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优秀教案课程
《穷人》教案(15篇)
![《穷人》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949bebcc7931b764ce15e2.png)
《穷人》教案(15篇)《穷人》教案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的能干、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3.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感悟语言,学习作者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三、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
收集列夫·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四、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
展开想象,以升华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流、回馈预习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穷人》,它是一篇短篇小说。
(板题,读题)(交流预习成果)交流收集的作者的资料。
出示词语,认读。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__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探究,体悟情感文中的“穷人”指的谁?作者描绘哪个人物用笔墨最多?对于主人公桑娜,通过预习,你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桑娜给你留下的印象?请同学们先选择这些特点中的其中一个研究,具体步骤是自学后请同座位的同学坐在一起,讨论交流。
(四)交流学习,读中领悟(学生交流其它内容时,相机评价,并引导学生互评,体会桑娜的特点)1.重点指导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到什么?文中有两个词语准确地形容了这个渔家小屋(“温暖”“舒适”)正是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了小屋的特点。
(通过指导学生读懂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2.重点指导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一自然段。
朗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__的内容,我们能读好这几段话,就理解了这几段话的意思。
《穷人》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穷人》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cc35d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4.png)
《穷人》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穷人》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穷人教案(多篇)
![穷人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d872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b.png)
穷人教案(精选多篇)章节一:理解穷人1.1 教学目标了解穷人的定义和特征掌握穷人的生活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培养对穷人的同情心和理解能力1.2 教学内容定义穷人:什么是穷人?他们的经济状况如何?穷人的生活: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如何的?面临哪些困难?穷人的问题:为什么穷人难以脱离贫困?社会应该如何帮助他们?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穷人的定义和生活状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穷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帮助穷人脱离贫困章节二:穷人的权益和保护2.1 教学目标了解穷人的权益和保护措施掌握社会福利和援助政策培养对穷人权益保护的意识2.2 教学内容穷人的权益:穷人有哪些基本的权益?保护措施:政府和社会如何保护穷人的权益?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穷人权益保护案例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穷人的权益和保护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穷人权益保护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穷人的权益章节三:帮助穷人的方法和途径3.1 教学目标了解帮助穷人的方法和途径掌握一些有效的扶贫策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2 教学内容个人帮助:个人如何通过捐赠、志愿活动等方式帮助穷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如何通过项目、活动等方式帮助穷人?政府政策:政府如何通过政策、福利等方式帮助穷人?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帮助穷人的方法和途径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成功的扶贫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帮助穷人章节四:穷人的自我发展和教育4.1 教学目标了解穷人的自我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一些促进穷人自我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4.2 教学内容自我发展:穷人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我发展?教育机会:穷人如何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创新实践:如何通过创新和实践帮助穷人实现自我发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穷人的自我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成功的穷人自我发展和教育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创新和实践帮助穷人实现自我发展章节五:总结和反思5.1 教学目标总结穷人教案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能力激发学生对穷人问题的持续关注和参与意愿5.2 教学内容回顾学习内容:总结穷人教案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知识点反思和总结:学生对穷人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有哪些变化?后续行动:如何持续关注和参与穷人问题的解决?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学习内容和总结穷人教案的重点知识点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后续行动的计划和想法章节六:穷人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穷人之间的关系掌握SDGs中涉及减贫和social inclusion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参与意识6.2 教学内容SDGs简介:介绍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其重要性SDGs与穷人:探讨SDGs如何关注和解决贫困问题目标具体化:分析SDG中与贫困相关的具体目标(如消除极端贫困、改善生活质量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SDGs的基本知识和与穷人的联系案例分析法:分析SDGs在减少贫困方面的成功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实现SDGs中的贫困相关目标章节七:穷人与环境保护7.1 教学目标理解穷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环境保护对穷人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生活方式7.2 教学内容穷人与环境:探讨穷人如何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解释环境保护对穷人生活的影响可持续生活方式:介绍如何通过个人行动支持环境保护讲授法:讲解穷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环境保护项目如何改善穷人的生活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生活方式章节八:穷人与全球气候变化8.1 教学目标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穷人的影响掌握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策略培养学生的气候变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8.2 教学内容全球气候变化: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知识气候变化对穷人的影响:探讨气候变化如何加剧贫困问题应对策略:分析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策略及其对穷人的意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知识和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的成功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帮助穷人章节九:国际援助与穷人9.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援助对穷人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不同国际援助机构和项目的运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合作意识国际援助简介:介绍国际援助的基本概念和目的援助机构与项目:探讨主要国际援助机构和针对穷人的项目援助效果评估:分析国际援助对穷人影响的案例和评价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援助的基本知识和运作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援助项目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国际援助如何更有效地帮助穷人章节十:未来展望与穷人教案10.1 教学目标理解穷人问题在全球化和技术发展中的新挑战掌握应对穷人问题的新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未来思维和创新能力10.2 教学内容全球化和技术发展:探讨全球化和技术发展对穷人问题的影响新挑战与机遇:分析全球化和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解决方案教案创新:讨论如何在未来教案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化和技术发展对穷人问题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全球化和技术发展背景下的成功扶贫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未来教案创新的思路和方向章节十一:穷人与数字经济理解数字经济对穷人的影响和机会掌握数字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工具培养学生的数字技能和创新思维11.2 教学内容数字经济简介:介绍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数字机会:探讨数字经济如何为穷人提供新的机会数字技能:介绍数字经济中重要的技能和知识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字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字经济在扶贫中的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数字技能帮助穷人章节十二:穷人与社交媒体12.1 教学目标理解社交媒体对穷人的影响和机会掌握社交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社交媒体运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12.2 教学内容社交媒体简介:介绍社交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社交媒体的影响:探讨社交媒体如何改变穷人的生活社交媒体技巧:介绍如何有效地使用社交媒体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交媒体的基本知识和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交媒体在扶贫中的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帮助穷人章节十三:穷人与创业精神13.1 教学目标理解创业精神对穷人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13.2 教学内容创业精神简介:介绍创业精神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创业机会:探讨创业如何为穷人提供新的机会创业技能:介绍创业过程中重要的技能和知识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业精神的基本知识和机会案例分析法:分析创业在扶贫中的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创业帮助穷人章节十四:穷人与社会责任14.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责任对穷人的意义和价值掌握社会责任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14.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简介:介绍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社会责任实践:探讨社会责任如何在扶贫中发挥作用社会责任案例:分析社会责任实践的成功案例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责任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责任在扶贫中的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帮助穷人章节十五:穷人教案的实践与评估15.1 教学目标理解教案实践的重要性掌握教案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评估能力15.2 教学内容教案实践:探讨如何将教案应用于实际教学教案评估:介绍教案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实践案例:分析教案实践和评估的成功案例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案实践和评估的基本知识案例分析法:分析教案实践和评估的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进行有效的教案实践与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穷人教案的内容,分为十五个章节。
《穷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4篇
![《穷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89546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2.png)
《穷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4篇专题探究一:感受穷人生活的艰难。
1、出示第一个探究专题及学习建议:学习建议:⑴自由小声地读课文1~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体现穷人“穷”的语句,用笔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疑问,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⑵为了使你的回答清楚明了,建议这样汇报:我从体会到(想到了)。
探究前,教师给出建议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潜心探究,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与表达习惯。
2、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师随机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桑那沉思的内容,追问:“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其他同学针对这一处还有补充吗?”教师引导学生从“不顾惜”“冒着寒冷和风暴”“从早到晚”等词中体会到:⑴夫妻俩的辛劳。
⑵缺少穿的。
⑶食物单一,从而感受到穷人生活的艰难。
小结:这段话,作者通过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桑那家的穷,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生练读再齐读,读出桑那家的穷。
这个环节主要采用个别朗读指导,辅以重点语句的齐读指导,其间穿插朗读方法的介绍,如抓重点词体会后再细读,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4、细读中体会穷人的“勤劳”:引导语:学习完1~7自然段,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吗?引出问题:“桑那家如此穷困,为什么文中写道:这间渔家的小屋里为什么温暖而舒适?”引生讨论,并能透过字里行间,对比室内外的环境、桑娜家与西蒙家的区别中再次感受穷人生活的困苦及穷人的勤劳。
板书:勤劳5、总结并过渡到第二个专题探究:看到桑纳家艰辛的生活,我想到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桑娜一家是怎样的仁慈。
下面进入第二个专题的探究。
专题探究二:感受穷人美好的品质。
1、出示专题探究二及学习建议:学习建议:⑴自由小声地继续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并写出让自己感动的原因。
⑵试着用你的心,你的情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2、学生自学,再汇报交流:重点指导学习第九自然段与第二十四自然段。
穷人教案三篇_4
![穷人教案三篇_4](https://img.taocdn.com/s3/m/f99e71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f.png)
穷人教案三篇穷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
4、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
教学教具:投影片教学教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重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教具: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板书:穷人2、你了解穷人吗?他们的生活怎样?(引导学生简单地说说周围的穷人)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穷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A、出示b、自由读c、指名读d、齐读3、读完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读一读。
4、你明白了什么?三、精读领悟。
1、默读课文。
思考:文中的穷人有哪些?2、相机板书:桑娜、渔夫、西蒙3、速读课文。
画出可以看出穷人贫穷的句子,仔细地读一读。
谈谈你的体会。
4、自渎思考。
5、小组交流。
(交流所话句子及感受;一人说,其余人听,然后补充)6、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读读所话句子,读中体会,然后再交流。
最后朗读领悟、提高、巩固。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穷人教案篇2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把握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一、板书课题,学生解题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投影)__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优质教案优秀7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优质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f4e2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3.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优质教案优秀7篇穷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查阅并介绍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
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穷人》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2、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呢?3、学生讨论,汇报。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
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
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自学:(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2、教师教学。
检查自学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搁板、魁梧、蜷缩、黧黑记住字形:“怨”上下结构,形近字有:苑、碗、腕;“熬”上下结构,形近字有:傲、嗷;“揍”左右结构,形近字有:奏、凑。
理解词义: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浩大,不可阻挡,也用来形容人的感情十分激动。
心惊肉跳:形容恐惧不安。
蜷缩:身体弯曲的缩着。
四、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穷人》教案篇二一、通过学习生字、新词。
穷人教案范文10篇
![穷人教案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056d3008a1284ac95043cc.png)
穷人教案范文10篇穷人教案篇1[教学要求]一、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__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三、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理解本课生字词: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理清__段落层次,试读课文,讲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二、三两段,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伏尔加河上纤夫》等。
) 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以及穷人的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o托尔斯泰写的。
你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二、范读课文三、读后谈话听了一遍,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同情谁?你爱谁?四、自学课文五、理清人物关系有哪些人物?板书:桑娜五个孩子渔夫(桑娜的丈夫)西蒙寡妇一个孩子谁是主要人物?六、分段1.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
2.西蒙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
3.渔夫归来,知道西蒙的情况后,主动提把孩子抱回家。
七、试读课文结合解释"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正音:张罗、勉强、自作自受。
八、读讲第一段(通过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小说描写的情境中。
)1.我们先看第一段。
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
《穷人》教学设计(优秀4篇)
![《穷人》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36b9b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c.png)
《穷人》教学设计(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该页是勤劳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穷人》教学设计【优秀4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穷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中感受西蒙、桑娜一家的贫穷,体会桑娜的善良及忐忑不安的原因,体会渔夫的善良和坚强。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对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的向往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善良。
【教学难点】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中有更深刻的感悟。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书“穷”,有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从这个字可以联想到这么多的内容?为什么(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用“读进去,想开去”的学习方法。
我们共同学习《穷人》。
二、上节课我们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你肯定有不少的收获吧1、检查生字词。
2、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收获的知识。
3、全班交流,提出目标和要求。
(表达要清楚,不能说重复的,当同学在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
)三、你们有这么多的收获,我也有,你想知道吗?课件出示:1、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两个孩子抱过来?2、桑娜把孩子抱回来后,心里为什么忐忑不安?3、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红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⑴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⑴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四、这些都体现了桑娜的善良品质,我们去看看桑娜抱回孩子后,她在想什么?要读进去,在想开去播放影片。
出示: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2024年《穷人》语文课文教案
![2024年《穷人》语文课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a3259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2.png)
2024年《穷人》语文课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穷人》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穷人生活的艰辛,培养学生珍惜现有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1.2 教学内容了解课文《穷人》的基本情节。
分析主人公桑娜的善良品质。
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社会背景。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穷人》的基本情节。
理解并体会主人公桑娜的善良品质。
分析课文中所体现的社会背景。
2.2 教学难点理解穷人的生活困境及其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深入剖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手段。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穷人的生活场景,引起学生对穷人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基本情节,感受主人公桑娜的善良品质。
4.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所体现的社会背景,分析穷人的生活困境及其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4.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深入剖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穷人生活的艰辛和主人公桑娜的善良品质。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5.2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2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和品质。
开展小组辩论,正反双方辩论穷人的幸福观。
第七章:教学评估与反馈7.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7.2 评估方式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语文《穷人》教学设计(精选9篇)
![语文《穷人》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02cee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6.png)
语文《穷人》教学设计(精选9篇)语文《穷人》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课文中没有一个穷字,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时时处处感受到穷人生活的穷苦、艰难与悲惨。
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却让我们的心灵被渔夫夫妇的勤劳、善良、坚强所震撼!这就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用心灵去触摸、去感受大师的语言和思想。
二、目标出示:这是本课的学习目标:对照一下,看哪几条是你本课中新接触,需要在学习中特别注意的。
1、梳理课文重要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句段谈这样写的好处。
2、运用环境、对话或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
3、从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中继续体验穷人善良、勤劳的美好品质4、人人参与,热情投入,在合作中提高三、小组展示,梳理写法:先来看导学提纲上的第一个问题:哪一部分写得最好?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最后选择你们组认为体会最好的一点进行全班汇报。
哪位组长说说,小组交流时你要做好哪些安排?(学生发言)一是安排好本组内的发言顺序,二是安排好汇总记录,三安排好全班交流时的发言人员。
哪位组员说说,这一环节中你应做些什么?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做什么?1、环境描写:通过室内外的环境的对比,烘托出桑娜勤劳的品质。
齐读这段话。
是啊,屋外的天气那么恶劣,可小屋里却如此温暖舒适,多么勤劳的桑娜啊。
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心情的人眼里,会有不同的感受,环境只是为烘托人物而做的。
课前布置大家背诵这一段,请同位检查一下。
2、心理描写:通过对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我感觉到桑娜当时的紧张、不安,矛盾的心理。
让我们感觉到桑娜本性的善良。
出示这段话。
让我们再次走进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
我提示,大家读:桑娜在猜测,在自责……桑娜以为丈夫回来了,吓了一跳……桑娜后悔自己没考虑周全,……桑娜坚定了信心……一段心理活动,让我们在体会到了桑娜不安的心情,更感受到了桑娜的善良再来想一想,作者不是桑娜,他为什么会把桑娜的心理变化刻画得如此真实、生动?(板出:设身处地)此时此刻,你就是桑娜,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3、对话描写:通过这些对话描写,这些对话非常朴实,他们没有交流一些豪言壮语,却让我们感觉到渔夫和桑娜一样,也是个非常善良的人。
六年级上册《穷人》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上册《穷人》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a226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b.png)
六年级上册《穷人》教案(优秀5篇)《穷人》的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寡、忐、忑、魁4个会认字和溅、帐、帘、忐、忑、魁6个会写字;掌握溅起、帐子、眼帘、忐忑不安、魁梧、心惊肉跳、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能对人物进行评价,认识穷人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内容,能比较正确地评价人物。
教学难点: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苦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内容,感知穷。
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查阅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及背景同学们一定听说过世界上著名的一位大作家托尔斯泰吧?谁能说说他是哪车的作家?是一位怎样的作家?又有哪些著名的作品?(教师补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
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
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晚年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一篇短篇小说,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2、课题引入板书课题:穷人。
学生读题。
《穷人》是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穷人是一个包括范围很大的词语,课文为什么用它来做题目?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
搁板:屋内固定在墙上放置器物的木板。
顾惜:顾全爱惜。
抱怨:心中不满,诉说别人不对。
倾听:细心地听。
宁静:(环境、心情)平静。
沉思:静静地想,深深地思考。
黧黑:皮肤黑而黄。
忐忑不安:形容心情不安定。
忐忑,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已承受不好的后果,自食其果。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范文五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5e8e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4.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范文五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篇1 教材内容简介:课文《穷人》选自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
文章的特色在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
文章多处出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及心理活动,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感悟能力的佳作。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这个理念,始终重视“以读为本”,突出感悟。
2.本次选择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通过精读重点部分的句段来揣摩主人公桑娜的心理活动,从而凸显主要人物桑娜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形象。
达到作者与读者在情感上与心灵上的共鸣。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顾惜、勉强、抱怨、忧虑、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熬过去”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段(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二、重点难点疑点(一)重点、难点1.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点。
《穷人》教案15篇
![《穷人》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83935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5.png)
《穷人》教案15篇《穷人》教案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补白练习,了解虽然在沙皇的黑暗统治下,生活穷苦,但是主人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邻居的善良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课文《跳水》,大家是否记得它的作者是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另一篇__《穷人》。
2、板书课题,齐读。
课文写的是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下,发生在穷苦劳动人民身上的一件事情。
二、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了解穷人的生活。
(1)既然课题是《穷人》,那么,我们先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穷人的生活的。
请大家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然后从课文中划出说明生活穷的句子。
(2)以轮读的形式交流。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桑娜一家生活很穷苦。
渔夫()出去打鱼;桑娜()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冬夏()光着脚跑来跑去;他们吃的是()面包,菜()鱼。
(4)虽然课文中没有出现一个穷字,但是桑娜一家的生活真是()。
请你能不能突出穷字,读读课题。
2、细读课文,了解桑娜的善良。
(1)虽然,桑娜一家生活只能勉强维持,但是,当桑娜发现邻居西蒙病死了,马上把她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家。
(板书:抱)(2)虽然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回到家里,她的心情犹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息。
让我们读读她的心理活动。
出示: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3)轻声读,想想你从桑娜的这段心理活动中读出她的几种感受?(担心,害怕,坚决)指名读。
(4)读了桑娜的这段心理活动,大家有没有觉得她的想法不连贯,内容有跳跃呢?那么让我们用文字代替这几个省略号,把她的这段话补充完整吧!(5)同桌商量,全班交流。
(6)请一位学生把这段补白后的内容说完整。
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8fbd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a.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课件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化为准。
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优质教案【优秀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优质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0a551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1.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优质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优质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穷人》的教案篇一〖片段1〗设疑──荡起层层波。
师:老师常说,会读书的同学能把课文读成一条线;会读书的同学能把文章读成一个个问题。
说说你对文章的理解与困惑。
(生答略)师:我也有个问题。
老师昨天晚上把文章读了三遍,在找一个字,你们猜猜在找哪个字?生(兴致勃勃地)冷、穷……师:这位同学与我心灵相通。
我不明白为什么1737个字中,就是没有一个“穷”字!课题是“穷人”,通篇却找不着“穷”字,难道作者搞错了?生:不是,作者写的确实是穷人。
桑娜和渔夫是穷人,西蒙也是穷人。
师:我怎么看不出来?你能通过读文章揭开我们的困惑吗?师:读文章之前,想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
(播放凄美的二胡曲《睡莲》)你听后的感受是怎样的?生:凄凉、凄惨、悲凉……师:你是怎样感受到的?生:我用心聆听,从音乐的旋律中感受到的。
师:音乐可以用心感受,读文章呢?生:精心阅读,要读进去,与作者心与心地交流……师:想要感受小说的丰富情感就需要用心读进去、还要想开来。
(板书:读进去想开来)用自己喜欢的轻声朗读或者静心默读走进文章,走进人物的心灵。
〖片段2〗品析──扬起片片帆。
生:“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从这句话中,我看出桑娜家里很穷。
师:简单地说,关键词是什么?生:补、破。
师:它让你想到什么?生:这张帆已经用了很久,已经破得不成样了。
他们夫妻多想再买一张新船帆,可是他们太穷了,买不起,只能补了再补……师:同学们,这就是“读进去,想开来”。
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继续说说你在桑娜家还看见什么?(师随生的解读板书关键词:补破帆、光脚、古老的钟、冒险打鱼……)师:我们刚才已经走进了桑娜的家,看到了补了再补的“破帆”,老得不能再老的“古钟”……我们也随着桑娜的脚步看过了西蒙家的阴冷潮湿、了无生气,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桑娜的家是──生:穷苦的。
《穷人》教案(优秀4篇)
![《穷人》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a8f5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9.png)
《穷人》教案(优秀4篇)《穷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否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
(板书:20穷人)(二)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
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2.检查自学情况(1)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桑娜渔夫(2)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穷人的印象。
(很善良)板书:善良学生谈谈还读懂了什么?(教师随机板书)(3)本文写作顺序?(板书: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三)学习第一段1.自读“等待丈夫”一部分内容。
读完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
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②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
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与舒适”指的是什么?“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
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
③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2.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
关于穷人教案五篇
![关于穷人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a753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3.png)
关于穷人教案五篇穷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语文基础训练方面:⑴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句子思想感情。
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想教育方面:⑴使学生感受高尚品格的熏陶,心灵受到净化。
⑵增强学生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
3、技巧能力方面:训练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学习如何通过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人品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从桑娜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体会人物行为、思想和品德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合理性。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过程1、出示词语、句子:(破帆、黑面包、从早到晚地干活、屋里又潮湿又阴冷)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来感受、想象一定的故事情境。
2、学生畅谈自由想象的故事情境,教师纵深引领:“这是怎样的一户人家?怎样的一种生活?”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穷人。
二、初步感知课文1、“你怎样理解这个课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出质疑:穷人是生活上的贫穷,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和物质生活一样的贫穷吗?(在课题旁边板书“?”,有待于课文学过之后再解答。
)2、列夫托尔斯泰比下也有一个关于“穷人”的故事。
学生读课文,之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读过课文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有选择性地将__主要人物板书:桑娜、渔夫。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段:⑴课件播放小屋内外的样子。
“__是怎样写这贫寒的家庭的呢?”学生找出与其相应的文字。
(一是学生进入当时故事情境,二是通过小屋虽然简陋,但是打扫的干净整洁,体会桑娜家贫穷,体会桑娜能干。
)⑵学生画一画有关句子,并读一读,想一想: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他们的家境?(板书:贫穷)⑶你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导朗读)⑷是呀,桑娜家的生活是这样艰难,课文为什么又说是“……温暖而舒适”呢?(引导学生体会:主人能干,家里人员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穷人》教案3篇
![《穷人》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6d18d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a.png)
《穷人》教案1教学内容:讲读二、三段课文教学过程:一、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分层。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一段分三层,该怎么分?并说出理由。
(2)桑娜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探望西蒙的?师总结:在丈夫出海未归,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海浪汹涌澎湃,心中焦急、忧虑时,心中还惦记着生病的邻居,可见桑娜对邻居的关心是真挚的。
(3)课文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桑娜对邻居发自内心的关心呢?2.理解第二层:默读课文,思考:桑娜进门之后看到什么?想到什么?3.理解第三层:(1)个别读第三层,思考: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的?(中等生)(2)理解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句话的意思。
(3)桑娜抱回孩子后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理解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课件4.归纳段落大意。
三、理解第三段课文1.默读全段,思考分段:(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段分成三层,应该怎么分?(2)讨论分层,并讲出道理。
2.理解第一层:(1)渔夫终于回归了,这时桑娜的心情怎样?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2)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桑娜的心情。
3.理解第二层:(1)这层主要讲什么?(学困生)(2)桑娜说这段话时心情怎样?(中等生)(3)练习朗读桑娜的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说完这段话桑娜沉默了这里的沉默表示什么意思?(优秀生)4.理解第三层:(1)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是怎么表示的?他为什么会这么说?(2)练习朗读。
(3)理解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句话的意思。
归纳段落大意。
五、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必做)2.抄写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选做)《穷人》教案2一、交代课题,板书课题简介作者:以前我们读过托尔斯泰的什么作品?(跳水)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的作家,他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压迫的农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穷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把握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教学重、难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解题1. 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文中写了几个穷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2. 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课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
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师: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桑娜和渔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⑴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⑵给课文划分段落。
⑶指名反馈,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内心忐忑不安。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写渔夫回来后知道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抱回两个孩子。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体悟“穷”1. 质疑激趣师:同学们,这篇课文老师读了很多遍,除了题目之外,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让我们来试着找一找,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老师可以为大家提供两种表达观点的方式:第一,默读课文,找到能证明你的观点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第二,朗读课文,抓住最能证明你观点的句段,展开想象,读好这些句段。
2. 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
(小组交流观点。
)3. 交流探究成果,多角度感悟穷人的“穷”。
学生或谈看法,或朗读,充分体会穷人的“穷”。
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把握下面几个要点:(1)从“屋内装饰”看出“穷”。
(课件)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2)从“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
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相机引导学生反复读描写恶劣环境的句子,(品读夫妻的对话。
)四、研读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这一部分的描写交待了三个要点:一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穷困的家庭环境;二是介绍了人物——勤劳善良的桑娜和她的丈夫;三是渔夫为了一家人正在海上打鱼,与风浪搏斗。
这三点使读者看到了穷人渔夫一家的生活现状,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同时与后面故事的发展,与人物的精神、品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5.“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钟声还在继续响。
一方面突出表现了渔夫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顾惜身体和危险出海打鱼,深夜还回上不了家的悲惨生活。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妻子桑娜担心着丈夫的安全,期待丈夫平安归来的焦虑心情。
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的贫穷、艰苦,但他们却顽强地生活着,用自己辛勤的付出维持着生计。
渔夫为了一家人甚至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与风暴出海打鱼,生活的艰辛几乎把他们逼到了绝境。
然而,就是在这般艰难的情况下,渔夫和桑娜还是主动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我们等下节课再来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
六、作业设计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能对人物进行评价。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对话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3.联系上下文,了解人物的心理,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摘抄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2.口头填空,再次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体会“穷”。
他们每天只能填饱肚子,吃的是,菜只有。
即便是这样的生活,也是渔夫身体,冒着出海打鱼,而桑娜自己也地干活,才能维持的。
3.教师小结、导人: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两蒙的孩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二、走进心理,体会品质1.进入桑娜的心理,体会她的善良。
⑴快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找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⑵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
(忐忑不安)①理解“忐忑不安”:指心在上上下下的跳,形容心情不安定。
忐忑,心神不定。
(谁能读出这种心理?)②读第一个句子。
讨论:“这样做”是指怎样做?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指的是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里。
“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桑娜在当时的情形下,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只知道自己应该也必须这样做,才能挽救那两个孩子。
这是桑娜本能的行为,是她善良天性的自然流露。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⑶教师小结、过渡:虽然桑娜本能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中。
但她心里却十分清楚自己一家的生活处境。
想到出海打鱼仍未归来的丈夫,桑娜的心是多么忐忑不安。
指名读第二个句子,说说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写出了桑娜忐忑不安时心里所产生的各种想法)②5个孩子已经够他们受得了,为什么还抱来两个,你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读懂“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第3到8自然段)②学生各自再用心读读句子,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这层中,连续用了五个省略号,主要是表明思路的断断续续和思考内容的变换,桑娜心理十分复杂与矛盾。
有的省略号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第一个省略号“……是他来啦?”省略了桑娜听到门口有什么响动,于是想到“是他来啦”。
第二个省略号则省略了她往门口看了看这个动作,然后得出结论:“不。
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我的!”原来是那样焦急地盼望丈夫归来,现在又担心他回来发现两个孩子后会不同意收留,这第三、四个省略号表现出桑娜此时矛盾的心理。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个省略号表示桑娜下定决心,愿意承担一切。
③理解词语:自作自受。
“自作”在文中指擅自做主张,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自受”在文中指让丈夫揍我一顿。
④从桑娜的忐忑不安到最后下定决心,你对桑娜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桑娜是一个极其善良的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⑷教师小结、过渡:为了挽救西蒙的两个孩子,做好挨揍准备的桑娜又开始犯愁着该怎么对丈夫说这件事情。
①朗读第三个句子。
②体会句中省略号的用法。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桑娜陷入了沉思之中。
)2.教师小结。
桑娜是多么善良,多么富有同情心啊!为了帮助两个无辜的孩子,她宁可自己受苦受累。
而作为桑娜丈夫的渔夫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渔夫回来后与桑娜的那一段对话吧。
3.品读对话,进入桑娜与渔夫的心理,体会渔夫的善良。
⑴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中的对话部分。
⑵找找:对话中几次写到沉默?并联系上下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⑶指名反馈,集体交流。
第一次沉默是他们身处困境,却遭遇恶劣天气的无奈与苦闷。
第二次沉默是他们对于邻居西蒙惨死,留下两个无辜的幼儿而感到难过与沉重。
⑷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在体会桑娜品质时,抓住了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段。
那么,要体会渔夫的品质,你认为应该抓住哪个段落来体会呢?⑸指名发言,出示句子。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指名朗读句子。
②议议: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他忧虑些什么?(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孩子是不能和死人呆在一起的,总要有人抚养。
可是自己现在的生活已十分艰难,如果再添上两个孩子,往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③说说:渔夫经过一番简短的考虑,最后作出了一个什么决定?(把孩子抱来,一家人熬下去。
)④理解句子:“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a.换词法理解“熬”字。
(挺、度、顶、坚持、克服……)b.讨论:这里为什么要用“熬”而不用其他的字词呢?(体会:“熬”是极度忍受的意思。
反映了渔夫明知困难大,却宁愿自己多受苦,也要帮助这两个孤儿的善良而美好的心灵。
同时,也表现了渔夫的坚强,虽身处困境,却相信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⑹“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这里两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4.品读结尾,再次体会人物品质。
课文的结尾耐人寻味。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帐子。
”此时,丈夫和自己想到一起了,桑娜如释重负,外表平静而内心激动。
因此,平静而欣喜地吐出那样的话,做出那样的动作“在这里啦”的“在”字是语句的重音所在,它饱含着桑娜“一块石头落了地”的轻松心情和“你不用催了,我已经这样做了”这样的潜台词。
三、课堂小结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
2.想象:渔夫一家今后的生活会是如何。
3.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反映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穷苦渔民的悲惨生活,表现了穷苦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