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山调查研究报告
贵州省雷山县郎德上寨旅游开发的调查与反思
(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 院 ,北京 海淀区 1 0 0 0 8 1) 摘 要 :本文 以郎德上寨为例 ,在进 行田野调 查的基础上 ,对 郎德上寨的概况 、旅游开发历程 ,以及 以 “ 工分制”
为基础的社 区参与模式作 了基本的介 绍 , 探讨 了 社 区参 与的旅 游模式 为郎德上寨带来的经济效益 , 并且 对郎德上 寨在旅
子连名制 “ 苗名”是他们在传统生活 中最为常用的 护的策划。经过他们与当地人 的共同努力 ,贵州省 人名 符号 。类 似 “ 陈 ”姓 的人 名 称谓 ,只是 当地 人 文化厅根据 《 贵州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的有关规
在外 出登记 ,或进入汉语使用 区时每个人才正式启 定, 在1 9 8 6 年将 郎德上寨列为民族村寨保护重点单 用 的名称 符号 。 位 ,并资助村 民整理村容寨貌 。此后 ,各级政府的 苗 族 的父 子连 名 制不 仅是 一个 人 在其 家庭 和 家 相关部门不仅在经济投入上对郎德上寨给予支持 , 族 的父系血缘亲属 的名称 ,对于当地这样一个过去 还在策划上邀请 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当地的开发进行
一
不大 的半 山坡 上 。在村 寨 的寨脚 ,望丰 河环 村而 过 , 初就已经在此定居。村后有株保寨树 ,树龄有五六
为增添旅游景观而建 的风雨桥典雅地矗立在这条半 百年 ,相传是定居郎德上寨的始祖种植的 ,这与当 弧形的小河上 。 据2 0 1 0 年统计 , 郎德上寨现有村 民 地的苗语父系连名制算法基本吻合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4 — 1 8
作者简介 :吴双 ( 1 9 8 6 一) ,女 ,湖北宜昌人 ,中央民族 大学历史文化学 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南方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印度特罗凯代购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为贵州知名景点,旅游资源富集且品味高,但客源市场较小,如何稳定现有客源并积极开拓新的客源市场市场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旅游客源市场特征,给出客源市场定位开发的建议。
旅游地客源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现状,为旅游地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有效的市场营销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提供了重要依据。
客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竞争愈演愈烈,稳定的客源市场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主体由平寨、也通、也东、羊排、东印、也薅、水寨、乌嘎八个自然村寨组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截止2010年底,西江苗寨共有住户1276户,人口5682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4%。
西江千户苗寨以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为核心旅游资源,丰度及品位非常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主要体现为绚丽的银饰服装、独特的少数民族饮食、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热情奔放的歌舞、神秘而独特的民族节庆、古老的民族风俗等等,构成了西江千户苗寨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5.4?,降水量1400-1500mm,气候温暖,适宜开展旅游活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及贵州省的支持力度以及国内旅游产业的大发展,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到访,当地苗族群众迅速脱贫致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但是,当前民族旅游的主要问题是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管理模式照搬照抄,旅游小商品大同小异,西江千户苗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如何从民族旅游审美疲劳的旅游市场中稳定现有的客源市场,开拓新的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科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雷公山)
关于雷公山植被系统的调研报告摘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雷公山海拔2178.8米,主峰距雷山县城28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生物资源多样性相当丰富。
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优美。
本文通过实地的考察,并且在大量的文献基础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雷公山的植被形同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
关键词:植被,生态系统,雷公山,垂直地带性调研时间:2011年月日—月日调研地点:雷山县雷公山调研人:调研对象:雷公山植被系统调研目的:通过实习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调研形式:参观访问一、雷公山植物地理学实习1.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一方面结合实际,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键,使在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通过实习对雷山的部分地区人文、地貌、环境等进行了解。
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培养对地区地理信息的收集经验。
通过实习锻炼自己的实地考察能力以及对当地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2.雷公山概况: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47792hm2(核心区面积17334hm2,占36.58%),其中:有林地面积42348hm2,灌木林地1746 hm2,活立木蓄积345.5万m3,森林覆盖率达88.75%,是以保护台湾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自然资源(包括水源涵养、旅游),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多样性相当丰富。
雷公山海拔2178.8米,主峰距雷山县城28公里,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优美。
各类生物近2000余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43种,尤其是“活化石”植物-秃杉,是中国特有一类保护树种,且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强的一处,是中亚热带唯一的天然秃杉研究基地。
(整理)447033王维高雷公山地貌及水文实习报告.
雷公山地貌及水文实习报告专业:地理科学班级:21012级本科学生姓名:王维高学号: 2012447033 指导教师:杨廷锋、蒋焕洲、吴显春、李荣彪、王磊。
2013年12 月6 日雷公山地貌及水文野外实习报告1.绪言(前言)1.1实习区域的基本概况(1)、基本情况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1982 年6 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 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地理坐标:东经 108°5′~108°24′;北纬 26°15′~26°32′,面积47300 公顷,森林覆盖率88.76%,是以保护台湾杉为主的珍稀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雷公山是贵州苗岭山脉东段主峰 ,雷公山处于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 ,地质地貌特殊 ,自然生境复杂 ,古老山体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珍贵的生物种群。
而且雷公山地区是贵州苗族聚居地族同胞依托雷公山自然地理环境世代耕耘繁衍 ,并创造和发展了自身独特的文明历史。
(2)、构造与地貌物质基础雷公山地区大地构造属于华南褶皱带 ,处于雪峰山西南段。
从武陵造阶段早期的大洋壳 ,经雪峰至加里东构造阶段 ,逐渐过渡到早古生代末的广西运动发生基褶皱 ,并进入稳定地台阶段 ,相继形成一套盖层。
后经多次构造运动 ,使本区褶皱隆起或整上升 ,屡遭剥蚀 ,缺失地层较多 ,古老基底大面积裸露 ,尤以晚元古地层分布较广。
雷公山地主体处于雷公山复式背斜 ,是地垒式山地,出露雷山地区的晚元古代下江群 ,是一套活动性大陆边缘沉积的浅变质岩系。
晚元古代早期古老的变质岩地层 ,地层倾角一般为 10°~30°,核部有小褶曲。
出露雷山地区的晚元古下江群 ,是一套活动性大陆边缘沉积的浅变质岩系 ,自下而上分为①甲路组 Ptj 出露于迪气背斜核部 ,岩性为灰色、灰绿色千枚状钙质板岩夹大理岩团块 ,出露厚度仅 15m左右。
关于雷山县西江旅游建设调查报告
贵州省情调查报告(关于雷山县西江旅游建设)调查目的和对象:通过对雷山西江千户苗寨进行旅游市场调查和分析,更加了解黔东南的旅游信息,同时为雷山县旅游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对雷山县旅游业和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调查地点:雷山县所属西江千户苗寨调查时间:2010年5月1日—6月1日调查人员:贵州省黔东南电视广播大学2010春工商管理(专)黄云枫所属课程:贵州省情教程1.雷山旅游开发的必要性(1)从整个贵州省来看旅游与扶贫关系,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创办新型旅游城市:(2)贵州省经济状况,和自然资源优势2.旅游扶贫”观念的提出贵州省旅游局杨胜明局长率先在中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她强调旅游不应是一种谋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产业,它应长期而持久地赐富于民。
恰恰因其经济的欠发达,贵州迄今仍保持着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它是一个“活着”的民族遗产宝库,堪称“文化千岛”,其中32%的人口都属于少数民族,仍相对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以及各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是习俗、节日与典礼、传统工艺、音乐、语言与建筑。
贵州以扶贫为目标,利用贵州省自身资源优势,脱贫致富,旅游活动给当地居民带来直接创收,使当地人意识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从意识主动去传承与保护自己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
贵州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来。
3.雷山县目前的旅游发展前景(1)雷山县旅游资源状况雷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凯里、台江、榕江、丹寨四县市相邻。
县城距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42公里,距省城贵阳184公里,距雷公山主峰30公里。
有很高的森林覆盖,有山有水。
(2)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雷山县全县总人口14.5万,其中苗族12.04万人,占总人口的83%,苗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光彩夺目,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这里,有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
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其中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西江,370多个苗族村寨分别分布在雷公山周围,雷山县苗族保存有八大支系,因此使得苗族的习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而且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运动,三次都发生在雷山。
苗绣(苗族服饰艺术调查报告)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苗绣)调查报告雷山县苗族人民世代居住在雷公山区的山箐沟壑之间,辛勤耕耘,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的苗族服饰工艺文化。
从服饰结构和风格来划分,雷山苗族服饰有西江型(长裙)、也蒙型(中裙)、公统型(短裙)、大塘型(超短裙)四种。
西江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各乡镇,周边的凯里市、台江县、剑河县、丹寨县均有分布。
也蒙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达地乡,周边的丹寨县、三都县、榕江县部分村寨均有分布。
公统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望丰乡,周边的凯里市和丹寨县也有分布。
大塘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大塘乡、桃江乡,周边的丹寨县也有分布。
苗族服饰势必伴随着苗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而发展、变迁,尽管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典籍对其服饰的发展变化脉络进行清晰的记录,但从零星的汉文文献中,从现存的雷山苗族服饰形制中,仍可以看到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
据《楚辞〃离骚》载:“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配之陆离。
”表明当时包括苗族先民在内的楚人好服高冠;《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苗族先民“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宋郭虚若《图画见闻志》记载,唐代“东谢”苗族“卉服鸟章”;朱辅《溪蛮丛笑》中说苗族“通以斑细布为之裳”。
“高冠”、“五色服”、“卉服鸟章”、“斑布”既表明古代苗族服饰的风格,也说明苗族先民掌握了制作这些服饰风格的技艺。
足见苗族先民,曾与中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服饰文化。
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苗族服饰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族文化的影响,但仍较好地沿袭了其历史传统风格。
现在雷山苗族服饰,无论是服饰的形制,纹饰的造型、颜色的喜好以及织绣、染色的技术都与历史一脉相承。
具体而言,雷山四个不同类型的服饰都有用银饰装饰而成的“高冠”,特别是西江型、大塘型银冠,特色突出;用各种刺绣、织锦装饰成的“百鸟衣”(也蒙型),鸟纹、蚕龙、蝴蝶妈妈衣袖装饰的“乌贝”衣(西江型)有古代“五色服”、“卉服鸟章”的遗风;蜡染、植物染的花布就是“斑布”传统的延续。
雷山县中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 绪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1.1.1.研究目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雷山县各中学广泛开展已经十分普遍,它不仅对各校学生的健康的生活态度产生深刻影响,而且有对于学生本身的终身体育思想、运动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好处,同时也有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性格发展,还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提高[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特征和本身的健身价值能基本满足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需求;通过学校大力展开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让学生了解到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让他们自觉且乐意接受少数民族文化陶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功效和文化教育价值能得到有效发挥,这不仅能使学校体育变得多姿多彩,打造民族聚居地内校园的体育特色,而且可以直接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运动方式产生影响,引导学生树立阳光体育、健康体育的理念[2]。
本文以雷山县的三所中学为研究对象,对雷山县中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中学生参与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来。
1.1.2研究意义为促进雷山县中学地方特色体育课程的建设以及普及,为雷山县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理论参考。
有利于雷山县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增强学生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雷山县中学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为推动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奠定实践基础[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和提倡日益升温,关于民族体育的研究,源源不断的出现。
有些学者逐渐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初中生的价值,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欣赏和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而且对社会经济价值有较强的认识,很容易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也有利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并且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情况现状,肯定了当下学校体育课程实践内容成人化、项目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亦是如此,应当注重改革,增加学生参与程度[4]。
雷山项目可研报告
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雷山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05 年12 月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雷山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05 年12 月工 程 咨 询 资 格 证 书 : 国 家发 改委 工咨 甲 2032123001 工 程 设 计 证 书 : 建设部工程设计证书甲 180015-SJ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 林业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甲A003号 院 长: 包 拓华 主 管副院 长: 周 光辉 总 工程 师: 熊八、、 智平 主管副总工程 师: 贺 东北 项 目负责 人: 但 新球吴 协保 项 目承担部 门: 资源环境监测处处 长: 喻苏 副 处 长: 孙 继霖项目名称: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雷山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单位法人代表:包拓华项目负责人:但新球吴协保项目审核人:贺东北项目审定人:熊智平项目编制人员:但新球吴协保马立荣喻苏孙继霖李矿明杨宁齐建文童建明梅浩技术顾问:周光辉熊智平贺东北欧明华石培华召E春马彦琳翁家烈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 1 项目名称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雷山旅游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项目建设单位: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性质:股份制民营企业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刘玉彬法人代表职务:执行董事1.1.3 项目主管单位雷山县旅游局1.1.4 项目性质新建1.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本次可研所指的“雷山旅游项目” 是指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与雷山县人民政府签定合同所规定的范围。
包括“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含响水岩景区,下同)”、“苗族博览园旅游度假中心(以下简称苗族博览园)”、“新桥‘超短裙'苗族村”三个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雷山旅游项目)。
其中: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开发(3691.2hm2)、苗族博览园(9.33hm2)、新桥“超短裙”苗族村(11.2hm2),面积总计3711.7hm i。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金叶秃杉所在群落结构调查
度为 0.7,灌木层盖度为 30%,草本层盖度为 20%。 度 80 ~ 100 cm,枯枝落叶层厚度 3 ~ 5 cm,土壤有 通过对样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土壤均属于变质岩 机质含量中等,但石砾含量较高。样地植株种类等基
发育的山地黄壤,从剖面看,土壤发育良好,土层厚 本信息见表 2。 表 2 金叶秃杉样地生境信息表
样 地 地 理 坐 标 为 东 经 108 ° 19 ′ 38.259 ″、 北 纬 26 ° 24 ′ 38.441 ″, 海 拔 为 1 120 m, 坡 向 为 西 北 坡, 土壤类型为黄壤。群落平均高度为 9.7 m,总盖度为 90%,分为乔木、灌木、草本 3 层,其中乔木层郁闭
217
第17卷第20期 Vol.17 No.20
草 本 层 植 物 主 要 包 括 日 本 蛇 根 草(Ophiorrhiza japonica)、 盾 蕨(Lepisorus ovatus)、 鸢 尾(Iris tectorum) 等 19 种, 盖 度 为 80%, 涉 及 16 科, 含 2 个 属 的 科 有 水 龙 骨 科(Polypodiaceae)、 鳞 毛 蕨 科
IPV=RA+RF+RD
(1)
其中 RA = P1 ×100%
P2 RF = S1 ×100%
S2
(2) (3)
RD = A1 ×100% A2
(4)
f = B1 ×100% B2
(5)
(1)式中,IPV 为重要值;RA 为相对密度;RF
为相对显著度;RD 为相对频度。
RA 计算公式如(2)式所示,其中 P1 为某树种所 有株数,株;P2 为样地内所有树种株数之和,株。
金叶秃杉,胸径为 82.8 cm,树高 37.0 m。两株金叶秃 杉具体信息见表 1。
雷山县格头村田野调查报告
文化长廊CulturalCorridor30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雷山县格头村田野调查报告文/舒然 吴慧敏摘要:本文以黔东南雷山县方祥乡格头村的长裙苗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文献资料和走访调研,通过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音乐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对格头村的族群支系的来源、历史文化的发展、民族习俗的传承、民族音乐的研究等进行相关的调查。
关键词:格头村;长裙苗;田野调查雷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自治州,位于黔东南州西南部。
该县是苗族聚居地,当地以长裙苗、中裙苗、短裙苗这三个支系的苗族为主。
在此次田野调查中,笔者来到了雷山县方祥乡的格头村,格头村地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当地面积约2121.36公顷,距雷山县城约40公里,海拔约1015米。
通过对格头村的走访调查,从而对该村寨的族群来源、民族习俗、民族音乐等内容进行记录和调研。
1 族源族系关于格头村长裙苗的由来,据相关历史的传说及文献记载,当地长裙苗祖先原居住在“方九千”,即剑河县太拥乡昂英村和榕江县平阳乡小丹江村一带。
传说在一次打猎中,猎狗紧追着一只羚羊,引得主人翻山越岭,来到了现在的格头村,主人见此处树林茂密,气候宜人,河水里鱼虾成群,草地上羚羊结队,后来长裙苗的祖先就举家搬迁来到这里,并以秃杉的树枝为房梁搭屋居住,繁衍至今。
2 代表节庆——狗节格头村的村民在族系上虽说是长裙苗,但在节庆活动上却与其他地区的长裙苗有所不同。
众人皆知苗族“鼓藏节”是苗族人民为纪念苗族祖先蚩尤所举行的盛大节日。
但在格头村这里的苗民却从不过“鼓藏节”,而是过“狗节”。
对于狗节的由来,还有着一段古老的神话故事,据说从前狗在天宫是掌管人间五谷的神,一次偶然的机会狗看见了百姓食不果腹的现状,因不忍百姓受苦,就将狗尾上的五谷撒落在人间,让百姓得以温饱。
当然这也只是传说,无从考证这到底是真是假。
但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据当地人口述,他们之所以过狗节,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来源于狗,同时也是因为狗的到来,使他们的生活变的富足,后来的苗民们也就逐渐聚集在此繁衍生息,并把狗视为他们的神。
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版
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版引言本报告针对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数据研究报告对关键因素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等进行了分析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
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数据研究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数据研究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 (1)第二节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一、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三、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四、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一、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三、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四、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表 (1)表2: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表4: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3)表5: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4)表6: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表 (7)表12: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统计表 (7)表13: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表 (8)表14: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黔东南雷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黔东南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调查雷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质、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二、雷山概况:雷山县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西宽42.5公里,南北长59公里,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
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降水量1250---1500毫米。
是苗族聚居之地,有苗、汉、水、侗等民族。
雷山县地处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雷山县,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少数民族聚集地,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等,都属于该县管辖。
雷山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并且有中国苗文化地--西江,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国家公园等。
雷山县现有四镇五乡,分别是丹江镇,西江镇,永乐镇,郎德镇,大塘乡,桃江乡,达地乡,望丰乡和方祥乡。
三、雷山地质:实习时间:十一月七号上午雷山概况:雷公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杨子准地台上次级构造江南台隆的西北部,是云贵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境内出露地层古老,地质历史上运动繁多,多次旋回造山运动的结果,形成了雷公山地区的广复式的斜构造地形,地势高耸加上河流切割,海拔在484-2178米之间,相对高1694.8米,境内沟谷幽深且纵横交错,山峦重叠,坡度陡峭,高山幽谷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90.5%,平地很少,土地极为宝贵。
这一地质结构使居住在这个山区的苗族只有选择在斜坡上造房、建寨,留出宝贵的平地和河谷两岸做耕地,最大限度地有效保护和利用土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东部江南台隆主体部分的雪峰迭台拱,地层由下江群浅变质的海相碎屑岩组成。
岩性主要为灰色板岩、粉砂质板岩、夹变余砂岩和变余凝灰岩;下部有千枚状钙质板岩和团块状大理岩;中上部有大量复理石韵律发育良好的凝灰岩。
实习内容:四、地貌:实习时间:十一月六号雷公山岩性主要为灰色板岩、粉砂质板岩、夹变余砂岩和变余凝灰岩;下部有千枚状钙质板岩和团块状大理岩;中上部有大量复理石韵律发育良好的凝灰岩。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多样性调查初报
摘 要 :通 过 调 查研 究, 雷 公 山保 护 区昆 虫有 2 目l4 1 属 16 种 ,其 中 ,鳞 翅 目3 科 3 8 6 种 ,分 别 占总科 、属 、种 的 2 9 科 儿4 8 1 7 l 属4 6
3 2 雷 公 山保 护 区 昆 虫 区系 在世 界 动 物 地 理 区划 中 的 区 系 多样 .
性 和特 点
昆虫 不 仅 给 人 以娱 乐 、 装 饰 和 美 的 享 受 ,也 给 文 学 、 绘
画 、工 艺美 术 等 提供 丰 富 的题 材 。 主 要为 鳞 翅类 、直翅 类 、蜻蜓 雷 公 山保 护 区 昆虫 在 世 界 的 区 属 面 貌 较 为 复 杂 , 有 如 表2 类 、 蝉类 、 甲虫类 等 。如 蝶类 、蟋 蟀 、天 牛 类等 。 共
15 - 10 苔 藓植 物 发育 ,出 现 山顶 苔 藓矮 林 ;海拔 2 0 m 8020m 10 以上 为杜 鹃灌 丛 。 温 暖 的气 候 、 复杂 的 生境 , 为野 生动 物 提 供 了一 个 良好 的 栖 息环 境和 繁 殖 场所 。优越 的 自然 地 理条 件 ,孕育 了丰 富 的生 物
一
,
对科 学 评价 自然 保 护 区森 林 生态 系 统保 护 成效 有 重要 意义 。
1自然 概况
雷 公 山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 公 山 保 护 区 ) 位 于 贵 州 省 东 雷
南 部 ,地 跨 雷 山 、 台江 、剑 河 、榕 江 四县 ,总 面 积 4 3 0 m 。 7 0 h 地 理 坐 标 : 东 经 1 8 0 一 8 2 , 北 纬 2 。 l 一 。 5 0 1 。 4 0 6 5 2 。3 。最 高海 拔2 7 . m 最 低海 拔 6 0 , 相对 高差 达 10 m 6 2 188, 5m 50 以上 ,正处 在 长江 水 系和 珠 江水 系 极 为 明显 的分 水岭 高地 ,是 一 个 典型 的 山地 环 境 。气 候属 中 亚热 带 季风 山地湿 润气 候 区 ,一 年 中,1 月均 温 山麓 4 6 , 山腰 1 3 , 山顶 一 . ℃ ;7 均 温 山 —℃ .℃ 08 月
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
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xx县位于贵州省xx州西南部,距州府凯里42公里。
拥有4a景区一处,国家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处,主要有西江景区、雷公山景区、郎德景区等景点景区;有国内旅游社1家,四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3家,正在申报三星酒店2家,申报2星级酒店1家,农家乐 415家。
共有床位4940个,餐位14440个,其中,酒店床位1528个,餐位4930个,农家乐床位3510个,餐位9517个。
xx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苗族聚居区,是几乎没有工业支撑的国家级贫困县。
在乡村贫困面大、可进入性条件差、政府投入能力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当地政府极为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20xx年,xx县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在全县旅游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富民兴雷”为目标,根据“一业带三产”(旅游业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战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xx县的支柱产业。
20xx年,贵州省在xx县西江成功举办了“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更加快了雷山旅游“二次开发”的进程。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雷山已成为了世界旅游目的地。
20xx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75.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6亿元。
1、加强政府对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一是xx县旅游办改名为xx县旅游产业发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增强了旅游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二是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指导小组,乡镇也分别成立协调小组,从县到乡镇都有专人负责旅游工作;三是在西江、郎德、南猛、脚猛、猫猫河成立旅游管理协会。
此外,还设立了西江景区管理局和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景区管理局主要负责景区日常行政管理,西江旅游公司负责景区经营性活动。
2、建立旅游发展扶持与激励机制政府将旅游发展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建立奖励制度。
政府拿出资金对乡村旅游贡献单位、村民、旅行社等进行奖励;高标准对农家乐进行规划设计,拨付扶持资金,进行农家乐改造;将乡村旅游工作纳入重点旅游乡镇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对雷山县旅游客源市场基本情况的调查,其具有以下特征:
①文务员与企业事业单位员工占有较大比例。
④中青年人在整个市场中占有较大比重而老年人市场偏低。
⑤中收入旅游者出游率高,较高收入人群出游率低。
调查指导教师:龚 锐、周 俊、游为民、余 骥、高 冰、金 燕、范丽娜、谢 芳、汤波艳、靳慧娟、何小怡、薛玉梅、吴 伟、王婵娟
分析指导教师:余骥、靳慧娟
后勤保障教师:王进、李雪如
发放问卷数量:207份
回收问卷数量:207份
有效问卷数量:205份
无效问卷数量:2份
郎德上寨的旅游最初是由农民自发形成的,目前是由农民自主经营,“政府引导,村民自发参与”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以民族文化观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村寨,以民族表演为主打产品来吸引游客,现在郎德采用的是全村民有利的“公分制”,公分的档次由表演的难易程度来决定,例如,上刀山下火海可得最高分,而观看表演的老人和小孩也可得最低公分,当地居民对这种模式很满意,而旅游收入在他们的总收入中占1/3。
1.2.1.2 自然资源
雷公山,苗岭之巅,主峰海拔2178.8米,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总面积71万亩,其中雷山县辖区为7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4.23%,占雷山县总面积的29.08%。雷公山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森林覆盖率高达90.7%以上,在已知的1780多种植物中,被列为国家濒危、珍惜植物的有20种,500多种属于药用植物,是我国中亚热带一个极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3.1.2存在的弊端
第一、民族文化传承受到威胁
第二、游客体验性降低
游客最喜欢的节目分析
体验性分析
卫生饮食满意度较低,购物市场基本空缺
3.1.3比较性分析
第一、以湖南凤凰为例
第二、以贵阳市花溪区的镇山村为例
3.1.4 建议
3.雷山县旅游产品具体分析
以下以雷山县最具代表性的郎德上寨、西江和雷公山等相对成熟的旅游景区对雷山县旅游产品进行分析。
3.1郎德上寨
郎德上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有雷山县旅游扶贫示范村寨,如何做好旅游,对整个雷山县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1.1经营现状
1.2.2雷山县发展乡村旅游取得的成就
雷山县在围绕旅游,调整农业、发展工业、繁荣文化、完善交通、保护生态、建设城镇、提高素质,以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巴拉河沿岸民族村寨,县城旅游服务中心为重点,抓住州委,州政府打造“雷公山苗族文化原生态旅游经济圈”的机遇,创新旅游体制机制,狠抓工作措施落实,使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2年至2006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从5.07万人次、476.7万元上升到22.1万人次,4153.5万元,分别年均增长44.5%和71.8%。2007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159万元,同比增长306%,722%,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交通运输、通信、餐饮服务、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
3.2.2加强西江千户苗寨民族生活体验类节目
3.2.3 着力打造特色旅游购物品
3.2.4注重品牌效应
经以上分析得出,把博物馆最为西江的旅游品牌效应来推广,应该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除了做好以上主推特色旅游产品之外,西江千户苗寨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细节问题。
标识系统不完善
1.2雷山县目前的旅游发展前景
1.2.1雷山县旅游资源状况
雷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凯里、台江、榕江、丹寨四县市相邻。县城距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42公里,距省城贵阳184公里,距雷公山主峰30公里。
1.2.1.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雷山县全县总人口14.5万,其中苗族12.04万人,占总人口的83%,苗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光彩夺目,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这里,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郎德上寨,有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其中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西江,370多个苗族村寨分别分布在雷公山周围,雷山县苗族保存有八大支系,因此使得苗族的习俗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而且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运动,三次都发生在雷山。
调 查 地 点:雷山县所属郎德上寨、西江千户苗寨、雷公山、丹江镇
调 查 时 间:2007年11月9日—11月11日
调 查 人 员:贵州民族学院旅游学院2004级全体同学(共69名同学)
所 属 课 程:旅游市场营销学
课 程 教 师:余 骥
调查方案设计:游为民、余 骥
非民族建筑的外观与整个民族建筑氛围不协调
空中污染和电力系统冲击视觉效果
餐饮经营个体的饮食卫生意识不够
如果处理好以上问题,西江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指日可待。
3.3雷公山
作为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雷公山,它的价值与资源是不容置疑的,正如上文所述,它也是体现雷山县自然旅游资源优势的招牌,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所知,游客到了雷公山后,发现体验性不强,趣味性不高,不可否认雷公山属于自然保护区,对它的开发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我们还是有具体的改进措施来做好雷公山的旅游市场。
雷山县旅游市场调查报告(摘要)
阅读次数:2450
发布日期:2007-12-12
文章内容:
调 查 目 的:通过对雷山县郎德上寨、西江千户苗寨及雷公山进行旅游市场调查和分析,旨在更好的锻炼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为雷山县旅游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对雷山县旅游业和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本次的雷公山之行的调查中,收集到部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其中较值得关注的是雷公山的旅游趣味性低。针对雷公山旅游趣味性低,有如下具体措施。
4. 雷山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4.1组合营业推广
4.2 旅游促销组合策略
4.3 投放市场消息反馈
5.结论
发展雷山乡村旅游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雷山县乡村及村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农村与城市的和谐。
1.雷山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1从整个贵州省来看旅游与扶贫关系:
1.1.1贵州省经济状况
1.1.2“旅游扶贫”观念的提出
贵州省旅游局杨胜明局长率先在中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她强调旅游不应是一种谋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产业,它应长期而持久地赐富于民。恰恰因其经济的欠发达,贵州迄今仍保持着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它是一个“活着”的民族遗产宝库,堪称“文化千岛”,其中32%的人口都属于少数民族,仍相对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以及各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是习俗、节日与典礼、传统工艺、音乐、语言与建筑。贵州以扶贫为目标,利用贵州省自身资源优势,脱贫致富,旅游活动给当地居民带来直接创收,使当地人意识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从意识主动去传承与保护自己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贵州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来。
就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产品而言,虽已得到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质量,但应提炼出它们的最大特色作为卖点。结合我们的调查问卷的Q7问题“雷山县哪个景点给您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其中,在八个景点中,西江千户苗寨位居首位。不难看出,西江千户苗寨在雷山县诸多景点中是一个值得着力打造的旅游产品。然而,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游客到了这里,只能用眼睛远远的观望一下千户苗寨那些由庞大的吊脚楼建筑群和作为背景的雷公山组成的风景,而不能进入到当地生活的体验之中。然而,当游客的那些审美欣赏消失以后,剩下的就只是平淡了,只有进入到日常生活的层面,这才是真实的西江,才能把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培训学校
第二、提高表演质量
第三、加强邻村合作
3.2 西江千户苗寨
3.2.1西江千户苗寨概述
西江距雷山县城37公里,距凯里39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千户苗寨。农耕文化色彩典型,民族风情特色浓郁,自然环境优越,现有1258户,5600多人,99%是苗族。素有“千户苗寨”,“歌舞之乡”、“民族建筑之魂宝”、“节日之乡”、“银饰服饰之乡”的美誉。1998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历史文化村镇,2000年被列为古镇名寨,2005年,建立了“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到目前为止,西江共计接待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20多万人次。
2. 雷山县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2.1 雷山县游客结构多变量分析
以下雷山县旅游者统计资料分析的数据基于2007年11月上旬雷山苗年节,贵州民族学院旅游学院2004级全体同学在西江、雷公山、郎德上寨所做的游客随机调查结果。以下分析从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收入、客源地五个变量进行分析。
⑥距离衰减因素也是影响客源市场的一个方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雷山县以苗族为主的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富有极深远的文化内涵,是苗族的民族文化中心,随着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有一种内心深处回归自然,留恋乡村泥土的本能,更愿意到乡土气息浓厚的乡野中放松,而文化程度高的旅游消费群体,对以民族村寨为特色的文化现象、以村寨为依托的农耕文化兴趣浓厚。雷山县旅游资源恰好适合了现代社会生活的旅游发展需求,给做好雷山县旅游业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条件,而且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学生群体的增加不仅仅说明了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更说明了雷山县的旅游资源以另一种功能在吸引年轻学者,而高收入人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