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见本来面目

合集下载

什么是开悟?

什么是开悟?

关于开悟的一点浅见一、关于开悟所谓开悟,即开佛知见,悟无生,在禅宗里面叫做破初参,破初关。

修行人通过长期甚深的禅定,或观修,彻底照破五蕴身心的假相,彻见一切所追求的,留住的,拥有的,所修所证的,所见之诸境界都是因缘假合的梦幻泡影,从来没有真正生过,也没有真正灭过,那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本来面目,具足一切,清净无余,能生万法。

这时行人会彻底明心,局部见性,会见到自性的冰山一角,但还不是真正的自性,会明白,心妄起去修行,只不过是虚妄的造作,从此便成无事人。

开悟前是除贪嗔的虚妄造作,开悟后是随缘观照去习性,同时圆满智慧的过程,习性去除一分,法身圆满一分。

➢行人开悟破初参,断见惑,证我空,转七识末那识(恒常我执)为平等性智;➢进一步去除习性断思惑,破重关证法空,转六识意识(分别思虑)为妙观察智;➢通过服务众生,圆满智慧,去除根本无明,断尘沙惑破牢关,转八识阿赖耶识和前五识为大圆镜智和成所作智,证入非空非有的一真法界。

所谓证入亦是方便说,实无一法可证,一法可得,一果可成。

二、为什么要开悟?所谓小悟千千万,彻悟只有一次。

用六祖的话说就是:不论方便解脱,只论见性。

不管修行什么法,中观也好,止观也好,念咒也好,密宗也好,禅宗也好,动中禅也好,今生要成就,就要回到明心见性的路上来,如果没有见性,再究竟的法行人也会修成方便法,如果见性,再方便的法对行人来说反而修成了究竟法。

所以,历代祖师对未见性之前称谓盲修瞎练,都在感觉和境界里打转,因为方向不明确,一直在门外,无论再怎么用功,再怎么精进都无法解脱,而且很容易退失道心,自损慧命。

见性后,才算真正入门,道心才真正坚固,对法,对世间万事万物都不再有疑惑,会得到相对的大自在,这个时候修行才算正式开始。

三、彻悟时的特征1、贪、嗔之心彻底熄灭,不再复燃。

这个现象比较明显和强烈,当这个点到来时每个人都很清楚,明白,不需要任何人认证,自证自知。

就像行驶的汽车,突然没油发动机熄火,没有了驱动力,贪嗔没有了造作的源泉,妄心从此彻底熄灭,遍计烦恼消失,但因习性而产生的根本烦恼还在,所以车子还会习惯性的往前走一段距离才会停下。

打坐“明心见性”的诀窍

打坐“明心见性”的诀窍

打坐“明心见性”的诀窍作者:生根活佛一般糊里糊涂地打坐是不一定能够明心见性的,想通过打坐而明心见性需要三个条件:首先要知道“明心见性”的含义,然后要知道如何才能“明心见性”,最后要知道如何才能修成“明心见性”。

关于“明心见性”这方面,很多宗派都有不同的见解与观点,我在这里依雍仲本教来讲讲“明心见性”的含义。

从自心来讲,“明心”就是明悟自己的心,“见性”就是见到自心的本性。

从人们的理解来讲,“明心”就是明了我们的心,“见性”就是见到性相。

从体证的角度来讲,“明心”就是了知万物的灵性,“见性”就是体证灵性与见到万物的本性、就是彻底明白万物的本质。

对万物本性的体证,必须要用心去感受,才能彻底地认识。

否则,任你有再大的功德,也体证不了万物的本质。

从修行的角度来讲,“明心”就是透明的自心与智慧,“见性”就是见到自心的本性与佛性。

从禅修的角度来讲,“明心”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明悟自心,“见性”就是透彻地见到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证悟佛性。

从大圆满的角度来讲,“明心”就是用我们自心的能量和作用去彻见、领悟。

,是自悟智慧,“见性”指的是妙体与真理,也是自然智慧,自悟智慧透彻地见到自然的空性而觉醒、了生脱死、证悟空慧不二、就叫作“明心见性”。

那么“心”是什么?“心”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那个肉团心,而是我们因对境而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性”又为何物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质。

现代学说认为:心的本性就是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就生不起心来。

佛教讲的“性”是心的本质,是空性,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肉眼虽不能见,但它却能起种种真实的作用,犹如水中的盐一般,虽然不可目睹,但事实上确实在起作用,“心”在佛经上还有很多异名,比如说,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大圆胜慧等等。

如何才能“明心见性”呢?对一般的普通人而言,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空相的,要先认识自心的现象,再反观自心,最后要彻底地认识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就是“空”,心的本质空性就是心性、就是佛教所讲的佛性。

_本来面目_禅释

_本来面目_禅释
看到世界本质清净的一面, 不生的一面, 定在其 中, 在某个机缘中会爆发真相认识。这时我们的息与 万物的息息息相通, 与万物一起进入一元的世界, 与 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产生通感, 在一体中看到生命真相 了。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 眼泪不知在什么 时候流了下来, 肌肉不知什么时候松弛下来, 心跳和 血液似乎停止了。不是欢喜也不是悲伤, 只有无边的 宁 静 和 舒 适 , 时 间 和 空 间 变 为 “零 ”, 宇 宙 及 其 享 用 全 面打开。
不思善恶是清净境地, 此处无天堂地狱, 无佛无 众生。“所谓来无所从, 去无所至。个时净无夤缘, 廓 无处所, 三际断, 六门空。所以道: 恢恢焉, 晃晃焉, 迥 出思议之表也。思不到, 议不及, 心念才萌, 便成流 注。若是一切心念尽, 也无天堂到你, 也无地狱到你。 十方虚空, 纯净无垢, 廓然明白。……若或善恶如浮 云, 起灭俱无处, 这里生佛立不得。六祖和尚道: 不思 善不思恶, 正当恁么时, 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本来 面目。”[4]不思善恶处是本来清净面目, 这个面目清净 无著: “描不成兮画不就, 赞不及兮休生受。本来面目 没 处 藏 , 世 界 坏 时 渠 不 朽 。 ”[5]本 来 面 目 是 恒 在 的 本 来, 是存在的自为状态, 只有在不思善恶后呈现。倘 有所思, 即便是人间天上的真善美, 都是眼中的病 翳。
这 个 不 思 善 恶 的 心 及 其 带 来 的 清 净 面 目 , 是 “喜 怒 哀 乐 之 未 发 ”的 那 个 心 及 其 纯 真 状 态 , 它 的 纯 洁 和 真实就在于 它 是 “空 ”的 , 是 存 在 的 实 相 。药 山 惟 严 禅
师在静坐中, 徒 弟 问 他 : “兀 兀 地 思 量 什 么 ? ”药 山 说 : “思量个不思量的。”徒弟进一步说: “不思量的如何思 量? ”药山说: “非思量。”佛说一切法, 只是为了人见这 个非思量的空性, 正说奇说都是让人见这个空心。

什么是真实的本来面目

什么是真实的本来面目
都是童子身出家。好长一段时间,甚至多年都在爆炸的,往往是结过婚,生过孩子的人,这种人通常会出现持续性的爆炸,一层一层逐渐地爆开。跟
夜空中打礼花一样。但是在出现这种境界之前,身心会经历一个大的考验,会有一次大的蜕变。当出现这种反应的时候,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尤其
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如果你身心不健康,前面的境界就把你卡住了,你由于恐惧,就不可能再前进,也就不可能出现刚才所说的这些境界。如果你
脱了一层两层,有什么用呢?所以佛教讲的“四禅八定”是共法,就是为了解脱外面的这六层。里面的七八九层,只有佛教有讲,其他宗教没有。所
以明师的工作就是修理弟子,帮弟子“扒皮”,他什么都可以不会,只要会修理弟子,就是明师。
你们今天晚上把它悟到了,就没有白听,就没有白学。所有的方法,包括禅、净、密、律,都是为了解决这个东西(本来面目)。如果去解决这些东
既可以融入万物,又可以独立存在,可来可去,也无来无去。
如果是大根器的人,他会在瞬间爆炸,剥脱;根器钝一点的,他会慢慢地爆破,慢慢地剥脱。所以有些人一修行就有境界,就像连续燃放烟花一样,
“啪、啪、啪”,炸开很多次。而大气魄的人,只“啪……”地一声,一次性就炸开,里面那个东西顷刻就出来了。通常一次性炸开的人,十有八九
,并不是我们佛门所说的“本来面目”,也不是我们通常说的“真心”。佛门里所说的真心就是本来面目,或者叫自性、真如,它们指的都是一个东
西。而世间上其他宗教和功法所讲的神识、魂魄、元神,等等,都是本来面目外面的几层。佛教讲人有八识,你没有把最核心的那个东西修出来,都
算是没有证到究竟。就如同剥玉米一样,剥了好多层才能见到玉米。里面的玉米就相当于我们说的本来面目,但是在这个本来面目外面又包裹了很多
悦和解脱感。如果你没有见地,会误以为你已经解脱,已经开悟了。如果你的见地很正,或者有明师给你指点,你就会知道,此时正处在出功夫的当

《太子成道经长》

《太子成道经长》

小组成员:
资料整理及幻灯片制作:
纪少锋
姜薇
张桂连
张咏煜
韩明辉
申姗姗
罗煜川
任磊
所有人都会成 有病吗?
太子殿下,再 尊贵的人,死 神来了也逃脱
不了得。
太子见到死人 难道众人都会 死吗?
太子的感悟
出游回宫后,悉达多生大忧 愁。“世间众生,极受诸苦 ,所谓生老,以及病死,云 何不求舍是诸苦,云何不求 厌苦寂智,云何不念免脱生 老病死苦因,我今于何得空 闲处。”遂决心出家修炼, 以求解救众生之道。于是吻 别妻儿,深夜出宫~~
太子出生
• 王后怀孕十月后,一日在宫中游玩,玩的正开心快乐 之时,突感腹部胀痛,于是手攀树枝,一宫女在王后身 后用金盘接生,王后便产下太子。
• 太子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脚踩莲花,一 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大喊:
•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太子寻伴侣
太子一天天长大,可是他却整日忧愁不乐。 大臣见状向大王进谏:为太子寻一新妇,作为 伴恋之人。太子知道以后,便决定做一个金戒 指,而这个戒指就只有太子、大王和王后三人 知道。待选的姑娘中有知道这个金戒指的人, 则是与太子有缘的人,应该作为他的妻子。众 女当中,唯有耶输陀罗说:“我前世与太子结 缘,今世岂敢不做太子您的妻子?”于是二人 喜结良缘。
修行~之二——苦行未果
❖ 途中,他经历了风雪,猛兽, 但是他依然无所畏惧。开始了 苦行,每日长立不倒、卧于荆 棘之中、在烈日下暴晒、每日 只食以麻一粟,以少有的苦行 折磨着自己,摒弃一切生命的 贪欲,终日处于冥思苦想的状 态,就这样经历了六年的苦行 ,身体苦瘦如柴,他却并未得 道。于是,他毅然走出了苦行
传道之途
❖ 得道之后,佛 陀 四处奔走, 并创 立了佛教 ,成为了佛家的 祖师。

禅宗思想, 哲学, 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

禅宗思想, 哲学, 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

禅宗思想、哲学、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序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

它的宗旨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

禅宗是儒道释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在思想史、文化史上起过很大的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

禅宗所蕴含的对本性的关怀,以及由此出发而展开的处世方式、人生追求、直觉观照、审美情趣、超越精神,凸现着人类精神澄明高远的境界,从而保持了它对禅宗爱好者的持久魅力。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禅宗以其特殊的内涵与神韵,历来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这种研究,正日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禅宗研究以文献学、历史学的方法为主。

敦煌佛教文献的发现,历史学理论与传统的文献考据结合,使禅宗研究出现了新气象。

如胡适即是以文献学的、历史学的视角研究禅宗,他的《楞伽宗考》、《荷泽大师神会传》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自成一家之说,具有开创意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了禅宗研究的方向。

1949年以后,人们常用哲学的方法论述禅宗历史、思想,侧重于揭示禅宗的思想价值。

进入改革开放的80年代以来,禅宗研究领域出现了相当活跃的景象,有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撰写出一大批研究成果。

其一,采取以文化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进行研究。

如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顾伟康《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知识出版社,1990年),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等。

其二,采取文献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如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中华书局,1996年),周绍良《敦煌写本坛经原本》(文物出版社,1997年),李申、方广錩《敦煌坛经合校简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等。

其三,采取思想史方法进行研究。

如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吴立民、徐荪铭主编《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等。

贵阳弘福寺石刻憨山大师法语(文本)

贵阳弘福寺石刻憨山大师法语(文本)

贵阳弘福寺石刻憨山大师法语(文本)憨山大师法语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之具,元无实法与人。

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

于此用力,故谓之修。

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

非除此心之外,别有可修可悟者。

以心体如镜,妄想攀缘影子,乃真心之尘垢耳。

故曰想相为尘识情为垢。

若妄想消融,本体自现,譬如磨镜,垢净明现,法尔如是。

吾人积劫习染坚固,我爱根深难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内熏为因,外藉善知识引发为缘,自知本有,发心趣向志愿,了脱生死要把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一时顿拔岂是细事。

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担荷,单刀直入者。

诚难之难古人道,如一人与万人敌。

非虚语也。

尝闻世之君子,以身殉国则死国,以身殉法则死法。

丈夫处世,固不恋为儿女态,况吾释子,学出情法者乎。

一切众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无上菩提福慧庄严,皆以无我而至。

以我与物敌故是非生是非生则爱憎立爱憎立则喜怒滋自性浊而心地昏,心地昏则诸恶长,诸恶长而众苦集众苦集则生死长矣。

吾学道人,所贵金刚正眼,烁破无明痴暗,焕发本有智慧光明拈向现前日用,咳唾掉臂扬眉瞬目之际,拈匙举箸之间,顿显自性无垢法身。

是称为得解脱人。

文者心之章也。

学者不达心体,强以陈言逗凑,是可为文乎,须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盖天盖地。

夜气清明,摄心端坐。

返观内照,寂然不昧处,自见本来面目,毋自欺也。

孔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足知天下不欺者鲜矣。

负众生者慢,负诸佛者堕,负自己者痴。

斯则佛祖可负,而自己不可负,以其本有而不求具足而不善用,譬如持珠作丐,可不谓之大哀欤。

性相近,习相远,此语直示千古修行捷径。

吾人苟知自性本近,唯因习气而远,顿能把断要津。

内习不容出,外习不容入,两头坐断,中间自孤处正所谓如有所立卓尔;若到卓尔独存之地,则性自复。

人性本明,为物欲情尘之所昏蔽,故于日用而不自知也。

譬如磨镜,垢净明现,然镜体本明,非待磨而有也。

佛教寺院对联大全,第43辑

佛教寺院对联大全,第43辑

佛教寺院对联大全,第43辑一生补处寄诸天普现菩萨身当年鹿野苑中曾助迦文传密意三界轮回仍故我誓修唯识定他日龙华会上愿随无著觐慈颜浙江宁波七塔禅寺弥勒像鄮山本维卫生乡负郭访丛林听百杵钟声似否西游海会明代为宝陀故址频年余劫火揽七重塔势依然南拱天封徐隆圻题宁波七塔禅寺。

维卫:即毗婆尸佛,过去七佛之第一佛如来拈花笑弥勒开口笑问礼拜禅林有几个能深知笑意菩萨低眉时金刚怒目时要虔修慧业愿众生莫错过时机四川乐至报国寺(弥勒殿)——当代·刘克生山雁荡水龙湫洞石佛百二峰拔地凌云海上名山称第一左展旗右天柱后屏霞数千仞神工鬼斧灵岩胜景叹无双喻长霖题乐清灵岩寺,位于雁荡山屏霞嶂下,为雁荡十八古刹之一世俗幻有之相相本自空空是有空非断空此空何尝不有胜义真空之理理常自有有是空有非常有斯有未当不空江西九江东林寺(东晋:莲社十八贤,慧远虎溪桥)——当代·释传印贪心盗心淫心诈心欺负心种种这等心肠我看是何结局兵劫瘟劫水劫火劫霹雳劫苍苍许多劫数你从哪里逃生河北玉田净觉寺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有年令九界众生彻见本来面目睹明星而悟道谈经三百余会俾大千佛子复归原有家乡印光大师:释迦联香阁峙中流花散彩叶成文但能色相俱空何用别求南海慈灯悬彼岸覆祥云洒法雨若使菩心自在此间即是西天临安千佛寺观音殿由来号崇寿历劫重新喜佛光普照十方长为熙朝资圣寿何处觅栖心随缘且住愿僧众静参三昧直从觉路证禅心陈烈镛题宁波七塔禅寺由西方而来东国胸卍字手兜罗宝相庄严大地宏开象教承旧制以建新模背屿山面舜水梵宫轮奂千秋水峙龙泉余姚龙泉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缅于乐拔苦之心其三际十虚而莫既地狱已空始示成佛溯兴慈运悲之念举五乘九界之无遗印光大师:地藏联百年三万六千场以慧眼观沧海桑田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大藏五千四八卷有信心者女人男子能书写诵读能受能持江苏南通川至庵藏经楼——近·张謇成就六八大愿居西方以作佛举华藏世界之庄严圆彰净土愍念九品含灵向东域而垂慈引娑婆国中众男女同往莲邦印光大师:弥陀联观自在到最高峰何处觅音声看慧日照临一片西湖皆净土大慈悲度无量劫来游诸士女果迷津识破千寻南海不扬尘顾竹轩题杭州法喜寺圆通宝殿建刹傍孤山溯天嘉永福初基试与寻长庆残碑读微之遗记题楣仍广化还大中祥符旧观愿重立辟支古塔刻法华真经俞樾题杭州广化寺,位于孤山之南,原名孤山寺,寺内有六一泉建刹与阛阓为邻缘菩萨东超凡烦恼皆除也可到此间立脚飞锡来普陀绝顶悯众生而救苦沉迷果觉庶几从彼岸回头宁波七塔禅寺。

见性成佛,诚心得禅

见性成佛,诚心得禅

见性成佛,诚心得禅佛法始终以见性成佛为最高境界,这就是佛教对于修行者的最终期望,同时,诚心得禅也是修行者获得证悟的途径之一。

什么是见性成佛? 所谓的“见性”,就是指见到本来面目的境界,见到本来面目的真理,何谓本来面目真理,就是指所有诸法之真实,即缘起之理。

佛教认为一切法皆缘起,无一自性,一切因由于缘起、条件而生,而无一自我或自性可言。

以此证悟后,可以达到无上的境界——见性成佛。

实现见性成佛,则意味着彻底破除世间种种错觉和幻想,看到自己和万物本来的真相,达到无上的智慧与解脱。

想要修行的人,需要先有一颗对解脱和真理的认识。

只有深切认识修行的目的和到达的彼岸才能真正投身于修行。

然后,在修行的过程中,诚心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的“诚心”,就是指内心真实的认可和承认,只有发自内心的诚心,才能让人在修行道路上不断前行。

而禅修,也是求证悟的重要一环。

禅修的本质是思维的减少,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减少对思考的分心,减少对情感工作的分心,使意识投入到时间的核心,顺应自然规律,让时间自在流淌。

可以说禅修就是通过在当下专注和定向,使人的内心达到极度平静、清晰、深层的状态,进一步探索、发现人性和自性的真理。

在修行中,光有见性成佛的追求和禅修的方法并不足以使人真正成功。

还需要从佛法中寻找方法和经验,以减轻修行道路中的艰辛和困惑,包括开智智慧、养身身体、养心心态、净化心灵、学会善巧方便等等。

只有守持这些佛法,在修行途中稳步前行,才能逐渐接近见性成佛的彼岸,更近一步,成就圆满人生。

总之,要想见性成佛,需要对修行目的有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发扬诚心精神,通过禅修、佛法等途径,探索真理、实现改造自性。

不断努力和追求,才能到达佛教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明心见性,是那么简单,人人都可立地成佛

明心见性,是那么简单,人人都可立地成佛

明心见性,是那么简单,人人都可立地成佛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了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

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随顺无染,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心都无异,就是现成的佛,不须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为,不劳纤毫言说思惟。

所以说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而且操之在我,不假外求。

大地一切众生,如果不甘长劫轮转于四生六道,永沉苦海,而愿成佛,常乐我净,谛信佛祖诚言,放下一切、善恶都莫思量,个个可以立地成佛。

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不是无凭无据,空发大愿,空讲大话的。

上来所说,法尔如此,且经佛祖反复阐明,叮咛嘱咐,真语实语,并无丝毫虚诳。

无奈大地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苦海,头出头没,轮转不已,迷惑颠倒,背觉合尘。

犹如精金投入粪坑,不惟不得受用,而且染污不堪。

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说出八万四千法门:俾各色各样根器不同的众生,用来对治贪嗔痴爱等八万四千习气毛病。

犹如金染上了各种污垢,乃教你用铲、用刷、用水、用布等来洗刷琢抹一样。

所以佛说的法,门门都是妙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只有当机不当机的问题,不必强分法门的高下,流传中国最普通的法门为宗、教、律、净、密,这五种法门,随各人的根性和兴趣,任行一门都可以,总在一门深入,历久不变,就可以成就。

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

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工夫屡有变迁。

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

禅宗公案颂古的象征体系

禅宗公案颂古的象征体系
颂古的要义,必须理解兰重象征意义:公案的象征意义、禅诗的象征意义、评唱的象征意义。 禅语的特征是含蓄蕴藉,对每则公案、禅诗、评唱都可以有多种理解。首先,是公案主旨的 意义多元。禅宗公案,给人以无限想象的再创造的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表达对 公案的独特“理解”,故公案主旨在参悟过程中被赋予意义多元的特质。其次,是颂古意象的意 义多元。诗歌艺术晟重要的特征是形象思维,同一意象,可以指向多重意义,甚或是截然相反 的意义。加上颂古诗吟咏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禅诗不著死语生机远出的特质,使得禅诗在构境 取象上玲珑透澈,羚羊挂角,这就为解读这类作品植入了以创造性禅悟思维进行体证的积极因
应运而生。在圆悟看来,禅是另一种佛经,是活泼泼的佛经,禅与佛经本来就是一而二、二而一
收稿日期:2001—09—09 作者简介:曼言生(1964一).男,安徽庐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47
万 方数据
的。因此《碧岩录》把公案、颂古和佛教经论结合起来,从禅宗基本理论出发,对疑义丛生的公 案一一解释,并加以引申发挥。在生动精瞽的语言中,禅机泼刺刺地跃动。职此之故。他对公
案的解释为禅林所普遍接受,以至于出现了《碧岩录》热,《碧岩录》成了禅宗的新经典,成为古 今公认的“禅门第一书”。《碧岩录》表明,禅僧不仅重视直觉体验,也重视知性思维的勰悟,从 一个侧面反映出禅敬融合的大趋势,也反映了中国文化最高的美学特征——诗禅合一。[2]但 纵有《碧岩录》的阐释,要理解雪窦颂古与圆悟评唱也殊非易事。因为它立足于禅悟立场,用象 征性的语言,诠公案,释禅诗,一般读者阅读起来难度仍然很大。要读懂《碧岩录》,领悟公案及
禅宗在表征生命体验、禅悟境界时,于“禅不可说”的无目的性中建构起一个严谨而闳大的 禅悟思维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四大基石构成。本心论揭示 自性的澄明质性,迷失论揭示自性的迷失缘由,开悟论阐明开悟成佛的方法,境界论体证顿悟 成佛的境界。禅宗为了表征这一闳大赡博的体系,运用了电光石火的公案,以丑吟咏公案的颂 古,形成了禅宗公案颂古象征体系。禅宗公案颂古象征体系是以公案、颂古为材质对禅悟思维 体系的表述。揭示并阐明禅宗公案颂古象征体系的禅悟内涵,可以使扑朔迷离惝恍莫测神光 离合索解无端的公案颂古彰显其本义,使向来被视为畏途的公案颂古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禅的最有特色的形式是公案。广义地说,禅宗祖师的“上堂”所发表的看法(“话头”)是公 案,师资间、弟子间的“机锋”(机锋语句)、现存的全部禅师语录,也都是公案。公案既是探讨祖 师思想的资料,又是判断当前禅僧是非的准则。[1]禅宗将这些公案(古则),用简洁而精当的偈 颂来加以吟咏,称为颂古。颂古的本意在于使读者于讽咏吟颂之间体会古则的旨意,是禅文学

宗杲之心性本觉思想探析

宗杲之心性本觉思想探析

宗杲之心性本觉思想探析作者:任静伟来源:《西部学刊》2020年第19期摘要:宗杲禅师的心性本觉思想,是通过对南宗禅心性思想的继承和对天台、华严诸宗心性思想、儒学心性思想的融摄,以及通过对心性“本觉”与“始觉”辨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心性解脱论的向度,宗杲强调众生悉具觉悟成佛之心,心之觉义,“见一切法”“遍一切处”,并指出对本觉之自心的体认须自修自度、自证自悟。

关键词:宗杲;心性本觉;自证自悟中图分类号:B9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9-0150-03综观佛教发展史,印度佛教以诸法性空来发挥“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早期般若学理论,其归趣是为了讨论如何转染成净、如何解脱成佛,期间历经诸多流派的发展。

到中国禅宗阶段,通过对儒家心性思想的吸收,逐渐发展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心性学说,特别是慧能开出顿悟成佛的简易法门,成为后世中国佛教心性思想的主流。

宗杲禅师(公元1089—1163年),为两宋之际的临济宗杨岐派高僧,其心性思想深受慧能禅宗的影响,从解脱论的角度,他强调“心性平觉”,提出“即心即佛”,认为众生自心具足佛性、佛与众生的区别在于迷悟殊途,并认为对本觉之自心的体认须自修自度、自证自悟。

本文围绕上述要点,对宗杲禅师的心性本觉思想进行简要讨论。

一、“心性本觉”之演进印度佛教的心性思想强调“净”与“染”相对,其立论基础为排除烦恼、贪欲等客尘,呈现清净圆妙之心。

因此,印度佛教强调“心性本净”,即认为众生皆具有成佛的潜能和内驱力,但因“客尘所染”,故不能自见其心。

中国佛教的心性学说强调“无明”与“觉”对立,其立论基础强调“成佛”从排除“妄识”开始。

“中国佛教重视以觉与不觉而论心性,提出以心性远离妄念而照用朗然为觉,以无明为不觉,从而用心性本觉说取代心性本净说。

”[1]可以说,“心性本觉”是在“心性平净”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包含两层意蕴,众生的心性是清净的,具有佛性的;同时,它还是觉悟的、超越的,由于染心和妄识的作用,才不识其本来面目,成佛就是彻见本来面目,息妄归真、迷凡悟圣。

证道歌注南巢竺源兰若法慧宏德禅师注颂

证道歌注南巢竺源兰若法慧宏德禅师注颂

证道歌注竺原禅师注证道歌序神光见达磨。

三拜起立付以衣法。

真觉参曹溪。

绕床振锡而定宗旨。

盍心法之精微非言所及。

后来诸祖行棒行喝。

辊毬作舞。

打鼓振铎。

以大机大用发扬为己为人之妙。

而所谓东土有大乘根器传佛心宗者。

正谓是也。

惟大乘菩萨能为己为人。

独觉.声闻则不能之。

是知吾宗授受岂细事哉。

近时丛林不古。

或少有见解而无真履实践。

失其体也。

或有静工而不能提唱纲要以利生接物。

失其用也。

若体用兼资行解俱备。

江淮之间惟竺源禅师而已。

师蚤遍参名宿。

佛祖教典无不探赜。

而卓然以己躬大事为任。

末见无能教公。

机语契合遂嗣其法。

两住鄱之妙果寺。

倦于涉世。

谢归南巢。

海内学者大至。

室无所容。

有以真觉证道歌请注。

师随问析之。

学者笔录成帙。

姑熟陈善会愿刻诸梓以惠来学。

而征序于予。

予谓理之悟则一。

事之修则无穷。

故华严四法界终之以事事无碍者。

谓其不舍一法而无一物不得其当也。

真觉始由教观修行。

如人之治田园居室既富。

且有特契倦未之明允。

及见六祖。

犹持券入官一印印定。

永保家业。

与马祖.百丈.黄檗.临济.南阳.大珠如契经说法。

莫不由斯。

而雏道人乌足语此哉。

吾又闻无能公益通经教儒老百家。

而师则辩博过之。

故其发挥真觉之蕴特应酬余事耳。

若夫室中征诘机迅雷电。

揭示衲僧向上巴鼻。

当逢作者别为拈出。

至元六年庚辰岁秋八月龙翔比丘(大欣)拜书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南巢竺源兰若法慧宏德禅师注颂参学门人德弘编君不见(最初一着觌面相呈。

又云甚处去也)。

绝学无为闲道人(元来只在者里)。

不除妄想不求真(且信一半)。

无明实性即佛性(依稀越国)。

幻化空身即法身(仿佛扬州)。

法身觉了无一物(唤作一物即不中)。

本源自性天真佛(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五蕴浮云空去来(平地起土堆)。

三毒水泡虚出没(虚空里揣骨)。

绝学者学无所学也。

学无所学。

学之绝矣。

无为者为无所为也。

为无所为。

为之无矣。

非世之绝学无为。

乃世出世间之绝学无为也。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三身圆显十号俱彰者。

诸佛之绝学无为也。

十圣三贤六度万行。

敦煌佛传故事画整理

敦煌佛传故事画整理

第三章 佛传故事画的中兴时代 曹氏归义军时期(公元914~1036年)
公元914~ 1037年,曹氏归义军政权五代八位节度使相继统治瓜州(今安西)、沙州(敦煌)地区,这个时期相当于中原的五代和宋初。曹 氏为了巩固归义军政权,提高自已在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地位,积极利用和扶植佛教,在莫高窟、榆林窟兴建和重修洞窟多达100多个, 尤以曹元忠任归义军节度使时的莫高窟蔚为壮观,规模空前。 曹氏建窟时,专门选择《佛本行集经》绘制佛传故事画,还与当时归义军政权所处的动乱形势有关。曹氏政权建立之后,一方面向中 原王朝称臣纳贡, 以求取得中原王朝的承认和敕封,提高自己在周边西域民族政权中的威信和地位;另一方面重视与周边民族政权结好, 既和东部的甘州(今甘肃张掖)回鹘结亲,又与西部的于阗联姻。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措施,维持了归义军政权数十年的稳定。曹氏政权 为了自身政权和友好邻那于美国的安全,选用有末法思想的《佛本行集经》绘佛传故事画,以保护佛法,巩固归义军政权的统治就不 难理解了。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古印度,佛陀降生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住兜率天内院,以因缘成熟,而降生于迦毗罗卫国,以国王净饭王为父。王 后摩诃摩耶为母,经典记载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 途经兰毗尼园,于无忧树下诞下太子悉达多。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 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日即为浴佛日。 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后七天去世,由姨母摩诃波闍shé波提夫人(即后来的大爱道比丘尼)养育成人。太子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古印 度传统思想),并且相貌英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人能及。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虽然太子的贵族生活优裕 而舒适的,但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 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终于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出家修道。 净饭王得知太子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伴随他。 出家后,太子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又来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尔后又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修习禅定。然而都未能 真正得到解脱。于是他又来到伽阇山苦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形体枯瘦,仍未见道。后来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离开 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于是舍弃无谓的苦行,走过尼连禅河,接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后。来到伽耶山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 东向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彻见自己本 来面目,止息一切妄想无明,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观缘起法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圣 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 佛性。(昔禅宗五祖为六祖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顿悟,即而说道“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 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释迦牟尼佛成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入佛知见,以无量的善巧和方便开始了49年的说法(详见一乘三乘)。

憨山大师

憨山大师

《法华经通义》、《憨山梦游集》、、《憨山语录》、《大乘起信论直解》《楞严经通议》《楞严经悬镜》《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净宗法要》《金刚决疑》。

还有很多诗,例如《醒世歌》;如那首忘了名字的:一片寒心雪夜,数声破梦残钟,炉内香销宿火,窗前月上孤峰。

还有一部很短的论《初心修悟法要》,我认为很经典,全文录下:一、如何修悟」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

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之具,元无实法与人。

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

於此用力,故谓之修。

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

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

非除此心之外,别有可修可悟者。

以心体如镜,妄想攀缘影子,乃真心之尘垢耳。

故曰想相为尘,识情为垢。

若妄念消融,本体自现,譬如磨镜,垢净明现,法尔如此。

但吾人积劫习染坚固,我爱根深难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内薰为因,外藉善知识引发为缘,自知本有,发心趣向,志愿了脱生死,要把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一时顿拔,岂是细事。

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担荷,单刀百人者,诚难之难。

古人道:「如一人与万人敌」,非虚语也。

「二、修悟下手处」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

费力者多,得力者少。

此何以故?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以识情抟量,遏捺妄想,光影门头做工夫。

先将古人玄言妙语,蕴在胸中,当作实法,把作自己知见。

殊不知,此中一点用不着。

此正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

如今做工夫,先要铲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谛信自心,本来乾乾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

即此一念,本自无生。

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

如此勘破,就於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

如此着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

禅宗的_不立文字_语言观

禅宗的_不立文字_语言观

[收稿日期] 2001 10 16[作者简介] 方立天(1933-),浙江永康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佛学和中国哲学研究。

禅宗的 不立文字 语言观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北京100872)[摘 要] 禅宗是以禅悟为达到成佛的目的和修持方式的,这种独特的修持觉悟方式决定了它是超越思维、推理的,是排斥语言文字作用的, 不立文字 也因此成为禅宗作为佛教特殊一系修持实践的本质要求。

但是,禅师在传达禅理、禅法乃至禅悟时,不可能全面地、彻底地排斥语言文字的功用。

从菩提达摩来中国传播禅法至明清时代,禅宗的语言观大体上经历了由 不离文字 到高唱 不立文字 ,再到回到 不离文字 的演变过程。

禅宗的语言观一方面充分而深刻地揭露了直觉体悟与语言文字的矛盾和关联,为探讨和总结直觉和语言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一方面又有力而全面地推动了中国语言的艺术化,对中国文化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禅宗;语言观;不立文字;不离文字[中图分类号] B946.5;H0 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420(2002)01 0034 11禅宗的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彻见本来面目,也就是体悟 父母未生时 的本来状态。

这种修持的根本目的,就决定了以禅悟为其基本的修持方式。

禅悟的禅是追求心灵超越的主观感受、心理体验,是回归理想精神家园的内在价值形态,是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

禅悟就是实现心灵的超越,就是超越经验、知识、理性、逻辑的主观体验,其内容或者说是自我本性的发现,或者说是本有佛性的呈现,亦或者说是对佛教真理的彻悟,总之是对禅的终极理想的自我验证。

禅悟的独特修持觉悟方式,决定了它是超越思维、推理的,是排斥语言文字的, 不立文字 就成为禅宗作为佛教特殊一系修持实践的本质要求。

然而,语言文字毕竟是人类传达思想、意志、情感的最普通的方式,禅师在传达禅理、禅法乃至禅悟时,也难以全面地、彻底地排拒语言文字的功用,由此有些禅师也强调不能离开文字,主张 不离文字 。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的神来之笔,可是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如果没人追问,我觉得自己挺明白的;有人一较真,我还真的就含糊了。

于是,春节前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虔诚拜读阳明哲学。

在此将自己的一点见解总结一下,供各位批判。

要请各位朋友谅解的是,为了不偏差太远,我们得牺牲一点通俗和故事性,看完这篇文章可能需要八分钟。

“龙场悟道”是阳明哲学皇冠上的明珠,而非皇冠的全部。

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因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

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

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

他们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

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格”出神经来。

这次“格竹”失败,让他非常失落;如果连竹子都“格”不明白,如何能抵达天理?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三十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

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三十四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

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

1508年,阳明先生三十六周岁,本命年。

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

黄天不负有心人。

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

“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也就是禅修,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

再后来,艰难的军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思想日臻完善。

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龙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的四块基石:一、无善无恶心之体: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

大彻大悟的禅意文案短句

大彻大悟的禅意文案短句

大彻大悟的禅意文案短句1.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当心灵安定,蕴含天地宇宙。

2. 浮云蔽日时,望空无异想,云散日出时,了悟生命本真。

3. 坐看云起时,了知世事如幻;见云消散去,顿悟真我本自在。

4. 一叶知秋,一花见春,放下妄念,方得大彻大悟。

5. 一片落叶见天命,一抹晚霞悟生无常,放下执念,方得解脱。

6. 一滴落花泪,一叶知天意,让心如止水,自见本来面目。

7. 一日一月花开花落,一年四季云卷云舒,放下恩怨情仇,方得澄澈明心。

8. 一期一会,一瞬一现,把握当下,不舍过去,方得大彻大悟。

9. 一粒沙见大千,一叶草知四时,放下外缘,内心本自安宁。

10.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放下执著,方能顿悟人生真谛。

11. 一日日出,一叶知天意,放下一切,方能大彻大悟人生情怀。

12. 一树一菩提,一草一众生,放下一切,方能大彻大悟生命奥义。

13. 一川流水,一山禅心,心如止水,方能顿悟生命真空。

14. 一指点破生死,一掌超脱有无,顿悟生命实相,方得解脱。

15. 一花一世界,一砂一天堂,放下一切,方能大彻大悟人生真谛。

16. 一日日出,一叶知天机,放下一切,方能大彻大悟生命奥旨。

17. 一霎雪泥,一瞬云散,顿时豁然贯通生命万法。

18. 一草一真如,一尘一佛心,顿时明心见性,世界尽在眼前。

19. 一日一月,一花一木,皆含天地真谛;放下执念,方得心灵自在。

20. 一水一月,一山一心,都蕴含生命奥妙;顿悟万法唯心,方得清净明心。

21. 一沙一世界,一尘一如来,放下凡情,方能顿悟生命奥秘。

22. 一花一世界,一雨一天国,放下一切,方能大彻大悟人生情怀。

23. 一树一菩提,一草一众生,顿时明了生命平等真谛。

24. 一日一月,一花一木,都道出生命的真空妙有;放下一切,方得安宁。

25. 一指点破生死相,一掌超脱有无界,方能顿悟生命的本来面目。

26. 一沙一净土,一尘一法身,放下一切,方能顿悟生命的奥妙所在。

27.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放下一切,方能大彻大悟生命真相。

形容真实面目的成语

形容真实面目的成语

关于“真面目”的成语[四字词语] (10个)1庐山真面目成语拼音:lúshāng zhēn miàn mù成语解释: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指庐山的真实面目。

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语分类:五字成语偏正式成语小学生成语描写山水的成语山的成语2庐山面目成语拼音:lúshān miàn mù成语解释: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成语出处:清段雪亭《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成语分类: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聪明的成语描写山水的成语山的成语3庐山真面成语拼音:lúshān zhēn miàn成语解释: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成语出处:清杨伦《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成语分类: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小学生成语描写山水的成语山的成语4不识庐山真面目成语拼音:bùshílúshān zhēn miàn mù成语解释: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语分类:七字成语复句式成语小学生成语人物心理的成语认知的成语5成语拼音:zhēn xiāng bìlù成语解释:真面目完全显露出来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经陛下醉之以酒,酒醉则真相毕露。

”成语分类:主谓式成语四字成语Z开头的成语6真相大白成语拼音:zhēn xiàng dàbái成语解释: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老人对佛心七的开示
我们修的心中心法,不同有些人修四加行,修大圆满前行,修大圆满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这些都不是心中心法。心中心法是红教里面,最高顶点的心髓部分。这个法确实是高。我们如果有信心,坚持一直的修下去,保证你功不唐捐!功夫不怕有心人,你用功去修,不怕不能成就!
我听北京齐志军老师说:习气不知不觉,消失得无影无踪。修心中心法,天天这么用功,最后这个贪嗔痴,这些欲望,一切的习气,会不知不觉的无影无踪消失了。我觉得也是这样,修这个法,你不要求成就。你如法地这么一年两年做下去,所有的贪嗔痴,执著心重的习气,慢慢地松开,慢慢就没有了。这是借诸佛菩萨的力量,把习气无影无踪地消除了。所以对这个法要有信心!
什么叫彻见本来面目?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就能彻见本来面目。就是彻底地见到了你的真心,见到你的自性本体。一念断处,前念已过,后念未生,在念头的断处,是见到佛性,但不彻底。彻见和见不一样。打开本来面目:大地平沉,即所有的相都没有了。虚空粉碎,即无明打破,本体显现。从而彻底地见到佛性。
彻见真心:打开本来面目就能彻见真心。没有完全打开,打开一点点也能见到,见到的那个佛性是一样的!但是体悟不一样!比如说前念已过,后念未生,第六识断了,念头没有了。第七识身体还在,体悟中还有个身体,还有山河大地,但是你知道山河大地是假的,你知道那是毕竟空!你所见到,念头生灭之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是本体!你已见到佛性。只不过见而不彻,见而未能全真!
大家要有信心,不要求境界。不要说修三年五年十年,修下来三个月你看看,和三个月以前完全不一样。你回头看,有没有进步?你看看以前没修是什么样子?现在修了三个月又什么样子?对照一下,你会发现进步很大。你不要往前看,前面的全景你现在看不到。回头看看自己,经常地鼓励鼓励自己。自己真的不错,自己是很用功的嘛!而直接进入正行, 用印,咒,假佛力加持,打开本性,彻见真心。
是你明上座本来面目!这个体性就是有了,第七识我相没有了,还有山河大地影子在,那么第八识还没有断。你了知山河大地是空的,假的。连空也没有,这样体悟了了分明的灵知,你也是见性。
第八识断,第九识虚空粉碎,你就彻见了,是彻底的见性!见性的境界讲的很清楚。无论怎么样见,见的性都一样!你要继续用功。没有彻底的见,与彻底的见,体悟不一样。你如果见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灵知之性。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