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 型题1e。答案分析∶对于运动关节类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E。

答案分析∶对于运动关节类手法来说,其要求应概括为“稳、准、巧、快”四字。

即手法操作要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选择手法要有针对性,定位要准;手法施术时要用巧力,以柔克刚,以巧制胜,不可使用蛮力;手法操作时,用力要疾发疾收,用所谓的“短劲”、“寸劲”,发力不可过长,发力时间不可过久。

2、B。

答案分析∶凡手法动作单一,仅为一种运动形式,且临床起基础治疗作用或主要治疗作用,应用频度又较高的一类手法,称为基本手法。

3、D。

答案分析∶gun法无论所取治疗部位肌肉丰厚或薄弱均可,多用于项、背、腰臀及四肢部。

4、C。

答案分析∶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拍法三者相同的操作要领是前臂主动摆动。

5、B。

答案分析∶推法的通经活脉,荡涤积滞的作用较强。

6、E。

答案分析∶捻法动作小,运用的主要是拇、食指的力量及灵活性,理筋通络的作用显著,主要适用于四肢小关节。

7、A。

答案分析∶点法准确取穴后,要由轻而重,平稳持续地施力,使刺激充分达到机体组织深部,从而获得手法治疗所特有的“得气”效果。

结束时要逐渐减力,其总的施力过程为轻→重→轻。

8、A。

答案分析∶搓法搓动的速度宜稍快,而从上向下移动速度宜慢。

9、C。

答案分析∶拇指与其余手指的罗纹面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称为拿法。

10、C。

答案分析∶答案分析∶使关节或半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称摇法。

11、C。

答案分析∶扩胸牵引扳法:受术者坐位,两手十指交叉扣住并抱于枕后部,术者立于其后方。

以一侧膝部抵住其背部胸椎病变处,两手分别握扶住两肘部。

先嘱其做前俯后仰运动,并配合深呼吸。

即前俯时呼气,后仰时吸气。

12、E。

用中指指端,或食、中指屈曲的指间关节,作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法,称捣法。

13、A。

答案分析∶清肺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

14、D。

答案分析∶运法是小儿推拿手法中最轻的一种,常用于点状穴、面状穴、线状穴等小儿头面及手部特定穴的操作。

(二)B型题
15、E。

答案分析∶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是一指禅推法。

16、A。

答案分析∶gun法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是gun法。

17、A。

答案分析∶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18、B。

答案分析∶一指禅偏峰推法,是以拇指偏峰部着力。

19、C。

答案分析∶一指禅屈指推法,又称跪推法,将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以罗纹面压在食指的第二节指背上,余指握拳,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或背侧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其运动过程同一指禅推法。

20、E。

答案分析∶gun法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使手背偏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的滚动。

21、B。

答案分析∶大鱼际揉法的操作频率都是每分钟120-160次。

22、B。

答案分析∶一指禅推法的操作频率都是每分钟120-160次。

23、B。

答案分析∶gun法的操作频率都是每分钟120-160次。

24、E。

答案分析∶拍法依据拍打传力递能,可作用到机体组织深部,不但能疏散肌表经脉阻塞之病气,更能宣泻五脏六腑郁闭之邪气。

25、A。

答案分析∶摩法是最古老的推拿手法,消郁散结的作用较好。

26、C。

答案分析∶抹法属于易学难精之法,临床擅用者一般多取其镇静安神的作用之长。

27、B。

答案分析∶抖法具有疏松肌筋的作用。

28、D。

答案分析∶摇法具有滑利关节、强肌舒筋和一定的分解粘连的作用。

29、D。

答案分析∶指击法如以指尖操作,力浅而急,主要适用于头部。

30、A。

答案分析∶拳击法力沉而实,适于背部、腰部、肩部及四肢部。

31、B。

答案分析∶掌击法透力较强,适于肩胛骨内侧缘,臀部的环跳穴处。

32、C。

答案分析∶侧击法力较舒缓,适于肩井部、脊柱两侧及下肢后侧部。

33、E。

答案分析∶棒击法刚劲有力,适用于背部、下肢后侧和小腿外侧部。

34、B。

答案分析∶颈椎肘托拔伸法时,受术者宜采用坐位。

35、A。

答案分析∶髋关节拔伸法时,受术者宜采用仰卧位。

36、C。

答案分析∶膝关节屈膝扳法时,受术者宜采用俯卧位。

37、B。

答案分析∶腰椎旋转复位法时,受术者宜采用坐位。

38、D。

答案分析∶腰部斜扳法时,受术者宜采用侧卧位。

(三)X型题
39、A、B、C、D、E。

答案分析∶推拿施术时一般多以手,也可因需要而用除手以外的腕、臂、肘、膝、足等部位进行操作,甚至借助一定的工具,延伸手的功能进行操作,
40、A、C、D。

答案分析∶以手法治疗疾病,其疗效的判定,在诊断、取穴及施治部位无误的情况下,关键取决于手法操作的准确性、应用熟练程度和功力的深浅。

41、A、B、C、D、E。

答案分析∶一指禅推法的操作要求是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42、B、C、E。

答案分析∶摇转的幅度应控制在人体生理活动范围内,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由于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度不同,故各关节的摇转幅度亦不同。

摇转的速度宜慢,尤其是在开始操作时更宜缓慢,可随摇转次数的增加及受术者的逐渐适应适当增快速度。

摇动时施力要协调、稳定,除被摇的关节、肢体运动外,其他部位应尽量保持稳定。

43、A、C、E。

答案分析∶扳法操作时宜分阶段进行。

第一步是做关节小范围的活动或摇动,使其放松、松弛,第二步先将关节极度地伸展或屈曲、旋转,使其达到明显的阻力位,略停片刻后,再实施第三步扳法。

二、填空题
1、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2、机巧手法
3、全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
4、指拨法,拨络法;
5、托肘摇肩法握腕摇肩法握臂摇肩法绕头摇肩法拉手摇肩法大幅度摇肩法
6、颈部斜扳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环枢关节旋转扳法
7、扩胸牵引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法扳肩式胸椎扳法
8、腰部斜扳法腰部旋转扳法腰部后伸扳法
9,肩关节外展扳法内收扳法旋内扳法上举扳法
10、屈髋屈膝扳法后伸扳法“4”字扳法外展扳法直腿括高法
11、轻快柔和平稳着实竭力攻伐
三、是非判断题
1、错。

答案分析:gun法对体表应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

2、对。

答案分析:擦法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作用,能治疗一切寒证。

3、对。

答案分析:摩动的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压力不宜过轻或过重。

《圣济总录》:“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

4、错。

答案分析:揉法操作时不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5、错。

答案分析:拨动时拇指不能在皮肤表面有磨擦移动,应带动肌纤维或肌腱韧带一起拨动。

6、对。

答案分析:环枢关节旋转扳法:受术者坐于低凳上,颈略屈,术者立于其侧后方。

以一手拇指顶住第二颈椎棘突,另一手扶于对侧头部,肘弯套住其下颏部。

肘臂部协调用力,缓慢地将颈椎向上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同时使颈椎向患侧旋转,当旋转到阻力位时略停,随即以“巧力寸劲”做一突发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而顶住棘突一手的拇指亦同时进行拨动。

7、错。

答案分析:时间久、粘连重的肩关节周围炎在实施扳法时不宜一次性分解粘连,以免关节囊撕裂而加重病情。

8、对。

答案分析:运法是小儿推拿手法中最轻的一种,常用于点状穴、面状穴、线状穴等小儿头面及手部特定穴的操作。

四、问答题
1、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

余指屈曲的角度则依次减小,如此则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使之形成滚动的接触面。

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使手背偏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的滚动。

滚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2、按法常用于腰背筋膜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疼痛性疾患以及风寒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偏瘫等多种病症。

按法具有刺激强而舒适的特点,易于被接受,可补虚泻实。

指按法接触面积小,刺激较强,常在按后施以揉法,有“按一揉三”之说,即重按一下,轻揉三下,形成有规律的按后予揉的连续手法操作,一般多用于面部,亦可用于肢体穴位;掌按法面积较大,沉实有力,舒缓自然,多用于背腰部、下肢后侧、胸部及上肢部。

3、动作要领:受术者俯卧位,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固定其两腋部。

术者以两手握住其两足踝部,两臂伸直,身体后仰,向足端方向缓缓牵引其腰部,牵引的同时可小幅度摇摆其腰部。

待其腰部放松后,两手臂维持一定的牵引力,身体前倾,以准备抖动。

其后随身体起立之势,手臂部瞬间用力,1~3次较大幅度的
抖动,使抖动之力作用于腰部,使其产生较大幅度的浪状运动。

要求及注意事项:(1)抖法要将牵引力同抖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先牵引是第一步,然后是减缓牵引力,再行瞬间的突然较大幅度的抖动,要把握好抖动的时机。

(2)在持续牵引未减力之前不可进行抖动,亦不可在完全撤去牵引的情况下进行抖动。

(3)四肢长骨骨质疏松者禁止牵抖肩、髋关节。

4、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头略前倾或中立位,术者立于其侧后方。

以一手扶按其头顶部。

另一手扶托下颏部,两手协同施力,使其头部向一侧旋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顿片刻,随即以“巧力寸劲”做一突发性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见图8-50。

本法亦可在仰卧位情况下施用,即以一手托于下颌部,另一手置于枕后部,两手协调施力,先缓慢地将颈椎向头端方向牵引,在牵引的基础上将头转向一侧,当遇到阻力时略停片刻,然后如上法进行扳动。

5、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操作时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不可拧转。

捏得太紧,不容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少了则不易提起皮肤,捻动向前时,需作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本法主要沿夹脊“线”状部位,因为能在脊背部治疗疳积等,故称为“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积滞、疳积、厌食、腹泻、呕吐等症有特效。

操作时,可捏三下提拿一下,称之为“捏三提一法”。

本法具有调和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作用。

根据病情需要,在捏脊过程中,可以一一提拿膀胱经的有关腧穴,则可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