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载预压施工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堆载预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沈客专京冀段路基堆载预压施工。

2 作业准备

2。1 外业准备

(1)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有关技术要求,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

(2)验收基床底层路面,合格后进行堆载预压土方填筑施工。选择取土场,组织合理机械设备进场。

2.2 技术准备

客运专线路基为了满足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快路基沉降,使其满足设计沉降要求。

按要求埋设观测元件,并在堆载过程及堆载完毕后进行沉降观测,做好观测记录。进行工后沉降评估.

3 技术要求

(1)堆载应控制加载速率,分层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在各级荷载下路基的稳定性。

(2)堆载时应推土边摊平,顶面应平整。

(3)堆载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预压土污染已填筑的路基。

(4)堆载预压前应控制定变形观测设施的保护措施,堆载时应派

专人指挥卸料,观测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恢复。

(5)堆载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变形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

(6)卸载后路基堆载面应进行清理并达到验收标准,卸载后的预压材料应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铺设土工布→分层堆载土方→沉降观测(评估满足要求)→卸载

4。1 工艺流程图

4。2 各工序作业过程及要求

堆载预压在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进行. 堆载预压前,应经监理验收路基基床表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堆载预压,并及时按设计要求修整成型路基边坡。

4.2.1 铺设土工布 为防止污染路基,在基床顶面铺设一层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并预留回折长度,铺设宽度应大于堆载范围每测不小于1m ,总宽度为13。6m 。

4.2.2 分层堆载土方

堆载采用清除地表土、CFG 桩施工弃土或其它施工弃土,但不得使用淤泥土或含垃圾杂物的填料。

填筑第一层时,采用轻型机具摊铺后压实,以保护土工布不被破坏。预压荷载分级增加,完成后用中型压实机具压实。

路基达到预压条件

铺土工布 逐级堆载至设计高程

沉降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清理 分层卸载

沉降观测

预压高度不小于3m。正线地段顶宽5。6m,底宽11。6m。横向边坡1:1,纵向边坡1:2,向外延伸.桥头未架设地段采用编织袋装土堆码,已架设地段以1:2坡度向桥上延伸.

堆载完成后将土工布回折于路基顶面,每侧宽度不小于 1.5m,并压牢固,以避免堆载土污染已成型路基。预压土碾压后重度应不小于18KN/m3。堆载时应从路基中心向外赶土平整,以防止污染边坡。具体布置形式见下图:

4。2。3 沉降观测(评估工后沉降)

预压观测每断面距路肩边缘0.5m处临时设置2个沉降监测桩,监测预压期间路基顶部沉降,预压土卸载后,拆除沉降监测桩,同时将沉降板的测杆和保护套管降低至基床表层顶面上,详细结构见下图:

堆载预压处理横断面示意图

4.2。4 卸载

预压堆载期间及堆载完成后,应按要求进行沉降观测并绘制填土——时间——沉降曲线图,进行分析预测工作,为确定预压土卸载时间提供依据,堆载预压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卸载过程中不得污染和破坏既有路基.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监测目的

(1)预压期间应对路基沉降变形进行连续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地基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评估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确定是否卸载进入下一道工序.

(2)预压填土、预压期内及运架梁期间,必须对路基沉降和边

桩位移进行观测,及时掌握路基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5。2 施工监测内容

(1)基底沉降监测:延用施工期的中心沉降板监测系统。正线路基每100m设一个监测断面,每桥路过渡段必须设置.随着预压土柱增高,测杆与套管相应加高,填土、碾压过程中采取围护措施进行保护,测管出露预压土顶面控制在20cm以内,便于梁车运行,预压卸载时分段拆除,观测连续.

(2)路基面沉降监测:在预压土方底部(即基床底层顶面)布置临时沉降板,埋置要求和构造同正式中心沉降板,随预压土填筑而接高,位置尽量靠近基底中心沉降板,便于集中进行观测、管理、数据对比等.预压卸载时分段拆除,观测数据接入后续的正式路基面观测桩。

(3)坡脚位移监测:延用施工期的位移监测系统.松软土路堤在两侧坡脚外2m、10m处设位移观测桩,沿纵向每50m设一个观测断面。采用直径10cm的圆木包桩,埋入地面以下1m.

(4)沉降板的埋设:沉降板由300×300×8mm的沉降板、测杆(φ50mm钢管)及保护测杆的φ90mmPVC塑料管组成。沉降板埋设在路基基底面上。为了使沉降杆不受破坏,杆长应随填土升高而逐段接高,每节长度不超过10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在填土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测沉设施。在埋设点地面挖300×300mm 的土坑,坑内铺5cm左右的黄砂,整平压实,将沉降板平放在坑内,四周用黄砂填实并用水准尺校正板面水平,再回填10cm厚土整平夯实,然后将PVC塑料套管垂直套住测杆置于土面上,使其与沉降板保持10cm以上距离,在套管四周用土堆实,使其稳固,用水准仪连续数日观测测杆顶端的高程,确定初始高程。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应使沉降板(杆)不受破坏,沉降板周围1m范围内采用人工填筑,小型夯实机

压实.

5.3 施工监测频次及要求

(1)成立专门观测小组,按照定人、定仪器、定测法的原则管理,测量精度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并定时复核工作基点。

(2)沉降观测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需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预压土填筑期间每天观测一次;运架期间前一周每天观测一次,一周后按正常的预压观测频次进行。当路堤中心地面沉降每昼夜大于1。0cm、坡脚水平位移每昼夜大于0。5cm或沉降量突变时,应停止填筑或梁车运行,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并加密观测频次。

(3)预压土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前三个月内每7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14天观测一次,半年后一月观测一次,沉降和位移宜同时观测,直至评估通过。

(4)对测量结果及时计算整理,绘制“填土高度-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进行分析研究。

(5)此后对主要施工节点进行观测:卸载后、基床表层施工后、轨道板施工后、铺轨精调,观测数据直至验收,移交运营单位。

6 劳动组织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模式。

现场人员配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