.]3.D [根据题述,B 以g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过程中,选择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2mg -kx -F =2m ·g 2,解得F =mg -kx ,即F 从mg 开始线性减小,可排除图像C ;选择B 作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mg +N ′-F =mg 2,解得N ′=mg 2-kx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N ′=N ,当弹簧的弹力增大到mg 2,即x =mg 2k时,A 和B 间的作用力为零,在此之前,二者之间的作用力由开始运动时的mg 2线性减小到零,选项A 、B 错误;同时,力F 由开始时的mg 线性减小到mg 2,此后B 与A 分离,力F 保持mg 2不变,故选项D 正确.] 4.D [物块下降到O 点时,物块所受弹力为零,此时物块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 ;继续下降,所受合力F =mg -kx ,加速度a =F m =g -kx m.物块从与弹簧接触开始至运动到最低点,加速度的大小一定是先减小后增大.当弹力增大到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此后合力向上,加速度可表示为a =kx m-g ,当弹力增大到是重力的2倍时,加速度大小为g .由对称性可知,此时物块向下运动速度不为零,继续向下运动,故当物块速度减小到零时,加速度a >g ,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5.BD [A 相对B 滑动时,A 的加速度为a A =μg ,B 的加速度a B =F -4μmg 2m ,且a A =a B ,解得F =6μmg ,所以F =6μmg 时,A 相对B 即将滑动,第6 s 以后,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故D 正确;A 和B 一起滑动时,a AB =F -3μmg 3m≥0,解得F ≥3μmg ,所以在前3 s 内,A 、B 静止不动,A 受到的摩擦力为0,故A 错误;当t =4 s 时,A 和B 一起滑动,A 的加速度大小为a AB =F -3μmg 3m =4μmg -3μmg 3m =13μg ,故B 正确;当t =5 s 时,A 和B 一起滑动,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 =ma AB =m ×5μmg -3μmg 3m =23μmg ,故C 错误.] 6.D [由v -t 图像可知,演员在1.0 s 时的加速度大小a =3-01.5-0.5m/s 2=3 m/s 2,故A 错误;v -t 图像与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滑杆的长度h =12×3×3 m =4.5 m ,故B 错误;两图结合可知,静止时,传感器示数为800 N ,除去杆的重力200 N ,演员的重力就是600 N ,在演员加速下滑阶段,处于失重状态,杆受到的拉力最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1=ma ,解得:F 1=420 N ,加上杆的重力200 N ,可知杆受的拉力为620 N ,故C 错误;3.5 s 内演员初、末速度均为零,则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mgh =600×4.5 J =2 700 J ,故D 正确.]7.ABC [由题图知,当θ=90°时位移为x 2,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则有:0-v 02=-2gx 2,解得:x 2=v 022g,故A 正确;当θ为其他值时,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设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由运动学公式有:0-v 02=-2ax由以上各式得:x =v 022g (sin θ+μcos θ)由数学知识得:sin θ+μcos θ=1+μ2sin(θ+φ),其中tan φ=μ 当θ=0时位移为x 1,说明斜面粗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则有:μmg =ma 0且有:0-v 02=-2a 0x 1可解得μ,综上所述可得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上,减速到零时的位移最小值x min ,以及物体位移为x 2时对应的斜面倾角为θ1,由于不知道物体的质量,所以无法确定滑动摩擦力,故B 、C 正确,D 错误.]8.AC [静止时弹簧对B 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向上,弹簧一定被压缩,则PQ 段弹簧弹力一定减小,由于加速度恒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A 、B 整体,F 逐渐增大,选项A 正确;QS 段加速度仍为正,与速度方向相同,B 物体加速上升,选项B 错误;设开始状态弹簧的压缩量为x 0,则有kx 0=(M +m )g ,位移为x 1时,设A 、B 间的弹力为N ,对B 有k (x 0-x 1)-Mg -N =Ma 0,解得N =mg -kx 1-Ma 0,选项C 正确;根据2ax =v t 2-v 02知,a -x 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2倍表示速度平方的变化量,故位移为x 3时,A 、B 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v t =2×12(x 2+x 3)a 0=a 0(x 2+x 3),选项D 错误.]9.ABD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斜面的倾角为θ,当F =0时,可知a 1=2 m/s 2,则mg sin θ-μmg cos θ=ma 1;当F =20 N时,F cos θ+mg sin θ=ma 2,a 2=403m/s 2,此时f =0,F sin θ=mg cos θ,sin 2 θ+cos 2 θ=1,联立可得μ=11735,m =677 kg ,sin θ=34,故A 、B 正确;由于物体的初速度及F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未知,因此无法求解物体运动6 s 时经过的位移,故C 错误;当a =6 m/s 2时,可求得F =12017 N ,由N +F sin θ=mg cos θ,物体所受的支持力N =16517N ,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N ′=16517N ,故D 正确.]10.320.7 m解析物体A运动到x=0.1 m的C处时,由题图(b)知F1=10.0 N,F2=17.5 N,F1-mg sin θ=ma1F2-mg sin θ-μmg cos θ=ma1可得:a1=5 m/s2,μ=32由2a1x OC=v C2可得物体从O点到达C点的速度v C=1 m/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0.5 m后继续向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2=12.5 m/s2由:2a1x1=v12-2a2x2=0-v12得x2=0.2 mx OD=x1+x2=0.7 m,故x D=0.7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