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持续改进成效分析
危急值管理总结
2013年马龙县中医医院急诊科危急值管理总结为了规范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由医务科组织,对我科危急值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整改。
现总结如下:一、改进情况.经过院科两级的持续努力,本季度危急值执行情况较前有较大改进,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在责任心的加强、诊疗行为的规范、理论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成效明显。
1、在受检病人数多、科室忙的情况下,检验科、影像科等科室,危急值报告延迟情况较前有明显改善。
3、无漏报危急值现象,医技与临床科室配合较前有较大提高,提高了工作效率,较少了医疗纠纷.4、临床科室“危急值"记录过于简单、漏登记等情况较前有较大改善,提高了责任心,方便了临床工作的进行。
5、临床科室管床医生在病程中及时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情况较前有较大改善,规范了诊疗行为。
二、发现不足、持续改进。
经过前段时间的管理、整改,我院在危急值管理方面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做好危急值管理的持续改进,继续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整改。
1、未严格按照急诊科危急值报告值报告。
2、检验科仍有极少数情况,在受检病人数多、科室忙时,危急值报告延迟,待临床大夫提醒才报结果。
此类情况较前虽有较大改进,但属关键问题,需杜绝。
故下一步继续加强管理,强调加强责任心,加大惩罚力度。
—1—2、临床科室仍有个别低年资住院医师出现“危急值”记录过于简单、漏登记等情况.加强低年资住院医师,尤其新上岗医师的培训、管理,严格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3、临床科室仍有个别低年资住院医师未能在病程中及时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加强低年资住院医师,尤其新上岗医师的培训、管理,严格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4、个别科室护士、个别科室低年资住院医等存在接收到危急值未及时上报管床大夫或上级医师的情况。
继续加强科室危急值管理,严格奖罚制度。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继续加强“危急值”制度的学习和再领会,提高认识,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分析与持续改进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分析与持续改进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至关重要。
危急值是指在患者的检验结果中发现的可能会危及生命或健康的异常数值。
及时、准确的危急值报告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迅速采取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对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的评估分析和持续改进进行探讨。
一、危急值报告的评估与分析1. 数据收集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的有效评估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对医务人员的影响等方面。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也可以通过手工记录的方式进行。
2. 定量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得到危急值报告的相关统计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危急值报告的比例、平均报告时间、误报率、漏报率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医院的危急值报告系统的运行情况。
3. 质量评估除了定量指标的分析外,还需要进行质量评估。
质量评估主要从技术操作、报告内容准确性、报告传递方式等方面进行。
可以通过医学检验质控指标标准来评估危急值报告的质量。
二、持续改进的方法与措施1. 系统优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危急值报告管理系统,包括规范操作流程、设定报告优先级、建立报告审批机制等。
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如引入自动化仪器和信息传输系统。
2. 培训与教育针对医务人员,开展危急值报告的培训与教育,包括危急值报告的认知、操作规范、报告传递技巧等。
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技术水平,减少误报和漏报。
3. 团队合作建立协作机制,促进医学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医学检验科应与临床科室相互沟通,共同制定危急值报告的标准和流程,以便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4. 持续监测建立定期监测和评估机制,检查危急值报告系统的运行情况。
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保证危急值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5. 患者参与引入患者参与机制,鼓励患者了解自己的危急值报告,提高患者的意识和主动性。
危急值管理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背景概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高度重视危急值管理工作,始终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
通过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强化督查与持续改进,以及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学习,确保了危急值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危急值制度管理1. 制度修订与完善: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多次组织修订和完善了我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修订后的制度明确了危急值的定义、报告流程、信息传递要求等,为临床检验和诊疗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 责任落实: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在危急值报告管理中的职责,确保了危急值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
三、危急值制度督查与持续改进1. 专项检查:通过近一年的反复检查及整改工作,我们对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2. 持续改进: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持续改进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
四、危急值报告与信息传递1. 及时报告: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危急值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临床科室。
2. 信息传递准确: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确保危急值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医务人员培训与学习1. 培训内容:针对危急值报告管理、信息传递、应急处置等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
2. 培训效果:通过培训,医务人员的危急值管理意识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六、总结与展望过去的一年,我院在危急值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加强危急值管理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 持续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根据临床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强化督查与持续改进:定期对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危急值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危急值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
4. 优化信息传递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危急值信息传递渠道,确保危急值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分析与持续改进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分析与持续改进医学检验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策略。
而在医学检验中,有一类特殊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即危急值(Critical Values)。
危急值是指与患者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的、迅速影响临床意义的检验结果。
正确准确地报告和处理危急值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质量至关重要。
1. 危急值的定义和意义危急值是指超出正常参考范围的检验结果,具有临床重要性并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的结果。
危急值通常包括但不限于重要器官功能(如心脏、肝脏、肾脏等)的异常指标或严重感染标志物的异常升高。
正确、及时地报告危急值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迅速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避免患者出现不可逆的后果。
2. 危急值报告的评估分析为了确保危急值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流程和质控措施。
首先,需要定义危急值的范围和标准,根据相关的疾病指南和专家共识,明确何种检验结果被归为危急值。
其次,建立起报告危急值的机制和流程,明确报告人员、报告方式和报告时间等细节。
同时,要保证报告人员具备专业的背景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危急值情况。
最后,建立反馈机制和监督体系,对危急值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3. 持续改进的措施为了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持续改进的措施。
首先,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危急值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其次,建立危急值的电子化报告系统,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设立危急值的质控小组,定期进行危急值报告的审核和评估。
最后,开展危急值报告的回顾性分析和统计,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报告流程。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危急值的管理和评估分析,并不断持续改进报告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危急值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这对于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危急值总结分析、及持续改进
2017年危急值总结分析、及持续改进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 year.March2017年危急值总结分析、及持续改进2017年精神科女病区共接到危急值报告17例,其中检验科报告16例,放射科报告1例。
具体数据如下:总结分析:2017年全年接受的危急值报告主要以检验科报告为主,主要报告白细胞值低于 2.5*109/1及血小板低于50*109/h其次为静脉血糖危急值高于22mmol/b其中有一例放射科危急值为脑出血。
存在问题:全科人员对危急值定义及报告处理流程了解不详,知晓率不高,对常见危急值的熟知了解不详,医生对危急值处理流程不够熟练,重视度不够。
整改措施:医院下发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等相关文件,技术委员会对常见危急值给予规定,并下发文件,全科医务人员,每季度组织学习,加强对危急值的报告、处理流程进行培训。
职能部门定期检查。
持续改进:经过危急值培训,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报告流程及处理流程知晓率100%,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及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登记,详细记录接收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危急值项H及结果、处理结果等,如为护士接到的电话,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师,主管医师不在时通知值班医师,及时处理,如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及时复查,如相符则及时处理,并6小时内记录处理相关病程记录,必要时上报科室主任及上级医师。
全年危急值均得到妥善及时处理,患者均安全脱离危急值,有部分患者及时转院,如一例脑出血患者,不属于我科治疗疾病,及时转至外院神经内科就诊。
危急值报告以检验科白细胞低占多数,2018年医院技术委员会,将白细胞值危急值改为2.0*109/1后,危急值报告登记较前明显下降。
“危急值”检查总结与改进措施
“危急值”检查总结与改进措施第一篇:“危急值”检查总结与改进措施“危急值”检查总结与改进措施我院自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以来,在不断实践中被我科医护人员知晓并自觉执行,现就我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如下并提出改进措施:危急值报告制度极大地降低了临床风险、保障了我院医疗安全。
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我科未发生因未报告危急值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
在工作中能检测到危急值并处理得当,既避免了一些凶险现象的发生,又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
修改了一些危急值项目和数量,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应该结合临床实际,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密切联系临床与医技科室,从实际出发服务于临床,最终服务于患者。
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情况,通过与各相关科室医生及医技人员进行多次座谈和沟通,使危急报告制度更加实用和有效,也得到了临床医生护士的认可。
加强临床与医技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顺畅是危急值报告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目前医技科室与临床在危急值的报告方面的沟通非常顺畅,我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得到了医技科室的肯定和积极配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与医技科室定期沟通、协商,多听取医技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在危急值报告项目、数值等方面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期满足临床的要求,同时有少部医护人员重视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全科医护人员加强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学习,重点在加强流程、项目范围的学习。
第二篇:危急值每月总结及改进意见每月危急值总结、改进意见一、成立科室危急值管理小组,制定专人负责科室危急值登记管理工作,管理小组在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管理下进行工作。
专项负责人:职责:督促、检查科室危急值登记并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二、每月对科室危急值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如发现已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及时上报医务部,以便规范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三、接受医院医务部、护理部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工作的执行情况,重点追踪和了解危重患者救治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危急值报告质量持续改进
危急值报告质量持续改进危急值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现的具有重大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异常结果或急需干预的情况,医疗机构需要及时报告和处理。
危急值的准确、及时报告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危急值报告质量的持续改进是医疗机构不可忽视的重大任务。
1.准确性:危急值报告必须准确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既不能漏报,也不能误报。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危急值的识别和判断能力,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报告错误。
2.及时性:危急值报告必须及时传达给医疗团队,以便能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优化信息传递系统,缩短报告的传达时间,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及时性。
3.完整性:危急值报告应提供全面的患者信息,包括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便医疗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做出正确的干预决策。
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4.可追溯性:危急值报告必须有明确的追溯路径,可以追溯到具体的报告人和接收人,以便能够及时查找和解决问题。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工作的责任和流程。
为实现以上目标,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加强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危急值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危急值的定义、识别标准、报告流程等内容,并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医疗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优化信息系统: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优化信息系统,提高危急值报告的传递效率和准确性。
可以引入电子报告系统,实现报告的自动化传递和接收,并通过数据接口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对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建立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工作的责任和流程。
制度可以包括危急值的定义、识别标准、报告流程、追溯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危急值报告的质量。
4.强化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可以加强对危急值报告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对报告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识别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案例分析
危急值相关病程记录规范书写持续改进案例分析问题聚焦患者男,56岁。
2011年11月12日2PM因突发头晕恶心面色苍白视物旋转无法站立2小时急症入某医院急诊内科病房。
病史:“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达200/160,自服降糖药维持在140/100左右,近一周未服用降糖药;糖尿病史2年,自行注射胰岛素,餐前血糖5.4,近3天未测”。
辅助检查:血压150/110,血糖9.4,余正常。
初步诊断:头晕待查,Ⅱ型糖尿病,高血压Ⅰ级诊疗计划:监测血压血糖Bid,完善颅脑MRI等。
次日1pm,患者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上肢肌力4级,下肢2级,左侧正常,巴氏征(+),左侧鼻唇沟变浅,血压170/120。
诊断“脑梗死”,急转神经内科。
转入后颅脑MRI 显示为脑干梗死,给予降压脱水脑保护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措施,但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入ICU抢救一月后因经济困难自行出院。
医疗事故鉴定意见:违反危急值报告处置制度,延误对超急性脑梗的溶栓处理:入院次日上午9am颅脑MRI发现脑干延髓急性脑梗塞,至1pm患者出现单侧肢体活动受限,病程记录中未记录危急值报告、查看患者、知情告知及处置情况,错失最佳治疗时间;病人管理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未尽应尽的谨慎注意观察义务。
口服降压药无法控制仍维持高血压状态下,未积极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致新的桥脑梗塞灶形成。
由此看来,临床工作中危急值报告、查看患者、知情告知及处置情况在病程记录中及时记录至关重要,加强危急值管理工作中规范危急值相关病程记录书写迫在眉睫。
现状与原因“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我院自2011年12月7日制定并开始实施《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不断评估、修改及完善信息网络系统,逐渐强化危急值项目管理,努力以及时处置、有效沟通及高效服务为管理目标,不断促进我院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分析与持续改进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分析与持续改进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治疗的决策往往基于医学检验结果。
为了确保及时、有效地传递检验结果,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的评估分析和持续改进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检验危急值报告的现状评估在评估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评估危急值的定义标准。
不同的医学实验室、医院甚至国家在危急值的定义上可能存在差异,这对于医务人员及时处置给予合适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对于危急值的定义标准应该进行统一,并确保与最新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指南保持一致。
其次,需要评估危急值的报告及时性。
检验结果通常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最终送达到临床医生手中,如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数据录入、结果确认等。
这些环节中的延误可能导致危急值的失去及时处理的机会。
因此,可以通过流程优化、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等手段来缩短危急值报告的发送时间。
另外,还需要评估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报告的接受和处理情况。
医务人员在接收危急值报告后,需要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处理患者的病情。
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医务人员可能因为工作负荷大、信息量大等原因而无法及时处理危急值报告。
因此,可以考虑建立提醒系统、专门的危急值处理流程等来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报告的关注度和处理效率。
2.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改进解决方案基于对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现状的评估,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案来改进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首先,建立统一的危急值定义标准。
各个医学实验室、医院应该参考国家和国际医学协会的指南,统一危急值的定义和范围。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定义标准的不一致而导致的医学检验结果误差,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
其次,推行自动化系统。
通过将医学检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自动化,可以大大减少人为因素对危急值报告的延迟影响。
危急值管理分析报告
危急值管理分析报告2024年(7-12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加强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临床医师针对危急值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及记录,并持续改进,特对2024年下半年危急值管理情况做综合的评价分析。
一、2024年下半年共报告危急值7人次,涉及2个科室。
科室内科外科例数61二、出现问题数据汇总情况2024年下半年针对全院临床科室及临床检验科进行危急值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出现问题主要有:1.部分临床科室对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的处理流程提问情况,有2个科室(内科、外科)回答不全面。
2.危急值管理不规范,如漏登危急值、缺少《危急值管理制度及流程》等。
3.危急值管理登记本登记不规范:如处理措施过于简单,只是简单注明报告某某医师或值班医师,无处理医师签名等,以上科室均存在此类问题。
4.临床医师接收危急值及处理措施在病程记录中无体现:以上科室均存在此类问题,经整改学习,现在均不存在以上问题。
5.临床医师对危急值出现及处理措施在病程记录中分析不到位。
三、原因分析1.针对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的处理流程提问回答不全面的情况,部分临床科室需进一步加强危急值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并严格按相应流程操作。
2.危急值登记管理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有:(1)部分科室对危急值管理管理制度重视不够;(2)信息化建设落后,无危急值信息化管理平台。
临床质控医师若要进行实施监管,只有通过接听临床检验科电话通知,而临床工作繁忙,不能保证所有接听人员均报告责任医师,并进行规范记录;(3)对危急值登记规范不够重视,存在缺项、漏项,如医师签名,处理措施不详等。
4.缺少危急值相关病程或病程简略、分析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于(1)部分科室对我院危急值管理与报告制度流程不够熟悉,部分医务人员不知晓危急值接收、通知值班医师或责任医师,处理情况需由处理医师在接临床检验科通知后在病程中详细记录。
(2)临床工作繁忙,重行动,轻记录,临床医师针对危急值进行了处理,但未及时记录;(3)部分科室态度不认真,描述简略或疏于记录病程。
危急值报告质量持续改进
危急值报告质量持续改进PDCA一、检查问题:“危急值”(Critical Values)就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从其定义即可瞧出危急值的重要性。
我院 2016年9月20日制定《云安区人民医院“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并从10月份开始认真执行危急值的登记及处置管理,逐渐严格要求,已取得初步成效,由开始零星登记,到有较多的漏登记、未处理,再到仅部分的遗漏。
2016年11月与12月医务科进行二次督查时仍有部分科室有漏报告、漏登记、未处理、无记录、登记不规范等情况。
二、成立专项小组:针对上述问题,医务科决定成立一个专项小组对进行调查分析,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危急值漏登、未处理的现象存在,促使危急值的登记、处理质量持续改进。
三、PDCA过程(一)、制定时间表 2017年1月5日召开专项小组会议,并制定计划如下:时间表内容时间备注专项小组会议 2017年1月5日(下午)现场调查2017年1月6、9、10日制定新的调查表2017年1月10日自查自检2017年1月10日至2月10日效果检查2017年2月13日总结会议2017年2月16日(下午)(二)、现场调查通过1月6、9、10日多个临床科室现场调查后发现,仍有相当数量的医师弄不清危急值的定义,并在少数临床科室发现仍有少部分的医师不能认真执行危急值的登记与及时处理;而医技科室的医生对危急值不重视,存在漏报告、迟报告。
上述可能造成对患者潜在的伤害并可能诱发医患纠纷。
现场检查结果如下:类型分布情况科室分布情况(三)、原因分析通过与相关的医师沟通并汇总分析原因如下:1、医务科层面的问题:医务科虽然以现场督查过2次,但每次查过后没有对当事人正式提出警告或处罚,也未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仅口头要求科室整改。
危急值持续改进成效分析
xxxx年上半年
危急值制度执行成效分析
为了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与步骤,确保患者安全,加强对“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监督与改进。
具体成效如下:
一、加强了与临床的沟通增强了检验人员的责任心
当危急值出现时,检验人员会按制度认真分析检验结果,并及时主动与临床联系,加强了检验工作人员的主动性、责任心,密切了和临床的关系,减少了矛盾,更重要的是,由于我们和临床的及时沟通使一些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二、提高了检验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当危急值检验结果出来后,我们要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要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全面提高我们的检验诊断水平,参与临床诊治的意识,也间接提高了我们检验人员在临床医务人员心中的地位,增加了临床对我们的理解和信任。
三、危急值的出现说明患者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制定制度后能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挽救患者生命,使病情得到改善,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经过对各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检查、整改、再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理流程”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还存在不足的情况,如:登记本有漏项,病程记录偶有漏处置记录等,有待于进一步维持与提
高。
在下半年将存在问题及不足的地方要重点进行改进,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达到危急值持续改进的目的。
xx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3年07月25日。
危急值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
危急值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改进危急值存在的问题的措施一、危急值背景与存在的问题危急值作为医疗领域中重要的指标之一,用于提示和通知医生及时采取行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危急值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1.1 危急值定义不明确目前各个医疗机构对于危急值的定义和范围并无统一标准,导致不同医院之间的判断和处理可能存在差异。
1.2 信息传递不及时在传统的危急值通报方式下,由人工操作进行沟通可能会出现拖延或遗漏等情况。
这可能导致医生未能及时获取有关患者状况或需要采取紧急行动。
1.3 责任追溯不清晰在某些情况下,涉及到多个科室的患者情况复杂,但由于责任追溯机制欠缺,没有明确责任归属,导致处理问题时存在困难。
二、改进措施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高危急值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以下是一些改进措施建议:2.1 统一危急值定义和范围各医疗机构应制定统一的危急值定义和范围标准,明确哪些数值或指标属于危急值,并与临床实践结合进行修订。
这将有助于减少因定义模糊导致的判断差异。
2.2 引入数字化平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采用数字化平台,包括电子病历、医生工作站等方式来实现危急值通报。
通过自动化的系统,在检测到危急值后立即发送通知给相关医生或科室,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3 建立责任追溯机制对于涉及多个科室的患者,需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溯机制。
在每一个环节中明确责任归属,并做好记录。
一旦发生问题,可以根据记录追查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
2.4 实施培训和教育计划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流程的理解和掌握,医疗机构应推行培训和教育计划。
这包括培训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掌握危急值定义和范围、数字化平台操作以及责任追溯机制的使用等。
2.5 定期评估和改进为了持续改进危急值管理的效果,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评估并收集反馈意见。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和流程,并持续改进工作。
三、结论在危急值存在问题的背景下,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能够提高医疗机构对于危急值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危急值持续改进
危急值报告制度管理持续改进我院2013年6月份制定了危机值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流程.在执行了一年时间中,发现还存在危机值管理执行不到位的情况,现召集检验科、影像科、急诊科、临床各科室主任、三级医师以及护士等人员召开会议,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
充分分析导致,并制定目标及执行计划,以严格落实危机值相关管理的规定,保障医疗安全。
讨论内容:危机值管理不到位的原因:1、医务部层面的问题:医务部没有对当事人正式提出警告或处罚,仅要求科室限期整改。
2、科室管理层面的问题:人员紧张(3) 工作量大(2)3、个人自身的问题:临床医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8)4、检验科的问题:电脑速度慢(1) 设备陈旧,处理速度慢(3)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缺少沟通(9)导致有极少数的危急值检验科没有及时告知临床,从而造成遗漏。
原因分析:危急值处置不到位鱼骨图分析:危急值管理不到位原因分析:危急值管理整改的目标和计划目标:制定更加合理优化的检验科危机值管理流程,加强危机值管理的落实,减少检验科室个人问题检验医务科 科室管理 危急值记录 处置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科内转告遗漏态度不认真工作繁忙遗漏 检验科遗漏 质控组未履行职整改不到位 管理松懈未处罚监管力度培训 考核不到位科危机值管理的环节漏洞,漏报率控制在%,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计划:针对前述的三个最主要可控制因素制定:1、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缺少沟通解决办法:每一个月召开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碰头会,就加强危机值管理进行协商,解决落实碰到的困难,作好会议记录2、临床医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医务部组织临床危机值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将危机值管理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严格落实,如果由于未严格按照危机值管理执行而造成医疗纠纷的,严肃处理。
3、流程存在缺陷设计更合理优化的流程,比如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引进电脑强制报告程序,如果检验科危机值发出电脑警示后,科室内电脑不能再进行其他操作,只能处理完危机值后才能进行其它操作。
危急值管理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危急值管理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过去一年,我院在危急值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危急值制度建设1. 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订了危急值报告制度,明确了危急值报告范围、报告流程、报告时限等。
2. 建立危急值清单:根据临床检验、影像学等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涵盖各科室危急值项目的清单,确保危急值信息准确、完整。
二、危急值报告及处置1. 建立危急值报告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危急值报告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报告效率。
2. 强化危急值报告意识: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报告重要性的认识,确保危急值信息及时、准确传递。
3. 优化危急值处置流程:明确各科室、各部门在危急值处置过程中的职责,确保危急值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三、危急值督查与持续改进1. 开展危急值专项检查: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处置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危急值数据分析:对危急值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持续改进危急值管理制度:根据检查结果和数据分析,不断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提高危急值管理水平。
四、危急值管理成果1. 危急值报告及时性明显提高:通过信息化手段,危急值报告及时性达到90%以上。
2. 危急值处置效率明显提升:危急值处置时间缩短至平均30分钟内。
3. 医疗质量得到提高:危急值管理工作的加强,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进一步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提高危急值管理水平。
2. 加强医务人员危急值报告意识,提高危急值报告质量。
3. 深入开展危急值数据分析,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危急值管理工作。
4. 加强与临床科室、检验科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危急值处置效率。
总之,过去一年,我院在危急值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
“危急值”检查总结与改进措施
页眉内容
“危急值”检查总结与改进措施
我院自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以来,在不断实践中被我科医护人员知晓并自觉执行,现就我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如下并提出改进措施:
危急值报告制度极大地降低了临床风险、保障了我院医疗安全。
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我科未发生因未报告危急值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
在工作中能检测到危急值并处理得当,既避免了一些凶险现象的发生,又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
修改了一些危急值项目和数量,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应该结合临床实际,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密切联系临床与医技科室,从实际出发服务于临床,最终服务于患者。
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情况,通过与各相关科室医生及医技人员进行多次座谈和沟通,使危急报告制度更加实用和有效,也得到了临床医生护士的认可。
加强临床与医技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顺畅是危急值报告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目前医技科室与临床在危急值的报告方面的沟通非常顺畅,我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得到了医技科室的肯定和积极配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与医技科室定期沟通、协商,多听取医技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在危急值报告项目、数值等方面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期满足临床的要求,同时有少部医护人员重视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全科医护人员加强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学习,重点在加强流程、项目范围的学习。
页脚内容1。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改进与效果分析
科 室 危 急 值 的 分 布 发 生 了一 些 变 化 。
3 . 1 . 1 危 急 值 总 数 和 百 分 率 的 变 化 由 于 医 院 的 发 展 , 病 床 总数 增 加 导致 患 者 总 检 测 标 本 数 的大 幅增 加 , 危 急 值 总 数 也 同
高降 幅 5 . 0 9 。见表 3 。
表 3 危 急 值 报 告 制 度 改 进 前 后 各 科 室 危 急 值 的数 量
及 百 分 率 统 计 表
糖 尿 病 和 电解 质 等 项 目百 分 率 不 升 反 降 , 可 能 是 由于 这 些 项 目 的危 急值 受 标 本 采 集 过 程 的 影 响 较 大 。 改 进 前 的 危 急 值 很 多 时候 都 是 由于 标 本 采 集 不 合 格 导 致 的 ] 。临 床 接 到 危 急值 报 告后 , 重 新 抽 血 再 次 复查 很 多情 况 下 不 再 是 危 急 值 。重 新 抽 血 增 加 了患 者 的 痛 苦 , 也加 重了检验科 和临床 的工作量 , 不 合 理
步增 加 。 由 于 国 内 还 没 用 比较 权 威 的 危 急 值 项 目表 可 用 于 所 有实验室 [ 3 , 本 所 根 据 临床 需 要 在 制 度 改 进 时 制 订 了 新 的 危 急
后 比较 , 仅 以原 有 的血 常 规 ( 白细胞 、 红细胞 、 血 小板) 、 电 解 质 ( 钾、 钠、 钙) 、 血气分析( 氧分 压 、 二氧化碳 分压 、 p H) 、 葡 萄 糖 为 例 进 行 比较 。 比较 的 项 目危 急 值 总 数 由 4 5 4上 升 至 1 1 9 0 。血 气 分 析 和 血 常 规 危 急 值 百 分 率 明显 上 升 , 最高升幅 1 4 . 3 5 ; 葡 萄 糖 和 电解 质 危 急 值 百 分 率 明 显 降 低 , 最高降幅 1 5 . 1 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年上半年
危急值制度执行成效分析
为了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与步骤,确保患者安全,加强对“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监督与改进。
具体成效如下:
一、加强了与临床的沟通增强了检验人员的责任心
当危急值出现时,检验人员会按制度认真分析检验结果,并及时主动与临床联系,加强了检验工作人员的主动性、责任心,密切了和临床的关系,减少了矛盾,更重要的是,由于我们和临床的及时沟通使一些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二、提高了检验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当危急值检验结果出来后,我们要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要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全面提高我们的检验诊断水平,参与临床诊治的意识,也间接提高了我们检验人员在临床医务人员心中的地位,增加了临床对我们的理解和信任。
三、危急值的出现说明患者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制定制度后能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挽救患者生命,使病情得到改善,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经过对各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检查、整改、再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理流程”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还存在不足的情况,如:登记本有漏项,病程记录偶有漏处置记录等,有待于进一步维持与提
高。
在下半年将存在问题及不足的地方要重点进行改进,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达到危急值持续改进的目的。
xx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3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