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代五音保健功能简介(宫商角徵羽)

合集下载

宫商角征羽五音养生

宫商角征羽五音养生

宫商角徵羽五音养生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

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

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

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

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

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代表乐曲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代表乐曲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代表乐曲在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五音疗法。

它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力量来调节身心,促进健康。

那么,什么是五音疗法?它又有哪些代表乐曲呢?五音疗法,源自于中医传统的五行学说。

古人将自然界的声音归纳为“宫、商、角、徵、羽”五种基本音阶,分别对应着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以及人体的“脾、肺、肝、心、肾”五脏。

认为不同的音阶和旋律,可以对相应的脏腑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调节身心、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敦厚庄重,具有“土”之特性,可入脾。

其旋律平和而稳定,能够调节脾胃的功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

代表乐曲如《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缓慢,仿佛让人置身于宁静的春江之畔,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当我们感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心情郁闷时,聆听这首曲子,能够帮助我们舒缓情绪,调理脾胃。

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它的旋律较为激昂,能够增强肺气,促进呼吸功能,同时也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悲伤和忧愁。

《将军令》就是一首典型的商调式乐曲,其节奏明快有力,充满了阳刚之气。

对于肺气不足、容易悲伤或者呼吸不畅的人来说,聆听此曲可以振奋精神,增强肺气。

角调式乐曲,风格亲切爽朗、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其旋律清新流畅,富有生机,能够疏解肝郁,调节情志,促进气血的运行。

《胡笳十八拍》是角调式的代表作品之一,曲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泣如诉,能够让人的心情得到宣泄,舒缓肝气。

当我们感到情绪压抑、烦躁易怒或者肝气郁结时,不妨听听这首曲子,以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

徵调式乐曲,风格欢快热烈、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它的旋律充满了活力和热情,能够振奋心气,调节心血管功能,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喜洋洋》就是一首徵调式的乐曲,欢快的节奏和喜庆的旋律让人心情愉悦,忘却烦恼。

在心情低落、心慌心悸或者精神紧张的时候,聆听此曲可以让我们的心气得到提升,恢复活力。

中医五音疗法及其作用机制探析

中医五音疗法及其作用机制探析

研究结果
中医五音疗法对身心疾病的治疗 作用
研究表明,中医五音疗法对身心疾病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和阴阳平衡:中医认为,音乐与人体的阴阳平衡密切相关。通过欣赏不 同的音乐,可以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缓解身体不适的症状。
2、疏肝解郁:中医认为,肝属木,与酸味、绿色和春季相应。角音作为肝的 代表音,可以疏肝解郁,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谢谢观看
中医五音疗法的应用范围
中医五音疗法在内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例如, 针对肝郁气滞的患者,可选用角调式音乐,如《胡笳十八拍》等,以疏肝解郁; 针对肾气不足的患者,可选用羽调式音乐,如《梅花三弄》等,以滋阴补肾。
注意事项
虽然中医五音疗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4、五音疗法的个性化应用:针对不同的人群和病症,研究如何制定个性化的 五音疗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适用范围。
参考内容
中医五音疗法是一种古老的音疗方法,它结合了中医理论和音乐疗法,通过调 节人体内五行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次演示将对中医五音疗法进 行探析,介绍其基本原理、实践方法、问题不足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 有关中医五音疗法的信息和知识。
3、养心安神:中医认为,心属火,与苦味、红色和夏季相应。徵音作为心的 代表音,可以养心安神,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状。
4、健脾和胃:中医认为,脾属土,与甘味、黄色和长夏相应。宫音作为脾的 代表音,可以健脾和胃,缓解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5、补肾益精:中医认为,肾属水,与咸味、黑色和冬季相应。羽音作为肾的 代表音,可以补肾益精,改善腰膝酸软、尿频等症状。
5、补肾益精:中医认为,肾属 水,与咸味、黑色和冬季相应

中医五音原理

中医五音原理

中医五音原理一、引言中医五音原理是古代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音乐、五行和中医的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音乐治疗理念。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着五行、五脏、五志、五液和五色等人体机能要素,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调节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宫音宫音在中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根据中医理论,宫音五行属土,对应的脏腑是脾。

这种音乐风格通常被描述为宽广、深沉、悠扬的。

在中医中,宫音被用来调节脾胃功能,对于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脾胃失调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宫音还被认为可以平衡人的情绪,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商音商音在中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商音五行属金,对应的脏腑是肺。

商音的风格通常被描述为清脆、悲凉、悠扬的。

在中医中,商音被用来调节呼吸系统功能,对于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商音还被认为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四、角音角音在中医中也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角音五行属木,对应的脏腑是肝。

角音的风格通常被描述为柔和、清新、悠扬的。

在中医中,角音被用来调节肝功能,对于肝气郁结、胁痛等肝胆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角音还被认为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五、徵音徵音在中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徵音五行属火,对应的脏腑是心。

徵音的风格通常被描述为热烈、欢快、轻快的。

在中医中,徵音被用来调节心脏功能,对于心悸、胸闷等心脏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徵音还被认为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六、羽音羽音在中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羽音五行属水,对应的脏腑是肾。

羽音的风格通常被描述为清幽、细腻、柔和的。

在中医中,羽音被用来调节肾功能,对于肾虚、尿频等肾脏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羽音还被认为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疲劳。

七、总结中医五音原理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音乐和中医的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音乐治疗理念。

健康科普——五音疗法

健康科普——五音疗法

健康科普——五音疗法
您平时喜欢听音乐吗?听不同的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您知道不同的音乐对调养身心也有不一样的效果吗?据说古代,好的中医可以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治疗,“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用音乐治疗的方法——“五音疗法”。

简单来说,五音疗法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宫、商、角、徵、羽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也提到,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分别对应脾、肺、肝、心、肾五脏,可分别用于治疗五脏问题或调畅情志。

这里给大家介绍几首曲子:《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属于宫调,《嘎达梅林》《阳春白雪》属于商调,《蓝色多瑙河》《胡笳十八拍》属于角调,《步步高》《紫竹调》属于徵调,《梁祝》《梅花三弄》属于羽调。

五行音乐能响人体气机运华,能平秘阴阳、调理气血、保持体内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现在已入夏季,适合什么样的音乐呢?应以徵音为主音,丝弦乐器如古琴、小提琴、古筝等奏出的音乐多为徵音。

徵音通于心,能促进全身气机的上炎,具有养阳助心,补脾利肺的作用。

音乐怡情,音乐养身,让我们把健康“听”给您。

中国古老的五音养生

中国古老的五音养生

中国古老的五音养生作者:李强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0年第03期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唱歌不好,就会说:“我五音不全。

”这里的五音其实就是指我国古老的五音音阶。

五音又称五声,即宫、商、角、徵、羽。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很多事物均从五行学说有密切关系,如五色、五音、五脏等均与五行有相生相应。

五音与五行、人体脏器的关系有很多论述和实际应用。

现在我国在一些地方依然有五音戏、五音说唱等曲艺。

《黄帝内经》等古老医书中就已经记载了五音对一些疾病的影响,这些治疗方法与西方发展的音乐治疗有些暗合之处。

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

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

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我国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

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宫、商、角、徵、羽”五音应五脏,看看古人是怎么用五音治疗疾病的

“宫、商、角、徵、羽”五音应五脏,看看古人是怎么用五音治疗疾病的

“宫、商、角、徵、羽”五音应五脏,看看古人是怎么用五音治疗疾病的中医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均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成,二者基于共同的哲学基础。

古代音乐五音调系统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应用广泛,通过用不同音阶音色来影响情志,从而作用于五脏,改善健康,是为“中医五音疗法”。

五音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元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五音是指常人能听到的所有声音,如《灵枢·脉度》中的“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狭义的五音是指古人对五声阶名的称谓,即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阶,就是《周礼·春官·大师》中的“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五音疗法的“五音”正是从狭义角度进行命名的。

一、中医五音疗法的历史渊源中医五音疗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关于“昔陶唐之时……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的记载可以视作中国音乐疗法的初现。

到春秋战国时代,随着以《礼记·乐记篇》和《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关于音乐治疗的成熟理论出现,早期中医五音疗法开始形成基本完备的体系。

《乐记》系统地整理和归纳了旧有的音乐理论,确定了角、徵、宫、商、羽五音,同时深入探讨了音乐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其中“乐者乐也,琴瑟乐心;感物后动,审乐修德;乐以治心,血气以平”等提法,更是明确了中国古代音乐体系的医学价值。

《灵枢·五音五味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四篇则将五音与世界、个人、五脏乃至于五时、五色、五谷、五畜、五果、五味的联系作了辨证的论述和分析。

秦汉以来直到近代的两千年间,中医五音疗法发展在方法论上始终未能取得系统的、突破性的进展,但不乏大量的实践和试验,依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医界和音乐界都掀起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潮。

中医四诊之--五音详解

中医四诊之--五音详解

中医四诊之--五音详解中医四诊之五音 --详解【医家箴言】肝呼应角,心言应徵,脾歌应宫,肺哭应商,肾呻应羽。

五脏五声,以合五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盖病苦于中,声发于外,有不可诬者也。

故《难经•六十一难》曰∶“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此之谓也。

(清•李延昰《脉诀汇辨》){闻诊提要}【原文】五音①: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

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

此五音之应五脏也。

(清•石寿山《闻声须察阴阳论》)肝呼应角,心言应徵,脾歌应宫,肺哭应商,肾呻应羽。

五脏五声,以合五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盖病苦于中,声发于外,有不可诬者也。

故《难经•六十一难》曰∶“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此之谓也。

(清•李延昰《脉诀汇辨》)【注释】①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周礼•春宫•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译文】中医将五音配属五脏。

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

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

这五种声音与五脏都是相应的。

按:人体发出的各种声音,是生命活动的征象,反映了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盛衰。

当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减退,人体患病后,必然会出现声音方面的异常变化。

通过观察病人声音的异常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部位等方面的情况。

声音的发出,主要是气的活动通过空腔、管道、器官产生振动而形成的,即“气动则有声”。

所以语言声音的发出与肺、心、肾等脏腑的虚实盛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张志聪说:“音声之器,在心为音,在肺为主声,然由肾间动气出于舌,而后能发其声。

”脏腑病变时,除可出现特异的声响外,亦可通过经络影响语言声音。

因此,临床根据声音的变化,不仅能了解发音器官的病变,亦可以推断脏腑和整体的变化。

《黄帝内经》之“五音”解读

《黄帝内经》之“五音”解读

《黄帝内经》之“五音”解读
《黄帝内经》中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律,也称为“五声”。

这些音律与五行相应,分别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

宫为木之音,位于中央,代表万物之始,象征生命的起点。

对应的五行为木,代表生长、繁荣。

商为火之音,表示热烈、喧闹的情绪,对应的五行是火,代表热情、活力。

角为土之音,代表刚毅、坚定的力量,对应的五行是土,代表稳重、安定。

徵为金之音,表示柔和、雅致的情感,对应的五行是金,代表坚持、正义。

羽为水之音,表示清澈、透彻的心境,对应的五行是水,代表深邃、明晰。

五音的应用在医学中,表现为五音调和术。

通过调理五音能够达到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平衡的效果。

例如:利用宫商调气血、利用角徵调和肝胆、利用徵羽调整心火等等。

同时,在音乐治疗方面,也可以针对不同疾病使用不同的音乐,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用古代五音及音疗法防治疾病

用古代五音及音疗法防治疾病

用古代五音及音疗法防治疾病————————————————————————————————作者:————————————————————————————————日期:用古代五音及音乐疗法防治疾病作者:郎凤岗我国医学宝典《黄帝内经》中说:“五脏有声,声各有音。

人有五音,即宫、商、角jiao、征zhi、羽,其声大而和、轻而劲、沉而深。

声音相和则无病。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俯。

”。

按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木----)的规律我们可以把五音按“角、征、宫、商、羽”的顺序论述:“角为木音通于肝,征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商为金音通于肺,羽为水音通于肾”。

古人也曾发现,发牙音(角)可震肝;发舌音(征)可震心;发喉音(宫)可震动脾;发齿音(商)可震肺;发唇音(羽)可震肾。

这说明古代五音与五脏、五行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故颂读或听或唱相应的乐曲与“角、征、宫、商、羽”对应的“牙、舌、喉、齿、唇”的各个拼音字母及相应的发音或对应的简谱“3(咪).5(索).1(哆).2来(热爱).6(拉)”,对五脏六腑的疾病确有康复治疗作用。

一、读五音护五脏可防治五脏六腑的疾病1、护肝:发牙音“角jiao、基、欺、希、乙yi、嘘xu、坚、加、姜”等声音,可有效的震荡肝脏,有补肝气、降肝火、促使肝部阴阳平衡、祛除肝部病邪、防治肝部疾病及养护肝脏的作用。

(可任选六个字,每字音颂读六遍,也可六个字音连着读六遍。

读字音时利用顺腹式呼吸法:先慢慢的读字音、同时凹腹提肛缩肾、并用口呼(吐)出肝部浊气、同时想着右肋下的肝区,然后用鼻子慢慢的吸气。

吸足气后再读字音吐气--)。

发舌音“征zhi、得、特、讷ne、勒le、呵he、尺、科、丁、当、都、低、端”等声音,可有效的震荡心脏,有补心气、降心火、促使心脏阴阳平衡、祛除心部疾病及养护心脏的作用。

(可任选六个字,每字音颂读六遍,也可六个字音连着读六遍。

读字音时利用顺腹式呼吸法:先慢慢的读字音、同时凹腹提肛缩肾、并用口呼(吐)出心区浊气、同时想着左胸部的心区,然后用鼻子慢慢的吸气。

中国古典音乐中五音对人体五脏的作用

中国古典音乐中五音对人体五脏的作用

中国古典音乐中五音对人体五脏的作用一、木音(角声)木音为古箫、竹笛等乐──入肝胆之经,主理肝臓、胆囊的健康。

古箫竹笛的原始之声,抒展、深远、悠扬,飘逸若仙,高而不亢、低而不臃,连绵不断,显示古木带来春天。

木音代表东方苍龙的音意,被称为祛灾避凶的吉祥物。

它象征着强大健康向上。

在古箫的原始旋律阴阳起伏之声乐中,似乎在召唤东方巨龙从大地上而缓缓的腾空而起,它应着角声朝着太阳,奔向天空……。

以木所制做的乐器,如:木鱼、古箫、竹笛的声波能量可以进入肝、胆之经,疏肝沥胆,保肝养目。

根据《黄帝内经》医典理论:木音为角,对应人体的肝、胆,清凉祛火。

所以木音可以疏理肝火胆热的淤疾,平和血压、清血质,夜间休憩时有助于安魂入神,对于容易疑神疑鬼、精神不安的人也有很好的理疗效果;其它如夜晚受到惊吓、盗汗,心中忧郁等,也相当有益。

多听木音,可以移转性情、增强精神、安定魂魄、消除失眠,让心身合一,重新找到原始平和的人性。

二、火音(徵声)火音为古琴小提琴等丝弦乐,入心经与小肠经,主理小肠和心脏的健康。

丝弦类的古琴之声属于火音。

古琴奏鸣了远古的回音,有轰然绵延的背景。

音乐突出古琴的清朗感,悠扬舒缓,并逐步加快节奏。

接着,出现打击乐清脆的叮咚声,展现出长河落日的远景。

一阵过雁的翎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风生水起,云蒸霞蔚,表现出中国远古文化长河中优美的回音和片断,令人发幽古之情。

火是万物的动力,代表心脏,有热量,丝弦的声音可拨动人的心弦。

中医宝典《黄帝内经》讲:火音通心经,疏导小肠经,心藏神—心主神明,丝音调理神志,疏导血脉,平稳血压,疏通小肠,祛除毒伤。

聆听,火音可以调节心、小肠,处在沈稳和谐的生理状态之中。

三、土音(宫声)土音为古埙、笙竽、葫芦笙等乐,入脾经与胃经,主理脾胃的健康。

中国《东巴经》记载人类在远古形成,提及:先有佳音,后有佳气。

《土音》的古埙从遥远的夜空中而来,丝音小提琴声,丝为火,火为灵,火生土,方位在南,随丝音进入宁静混沌的宇宙空间。

中医博大精深——宫、商、角、徵、羽五音疗法

中医博大精深——宫、商、角、徵、羽五音疗法

中医博大精深——宫、商、角、徵、羽五音疗法五音疗法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

具体应用时应该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针对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病人进行治疗。

一般用来治疗由于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

对于失眠、神经衰弱可选择一些亲切、温存,曲调低吟、节奏徐缓慢而平稳的音乐,于睡前收听,以起到安神宁心、镇静的作用。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心悸、头晕、,可选择情调悠然、节奏徐缓的古典音乐与轻音乐。

对于忧郁症可选用格调欢乐、兴奋、舒畅、节奏明快活泼的曲目。

达到舒心解颐郁的目的。

对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者,可选用节奏平缓舒心悦耳之曲,以促进食欲,调节胃肠功能。

根据五音对应五脏的属性,对于肝气郁结,怒伤肝等肝胆疾病应该选择角调式曲目。

心气不足用徵调式曲目。

思伤睥致脾气虚脾胃不和者可选宫调式曲目。

忧伤肺所致肥气虚,肺失宣降所致咳喘,可选商调式音乐。

肾气虚、肾不纳气所致的咳喘,可选择羽调动式曲目。

另外,在用五音治疗情志时,可依据五志相胜的原理,选择相应的曲目。

如以悲切的商调式来音乐治疗因怒极而致的神经亢奋,狂躁的病态;用恐惧的羽调式音乐来治疗因过度喜悦而致的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的疾病;用鲜明、舒畅的角调式音乐来治疗思虑过度而致的神情低落、沉闷的疾病;用热烈、明快、欢乐的徵调式音乐来治疗因为悲哀过度导致的精神萎靡不振,时时哀叹哭泣的疾病;用敦厚、庄重的宫调式音乐来安定极度恐惧引起的情绪不稳定,治疗其神志错乱的疾病。

注意事项:1·可能排除各种干扰,使身心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之中;2·某些乐曲兼具两种以上的意义和作用,必须灵活选用,以避免有悖病情的内容;3·必须控制音量,一般在40~60dB即可,用于安神的可更低些;4·选择乐曲或者表演方式应该根据病人病情及患者的民族、区域、文化、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不应该强迫病人反复听一首曲子或厌烦的乐曲,或参加不喜欢的表演及交流活动,否则会适得其反。

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脏(脾、肺、肝、心、肾)

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脏(脾、肺、肝、心、肾)

五⾳(宫、商、⾓、徵、⽻)与五脏(脾、肺、肝、⼼、
肾)
⾳乐可以让我们⾝⼼放松,⾝⼼放松则利于⾝⼼的健康,可见⾳乐也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我们经常听到⾳乐胎教,这就是⾳乐的神奇功效之⼀,下⾯我们就为⼤家介绍五⾳保健的常识。

⽤⾳乐治病,早在⼏千年前就出现在中国了。

《黄帝内经》中记载:“肝属⽊,在⾳为⾓,在志为怒;⼼属⽕,在⾳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在⾳为宫,在志为思;肺属⾦,在⾳为商,在志为忧;肾属⽔,在⾳为⽻,在志为恐。


这是古⼈根据阴阳五⾏理论,把五⾳(宫、商、⾓、徵、⽻)与⼈的五脏(脾、肺、肝、⼼、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有机地联系在⼀起,即五⾳配五脏,五脏配五⾏,五⾏配五志。

⽽“五⾳疗法”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产⽣的。

具体说:宫调乐曲,悠扬和谐,助脾健运,旺盛⾷欲。

商调乐曲特点:风格⾼亢悲壮、铿锵肃劲,善治躁怒,使⼈安宁。

⾓⾳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眠;徵⾳抑扬咏越,通调⾎脉,抖擞精神;⽻⾳柔和透彻,发⼈遐思,启迪⼼灵。

古语有“百病⽣于⽓⽽⽌于⾳”,充分说明了⾳乐对⼈们健康的重要性。

历史上⽤⾳乐治病的例⼦有很多。

如宋代⽂学家欧阳修曾勤于政事,过于忧⼼,导致形体消瘦,医治数次⽆效。

后来,每天听古曲《宫声》数次,⼼情逐渐由忧郁专为愉快,不药⽽愈。

现在,五⾳疗法不仅会⽤于缓解精神压⼒、抗焦虑忧郁、治疗失眠等传统领域。

还能协同震动、光电、针灸、推拿等多种⼿段,治疗痛症、脑瘫、功能性消化不良、原发性⾼⾎压等多种疾病,显⽰出了⼴阔的发展潜⼒。

对于健康⼈⽽⾔,在⽣活中应善于充分利⽤五⾳调节情绪,养⽣保健,才是最实际的。

什么是“宫、商、角、徵、羽”?

什么是“宫、商、角、徵、羽”?

什么是“宫、商、角、徵、羽”?“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中一般使用的五个基本音阶,类似于西乐的Do(宫)、Re(商)、Mi(角)、Sol徵、La(羽)“没有Fa和Xi”。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名称出现于《管子.地员篇》,起源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

不是说中国古代沒有七声音节,而是跟中国人的阴阳五行的宇宙观有很大的关系。

就象“宫商角徵羽”对应于“土金木火水”五行,同时又对应“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这个规则也正是符合了我们中国文化所崇尚的万物化一,天地有合的精神境界。

宫音作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

通常相当于现代首调唱名中的do音。

《国语.周语下》说“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

”宋,張炎《词源.五音相生》也说“宫属土,君之象也,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

图片源自互联网“宫”调式音乐,五行属土,对应的季节是四季末。

所认,比较适合用“土”属性乐器埙之类来吹奏平和,详静的乐曲,整个音乐就具有一种典雅柔和之感,也微微带有一种生命力的朝气,貝有孕育天地万物的辽阔意境。

从人体五脏对应来说,正宫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稳定,调节脾胃,兼有保肺气利肾水的作用。

商為五音的第二级,居“宫”之次,相当于现代首调唱名中的re音。

《词源.五音相生》说:“商属金,臣之象”。

图片源自互联网“商”调式音乐,五行属金,对的季节是秋季。

所认比较适合“金”属性乐器锣、钟之类相和,而成明达之合的意境。

有一种丰收的鼓舞和悦动,是一种成熟的韵味,又带着生命走向鼎盛的极致。

但是,在这种极致之后,却又是有着冬季肃杀的忧虑。

所以,商调式音乐中又带着巅峰走向衰败的凄美怅然之感。

但也并不凄凉。

从人体五脏对应来说,正商调式音乐能促进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兼有保肾抑肝的作用。

“角”为五音的第三级,居“商”之次。

通常相当于现代首调唱名中的mi音。

《词源·五音相生》说:“角属木,民之象”。

图片源自互联网角调式音乐,五行属木,对应的季节是春季。

古代五音保健功能简介-宫,商、角、徵、羽

古代五音保健功能简介-宫,商、角、徵、羽

古代五音保健功能简介-宫,商、角、徵、羽声者,宫、商、角、徵、羽也。

在中医中,五音分属五行,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对人的身体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脏:肺、肝、肾、心、脾五音:宫、商、角、徵、羽五窍:鼻、目、耳、舌、口【宫】五音之一。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

“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

《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

”《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

”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而言。

《隋书·音乐志》云:“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

有以宫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曰:“宫七调第一运正宫调,……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钟宫。

”张炎《词源》亦曰:“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黄钟宫(均):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黄钟闰(闰宫调式)。

中国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的疗疾功效

中国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的疗疾功效

中国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的疗疾功效虽然中国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真正形成体系的时期应当是在发现五音以后。

五音的出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它在政治,宗教,音乐,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五音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五音不仅是悦耳的五个乐音的组合,更重要的是这五个乐音可以使人的脏腑经络发生震动。

正如《史记·乐书》中所说“夫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

故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

”国家的统治者在重大活动中利用五音的共振作用震慑群臣,给人一种君权天受的威慑力。

宗教不仅利用五音的共振产生“神”的效果,更利用五音的通经作用来协助修炼。

古人用“能使人脏腑经络共振”作为最原始的方法来检定代表标准音的标准器,从而开创了中国正统音乐的历史。

五音指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

在中国古代,古乐曲是用五声音阶“宫、商、角(jué)、徵(zhǐ)、羽”来谱曲的,相传此五音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

五音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五个基本元素,故人们常用“五音不全”来形容嗓音不好。

相对于西方音乐中的七个音阶1234567,中国古典音乐的“五音”相当于do(1)、re(2)、mi(3)、sol(5)、la(6),没有半音递升的“fa(4)”和“xi(7)”。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脏:肺、肝、肾、心、脾五音:宫、商、角、徵、羽五窍:鼻、目、耳、舌、口角调式乐曲 | 木 | 肝肝为五脏将军,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

属肝的音阶: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

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推荐曲目:《胡笳十八拍》、《江南好》、《春风得意》、《江南竹丝乐》、《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列子御风》、《庄周梦蝶》。

徵调式乐曲 |火|心心为五脏君主。

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

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五音养生:音乐与健康的结合

五音养生:音乐与健康的结合

五音养生:音乐与健康的结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音(宫、商、角、徵、羽)被视为影响情绪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音乐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促进健康的工具。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音乐能通过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以及增强生理机能,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五音与养生的关系,剖析音乐对健康的多重影响。

五音的基本概念五音,指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种基本音调,分别是宫、商、角、徵和羽。

每一种音调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作用。

宫:与中气相连,主气血运行,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

商:与肝脏有关,能够舒缓情绪,有助于解压。

角:与心脏相关,能活跃心情,并促进血液循环。

徵:对应脾脏,具镇静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

羽:与肺部相连,能够帮助呼吸和提升肺活量。

这些音调各有其独特的属性和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听取与演奏这些音乐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

音乐对健康的影响1. 促进心理健康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音乐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健康。

在聆听舒缓音乐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五音中的商可以帮助人们舒缓情绪,使其进入一个更放松的心理状态。

以往在传统音乐治疗中,通过调整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感,增进放松感。

2. 调节生理功能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对生理状态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激烈运动时,可以选择节奏快的音乐,这种类型的乐曲能够提升人的能量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训练。

而在休息时,选择一些慢节奏、柔和的音乐则可以降低心率,平稳呼吸,有助于身心放松。

同时,有专家指出,在进行冥想或瑜伽时,可以使用与五音中的宫、徵相联系的乐器进行伴奏,以增加冥想效果,提高专注力和自我治愈能力。

3. 增强身体抵抗力科学研究发现,聆听具有正面愉悦感受的音乐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

从五音的角度来看,“宫”的频率对增强气血运行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排除体内毒素,从而提升整体免疫力。

角徵宫商羽,总有一个适合您——中医五音减压疗法

角徵宫商羽,总有一个适合您——中医五音减压疗法

角徵宫商羽,总有一个适合您——中医五音减压疗法中医五音疗法是根据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传统的中医理论中有一套体系,把五行与人的五脏、五志和中国传统音乐调式的五音一一对应起来: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行土金木火水五脏脾肺肝心肾五志思悲怒喜恐音名Do Re Mi Sol La五音疗法从音乐对身体的影响来说,益脾的音为宫音,健肺的音为商音,疏肝的音为角音,养心的音为徵音,补肾的音为羽音。

又因为中医认为脏腑功能和心理因素能够相互影响,所以音乐也能够对相应的情绪起到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

(水)宫音曲调悠扬端庄——属土——克制恐惧(木)商音曲调高昂悲壮——属金——克制愤怒(土)角音曲调亲切爽朗——属木——克制忧思(金)徵音曲调活泼欢快——属火——克制悲伤(火)羽音曲调凄切哀婉——属水——克制狂躁忧思者表现:忧虑、焦虑、抑郁(思则气结);治法:以木制土;曲目:《江南竹丝乐》《春风得意》《江南好》《胡笳十八拍》等;解析:“角”音呼以长,条达开郁。

角调式乐曲的特点: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点开音频,发现精彩!狂躁者表现:急躁、过度兴奋、失眠(喜则气缓);治法:以水制火;曲目:《梁祝》《二泉映月》《昭君怨》《梅花三弄》等;解析:“羽”音沉以细,定志藏神。

羽调式音乐的特点: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点开音频,发现精彩!恐惧者表现:心悸、气促、二便失禁(恐则气下);治法:以土制水;曲目:《春江花月夜》《秋湖月夜》《鸟投林》等;解析:“宫”音漫以缓,宁心安神。

宫调式乐曲的特点: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点开音频,发现精彩!悲伤者表现: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悲则气消);治法:以火制金;曲目:《喜相逢》《百鸟朝凤》《紫竹调》等。

中医五音疗疾,听音乐调五脏值得收藏!

中医五音疗疾,听音乐调五脏值得收藏!

中医五音疗疾,听音乐调五脏值得收藏!
《黄帝内经》中提出“五音疗疾”,《灵枢·五音五味》详细论述了宫、商、角、徵、羽等五种音阶调治疾病的理论,并把五音归属于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与人体内相应的脏器(肝、心、脾、肺、肾)的功能活动,人的五志(怒、喜、思、忧、恐)相连。

五音-五志-五脏的紧密联系,是五行音乐疗法的理论基础。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聆听中国的五行音乐。

角音
角调阴(肝属木)
角音条畅平和、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对应五脏之“肝”,可疏肝解郁,调畅情志,用以治疗肝气郁结、易怒暴躁等肝胆疾病。

徵音徵调阴(心属火)徵音旋律热烈明快、轻松活泼,具有“火”之热情奔放,主入“心”,可用于治疗过伤心所致的心气不足、心神涣散病症。

宫音宫调阴(脾属土)宫音悠扬沉静、淳厚庄重,如“土”般宽厚包容,入“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可治疗思虑过度导致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商音商调阳(肺属金)商音高亢悲壮、铿锵有力,如“金”般肃杀,萧瑟,对应“肺”脏,可治疗过度悲伤所致的肺气虚弱、肺失宣降所致病症。

羽音羽调阳(肾属水)
羽音风格清幽柔润、凄切哀恋,如水般婉转流淌,对应五脏之“肾”,可引阳入阴治疗极度恐惧引起肾气虚弱,肾不纳气所导致的病症。

五音(古代五音为角征宫商羽)

五音(古代五音为角征宫商羽)

五音(古代五音为角征宫商羽)古代五音为角征宫商羽,这里泛指各种音律。

并引申为音乐疗法。

音乐养生疗法由来已久,最早可上溯至公元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古印度人用音乐镇痛,古埃及人以咏唱催产。

中国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早已把五脏六腑的疾病与声音联系起来。

“朋友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这个知音的原始意义就是知五音。

中医里的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

望指观形色,闻指听五音,即听声音强弱,协调程度。

因为人体内部器官随时都处于振动发音状态,据此可以诊断病症。

体壮为健,心悦为康。

音乐疗法是令人愉快的自然疗法,历史渊源悠久,实践中行之有效。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音乐疗法不单属于经验性生活科学,而且在理论上具有很深的科学内涵,功能奇特,效果全面。

《史记?乐书》讲:“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除了具备调治个人身心疾病的功效,先哲们还发现并高度概括了音乐出奇的社会教化功能,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音乐是心灵的保健医。

音乐具有情感色彩和心理属性,人通过听觉感知效应,可以陶冶性情,完善品格,净化思想,升华精神。

如通过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意志、思想、意识等要素,产生心理共鸣与审美感动,给人以安全、愉悦和陶醉感,激发良性情绪与联想,促发心理卫生与健康。

——音乐是生理调治师。

音乐的本质是具有一定频率与能量的物理波,具有与光、电、磁等同样的生理机制调节效应。

譬如:从C调到B调,它们每秒钟的振动频率从262到492赫兹。

科学选择优美的乐章,就是契合人的自然本性的天然能量平衡大餐,通过音乐信息、声音能量、符合“黄金比”、心率与序列技术思维的节奏秩序,与身体内部器官产生和谐共振效果,促进人体能量吸收平衡,影响人体生理节奏。

从而达到保健康复,调治疾病的目的。

五感疗法体验室,顺应人们追求从形象、体质到精神气质,双重健美的内在渴望与追求,植入音乐疗法,针对不同个体,利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所具有的物理特性及情感色彩,影响人的生理状态,调和气血、和谐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
古代五音保健功能简介(宫商角徵羽).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

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

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五音乐曲
声者,宫、商、角、徵、羽也。

在中医中,五音分属五行,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对人的身体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
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
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五行:
xx、木、水、火、土
五脏:
肺、肝、肾、心、脾
五音:
xx、商、角、徵、xx
五窍:
鼻、目、耳、舌、口
【xx】
五音之一。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

“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

《国语·周语下》曰:
“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

”《礼记·乐记》曰: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
“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

”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而言。

《隋书·音乐志》云:
“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
‘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

有以宫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曰:
“宫七调第一运正宫调,……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钟宫。

”张炎《词源》亦曰:
“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黄钟宫(均):
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黄钟闰(闰宫调式)。


宫调式音乐,可达到调神、稳定心理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脾胃、平和气血。

乐曲典雅、柔和、流畅,如大地蕴涵万物、辽阔宽厚。

宫乐的功能和适应范围
宫为长夏音,属土主化。

正宫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稳定,调节脾胃,兼有保肺气利肾水的作用。

用于养生保健:
可调和脾胃,脾胃较弱者,xx宜多听。

用于xx:
可平和气血,促进入静,xxxx配用。

用于调神:
可稳定心理,需深思熟虑,缜密思考时宜听用。

用于体育运动:
可提高稳定性,对需要发挥技巧的比赛项目,赛前过度紧张、心理不稳定者宜听用。

用于治疗:
适用于脾胃虚弱、恶心呕吐、腹泻、饮食不化、腹胀、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虚气短、小便短少等病证。

乐曲介绍
宫属土,宫调或音乐一开始即由埙吹奏出安详、平稳的音乐。

整首乐曲典雅、柔和而流畅,如同大地涵育万物、包容一切,辽阔且温厚。

【商】
五音之一。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

“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居“宫”之次。

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

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入声商七调”。

商调式音乐,能达到调神、宁心静脑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肺气的宣发、肃降。

锣、钟琴明朗的演出配合坚实的曲风,传递出初秋清凉的感受。

商乐的功能和适应范围
商为秋音,属金主收。

正商调式能促进气机的内收,调范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兼有保肾抑肝的作用。

用于养生xx:
肺较虚弱者,秋季宜多听。

用于xx:
可促进聚气贮能,xxxx配用。

用于调神:
可宁心静脑,对于用脑过度,兴奋不已不能自控者宜听用。

用于听育运动:
可降低兴奋性,在运动后需放松、消除疲劳时宜听用。

用于治疗:
适用于肺仔虚衰、气血耗散、自汗盗汗、咳嗽气喘、心烦易怒、头晖目眩、悲伤不能自控等病证。

乐曲介绍
商属金,先强后渐弱的金锣声为商调式音乐揭开了序幕;之后由钟琴明朗而坚实的声音,娓娓的表现「金」的特性。

商调式乐曲,略带一丝悲伤的气息但却不凝重,描绘出「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的秋之景象。

【角】
五音之一。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

“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

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

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上声角七调”。

在古代的调(式)中,有以角音为调之角调,或有以闰宫为角之角调。

角调式音乐,达到调神、提振情绪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肝胆的疏泄,兼有助心、合胃的作用。

流畅轻盈的民乐曲风、清脆嘹亮的笛音,让您感受充满生机的春意。

角乐的功能和适应范围
角为春音,属木主生。

正角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展放,调节肝胆的疏泻,兼有助心、疏脾、和胃的作用。

用于养生xx:
可养肝畅气,肝不足者,春季宜多听。

用于xx:
可促进经脉的疏通,动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
可提神醒脑,因倦而又必需继续工作时宜听用。

用于体育运动:
可提高兴奋性,赛前竞技状态较差时,边作准备活动边听用。

用于治疗:
则可防治肝气郁结、肝气犯胃、肝气犯脾、肋胀胸闷、食欲不振、胀气泛酸、腹痛下痢、性欲低下、月经不调、胆小易惊、心情郁闷、精神不快、烦躁易怒等病证。

乐曲介绍
角属木,角调式由笛声吹出一片春天的气,息天地一片欣欣向荣,所见之处皆充满生机。

角调式的特殊构成,恰可描绘出草绿天青、轻风佛面的舒快;流畅轻盈的民乐曲风,也彷佛在邀约您一同泛游在明媚的春景。

【徵】
五音之一。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

“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

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

有以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羽】五音之一。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

“羽”为五音之第五级,居“徵”之次。

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

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

徵调式音乐,可达到振作精神的良好效用;并能调节心脏功能,有助脾胃、利肺气的作用。

热情高亢的唢吶与管弦乐的完美演出,充份传递激昂、欢乐的气氛。

徵乐的功能和适应范围
徵为夏音,属火主长。

徵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升提,调节心脏功能,有助脾胃、利肺气的作用。

用于养生xx:
心力不足者,夏季宜多听。

用于xx:
可促进气血循行,动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
可振奋精神、提高效率,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宜听用。

用于体育运动:
可激发斗志、提高兴奋性,准备活动后期至出场参赛前宜听用。

用于治疗:
可防治心脾两虚、内脏下垂、头晕目暗、神疲力怯、神思恍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情绪低落、畏寒、四肢寒冷等病证。

乐曲介绍
徵属火,唢吶活跃高亢的声响与管弦乐气势磅礡的描摹”火”的属性;接着由轻快流泻的乐曲逐渐扬升,乐曲的气氛欢快活络而不过份激昂,充分的表现了徵乐的属性。

【xx】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

“羽”为五音之第五级,居“徵”之次。

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

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

羽调式音乐特性,达到安神助眠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肾脏、膀胱功能,并抑制心火。

柔婉的琴音传达出如水般的清凉,带来通体的舒畅自在。

羽乐的功能和适应范围
羽为冬音,属水主藏。

正羽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下降,调节肾与膀胱的功能,兼有助肝阴制心火的功效。

用于养生xx:
肾气较虚者,冬季宜多听。

用于xx:
可促进贮能练精和xx建设,xxxx配用。

用于调神:
可镇定安神,对于大脑疲劳、气血上冲、头胀脑热、难以入眠者宜听用。

用体育运动:
可抑制兴奋,对于赛后休整,减少能耗,恢复体时宜听用。

用于治疗:
适用于诸般气逆、虚火上炎、心烦失眠、夜寐多梦、腰酸腿软、性欲低下、或阳萎早泄、肾不藏精、小便不利等病证。

乐曲介绍
羽属水,琴音传神的表现了山泉涓滴渐渐汇流成小溪,流过峡谷、流过平原....。

柔和温婉的音乐流泉,熄去了烦忧的心灵之火,给您一份悠游在山边水湄的自在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