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民俗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与客人共同品茶时,由茶海向客人的闻香杯中斟茶通常只斟七分满, 留下的三分是情谊———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特殊含义。
1.——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
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 (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 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 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 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端午节在含厦门地区是公次于春节的民间最盛大传统节日,其中最热 闹的场面是赛龙舟,俗称“划龙船”。
清代道光年间编印的《厦门志》记载:“龙舟竞渡于海滨,龙舟他 五色,惟黑龙不出。富人以银钱、扇帕悬红旗招之,名曰插标,即古 锦标意,事竟,各渡头敛钱渲戏, 仔船为主,或十余日乃止。” 厦门鹭江两岸历来有划龙船比赛的习俗。集美有闻名中外的龙舟池。 位于通往鳌园路边、南侨群楼前,水池宽300米,长800米,池边兴建 7座亭子,名为七星亭。国内国际的陈嘉庚杯龙舟赛经常在此举行。 赛龙舟,每舟参加人数30至50划手。船尾有掌舵老舵,还有旗手、鼓 手、锣手各1名。一声令下,竞渡开始,龙舟齐发,架浪而下,旗手 在船头弓着身,挥着旗,呐喊号子指挥,锣鼓手击出急促有力的声音, 桨手随鼓手手起桨落,前俯后仰,动作整齐。掌舵人边掌舵边与旗手 呐喊助威。飞舟如箭,你追我赶,呼声雷动。
品茶因茶叶的种类不同而异,泡绿茶首选玻璃器皿,喝花茶 以细瓷盖杯 为优,品乌龙茶则以宜兴紫砂为上。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 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 茶等不同的种类来。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龙井”、 “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观茶 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 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 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 林立。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 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 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 目。第三步才是品茶,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 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 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 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品茶的茶具包括茶 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 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闻香之 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 啜,这便是“品茗”了。
• 厦门通行闽南方言,即闽南话,也叫厦门话。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 话通行范围很广,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 地区,共有3千2百多万人说闽南话。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 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闽南籍华侨、华 裔也有说闽南话的,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差别,但是基本上能彼 此通话无阻。 • 厦门话跟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国语)差别很大,相互之间无法通话。 厦门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多表现在语音和词汇方面,语法方面也有一 些差别。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厦门话有 七个声调,阴平(天公)、阳平(华文)、上声(好酒)、阴去(世界)、阳去 (赵丽)、阴入(八百)阳入(药石)。厦门话字音的连续变调现象比普通话 复杂。厦门话语音的许多现象,反映着上古中古汉语语音的一些特点, 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相当突出的。词汇方面,厦门话有相当大量本方 言的特有词汇,这在普通话或其它方言中是罕见的甚至是没有的。
传统风俗
上元节
又称“灯节”或“元宵节”,是紫微 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厦门的百姓都要向 天宫祈福,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 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向天宫神烧 香祭拜,并且占卦,预测一年的福祸,祭 酒之后烧金纸,而后完成祭,在厦门最负盛名的是安溪茶,安溪茶中以铁观 音为上品。铁观音如青橄榄,除入口略有苦涩,入喉后渐渐回甘,韵 味无穷。 • 第一道程序就是烫壶、烫杯,随后倒掉茶洗中的水,将茶壶臵于茶洗 中,放入茶叶。 • 茶叶往往要放满壶,冲出来才够味。水一开立刻就冲入茶壶中,这时 会浮起一些泡沫,用壶盖轻轻拨动,把泡沫拨出。盖上壶盖后再从壶 盖上淋下开水,把壶外的泡沫冲走,同时使茶壶内外温度差不致太大。 • 把茶壶提起,将这第一遍茶全部倒入茶洗中,第二道水立刻冲进去, 要冲到壶盖盖下去后水有少许溢出,盖上盖子,再淋一些水,然后马 上斟茶,不能延后,最忌浸茶,一浸会出茶碱,茶就苦了。 • 斟茶是很讲究功夫的,必须用一个手指按住茶壶盖,将壶翻转九十度, 壶嘴直冲下,迅速绕着已经排成一圈的茶杯斟下去。开始叫“关公巡 城”,每一个杯子都要巡到;最后叫“韩信点兵”,那后边的几滴最 是甘美,也是每一个杯子都必须点到。这样斟出的茶,每一杯色泽浓 淡均匀,味道不相上下。 • 泡茶一般冲五六次,讲究一点的冲泡三四次就要将茶叶渣倒出,重新 烫壶、烫杯了。
厦门地区不但有和全国大多地区一样包粽子习俗,之外, 在端午节前夕,还要在厅门、房门、窗户和牲畜栏上挂着 由红头绳扎着的菖蒲、艾草、榕树枝、桃树枝。悬艾插蒲 挂榕枝,取艾形似虎,蒲形似箭,榕寓蔽荫,借以压魔避 邪。艾叶本为药草,有驱虫杀菌之效;菖蒲也为中药、有 驱风、健胃、提神、通窍及杀菌作用。 厦门的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 细作等特点。 现在比较出名的粽子店是中山路上的朱氏烧肉粽:厦门 最具特色的小吃店之一。肉粽远近闻名,加了香菇、五花 猪肉、鸡蛋、虾干、粟子等,很香,糯米也很粘口,蘸着 酸辣酱,配着闽南风味的汤,吃得人迷花眼笑。
3.—— 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 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 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 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 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 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 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 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 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 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 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 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 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 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 胥之日。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 热壶有助挥 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 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 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 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 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 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 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我们的语言
发源于福建泉州,即是闽南地区,亦称闽南话,在 台湾亦称为河洛话(Hō -l ó- ōe),或台湾话、 台语、河洛语等,另外也有福建话(东南亚,港 澳,海外)的称呼,属于汉语闽语的一种,也是 最具有影响力的闽语。语言学的分类上,中国语 言学者多认为闽南语是一种汉语方言,最接近古 代中原河洛话。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 汉语族。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学 术上泛闽南语的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台之闽南语。 学术上以最古老的泉州腔作为标准腔。
厦门民俗文化
1.地方风俗 2.闽南功夫茶 3.端午节 4.中秋节
5.祭祀 6.民间曲艺 7.南音 8.歌仔戏 9.高甲戏
• •
• • • • • • • • •
以上忌讳,有些至今还在沿用,但多数已不再拘泥了。 中华民族崇尚红色,厦门人也一样以红色象征幸福、吉祥。门联、请帖都用 红纸;馈赠礼品也要在包装纸上放张红纸条;迎娶的车辆,要挂红彩带;喜幛、 寿屏要用红绸缎制作。丧事人家和他人共住一座楼房的,还要在大门口挂块 红布。而黑、白、蓝等色调,则被视作端重、衰思的象征。 栽种花草,是厦门人的一种爱好。不但自家有盆栽,还喜欢到市面买各种鲜 花用清水养起来摆放客厅、卧室。人们还常用新鲜花卉编扎花篮、花屏和龙、 凤、灯等造型,用作喜庆场面的陈设。 民间的一些忌讳和应注意的礼节性习俗有: 以中指指人,被看作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用扫帚打人,挨打者被认为受到最大的侮辱; 客人在座是扫地,被人认为是逐客,有失礼仪; 婚庆筵席上,客人不慎打破碗碟汤匙等餐具最为犯忌,被视为不吉祥的征兆; 进餐时,筷子不要插在饭上,因祭祀时往往在饭上插香。这是对人的不敬; 招待客人时,最忌讳摆六盘菜,因为依清朝旧例,死囚临刑前才食以六盘菜 肴; 在婴儿面前不要谈猴,认为谈猴会招致婴儿多病难养;也不要夸婴儿肥胖,要 说“好看”、“好养”。
泡功夫茶工序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 汤以 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 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 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 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 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中秋博饼
• 由来 博饼,是泉州乃至闽南地区 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 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他们对历 史的一种传承。博饼活动的创始人是被誉为 中国民族英雄的泉州人郑成功。
博饼种类
• 第一种:
• 中国福建博饼历史的来源:据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许许多多从大陆去台湾的官兵, 思念家乡。每逢中秋佳节,思乡之情更是不可阻挡。郑成功为了冲淡官兵的乡愁,特 请一位部将,设计出一套玩饼的游戏,让全体官兵在凉爽的中秋之夜欢快一博。沿袭 至今,成为厦门人中秋聚会的保留节目。 关于厦门博饼的来源,历来有几种说法。流 传最多的一则与郑成功有关。据说1660年前后,郑成功的部下洪旭与兵部衙堂的属员, 为排遣士兵在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愁绪,就想出了中秋搏饼这个游戏。它的规则大致 是这样的:每会按照各级科举制度的头衔,设有“状元”一个,“对堂”(榜眼)两 个,“三红”(探花)四个,“四进”(进士)八个,“二举”(举人)十六个, “一秀”(秀才)32个。会全共有大小六十三块饼,含有七九六十三之数,是个吉利 数字。因为九九八十一是皇帝之数,八九七十二是千岁之数,而郑成功被封过延平王, 所以用六十三之数。 第二种: 在古代,“博”是一种棋戏,后泛指赌博运动。当然,沿袭到,博饼不再有赌博的 意味,而是成为厦门人中秋聚会的保留节目。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 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底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 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2.——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 《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 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 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 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 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 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 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 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 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 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 在厦门,结婚、寿辰、生儿育女等喜庆,统称“红事”,而丧葬则称为 “白事”。 • 结婚。成年男女结婚,以往礼节甚繁,现已大为简化。一般市民仍照旧 俗择定佳期,由双方长辈主办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将“嫁妆”送达 男方,布臵好洞房;佳期当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设宴请客。 席散以后,宾客朋友不论辈份大小,都可前往“闹洞房”。婚后三天, 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则备酒筵接待,女方亲友应邀作陪,以示 庆贺。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结婚已不按这一套,而时兴旅游结婚或 新婚舞会。 • 生日寿辰。厦门人做生日以少年16岁和老人50岁、60岁大寿为重。少年 男女,年满16岁,被看作长大成人。族人亲戚要送活鸡、线面、衣料等 礼物去庆贺。当事人父母则设筵回礼。老人寿辰,尢其父亲60花甲、母 亲50寿辰,已成家的儿女要备好猪腿、寿面、美酒、鸡蛋等四色礼物奉 献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的人家还会设筵款待亲友。 • 生儿育女。民间视为一大喜事。儿女出生满三日,叫“三朝”,夫家要 备好“油饭”派人送到娘家报喜。满一个月,再以“油饭”分送亲友和 邻居,称为“弥月”。随后4个月、周岁,也要热闹一番。 • 丧葬。以往也讲排场,现在废土葬为火葬,诸事皆由殡葬管理所料理, 丧家称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