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性别
文学与性别女性作家的突破与影响
文学与性别女性作家的突破与影响文学与性别:女性作家的突破与影响文学一直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历史上,女性作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限制。
尽管如此,从过去到现在,女性作家们通过他们独特的观点和作品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界。
本文将探讨女性作家在文学界的突破以及她们对社会和阅读体验的持久影响。
第一部分:历史上的女性作家在过去,女性作家要面对重重困难才能获得公认和机会。
例如,在18世纪,女性作家对于发表作品和争取版税权的权利非常受限。
他们通常采用男性笔名来隐藏自己的身份,躲避某些社会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她在其早期作品中使用匿名笔名,直到她被公认为作品的作者。
然而,虽然女性作家受到许多限制,但她们不断用自己的才华和毅力来战胜这些挑战。
在19世纪,英国作家简·奥斯汀以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和《爱玛》等作品成为重要的文学人物。
她的作品以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入刻画的人物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而闻名,为后来的女性作家树立了榜样。
同时,一些女性作家在文学界取得了突破。
沃尔斯通克拉夫特是第一位获得文学成就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
她的作品《小心得》以情感和社会真实性深受欢迎。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不仅为女性作家争取了认可,也为美国非裔女性作家开辟了道路。
第二部分:女性作家的影响女性作家的突破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她们的作品对阅读体验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女性作家通过她们的作品探索了性别角色、女性自主权和女性经验的问题。
弗吉尼亚·伍尔芙以其现代主义作品而闻名,她的小说《到灯塔去》中探讨了女性在家庭和职业中寻找平衡的主题。
她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叙事结构,通过内心独白和流畅的笔触,表达了女性作家对自由和自我表达的渴望。
其次,女性作家在改变传统的文学审美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挑战了男性中心主义的文学规范,使文学更加包容和多元化。
在20世纪的美国,作家艾米丽·狄金森以其个人的诗歌风格独树一帜。
文学作业中的文学与性别问题
文学作业中的文学与性别问题性别问题一直是文学作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因为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的认同和固化。
在文学作业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包括对性别角色的塑造、性别主题的探讨以及作家的性别身份对作品的影响等。
首先,在文学作业中,作者通过塑造性别角色来展现性别问题。
性别角色的塑造包括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表现和描绘。
例如,在一些经典文学作业中,男性常常被描绘成强壮、英勇和理智的形象,而女性则被描绘成温柔、柔弱和依赖的形象。
这种性别角色的刻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和预设。
通过对性别角色的塑造,作者不仅仅展示了社会对性别的限制,同时也反映了对性别角色的规定所带来的困境和挣扎。
其次,在文学作业中,性别主题常常成为作家探讨的焦点。
性别主题探讨了男女之间的权力、平等和性别角色的错位等问题。
作者通过作品中的情节、对话和写法等方式,提出对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举个例子,女性主义文学作业往往着眼于女性的权利和社会地位,并通过女性角色的经历来呈现这些问题。
同时,一些作家也通过对男性角色的写作,来探讨男性在现实中的限制和期望。
这种性别主题的探讨不仅仅是为了揭示性别问题的存在,更是为了唤起读者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和关注。
最后,作家的性别身份也会对文学作品产生影响。
作家的性别身份不仅仅影响作品中的性别角色塑造和性别主题,还会通过对情感、观察和表达等方面的独特视角带来独特的文学体验。
不同性别的作家往往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因此他们对性别问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会不同。
作为文学作业的读者,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作家的性别身份来了解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关于性别问题的立场和观点。
综上所述,在文学作业中探讨文学与性别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通过对性别角色的塑造和性别主题的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社会对性别的认同和固化。
同时,作家的性别身份也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文学体验和视角。
通过对这一议题的思考和讨论,我们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和进步。
文学与性别研究
文学与性别研究近年来,文学与性别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性别角色在文学中的呈现方式,揭示其中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与性别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与文学创作、读者解读等方面的关系。
第一部分:性别视角的文学创作性别视角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作家们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式,深入探讨性别议题,揭示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构建和期望。
例如,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通过女性主人公的视角,描绘了她在男权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展现了女性的自我认知和自主性的重要性。
在文学创作中,性别视角常常以批判的方式呈现。
作家们通过对性别角色的剖析和拷问,质疑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例如,美国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通过虚构的近未来社会,描述了女性被剥夺权利的世界,引发了读者对性别不平等的深思。
第二部分:性别角色的解读与批评文学与性别研究不仅关注性别视角的文学创作,还致力于对文学作品中性别角色的解读和批评。
通过对作品中性别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作家对性别议题的态度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例如,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通过女孩斯科特对父亲的观察和成长过程的描写,呈现了一种对男性阳刚之美的颠覆和质疑,引发了对父权主义的反思。
在性别角色的解读与批评中,也涉及到对文学作品中的隐性性别暗示的发现。
一些作品中,作者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巧妙地展示性别角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通过女主人公简的坚韧和独立,探索了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的选择权和自我意识。
第三部分:读者的性别身份与解读在文学与性别研究中,读者的性别身份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不同性别的读者在阅读同一部作品时,会因其性别身份的不同而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女性读者可能更加关注作品中女性主人公的命运,而男性读者则更加关注男性形象的塑造。
古代文学与性别话题
古代文学与性别话题古代文学是多元而丰富的,其中一种重要的探索领域是性别话题。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性别作为一个主题,被广泛地揭示和讨论。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观念和文化背景,也展示了对于性别角色的思考和探索。
本文将从女性形象、性别关系以及女性创作等方面,探讨古代文学与性别话题的关系。
一、女性形象在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塑造为柔弱、妩媚、依附于男性等传统观念的代表。
然而,并非所有文学作品都将女性描绘为无能或被动的存在,一些作品也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还表现出独立自主的个性。
另外,《木兰诗》中的木兰也展示了女性在面对战争和家庭责任时的无畏和坚守。
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古代文学不仅传达了对女性的期望和评价,还为女性赋予了更加复杂和多样的角色,凸显了性别话题的复杂性。
二、性别关系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关系常常呈现出男尊女卑的现象。
男性被赋予了社会地位的优势,而女性则被限制在家庭和情感世界中。
这种男女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以及对女性地位的束缚。
然而,一些作品也试图挑战这种性别关系,通过塑造反派女性角色或者展示女性的智慧和才华来反衬男性的局限。
比如《双城记》中的玛德琳·德福斯妇人,她以自己的坚强和智慧,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角色,对抗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定和压迫。
这些性别关系的描绘凸显了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对于性别话题的思考。
三、女性创作在古代文学中,女性的创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性别话题。
尽管女性在当时社会地位较低,但仍然有一些女性作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以及《古文观止》的编者刘远等等。
女性创作的存在,不仅为文学界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挑战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
她们的作品在探讨性别话题的同时,也赋予女性更多自由和发声的机会,为后世的女性作家树立了榜样。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与性别话题密不可分。
文学与性别问题
文学与性别问题在当今社会,性别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文学作为一种广泛流传的艺术形式,也无疑是能够反映和探讨性别问题的重要媒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文学对性别问题的影响,包括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形象塑造、性别主题的探讨以及性别问题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一、性别形象塑造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形象塑造是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塑造不同的性别形象,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性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例如,在经典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展现了坚强独立、聪明机智的性格,击破了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偏见。
同样,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女性形象也常常表现出智慧、勇敢和独立的特质。
然而,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性别形象也存在着刻板化的问题。
女性形象可能被描绘成被动、脆弱或者依赖男性的形象,而男性形象则可能被过度强调其阳刚之气。
这种刻板化的塑造有时会对性别平等造成负面影响,加深了性别角色的固化和不平等。
二、性别主题的探讨除了性别形象塑造,文学作品也经常涉及到性别主题的探讨。
性别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性别角色的固化、性别歧视、性别权力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议题的呈现和思考,文学作品能够引起人们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并推动社会对性别平等的思考。
《红字》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其中揭示了对女性的道德束缚与歧视。
小说中的女主角因婚外生子而被社会指责,这充分表现了对女性的性双重标准。
通过揭示这种歧视现象,小说引发了社会对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的深思。
三、性别问题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同时,性别问题也对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性别问题的存在促使作家对性别、家庭、权力等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洞察。
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作者可以表达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唤起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识。
例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和表达LGBT群体的权益和平等问题。
这些作品通过创造性的故事情节和各异的角色形象,向读者传递了对性别多元性和包容的呼吁。
总结起来,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性别问题有着深刻的影响。
文学与性别作品中的性别角色分析
文学与性别作品中的性别角色分析在文学作品中,性别角色的塑造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通过对性别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作品中的性别意识、性别角色刻画和性别关系的描绘。
本文将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探讨性别在文学中的表现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性别角色刻画的方法与手法在文学创作中,性别角色刻画并非是单纯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区别,而是通过对个人特质、行为举止、语言表达及心理反应等方面的描绘,构建一个具有性别特色的角色形象。
作家通过语言、描写与情节等手法,为性别角色塑造出独特的形象。
1. 语言和描写手法作家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语言和描写手法,巧妙地刻画性别角色。
例如,对于女性角色,常常使用柔美、细腻的语言,强调她们的温柔、娴淑和柔情;而对于男性角色,则更多地采用阳刚、有力的语言,展现他们的勇敢、果断和坚强。
同时,作家还会通过描写角色的外貌、姿态和打扮等细节,进一步突出性别特征。
2. 心理内心和行为反应性别角色的塑造还依赖于他们的心理内心和行为反应。
女性角色通常被描绘为柔弱、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她们关注感情、家庭与关怀,注重细节和人际关系;而男性角色则常被描绘成坚毅、勇敢和决断的,他们更加关注权力、竞争与成功,注重自我表现和事业。
作家通过角色的心理描写、情感表达和对外部事件的反应,深化了性别角色形象的刻画。
二、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关系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性别角色刻画的舞台,也在更高层次上反映了性别意识和性别关系的存在与发展。
通过描绘性别角色之间的互动、角色的意识觉醒以及角色对性别身份的认同与否等,作家传递了对性别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1. 互动关系性别角色之间的互动是衡量性别关系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性别平等与差异的体现。
作家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情感纠葛和相互作用,展现了性别角色之间的固有刻板印象和不同的社会角色分工,同时也呈现了他们对这些刻板印象的认同、抗拒或超越。
这些互动关系展示了性别角色之间权力、权威和控制的差异,引发了对性别平等与敌对关系的讨论。
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以中国文学为例
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以中国文学为例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通过文字记录人类的思想和生活,艺术地表达着人类文化和情感。
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文学这个领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的问题。
在中国文学中,性别歧视已经深深地植根在这个领域中,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在作品中也有着明显的反映。
这篇文章将探讨性别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如何消除性别歧视问题。
性别歧视在中国文学中的体现首先,性别歧视问题并不是只存在于中国文学中,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但是,在中国文学中,性别歧视的体现与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深刻地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中,并反映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中。
在这个时期,女性没有受到平等的待遇,她们的地位低下、被压迫,这种社会秩序也被体现在文学作品中。
在中国传统戏曲文学作品中,例如《婉娥传》和《西楼梦》,女性被描绘成忠贞的、孝顺的、被动的形象。
这些作品中,女性的地位被限制在家庭中,没有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机会。
而且,在传统的小说和诗歌中,男子英雄和他们的生活被赞美和歌颂,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只是作为支配和符号出现。
在现代文学中,性别歧视的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女作家在写作中也遭遇到了网上尤为激烈的攻击和批评,这还远没有结束。
有一些文章描写女性和男性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强调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但是,这些文章被批评人士指责为“美名其曰女权思考”,她们被指责为“妇女运动”的代表,她们的文学作品被贬低到客观和带有偏见的程度。
在这样的批评下,女作家的批评声音和创作机会被抑制了。
消除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案消除性别歧视问题,需要从社会和文化方面共同努力。
在社会方面,需要推行女性厚爱和合作的时代,支持女性在教育、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文化方面,文学作品需要更加公正和平等地反映社会中的人类生活和思想。
女性的形象需要更加现实和多样化,文学作品也需要把女性描绘成真实的、多样化的人物。
文学与性别问题的研究
文学与性别问题的研究自古以来,文学一直是记录和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
然而,由于社会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固化观念的存在,文学中的性别问题也备受争议。
性别问题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涵盖了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文学与性别问题的关系,并分析这个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向。
首先,文学作品对于性别问题的反映和思考有着重要作用。
过去,许多文学作品大多是由男性创作的,表达了男性对于女性的固有观念和偏见。
女性在这些作品中常常是被动的、依附于男性的存在,被刻画成柔弱、温顺或者迷人的角色。
然而,现代文学中,女性作家们开始在文学作品中探索女性心理、挣脱束缚和探讨性别认同的问题。
她们以奋斗、坚韧和独立的女性形象来呈现,并深入揭示和抗争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对女性的压迫。
这种转变反映了性别问题在文学创作中的研究进展。
其次,性别问题研究也关注文学中角色的性别建构。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别对于角色的塑造和命运的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性别建构和性别角色的刻画既有意识的设计,也有潜意识的影响。
女性在很多作品中被塑造成温柔、善良,而男性则被要求坚强、果敢。
这种性别建构往往反映了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和期望。
性别问题研究关注这种性别角色的构建与塑造,以及其中的权力关系和对女性的歧视。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性别呈现,研究者们试图揭示社会性别观念、规范和压迫对于角色发展的影响,推动性别平等的进步。
另外,性别问题研究还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语言。
在书写和表达中,语言对于性别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过去,男性语言被认为是普遍的、中性的语言,而女性语言则经常被打上标签“情绪化”、“柔弱”。
但这种划分和定性导致了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
近年来,性别问题研究者开始关注和倡导“性别中性”的语言使用。
他们试图摆脱语言中的性别刻板印象,通过使用包容性的语言来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的认同。
总结起来,文学与性别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领域。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性别的反映、角色的性别建构和性别语言,研究者们试图揭示和批判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和刻板印象。
文学与性别研究
文学与性别研究近年来,文学与性别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性别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揭示出社会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不平等,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与性别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性别角色与刻板印象文学作为一种载体,可以反映社会中存在的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男性通常被描绘为强壮、果断和有决策权的角色,而女性则被定位为柔弱、依赖和需要保护的角色。
这种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男女不平等待遇的认知,加剧了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现象的存在。
文学与性别研究通过对这些刻板印象的分析和批评,使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认知性别的多样性和平等性,促进性别平等的实现。
二、女性写作与文学创作文学与性别研究还涉及到女性写作和文学创作领域。
传统上,文学创作往往以男性为主导,女性的声音和角度往往被忽视或压抑。
通过对女性作家的作品和文学创作的研究,我们可以加深对女性视角和思想的理解,推动女性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和声誉提升。
同时,女性写作也为性别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视角,使人们能够从女性的角度来审视性别问题,进一步拓宽了研究领域。
三、性别话语分析与性别差异在文学作品中,性别话语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
通过对性别话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性别之间的话语差异和认知差异。
例如,在男性角色的对话中,普遍呈现出强调自我优越、竞争和控制的特点;而女性角色的对话则更加强调合作、照顾和情感表达。
文学与性别研究通过对性别话语的深入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性别差异的存在,帮助我们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促进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
四、文学与性别教育文学与性别研究在性别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性别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人们的性别平等意识,并打破性别歧视的观念和行为。
在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推动社会的性别平等与发展。
文学与性别
一:文学的含义:文学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文章和博学。
从现有文献记载看,“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则直接地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之一:“文学子游、子夏。
”后来的《魏书·郑义传》这样说:“而羲第六,文学为优。
”在这里,文学是指有文采的语言作品,即今天意义上的文学;同时,文学也指人的博学,即今天意义上的学识或学术,如哲学、历史、语言等。
可以看到,文学一词在中国出现,一开始就突出了“文采”含义。
同时,文学从它被使用时起就具有了学识(博学)含义。
按照这种观点,凡是富于文采的作品和显示渊博学识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为文学。
从魏晋时代起,文学逐渐地将“博学”含义排除了出去,而专注于以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达情感。
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较为狭窄的含义:文学是指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在魏晋时期,具体说是在5世纪时,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文学”。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文学”开始从广义文学大家庭中分离出来,甩开非文学形态而独立发展,确立了自身的特殊性[1]。
这种特殊性大致可以相当于今日的“语言性艺术”的内涵了,尽管当时并未使用“艺术”字样。
这就是说,文学实际上被认为具有了语言性艺术的性质。
这样,可以理解文学的另一个内涵较为单一的含义:文学是指那些以表达情感为主并具有文采的语言作品。
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
它最初的“博学”含义并没有伴随它的“缘情”特点的突出而消退或消失,而是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特殊需要而时常复活,并且有时还占据主导地位。
从两汉时起,文学的“有文采的语言作品”和“博学”双重含义受到分解,人们开始把“文”与“学”、“文章”与“文学”区别开来,称今天意义上的文学为“文学”或“文章”,而称学术著作为“学”或“文学”。
与此相应,在魏晋六朝时代,人们还提出了“文”与“笔”的区分。
文学与性别研究解读作品中的性别意识和角色
文学与性别研究解读作品中的性别意识和角色文学作品一直是人们探讨和表达性别意识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性别意识和角色扮演的描绘对于深入了解社会性别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细致的研究与解读,我们能够发现和理解作品中的性别观念、性别角色的刻画以及对性别议题的思考。
本文旨在探索文学与性别研究在解读作品中的性别意识和角色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和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
一、性别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传达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语言、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手段传达和呈现性别意识。
性别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性别的认知和感知,包括对于男性和女性角色在社会、文化中的不同期望和价值观的体现。
通过作品中的描述和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性别问题的思考和观察。
举个例子,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的形象塑造和与男主角达西先生的互动,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婚姻的价值观和期望。
在这个作品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伊丽莎白拒绝了几个富有但德行却不佳的求婚者,最终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并且尊重她的达西先生。
这种对于自主选择和个性追求的呈现,凸显了女性在婚姻问题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二、角色扮演与性别建构在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刻画和塑造也是表达性别意识和思考的重要途径。
通过赋予不同性别的角色不同的特点和行为,作家能够探索性别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期望。
这种角色扮演和性别建构为读者提供了反思和思考的空间。
以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为例,伍尔夫通过描写凯·拉姆齐等多个角色的思想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思考和挣扎。
作品中,凯·拉姆齐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感受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束缚和无奈,同时也对社会对于女性的限制有所反抗。
通过这样的角色刻画,伍尔夫呈现了女性对于家庭和社会角色的思考和反思,引发读者对于性别问题的思考。
三、文学与性别研究的方法与理论为了更加深入地解读作品中的性别意识和角色,文学与性别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和理论进行分析。
文学与性别作品中的性别角色探析
文学与性别作品中的性别角色探析在文学作品中,性别角色的刻画经常成为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性别角色的描绘,传达性别意识、性别角色的固定化以及性别规范等信息。
本文将从性别意识、性别规范以及性别角色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对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进行探析。
一、性别意识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性别意识经常被用来探讨和表达关于性别的认知和认同。
通过性别意识的体现,作家能够深入剖析性别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作家通常会更加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展现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这种关注和刻画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二、性别规范的呈现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经常受到性别规范的束缚。
性别规范是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在行为、外貌、言语等方面设定的标准和规范。
通过对性别规范的呈现,作家能够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反思,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对性别观念和性别平等的关注。
例如,在一些现实主义或社会派文学作品中,通过对男性和女性性别规范的描绘,作家揭示了社会对性别的偏见和歧视。
三、性别角色的塑造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塑造是作家对于性别形象的呈现和刻画。
通过性别角色的塑造,作家能够展现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并通过人物形象来传递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思考。
性别角色的塑造不仅仅关乎对个体形象的描写,更关乎对性别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例如,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鲜明对比,突出了性别角色的差异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四、性别角色的转变和解构在一些当代文学作品中,作家开始探索性别角色的转变和解构。
性别角色的转变指的是在作品中通过一系列事件和情节,使性别角色的特征和行为发生转变。
通过对转变的描写,作家能够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的固化和限制,展现多元的性别样貌。
性别角色的解构则是通过对性别角色的冲突和混淆,来反思和质疑性别角色的存在和意义。
这种解构性的描写能够引起读者对于性别和性别角色的深入思考。
结语:性别角色作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对于探索性别、性别意识和性别规范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的文学与性别研究
专业的文学与性别研究在当代社会中,性别研究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领域,而在文学领域中探讨性别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专业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与性别的研究,并分析其重要性与影响。
第一部分:性别研究的背景与起源性别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女权运动。
从最初的关注妇女权益,到后来逐渐扩展到涉及整个性别谱系,性别研究持续发展并逐渐渗透到不同学科领域中。
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自然成为了性别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
第二部分: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议题文学作品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性别议题。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刻画和互动的分析,可以展现出性别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化。
例如,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我们可以关注她们在作品中的地位、形象以及社会角色的变迁等方面。
同时,对于男性角色的研究也同样重要,可以通过分析男性形象中的压力、社会期望和性别身份认同等方面来深入了解性别关系的构建。
第三部分:文学与性别研究的重要性文学与性别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揭示了性别关系的困境和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变革的思想空间。
性别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解构和突破传统的性别观念和角色刻板印象,从而推动社会性别关系的进步和平等。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反映,对于塑造和呈现性别议题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和艺术性。
第四部分:性别研究的方法与策略性别研究在文学领域采用了多种方法与策略。
其中,批评理论与文本分析是常用的研究手段之一,通过解读文本中的语言、角色关系和情节等细节,来揭示性别议题的存在和影响。
此外,社会历史背景与文学语境的结合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途径,可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关系。
第五部分:性别研究的前景与挑战性别研究作为一个主题广泛且复杂的领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其中之一是对于性别的定义和分类的讨论,不同的学者对于性别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此外,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也是性别研究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文学与性别解析作品中的性别角色与意义
文学与性别解析作品中的性别角色与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表达文化和思想的形式,在深入探讨人类生活和社会问题时,常常涉及到性别角色和性别意义的讨论。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性别角色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性别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文将以几个经典文学作品为例,探讨其中的性别角色与意义。
一、《简爱》中的性别角色与意义《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一部经典小说,通过主人公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社会地位低微但强大意志的女性形象。
在这个小说中,性别角色对比明显,体现了当时社会中的性别划分和对女性的限制。
简·爱作为一个孤儿,在这个男权社会中苦苦挣扎,她的自信、勇敢和独立性格使她成为一个非典型的女性形象。
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不愿受到社会的束缚和贫困的限制。
通过简·爱的性别角色,作者呼吁女性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追求,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
而罗切斯特先生作为一个有财产和地位的男性,他的形象则暗示了男性在社会中的权力和责任。
虽然他对简·爱产生了感情,但由于社会地位和婚姻限制,他们两人的爱情曲折复杂。
通过罗切斯特先生的性别角色,作者反思了当时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和爱情的束缚。
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性别角色与意义《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经典小说,通过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揭示了男性的生存能力和主导地位对于生存的重要性。
在这个小说中,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年,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并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岛社区。
他的性别角色体现了男性的某种特性,例如冒险、果断、独立等。
通过男主人公的性别角色,作者探讨了男性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坚韧。
同时,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也出现了一个性别角色的转变,即故事后期出现的星期五角色。
星期五是原住民岛民,他在小岛上成为鲁滨逊的朋友和帮手。
他的性别角色是一个具有强大力量和技能的男性形象。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文学与性别平等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文学与性别平等《高中语文备课教案:文学与性别平等》一、引言在当代社会,性别平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也是教育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通过文学教育来传递性别平等的理念。
本教案旨在为高中语文备课提供指导,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性别平等的教育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性别平等的概念与重要性;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与刻画;3. 探讨文学作品对性别平等的影响与启示;4. 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性别平等的概念与重要性a. 定义性别平等:男女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与机会;b. 性别平等的重要性:促进社会公平与进步,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
2. 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与刻画a. 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男女角色,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b. 分析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男女形象,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与孙少平。
3. 文学作品对性别平等的影响与启示a. 探讨文学作品中性别角色的权力和地位分配是否平等;b. 分析文学作品对性别角色的刻画是否存在性别刻板印象;c. 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否反映了社会的现实。
4. 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a. 引导学生思考性别平等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b. 提倡学生尊重他人的性别选择和性别意识,避免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c.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分享对性别平等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并讨论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2. 文字阅读:选取适合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根据指导问题分析其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3. 视听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通过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性别平等概念和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的理解能力。
古代文学与性别平等
古代文学与性别平等古代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具有深远影响。
在性别平等问题上,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见和歧视。
本文通过探讨古代文学与性别平等的关系,旨在提醒读者对这种问题保持警惕,并思考如何推动性别平等的进程。
一、古代文学对女性的刻板形象塑造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往往被赋予被动、柔弱的特点。
例如,在古代诗词中,女性常被描绘为娇羞、温柔、娴雅的形象,强调她们的美貌和服从性。
这种描绘方式往往将女性局限在传统的家庭角色中,忽略了她们的其他潜能和价值。
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男权思想体现古代文学作品中充斥着男性至上的观念和言行。
男性被赋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女性则常常被妖魔化或物化。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对贤淑的薛宝钗和美艳的林黛玉分别满怀爱意,却最终被迫娶贤妻良母的贾母所选定的冷淡的王熙凤。
这一情节反映了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权力主导地位。
三、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抵抗与反思然而,古代文学作品中并非完全缺乏对性别平等的抵抗和反思。
一些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女性形象,她们独立、聪明、勇敢,脱离了传统的束缚,追求自我实现。
例如,在《西游记》中,女儿村的女子们决定不再等待男子的归来,而是主动出击,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奋斗。
这种形象的出现表明,在古代文学中仍然存在着对性别平等的讨论和思考。
四、古代文学对性别平等的现实影响古代文学中的性别歧视思想和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刻板印象。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发展和自由表达。
古代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读者,也影响了后世的思考。
五、促进古代文学与性别平等的互动尽管古代文学存在着对性别平等的偏见和歧视,但我们应该专注于其中渗透出的积极因素,促进性别平等的进程。
我们可以通过重新审视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关注女性在其中的地位和作为,为性别平等发声。
此外,通过引入女性视角和才华横溢的作家,创造和推广反映性别平等的作品,以此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文学与性别理解作品中的性别角色与关系
文学与性别理解作品中的性别角色与关系在文学作品中,性别角色与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对性别角色的刻画和描述,作家们试图呈现出不同的性别观念和社会现象。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中性别角色与关系的表现,并分析其对性别理解的影响。
一、性别角色的塑造在文学作品中,性别角色通常由作家通过对人物性格、言行和思想的描述来塑造。
男性角色常被描绘为强壮、勇敢、冷酷或英勇,而女性角色则往往被赋予柔弱、善良、温柔或娇美的特点。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中,男主角哈姆莱特被描绘为犹豫不决、思虑过度的人物,而奥菲利娅则被塑造成柔弱、易受伤害的女性形象。
然而,并非所有文学作品都遵循传统的性别角色设定。
现代文学中,一些作家开始挑战传统的性别观念,使性别角色更加多样化。
他们创造了独立、坚强和有自主性的女性角色,或者刻画了敏感、温柔和富有同理心的男性角色。
这种创新性地描绘性别角色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对性别的全新思考。
二、性别关系的呈现除了单独的性别角色塑造,文学作品还通过性别关系的表现来展示不同的性别观念和社会现象。
性别关系通常包括父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妹关系等。
在传统文学中,这些关系常常受到强烈的社会和家庭压力的影响。
父女关系中,父亲通常扮演着权威和保护者的角色,而女儿则常常是被保护、被养育的一方。
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一些文学作品开始描述更加平等和互动的性别关系,弱化传统的性别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关系也经常呈现出复杂和多维的性别观念。
一些作品通过描绘性别角色之间的冲突、矛盾和对抗来探讨不同的性别观念之间的冲突,并反映社会对性别角色的不断重新定义。
例如,在《红与黑》中,作家斯坦达尔通过描述男主角朱利安与两个女性角色的关系,展示了浪漫的爱情与现实的矛盾之间的冲突。
三、性别角色与性别理解的影响文学作品中性别角色的塑造和性别关系的呈现,对人们对于性别的理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精心刻画的性别角色,作家们展现了不同的性别观念和社会现象,引导人们思考性别之间的差异和平等。
现代文学与社会性别
现代文学与社会性别现代文学是一种反映当代社会问题、经验和价值观的文学形式。
社会性别是指社会上对男性和女性的特定角色和行为的期待和规范。
在现代文学中,社会性别问题经常成为主题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现代文学与社会性别之间的关系,分析性别认同、性别角色和性别平等在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并讨论现代文学如何推动性别平等与社会正义的进步。
I. 性别认同与现代文学性别认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性别的主观认同感。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别认同常常成为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的重要构成要素。
通过塑造不同性别的人物形象,现代文学可以展示性别认同的多元性,拓宽人们对性别的理解。
例如,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至灵》中的主人公克拉丽莎,通过自己对性别的思考,探索了女性自我认同的内涵,引发了读者对女性角色的重新审视。
II. 性别角色与现代文学性别角色是指对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和规范。
现代文学作品经常通过刻画性别角色的转变和变异,反映出社会对性别角色的不断挑战和革新。
通过塑造独立自主、坚韧勇敢的女性形象,现代文学打破了传统对女性的束缚,为女性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例如,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中的斯嘉丽,以她的坚韧不屈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展现了女性在一个男权社会中的独立和力量。
III. 性别平等与现代文学性别平等是指男女在法律、权利和社会地位上的平等。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信息传递媒介,可以通过作品中的性别议题和价值观传递,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在现代文学中反映出的对性别歧视和压迫的揭示,以及对性别平等和人权的倡导,对社会意识的触动和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怀念那个时候》以男女主人公的不平等待遇为线索,对土耳其社会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与批判。
综上所述,现代文学与社会性别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通过对性别认同、性别角色和性别平等等议题的探讨,现代文学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对性别的思考和理解,也为推动性别平等与社会正义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文学作品与性别视角
文学作品与性别视角近年来,关于文学作品与性别视角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性别视角指的是借助性别的角度来解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叙述方式等因素。
性别视角的运用可以揭示出作品中隐藏的性别偏见、社会问题以及女性的努力与追求。
本文将从女性视角的文学作品和男性视角的文学作品两个角度来探讨文学作品与性别视角之间的关系。
女性视角的文学作品往往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性别歧视、婚姻观念等问题。
例如,中国现代作家范晔的小说《楼外楼》描绘了一个传统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通过对女性命运的逼真描写,范晔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剥削,引起了读者对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关注。
在西方文学中,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也以女性视角为主要叙事方式,通过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眼睛,展现了当时社会中男女之间的种种隔阂和不公平待遇。
这些作品引起了广大读者对于女性权益的关注,推动了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讨论和反思。
而男性视角的文学作品则更多关注男性在家庭和职场中的角色和困境。
例如,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以男性渔夫圣地亚哥为主角,通过他与大海的斗争,呈现了男性身上的坚韧、无畏与承担。
这种男性视角的叙事方式不仅展示了男性个体的价值追求,也对男性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度的剖析。
类似地,中国作家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也从男性视角出发,讲述了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焦虑与挣扎。
这种通过男性视角来描绘男性的内心世界与困境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男性情感和思维方式的机会。
通过女性视角和男性视角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作品与性别视角之间的密切关联。
性别视角的运用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多元化和具有包容性,在解构性别问题、反思传统观念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女性视角的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女性在社会中遭遇的困境和挑战,从而推动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尊重。
而通过男性视角的作品,我们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男性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消除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文学与性别一性别的文化属性文学与性别的关系是古老而有趣的课题。
许多时候,人们总是兴趣盎然地用性别来说明文学的某种风格或气质——文学似乎天然的存在着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分别,前者豪放刚强,后者婉约细腻。
南宋的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如是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秦观的诗被世人叽为“时女伤春,终伤婉弱。
”元好问则是直接称之为“女士郎”。
文学史上,类似的比附屡见不鲜。
这样的比附咋u明显贬低婉约派的同时,还隐约着一种性别认识论上的设定:女性和男性在气质上的分别是先天的,自然形成的。
男性之阳刚、粗矿、豪迈与女性之阴柔、细腻、婉约、自然而然地与体制状况、身体结构以及染色体这些自然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
换句话说,生物学因素决定了男人和女人在性别气质上的本质性差异。
长期以来,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识。
但女性主义者和同情女性主义的人们终于发现这种性别知识中隐藏着父权和男权意识形式的运作痕迹。
如同罗兰.巴特在《神话学》中对“神话化程序”所作的分析,意识形态往往是通过自然化和去政治化的一系列程序而产生作用的。
于是,性别知识的去自然化和重新政治化就成为女性主义的首要人物之一。
在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作《第二性》中,西蒙娜。
德。
波伏特振聋发聩地指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
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中的表现形象。
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
”《第二性》用了大量的篇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和主义角度试图阐明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女性的生理状况并不是女性处境的必然原因。
事实上,男性中心社会早已事先设置无数规范指定女性的成长过程。
从“人”(man)这个语词的意义看“人就是指男性。
男人并不是根据女人本身去解释女人,而是把女人说成是相对于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女人完全是男人所判定的那种人,所以她被称为‘性’,其含义是,她在男性面前主要是作为性存在的。
她就是性—绝对是性,丝毫不差。
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
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the essential)相对立的次要者(the inessential)。
他是主体(the subject),是绝对(the 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 Other)。
”这样,性别范畴波伏娃纳入社会权利结构中予以考察。
对于女性主义而言,《第二性》是意义在于完成了性别的去自然化,为性别的文化社会建构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波伏娃对性别奥秘的发现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家尤其是女性主义者开始把“性”(sex)和“性别”(gender)作出严格的区分。
前者指生理性别,即两性之间的自然差异;后者又称之为社会性别,“用来指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尽管将社会和生物性别真实地截然区分开来是困难的,但是在概念上是区分是很有价值的。
社会性别的概念能够清楚地表明,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绝不是‘自然’的………作为一种社会构成,它是可以被消除的”朱迪斯-巴特勒受福柯后结构主义的启发,提出“性别扮演”理论,将性别结构又推进了一步。
在她看来,性是性别的基础,瓦解男性中心的性别知识体系首先必须解除性的自然属性面纱。
她明确地指出:生理性别其实与社会性别一样,都是被社会意识形态建构出来的。
没有本质的或天生的自然而然的性。
不同的是,性或生理性别具有生物学的基础,能够更有效地隐蔽其原本具有的文化社会涵义。
生理性别同样被切入社会权利结构网络之中,具有被规训的一面。
对于巴特勒而言,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不存在根本的分别。
究其实,生理性别就是社会性别。
性别对于个体的意义不在于其原本原本或本质上“是”什么,而在于你“做”了什么或者你扮演了哪种角色。
因此,“做”一个男性或男性,“是一个对模仿的模仿,是一个没有原件的复制品”。
所谓的男性本质或女性本质,事实上只是一种观念的构造,是一种性别形态。
某种性生理器官必须表现出某种社会姿态,只是一系列意识形态制造的认为规定。
巴特勒颇为激进,其性别扮演理论甚至对异性恋体制也构成了强大的威胁。
无聊是性别建构论,还是性别扮演论,其意图都在于挑战传统男权文化体系,在于瓦解建立在男性霸权基础上的性别秩序。
长久以来,这种性别秩序深刻的嵌在等级森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认识论框架中。
这个人是结构建立在一系列的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太阳与月亮、白昼与黑夜、文化与自然、阳与阴、男人与女人、父与母、理性与感性、男性与女性、坚强与软弱、外与内、尊与卑、主于从、中心与边缘、有序与无序…..两者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在传统的性别秩序中,女性处于从属的位置。
男性为第一性,女心只能作为踏对立面和第二性而存在,是被压抑的他者。
柏拉图的轮回理论很能说明这一点。
他说男人爱智慧和理性,因此与哲学离的很近;而女性则是感性的生物,距离黑暗只有一步之遥。
男性如果不爱哲学转世则变成女人,生命再次轮回,就只能向下沉沦变成黑暗的基质。
结构这种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结构,无疑具有一种革命的意义。
因而,在一批态度激进的女权主义者那里,“女性”这个概念几乎也就是“革命”的同义词。
不少理论家也承认女性主义运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
《反对资本主义》和《超越资本主义》的作者大卫-施维卡特甚至有些夸张地认为:20世纪最有意义的革命不是俄国不是俄国革命也不是中国革命(每一个影响都是巨大的),而是不可逆转的、至今仍然在进行着变革,那就是女性主义革命,它证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性别关系。
由于女性主义运动,“我们现在正经历着穿越人类历史上最有意义的时刻”文学与性别文学与性别的关系无疑是复杂的。
持女性立场的理论家常常偏重于考察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和文学史中女性作家的位置,审查父权文化制度如何通过文学塑造来规训女性。
审查男性中心的文学史有事如何遮蔽女性作家的成就和如何压抑女性的声音。
的确,“在没有哪种角度比男性如何想象女性、如何塑造虚构或描写女性更能体现性别关系之历史文化内涵了”。
“由于女性形象在文学中仅是一种介质,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一个空洞的能指,所以她们总是被他们的男性创造者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削足适履的扭曲变形。
”历史地看,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或者妖魔化女性,或者神圣化的女性,这是女性形象扭曲变形的两个极端。
人们很早就发现,在文学史上众多男性文本中,女性形象被截然地分为两种类型:要么是荡妇、妖女;要么是天使、贞女。
“红颜祸水”是文学史中长盛不衰的故事,妲己、夏姬、赵飞燕、杨玉环,这些被称为“尤物”的女性美丽、妖艳、富于性魅力,又常常被视为国家社稷之颓败的罪魁祸首,一次次地成为男性失败历史的替罪羔羊。
这些故事显然是男性想象的产物和男性欲望的投射,它满足了男性的性欲望、性幻想和推卸历史责任的双重心理需要。
在西方古老神话故事中同样流行着这样的古事:夏娃诱亚当堕落;海妖赛壬以其勾魂的歌声诱惑航海者落水;美杜莎目光所及,变宝为石;美狄亚杀死亲兄弟,烧死情敌,最后为报复丈夫而杀死亲生儿子。
在现当代西方文学中,另一种极端是把女性理想化和神圣化为“一个空洞的能指”:“大地之母”、“伟大的母亲”、“圣母”、“纯洁的女性”、“永恒之女性”、“家中的天使”……..歌德在《浮士德》中充满深情的说:“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上升!”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则赋予了黑人老母亲以拯救堕落南方的伟大角色。
在中国传统叙事文学中更是充满了才子落难佳人相救的老套故事,这类故事甚至延续至今,演绎出各种各样的当代变体。
妖魔化女性显然是对女性形象的削足适履的扭曲变形,而对女性的极度弘扬和圣化则遮蔽了女性真是的生活处境。
如同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所指出的,男性作家常常把女性虚构成盖世无双的美人、虚构成和男人一样伟大甚至比男人还伟大的女性,但实际上她只是她丈夫的财产。
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和M.罗杰斯的《烦人的另一半:文学中的厌女史》都注意到了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西方文学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厌女症”传统。
这一传统最初可以上溯到神话中关于人类堕落的故事和潘多拉盒子的传说。
这两个故事显然都与神秘而又危险的性相关,它表证了“厌女症”的起源。
男性文化把女性视为性动物,正是女性的性欲这个及危险的诱惑导致人类的堕落和无忧无虑的人类黄金时代的终结。
从此,“女人、性和原罪常常联系在一起,构成了西方男权思想根本模式”“厌女症”传统一直顽固地延续至今、从劳伦斯宣扬女性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到亨利-米勒和诺曼-梅勒的性暴力美学等等,许多强悍的以男性为中心的作家常常把女性卑贱化、性欲化和“婊子化”,事实都一再表明“厌女症”所代表的男权思想在西方现当代男性作家的笔下仍然留下了斑斑劣迹,有时候甚至愈演愈烈。
正如莱丝莉-菲尔德勒在《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中所指出的:19世纪文学中性感而倔傲的“玫瑰”到了20世纪,变成了海明威笔下的“美国婊子”,而到诺曼-梅勒手里,更是每况愈下——“他使她更婊了” 。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同样存在“厌女症”倾向。
这老套的“红颜祸水”故事和不断出现的“妒妇”形象中都有着明显的表现。
其中在经典小说《水浒传》中尤为突出。
同情女性的夏志清如是言:“《水浒传》中的妇女并不仅仅是因为心毒和不贞而遭遇严惩,归根到底,她们受难受罚就因为她们是女人,是供人泄欲的冤屈无告的生灵。
心理上的隔阂使严于律己的好汉们于她们格格不入。
由于他们的禁欲主义,这些英雄下意识地仇视女性,视女性为大敌。
”有趣的是,中西文学还存在与“厌女症”正好相反的“爱女癖”传统。
在男性的社会里,女性充当审美对象的历史同样十分悠久。
男性作家对女性美的热爱与膜拜是否隐含着性别关系的另一种形式?然而一些敏锐的批评家发现:在弱柳扶风、如花似玉、冰肌玉骨、软玉温香等等修辞描摹的背后仍然隐藏着男权意识形态。
这里的审美实质上是一种赏玩、把玩和占有,是把女性客体化,用孟锐的话说就是将女性形象“物品化”男性的这种审美不是平等的,而更多地意味着一种奴役。
性别等级关系并没有因为这种审美而产生真正的改变。
如此看来,男性文本塑造女性形象的修辞技艺与性别政治之间可能存在着种种复杂而隐蔽的关系,审美化可能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诡计。
许多女性批评家都发现,性别政治同样深刻飞嵌入了各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书之中。
因此,揭示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书写中隐蔽的性暴力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思考女性》一书中,玛丽-艾尔曼指出了菲勒斯主义批评的一个明显的成规,一种“性别类比模式”:男性批评家在评论女性作品时,常常把眼光投向所谓女性气质上,总是习惯把女性作品当做女性本身,乐此不疲地对女性作品做胸围和臀围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