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课教案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课教案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优质课教案——有机化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3)熟悉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4)学会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2)利用模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3)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4)运用对比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3)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4)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

2. 教学难点:(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有机反应机理的理解;(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烧杯、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甲烷、乙炔、苯等有机物;3. 教学模型:有机分子模型;4. 教学图示: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图示;5. 教学课件:有机化学基础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机化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析其特点,如易燃、有毒等。

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讲解系统命名法和习惯命名法,举例说明命名方法。

4.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甲烷、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结构,讲解其性质及关系。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导学案目录第1章第1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1章第3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1章第4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2章第1节脂肪烃第2章第2节芳香烃第2章第3节卤代烃第3章第1节醇酚(第1课时)第3章第1节醇酚(第2课时)第3章第2节醛第3章第3节羧酸酯第3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第4章第1节油脂(第1课时)第4章第1节油脂(第2课时)第4章第2节糖类(第1课时)第4章第2节糖类(第2课时)第4章第3节蛋白质和核酸第5章第1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5章第2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5章第3节功能高分子材料第一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有机物的分类方法,了解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

二.预习内容1.物质的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分类法和____________分类法。

2.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可以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来进行分类。

3.什么是烃的衍生物?4.常见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有机物的分类方法。

2.能够识别出有机物的官能团。

学习重难点:能够说出有机物的官能团和类别。

二、学习过程(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探究一、按碳的骨架分类1.按碳的骨架有机物是如何分类的?2.脂环化合物与芳香化合物有什么不同?3.按碳的骨架给烃进行分类。

探究二、按官能团分类1. 必修二中所学的乙烯、乙醇、乙酸分别属于什么类别?官能团分别是什么?2. 区分和,二者分别属于哪一类。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 甲烷与甲醇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4. 为什么有机物可以按官能团来分类。

(二)反思总结 1.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2.按官能团分类 OH CH 2OH1.第一位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化学家是()A.门捷列夫B.维勒C.拉瓦锡D.牛顿2.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氰化钾(KCN)B.氰酸铵(NH4CNO)C.尿素(NH2CONH2)D.碳化硅(SiC)3.下列有机物是按照碳的骨架进行分类的是()A.烷烃B.烯烃C.芳香烃D.卤代烃4.下列关于官能团的判断中说法错误的是()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B.羧酸的官能团是羟基(-OH)C.酚的官能团是羟基(-OH)D.烯烃的官能团是双键5.下列表示的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中的一部分,其中不是官能团的是()A.-OH B.C C C.C=C D.C-C6.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A.烷烃B.烯烃C.卤代烃D.羧酸7.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高考化学复习导学案有机化学基础2(非选择题)一、考纲要求:有机物的分子式,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限制条件下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种类判断,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二、命题规律: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限制条件下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种类判断是必考点,有机物的分子式,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是高频考点。

三、夯实基础:1.有机推断的常用“突破口”①—CHO 错误!②2—OH(醇、酚、羧酸)――→2NaH 2;③2—COOH ――→CO2-3CO 2,—COOH ――→HCO -3CO 2;⑤错误!错误!错误!(3)根据某些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①由醇氧化成醛(或羧酸),含有—CH 2OH ;由醇氧化成酮,含有;若该醇不能被氧化,则必含有 (与—OH 相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②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 ”或“—X ”的位置;③由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④由加氢后碳架结构确定或—C ≡C —的位置。

规律方法总结:有机物结构推断的常用方法四、能力提升1.(20**·新课标全国卷Ⅱ·38)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PG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烃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②化合物B 为单氯代烃;化合物C 的分子式为C 5H 8③E 、F 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 是福尔马林的溶质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G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4)①由D和H生成PP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若PP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________(填标号)。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性质。

2. 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分类2.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3. 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4.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5.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基本性质及发展历程。

2.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 采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糖、醋、酒等,引出有机化合物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讲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

3. 实验:安排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实验,如糖的燃烧、醋的酸碱度测定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

七、拓展与延伸1. 介绍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医药、食品、材料等领域的有机化合物。

2. 引导学生关注有机化学的最新发展,如生物有机化学、绿色有机合成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是否全面讲解了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基本性质和发展历程。

高中化学导学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导学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导学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目录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含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含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含答案)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含答案)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含答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物质的分类(含答案)离子反应⑴(含答案)离子反应(2)(含答案)氧化还原反应⑴(含答案)氧化还原反应⑵(含答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含答案)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含答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含答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2)(含答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含答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含答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含答案)硫和氮的氧化物(1)(含答案)硫和氮的氧化物(2)(含答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含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课前预习◇【知识回顾】1.试剂的存放易挥发类:见光易分解类:常见易挥发类试剂有:常见易分解类试剂有:2.试剂的取用固体试剂的取用(以KClO3,Zn为例进行分析)液体试剂的取用(以浓硫酸为例进行分析)3.固液试剂的加热方法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有哪些?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反应类仪器:量器类:其他常用仪器:以上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有:不能直接加热的有:5.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接近空气不易溶于水的:密度接近空气易溶于水的:6.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自学内容】1.实验室安全应注意的问题2.掌握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课堂互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实验操作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学习过程】1.初中知识回顾〖探究活动〗学生回答课前预习题目,教师点评〖教师释疑〗指出实验中重点部分〖思考与交流〗(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 B.高锰酸钾与有机物可以放在一起残液可以倒入下水道中 D.酒精可C.剩余的BaCl2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2)下列各操作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酸中(3)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B.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3体积的浓硫酸缓慢倒入1体积的酒精中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碎瓷片2.要做到实验安全,应注意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安全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等问题。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要点学习:一、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如)二、按官能团分类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烷烃————甲烷CH4烯烃乙烯CH2=CH2双键炔烃三键乙炔CH≡CH芳香烃————苯卤代烃—X(X表示卤素原子)溴乙烷CH3CH2Br醇—OH 乙醇CH3CH2OH酚、苯酚乙醚醚醚键醛醛基乙醛丙酮酮羰基羧酸羧基乙酸酯乙酸乙酯酯基【同步检测】: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吗?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

2、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用球棍模型制作C3H6、C4H8、C2H6O的分之模型,找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

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应考虑几种异构形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培养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严谨性。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1.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①碳原子外层有4个共价键,可以和其他原子成四个共价键②碳原子之间可以成链,也可成环③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体2.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①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易跟多种原子形成共价键。

②易形成单键、双键、叁键、碳链、碳环等多种复杂结构单元。

③碳原子价键总数为4。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有机化学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研究的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生命的基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

有机化学的理论对于药物、材料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导学案将带领你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1.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为主要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有烷烃、烯烃、芳香烃、醇、醚等。

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其化学性质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1.2 有机化学的历史有机化学起源于对生命的探索,18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机化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形成了现代的有机化学体系。

二、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2.1 共价键的概念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常以共价键的方式连接,共价键是由电子对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化学键的一种。

2.2 结构式和分子式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用结构式来表示,结构式可以清楚地显示分子中各个原子之间的连接关系。

分子式则用化学符号简明地表示了分子中的各种原子种类和个数。

2.3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是解释有机分子空间构型和反应性的重要理论。

通过杂化轨道理论,可以描述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以及反应机理。

2.4 典型有机反应有机化学中存在许多典型的反应,比如亲电取代、核子取代、加成反应等。

这些反应是有机化学反应的基础,掌握这些反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更复杂的有机反应。

三、有机化学的实验技术3.1 分馏、结晶、萃取等基本实验技术在有机化学实验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术,比如分馏、结晶、萃取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实验者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物质,提高实验效率。

3.2 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仪器的应用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仪器,比如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这些仪器可以帮助实验者快速准确地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是有机化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让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有机化合物模型搭建活动和化学家探索有机化学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特点。

-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类型。

-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和同分异构现象。

- 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

2. 实验法:组织有机化合物模型搭建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有机分子结构的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家探索有机化学的故事,认识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现象和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提问学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有机化合物呢?它们有什么用途呢?”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展示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图片,如塑料、橡胶、药物、食品添加剂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有机化合物的广泛应用。

2. 背景介绍(10 分钟)- 介绍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炼金术到现代的有机合成化学,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 讲述有机化学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如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3. 作者介绍(5 分钟)- 介绍一些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如凯库勒、伍德沃德、霍夫曼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和成就。

- 鼓励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4. 课本讲解(30 分钟)- 课本原文内容:-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案全套(附教学计划)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案全套(附教学计划)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高二《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高二年级共有12个班。

四个任课教师。

本学期学选修5班周课时为4节(会考班为1节)。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为人教版,学生配套教辅为教研室的《新学案》。

2、教材分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等内容,包括“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个主题的内容(人教版教材分成五章)。

从知识体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合成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建立官能团体系,认识更多的有机化合物;(2)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走进有机合成的世界,体会合成的思想和方法。

3、学情分析:虽然为实验班学生,但班人数多。

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前面学习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

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工作目标1、帮助学生确立将来的高考目标,积极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

2、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3.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如烷烃、烯烃、炔烃、醇、醚、酸、酯、糖、脂肪、蛋白质等。

3. 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3. 烷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4. 烯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5. 炔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有机化合物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介绍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3. 讲解烷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烷烃的特点。

4. 讲解烯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认识烯烃的重要性质。

5. 讲解炔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炔烃的特点。

6. 课堂练习:布置有关烷烃、烯烃、炔烃的性质和用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并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后遇到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9. 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0.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019-2020年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何谓有机物并能够正确判断。

2、了解有机化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史实及意义。

3、了解有机化学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及医学中应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史实的学习,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3、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等探究活动,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现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短缺、环境保护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通过探究有机化学的现状及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1、理解有机物的定义2、能正确判断那些物质为有机物教学难点有机化学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师】请学生花10分钟时间阅读教材2-5页,然后思考P3的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教师总结及板书】【板书】一有机化学的发展【板书】1、我国早期的有机化学:【资料】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用煤作燃料,2000多年前掌握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从植物中提取染料和香料等物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板书】2、有机化学的形成:【资料】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概念,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板书】3、现代有机化学:【资料】21世纪的今天,各种合成有机物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有机化学已经与其它学科融合形成了多个新型学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介绍】:德国化学家维勒1828年,贝采利乌斯的学生、德国年轻的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中加热无机物氰酸铵时无意中得到了尿素。

NH 4CNOCO(NH 2)2 第一次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的生成不必借助于所谓生命力的作用。

【板书】4、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物超过4000万种。

【板书】二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1 、有机物——含碳化合物,除CO 、CO 2和碳酸盐外。

2 、有机物的分类【板书】三、有机化学的应用【板书】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副板书】天然有机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

1.1认识有机化学导学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

1.1认识有机化学导学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

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课程标准1.理解有机化学的含义及其研究范围,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2.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及其与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

3.知道烷烃的命名方法。

4.认识官能团的种类(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氨基、碳卤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和酰胺基),从官能团的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学法指导1.化学史兴趣法。

以有机化学的简单发展史为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该模块的兴趣。

2.交流与讨论法。

通过讨论分析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观。

3.归纳总结法。

通过对同系物及烷烃系统命名法的学习,归纳总结同系物的判断方法及烷烃系统命名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知识点一有机化学的发展1.有机化学(1)概念:以__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研究范围: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________、合成、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等。

有机物并非只来自动、植物体,它可以人工合成,不仅可以用小分子合成大分子,而且可以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学思用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机化学是19世纪的新兴学科,其发展与其他学科无关。

( )(2)环境保护与有机化学无关。

( )(3)李比希首次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

( )(4)德国化学家维勒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法。

( )(5)1965年,我国第一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2.下列不属于有机化学范畴的是( )A.周朝设立“酰人”官职负责酿造酒、醋等B.侯德榜用食盐生产纯碱C.瑞典化学家舍勒提取到酒石酸、柠檬酸等物质D.维勒首次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尿素知识点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烃的分类3.官能团的名称与分类(1)概念: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决定着某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2)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4.同系物(1)同系列:分子结构相似,组成上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为同系列。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第一章: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反应的科学领域,是化学领域中最为重要和广泛的一个分支。

一、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1. 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2.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通常由碳、氢和其他非金属元素构成。

3. 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融点和沸点,一般为液体或固体。

4.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较高,容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二、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

有机物的命名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 确定主链:根据碳原子数最多的链作为主链。

2. 确定取代基:其他连接在主链上的基团。

3. 给取代基编号:从最近的端开始编号,确保编号最小。

4. 确定取代基的位置:用数字表示在主链上的位置。

5. 列举取代基:按字母顺序列举所有取代基。

三、有机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饱和烃:只包含碳碳单键的化合物,如烷烃。

2. 不饱和烃: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如烯烃和炔烃。

3. 芳香化合物:具有芳香性质的化合物,如苯和苯的衍生物。

4. 有机官能团:具有特殊化学性质的基团,如羟基、羰基和氨基等。

第二章: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之间或有机化合物与其他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两个或多个反应物结合形成一个产物。

常见的加成反应有以下几种类型:1. 烯烃的加成反应:烯烃与其他物质之间发生加成反应,如烯烃的氢化反应。

2. 醇的加成反应:醇与其他物质之间发生加成反应,如醇的酸化反应。

二、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中原有的基团被其他基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有以下几种类型:1. 水解反应:有机物中的某个基团被水分子取代。

2. 卤代反应:有机物中的某个基团被卤素取代。

3. 烷基化反应:有机物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基团取代。

高中化学教案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有机化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性质3.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常见有机化合物4. 学会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5. 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机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分类、命名及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与性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3. 利用生活中的有机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有机化合物相关课件、案例素材、练习题。

2. 学生准备:预习有机化合物的相关内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有机现象,如食品、药品、燃料等,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与重要性。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如碳原子成键多样性、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等。

3.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根据碳原子骨架的异构现象,将有机化合物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类别。

4.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如烷烃命名、烯烃命名、炔烃命名等。

5. 案例分析:运用案例素材,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命名能力。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定义、特点、分类、命名的掌握情况。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六、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2.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与测定方法4.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领域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合成方法、结构分析与测定方法。

选修化学5《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龙岩市高级中学林锦生 编)

选修化学5《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龙岩市高级中学林锦生 编)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学生在学完《化学2(必修)》中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向他们展示有机化学发展历程、研究领域;系统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

本节还介绍了许多有机化学的概念,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官能团、同系物等,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化学课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课时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基本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

(2)掌握有机物的三种分类方法,建立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分类框架。

(3)理解同系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方法的研究,能够对有机化合物结构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对比和归类。

(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有机化学发展史的教育,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有机化学世界的奇妙与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后续的新、相关内容做好准备。

【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有机物的分类。

难点是官能团的认识几同系物的判断。

【学案导学】1.有机化学就是以有机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有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萌发于___________,创立并成熟于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是有机化学发展和走向辉煌的时期,21世纪,有机化学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通常有三种方法,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根据分子中碳架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根据所含官能团的不同,烃的衍生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羧酸》教案-新版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羧酸》教案-新版

第三节 羧酸 酯 第一课时 羧酸教 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技能 1. 了解羧酸的定义及分类。

了解羧酸的定义及分类。

2. 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3. 掌握乙酸的酸性。

掌握乙酸的酸性。

4. 掌握乙酸酯化反应原理。

掌握乙酸酯化反应原理。

过程与方法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乙酸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乙酸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导入新 课 【情景导入】带一瓶醋,先让学生闻闻气味,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羧酸种类,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柠檬里含有柠檬酸,蚂蚁体内含乙酸,结合嗅觉与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聆听聆听 通过介绍,引入主题,使学生了解本节的学习本节的学习 目标。

目标。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一、羧酸一、羧酸1.概念:由________与________相连构成的化合物。

成的化合物。

学生在课前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并在预习过程中积过程中积极思考,总结预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注意:(1)羧基(或—COOH )是羧酸的官能团。

是羧酸的官能团。

(2)甲酸()是分子组成和结构最简单的羧酸。

甲酸的分子组成有特殊性,即甲酸分子里没有烃基,但有醛基。

2.通式:一元羧酸的通式为R —COOH ,饱和一元脂肪酸的通式为C n H 2n O 2。

3.分类(1)按分子中烃基的结构分)按分子中烃基的结构分①脂肪酸①脂肪酸②芳香酸如苯甲酸:____________,俗名安息香酸。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和命名原则,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分类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3.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4. 烯烃的结构与性质5. 炔烃的结构与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命名原则,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2.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命名原则。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模型和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章共计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1. 导入新课:介绍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阐述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3. 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包括烃、卤代烃、醇、醚、酸、酯、糖、蛋白质等。

4. 分析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1. 导入新课:讲解有机化合物命名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包括烷烃、卤代烃、醇、醚、酸、酯等。

3. 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4. 练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巩固命名原则。

第三课时:烷烃的结构与性质1. 导入新课:介绍烷烃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烷烃的结构,阐述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3. 分析烷烃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等。

4. 讲解烷烃的化学性质,如燃烧、取代反应等。

第四课时:烯烃的结构与性质1. 导入新课:介绍烯烃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烯烃的结构,阐述碳原子之间的双键。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第一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特点,认识消去反应。

2、能从加(去)氧,去(加)氢的角度来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3、初步建立起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预测其能发生的有机反应类型的一般思路。

【重点、难点】1、能够判断给定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2、能书写给定反应物和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复习回顾】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类型。

1、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2、乙醛与氢氰酸的反应3、用CH2=CHCl制聚氯乙烯4、CH3CH2—Br与NaOH水溶液5、乙醇与浓的氢溴酸反应6、丙烯与氯气反应(加热)7、CH3CH2Cl+NH38、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9、乙醛氧化生成乙酸10、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新课预习】1、消去反应(1)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是。

(2)在实验室中制取乙烯是将和的混合物迅速加热到左右而制的。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有机化合物脱去(如、等)生成分子中有的化合物。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②2—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③2,3—二溴丁烷在锌粉的作用下反应 ;(4)在发生消去反应时,反应的产物与试剂的类型紧密相关。

例如,欲由醇脱水制取烯烃时常选用 等脱水剂;欲由卤代烷脱去氢卤酸时常选用 等试剂;欲由邻二卤代烷脱去卤素单质时常选用 等试剂。

2、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加入 或减去 。

如:乙醛催化氧化的方程式为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为 ;(2)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加入 或减去 。

如:乙醛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与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A 、乙烯与溴水(加成反应)B 、甲苯与浓硝酸(取代反应)C 、氯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并加热 (取代反应)D 、乙烯与高锰酸钾(氧化反应)2、“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咼考式复习全方位指导化学选修5 目录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本章小结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2 课时炔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本章小结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本章小结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本章小结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咼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咼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咼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咼分子材料本章小结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在已发现或人工合成的两千多万种物质中,大部分是含碳元素的有机化合物,那么这么多的有机化合 物是如何分类的呢?III2. 乙酸(CH$—C —0H )和甲酸甲酯(H —C —O^CHj )的分子式都是C2H4O2,二者的性质是否相同? 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CO 、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归为无机物 有机物的概念: 有机物的特点种类繁多、反应慢、副反应多、大多数能燃烧【自学导引】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照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机化合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轉获化合物(如疋比)二、按官能团分类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形成的一系列新的化合物。

烃的衍生 物的定义只是针对结构而言,并非一定是烃衍变而来的。

2•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乙烯的官能团为 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醇的官能团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酸的官能团为 __________________氯甲烷的官能团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3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二是按照反映有疽机化合物-:歼狀化冷物1、一种物质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2、一种物质具有多种官能团,在按官能团分类时可以认为属于不同的类别3、醇和酚的区别4、一些官能团的写法【名师解惑】官能团和根(离子)、基的区别(1) 基与官能团基:有机物分子里含有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两者的关系:“官能团”属于“基”,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团”(2) 基与根类别基根实例羟基T羟^基氢氧根区别电子式电性电中性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存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典例导析】知识点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例1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OI①CH3CH2OH ② CH J CCH30■1、一(:岛⑤\Z ⑥II II⑦CHjCH ⑧ H (: OH(1) 芳香烃:_______________ 。

(2) 卤代烃:_______________ 。

(3) 醇:___________________ 。

(4) 酚:___________________ 。

(5) 醛:___________________ 。

(6) 酮:___________________ 。

(7) 羧酸:_________________ 。

(8) 酯:___________________ 。

跟踪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是⑵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③ CH3CH2Br芳香化合物(含有苯环的化合物)〉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苯的同系物(只含有基一烷基)知识点2:官能团、根和基的区别例2 有9种微粒:①NH2「;②一NH2;③B厂;④0H「;⑤一NO?;⑥一0H;⑦N02;⑧CH3+;⑨一CH3。

(1)上述9种微粒中,属于官能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⑵其中能跟一C2H5结合生成有机物分子的微粒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5种B. 4种C . 3种D . 2种(09年江苏化学• 19)(14分)多沙唑嗪盐酸盐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多沙唑嗪的合成路线如下:(1)写出D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1个苯环,侧链为饱和烃(3)其中能跟C2H5 +结合生成有机物分子的微粒有OH跟踪练习2化合物1/ILC C/ X/、CH?〔r C—HOII1 CH t (']1住卜1\ //C / \C1LCH L (种取代有机氯农药DDT的新型杀虫剂,它含有官能团H2C=CH-CN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过程与方法1 •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模型方法”的意义2•通过思考与交流,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过程由0、H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只发现了H20和H2O2两种,而由C、H构成的有机物目前却超过了几百万种,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分子式为C5H12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自学导引】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碳碳之间的结合方式有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相互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结构复杂,数量庞大。

2•甲烷的分子结构科学实验证明CH4分子中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构成以碳原子为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四个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

甲烷分子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实验还表明:在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等同的,碳原子的4个价键之间的夹角(键角)彼此相等,都是109° 28'。

4个碳氢键的键长都是1.09 X 10—10 m。

经测定,C—H键的键能是413.4 kJ • mol—1。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1•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它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同分异构体的特点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2•同分异构现象的类别(1) 碳链异构:由于碳碳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2) 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位置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CH3CH = CHCH3和CH2=CH —CH2—CH3。

(3) 官能团异构:由于具有不同的官能团而产生的异构现甲烷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名师解惑】一、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技巧一般采用“减链法”,可概括为“两注意四句话”。

两注意:一是有序性,即从某一种形式开始排列、依次进行,防止遗漏;二是等效法,即位置相同的碳原子上的氢被取代时会得到相同的物质,不要误认为是两种或三种。

四句话: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苯环排布对、邻、间。

(1) 以烷烃C6H14为例,写出所有同分异构体。

(烷烃只有碳链异构)(注意:从母体取下的碳原子数不得多于母链所剩部分(2) 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由于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的烃除烯烃以外,当n = 3、4、5……时,还有等叫做环烷烃的一类烃,所以分子组成为分异构现象的认识,现以C5H10的各同分异构体加以说明:②Cbh——CH2——CH=CH——C③Ci CI I— CH一CII2CH,—CH3XCH,/CHj— CFLCH;—CH—CH3—CH,CH2CH—CH,—CII /CH:CH2 CH SCH3CH a—CH a / \II | CH. CH.、CHUhelk—X CHz CH£ CHiC n H2n的烃的同分异构现象较烷烃更加突出。

对这种同①CHj —CH Z CHz CH― H a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书写结构简式时要注意:①表示原子间形成单键的“一”可以省略;②C = C 、C 三C 中的“=”、“三”II|不能省略,但是醛基(Y —H )、羧基( —C —0—H )则可进一步简写为一 CHO 、一 COOH 。

【典例导析】知识点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例1大多数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与碳原子或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相结合的化学键是( )A •只有非极性键B •只有极性键C .有非极性键和极性键D .只有离子键跟踪练习1某共价化合物含碳、氢、氮三种元素,分子中共有四个氮原子,且都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每 两个氮原子间都有一个碳原子。

已知其分子内既没有碳碳单键, 也没有碳碳双键,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种类 实例 含义化学式乙烯C 2H 4、 戊烷C 5H 12用兀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 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反映出一个分最简式乙烷CH 3、 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 由最简(实验式)烯烃CH 2式可求最简式量电子式用"•或"x”表示电子,表示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 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球棍模型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共价键,用于表示分子的空间 结构(立体形状)种类 实例 含义比例模型乙烯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大小, 用于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大小及结合顺序结构式乙烯H HH —C^C-H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 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能完 整地表示出有机物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成键情况的式子, 但不表示空间结构结构简式乙醇CH3CH2OH键线式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的特点(官能团),与结构式相比能够删繁就简有利于把握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特征 能够表示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 只要求表示出碳碳键 以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 图式中的每个拐点和终点均 表示一个碳原子,比结构简式更为简单明了乙烯A • CH8N4B • C4H8N4C • C6H10N4 D. C6H12N4知识点2: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例2 分子式为C io H i4的有机物是苯的同系物,其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写出这些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跟踪练习2某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C5H11CI,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有两个“一CH2—”、两个“一CH3”、—CII—一个“丨”和一个“一CI”,试写出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