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者德才兼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人师者德才兼备
看完司老师写的第九章《学校领导者研究》后,我很受启发,深觉写得浅显易懂,读来却意味深长。
反复读了几遍,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到网上查找资料,有幸找到司老师在1992年第2期《教学与管理》中发的一篇文章——《略论新形势下中小学校长的德与才》,我不由想到,作为一名新时期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养?教师的德与才又是什么?联系实际,结合自己在书中的一些收获,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的德
古人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由此可见,
德在一个人的人格构成中占首要位置。
教师的德指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修养。
教师的德直接影响学生的素养,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可以说,教师的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体现。
对学生来说,有德无才的教师固然留有遗憾,但有才无德的教师却是有害无益、断然不可取的。
因而我认为,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德”。
(一)具有高尚的品德
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的过程中,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因而,教师一定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犹如《论语·子路篇》讲到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
学校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塑造人格、陶冶灵魂的精神殿堂,作为这个殿堂卫道者——教师,就应该有理想,有追求,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
首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明确的认识,在教育学生时,能旗帜鲜明说出自己的正确的立场和想法。
其次,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于此,能指导实践,科学地看待问题,理性地处理事情。
2.有强烈的责任感
责任是一个人的工作宣言,有了责任,它会促使我们将身边的件件小事做好。
责任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撑,有了责任,它会促使我们变得更坚强,发挥自己的潜能。
责任是一个人的能力承载,有了责任,它会促使我们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取得最佳的工作成绩。
因而,作为教师,干工作,首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为18年支教悬崖小学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的事迹所感动,而感动之余,让我思考最深的是,为什么他们会心甘情愿地扎根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是什么使得他们无怨无悔?热爱教育,热爱孩子,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对这里的每一个孩子要负责,也许是最好的回答;有强烈的责任心,点燃他们知识的火把,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也许是最好的诠释,纵观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和一些让我们感动的人物,他们的实例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干教育,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作为从教人员,肩负有神圣职责,因为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个体的人,是鲜活的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
谁也没有权力把学生当做实验品。
对学生失去爱心与责任的损失是痛心的,是无法挽回、不可估量的。
播种坏了一季庄稼,来年可以再种,而贻误了一拨学生,也许会是教师一生、学生一生难以弥补的痛。
作为教师,就应该以我们感动的人物为榜样,有高度的责任心,奉献自己的才华精力,倾尽自己的所能,投入自己的热情,对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刻意求精,兢兢业业,做事讲原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促进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也许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教师职业所赋予的责任。
3.有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是社会对每一个人的提出的要求。
对于教师,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战斗在工作岗位上,就更需要教师有甘为人梯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对工作认真踏实,勤勤恳恳。
曾记得学校的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占学生人数百分之八十之多的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就是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老师,因此,教师对工作,一定要有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4.正直诚实的做人态度。
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态度密切关系到做事的成败。
教师应诚实守信,正真公正。
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爱憎分明,经得起诱惑,同时淡泊功名利禄,有一颗平常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受人敬仰。
(二)心中有爱
教育是爱的事业。
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池塘没有水。
教师只有心中有爱,真心付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会拉近,少了戒心,有了更多的耐心、爱心和恒心,才会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给予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学生爱的教育,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切忌当众让他们难堪、丢脸,更禁忌对他们的恶语讽刺,粗暴打骂,体罚,甚至造成学生人身、心理的伤害。
其次,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曾时不时听到有的学生说,某某老师就是喜欢班上的某某学生,对某某学生有偏爱,似乎明显让我们感觉到,他对这位老师的教育充满不满与怨气。
细想,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我们有意无意忽略对一些学生的教育有关系,如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些后进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坚信,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力求做到“一碗水端平”,才会在班级中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平等气氛,才会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赢得学生更多的喜爱与尊重,也才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在农村,有的孩子也许在家,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父母的公平对待,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家庭(比如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单亲家庭等)的子女,如果在班上能得到班主任老师的平等对待和关爱,那么他在学习上一定会更加倍的努力,取得惊人的成绩。
最后,教师要有宽容的胸怀,当学生犯错误时,既要适当地给予“有章必究”,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和风细雨的心态,给予包容,给予改过的机会,做到严爱相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的才
教师的才是指具有渊博的知识,能游刃有余驾驭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才决定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记得中学地理老师张凌桓在讲课时,总能旁征博引出许多例子,津津乐道为我们讲好多,当时的我们无不为他的博学所叹服,很喜欢听他的课,也因此,非常清楚记得那时他带的地理课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一)广博的知识
首先,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要做到上课时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源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注意到前后知识的联系,融会贯通,而如果自己对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不精深,是很难将知识讲得透彻,讲得深入浅出,让学生正确理解的,因而,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其次,广博的文化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收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
当今知识发展一体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全面知识,应该具有科学、技术、艺术、哲学等知识。
因此,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广博的多学科知识。
广博的文化知识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自身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教学的活力和朝气,满足广大学生的求知欲望。
最后,教师必须较好的掌握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
(二)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
1.正确使用教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应讲究艺术,力求做到简洁直白、风趣幽默、形象优美,以其尽可能地接近生活,使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应注意说话技巧。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等等。
此外,注意肢体语言的合理使用。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教”的高超艺术把自己所具有的各种品德、知识、技能等信息以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再通过学生的参与、吸收、内化,最后形成学生自身素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的技巧,就是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师本身内在素质再高,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较好的方式传授,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结果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因此,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艺术,就必须对课堂金雕细琢,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3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
教书育人,以育人为首要,因而,高超精湛的教学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是既教书又育人的。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艺术的语言,不知不觉将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传授给学生,这就是教学艺术最高的境界。
(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己不要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要勇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去发现问题、探索未知,不断地开拓进取。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有能力的提高。
(四)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精神
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的时代,教师——为人师者,要做到不落后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重视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不满足已有的学识水平和知识视野,加倍努力,在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为自己“充电”,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信息,注意把教育科研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尤其是要掌握与使用新出现的现代教育技术,以此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五)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并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课堂中遇到一些突发的、意外的情况情况时显得尤为可贵。
教育机智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丰富的教育经验、高超的教育技巧、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我控制能力。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加强教育机智的培养。
(六)教育科研的能力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一个不搞教学的教师,算不上真正的教师;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成不了第一流的教师;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教师,是跟
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教师。
教师搞教育科研,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学生,尤其是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虽然天天在进行教育实践,但如果不反思、不研究,对某些问题并不一定会有敏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
因此,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
作为教师不仅应该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教学技巧,还应通过教育科研实践,不断取得新知识,探索新领域,在教育科研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们,就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教学才能,德才兼备,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照亮他们的前程,直到一生,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