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疾病及防治

合集下载

黄鳝病害防治方法

黄鳝病害防治方法

黄鳝病害防治方法
黄鳝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黄鳝养殖业。

该病会导致鳝鱼出现皮肤溃烂、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黄鳝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 1. 饲养管理:保持养殖场环境的清洁卫生,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定期更换水源,提高水质的清洁度,加强鳝鱼的营养管理,提高鳝鱼的抗病能力。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黄鳝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养殖者可以选择使用市场上销售的防疫疫苗,对鳝鱼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其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 清洁消毒: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清洁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和细菌,减少疫病的传播。

养殖者可以选择使用市场上销售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消毒。

4. 疾病监测:饲养者应定期检测鳝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要对病死的鳝鱼进行尸体处理,避免病菌的扩散。

总之,黄鳝病的防治需要养殖者定期检测和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鳝鱼的营养免疫能力,定期消毒清洁养殖场,及时发现和处理病鱼,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 1 -。

黄鳝四种疾病的防治

黄鳝四种疾病的防治

黄鳝四种疾病的防治
黄鳝打印病该病多发于夏秋两季,发病原因与鳝体损伤有关。

防治:1.发病季节,每周用生石灰7ppm(即1立方米水体中放7克生石灰)全池泼洒。

2.用0.15ppm呋喃唑酮遍洒全池。

黄鳝腐皮病又叫擦皮瘟。

主要表现为行动无力,全天头都伸出水面,鳝体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并出现许多圆形大小不等的红斑,重者表皮腐烂。

防治:1.彻底清塘消毒,在捕捉时保护鳝体,勿使受伤。

2.鳝种放养前,先用5~10ppm的漂白粉浸洗半小时再放养。

3.治疗:可采取改变水质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先放完水,清除塘泥,再取沙壤土铺底,注入新水,放鳝入水池。

黄鳝水霉病又叫肤霉病。

是由于黄鳝相互咬伤或敌害生物的侵袭而造成伤口被水霉菌感染所致。

防治:1.放养鳝种前,应先用15~20ppm的生石灰水消毒,鳝体用孔雀石绿1克,加水150公斤,浸洗15分钟。

2.每立方米水体用小苏打和食盐各400克,兑水全池泼洒。

3.可用5%碘酒涂抹患处。

黄鳝肠炎病病因是由于黄鳝多吃了变质的饵料或过分饥饿等引发的。

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体色变青乌,肛门红肿突起,轻压腹部,肛门可流出黄色或红色黏液。

防治:1.可用1.5ppm的漂白粉泼洒全池。

2.用生石灰
水溶液泼洒全池。

3.治疗可用0.5公斤蒜头拌饵投喂(可治疗50公斤病鳝),连喂3~4天。

4.以每百公斤黄鳝配25毫升十滴水,放入2.5公斤米糠内,并加入1公斤面粉拌匀,趁热投入池内,连喂4天。

黄鳝易患哪些病害?

黄鳝易患哪些病害?

黄鳝易患哪些病害?黄鳝养殖容易得以下几种病害,严重影响养殖收益,下面笔者针对这些常见病的防治作一汇总,供大家参考:1、感冒病:水温突然变化,会刺激鳝鱼的神经末梢,引起机能混乱、器官机能失调、行动失常等症状。

防治方法:①黄鳝苗种下塘或转塘时,要注意两个池水温度差异不能过大,若相差过大,要设法调节水温,鳝苗一般温差不超过2℃,鳝种一般温差不超过5℃;②若用地下井水做水源,井水在进入鳝池前,需经过太阳曝晒,否则,井水直接进入鳝池中,也会引起黄鳝患感冒病。

2、水霉病:多发生在每年的早春和晚冬,在黄鳝受伤部位能见到棉絮状成丛生长的灰白色水霉菌丝。

治疗方法:①用0.1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全池泼洒;②用4/10000的食盐与4/10000的小苏打合剂全地泼洒;③在水温20-25℃下,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鳝3-5分钟。

3、肠炎病:病鳝体色由乌黑变青,食欲减退,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突出体外。

治疗方法:①每50公斤黄鳝用痢特灵5克拌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5天;②每50公斤黄鳝用大蒜瓣250克(需捣烂)和食盐250克一起拌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5天。

4、打印病:多发生在每年的5-9月份,病鳝体表出现圆形大小不一的红斑,严重时体表腐烂成漏斗状。

治疗方法:①更换池水后,每天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连续3天;②每10公斤黄鳝用磺胺噻唑1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5、梅基斑病:病鳝体表背部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的黄色圆形病斑。

防治方法:①在黄鳝饲养期间,将几只赡蜍放在鳝池中,利用其分泌的蟾蜍杀灭病菌,可以预防此病;②发病后,应立即更换池水,并用几只剥去皮的蟾蜍在池中反复拖动,可以治疗此病。

6、发烧病:黄鳝放养密度过大,引起黄鳝体表分泌大量的黏液,使黄鳝躁动不安,互相缠绕成团而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①在缮池中放养少量的泥鳅,让其吃掉残饵和上下蹿动,增加水中的溶氧;②发病后应彻底换水,并在每平方米的池水中泼入0.07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50毫升进行治疗。

黄鳝常见病及其防治

黄鳝常见病及其防治
病鳝尾部腐烂,严重时尾部脱落。
原因
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
使用抗菌药物,如红霉素、庆大霉素等,同时加强水质管理,避免 水质恶化。
肠炎病
症状
01
病鳝食欲不振,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发炎。
原因
02
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
03
使用抗菌药物,如氟哌酸、痢特灵等,同时注意饲料质量,避
免饲料变质。
04
寄生虫性疾病及其防治
Chapter
痘疮病
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鱼体 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严重时覆 盖整个鱼体,鳍条裂开,鱼体出 血。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败血症
由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鱼鳍条 基部出血,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或淡 红色腹水。
腐皮病
由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鱼体表 出现红斑、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肝 、脾、肾肿大。
寄生虫性疾病
症状:病鱼体表出现充血、出血症状,鱼鳞脱落,鳍条裂开,肝脏、脾脏等器官肿 大、出血。
防治方法:使用鲤春病毒病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加强水质管理,避免应激刺激。
鳗鲡疱疹病毒病
鳗鲡疱疹病毒病是一种由鳗鲡 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鱼病, 主要危害鳗鲡等淡水鱼类。
症状:病鱼体表出现充血、出 血症状,鳃丝肿大、淤血,肝 脏、脾脏等器官肿大、出血。
棘头虫病
由棘头虫引起的慢性疾病,病鱼食欲不振,体色发黑,腹部膨大,头、胸、鳍 条肿胀。
锚头蚤病
由锚头蚤引起的慢性疾病,病鱼体表出现大型虫体,食欲不振,消瘦无力。
其他疾病
营养性疾病
由于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成分或比例不当,导致黄鳝生长发育受阻,鳍条变形, 体色发黑。
应激性疾病
由于环境条件突变或受到惊吓等刺激,黄鳝出现应激反应,鳍条充血,肝脏受损 。

黄鳝疾病防治五法

黄鳝疾病防治五法

黄鳝疾病防治五法黄鳝是一种食用鱼类,但是由于养殖环境、营养水平、水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黄鳝繁殖受到很多疾病的威胁。

这些疾病不仅会导致黄鳝死亡,还会使得鱼体出现变异等情况,不利于黄鳝养殖业的发展。

如何有效地防治黄鳝疾病,在养殖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总结了五种有效的黄鳝疾病防治方法,帮助养殖户保证黄鳝的健康生长。

一、提前防范,合理养殖预防黄鳝疾病最重要的措施是提前防范,合理养殖。

在养殖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防止病原体入侵黄鳝,切断病害传播途径。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 做好黄鳝鱼池的清洁工作黄鳝鱼池的清洁是防控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应该定期清洗鱼池,保持水质清洁、富氧,防止水体积聚有害物质,影响鱼群的免疫力和健康。

2. 控制黄鳝养殖密度在黄鳝的养殖密度方面应该适度控制,保证每条黄鳝之间的间隔距离能够得到维护。

密度过高会使得鱼群获得的粗糙食品数量变少,造成饥饿和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3. 保证黄鳝的营养与健康水平保证黄鳝的营养与健康水平,是防止黄鳝患病、减少机会的重要方法之一。

要给黄鳝鱼群提供充足且均衡的食物,维护它们的饮食结构,提高鱼体抗病性。

同时,对于养殖池中的水温、ph值、溶氧量等指标要密切关注,及时调整。

4. 防止污染源的输入黄鳝鱼池里禁止放生,不允许其他鱼类和动物进入养殖区,防止其产生污染。

二、疾病侦查,早期防治黄鳝患病后,往往病情会迅速加重,直到死亡。

为了避免黄鳝患病后无法及时抢救,需要在疾病侦查方面做好早期防治工作。

1. 经常巡视黄鳝鱼群经常巡视黄鳝鱼群,早发现并且及时处理出现的异常。

对于出现异常的黄鳝鱼群,要及时分类管理,在病鱼和康复鱼间进行隔离,进行有效治疗。

2. 监测池塘水质黄鳝生活在水中,所以池塘的水质是诱发疾病的关键。

要进行周期性的池塘水质监测工作,提早防控疫病的发生。

3. 强化病害分析对于病鱼尸体和池塘水样,要及时的进行分析。

通过样品检测,分析病情的发生和扩散原因,以进一步为黄鳝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依据。

黄鳝常见病及其防治

黄鳝常见病及其防治

黄鳝常见病及其防治一、普通常见疾病及防治1.梅花斑疾病。

此病在长江流域常发生在7月中旬。

症状:黄鳝背部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的黄色圆形斑块。

防治方法:①饲养池内放养几只蟾蜍(俗称癞哈蟆),可预防此病发生;②发病时,可用1~2只蟾蜍(池面积大,可用多只),剥开头皮,系上绳子,在池中反复拖数次,1~2日后即可痊愈。

2.昏迷症。

多发生于炎热季节,发病时黄鳝呈昏迷状态。

防治方法:遮荫降温,再将鲜蚌肉切碎,撒入池内,有一定疗效。

3.发热病。

此病主要发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黏液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发酵,大量耗氧,放出热量,以致水温剧增(可达50℃),从而使水质受污染,底层黄鳝挣扎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90%。

防治方法:①运输前先经蓄养,且要勤换水,尽可能使黄鳝体表、口中泥沙及排泄物除净;②运输途中,根据温度的高低,掌握换水时间,气温23~30℃时,每隔6~8小时彻底换水一次,温度高,换水间隔时间相应缩短;③施放抑菌药物,每100千克水投入青霉素120万单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寄生虫疾病及防治1.锥体虫病。

锥体虫寄生在黄鳝血液中引起,黄鳝感染后,大多数呈贫血状,鱼体消瘦,生长不良,一般发生在6~8月。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的中间寄主蚂蝗(水蛭);②用2%~3%的食盐水或0.7克/立方米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洗病鳝10分钟左右。

2.隐鞭虫病。

隐鞭虫寄生在黄鳝血液中引起,感染黄鳝贫血,全年都可感染,以夏、秋两季较常见。

防治方法:①用2%~3%食盐水浸洗病鳝5~10分钟;②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浸洗病鳝5~10分钟。

3.黑点病。

复殖吸虫囊蚴寄生在鱼体皮下组织引起。

发病初期尾部出现浅黑色小圆点,手摸有异样感。

随后,小圆点颜色加深,变大并隆起,有的黑点突起进入皮下,并蔓延至体表多处,此时病鳝烦躁不安、停止摄食,直到萎瘪消瘦而死。

防治方法:①生石灰清塘;②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全池泼洒,消灭中间寄主锥实螺;③用0.7克/立方米二氯化铜全池泼洒。

黄鳝疯狂病的防治

黄鳝疯狂病的防治
护理是黄鳝疯狂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包括改善水质、调整饲养密度、加强营养等措施 。
调整饲养密度可以避免过度拥挤和相互争斗,减 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根据黄鳝的个体差异和生长 阶段,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可以提高黄鳝的生存率 和健康状况。
改善水质可以减少病原体和应激因素,是预防和 治疗黄鳝疯狂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换水、加 强过滤和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水质。
密养殖导致病害高发。
定期分养
02
在养殖过程中,根据黄鳝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分养,保持养殖
密度的合理性。
改善养殖环境
03
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如增加水体交换量、设置过滤系统等,降
低养殖密度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疫苗接种与药物预防
疫苗接种
研发和推广黄鳝专用疫苗,通过疫苗接种提高黄鳝的 抗病能力。
药物预防
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如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 、抗寄生虫药等,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饲料管理
选用优质饲料
选择营养均衡、易于消化、无污染的饲料,避免使用变质饲料。
控制投喂量
根据黄鳝的生长阶段和摄食需求,合理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 喂导致的消化问题和污染。
定期消毒饲料
对饲料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传播风险。
养殖密度管理
合理规划养殖密度
01
根据养殖条件和黄鳝的生长阶段,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过
生物入侵与病害传播
携带病原体的水生动物或昆虫的入侵,以及养殖户之间的交叉感染 。
症状识别
异常游动
黄鳝在水中不规则游动,失去平衡感。
食欲减退
黄鳝对食物失去兴趣,体重明显下降。
体色变化
体色变浅或出现不规则斑纹。
死亡增加
病情严重时,黄鳝大量死亡。

黄鳝养殖的疾病防控措施

黄鳝养殖的疾病防控措施

黄鳝养殖的疾病防控措施黄鳝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养殖品种,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黄鳝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问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为了保障黄鳝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养殖户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黄鳝养殖疾病及相应的防控方法。

一、细菌病防控1. 黄鳝红疫黄鳝红疫是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病原体主要由伤口感染传播而来。

为了预防黄鳝红疫,养殖户应该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水污染。

另外,定期检查黄鳝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患病黄鳝,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鳝猛病鳝猛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原体常常寄生在黄鳝的鱼体上。

为了预防鳝猛病,养殖户应该加强黄鳝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检查黄鳝的体表情况,对病变部位进行切割,彻底去除病原体,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二、寄生虫病防控1. 鳝螺病鳝螺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寄生在黄鳝的皮肤或者鳃部。

黄鳝感染鳝螺病后会出现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等症状。

为了预防鳝螺病,养殖户应该与领养时检查黄鳝是否感染鳝螺。

此外,养殖器具要定期清洗和消毒,定期更换养殖水,保持水质清洁。

2. 鳝绦虫病鳝绦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寄生在黄鳝肠道内。

黄鳝感染鳝绦虫病后会出现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症状。

为了预防鳝绦虫病,养殖户应该对黄鳝进行定期驱虫,使用有效的驱虫药物。

三、病毒病防控黄鳝病毒性出血病是黄鳝养殖中威胁最大的病原体之一,其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

为了预防黄鳝病毒性出血病,养殖户应该严格控制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定期检测水质,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同时,注意隔离新引种的黄鳝,以防病毒感染从根源上入侵养殖群体。

四、其他疾病的防控1. 水生真菌病水生真菌病是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发生在水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为了预防水生真菌病,养殖户应该定期清洗养殖器具,保持养殖水源的清洁,同时定期检查黄鳝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患病黄鳝进行治疗。

2. 缺氧病缺氧是黄鳝养殖中常见的问题,会导致黄鳝出现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症状。

黄鳝的常见疾病及防治

黄鳝的常见疾病及防治

黄鳝的常见疾病及防治黄鳝是一种淡水鱼类,受到很多渔民和食客的喜爱。

也因为它的美味,饲养黄鳝的人越来越多了。

但黄鳝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疾病,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对黄鳝的健康和养殖的质量产生影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本文分析黄鳝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治疗措施。

病因黄鳝疾病的发生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环境因素黄鳝需要一个适宜的水质环境才能健康生长。

如果水质污染、温度过高或过低、过度枯竭或过度腐烂等因素不好,会降低黄鳝的身体免疫力,致使病原菌趁机侵入,从而引发疾病。

饲料因素过多或不足的饲料、饲料污染和饲料质量差等因素也会引起黄鳝疾病。

特别是过多的饲料会使得黄鳝消化不良,饱食过度,而饲料污染或饲料质量差会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病原因素病原菌也是黄鳝疾病的主要因素。

常见的病原菌有细菌、病毒、真菌等。

它们会引起不同的黄鳝疾病。

常见疾病及防治经皮吸虫病经皮吸虫病是黄鳝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病因是吸附在黄鳝体表上的寄生虫调整身体的新陈代谢,这最终导致消化系统不畅和黄鳝群体备受感染。

•经常保持水体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喂养黄鳝,不要过度喂食•化学预防用药进行治疗,如滴虫清、氧氟沙星和福美逊等药物。

眼球白斑病眼球白斑病是由细菌等病原体引发的,并通过饲料或环境传播。

在黄鳝的眼球上可见到白色的斑块,使黄鳝无法正常视物,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黄鳝失明。

防治方法:•定期清洗水质环境,尽量避免黄鳝发生交叉感染。

•定期更换饲料。

•在发现黄鳝眼睛有异常现象时,及时隔离,其他黄鳝要及时接受治疗。

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主要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几乎可以引起黄鳝队列的所有器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如腹泻、气泡病和口腔溃疡病等。

防治方法:•合理改善水质环境,降低水体温度。

•喂食清洁的饲料,不要过度喂食黄鳝。

•通过注射、滴剂、喂食药物等途径进行化学治疗。

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病变发生速度快、散播性强,特别是鱼群的瘟疫病是黄鳝极易感染的病毒性疾病。

黄鳝养殖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黄鳝养殖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黄鳝养殖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黄鳝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而备受青睐。

然而,在黄鳝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问题,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及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帮助养殖户有效应对鳝病问题。

一、寄生虫感染黄鳝容易受到寄生虫的侵袭,常见的有鳝虱、虫蚓等,它们会给鳝体带来明显的不适感,并严重影响鳝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防治方法:1. 定期清洁饲养环境:及时清理鱼缸、过滤装置和底沙等,减少寄生虫的滋生环境。

2. 使用药物驱虫:可选用兽用驱虫剂,按照说明进行使用,确保药物用量准确。

3. 引入天敌:可适当引入能捕食寄生虫的天敌,如猫鱼等。

二、细菌感染黄鳝的细菌感染较为常见,主要有红鳃病、卷毛病等。

这些细菌感染严重时,可导致大面积黄鳝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1. 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控制水质的pH值、温度和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和过度投喂。

2. 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对养殖工具和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潜在病原体。

3. 使用抗生素:在严重感染时,可采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遵循兽医指导,注意用药方法和用药浓度。

三、水质问题水质是黄鳝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良的水质将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和健康。

常见的水质问题有水氨超标、酸碱度不平衡等。

防治方法:1. 配置合适的水质:根据黄鳝生存需要,合理控制水质的温度、溶解氧含量和酸碱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2. 使用水质调节剂: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水质调节剂,如石灰粉、氢氧化钠等,调节酸碱度。

3. 水体循环过滤:建立良好的水体循环过滤系统,确保水体中废物及时排除,维持水质的稳定性。

四、营养不良在黄鳝养殖过程中,不良的饲料配方或不合理的饲养管理会导致黄鳝发生营养不良,出现生长缓慢、体质虚弱等问题。

防治方法:1. 合理饲喂:根据黄鳝的年龄和生长状态,配制科学合理的饲料,确保黄鳝获得充足的营养。

2. 增加饲料品质:选择优质饲料,并加强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

黄鳝养殖中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黄鳝养殖中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黄鳝养殖中常见疾病防治方法黄鳝养殖是一种盛行的养殖方式,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问题,这些疾病如果不加以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将会对黄鳝的生长和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了解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黄鳝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细菌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是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常见的病症包括黄鳝体表溃烂、红斑病、脓毒症等。

预防细菌性感染的关键是加强黄鳝的养殖环境卫生管理。

应定期清理养殖池塘,保持水质清洁。

在防病时,可以使用消毒药物,如过氧化氢、抗菌剂等,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以杀死病菌。

二、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是影响黄鳝健康的常见问题。

黄鳝常见的寄生虫包括鳃蚨、背睾吸虫等。

寄生虫感染会导致黄鳝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等病症。

预防寄生虫感染的关键措施是合理使用药物驱虫。

应定期为黄鳝进行驱虫,可以使用氯菊酯等有效驱虫药物。

三、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黄鳝真菌感染多发生在潮湿环境中,常见病症包括真菌病、白面病等。

预防真菌感染的关键是保持养殖环境的干燥和通风。

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养殖池塘水质清洁,减少病菌滋生。

同时,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如磺胺类、甲氧苄啶等进行治疗。

四、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导致黄鳝大面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病毒感染疾病包括传染性胰腺坏死病、传染性脾肾综合症等。

针对病毒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加强养殖环境的消毒以杀死病毒。

同时,应选择健康的种苗进行养殖,定期检查黄鳝的身体状况,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五、水质问题水质问题是黄鳝养殖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黄鳝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如果水质不合格,将导致黄鳝生长迟缓、易感染疾病等问题。

因此,保持良好的养殖水质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养殖者应保持养殖池塘水质清洁,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合理排放废水,避免过度养殖密度等。

六、合理饲养管理除了关注黄鳝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外,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确保黄鳝健康的重要因素。

黄鳝养殖主要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黄鳝养殖主要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黄鳝养殖主要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黄鳝(Monopterusalbus)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黄鳝市场需求的越来越大,人工养殖发展很快,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产生了一些新的技术性难题,特别是养殖病害频繁发生,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黄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在对目前黄鳝养殖生产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归纳了黄鳝养殖的几种主要病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黄鳝养殖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资料:黄鳝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一、细菌性疾病1、细菌性出血病有学者研究证实了黄鳝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

病鱼体表出现点状、片状或者弥散性充血,解剖后皮肤和内脏各器官出血,肝脏损伤严重。

7-9月为细菌性出血病高发期,发病迅速,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①预防用中成药“黄鳝防病散”,每立方米养殖水体4O-50g撒施于鳝池或网箱内,5天左右一次;②每1kg饲料添加4—5g维生素K3粉和8-9g诺氟沙星,一次连续3-5天进行治疗;③防治时注重投药与换水、水体消毒等水质管理相配合。

2、细菌性肠炎病7-9月是黄鳝生长的最佳时间,也是黄鳝饵料容易变质的季节。

投喂黄鳝饵料不新鲜或投喂不规律容易引起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

细菌性肠炎病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病鱼食欲减退,游动缓慢,有时出现“上草”。

严重发病时,体色黑青,肛门充血红肿、外凸,轻压腹部肛门处有黄红色粘液流出。

解剖后肠道有发炎充血症状,一般肠道中无食物。

防治方法:①确保黄鳝饵料新鲜,依据黄鳝的吃食情况进行合理的投喂,及时清除残食;②每lkg饲料添加2g鱼用三黄散(大黄、黄芩、黄柏)投喂黄鳝,15天一次,一次3-5天连续投喂,或者每50kg黄鳝用30-50g大蒜素拌食投喂,连续投喂3d,都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③用0.2-0.3g/L禽用红霉素全池泼洒,同时每50kg黄鳝用1g 复方新诺明拌食投喂,每天一次,连续4天。

黄鳝常见病防治

黄鳝常见病防治

黄鳝常见病防治黄鳝(Anguilla japonic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淡水鱼类,在中国南方地区常被人们作为食材食用。

由于黄鳝肉质鲜美,被誉为“水中珍品”,因此在养殖中得到广泛的关注。

然而,黄鳝在养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营养疾病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黄鳝的生长和发育,还会直接影响到养殖业主的经济效益。

因此,黄鳝常见病的防治是每一位养殖业主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围绕着黄鳝的常见病进行介绍和防治方法的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养殖业主在黄鳝养殖中提供一些实用的帮助和指导。

一、寄生虫感染1. 寄生虫感染的原因黄鳝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寄生虫的攻击,如钩虫、吸虫等。

造成寄生虫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合理的饲养条件:水质不良、水温过低等因素都会增加黄鳝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养殖密度过大:过度密集的养殖环境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搬迁和运输:在搬迁和运输过程中,黄鳝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其中包括寄生虫。

2. 寄生虫感染的症状黄鳝感染寄生虫后,症状表现会有所不同,但常见的症状包括:•体表出现白色粉状物或黑点,这是吸虫或钩虫的卵。

•黄鳝行动缓慢,不爱食物,常躲藏在角落里。

•黄鳝泌出黏液,感染严重时会出现黏液病的症状,如腹水、肺水肿等。

3. 寄生虫感染的防治措施黄鳝感染寄生虫后,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保持水质清洁,让黄鳝生活在干净的环境中。

•选择高品质的饵料:饵料质量是保证黄鳝健康的关键。

•使用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寄生虫感染,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细菌感染1. 细菌感染的原因细菌感染是黄鳝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是由水质不良、过度密集的养殖环境、营养不良或外部伤口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2. 细菌感染的症状黄鳝感染细菌后,会出现以下症状:•体表出现溃疡病变或破溃,皮肤变黑。

•黄鳝食欲不振,甚至拒绝进食。

•黄鳝出现呼吸困难、腹水、肝脏肿大等症状。

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疾病防治措施

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疾病防治措施

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疾病防治措施黄鳝养殖是一项盛行于亚洲地区的养殖业,拥有丰厚的经济价值。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各种疾病的侵袭。

本文将重点介绍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并分享相关的防治措施,以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一、黄鳝常见的疾病1. 鳃腐病鳃腐病是黄鳝养殖中常见且严重的疾病,通常由饲料寄生虫或细菌感染引起。

患病的黄鳝会出现鳃部充血、肿胀等症状,进食量减少,生长受阻。

2. 眼睑炎黄鳝患有眼睑炎时,眼睑会肿胀、红肿,严重时可能导致视力减退。

这种疾病一般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菌有腐败杆菌和链球菌。

3. 肠炎肠炎是黄鳝养殖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由饲料或水源中的细菌感染引起。

肠炎患病的黄鳝会出现食欲不振、粪便异常、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因营养吸收不良导致发育迟缓。

二、黄鳝疾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饲料和水质管理饲料和水源是黄鳝养殖中最主要的传染源。

为了预防疾病,必须确保饲料的质量,并且定期检测水质。

饲料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避免受潮变质。

水质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饮水设备,并注意饮水设备的消毒。

2. 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为了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养殖环境至关重要。

首先,应确保养殖场地的卫生与清洁,及时清除废弃物和死亡鳝鳗。

其次,要保持水质的适宜,控制水温、酸碱度和氨氮浓度。

另外,确保鳝鳗的密度适中,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的传播。

3. 强化疫病监测与预防定期检查黄鳝的体况和行为,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定期进行病原菌的检测,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疫病预防措施。

若发现病鱼,应立即进行隔离和治疗,并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4.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黄鳝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给予黄鳝科学合理的饲料,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并定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避免过度喂养和不合理的饲养方式,避免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5. 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如果发生疾病的情况,应及时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黄鳝养殖疾病防治

黄鳝养殖疾病防治

黄鳝养殖疾病防治肝胆疾病随着黄鳝野生资源的减少,黄鳝价格的持速走高,全国各黄鳝产区纷纷开展黄鳝的人工养殖,养殖有多种形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水泥池无土养殖,藕田黄鳝养殖,尤其以网箱养殖获得巨大成功。

在全国几大主要养殖区,黄鳝的一些恶性病害相继出现,由嗜气单胞菌、苏伯利气单胞菌、非霍乱弧菌、鲁氏耶尔森氏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等引起的出血病,因为水体环境败坏及饲料因素引起的黄鳝肝胆疾病,严重影响了养鳝业的发展和养鳝户的经济效益。

正确认识和了解黄鳝肝病的成因与防治,是关系到养鳝业的健康发展和养鳝户经济效益的重大问题。

(一)肝脏有怎样的的功能A.分泌功能肝细胞分泌胆汁,含有胆固醇、卵磷脂、胆盐,和胆红素。

胆盐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吸收,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B.解毒功能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都由肝脏处理,化解成为无毒、毒性较轻或容易被溶解的物质,再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C.代谢功能肠道吸收的糖类,在肝脏合成为肝糖,存于肝脏。

当血糖降低时,肝糖转化为葡萄糖,保持血糖的水平。

肠道吸收的胺基酸,在肝脏合成为蛋白质,供身体所需,其余的会分解为尿素等排出体外。

此外肝脏亦参与脂肪、维他命及荷尔蒙的新陈代谢。

(二)肝胆发病原因黄鳝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造成肝病的主要原因有:1、饵料投喂量过大:网箱养殖黄鳝投喂的饲料中配合饲料所占的比例较大。

黄鳝具有贪食的习性,在环境适宜、水温适中的情况下,黄鳝的日摄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以上,如果养殖中后期忽视对黄鳝肝胆的保护,黄鳝往往会发生肝胆综合症。

2、保肝药品选择不当;现今水产药品市场,保肝药品甚多,药品质量参差不齐,效果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些时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增大肝脏负荷。

3、营养失衡:高蛋白质、高脂肪的饵料的大量投喂,对于本来消化机能并不旺盛的黄鳝,明显加重了肝脏的负担。

某些饲料的维生素失衡与缺乏,同样也会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功能。

4、毒性物质:大量的排泄物,特别是投喂劣质黄鳝料的“空排”物(黄鳝只能消化动物蛋白,对于植物蛋白完全没有消化能力,劣质黄鳝料的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用大量的豆粕充当鱼粉。

黄鳝主要疾病和治疗

黄鳝主要疾病和治疗

黄鳝主要疾病与治疗
1.肠炎
原因:毛细线虫、棘头虫病喂蚯蚓的大部分会发生,为白色细长虫子,易引起肠炎。

主要病症:体色青黑,大量减瘦,行动迟缓,觅食较少,肠道充血,有黄色液体流出,肛门红肿突出。

治疗方法:用鱼用大蒜素,磺胺呱,氟哌酸
2.烂尾病
原因:主要是投放的饲料不足导致鱼儿互争
治疗方法:红霉素浸洗
3.出血病
原因:天气不稳定,养殖密度大,导致水质严重恶化,细菌大量繁殖的细菌性感染。

主要病症:体表或全身遍布红色血斑,以腹部最明显。

肛门红肿。

治疗方法:呋喃唑酮0.2ppm~0.35ppm全池泼洒。

内服氟哌酸5克/100公斤鱼,拌料。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Ⅲ.防治方法: 用10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浸浴病鳝5~10 分钟,同时,每100千克黄鳝用2.5克氟 哌酸拌饲投喂,连续5天,第一天药量 加倍;每亩水深30厘米,用250克烟叶温 水浸泡5~8小时后,全池泼洒。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2.肠炎病 (又称烂肠病)
Ⅰ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 Ⅱ病症:由于投喂腐败变质饲料,细菌 感染,致使肠道充血发炎,轻压腹部有 血水或黄色黏液从肠内流出,肛门红肿。 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发黑。以夏季发病 为常见。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Ⅲ.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不投变质饲料,及时 消除残料防止池水恶化 (2)发病池用1×10-6漂白粉全池泼洒。内 服大蒜头药饵:每50千克黄鳝每天用大 蒜头250克捣烂后加入食盐250克均匀拌 入饲料投喂,连喂3-5天。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3.烂尾病: Ⅰ病原: 由产气单胞菌中的一种细菌引 起。 Ⅱ.病症:由于机械性损伤引起气单胞菌 感染,病鳝尾柄充血发炎,随着病情发 展,肌肉出现坏死溃烂,严重时尾部烂 掉,尾椎骨外露。病鱼活动无力,终至 死亡。此病全年可见,以6-9月常见。
预防鳝病的主要措施
3.病鳝隔离:
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巡池检查,一旦发 现病鳝,应及时隔离饲养,并用药物处理, 当连片鳝池的某一个池子发生传染病时,一 定要做好“封池”隔离工作,即在该池用过 的网具等,要经过消毒后,才能再在其他池 中使用。死鳝要挖坑埋好,切勿乱丢,同时 应避免该池水流入其他鳝池,以防传播蔓延。
鳝病发生的原因
1、引种、投放把关不严;
2、养殖环境不良或恶化;
3、操作不慎或黄鳝互相残杀;
4、喂养不当引起发病
预防鳝病的主要措施
• 引发黄鳝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故应 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加强日常管理 与消毒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 生。任何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必定有病 原体的存在。因此,预防疾病应从控制 或消灭病原体着手。有些疾病在传播过 程中有一系列环节,如能打断其一个环 节,就能达到控制和消灭病原的目的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黄鳝常见疾病的种类:
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病、烂尾病、 赤斑病、打印病、棘头虫病、毛细线虫 病、发烧病等。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1. 出血病:
Ⅰ 病原: 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病。 Ⅱ.病症:由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病鳝体表出现 许多大小不一的出血斑。以腹部和身体两侧 最多,肛门红肿。解剖检查病鳝的鳃、肝、 肾均有出血点,腹腔和肠道内积有淡黄透明 状液体。病鳝游动无力,头常露出水面,呼 吸困难。临近死亡时,不停地按顺时针方向 打圈翻动而死亡。此病当水质恶化时容易发 生。流行期为5-9月。
5.棘头虫病:
Ⅰ病原:棘头虫虫体乳白色或淡黄 色,长圆筒形。 Ⅱ症状 :肠壁明显充血 发炎 大量寄生 时可引起肠道梗塞,患病鳝鱼体质消瘦, 食欲减退,严重时会引起肠穿孔。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Ⅲ.防治方法: ( 1)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或将池水排干,曝晒, 杀死中间寄主,切断传播途径 (2)用90 晶体敌百虫 每50千克鳝鱼5克 7.5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 续投 喂 6天,同时用0.5克 0.7克 米3晶体敌百虫全池 泼 洒
预防鳝病的主要措施
1.生态预防: ①保持良好的空间环境 ②加强水质、水温管理 ③在鳝池中种植挺水性植物或凤眼莲、 喜旱莲子草等漂浮性植物,在池边种植 一些攀援性植物 ④在池中搭配放养少量泥鳅以活跃水体
预防鳝病的主要措施
2.药物预防: ①鳝种消毒 ②环境消毒 ③定期消毒 ④饲料消毒 ⑤食台、工具消毒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Ⅲ.防治方法: ( 1)全池泼洒浓度为1克/立方米浓度的漂白粉 液; ( 2) 泼洒红霉素, 30万国际单位/30平方米, 15 厘米水深; 或0.4克/立方米浓度呋喃唑酮液,每天1次, 连用3天; 首次加倍。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Ⅲ.防治方法: 处方 运输过程中防止机械受伤 或苗 种入箱时将受伤鳝鱼剔除干净是预防本 病的方法 治疗时用 精品 片片 一元笑 或 康乐 等杀菌剂全池泼洒 同时对箱内用 鳝病灵 连续 天泼洒 并内服 氟苯尼考 酶 合电解多维 一个疗程
鳝病的诊断及防治
4.打印病:
Ⅰ病原: 由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疾病。 Ⅱ症状 :由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引起鳝鱼体 表充血发炎。象盖图章一样,接着病灶处表 皮腐烂,直到露出骨胳和内脏。流行期为5-9 月,尤以夏季更为常见。 。
黄鳝-疾病及防治
黄鳝-疾病及防治
黄鳝俗称鳝鱼,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兼有良 好的药用功效,素有 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枝参 ,小 暑黄鳝赛人参 的美誉,它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 产品之一 黄鳝适应力强,在野生条件下很少发生疾病, 但近几年来,在人工集约化精养 蓄养的条件下,由于 养殖密度相对增大,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以及水环境 变化诸多因素,常使黄鳝遭受病毒 细菌 寄生虫等病 原体及暑害等非生物因素的侵袭而感染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