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悖论_高绩效下的政治安全隐患_尚虎平

合集下载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
绩效评估是现代政府管理的前沿课题。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促使我国现有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加速与国际接轨,行政体制改革步伐也进一步加快,这就要求建立起适应全球化、与市场机制相协调的行政体制和行政模式。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绩效评估体系的改革已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议程。在新形势下,随着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经验,开展了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探索和尝试,有以政府部门内部为评估主体的绩效评估形式,还有由外部评估主体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的尝试。这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还不成熟,在体制机制、观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 绩效评估制度、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从实际来看,虽有宪法、审计法、行政监察法及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绩效考评有不少规定,但要么缺乏相关实体规定,要么缺乏具体程序,使得绩效评估运行机制不健全、动力不足,起不到应有的规范作用。另外,绩效评估尚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未统一规划,不能全面推行;未建立起绩效计划和绩效报告等制度框架,随意性大;缺乏统一领导机构和绩效标准,部门各自为政,无法进行部门或地区间的比较评估。
二、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对策
(一)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制度,逐步实现规范化、经常化和法制化。一是拟订绩效评估法规,对宗旨、原则、主体、指标等加以科学界定,建立听证制度,并构建相关模型加以模拟。二是从法律上树立评估权威性,评估机构应享有调查、评估有关公共部门活动的权力,不受其它任何组织或个人干扰;评估结论得到有效传递和反馈,评估活动能引起公众关注,有充分可信度和透明度。三是对评估程序、内容、形式等作出详细规定,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纳人正常发展轨道。四是将现有部门绩效评估的分散职能综合协调运用,构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建议由国务院制定颁发办法或条例,整合中编办、人保部、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相关职能,完善中国现存的绩效评估和管理制度。

河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河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河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估探究【第一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优化分析引言【第二章】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第四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方法【5.1 5.2】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5.3】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结果分析【第六章】改善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对策【结论/参考文献】河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结论本文在公共物品最优提供理论、“政府失灵”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基础之上,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体系,并据此从供需对接的角度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然后得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绩效水平,接着分析其供给低效的原因,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对策。

虽然,本文研究的样本仅限于河北省,但是其背后供需现状、原因和对策的分析就中国目前的大多数省份而言是具有共性的,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和启示。

(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政府投入和发展规模呈增长趋势,但仍处于低水平,运行机制不完善,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不均衡。

(2)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方面,先分析公共文化需求偏好,发现:居民文化支出水平低,知识性和高雅的文化消费偏少,私性的文化休闲方式占主流,城乡文化消费存在差异;休闲性与娱乐性的公共文化需求偏多,知识性与高雅性的公共文化需求较少,城乡公共文化需求差异较大,公共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很高,但是表达自己文化需求的意识较差,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水平和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率较低,各市参与水平差距较大。

然后再分析公众满意度,发现,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质量和便利性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对整体状况的满意度也较低。

从治理到政府治理绩效_数据挖掘视域下的政府治理绩效评估

从治理到政府治理绩效_数据挖掘视域下的政府治理绩效评估

第32卷第1期2009年1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32 No.1J an. 2009从治理到政府治理绩效:数据挖掘视域下的政府治理绩效评估尚虎平(南京审计学院公共管理与绩效评估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 收稿日期:20082102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研究”(70873100)作者简介:尚虎平(19742),甘肃平凉人,南京审计学院公共管理与绩效评估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领导能力评估研究。

摘 要:“治理”可以说是近年来被学术界运用的最混乱的术语之一了。

进行政府治理绩效评估,首先需要厘清“治理”的内核,在此基础上廓清“治理域”与“政府治理域”的范围。

我们发现,政府治理的特点在于价值理性的追求在于民主行政、工具理性的追求在于效率行政,同时,它是碎片化行政和审议行政。

与此相对应,政府治理绩效评估的难点在于民主行政的绩效难于把握、碎片化行政的绩效信息难以有效获取、审议行政的参与度难以评估、效率性的追求与前三者之间的协调难以测度。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作为政府治理绩效评估的工具。

关键词:治理;政府治理;绩效评估;数据挖掘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751(2009)0120016205From G overnance to G overnment G overnance Performance :G overnment G overnan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ata MiningSHAN G Hu 2ping(I nstitute of Public M anagement and Perf ormance Eval uation ,N anj ing A udit Universit y ,N anj 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G overnance ”is one of the terms which have been misused by the accademic circle in recent years.When one starts to study government governan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he must make out what is the real governance at first.We fi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the pursuit of value rationality lies in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the pursuit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lies in effective administr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ragment and audit administration.The Difficulty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perform 2ance evaluation lies in that it is hard to control the performance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hard to gain the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of fragment administration ,har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of audit administration and hard to evaluate the coordination bet 2wen the pursuit of efficiency and the former three points.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we suggest to use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over 2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in government governan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K ey w ords :governance ;government governan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Data Mining一、引言自1989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后,“治理”一词便广泛地被用于各种社会科学研究中。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一些“大”问题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一些“大”问题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一些“大”问题
尚虎平
【期刊名称】《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在笔者看来,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几个“大”问题主要在于:搞清楚效评估的目的和定位;确定绩效行为与非绩效行为;确定绩效结果的“产权”;绩效评估中的“交易成本”原则的贯彻;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与政治安全隐患;绩效评估中的“自我服务”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错位;制度绩效重于工具绩效;绩效链与政府组织改革等.
【总页数】2页(P封2,封3)
【作者】尚虎平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厦门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5
【相关文献】
1.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健全的问题与对策 [J], 耿相魁
2.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及对策 [J], 朱国画
3.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黄鹤飞
4.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问题研究--以山东省对地市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例 [J], 李心荷
5.我国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韩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绩效评估模式泛滥与绩效不彰困境_基于42个案例的分析_尚虎平

绩效评估模式泛滥与绩效不彰困境_基于42个案例的分析_尚虎平

18
2012 年第 11 期
总第 329 期
绩效管理
候了。 二、判断指标模式的标准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割据的形成有其必然性。 我 国幅员辽阔,各 地 方 政 府 在 行 政 区 划 规 模、 地 理 位 置、 环境气候、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讯、 民族和文化背景 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异质性自然会影响到各个 地方政府在绩效评估改革中的探索。 同时,这种绩效评 估的模式割据又与主观因素密不可分。 随着地方竞争的 加剧,每个政府都希望突出自己的特色,彰显自己在管 理创新中的政绩,哪怕两种 并 无 二 致 的 政 府 绩 效 评 估, 也要取不同的名称。 本文的意图是探究这种模式割据的 本质到底是什么,它是受客观条件的约束形成了确实不 同的模式,还是人为地将本身并无多大区别的内容冠之 以不同的模式称谓。 如果属于前一种情况,则我们认为 割据自有道理,而如果属于后一种情况,则是一种政府 。 管理改革领域的 “重复建设” 判断异同,首先需要评判标准。 从评估学角度来说, 政府绩效评估是一个完整 的 过 程,包 括 评 估 价 值 厘 清、 指标体系设计、 依据指标体系获得证据数据、 计算证据 数据获得结果等环节。 其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是 最为重 要 的 环 节,它 是 绩 效 评 价 与 绩 效 管 理 的 “指 挥 ” 、“评判表 ” 。 政府绩效评估能否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棒 往往依取决于指标的科学性、 合用性。 正是从这个意义 上来说,绩效指标代表了绩效评估的不同价值取向,有 什么样的指标导向,就产生什么样的绩效评估,绩效指 标就是判断绩效评估模式的标准。 尼古拉斯 · 亨利曾指 : “由于评估者的偏见,评估标准模糊不清 …… 公共部 出 ” 他所强调的 门绩效评估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 标准问题,实际就是绩效评估指标问题。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不仅是政绩评估的内容和标 准,而且是地方 政 府 的 职 责,是 地 方 政 府 存 在 的 依 据。 上级政府的绩效导向并决定着下一级政府的 工 作 方 向, 是下级政府开展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各级地方 政府均需按照上级政府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来安排本地 [6 ] 的工作重点和发展重心。 由此可见,指标是地方政府绩 效评估的灵魂,通过指标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 本质。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本研究计划从解构指标的视 角来判断我国各类模式的本质,寻找它们的异同,为避 免重复建设、 切实提升地方 政 府 绩 效 找 到 合 适 的 路 径。 由于无 法 获 得 模 式 割 据 中 的 所 有 模 式,我 们 只 能 采 取 “管中窥豹” 的方式选择其中一部分来做典型研究,这也 符合抽样统计的原则。 三、模式泛滥的实质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繁多,无法在一篇论文中穷 尽所有,在选取研究对象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撷取了获 、参评过 “中国地方政府创 得过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或者被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 推荐学习的 42 新奖” 种模式,它 们 来 自 于 东 北、 华 北、 华 东、 华 中、 华 南、 西南、西北 7 大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地方政府并非 只有一种绩效评估模式,它们为了凸显市、 县、 区与各 类职能部门、开发区政府等的区别,开发了不同的模式。

我国政府绩效问责:实现“绩效型政府”与“责任型政府”的统一

我国政府绩效问责:实现“绩效型政府”与“责任型政府”的统一
要 性 , 党 的十 八 大 报 告 明确 提 出 要 “ 建
督责任缺位的坚决 问责 。 ” 十八届 四 中全会对纠 错 问 责机制 的建 立和 完善进 行 了再 审视 , 习 近平 、
李克强、 王 岐 山等 国家领 导人 三 令 五 申强调 要 进 行“ 铁 面 问责 ” , 落实 责任 追究机 制 。 从 目前 来看 , 无论 是 中央层 面还是 地 方层 面 , 各级党 委、 政府 的 问责 主要 还是 针 对 “ 重 大 问
换 的撤 换 、 该 调 整 的调 整 。对 不 敢 抓 、 不敢管 , 监
自2 0 0 3年 “ 非典 ” 事件起 , 对 政 府 的 问 责 之
风 在我 国逐渐 兴起 , 它 在约 束 干部行 为 、 提 高干 部
素质 、 塑造 责 任 政 府 上 起 到 了不 小 的作 用 。随 着 “ 打老 虎 ” 、 “ 拍 苍蝇 ” 的深人 , 上 自国家 级领 导 人 , 下 自街 头 小科 员都 面 临被反 腐 追责 的压 力 。一 时 间, 社会上对 “ 责任 型政府 ” 有 了 更 加 直 观 的 认 识, 也对 全 面 推 进 政 府 问 责有 了更 高 的期 待 。党 中央 、 国务 院深 刻认 识 到 了推 进 责 任 型政 府 的迫
2 0 1 5 年 第9 期
究, 它通 过评 估学 路径 , 力 图对 审计署 已经 完 成绩 效评 估 的 5个 政府 公 共 项 目的绩效 使 命 、 绩 效 信 息、 绩 效评估 实 施 、 绩 效 评 估 结果 呈 现 、 绩 效评 估 问题 发 现 以及 针 对 问题 的问责 等 6个 方 面进 行详
江 苏苏州 2 1 5 1 2 3 ; 张 怡梦 , 兰州大学管理 学院研 究助理 兰 州 7 3 0 0 0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及对策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及对策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及对策【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作为一个公共的服务部门,其在市场经济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与其他业务主体一样也需要绩效评估,作为评价政府部门业绩的工具——政府绩效评估程序,最近在我国受到各级政府影响广泛。

但是,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对于较低层级的政府部门员工来说,原来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意改革大大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绩效评估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府绩效改革对策。

【关键词】政府绩效意义对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关注西方绩效评估的应用与发展。

在市场经济转型期,我国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在政府绩效评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与其他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来比,差距甚远,无论是在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应用实践方面。

所以,我们应该抓住经济转型的大好机遇,大力探索适应于我国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机制,推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观念的改革,对我国政府实践的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绩效评估的重大意义1、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主要起到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而绩效评估是保证政府部门实现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手段,在评估过程中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起到了监督作用。

督促政府部门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督促做好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工作,督促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最终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使政府工作的阳光化、透明化政府部门的低效率归根到底是政府行为不透明,人民大众普遍感觉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没有公平对待每个人。

在政府绩效评估理论指导下,一切以向人民大众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出发点,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的管理理念。

同时,政府绩效评估也加大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有利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研究进展与数据挖掘理论的应用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研究进展与数据挖掘理论的应用

府 生 产 率测 定 方案 ” T eF d rl o en n r— ( h e ea G vrmet o P
d e vt Me srm n)最 早催 生 了 较 为成 型 的 国 u t i aue e t i y
际政 府绩 效评 估 指标 体 系 , 这 些方 案 中 , 在 有关 部
本文 主要 回顾 了政 府 绩效 评 估 研究 兴 起 的研 究 背
景 , 清 了相关 概 念 , 厘 追述 了 已有研 究 的成 就 与 不 足 ,进 而提 出了一 种 新 的基 于 数据 挖 掘 理论 的地 方政 府绩 效评 估 指标设 计 思路 。

作 指定 的一个 数 目” 以此作 为标 准 来测 定 政府 机 , 关 为公众 提 供产 品或 服务 的状况 。 ) 凯 (0 6 周 20 ) 认为 , 最有 意 义 的绩效 评 估 指标 是从 组 织 的使命 、
门设 计 了 30 0多个 绩效 评估 指 标 。 18 0 9 3年英 国 卫 生 与社 会保 障 部也 开发 出 了较 为 系统 的绩效 评 估 方 案 , 一 方案 包括 10个 绩效 指 标 , 用于 卫 这 4 应 生 管 理 部 门 和卫 生 和服 务 系 统 的 绩 效 评 估 。 到 18 9 6年 ,英 国政府 各部 门为评 估拟 出的绩 效示 评 估 指标 大约 达 到了 18 0 . 1 个 发展 到 1 8 9 9年 . 府 政
制 定 了一套 通 用指 标 ,包 括联 邦住 房援 助项 目的 对 比性 指标 、 业培 训 和就 业 比较 指标 、 职 荒地 火 情
估指 标就 是关 于 如何 获得 考 评结 果 或如 何 收集 数
据 而对 绩 效 维 度 进行 操 作 化 界 定 的 一种 说 明 。 通 常它 来 自于对 广泛 行 政行 为 、 政事 件 、 政结 果 行 行 的选 取 与抽 象 ,并 以所 选取 的 对象 经过 归 一化 等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成就与中央命令链断裂之险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成就与中央命令链断裂之险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成就与中央命令链断裂之险
尚虎平
【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6)002
【摘要】我国在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中,由于目标管理的痼疾、"进步学习"、退步学习一和对绩效评估公式的博弈等原因,使得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与国家命令链统一之间关系比较特殊.甚至出现绩效越高,中央命令链越有可能断裂的危险.我们建议把"行政和谐进步"融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不定期给绩效评估指标"升级"和在权重之下,每级指标设置合格线,以根除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国家命令链断裂危险.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尚虎平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公共管理与绩效评估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3.2
【相关文献】
1.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分析——以14个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描述性分析为例 [J], 林蓉蓉
2.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预算配置中的博弈关系分新——基于地方政府争取中央新增投资资金的竞争性行为 [J], 刘洪涛;孙耀州;朱彦军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成果面世——评《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方法与应用研究》 [J],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课题组
4.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对策建议——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三方博弈分析 [J], 马金华;杨娟
5.我国投资调控政策执行力问题研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及地方政府间竞争视角 [J], 孙秋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为积极应对加入WTO后对公共部门提出的挑战,在西方各国绩效管理热潮的带动下,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的经验,开展了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探索和尝试,有以政府部门内部为评估主体的绩效评估形式,还有由外部评估主体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的尝试。

这些探索和尝试,为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绩效评估提供了新的经验。

但从总体看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不成熟,缺乏全国统一的做法和标准,在实践力度和效果上也很不平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实践中带有盲目性在实践中不是把评估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正面措施,而是作为消极预防的手段,当某一方面问题成堆、社会反应强烈时,才采取诸如大检查、专项调查、大评比等方式谋求改进,因而总陷于被动。

评估随意性大,其程序、内容和方法都不规范不科学,不能得出客观、公正、有权威的评估结论。

许多评估,往往是凭经验、凭印象、凭感情或“跟着感觉走”,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测评;或只注重从宏观和总体上进行把握和审视,而忽视微观和具体的观点和诉求;或受上级和主观的意见所左右,强调规则为本的服从意识,而忽视对组织目标的贡献、标准、向度和客观的现实等等。

(二)认识不到位——对评估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不少政府官员观念转变滞后,对政府绩效评估缺乏足够认识,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从而直接影响了对绩效评估工作的投入。

绩效评估是一个耗费资源的过程,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由于评估工作及其价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认同,国家没有单独的评估经费拨款,评估费用大都摊入具体的公共项目中,致使评估的资金投入不足。

公共管理部门对例行公事的处理较绩效评估优先,往往不愿将有限的资源用于评估工作,以免影响其推行公共项目,这也造成评估工作的困难。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有强大的森工集团做后盾,社会信誉度高,企业制度严密,对员工要求严格,能够防止商业机密的泄漏,通过征信开拓金融市场。

三是提高融资杠杆率,放宽林区金融产业从银行融资数额的限制,允许林区金融产业融资比例由资本净额的50%提高至150%~300%。

同时探索银行与林区金融产业合作,通过参股的形式给予资金支持,以增强林区金融产业的实力。

四是明确林区金融产业的机构定位。

林区金融产业应享有与银行同等的金融机构待遇。

只有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林区金融产业才能得以发展。

2.林区金融产业发展的设想。

对林区金融产业发展的设想大体上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巩固提高现有的金融产业,增强金融产业的实力。

如吉林森工集团应在现有的担保、贷款、典当公司基础上,由8亿元规模扩展到12亿元。

龙江森工集团应在现有的贷款公司基础上,开拓担保、典当业务,通过融资入股由3亿元规模扩展到10亿元。

林区的小型担保贷款公司在规模上也应逐步提高,以形成林区金融产业群。

第二步是对林区金融产业进行整合。

就是将林区的担保、贷款、典当公司整合成一家或两家企业,形成有实力有影响的金融产业企业,为林区和地方进行金融服务,壮大经济实力。

第三步是通过整合的林区担保、贷款、典当公司组建社区形式的林区银行,或创建具有林业特点的行业银行。

引入民营资本,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构建符合林区特点的社区银行或林业行业银行,在林区形成金融机构分层次、错位竞争的市场格局,使林区金融产业登上新台阶。

3.林区要积极支持金融产业的发展。

林区金融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是为林区经济建设服务的,离不开各林区对金融产业的支持和参与,特别是重点国有林区要积极地投入到金融产业的发展上来。

很多林业企业既有实力也有资金投入金融产业,却因为缺乏长远战略眼光,急功近利,对林区金融产业发展不积极支持,错过了林区金融产业发展的机遇,影响了林业转型。

只有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林区金融产业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

收稿日期:2013-04-19责任编辑:姜洪云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梁小平摘要: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新公共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加强政府责任、提高政府效率的重任,具有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和改善政府形象等作用。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成效、问题与改进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成效、问题与改进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成效、问题与改进摘要: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提升政府服务品质的有力工具。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实践中有着多样化的探索,对于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提高政府绩效、促进行政民主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评估过程不够规范、评估系统不够完善、缺乏政府成本分析、评估存在单向性和封闭性等缺陷。

改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要求深化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认识、加强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提高绩效评估的法制化程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并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关键词:绩效评估;地方政府;公共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引起我国学术界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

这不仅是由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所致,同时也是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改革的现实需要。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也在各地的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得到完善。

当然,由于政府绩效评估本身的复杂性、评估体系的不完善、评估理论研究的落后以及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途径,完善我国的评估实践。

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历程与基本做法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探索对政府进行绩效评估至今,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

这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探索起步阶段。

当时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自上而下的评估,并与干部考评和任务检查相联系,体现了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与控制;另一个特点是评估的随意性大,缺乏细化的评估指标,是一种粗放型的部门考评。

评估的主要形式是当时常见的大检查、大评比、专项调查等。

(2)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

这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这一阶段,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政府绩效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政府绩效审计、政府绩效评估、政府绩效管理等理念被引进并得到广泛宣传。

政治控制_个人取代组织与过渡年资_省略_政府绩效评估经验_遗弊与继承之道_尚虎平

政治控制_个人取代组织与过渡年资_省略_政府绩效评估经验_遗弊与继承之道_尚虎平

二、我国历史上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分析结果
尽管我国有着 “上下五千年 ” 的悠久历史, 但要找一部有关政府绩效评估的专门史料, 却 与大海捞针无异。在极其浩瀚的书海中,笔者重点检索了我国历史上大一统时期在政府绩效评估 方面所作的各种努力。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考虑到目前我国也属于大一统的盛世 ,古代的作法对 类似的环境具有启示、警示意义。笔者竭尽各种可能, 发现有资料支撑的共有 8 个朝代, 即秦、 汉、隋、唐、宋、元、明代和 “预备立宪” 之前的清朝。 我们在审读之后, 将其按照时代的继 起性和各种作法的继承性分为了秦汉 、隋唐、宋元、明清 4 个时期,将其按照分析框架的要求作 了具体解析,形成了 “我国历史上政府绩效评估简况” ( 表 1 ) 。 1 、评估类型是针对政府官员个人的个体绩效评估 ,其评估主体来自于内部上级 从表 1 可以看出,我国历史上的政府绩效评估,无一例外均是针对政府官员个人的个体绩效 评估,且其评估主体来自于内部上级。之所以将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分析 ,是因为从我们所收集 到的资料来看,与这两个问题相关的历史资料一般都是结合在一起的 。 、 《考功课吏法 》 和 “六条 秦朝实行上计制度,汉朝考绩则沿袭了秦制,制定了 《上计律》 ,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绩效考评与管理 。 “秋冬岁尽, 各计县户口垦田、 钱谷入出、 盗贼 制察”
( 1 ) 评估类型。依照评估学原理,将评估类型分为个体、 组织、 项目绩效评估, 依次编号 为 a、b、c③。( 2 ) 评估主体。在 “内、外部” 评估主体的基础上, 将其具体化为 5 个: 内部上 级、内部平级、内部下级、外部评估者、自评估,依次编号为 a、b、c、d、e。 ( 3 ) 评估系统设 计与实施过程。笔者将此分为确保管理者认同、制定评估管理政策、制定评估系统总体蓝图、确 立评估系统目标和参数、确定工作结果、定义并选择评估指标、开发数据收集程序、阐明系统过 程、进行系统测试、 全面实施、 反馈和修改系统, 依次编号为 a、 b、 c、 d、 e、 f、 g、 h、 i、 j、 k。( 4 ) 评估方法。在 “定性、定量” 方法基础上,将 “研究方法 ” 具体化为 5 种: 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定性为主的方法、定量为主的方法、 定性定量同等重要的方法, 依次编号为 a、 b、 c、d、e。( 5 ) 评估目的。分为政治控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共 4 种, 依次编号为 a、b、c、d。 ( 6 ) 评估成本。由于资料过于稀少,无法运用具体的数据对其评估成本进行核算, 此处只考察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有无成本核算措施 , 如果有则记为 Y ( Yes ) , 无则记为 N ( No ) 。 ( 7 ) 评估时机选择。本文将评估时机分为行政行为前的 “预绩效评估” ,行政过程中的 “过程绩 、行政结果产生时的 “结果绩效评估” 、行政行为实施一段时间之后的 “后绩效评估 ” 4 效评估” 种,依次编号为 a、b、c、d。( 8 ) 评估实施。 本研究以评估实施中效度和信度的保证措施来考 察评估的实施情况,由此可以判断评估实施的求真性 、现实性和解决问题的态度。笔者将其分为 信度保证、效度保证、信度效度均保证、两者均不保证 4 种措施,依次编码为 a、b、 c、 d。 ( 9 ) 评估结果报告。依据评估学要求,本文将评估结果报告分为 4 种: 横向比较型、纵向比较型、 与 评估者规定的某一标准比较型、无任何比较型, 依次编码为 a、 b、 c、 d。 ( 10 ) 评估结果应用。

提升我国政府全面绩效的结构性因素探讨——一个面向预算运行与绩效生成过程的协同分析

提升我国政府全面绩效的结构性因素探讨——一个面向预算运行与绩效生成过程的协同分析

The Structural Incentives of Chinese Government's Under-performance——An Exploration of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Generation Process and the Budget Process
作者: 尚虎平[1,2];刘俊腾[1]
作者机构: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2]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出版物刊名: 中国行政管理
页码: 93-10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7期
主题词: 政府绩效生成;预算运行;过程;协同
摘要:政府绩效的有效生产依赖于财政预算资金的及时拨付,只有在每一笔预算及时拨付的前提下,每一份绩效才可能及时生成.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我国政府绩效的生成过程与政府预算的拨付过程出现了结构性不协调的问题.从我国政府一般预算运行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预算规划与绩效需求基本协同,但预算拨款与绩效投入协同严重不足,预算执行与绩效生产不协同常态化,预算监控和评价与绩效结果和效果部分协同.未来要促进二者完全协同,以使得"一分钱产生一分绩效",就需要从调整《预算法》、在各级政府成立常设性预算规划小组、在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设立"预算及时审查小组"、在各级政府各部门内进行"二次预算理财"、打通审计与绩效评价等办法入手来解决问题.。

失灵与矫治: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的效能评估

失灵与矫治: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的效能评估

Failure and Correc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ird-party” Evaluation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in China
作者: 尚虎平[1];孙静[2]
作者机构: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17;[2]南开大学中国政府绩效管理中心,天津300017
出版物刊名: 学术研究
页码: 50-58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7期
主题词: 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失灵;矫治
摘要: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第三方评估是本届政府创新管理方式的重要措施,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杠杆。

然而我国实施的各类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却出现了诸多失灵现象,以至于它被认为成了"官员违法乱纪的‘保护伞’"。

要解决失灵问题,就需要有评判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效能的标准,通过科学方法的逐步统计筛选,即可获得一套包括专业性、独立性、科学性、公正性、公开性、权威性、实效性等指标的第三方评估效能评估标准体系。

从使用该标准体系对我国已结项的21个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案例的效能实证评估结果来看,目前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基本合格,但在独立性、群众认可度等方面存在着"局部失灵"。

未来需要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第三方评估的法定地位,减少对第三方评估的干预,鼓励和发展专业评估组织,提高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和公信力等方面来解决第三方评估失灵问题。

论-政府绩效评估中“结果导向”的操作性偏误与矫治

论-政府绩效评估中“结果导向”的操作性偏误与矫治

上的, 变成 了 “ 不计成本” 获得某些 “ 结果 ” , 政 府 的 成 本 理 念 ,把 环 境 、 人 民 幸 福 、移
这 实际上恰好违背 了 “ 结 果 导 向 ”的 初 衷 , 风易俗 等纳 入投 入产 出因素 。三是 正视绩 重 蹈 了传 统 行 政 管 理 的覆 辙 。 效 生 产 过 程 ,重 视 依 法 行 政 、依 规 行 政 过
3 . 回避 了政府绩 效 的生成 过程。在 实 程 中 的 “ 潜绩 ” 。四是正确处理 “ 结 果 ” 与
践 操 作 中 ,绩 效 评 估 往 往 由不 直 接 从 事 政 “ 效 果 ” 的 关 系 ,推 动 以 “ 幸福度 ”“ 满 意
府 管理 活动 的 人员和 机 构来 实施 , 他 们 常 度 ”“ 善 治 度 ”为 导 向的 政 府 绩 效 评 估 实 践 。 常 不 了 解 政 府 绩 效 生 成 的 复 杂 过 程 ,于 是 五 是 合 理 借 鉴 国 际 通 行 的 政 府 绩 效 评 估 模
厶 口 尚虎平
就 科 学 管 理 规 律 而 言 ,政 府 绩 效 的 生 便 , 却 造 成 某 些 政 府 为 了 “ 结 果 ”而 罔 顾
成 由人 民 的绩 效 诉 求 、投 入 、生 产 、结 果 、 法律的局面 。
效果 五个环 节构 成 ,且整个 生产 过程镶 嵌
4 。 误将 “ 结果”等 同于 “ 效果 ” 。尽管
由理想模 式 转换到 操作 模式 的过程 中 ,在 增 加等 直接结 果 并不代 表实 现了政 府 的最
“ 结 果 导 向 ”的逻 辑 下 , 仅 仅 以直 接 “ 结 果” 终 目标一 为 人 民 服 务 。
作 为 评 判政 府工 作好 坏 的 依 据 。“ 结 果 导 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必然是政治和谐进步、经济和谐发展、社会和谐昌盛、文化和谐繁荣、生态和谐自然的社会。

然而我国在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中,由于目标管理的痼疾、“进步学习”、“退步学习”和对绩效评估公式的博弈等原因使得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与政治安全(主要指地方不服从中央的分离倾向)之间关系较为特殊,甚至出现了以目前的评估指标来评估,绩效越高,越有分离倾向的趋势。

我们建议可以采取把“政治和谐进步”融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不定期给绩效评估指标“升级”和在权重之下,给每级指标设置合格线以根除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政治安全隐患。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政治安全目标管理痼疾进步学习退步学习公式博弈一、问题的提出政治安全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我国自古就重视国家政治安全问题,《易系辞下》强调,“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尚书》则告诫:“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后冷战时代国际局势整体缓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增强,我国经济建设在这一时期也保持了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问题更成为我国研究和探讨的中心和重点,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前景,而对挑战因素则相对认识不足,尤其是对我国各地经济大发展情况下所隐含的政治安全因素认识不足,也不愿投入过多精力加以研究。

客观地讲,目前我们对地方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政治安全问题的研究和重视程度较之对经济发展问题本身的关心和重视程度是相对滞后的。

对于政治安全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曾说过:“安全就像氧气,当氧气充足时,人们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当氧气不足时,人们就不可能再干任何其他事情了。

”!"笔者在此提出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并不是要回到过去“左”的老路上,更不是要脱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好又快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而是想在如此大好局面下居安思危,防止地方因经济发展而导致的分离倾向,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可喜的局面。

本文探讨的“国家政治安全”是在我国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背景下提出的,这是新时代的一种新的挑战。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在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导向、指标、主体、权重等的设置下,绩效评估结果越好,却越有一种脱离全国一盘棋、统一大市场、统一政治局面的趋势。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上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但笔者以为,科学发展观也应该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的协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我国既要做到经济自身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更要做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政治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必然蕴含政治科学发展的内容;和谐社会必然包括政治的和谐;全面小康社会必然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悖论:高绩效下的政治安全隐患*□尚虎平*本文受南京审计学院研究课题《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资助,课题编号:NSK2007/B24。

包括政治的民主与康健。

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的建设,逐步解决或正在解决经济自身、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中也逐渐加大了对这些方面的权重,然而从笔者近年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经验和检索到的各种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设计与评估实施却没有能够完全反映地方政府绩效提升对中央政府!"的政治承诺,甚至有加大地方分离倾向的错误导向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会发生在地方政府绩效显著的厦门出现“远华案件”,地方政府绩效相当优秀的江苏出现“铁本”事件,地方政府“绩效”更高的上海会出现社保基金案和温总理亲赴上海解决“宏观调控”问题以及各地,特别是“绩效”甚高的一些地区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宏观调控失效乃至负效的根本原因。

2005年以来,由温家宝总理挂帅、克服种种阻力而强力推行的几次“宏观调控”,与其说是调控中国经济,不如说是调控因“绩效”成绩膨胀而出现不服从中央、具有分离倾向的地方政府。

古语有云:“安危相易,福祸相生”。

事物的发展总有其有利的一面,也必然有其不利的影响。

在我国以绩效评估作为推进地方发展的管理工具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它的负面效应,尤其是目前所推行的尚不够完善、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在各地高“绩效”掩盖下的地方分离倾向。

自古至今,我国各族人民都信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反过来,这也证明了我国地方分离、地方割据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

邓小平在世之时就再三强调“中央要有权威”,“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分散起来力量小,集中起来力量大”#",以此来反对地方主义与分离倾向,并提出6个“协调”,其中一条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协调$"。

国外发达国家出现的类似典型问题,也值得我们引以为鉴(杨小云、邢翠微,1999)。

法国在二战之后大力推进地方经济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入“新公共管理”理念,在地方政府中推行绩效评估,以绩效评估作为提高地方政府效率、效益与效果的管理工具,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引出了地方的分离倾向,因此,梅尼在1992年的《权力》杂志中尖锐地批评说,地方分权改革10年后的法国成了一个“领主共和国”,各地的政府俨然成了独立的领地%"。

加拿大几乎与美国同步开始了以绩效评估为管理工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绩效评估”的促动下,加拿大西部经济获得飞速发展,这使得西部一直是加拿大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经济重心西移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加拿大国内流行的话题,然而与此问题紧密相连的却是愈演愈烈的加拿大西部政治分离运动。

尽管西部分离运动有其固有的历史根源,但简单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导向,却是最新的诱致因素(付成双,2000)。

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引入及其取得的成就(一)发达国家地方绩效评估的经验“绩效”评估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它在私营部门中的功效早已有所体现(SandersonI.,2001)。

20世纪70年代,西方政府管理极权化和官僚化导致的政府垄断和官僚主义;“福利国家”、“人民社会主义”和“混合经济”政策的推行导致的政府管理失控、低效率、巨额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干预的高额成本,使整个社会出现了机构臃肿、财政赤字、民众的信任危机等一系列的政府管理非低效行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形成了一股“新公共管理”潮流,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是这股破除政府管理的非绩效行为大潮的主力军。

从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做法来看,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是把一些政府部门以往不予量化的工作量化,用定性定量的指标来衡量政府部门的工作,它希图以数量化的方法来解决政府各种低效、浪费行为(Light,2006)。

这种管理模式视行政管理活动及其产生的结果为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关注的焦点,其核心价值观是政府部门工作的效率和数量,并且通过这种服务质量的提高来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最终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和健康发展,使得政府的管理行动都是高效、经济与公民满意的。

合理而科学地使用绩效管理手段可以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改善政府的公共责任机制,防止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泛滥。

因此,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引起了西方各国政府的重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发达国家进行得如火如荼,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概括而言,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绩效评图1改革开放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演化树估的经验主要有!":第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要建立在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基础上,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要评估政府该做的事,评估履行法定职责的程度。

第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本质是要追求绩效的持续性改进,克服运动式行政管理的弊端,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第三,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目标是实现组织的使命和任务,绩效评估的每一个环节,要紧紧围绕组织使命的完成来展开。

第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题应该多元化,要借鉴国外经验,有计划地建立一些专门从事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建立一套完整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规范,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政府绩效的持续提高和改进。

第五,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要坚持以公民为导向的原则,评估的内容、标准和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为公民服务的立场出发,同时在评估过程中要有公民的广泛参与,为人民服务,使地方政府绩效的最终体现。

第六,要增加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内容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同时要科学地使用评估结果,使评估发挥最大效益,为组织绩效的持续提高提供动力与技术支持。

(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引入鉴于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取得巨大成功,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始就开始了探讨与引进,以期提高我国地方政府的效率。

我国地方政府引入绩效评估管理工具,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加以改进,笔者经过对时间的追溯和绩效评估模式的结合,归纳出了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演化树(如图1),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变迁基本遵循演化树所描述的路径,概略介绍如下#"。

1.以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指导思想,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在发展经济和改革开放时期“官僚主义是总病根”的政治论断。

为解决官僚主义弊端,1982年中央自上而下在全国发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大幅度精简了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

为了配合机构改革以及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1982年劳动人事部下发《关于建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的通知》,198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又联合下发《关于逐步推行机关工作岗位责任制的通知》。

这两个通知的下发和贯彻,都是规范党政干部工作行为和加强党政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举动。

在此后的几年中,就全国范围来看,均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并进一步发展为机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2.地方人大对其选举和任命的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估早在1986年,各地人大为了加强司法监督工作,开展了对司法机关的评议活动,以后发展到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评议。

这种评议称为执法评议或者工作评议。

评议主体是人大代表,评议内容是司法和执法情况。

1989年以后,在探索如何行使人大的监督职能,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又开展了组织政府组成人员和法院、监察院的领导人员向同级人大常委会述职,由人大常委会进行评议的活动。

1995年之后在许多省市迅速开展起来,有些地方基本上是省、市、县3级政府全面铺开,如山西达95%以上,浙江省达90%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