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之后,进一步提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顺应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另外也体现了中和反应的重要性,是酸的能通性的发展和延伸,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重要纽带,为盐的学习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2)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
(2)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 探究酸碱反应的过程(难点)4.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难点)四、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仪器: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片、纸巾等投影仪、pH试纸。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回顾常见的酸和碱有哪些及酸和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投影图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蚊虫叮咬现象,引入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学生]1.能2.不能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
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
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或肥皂水,就可减轻痛痒。
[教师]能否反应,我们应用事实说话,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学方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一课时 示范教案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并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设计实验验证酸和碱发生反应。
2.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酸和碱发生反应。
三、教学用具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石蕊、酚酞、碳酸钙、氧化铜、锌粒、硫酸铜、温度计、试管、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等。
四、相关资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微观)》视频资源、《放热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视频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展示】图片胃酸如果胃酸过多该怎么办呢?一般我们可以用复方氢氧化铝片治疗,其中的原理涉及到本节课所学的酸碱中和反应。
下面,我们就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吧。
【新知讲解】一、中和反应【过渡】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呢?一部分同学说能反应,一部分同学说不能反应,还有另外一些同学说不知道。
那下面就从老师提供的药品中选择,设计方案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提供的药品】NaOH溶液、盐酸、无酚酞试液、紫石蕊试液。
【方案设计】(1)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恰好变成无为止。
(2)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石蕊溶液,用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紫为止。
(3)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稀盐酸,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红为止。
(4)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稀盐酸,滴入几滴石蕊溶液,用滴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紫为止。
【强调】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并且还要边滴边搅拌,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在上述实验中,什么时候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讲解】在上面的实验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等奖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等奖教学设计)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课题从实验入手,介绍了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应用。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也是盐与复分解反应的基础。
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广泛应用。
教材安排了活动和探究,旨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二)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研究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难点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二、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酸碱中和的概念,但对中和反应的实质尚不清楚。
通过前面的研究,学生已经掌握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和正确操作实验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和小组合作研究的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颜色由粉红色变成了无色,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了。
方案二:滴甲基橙溶液滴加稀盐酸,颜色由橙色变成了红色,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了。
方案三:滴酚酞溶液滴加NaOH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粉红色,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了。
方案四:滴甲基橙溶液滴加NaOH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了橙色,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和反应的实质和特点,并且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结论。
(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讨论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
四〉归纳总结,知识梳理。
(6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和反应的定义、特点、常见指示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答案: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 + NaOH → NaCl + H₂O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₂SO₄ + 2KOH → K₂SO₄ + 2H₂O
课后作业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酸碱中和反应: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醋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请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酸碱中和反应,并说明原因: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3.请解释为什么酸碱中和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并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某溶液是否为酸溶液或碱溶液,并说明实验原理。
5.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操作能力,包括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判断方法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方法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2.作业评价:
在作业评价方面,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批改作业,我能够了解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概念、实质、判断方法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点评作业,我能够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我还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通过完成更多的作业和进行深入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课题2__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会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中和反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了解盐的定义。
[学习重点]中和反应的理解及应用课前准备(学习导引:自学课本60-61页,填写)1.酸之所以显酸性,是因为酸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 _,碱之所以显碱性,是因为碱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 _。
如果将酸和碱混合在一起,那么H+和OH—就会结合,结果会怎样呢?已知:Na+ + Cl—→ NaCl,猜想:H+ + OH—→ ________。
2.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生成和。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酸和碱反应的结果是生成了,这样的反应称为。
3.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 + HCl = 。
NaOH + H2SO4 = 。
4.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性土壤中含有H2SO3,应该用哪种物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处理工厂的废水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于医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Al(OH)3,请写出胃酸(HCl)与这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内探究【探究一】:中和反应演示实验【10-9】:向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 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___ _性,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____ _,最终呈____ _色,说明此时溶液不再显____ _性,此时溶液显_____ _性。
为什么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碱性减弱,最终不再显碱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观察图10-13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中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___ _(填离子符号)与稀盐酸中的____ (同上)结合形成了____ , _____ (同上)不断减少直至消失,最终溶液变为无色。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定稿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二、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酸、碱各自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请问:为什么?请看大屏幕思考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探究之旅吧!(二)出示目标,学生自学课本(P60--61)通过预习,我们对本节课有个初步的了解,酸碱能否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三)师生互研,探究新知探究1、操作取5ml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现象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酸和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探究2、取5mlNaOH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化学方程式:借助微观示意图和动画图片进行分析反应的实质:过渡:结合酸碱反应实质,试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例:Ca(OH)2+2HCl ===2NaOH+H2SO4 ===讨论:试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归纳中和反应的定义1、上述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角度分析)学生展示:过渡: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探究3、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展示: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试写出工厂处理废水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Ca(OH)2+H2SO4 ==== CaSO4+2H2O试写出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试写出用这种胃药治疗胃酸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Al(OH)3+3HCl ==== A1C13+3H2O讨论:你还能再举出一些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吗?学生展示:蚊虫叮咬涂抹牙膏、氨水;使用皮蛋加醋课堂知识回顾三、课堂练习:1、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向盛有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和中和反应(第1课时 中和反应)教案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中和反应一、教学目标1.根据酸和碱的性质,能设计出有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2.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并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难点: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表演的小魔术吗?(教师往黑板上贴一张白纸(预先用酚酞溶液写好NaOH),然后请一名学生用小喷壶往上喷氢氧化钠溶液,瞬间鲜艳的大红字“NaOH”跃然纸上。
)现在我们继续这个魔术。
用小喷壶往红色字迹“NaOH”上喷盐酸溶液,一会儿,红色的字迹消失了,再次喷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的字迹又出现了。
【过渡】我们知道在常见的酸溶液中都存在有H+,而在碱溶液中都存在有OH-,那么你能结合上面的魔术现象推测,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探究实验】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起倒入小烧杯中,搅拌,并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操作要点和安全。
)【问题】1.观察到什么现象。
(没有明显现象。
)2.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不能。
)为什么?(没有明显现象能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或原有的物质减少消失。
)【交流讨论】如何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这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反应?【总结与交流】证明无现象反应的发生实验设计思路:1.证明反应物被消耗(HCl或NaOH被消耗)2.证明有新物质生成【讲解】猜写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NaCl +H2O。
基于我们对氯化钠化学性质了解的有限性,如果从证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即证明有氯化钠的生成)的角度,证明此反应发生,需要找与氯化钠反应有明显现象的物质,暂还没有学到。
如果想证明此反应产物水的生成,也比较困难,因为整个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无法证明水的生成。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第1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验证酸碱之间的反应,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展示中和反应实质的微观图片,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实质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在制定方案,探究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发展勤于思考,善于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1.对“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实验进行分析与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酸和碱发生反应。
2.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难点对“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实验进行分析与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酸和碱发生反应。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石蕊、酚酞、碳酸钙、氧化铜、锌粒、硫酸铜、温度计、试管、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火柴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引入演示实验:《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提出问题:利用我们题1学过的知识进行大胆猜测,实验中可能用到了哪些试剂。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老师揭秘实验原理。
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然后猜想、讨论。
白酒是酚酞试液,向酚酞试液中加碱溶液,溶液变红,然后再向溶液中加的是酸溶液。
得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大胆猜想,同时复习巩固旧知识。
新讲授提出问题:我们利用酚酞试液做指示剂,验证了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反应,利用了验证反应物减少的原理,来判断反应发生,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方案来验证酸碱发生反应呢?请你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巡视、指导。
听小组同学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点评。
试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小组内先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实验。
实验完毕,各小组进行交流实验方案和现象。
得出方案:利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证明酸或碱减少了或者消失。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中和反应实例,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通过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实质,能够判断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实验,详细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实质。
2.引导学生了解中和反应的判定方法,如酸碱指示剂的变化、pH值的测定等。
3.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中和反应实例,如胃药、清洁剂等,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小组合作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结果。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1)讲课教案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物》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1课时)单位:湖北省麻城市博达学校姓名:周小伟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1课时)麻城博达学校周小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2)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验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3)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体会化学的主要性;(2)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课型新课课时分配共两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小试管、滴管、酒精灯、硬质试管、NaOH溶液、稀HCl、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火柴、大烧杯(盛放废液)。
教学设计与过程1、设计思路2、教学过程【板书】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投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第一环节:课前自学【投影】自学内容略【预习】学生自学,教师巡查、指导。
第二环节:从生活事例——硫酸罐装车泄露引出中和反应【引入】新闻录像【资料来源】/v_show/id_XMTg0MDkwNTY=.html /u/vw/4715180【提问】为什么可以用“石灰”[即Ca(OH)2]抢险?(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酸与碱能否反应的猜想。
)【生答】略第三环节:通过稀HCl和NaOH溶液能否反应的实验探究得出中和反应及其实质【过度】其它的酸和碱之间是否也能发生反应呢?下面请大家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
【问题】你认为它们会发生反应吗?说出你的猜想。
并按导学案上的要求完成实验。
【实验】让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和反应
1、定义: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
酸溶液中的 H+ 和碱溶液中的 OH-结 合生成水的过程。
H+ + OH- = H2O
HCl + NaOH = NaCl + H2O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盐酸与氢氧化铝: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②盐酸与氢氧化镁:2HCl + Mg(OH)2 = MgCl2 + 2H2O ③硫酸与氢氧化钙:H2SO4+2Ca(OH)2=CaSO4+2H2O ④硫酸与氢氧化钠:H2SO4+2NaOH=Na2SO4+2H2O
3、中和反应的应用
(1)在农业领域 加入熟石灰 植物生长需要在一定酸碱性的土壤中生长, 但由于化肥,或酸雨的形成,破坏了土壤 的酸碱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应怎样改 良土壤的酸性?
【思考】是否可以选用氢氧化钠来改良酸性土壤?
不可以,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2)工业领域
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
2、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的原理的是( D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 D、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3、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C )
A.Zn+2HCl=ZnCl2+H2↑ B.CuO+2HCl=CuCl2+H2O C.Ba(OH)2+H2SO4=BaSO4↓+2H2O D. AgNO3+HCl=AgCl↓+HNO3
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案
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案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目标1.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反应,并根据实验和微观图片的观察分析知道酸碱反应的实质。
2.知道酸和碱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某运输公司在运输浓硫酸的过程中不幸翻车,大量浓硫酸泄漏。
消防人员运来大量熟石灰进行喷洒,以消除或减少浓硫酸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现场疏散所有人群)。
消防人员一开始没有洒水稀释浓硫酸(为什么?),在喷洒熟石灰时也是远距离操作。
为什么洒熟石灰会减少浓硫酸对环境的污染呢?】复习1.酸(以盐酸为例)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碱(以氢氧化钠为例)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酸碱的代表离子各是什么?(在讨论过程中可增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硫酸、硝酸等)2.酸、碱分别能使石蕊和酚酞变什么颜色?小结:1.酸的代表离子是H+,碱的代表离子是OH-2.一、中和反应(实验10-8)(体验:实验操作要规范,学生对产生的现象要思考为什么)1.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HCl+NaOH NaCl+H2O2.反应实质:H++OH-=H2O(讲解)如果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就能得到一种白色晶体,这种白色晶体就叫氯化钠。
酸和碱反应的生成产物中的氯化钠,从物质的分类上,我们把它叫做盐。
实际上,凡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叫做盐。
如:Na2SO4、NH4NO3、CaCO3、K2CO3、NH4Cl、ZnCl2等。
但是象NH4NO3、NH4Cl等虽然其中不含金属离子,但它们也属于盐。
因此,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离子。
3.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Na2SO4、NH4NO3、CaCO3、K2CO3、ZnCl2等。
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离子。
如NH4NO3(直接告诉学生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并强调对中和反应的理解中要注意的方面)4.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初中化学_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其用途有了初步的认识,课题2提出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顺应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会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可能会产生疑惑,这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学生在本单元课题1中已经掌握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这就为实验探究该问题准备了条件。
【效果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围绕中和反应展开。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何治疗蜜蜂蜇伤和马蜂蜇伤入手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实验进行分析和思考来介绍中和反应。
并掌握中和反应的书写规律,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教材通过阅读课本,分析说明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用于医药等。
现对本节课分析如下:一、精心设计,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老师由生活中问题:如何治疗蜜蜂蜇伤和马蜂蜇伤,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无现象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猜想以下用什么方法证明?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
在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自学完成相关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呆板受教的状况,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
二、新颖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
在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由学生说出实验方案后,由学生观察后对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盐和中和反应定义的得出中和反应的表达式都大胆放给学生,然后通过电脑动画的摸拟,是学生得出了中和反应的实质,然后通过事例让学生分析其原因,从而概括出中和反应的应用。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等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
【教具学具准备】
器材: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药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跟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表达:酸+ 碱= 盐+ 水
实质:H++OH-= H2O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教学反思:联系先前学习过的酸、碱都能与指示剂反应,使指示剂变色的知识,暗示、鼓励学生想办法证明NaOH和HCl这个反应的确发生了。
最后让学生完成该实验设计,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归纳出该反应的现象和特点,能把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双基”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不足的地方:板书不够清楚,在课堂气氛的调动及时间的把握上火候欠缺,想要持续维持学生的积极性能力不足。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等奖教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学习本节内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同时为下一章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难点的依据: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较抽象;学生需要借助示意图显示微观过程。
二、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南昌市第二
中学周根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严重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严重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严重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博应用。
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多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学习本节内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博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多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简易接受和掌握。
同时为下一章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从头构建。
(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
结合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难点的依据: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较抽象;学生需要借助示意图显示微观过程。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
通过课题一“多见的酸和碱”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大凡都伴随有明明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明的现象发生,学生对
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简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优良的基础。
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学生自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媒体:电脑平台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酒精灯
实验药品:NaOH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
四、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新知。
(课前完成学案)
情境导入:皮蛋蘸食醋去除涩味,学生通过已有味觉经验感受到酸碱发生了反应,引入酸碱中和反应。
知识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预习检测,问题生成( 2 分钟)
学生实验: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启发学生思考:实验中无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酸与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果发生反应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探讨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生成本节课最核心的问题,激起学生对本课题的探究兴趣。
〈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
感悟新知识过程:合作探究中和反应(钟)
17分
1、学生感受没有现象的反应,探究借用指示剂。
( 2 分钟)
分析问题:实验中没有明明的变化,是否就能下结论说:酸和碱之间不发生反应呢?当然不能,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些反应也没有明明的实验现象,比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以及刚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显然这个实验方案不能判断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还需要从刚刚学过的酸和碱的性质中找到可以借用的指示剂。
引导学生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不能只根据没有明明的现象就轻松下结论说反应不进行,同时也教育学生看问题不能只停留于表面。
2、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指示剂“多中选优”。
(10 分钟)
让学生根据实验台上所提供的试剂,自主设计选用适合的指示剂来证明
NaOH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用手感觉反应前后温度变化。
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有:方案一:
滴酚酞溶液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容液变红容液红色
变无色,振荡振荡
方案二:
滴酚酞溶液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mum—溶液无色ummV液无色变红色
振荡振荡
方案三:
滴石蕊溶液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mu—溶液变蓝色mum-溶液变紫
振荡振荡
方案四:
滴石蕊溶液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mum—溶液变红色mum—溶液变紫色
振荡振荡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发现:方案二中溶液变红色时,
NaOH已经过量,溶液呈碱性。
方案三和方案四中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很难观察到最终的紫色。
因此上述四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是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滴定顺序”设计“反向对比”,指示剂“多中选优”,学生从较不完善的实验设计到完善的实验设计,通过推敲,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是一个趋近完善的过程。
3、深入探究中和反应生成物,掌握中和反应和盐的概念( 5 分钟)探究反应生成物:学生进行方案 1 的操作后,教师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放在石棉网上微热,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现象:玻璃片上出现白色粉末。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是NaC。
(若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红色时,则在玻璃片是上的是NaOH,现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无色,则NaC。
)
教师分析并【板书】
学生仿写:HCI+ NaOH = NaCl + H
2O
Ca(OH)
2+ HCI = ?
NaOH + H
2SO
4=
具体分析:NaCI的组成,推测NaCI在溶液中的粒子,得出盐的概念:像NaCI这样由由金属粒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及时练
习】以下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它们是不是中和反应呢?
CO
2+2NaOH=Na
2CO
3+H
2O
Fe
2O
3+6HCI=2FeCI
3+3H
2O
结论:不是中和反应。
设计意图:知识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从构成、组成的角度给盐下定义。
培养学生灵敏应用能力、观察与归纳分析的能力。
〈四〉精讲点拨,梳理归纳播放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的实
质。
(8分钟)盐酸、NaOH溶液中的微粒:HCI二H+CJ NaOH二Na+OH
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盐酸中的H与NaOH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了H
20分子。
盐酸中的Cl与NaOH溶液中的Na在反应前后不变。
得出中和反
应实质:H+OH= H
20。
使学生对中和反应为什么很简易发生有了深刻的理解。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学生品尝皮蛋蘸食醋去除涩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相关内容自学,讨论交流,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
用(6 分钟)要求学生看书,通过问题自己找出知识点。
一、中和反应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博应用-++-
+-
+-+-
1、改变土壤酸碱性;
1、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引向中和
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的应用,让学生深2、处理工厂废水:
子构成的化合物。
刻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3、用于医药;
2、中和反应:
当堂训练:两个典型例题重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既与中考试题链接,又训练了学生
4、用于日常生活:
酸+碱====盐+水
的能力。
3、中和反应实质:
H+OH==== H
2O
〈六〉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3 分钟)
本节课的总结,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和方法情感上的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再点拨。
这样鼓励了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中和反应实质及中和反应的广博应用的认识,进行自评与互评。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不管是当堂练习还是课后延伸,都设计了例外层次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怡悦。
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到化学不仅是风趣的还是有用的。
五、板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